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广告设计心理学应用

合集下载

杭州地铁广告规划与设计探究

杭州地铁广告规划与设计探究

杭州地铁广告规划与设计探究随着杭州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铁广告的规划与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杭州地铁广告规划1. 城市品牌形象营销杭州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创新创业之都,具有独特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

地铁广告可以将这些元素和特色城市景观进行有效的结合,并通过视觉展示和文字宣传形式,突出城市的品牌形象。

2. 商业品牌宣传地铁广告是商业广告宣传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广告在地铁站和列车内的投放,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提高品牌知名度,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和推广促销活动。

3. 服务信息发布地铁广告不仅可以发布商业广告,同时也可以发布服务性广告,如政府公告、社会公益广告等,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地铁服务信息。

二、杭州地铁广告设计1. 精简明了的文字和图像地铁广告在设计时要注意文字和图像的精简和明了,突出重点信息。

由于地铁广告投放区域复杂,人们的注意力分散,广告信息要突出精简。

2. 制定视觉形象识别视觉形象设计是地铁广告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公司应制定相关视觉形象,使广告在地铁站和列车内的投放形成一致性的品牌风格。

同时,在设计时强调地铁公司的服务理念,让乘客深刻认识到地铁公司的决心和服务质量。

3. 突出空间感地铁车厢空间较为独特,地铁广告在设计时需要根据车内空间的情况进行巧妙设计。

广告设计要突出空间感,使乘客在广告呈现过程中感受到更强的立体真实感。

总之,杭州地铁广告规划和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宣传以及商业品牌的宣传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时要注重信息的精简和突出,设计时更要整合城市形象识别,凝练城市形象,以达到更好地宣传城市形象和吸引投资的效果。

地铁站商业广告运作最大化效益策略研究

地铁站商业广告运作最大化效益策略研究

地铁站商业广告运作最大化效益策略研究在当今城市生活中,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每日承载着大量的人流。

这使得地铁站成为了极具商业价值的场所,其中的商业广告运作更是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如何实现地铁站商业广告运作的最大化效益,成为了广告从业者和相关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地铁站商业广告的特点与优势地铁站具有独特的空间环境和人群特点,这为商业广告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流量大且稳定。

地铁是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选择,每天都有大量的乘客在地铁站内流动,这为广告提供了广泛的受众基础。

人群多样化。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水平的人群都会乘坐地铁,使得广告能够覆盖更广泛的目标客户群体。

封闭空间利于注意力集中。

在地铁站内,乘客在等待列车的过程中,相对处于一个封闭且较为单调的环境,此时广告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展示时间长。

乘客在地铁站内的停留时间相对较长,这使得广告有更多的机会被看到和记住。

二、影响地铁站商业广告效益的因素广告位置的选择。

在地铁站内,不同位置的广告效果差异显著。

例如,出入口、候车区、通道等位置的人流量和关注度各不相同。

广告内容的创意与质量。

一个具有吸引力、独特性和清晰传达信息的广告内容,能够更好地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共鸣。

广告投放的时间和频率。

在不同的时间段,如早晚高峰、节假日等,乘客的心态和需求有所不同,合理安排投放时间和频率能提高广告效果。

地铁站的环境和氛围。

整洁、明亮、舒适的地铁站环境能够提升乘客对广告的接受度。

受众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了解乘客的消费习惯、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有助于针对性地设计和投放广告。

三、实现地铁站商业广告运作最大化效益的策略1、精准的市场定位与受众分析在投放广告之前,必须深入了解地铁站乘客的构成和需求。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如乘客的年龄分布、职业特点、消费能力等,将广告目标受众进行细分。

例如,对于主要由上班族构成的地铁站,可以投放与办公用品、职业培训等相关的广告;而对于周边有大型购物中心的地铁站,则侧重于投放时尚、娱乐、餐饮等方面的广告。

地铁广告情感诉求策略的运用与思考——以网易云音乐为例

地铁广告情感诉求策略的运用与思考——以网易云音乐为例

第9卷第6期Vol.9 No.6227地铁广告情感诉求策略的运用与思考——以网易云音乐为例吴 云(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 404100)摘 要:随着都市地铁发展得越来越快,各大城市地铁建设相应完善,地铁广告也随之受到人们的存眷。

