3酸碱滴定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

2
HCl
Ka≥10-7才能准 确滴定.
位
0
50
100
150
200 即cKa≥10-8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
滴定突跃:pKa+3 ~-lg[Kw/cNaOH(剩余)]
➢ 浓度: 增大10倍,突跃增加1个pH单位(上限)
➢ Ka:增大10倍,突跃增加1个pH单位(下限) 弱酸准确滴定条件:cKa≥10-8 对于0.1000mol·L-1 的HA, Ka≥10-7才能准确滴定
d. 化学计量点后 (After stoichiometric point)
加入滴定剂体积 20.02 mL
[OH-]=(0.10000.02)/(20.00+20.02)=5.010-5
pOH=4.30, pH=14.00-4.30=9.70 滴加体积:0~19.98 mL; pH=7.74-2.87=4.87 滴加体积:19.98~20.02 mL; pH=9.70-7.70= 2.00 滴定开始点pH抬高,滴定突跃范围变小。
c. 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
生成HAc的共轭碱NaAc(弱碱),浓度为: cb=20.000.1000/(20.00+20.00)=5.0010-2 mol/L, 此时溶液呈碱性,需要用 pKb (Ac ) 进行计算
pKb 14.00 - pKa = 14.00-4.74 = 9.26 [OH-] = (cb Kb)1/2 = (5.0010-2 10-9.26 )1/2 = 5.2410-6 溶液 pOH=5.28, pH=14.00-5.28=8.72
0
0
100
200%
滴定百分数,T%
不同浓度的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第三章酸碱滴定法

c( HCl )
mNa 2CO3 10
3
1 M ( Na2CO3 )(VHCl V0 ) 2
1.0 mol/L NaOH→1.0 mol/L HCl ⊿pH=3.3~10.7 选择甲基橙,甲基红,酚酞 0.1mol/L NaOH→0.1mol/L HCl ⊿pH=4.3~9.7 选择甲基红,酚酞,甲基橙 (差) 0.01mol/L NaOH→0.01mol/L HCl ⊿pH=5.3~8.7 选择甲基红,酚酞(差)
突跃消失;
(9)直接滴定条件:
cKa≥10-8
三、强酸滴定弱碱
HCl(0.1000mol/L)→NH3•H2O(0.1000mol/L,20.00mL)
1. 滴定曲线: 与强碱滴定强酸类似,曲线变化相反 2.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和指示剂的选择: (1)影响因素:被滴定碱的性质,浓度 (2)指示剂选择:⊿pH =6.34~4.30, 选甲基橙,甲基红 3.弱碱能被准确滴定的判别式: Cb •Kb≥ 10-8
二、酸碱反应 酸碱半反应: 酸给出质子和碱接受质子的反应
醋酸在水中的离解:
半反应1 HAc(酸1) Ac- (碱1) + H+
半反应2
H+ + H2O(碱2)
HAc(酸1) + H2O (碱2)
H3O+(酸2) H3O+(酸2) + Ac- (碱1)
共轭酸碱对
强酸和强碱反应: H3O+ + OH –= H2O + H2O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常数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 概述
一、酸碱的定义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
《分析化学》课件——3 酸碱滴定法

30
缓冲溶液
[H ]
Ka
c HA cA
取负对数,得:
最简式
pH
pKa
lg
cA cHA
可见,当cHA cA时,pH pKa
31
例6
计算 0.10 mol·L-1 NH4Cl 和 0.20 mol·L-1 NH3缓冲溶液的 pH?
解:Kb=1.8×10-5,Ka=5.6×10-10,浓度较大, 用最简式计算得:
24
例3
计算 0.10 mol·L-1 NH3 溶液的 pH?
