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押题资料2020年1月自学考试
《幼儿文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幼儿文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三)总分:70分题量:33题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我国现代儿童文学,始于()A.清朝末年B.20世纪”五四”时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80年代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为适应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A.篇幅不易过长B.故事情节要紧张C.选择幼儿不熟悉的内容D.夸张的细节描写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幼儿文学作品要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必须()A.展示人物内心活动B.表现人物复杂的性格C.多描写人物的动作和外部特征D.细致刻画人物的外貌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有()A.朗读讲述法B.配图欣赏法C.阅读法D.表演法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幼儿感知觉的特点是:观察感知事物时较多关注()特征。
空间知觉的水平较低,时间知觉发展较迟。
A.人物的形象B.形象的外部C.人物的外形D.事物的外部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幼儿诗的艺术特征不包括()A.抒发幼儿的情感B.清晰可感的诗歌形象C.纯真、稚拙的口语表达D.富有幼儿情趣的巧妙构思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幼儿诗的分类相对于成人诗的分类要复杂一些,成人诗一般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朗诵诗三大类,散文诗也可作为一个独特的类别出现。
幼儿诗则一般分为以下五类:()A.幼儿抒情诗、幼儿叙事诗、幼儿科学诗、幼儿散文诗、题画诗B.幼儿抒情诗、幼儿叙事诗、幼儿童话诗、幼儿科学诗、幼儿散文诗C.幼儿抒情诗、幼儿叙事诗、幼儿童话诗、幼儿寓言诗、幼儿散文诗D.幼儿抒情诗、幼儿叙事诗、幼儿童话诗、幼儿寓言诗、幼儿科学诗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寓言的文学特征包括:()A.明显的寓言性、故事的虚幻性、高度的概括性B.明显的寓言性、故事的虚构性、高度的概括性C.明显的教训性、故事的虚构性、高度的总结性D.明显的教训性、故事的虚构性、高度的概括性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幼儿童话的特点不包括:()A.单纯、稚拙的童话语言B.稚气朴拙的童话形象C.充满快乐的游戏精神D.幼稚性和夸张性的童话幻想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幼儿生活故事创作结构有以下两点要求:()A.条理清楚、构思巧妙,结构简单B.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逻辑性强C.条理清楚,逻辑性强D.条理清楚、构思巧妙,注意结构的生动性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幼儿生活故事的创作在语言上有以下具体的要求不包括:()A.语言要流畅、通俗浅显、口语化B.语言要注意形象性、动作性C.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律感D.语言要注意诙谐幽默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创编幼儿生活故事的方法有:()A.细心观察,以现实生活为创作底本,加工故事。
幼儿文学自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幼儿文学创作中的核心问题是A.合理安排结构B.塑造生动鲜明的形象C.设置起伏跌宕的情节D.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2.幼儿口语的最主要特征是A.音乐性B,浅显C.形象性D.动作性3.长篇童话中《大林与小林》的作者是A.张天翼B.严文井C.金近D.包蕾4.总而言之,儿歌的功能是A.陶冶孩子情性B.启迪孩子心智C.训练幼儿语言D.让孩子快乐5.“儿歌”一词被广泛使用是在A.19世纪中叶B.“五四”之后C.20世纪中期D.“五四”之前6.“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谁要把十四说成四十就罚谁十四,/谁要把四十说成十四就罚谁四十。