地铁广告的传播效果与广告内容的诉求方法有着密切关联,本文以网易云音乐地铁广告为例,通过分析网易云音乐地铁广告中感性诉求策略的运用技巧,提出地铁广告如何更好地表现广告诉求的建议。

关键词:地铁广告;情感诉求;传播效果;网易云音乐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06-0227-02地铁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交通,还反映着当地的城市文化发展情况,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很多故事。

加大地铁品牌广告传播和创新,有利于丰富生活信息,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地铁媒体的市场经营水平。

网易云音乐APP 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精选乐评主要以感性诉求为主,选择地铁渠道进行营销。

其成功的传播方式值得我们研究。

一、广告诉求方式分析广告通过运用差异化的表现方法引发受众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情感诉求主要分为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

(一)理性诉求理性诉求是通过清晰的条理和严密的说理向消费者传达客观的信息,引发消费者的理性思考,从而达到良好的销售效果。

(二)感性诉求感性诉求是指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揣摩受众的心理需求,把握受众的感情,以情绪化的方法来呈现广告,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例如,央视公益广告《妈妈的等待》,随着轻柔的乐曲声,广告词呈现出来:爱是什么?爱,是只要你快乐;爱,是陪你走一辈子;爱,是无悔青春流逝。

影片中首先出现的是年轻时候的妈妈,接着镜头拉长,顺着妈妈的目光望去,原来妈妈是在等待自己的孩子放学,孩子欢快地朝妈妈跑过来,把手中的书包给妈妈,妈妈脸上也露出微笑;接着随着镜头往前推,出现的是妈妈陪伴孩子玩游戏,孩子慢慢长大,妈妈也越来越老,步伐也越来越慢的场景;最后镜头拉回到开始的画面,一位年迈的老人在等待,道出广告主题“爱是痴痴等待”,呼吁儿女们“别爱得太迟,多回家看看”。

地铁广告研究

地铁广告研究
《广告人》、《市场观察-广告主》、《专业广告》杂志,从中搜集了有关地铁广告 的文章。文章十分有限,笔者将其分为户外广告研究中的地铁广告、地铁广告效
①张小飞.户外的广告,媒体的天空【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2:87.
②上海地铁广告价格明年全线上涨吲hRpJ/www.whb COrn.cn/wxpd/sh/shcj/t20051117_724082.hun.
1.1背景 在国外的许多大城市。地铁已经在地下横卧了几十年,以至于衡量一个城市
的人口和经济水平,地铁的存在与否简直可以成为指标之一,如世界十大地铁所 在地:莫斯科(俄国)、东京(日本)、纽约(美国)、墨西哥城(墨西哥)、巴黎
(法国)、大阪(日本)、列宁格勒(前苏联)、伦敦(英国)、汉城(韩国)、香 港(中国),都是人口多且繁华的城市。
同时对地铁广告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人也较少基本上10个人中只有1人会仔细阅读或观赏广告但在这些人中对广告存在明显的选择性阅读所以并不代表他们会对每一则广告予以同样的关163效果的研究表4性别差异对广告注意程度的影响广告注意男性被试者女性被试者程度人数所占男性总人数所占女性总体比例从来不看2o匆匆看一17362254902348919373或标题仔细阅读或观赏n8从男女性别差异看两者注意广告程度表4男性对广告的内容似乎更漫不经心一些男性中声称从来不看广告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似乎对广告更有欣赏的耐性在被试女性中有118的入在进入地铁后仔细阅读或观赏广告
importance of attitude,optional attention and optional understanding are acceptors’ psychological factors.Subway advertising should seek for further developing in form and scientific quaiity.