解: Kb = 1.80×10-5,用最简式计算:
弱碱
[OH ] cKb 1.3 103 mol L1 pOH 2.89 pH 11.11
25
3. 多元酸(碱)溶液
二元酸 H2B 质子条件:
[H+] = [HB-] + 2[B2-] + [OH-]
PBE不含原始物质,质子转移多个时存在系数
17
例1
HAc NaCN
[H+] = [Ac-] + [OH-] [H+] + [HCN] = [OH-]]
H2O作零 水准
Na2S
[H+] + [HS-] + 2[H2S] = [OH-]
NaHCO3 [H+] + [H2CO3] = [CO32-] + [OH-]
NaH2PO4 [H+] + [H3PO4] = [HPO42-] + 2[PO43-] + [OH-]
(NH4)2HPO4 [H+]+[H2PO4-]+2[H3PO4]=[NH3]+[PO43-]+[OH-]
缓冲溶液
[H ]
Ka
c HA cA
取负对数,得:
最简式
pH
pKa
lg
cA cHA
可见,当cHA cA时,pH pKa
31
例6
计算 0.10 mol·L-1 NH4Cl 和 0.20 mol·L-1 NH3缓冲溶液的 pH?
解:Kb=1.8×10-5,Ka=5.6×10-10,浓度较大, 用最简式计算得:
24
例3
计算 0.10 mol·L-1 NH3 溶液的 pH?
解: Kb = 1.80×10-5,用最简式计算:
弱碱
[OH ] cKb 1.3 103 mol L1 pOH 2.89 pH 11.11
25
3. 多元酸(碱)溶液
二元酸 H2B 质子条件:
[H+] = [HB-] + 2[B2-] + [OH-]
PBE不含原始物质,质子转移多个时存在系数
17
例1
HAc NaCN
[H+] = [Ac-] + [OH-] [H+] + [HCN] = [OH-]]
H2O作零 水准
Na2S
[H+] + [HS-] + 2[H2S] = [OH-]
NaHCO3 [H+] + [H2CO3] = [CO32-] + [OH-]
NaH2PO4 [H+] + [H3PO4] = [HPO42-] + 2[PO43-] + [OH-]
(NH4)2HPO4 [H+]+[H2PO4-]+2[H3PO4]=[NH3]+[PO43-]+[OH-]
酸碱滴定法—水溶液中酸碱三大平衡(分析化学课件)

03
质子平衡
三、质子平衡
酸碱反应达平衡时酸失去的质子数等于碱得到的质子数。
质子平衡式(质子条件式)PBE
1.零水准法(质子参考水准) ➢零水准物质的选择 a.溶液中大量存在的 b.参与质子转移反应 ➢质子条件式书写方法 等式左边——得质子后产物 等式右边——失质子后产物 根据质子得失相等原则列出质子条件式
质子平衡式(质子条件式)PBE
质子平衡式(质子条件式)PBE
质子平衡式(质子条件式)PBE
练习:
1.C mol/mL的NH3水溶液的质子平衡式 2.C mol/mL的NH4Cl水溶液的质子平衡式
质子平衡式(质子条件式)PBE
例1:C mol/mL的NH4 H2PO4的质子条件式
零水准——NH4+,H2PO4-,H2O [H3PO4] + [H +] = [NH3] + [HPO42-] + 2[PO43-]+ [OH-]
例3:C mol/mL的Na2HPO4的电荷平衡式 [Na+] + [H+] = [H2PO4-] +2[HPO42-] +3[PO43-]+ [OH-]
例4:C mol/mL的NaCN的电荷平衡式 [Na+] + [H +] = [CN-] + [OH-]
练习:
1.C mol/mL的NH3水溶液的电荷平衡式 2.C mol/mL的NH4Cl水溶液的电荷平衡式
水溶液中酸碱三大平衡
CONTENTS 目 录
01 物料平衡 02 电荷平衡 03 质子平衡
01
物料平衡
Hale Waihona Puke 一、物料平衡化学平衡中,每一给定的分析浓度等于各存在型体平 衡浓度之和。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c HB c
1
c HB
1 c B
1 xB c0 HB c HB c B c HB 1 cB
c B
c B
cH
1 c
Ka
1
Ka c H c Ka
H H
OH c c c HAc NH OH HAc cc cNH
3
3
c H
c
θ a
θ
K HAc K NH
θ a θ a θ w
4
K K HAc θ K b NH 3
例:写出两性物质水溶液 NaH 2 PO4的PBE
H H33O O OH H H22O O OH
H H
H
H H
NH NH NH44 NH 3 3 H 3O cc H
3
HAc HAc Ac Ac O
c
θ
c H c
θ
K
θ w
c H
c
Ka c HAc c
c H c
c H c
Kw
得cH
c K a c HAc c
K
w
精确式
根据HAc的摩尔分数将HAc的平衡浓度换算为分析浓度: c HAc c0 x HAc
