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在太空中理家课件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六单元 在太空中理家

“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我们 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 者闻起来怎样”,以“宇航员精神” 为话题发表自己的感想。
宇航员精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索、奉献、牺牲
中国未来太空站
展开想像的翅膀
话题作文: “假如我是宇航员——” 600字左右
太空之旅
在太空中理家 在-太杰空瑞中·M理·家利宁杰
杰瑞·M·利宁杰
大家一齐来读书
1.巩固字词 #2.掌握“理家”内容
让我们一齐来讨论
根据课文,我们一齐来讨论: 1.太空生活中有哪些“趣”? 2.太空生活中有哪些“苦”? 3.“趣”多,“苦”多?
你有问题吗?
一位科学家这样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 往比发 现一个真理更重 要○
5981.语文八年级上苏教版6.25《在太空中理家》课件(45张)

学习目标:
1、了解太空生活,感受宇航员的探索、 牺牲精神。 2 、“总—分—总”的结构。
3、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写 法。
读准下列加点字
shǔn 吮 吸 kǎi 铠 zhuó 甲 灼 tú n 热 臀 部
zhuó wě i 着 陆 萎
缩
yí n 牙 龈
chá 胡 茬
自学提纲
1、解题、梳理文章结构。 2、在太空中理家是指哪些方面呢?与地球上 有什么不同? 3、作者怎样面对太空生活中的困难的?体现 了他怎样的精神? 4、找出事理解说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有什 么作用?(重点阅读讲述跑步运动的文字。) 5、本文语言准确严谨试着从文中找出例句来 品味。(抓文中多处运用的“尽管……但 是……”的句式)。
宇航员不仅坦然面对困难,而且善于从困难中寻 求乐趣,请找出体现太空生活乐趣的地方。
梦想长高回到地球后在NBA打球。 太空恰似天堂,可以与死去的亲人交谈。 飞船在地球轨道上运行一周需要90分钟,因而 在太空中不停地跑步90分钟等于绕地球一周。 可以少洗澡、偷懒,是孩子的天堂。
可见,作者身上还具有什么精神?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解题、梳理文章结构。 “理家”主要指的是衣食住行,在太空 中理家指的是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活 动 。
第一部分(1)总说自己花了将近一个月的 时间才完 全适应了太空生活。 第二部分(2—27)分说自己在太空中理家各 方面情况。 第三部分(28)总说自己作为“前线的冒险 者”而必须作出的某种牺牲。
乐观精神
合作探究
听到我的介绍,很多游客们可能觉得有 些“恐惧”的感觉了,但我们只有短暂的几 天时间就可以回到地球,而我们很多宇航员 需要在太空站呆在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 那就需要有极大的毅力来克服这一切困难了, 所以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光彩夺目的一面, 其实他们背后付出要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这需要一种什么精神?
【推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在太空中理家教学公开课课件