小原理,大用处——地铁隧道里的动态广告原理

小原理,大用处——地铁隧道里的动态广告原理

小原理,大用处——地铁隧道里的动态广告原理佚名【期刊名称】《《高中数理化》》【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2页(P50-51)【正文语种】中文在北京坐地铁时,会看到窗外“播放”的广告跟着地铁同步移动.广告明亮的色彩、动感的视觉冲击,使初次看到的人感觉很惊奇,不禁会想广告为什么会和地铁一起运动呢,而且画面还是动态的,这莫非是新兴的高科技?事实上,其中的原理早在1824年就已经由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皮特·马克·罗葛特在他的研究报告《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中提出了,我们现在称它为“视觉暂留”,指的是人眼在观察景物时,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被称为“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所以有时候即使光消失了,我们看到的像也不会立刻消失,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s.比如,当我们盯着一些亮度较高的物体时,闭上眼睛的瞬间还是会看到一些残像的,这就是视觉暂留的结果.在这一现象提出后,很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最终在1829年由比利时物理学家尤瑟夫·普拉托确定,随后在1832年他和西蒙·冯施坦普费尔利用视图1如今我们看的电影,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影中播放的图象是一张一张画面连续播放的效果,它以24帧/秒的速度(即1秒播放24张图)连续播放,这样观众看电影画面时就觉暂留原理发明了费纳奇镜.它是将两个圆盘安装在同一轴构成的,圆盘被均匀地分隔成16个扇形区,按顺序在每个扇形区内画上舞蹈动作的系列图案,每个图案的边缘均有相同的裂缝,沿盘周呈放射状排列.观看时,让圆盘的图案面面向镜子,转动圆盘,人们便可以在圆盘的背面从裂缝中看见镜子里连贯的舞蹈动作(如图1所示).它可播放连续动画,是早期无声电影的雏形.是连贯的,每秒钟的帧数越高,画面看起来越流畅.同样,在一些手机游戏里有高帧数模式,与普通模式相比,高帧数模式游戏画面流畅很多.普通模式下会觉得画面卡,也称掉帧.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电影24帧/秒都不觉得卡,而游戏画面低于30帧/秒就会觉得很不流畅呢?这也可以用视觉暂留来解释.假设快门时间是0.042s,1s能录24帧,摄像机的曝光原理就注定了这24帧每一帧都是模糊的,这24帧连贯起来,就能形成完整连贯的动态影像;但是游戏不是这样,游戏的画面是由游戏引擎渲染出来的,每一张画面都是清晰的,你任何时候截屏,截出来的画面都非常清晰,这就导致游戏中画面之间没有动态的过渡,当帧数低的时候,两帧之间差别过大,就会感觉掉帧.在此基础上,地铁里的动态广告牌就不难理解了.目前地铁隧道里的“动画广告”有两种:一种是一幅一幅的静态LED显示屏(如图2所示),通过调节每幅画面的可视角度,使列车在高速运动的时候,画面在与乘客相对固定的位置上逐一快速闪过,从而使乘客感受到动画效果.这个原理和播放动画片、电影差不多,只是以往动的是胶片,我们人眼不动,而地铁隧道里的广告LED显示屏是不动的,坐在地铁里的我们在运动,类似于把电影胶片拉直,人一路小跑,边跑边看,效果也是一样的.图2但是大幅的LED电子屏幕成本较高,为了降低成本,第二种显示方法应运而生:在隧道内壁上安装一条条竖直的、看着像光棒的LED显示器,每个显示器高度近1m,上面分布着近600个LED灯作为一列像素,两个发光器之间间隔约1.2m.当列车静止时,只能看到每根光柱上各种颜色的光点(如图3所示),当列车快速运动起来的时候,利用“视觉暂留”的原理,前一副画面在脑中停留0.1s左右,这段时间内隧道里也没有图片,短暂时间后(小于人眼视觉暂留时间),下一幅画面就呈现出来了,这样在脑中就形成连续的动态画面.而这种“动画”要设置在地铁车速较快且较为稳定的一段区间.如果车开慢了,某根光柱还没有进入车窗就开始播放图象,它就会超前于之前那根光柱的图象,造成整体画面向后移动;同理,车开快了会觉得画面向前移动.也因为地铁速度并不是绝对匀速的,所以细心的你会发现画面有时会前后摆动.这种光棒的动画广告造价低,而且画面色彩的复杂程度显然不如由静态LED图象组成的真正“动画广告”好.图3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暂留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图4所示的手持电风扇,风扇叶上装有LED灯,当风扇转动起来后,就会看到风扇上预先设定好的字;另外,在我们跳绳时,当跳绳速度较快时,我们很难看到绳子转动的次数,即使数跳动次数,大多数也是看脚离地的次数.为了方便读数,现在有种跳绳每跳一次,数字就会显示在你眼前的空中(如图5所示),方便随时读取.其中的原理是在绳的中间装有LED灯,给绳内部输入算法,利用视觉暂留的原理,跳绳在空中滑过时,读数就会显示在眼前.图4图5图6视觉暂留原理的应用还有很多,比如有的风扇叶片上装有LED灯,风扇在转动时会显示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等信息;有的自行车轮上装有LED灯,在骑行时,车轮转动,随之呈现各种有趣的图象,很是炫酷(如图6所示).简单的视觉暂留现象,被人类的智慧创造出多种用途,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地铁广告品牌案例研究报告