”这首传统儿歌是一首典型的A.绕口令B.数字歌C.游戏歌D.连锁调7.《幼稚园上学歌》的作者是A.梁启超B.严复C.林琴南D.黄遵宪8.说儿童诗“不是儿歌,而是儿童诗”的是现代文学大师A.郭沫若D.巴金C.茅盾D.老舍9.以作者为标准,童话可分为创作童话和A.艺术童话B.民间童话C.科学童话D.文学童话10.寓言在世界上的三大发祥地是印度、希腊和A.埃及B.中国C.法国D.俄国11.幼儿故事《谁勇敢》的作者是A.胡莲娟B.安伟邦C.任溶溶D.杨福庆12.任溶溶的幼儿生活故事《我是哥哥》的结构方式是A.串联式结构B.并联式结构C.横式结构D.纵式结构13.《丁丁历险记》是哪国的卡通读物?A.美国B。
英国C.中国D.比利时14.卡通常常用人物身后的背景气氛来表示某些心态,如用火焰表示怒火中烧,用鲜花表示心花怒放,用星花四溅表示A.大惊或震动B.柳暗花明C.大吃一惊D.豁然开朗15.张天翼的长篇童话《秃秃大王》中对秃秃大王的刻画所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A.变形B.怪诞C.神化D.夸张16.散文的灵魂是A.自由疏散B.“放得开”、“收得拢”C.“形散而神不散” D.真情实感17.幼儿散文的主要作用在于A.丰富幼儿的知识B.培养幼儿的美感C.张扬幼儿的幻想精神D.锻炼幼儿的思维18.在幼儿园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木偶剧是A.提线木偶B.布袋木偶C.杖头木偶D.铁线木偶19.木偶剧《老公公种红薯》的作者是A.孙毅B.左文C.方园D.沈慕垠20.在我国,20世纪初,曾大力倡导科学小说并亲自翻译了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和《地界旅行》的是A.周作人B.周建人C.鲁迅D.林语堂21。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20年1月儿童文学名著导读00887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儿童文学名著导读00887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由我国作家创作的第一部儿童文学读物是A、《无猫国》B、《小白船》C、《小孩月报》D、《童子世界》2.世界上最早宣称童话是专为儿童写作的作家是A、夏尔·贝洛B、穆格发C、安徒生D、卡洛尔3.本着“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开创了童话创作的现实主义道路,有现代童话创作的泰斗之称的是A、陈伯吹B、安徒生C、叶圣陶D、张天翼4.30、40年代,童话创作与战争需要相配合,能充分体现战斗风格,透露出作家的忧国忧民之心的是A、郭沫若《一只手》B、巴金《长生塔》C、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D、金近《红鬼脸壳》5.1949年以后,童话创作在50年代曾出现短暂的兴盛局面,比较注重童话的幻想及游戏精神的是A、陈伯吹《甲虫的下场》B、严文井《小溪流的歌》C、张天翼《金鸭帝国》D、叶圣陶《大喉咙》6.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属于A、热闹派童话B、抒情童话C、哲理童话D、新型童话7.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进入繁盛期,其代表人物是A、阿里斯托芬B、柏拉图C、拉封丹D、伊索8.____年,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发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第一集,标志着近代儿童文学的诞生,并开创了文人独立创作童话的新时代。
A、1810B、1814C、1831D、18359.就其特征来讲,少年儿童小说包含的基本要素是A、时间、地点、人物B、人物、情节、环境C、时间、人物、环境D、时间、情节、环境10.在人类发展的童年时代,同集体的活动与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样式是A、诗歌B、传说C、神话D、寓言11.下列作品中被认为科幻小说开山之作的是A、《月亮》B、《海底两万里》C、《探险》D、《弗兰肯斯坦》12.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是16世纪末编辑而成的A、《飞鸟集》B、《演小儿语》C、《古今歌谣》D、《广籁集》13.五四时期,受安徒生童话等西方童话的影响,一些新文学的先驱者在从事成人文学创作的同时,开始创作童话,最突出的有A、陶行知、叶圣陶B、茅盾、陶行知C、叶圣陶、茅盾D、郭沫若、巴金14.关注儿童的自由发展,把童年看做自然的人生,并试图保持儿童内在的热爱自由的天性的儿童文学属于A、爱的母题B、顽童母题C、自然母题D、成长母题15.郑文年的科幻文学创作从20世纪50年代延续到80年代初期。
00386幼儿文学 密押试卷及解析(二)2020年1月

密押试卷(二)《幼儿文学》课程代码:0038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为6、7-11、12岁儿童服务的文学体裁主要有()。