第六单元 · 科技之窗
在太空中理家
课文导入
许多年前,我们就有关于太空的诸多遐想。美 丽动人的嫦娥,凄婉忧伤的织女,勾起了我们对太空 的无限向往。而今,宇航员果然一飞冲天,他们就是 地球的使者,把人类的美好愿望带入了浩淼太空,驶 向更为广阔的灿烂文明。他们的生活也将注定成为 一道奇观,吸引我们探寻的目光。今天我们就从他 们中的代表美国宇航员杰瑞的飞行实录中感受心灵 的律动,激发飞天的豪情。
作者介绍
杰瑞·M.利宁杰,医学博士,在和平号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 打破了美国男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间最长的纪录。毕业于海军学院 的利宁杰是一名医生,在北卡罗莱纳大学、南加州大学,以及韦恩 州立大学都曾获得过高级学位。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理解词语的作用;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 3、学习作者在太空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与奉献精神; 4、学习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写法。
合作探究
1.指自己在太空中跑步运动;在太空中长高了;在太空穿衣;在太空中 沐浴;在太空中的睡眠。
(1)跑步:跑步时必须“穿上铠甲”,开始训练时“肩上像坐着什么人”,脚底“针 扎”似的痛苦,肩膀、臀部的疼痛与摩擦发热不断加重。
(2)长高:既没有什么力量将我往下拽,也没有什么来压迫我的脊椎,所以在太空中 长高了。
课堂总结
《在太空中理家》写了在“和 平”号空间站上理家的趣事,解说 了太空生活不同于地面生活的原因。 文章语言准确严谨全面表达了客观 情况或事理,又充分说明了太空探 险者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一课。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在太空中理家
课文导入
许多年前,我们就有关于太空的诸多遐想。美 丽动人的嫦娥,凄婉忧伤的织女,勾起了我们对太空 的无限向往。而今,宇航员果然一飞冲天,他们就是 地球的使者,把人类的美好愿望带入了浩淼太空,驶 向更为广阔的灿烂文明。他们的生活也将注定成为 一道奇观,吸引我们探寻的目光。今天我们就从他 们中的代表美国宇航员杰瑞的飞行实录中感受心灵 的律动,激发飞天的豪情。
作者介绍
杰瑞·M.利宁杰,医学博士,在和平号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 打破了美国男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间最长的纪录。毕业于海军学院 的利宁杰是一名医生,在北卡罗莱纳大学、南加州大学,以及韦恩 州立大学都曾获得过高级学位。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理解词语的作用;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 3、学习作者在太空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与奉献精神; 4、学习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写法。
合作探究
1.指自己在太空中跑步运动;在太空中长高了;在太空穿衣;在太空中 沐浴;在太空中的睡眠。
(1)跑步:跑步时必须“穿上铠甲”,开始训练时“肩上像坐着什么人”,脚底“针 扎”似的痛苦,肩膀、臀部的疼痛与摩擦发热不断加重。
(2)长高:既没有什么力量将我往下拽,也没有什么来压迫我的脊椎,所以在太空中 长高了。
课堂总结
《在太空中理家》写了在“和 平”号空间站上理家的趣事,解说 了太空生活不同于地面生活的原因。 文章语言准确严谨全面表达了客观 情况或事理,又充分说明了太空探 险者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一课。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初中新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5【教学课件】《在太空中理家》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一课。
谢谢观看!
在太空中生活,运动、穿衣、沐浴、睡觉等,无不具有与地面生活不同的特点。作者一方 面要叙述情况,一方面要解说事理,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使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例如,为什么要跑步运动的问题,作者指出“人的身体,在不用花费力气的宇宙中闲置,
就会急剧虚弱。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不适应再变成地球人的需要,甚至也不能处置着陆时 的紧急情况,于是就需要锻炼。而跑步运动时,如果不穿上“连接在跑步机两侧固定着的金属
一道奇观,吸引我们探寻的目光。今天我们就从他 们中的代表美国宇航员杰瑞的飞行实录中感受心灵
的律动,激发飞天的豪情。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作者介绍
杰瑞·M.利宁杰,医学博士,在和平号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
打破了美国男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间最长的纪录。毕业于海军学院
的利宁杰是一名医生,在北卡罗莱纳大学、南加州大学,以及韦恩 州立大学都曾获得过高级学位。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理解词语的作用;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 3、学习作者在太空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与奉献精神;
4、学习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写法。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字词积累
脉搏 mài 瞥向 piē 拖拽 zhuài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合作探究
1.指自己在太空中跑步运动;在太空中长高了;在太空穿衣;在太空中 沐浴;在太空中的睡眠。
(1)跑步:跑步时必须“穿上铠甲”,开始训练时“肩上像坐着什么人”,脚底“针 扎”似的痛苦,肩膀、臀部的疼痛与摩擦发热不断加重。 (2)长高:既没有什么力量将我往下拽,也没有什么来压迫我的脊椎,所以在太空中 长高了。 (3)穿衣:没有配套,颜色难看,质量低劣,数量不多,一套衣服得穿两星期。 (4)沐浴:设备缺乏,缺水。洗澡、洗发、刷牙、刮胡子都极为不易,浪费时间。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在太空中理家》课件

影视资源:
《太空站实录》
《美国“哥伦比亚号”升空爆炸实录》
《美国“挑战者号”升空爆炸实录》
推荐书目:
《太空漂流记》、《奔向太空》、 《飞向人马座》、《从地球到月球》、 《环绕月球》、《太阳系历险记》。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少校乘 坐东方号飞船在环绕地球飞行一圈之 后,成功地返回地面。
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
时代的开始
1969年7月16日, 阿波罗号飞船飞 往月球,7月20 日宇航员阿姆斯 特朗成为人类踏 上月球的第一人
1981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 国“哥伦比亚”号发射成功; 1986年,苏联“和平”号空间站进入 运行轨道,人工太空基地——空间站 建成
整体把握
内容
适应太空(1) 很不容易
结构
差异之大 总
理家情况(2-27) 趣事
分
体现精神(28)探索、乐观、奉献、
总
牺牲精神。
在太空中理家是指哪些方面呢?
跑步(2-9) 方式 作用 感受 长高(10-13)长 —不长 穿衣(14-18)艰苦 沐浴(19-24)洗澡、洗发、刷牙、刮胡子 睡眠(25-27) 头脚倒置
…
在太空中理家
杰瑞·M ·利宁杰
学习目标:
1、了解太空生活,感受宇航员的探索、牺 牲精神。 2 、“总—分—总”的结构。 3、情况叙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进入 超期服役的“和平号”空间站。利宁杰在 那里和俄罗斯宇航员共同经历了设备瘫痪、 补给缺乏、供电中断、大火蔓延等险象环 生的132天,终于平安返回地球。利宁杰 用第一人称,讲述了这个过程,写成《太 空漂流记》。“和平号”于2003年3月结 束使命,坠毁在南太平洋
法?
网络资源:http:∥/science/index.shtml
(苏教版)八级上册25在太空中理家教学课件(语文)