水质分析化学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例如:HCl、HAC和H2S溶于水时: Ka=103 Ka=1.8×10-5 Ka=5.7×10-8 则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为HCl>HAC > H2S 又如NH3和吡啶溶于水时 Kb=1.8×10-5 Kb=1.7×10-9 则这两种碱的强弱顺序为NH3 >吡啶
共轭酸碱对HA和 共轭酸碱对HA和A- 有如下关系 HA
2. 活度系数的计算
γi的大小不仅与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总浓度有关,也与离子
的电荷有关, Debye- ckel极限公式近似求解 Debye-Hückel极限公式近似求解: 极限公式近似求解:
lg γ i = −0.5Z
式中:Zi-i离子的电荷
I-溶液中的离子强度
2 i
I (Ci 〈0.1mol / L)
一、酸碱质子理论( 1923年,丹麦Bronsted和英国Lowry提出 1923年 丹麦Bronsted和英国Lowry Bronsted和英国Lowry提出
)
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碱——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酸碱半反应: HA 酸 A- + H+ 碱 质子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活度和活度系数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酸碱指示剂 酸碱滴定和指示剂的选择 水中的碱度和酸度 滴定误差
§3-1
活度和活度系数
1. 离子活度和活度系数
活度:离子在化学反应中起作用的有效浓度。 活度系数:活度与浓度的比值,代表了离子间力的大小。
a= γiC 其中a表示离子的活度; γi表示离子的活度系数 对于无限稀的强电解质: γi =1; 对于较稀的弱电解质: γi 1,a≈C 对于较稀的强电解质: γi < 1,a<C 中性分子: γ=1
共轭酸碱对HA和 共轭酸碱对HA和A- 有如下关系 HA
2. 活度系数的计算
γi的大小不仅与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总浓度有关,也与离子
的电荷有关, Debye- ckel极限公式近似求解 Debye-Hückel极限公式近似求解: 极限公式近似求解:
lg γ i = −0.5Z
式中:Zi-i离子的电荷
I-溶液中的离子强度
2 i
I (Ci 〈0.1mol / L)
一、酸碱质子理论( 1923年,丹麦Bronsted和英国Lowry提出 1923年 丹麦Bronsted和英国Lowry Bronsted和英国Lowry提出
)
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碱——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酸碱半反应: HA 酸 A- + H+ 碱 质子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活度和活度系数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酸碱指示剂 酸碱滴定和指示剂的选择 水中的碱度和酸度 滴定误差
§3-1
活度和活度系数
1. 离子活度和活度系数
活度:离子在化学反应中起作用的有效浓度。 活度系数:活度与浓度的比值,代表了离子间力的大小。
a= γiC 其中a表示离子的活度; γi表示离子的活度系数 对于无限稀的强电解质: γi =1; 对于较稀的弱电解质: γi 1,a≈C 对于较稀的强电解质: γi < 1,a<C 中性分子: γ=1
第三章 第3节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In-]代表碱色的深度;
很显然,指示剂的颜色转变依赖于比值: [In-] / [HIn]
[HIn]代表酸色的深度;
酸碱指示剂的讨论:
K HIn [In ] [H ] [HIn]
(1)KHIn / [H+] = [In-] / [HIn] [In-] / [HIn] = 1 时: 中间颜色 ≤ 1/10 时: 酸色, ≥ 10/1 时: 碱色, KHIn一定,指示剂颜色随溶液[H+] 改变而变。 指示剂变色范围:pH= pKHIn ± 1
滴定开始点pH抬高,滴定突跃范围变小。
弱酸滴定曲线的讨论:(69页图2~10)