A.小说B.散文C.童话D.诗歌2.幼儿文学的对象是()。
A.0~3岁B.3~6岁C.3~11岁D.3~15岁3.对3-6岁儿童的心理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感知觉还在发展,喜欢大轮廓和外部特征B.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C.有意注意占优势D.以无意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4.皮亚杰把儿童的因果观念分为十七种,这十七种因果观念可分为()。
A.两个时期B.三个时期C.四个时期D.五个时期5.《小蜜蜜与乖独独》着重体现了幼儿文学的哪一美学特征()。
A.稚拙美B.荒诞美C.纯真美D.朴素美6.儿童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
A.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B.传播文学作品C.促进儿童智力发展D.培养身心健全的人7.有助于培养和训练幼儿表达情感能力的儿童文学样式是()。
A.幼儿故事B.幼儿诗C.科学文艺D.寓言8.属于知识性题材的幼儿文学作品是()。
A.《猪八戒吃西瓜》B.《龟兔赛跑》C.《小猫钓鱼》D.《啄木鸟医生》9.不属于幼儿文学写作中对情节的要求的是()。
A.情节要富于想象力B.情节要曲折紧张C.情节要单纯、生动有趣D.情节要符合幼儿理解能力10.下面对寓言的历史发展,描述错误的是()。
A.印度、希腊、中国是寓言在世界上的三大发祥地B.西方寓言的始祖是希腊的《伊索寓言》C.俄罗斯的克雷洛夫以诗体写作寓言,法国的拉封丹著有十二卷《寓言诗》D.我国寓言最发达的时期是清代末年11.下面对儿歌的历史发展,描述错误的是()。
A.现在的儿歌,大部分是成人作者根据幼童的理解能力写成的B.在《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述中,可以读到最早记载下来的儿歌C.真正从儿童文学的意义上看待儿歌、解释儿歌是在19世纪初叶D.16世纪末,《演小儿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12.最早记载儿歌的历史著述是()。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类模拟题2020年(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类模拟题2020年(1)(总分100, 做题时间150分钟)一、名词解释1.语言学习SSS_TEXT_QUSTI分值: 4.8答案:{{*HTML*}}指语言作为一种能力并不完全是靠天赋或遗传得到的,最终还是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学习才能掌握,或者说还是需要后天的一些条件,才可能完全“得到”。
2.中介语SSS_TEXT_QUSTI分值: 4.8答案:{{*HTML*}}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3.修辞格SSS_TEXT_QUSTI分值: 4.8答案:{{*HTML*}}文学写作中使用语句的一些特定格式。
4.双关SSS_TEXT_QUSTI分值: 4.8答案:{{*HTML*}}一句话或一个词语包含了两个意思,在这两个意思之中说出的是一种意思而实际要表达的则是另外一个意思,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当然其中没有明说出来的意思反而是主要的。
5.转移SSS_TEXT_QUSTI分值: 4.8答案:{{*HTML*}}故意全部或部分改变原来语句的意思,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故意说反话,故意说别人说错的话,从而制造反其意或变其意而用之的表达效果。
6.降格SSS_TEXT_QUSTI分值: 4.8答案:{{*HTML*}}把本来用于描写好的事物的修辞手法故意用在坏的方面。
7.回环SSS_TEXT_QUSTI分值: 4.8答案:{{*HTML*}}前后句子中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只不过颠倒了位置。
二、简答题8.儿童语言获得过程的几个阶段及每一阶段的特点。
SSS_TEXT_QUSTI分值: 4.8答案:{{*HTML*}}(1)非自控阶段。
指婴儿出生后的前6个月,这个阶段证明婴儿对语言的声音有天生的敏感。
(2)咿呀学语阶段。
指孩子6个月到1岁左右,证明婴儿的听觉已经开始语言化了。
(3)单词句阶段。
指儿童1岁到1岁半左右,这时的儿童语言叫做综合句语言或以词代句语言,幼儿在这时已经产生了最早的语言能力。