地铁广告品牌案例研究报告

地铁广告品牌案例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作为一种重要的户外广告媒介,地铁广告在品牌传播、市场推广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何在众多地铁广告中脱颖而出,实现品牌的有效传播,成为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以地铁广告品牌案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地铁广告品牌的传播效果、创意策略及投放优化等方面的问题。

本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铁广告市场潜力巨大,研究地铁广告品牌案例有助于提升广告主和广告公司的广告投放效果;二是地铁广告具有独特的传播环境和受众特点,研究地铁广告品牌案例有助于丰富户外广告理论体系;三是地铁广告品牌案例研究可以为其他户外广告媒介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问题:地铁广告品牌如何实现有效传播?创意策略在地铁广告品牌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优化地铁广告品牌的投放策略?为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设定以下假设:创意策略和投放策略对地铁广告品牌传播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研究范围限定在我国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的地铁广告品牌案例,以近三年内的案例为主要研究对象。

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报告可能无法涵盖所有地铁广告品牌案例,但将力求在现有范围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报告将从传播效果、创意策略、投放策略等方面对地铁广告品牌案例进行分析,为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报告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假设以及研究范围与限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梳理相关研究理论及成果;第三章为研究方法,介绍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第四章为案例分析,对选取的地铁广告品牌案例进行详细解读;第五章为研究结论与建议,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优化地铁广告品牌传播的策略。

二、文献综述地铁广告品牌研究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在理论框架方面,学者们主要从传播学、营销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地铁广告品牌进行研究。

传播学领域关注地铁广告的传播效果、受众接受度等方面;营销学领域则侧重于地铁广告品牌的创意策略、投放策略等;心理学领域探讨地铁广告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广告媒体应用及心理效应

广告媒体应用及心理效应

广告媒体应用及心理效应摘要:在广告运作中,正确选择广告媒体,有利于扩大商品推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广告媒体也不断多样化。

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交互使用,但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对消费者的心理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广告的设计制作要充分利用不同的媒体所引起的不同心理效应,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广告媒体;心理效应;媒体策划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和研究媒体,熟知各种媒体特性的程度,对在广告活动中能否取得更大的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广告媒体的策划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了。

广告媒体策划的基本任务是用较低的广告投资通过选择的媒体达成预定的广告目标。

由于广告媒体策划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在拟定广告媒体策划时,必须认真研究影响广告媒体选择的诸因素。

为了实现这一任务,对媒体的选择必须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

一、广告媒体策划的过程及影响因素:(一)广告媒体在选择上大体可分为四个过程:(1)调查研究在选择广告媒体之前,策划者必须对媒体进行一些调查、分析。

如:传播媒体的性质、地位和背景;发行量、覆盖面,可能获得的市场面;传播媒体的对象是谁,广告对象与广告媒体对象是否一致;潜在顾客的多少以及广告对象对媒体的态度等,其中对媒体传播的数量和质量的调查研究应列为调查的重点。