( 1 )滴定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与强酸 相比,曲线开始点提高; (2)滴定开始时,溶液pH升高较快,这是由于 中和反应生成的酸根离子(Ac-)产生同离子效应, 使弱酸(HAc)更难离 解,[H+]降低较快; (3)继续滴加NaOH, 溶液形成缓冲体系,曲 线变化平缓; (4)接近化学计量点 时,溶液中剩余的HAc已 很少,pH变化加快。
1.酸碱滴定曲线的计算
(1) 强碱滴定强酸
例: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0 mol/L HCl溶液。
a. 滴定前
加入滴定剂(NaOH)体积为 0.00 ml时: 0.1000 mol/L 盐酸溶液的pH=1
(1) 强碱滴定强酸
b.滴定中 加入滴定剂体积为 18.00 ml时:
pKb= 14- pKa = 14-4.74 = 9.26 [OH-] = (cb Kb )1/2 = (5.0010-2 10-9.26 )1/2 = 5.2410-6 mol/L 溶液 pOH = 5.28 pH = 14-5.28 = 8.72
很显然,指示剂的颜色转变依赖于比值: [In-] / [HIn]
[HIn]代表酸色的深度;
酸碱指示剂的讨论:
K HIn [In ] [H ] [HIn]
(1)KHIn / [H+] = [In-] / [HIn] [In-] / [HIn] = 1 时: 中间颜色 ≤ 1/10 时: 酸色, ≥ 10/1 时: 碱色, KHIn一定,指示剂颜色随溶液[H+] 改变而变。 指示剂变色范围:pH= pKHIn ± 1
滴定开始点pH抬高,滴定突跃范围变小。
弱酸滴定曲线的讨论:(69页图2~10)
( 1 )滴定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与强酸 相比,曲线开始点提高; (2)滴定开始时,溶液pH升高较快,这是由于 中和反应生成的酸根离子(Ac-)产生同离子效应, 使弱酸(HAc)更难离 解,[H+]降低较快; (3)继续滴加NaOH, 溶液形成缓冲体系,曲 线变化平缓; (4)接近化学计量点 时,溶液中剩余的HAc已 很少,pH变化加快。
1.酸碱滴定曲线的计算
(1) 强碱滴定强酸
例: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0 mol/L HCl溶液。
a. 滴定前
加入滴定剂(NaOH)体积为 0.00 ml时: 0.1000 mol/L 盐酸溶液的pH=1
(1) 强碱滴定强酸
b.滴定中 加入滴定剂体积为 18.00 ml时:
pKb= 14- pKa = 14-4.74 = 9.26 [OH-] = (cb Kb )1/2 = (5.0010-2 10-9.26 )1/2 = 5.2410-6 mol/L 溶液 pOH = 5.28 pH = 14-5.28 = 8.72
《酸碱滴定法》PPT课件

a
返回 4
二、浓度、活度和活度系数
浓度、活度和活度系数之间的关系: 偏差i为大i小的。活对度于系强数电,=解表质i达c 溶实液际,溶当液溶和液理的想浓溶度液极之稀间 时,离子之间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离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活度系数就可以视为1, 即=c。
2021/2/12
a
返回 5
三、酸碱质子理论
2021/2/12
a
8
四、分布系数δ计算
4.δ计算及分布图 (1)一元酸溶液 如HAc:HAc,Ac-
HA [cH c]A [H c[H ]A []A A c]c c K [a H [H ]] Ac[A c]c[H[A ]A []A cc]cK a K [H a]
HAc Ac 1
2021/2/12
平衡浓度: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存在的各组分的物质的 量浓度,用[ ]表示。
2.酸的浓度与酸度,碱的浓度与碱度
酸的浓度又叫酸的分析浓度,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某种酸 的物质的量(mol),包括未解离的和已解离的酸的浓度。酸度是 指溶液中H+的浓度或活度,常用pH表示。
碱的浓度又叫碱的分析浓度,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某种碱 的物质的量(mol),包括未解离的和已解离的碱的浓度。碱度是 指溶液中OH-的浓度或活度,常用pOH表示。
2021/2/12
a
10
四、分布系数δ计算
(2)二元酸溶液 如草酸:H2C2O4, HC2O4- ,C2O42—
[H]2
0
[H]2Ka1[H]K1a K2a
1[H]2K K a1 a[1[H H ]]K1a K2a
2[H]2K K a1[1 H K a]2a K1K a2a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