2020年1月全国自考幼儿文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幼儿文学试题课程代码:0038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文学可分为()A.二个层次B.三个层次C.四个层次D.五个层次2.幼儿读物和幼儿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关系是()A.幼儿读物比幼儿文学范围广B.幼儿文学包含幼儿读物C.幼儿读物是幼儿文学的一个种类D.幼儿读物和幼儿文学都属于儿童文学3.造成儿童“自我中心”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A.儿童掌握语言缓慢,未掌握更多的词B.儿童感觉器官对外界不敏感C.儿童的意识世界是一种主客体不分的混沌世界D.缺乏教育和引导4.为适应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A.篇幅不宜过长B.故事情节要紧张C.选择幼儿不熟悉的内容D.夸张的细节描写5.成人文学分类的四分法是()A.诗歌、小说、童话、报告文学B.诗歌、散文、通讯、民间故事C.叙事、抒情、议论、报告D.诗歌、散文、小说、戏剧6.《小王子》的作者是()A.德国作家豪夫B.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C.法国作家夏尔·贝洛D.丹麦作家安徒生7.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是()A.幼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年期18.叶永烈的童话《圆圆与方方》讲述的故事是()A.圆形物体和方形物体各有各的用途B.小朋友圆圆与方方的历险故事C.男孩方方和女孩圆圆互相帮助的故事D.圆的可以变成方的,方的可以变成圆的9.幼儿文学的创作面临的最大难题是()A.让幼儿适应成人的审美意识B.让成人适应幼儿的审美意识C.调适并融合两种审美意识的距离D.强化两种不同的审美意识10.属于知识性题材的幼儿文学作品是()A.《小熊请客》B.《龟兔赛跑》C.《小猫钓鱼》D.《小蝌蚪找妈妈》11.幼儿文学作品中较多的形象是()A.宝物形象B.超人形象C.类型化形象D.个性化形象12.《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A.卢梭B.托尔斯泰C.普希金D.安徒生13.幼儿文学中的语言要尽量使用()A.本意的词B.比喻的词C.象征性的词D.寓意的词14.我国的儿歌历史十分悠久,出现“童谣”远在()A.一千年前B.二千年前C.三千年前D.四千年前15.“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
《幼儿文学》复习考试资料

3、幼儿文学的中心之一是故事,很多时候,它是通过对于一个简也连贯、适宜、生动的叙事过程的表现,来为幼儿读者提供关于世界和生活的各种认识的。具体包含:
(1)言语与符号认知
(2)名称与概念认知
3、族裔文化
民族文化既为幼儿文学的发生和开展提供了言语、思维、文化层面的根本基底,也为幼儿文学的制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幼儿文学应注重外乡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有必要通过译介和创作的形式,呈现其他民族文化。
12.幼儿文学的文化精神(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
★★
1.更深刻的童年立场
(1)对童年生命的诚恳宽容
(2)对童年困境的文化思索
(3)对童年思想的深度探寻
2、更广泛的童年赋权
3、更开阔的人文情怀
(3)情绪和行为认知
6.幼儿文学的韵律性特征(单项选择、填空)★★★戏性(单项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
幼儿文学从内容、言语、体式到内在精神,都表达了一种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游戏特性。幼儿文学的艺术始终与游戏特有的愉快、自由的愉悦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文学就是一种特别的幼儿游戏。
a∙游戏是一种学习,由认知性学习向社会性学习
b∙游戏是一种制造,发挥想象力
C.游戏是一种娱乐,幼儿文学是幼儿体验游戏的一个特别的园地
8.幼儿文学的游戏性特征(单项选择、
1、形式的游戏性
2、内容的游戏性
填空、简答)★★★
3、操作的游戏性
9.幼儿文学的游戏精神(单项选择、填空、简答)★★
★
1、它意味着一种天然的童年游戏趣味
2、幼儿文学是符合幼儿接受能力的文学(形式上)