(2)确立目标主要包括:1. 明确传播对象。

2.明确传播时间。

3.明确传播地点。

4.明确广告次数。

5.明确推出方法。

6.明确媒体方案等。

(3)方案评估一般来说,对媒体方案的分析和评估具体包括可行性分析、危害性分析和效益性分析。

(4)组织实施选择怎样的媒体形式,取决于该媒体所能达到的目标受众的数量、广告信息的适时性,以及时间安排和灵活性等等。

(二)广告媒体策划的影响因素:选择媒体时一个基本的考虑因素是每千人成本。

“每千人成本”(CPM)可以通过印刷纸张或播出时间来计算。

其受众基础可以是发行量、到达的家庭户数、读者或任何年龄阶层的受众数或产品各个使用阶层的受众数。

成都地铁广告策划书设计3篇

成都地铁广告策划书设计3篇

成都地铁广告策划书设计3篇篇一成都地铁广告策划书设计一、背景成都地铁作为成都市的重要交通枢纽,每天承载着大量的乘客流量。

地铁广告作为一种高效的宣传媒介,具有受众广泛、传播速度快、效果显著等优点。

本策划书旨在为成都地铁广告的设计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建议,以提高广告的吸引力和效果。

二、目标受众1. 年龄层次广泛: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2. 消费能力较强:上班族和游客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3. 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学生和年轻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三、广告形式1. 车厢内广告:包括海报、看板、车窗贴等。

2. 站台广告:包括灯箱、看板、电子显示屏等。

3. 通道广告:包括墙贴、地贴等。

四、广告内容1. 产品广告:宣传各类产品,如电子产品、服装、食品等。

2. 服务广告:宣传各类服务,如金融服务、旅游服务、教育培训等。

3. 公益广告:宣传社会公益事业,如环保、健康、安全等。

五、广告设计原则1. 简洁明了:广告内容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2. 创意独特:广告设计要有创意,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3. 色彩鲜艳:广告色彩要鲜艳,能够吸引受众的目光。

4. 与地铁环境相融合:广告设计要与地铁环境相融合,不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

六、广告投放策略1. 分时段投放:根据不同时段的乘客流量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广告投放时段。