幼儿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幼儿文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幼儿文学中,故事的主人公通常是:A. 成年人B. 动物C. 自然景物D. 神话人物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幼儿文学的特点?A. 语言简洁B. 情节简单C. 寓意深刻D. 角色复杂答案:D3. 幼儿文学中,故事的结局往往是:A. 开放式B. 悲剧C. 喜剧D. 悬疑答案:C4. 幼儿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 对仗5. 幼儿文学中,故事的叙述方式通常是:A. 第一人称B. 第二人称C. 第三人称D. 混合人称答案:C6. 幼儿文学中,故事的背景设置通常是:A. 现实世界B. 幻想世界C. 历史时期D. 未来世界答案:B7. 幼儿文学中,故事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A. 娱乐性B. 知识性C. 情感性D. 启发性答案:D8. 幼儿文学中,故事的冲突解决方式通常是:A. 暴力解决B. 智慧解决C. 逃避问题D. 外部干预答案:B9. 幼儿文学中,故事的叙述节奏通常是:B. 缓慢C. 平稳D. 跳跃答案:C10. 幼儿文学中,故事的插图作用主要是:A. 装饰B. 说明C. 娱乐D. 教育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幼儿文学中,故事的语言应该______、______,以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答案:简洁、生动2. 幼儿文学的目的是______幼儿的______,同时______他们的______。
答案:培养、想象力、启发、思维3. 幼儿文学中,故事的情节应该围绕______展开,避免______和______。
答案:中心主题、复杂、冗长4. 幼儿文学的插图应该______、______,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答案:色彩鲜明、形象可爱5. 幼儿文学的教育意义应该______、______,让幼儿在阅读中自然接受。
答案: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幼儿文学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卡通读物中的“对话和独白”:称为“语言气球”。 20.幼儿生活故事趣味性的来源:(1)充满情趣的生活;(2)幽默风趣的语言。
21.第一本专为儿童编辑的图画书:夸美纽斯的《世界图绘》。
22.文+图=带插图的书;文×图=图画书(图与文互相融汇,互相协调)
23.柯岩以诗体写了幼儿戏剧:《小熊拔牙》、《打电话》、《照镜子》。
杲向真
《小胖和小松》
葛翠林(注重民族风格、心灵美、诗意) 《野葡萄》《春天在哪里》
孙幼军(提名安徒生儿童文学奖)
第一部长篇童话《小布头奇遇记》、《小贝流浪记》(成材的故事)
金波(表达“美”与“爱”的主题)
抒情散文《小河》、儿歌《有双小脏手》
冰波
《秋千,秋千》小猴子抱着失明的小白兔荡秋千
郑春华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紫罗兰幼儿园》
金近(重视教育功能)
《小猫钓鱼》(讲做事要专心)、《小鲤鱼跳龙门》《狐狸打猎人的故事》
包蕾(幽默风趣、幻想奇妙)
《小熊请客》《猪八戒吃西瓜》
黄庆云(将知识性和教育性融于一体) 童话《跟着月亮走》、诗歌《摇篮》
郭风
50年代后,致力于写散文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创始者)
《麻雀与小孩》(第一部歌舞剧本)《葡萄仙子》《三蝴蝶》
①拟人形象:使用最广泛; ②超人形象:《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田螺姑娘》; ③常人形象:《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 (2)童话的分类:(选择、简答) ①按作者分: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②按体裁分:童话故事、童话诗、童话剧等; ③按内容分: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也叫知识童话) 18.幼儿童话常用的叙述方法:(选择、名词解释、简答) (1)三段式:是指将性质相同而内容相异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件连贯在一起--《灰姑娘》《金鸡冠的公鸡》; (2)循环式:是指以某个形象为起点,从一个形象转到另一个形象,最后又回到起点--方轶群的《萝卜回来了》; (3)对照式:是指以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物为中心,前后对照,形成鲜明的对比--《仙女》《自私的巨人》。
24.幼儿戏剧结构的要求是:单纯、紧凑。
25.幼儿戏剧的台词要求是:琅琅上口,押韵合辙。
26.科学文艺的趣味性的来源:(1)科学本身是有趣的;(2)文艺手段表现的趣味性。
27.科学文艺具备的两个条件是:(1)它是文艺作品;(2)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