2. 分区域投放:根据不同区域的乘客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广告投放区域。

3. 组合投放:采用多种广告形式和内容进行组合投放,提高广告的效果。

七、效果评估1. 定期评估:定期对广告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广告投放策略。

2. 受众反馈:收集受众的反馈意见,了解受众对广告的评价和需求。

3.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广告的曝光量、率、转化率等指标,评估广告的效果。

八、预算广告预算主要包括广告设计制作费用、广告投放费用等。

具体预算根据广告投放的形式、内容、时段、区域等因素而定。

九、注意事项1.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广告内容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含有违法违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地铁广告设计中的心理学应用
摘 要: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注意、感知、记忆等认知特性,分析
乘客在地铁空间内的行动导向问题结合心理学在广告设计中的应
用,指导地铁中广告设计,使其广告设计的要素能够符合乘客的视
觉期和认知习惯,从而对他们留下印象的连贯性,加深认识效果。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注意 地铁 广告设计要素
一、发展概况
中国地铁始建于1965年。目前我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城市有
香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长春、沈阳、
大连、杭州、成都、西安等。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具有,运
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环保、节约和节省空间等特点,受到
我国各大城市的亲睐。能够享受地铁快捷运输服务的乘客,仅北京
每天就有400万余人次,全国每天有千万余人次。城市轨道交通发
展得如此迅速,其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在一
个合理的交通区域,依靠合理的布局及独特的广告创意,则可促使
受众不断的关注广告信息,加深广告的记忆,从而更能促成购买。
二、乘客分析
(一)乘客的问题
乘客面对地铁内错综复杂的空间和众多的信息,最基本的问题
是:一是自己在哪里?二是如何到达目的地?乘客在进入地铁的瞬
间,基于自身的注意、感知、记忆等认知特性,对周围的空间进行
识别和分析,因此基于这个情况,地铁广告设计的研究,是具有针
对性与指导性的。
(二)乘客的注意
认知心理学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维持注意是否需要意志努力,
将注意分为有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有意注意是事
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
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
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由于以上因素的考虑,在地
铁内的广告设计要从多方面入手,更好的使广告融入周围的环境,
形成协调的氛围。
(三)广告设计要素与心理学
1.空间要素
对于人类空间有三个要素:物理空间、人、心理空间。物理空
间指无论人类是否存在,宇宙、星球、山川、海洋、河流、树木、
花草都是真实的,客观的存在着,它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心理
空间是建立在人类对客观的世界的知觉基础上的,空间知觉是指人
意识到自身与周围事物的相对位置的过程。物理空间只有被人感知
到才成为积极地、有意义的空间;人是物理空间的核心的、主观能
动的因素,是我们研究一切行为的基础。心理空间是人们在生存的
客观世界度量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空间可以不等同于物理空间,
因为它参杂了人的许多知觉经验与感受。人类对于空间的感知,主
要根据视觉来确定,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进入一个黑暗的屋子
时,我们不能分辨屋子的大小及屋内的布局,而打开灯之后,整个
屋子的结构、大小、家具的位置等一目了然。
空间感、地面,顶面是限定、构成空间的必要条件,三者至少
有其一才可以构成空间,当我们走进某个空间产生深远、气势宏大、
开敞、压抑等空间感就是在这三者构成的基础上在配合其他因素获
得的。总的来说,当一个空间的深度远大于其宽和高时,人的心理
就会产生深远感;当一个空间的宽度和深度远大于其高时,人的心
理就会产生宏大感;而高度过低时,就会产生压抑感。下面具体从
空间的不同属性上来进行分析。
透视,由于人的眼睛的构造决定了客观事物投射到视网膜上产
生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客观世界是以三维方式存在的,我们观察
一个物体不可能只从一个正投影面看过去,而人的移动所导致的观
察角度、方向和视点的高低时刻在发生变化,因此投影到人的视网
膜上的影像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地铁站内寸土寸金。然而场地虽
小,却不能让受众产生小的印象,因此运用透视学和心理学规律,
给观众造成一定的视错觉,能够改变其空间感受,起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比例,客观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尺度,尺度的变化能改变人们对
事物的判断,产生截然不同的印象。各类空间,因为是为人服务的,
大多以人的生理尺度为参考,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空间给人的心理影
响是人能够接受的。根据心理的需要,在广告设计时要建立和调整
各种宣传幅面的空间比例,从而使人产生高远,深邃等不同的心理
量,以量变而求质变。
位置,从乘客的心理过程分析,乘客进入地铁空间后,首先要
考虑乘坐地铁能不能到达目的地,以及如何到底目的地,他们想在
进站前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地铁入口处开阔空间设置广告版面,
可以引起乘客有意后注意。
2.细节要素
广告数量,当乘客得知自己的位置及如何到达目的地后,会把
这些信息作为短时的记忆(工作记忆)储存起来,在短期记忆中的
信息的保存时间约为5s~2min并且记忆还会受到地铁的环境嘈杂,
服务人员态度,甚至方言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乘客需要在整个行程
中重复确认以及记忆这些信息,考虑到上述因素,可以在站台,列
车出口处增加广告数量。
广告布置形式,地铁空间较大且流动人员较多,可以考虑形式
广告牌多样。如在大的中转站,可以采用悬挂大型led屏,而在候
车处可以增加展架式广告。
广告信息的提醒与无意识注意,在地铁空间内,除了乘客有意
注意的信息(如站台信息)以外,还有一些无意的信息形式,视觉
信息,广告可在手拉扶手以及移动传媒上,听觉信息,列车进站语
音提示,到站语音提示等提示信息间插播广告,有意提醒。
广告风格的连贯性,广告风格可以与地铁风格连贯性相嵌套,
如香港地铁在不同的地铁站其站台的装饰颜色各不同,广告也可以
与之相反或者搭配,更能体现文化气息与艺术风格,如在不同的换
乘车站,采用不同属性的广告牌,既可以一起乘客关注,也有利于
产品多样化的宣传。
作者简介:
刘巍,男,温州医科大学生工专业2011级学生;纪欣农,男,
温州医科大学教师,系本文指导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