28.科学文艺传授知识的方式是:艺术表现手法。如《圆圆和方方》 29.儿歌的历史发展: (1)现在的儿歌,大部分是成人作者根据幼童的理解能力写成的; (2)在《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述中,可以读到最早记载下来的儿歌; (3)在我国古代,儿歌一般被称作“童谣”; (4)16世纪末,《演小儿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 (5)真正从儿童文学的意义上看待儿歌、解释儿歌是在20世纪初叶; (6)1918年(五四时期)在北京大学建立了歌谣研究会,创办了《歌谣》周刊,“儿歌”一词广泛使用; (7)清代,郑旭旦肯定了儿歌的价值,称儿歌是“天地之妙文”,刊行了《天籁集》和《广天籁集》。 30.童话的历史发展: (1)“童话”这一名称:出现在我国清代末年; (2)我国的创作童话:出现在“五四时期”,如:叶圣陶的第一部创作童话集:《稻草人》; (3)童话起源于:神话传说; (4)童话的时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很久很久以前、从前、有一天; (5)张天翼:发表了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等,为我国的长篇童话创作奠定了基础。 (6)《五卷书》、《一千零一夜》都是民间童话集; (7)较早改写民间童话的是:夏尔·贝洛; (8)安徒生:是文学童话的奠基人: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作品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9)金斯莱的长篇童话:《水孩子》; (10)刘易斯·卡罗尔的中篇童话:《艾丽丝漫游奇境记》。
刘饶民(热爱大自然)
《大海的歌》《荡呀荡》
圣野
诗歌《啄木鸟》《瓜果谣》《春娃娃》、叙事散文《阳光集》
张继楼(继承传统)
《唱个歌儿给外婆听》《小蚱蜢》《翻跟头》《东家西家蒸馍馍》
Hale Waihona Puke 冰子短篇《没有牙齿的大老虎》中篇《孙悟空人体遇险记》《小蛋壳历险记》
张秋生
《小巴掌童话》
二、以名词解释题为主的考点归纳★★★
表二:中国作家的作品
作家
作品
叶圣陶(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者)
《稻草人》(我国创作的第一部童话集)、《画眉》
郑振铎(图画故事的奠基者)
《河马幼稚园》
陈伯吹(描写细腻,擅长写故事和诗歌) 《爱的教育》《团结就是好》
贺宜(主张儿童文学一定要有趣)
《野旋的童话》
严文井(一口气写了九篇童话)
《下次开船港》(最高成就)《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
张天翼
《大灰狼》《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
乔羽
《果园姐妹》(歌舞剧)
鲁兵
《365夜》、《太阳公公起得早》、《小猪奴尼》(童话诗)
任溶溶(将教育与趣味性相融)
《丁丁探案》《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
柯岩
戏剧:《小熊拔牙》《打电话》 故事诗:《小弟和小猫》《小兵的故事》
方轶群
《萝卜回来了》《开玩笑的大风》
00386幼儿文学押题资料
一、以客观题为主的考点归纳
1.儿童文学(广义的儿童文学是3-15岁)的三个层次:(选择、简答) (1)幼儿文学:为3--6岁的儿童服务的文学,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 (2)儿童文学:为6--12岁的儿童服务的文学; (3)少年文学:为12--15岁的儿童服务的文学。 2.儿童文学的两大特征:(1)它是文学;(2)它必须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 3.儿童文学的划分依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经验、审美活动存在差异。 4.儿童文学文体分类的基础是“四分法”。 5.儿童文学的根本意义:培养身心健全的人。 6.儿歌、童话是专属于儿童文学领域的。 7.幼儿读物与幼儿文学的关系:幼儿读物比幼儿文学范围广,幼儿文学是幼儿读物中的一个种类。 8.皮亚杰把儿童的因果观念分为十七种,三个主要时期,幼儿处于第一、二个时期。 9.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选择、简答) (1)唱诵类:儿歌、幼儿诗; (2)讲述类:幼儿童话、幼儿寓言、幼儿散文、幼儿生活故事、幼儿科学文艺; (3)综合类:图画故事和卡通、幼儿戏剧。 10.幼儿心理特征与幼儿文学的关系:(选择、简答) (1)感知觉:幼儿喜欢大轮廓,因此,幼儿文学应描写外部(拟人)形象,幼儿不能掌握“年”“年代”的概念; (2)注意: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要求幼儿文学篇幅简短;情节要生动、有趣; (3)记忆:幼儿的知识大都是无意识记的结果;以机械记忆为主。要求文学语言押韵; (4)思维: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文学题材要贴近生活,情节要有趣; (5)想象: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要求文学多用幻想、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 (6)语言: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仍处在低级阶段。要求文学语言形象、生动、口语化。 11.幼儿审美意识的独特性:(选择、简答) (1)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幼儿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意识的; (2)审美意识仍处于较低层次:只有与他们生活最接近的,才能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 12.儿童思维的特征:(选择、简答) (1)具体形象性;(2)同一性;(3)生命性。 13.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选择、简答) (1)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 (2)感知型的接受方式;如:《海的女儿》 (3)带有游戏性质的自我幻化与精神扮演。如:过家家 14.幼儿诗的例子:孟浩然《春晓》、李白《静夜诗》、白居易《草》、李绅《悯农》、骆宾王《咏鹅》。 15.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的特点:诗歌影响读者,主要通过抒发情感和营造优美的意境。 16.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 17.(1)童话人物形象的类型:(选择、简答)
38.儿童文学:是指以3-15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而创作的,适应儿童审美需要的文 学。 39.幼儿文学:是指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的,适应他们审美需求的文学。 40.泛灵论:是指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识。 41.题材:是指用以构成艺术形象、体现主题的具体材料,即作品中描绘的具体事物。 42.主题:是指文学作品中通过其形象体系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 43.情节: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经历的种种矛盾和整个活动过程,由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具体事件组成。 44.类型化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类似特征的人物形象,形象具有鲜明性。 45.儿歌:是指一种适合年龄幼小的儿童念唱、欣赏的歌谣,儿歌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和低年级的小学生。 46.幼儿诗:是指适合于幼儿听赏诵读的自由体短诗。 47.幼儿散文:是指为幼儿创作的,适合他们欣赏的、篇幅短小、知识性强、自由灵活、文情并茂的文章。 48.童话:是指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是拟人形象,是儿童文学特有的体裁。 49.神话:是指在原始时期,原始人类对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自然现象所作的幻想性解释。 50.幼儿戏剧:是指以幼儿为对象,适合于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幼儿戏剧的剧本是为成人提供脚本。 51.幼儿科学文艺:是指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为幼儿创作的、适合于他们听和看的科学文艺作品。
31.幼儿散文的历史发展: (1)幼儿散文萌芽于“五四”时期; (2)幼儿散文真正取得大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 (3)第一次明确写给小朋友看的散文是冰心的《寄小读者》。 32.寓言的历史发展: (1)寓言在世界上的三大发祥地:印度、希腊、中国; (2)西方寓言的始祖:希腊的《伊索寓言》; (3)17世纪,法国的拉封丹著有十二卷《寓言诗》; (4)19世纪,俄罗斯的克雷洛夫以诗体写作寓言; (5)我国寓言最发达的时期:春秋战国,著有《杞人忧天》、《唇亡齿寒》、《买椟还珠》、《南辕北辙》等。 33.幼儿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 (1)题材:①广泛多样;②适应幼儿的理解水平。 (2)主题:单纯、浅显、鲜明。 (3)情节:①符合幼儿理解水平;②单纯生动有趣;③富于想象力。 (4)结构:条理清楚,用顺叙的方法。 (5)形象:①塑造值得学习的形象;②突出动作特征《小蚱蜢》;③外部形象要生动;④较多“类型化形象”。 (6)语言:①有可接受性和超前性;②具体表现为:浅显、有音乐性、有形象性(简答、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