美国的莱 特兄弟俩于 1902年设计出
航空奠基者。 了他们的第一
架飞机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 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 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 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在绕地球环行14周后,16日 6时23分,我国自己培养的 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 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我 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第 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 现了飞向太 空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 技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 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这是10月16日6时05分, 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拍摄的“神舟”五号返回 地球的情景。当日6时2 3分,“神舟”五号载人 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 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 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 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 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 满成功。
人类史上第一个登上太空 的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1782年11月寒冷的一天,一位名 叫约瑟夫.蒙特哥菲尔的造纸工人 和他的弟弟艾蒂安发明了用丝绸或 亚麻布制作的他们称之为“浮空器” 的东西。
1783年9月19日,蒙特哥菲尔
兄弟进行热气球升空表演。气球
高达75英尺(22.8米)。为了使
这次升空更有意义,兄弟俩在气
球下面挂了一个笼子,里面载着有史以来第一批
空中旅客 -- 一只羊、一只鸡和一只鸭。在燃料
燃烧后,一会儿气
球充满了热气,
徐徐升空。人群爆
发出阵阵欢呼,
欢声中三位“乘客”
升到了450米
的高空。8分钟后,
三位“乘客”
在1.5英里以外的一
片森林里着
陆了。
1783年11月21日,在巴黎的米 也特堡,蒙特哥菲尔兄弟新设 计的大气球被系在两根高高矗 立的木柱上,兄弟俩正亲自往 热灶里添燃料。罗齐尔和德尔 朗达,这两位无畏的航空先驱 者,面色从容地跨进了吊篮。 几分钟后,充满烟气的气球挣 脱了系留索,载着罗齐尔二人 飘向了一碧如洗的天空。气球 上升到了900米的高度,最后平 安降落在9公里以外的巴黎另一 侧,共飞行了25分钟。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二十五 在太空中理家 (共27张PPT)

“总—分—总”结构 这种结构的变式较多,但大体上呈现这样一种模式: 先是一个短小的开头,一般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述。接下 来就是分说,分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并列式的分说, 彼此之间互相并列,没有明显的时间推移的痕迹;一种 是连贯式的分说,彼此之间有明显的时间推移痕迹,如 事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等。文章的结尾,又是总说,可以 与开头相呼应,也可以做总结性的述说。
3.(湖北黄石中考,T20)第4段写“肩膀和臀部”“会 痛苦地反抗”,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这样写赋予肩膀和臀部以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在太空中进行锻炼的艰难和痛苦。
本文记叙了“我”在太空中生活的情况,解说了太 空生活不同于地面生活的原因,表现了“前线的冒险者” 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2.语言准确严谨,表意缜密。 文中多处运用“尽管……但……”的句式,先退一 步承认某种事实,再转折开去,指出另一个方面的情况, 既全面地说明了客观情况或事理,又突出地表现了所要 强调的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尽管在太空中飘 浮时,进行跑步运动也是可能的,但没有重力的拖拽, 跑步不用费力气”一句,先退一步承认在太空中飘浮时 跑步的可能性,再强调一般的跑步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表明了重力拖拽的必要性。这些句式的使用,使文章的 语言准确严谨,表意缜密。
整套系统低摩擦、低耗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就能提供 日常的用电,乘客搭乘的“豆荚”舱,也不用像飞机一 样,需要按时间来搭乘,而是随到随走。
据外媒报道,实际上美国的高铁计划十分难产。受 到财政预算、运力审核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阻碍, 加州联通旧金山与洛杉矶的高铁项目一直没有得到落实。 其中最大的一个制约因素莫过于建造成本。
作者是如何采用将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写法 介绍自己在太空中理家的情况的?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在太空中理家》课件(45张PPT)

自主探究
1.阅读第一段,感受太空生活和地面生活 的差异,想想为什么。
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介绍了他在太 空中理家的那些方面的情况,介绍最多 的是哪件事?你怎样看这件事?
精读第二部分 提问:这一部分作者分几个层次来写?概括其 主要内容。 明确:这一部分可分五层。 第一层(2—9),写自己在太空中跑步运动。 第二层(10—13),写自己在太空中长高 了。 第三层(14—18),写自己在太空穿衣。 第三层(19—24),写自己在太空中沐浴。 第四层(25—27),写自己在太空中的睡 眠。
当我们遥望夜空,总不免要想 月球是什么样子的?有嫦娥、玉兔 桂花树吗?那茫茫的银河中有牵牛 织女吗?地球上的人类文明是不是 一种偶然?浩瀚的宇宙中还有没有 其它文明?有没有人类的朋友? 从 古至今,地球上的人类从没有停止 过探寻!
太空之旅
人类对太空Leabharlann 探索 1958年,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实现人类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 1969年,美国阿波罗2号首次实现载人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姆斯
成为国际空间站的长期住户。
2001年,俄罗斯“联盟”号顺利升空,把第一个平民旅游者美国富翁
蒂托送上太空参观国际太空站。
2003年,中国宇航员杨利伟成功完成载人太空飞行,中国成为第三个
完成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
俄罗斯 和平号空间站
美国天空实验室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
宇宙 飞船向浩 淼的太空 飞去。
作者简介
杰瑞•M•利宁杰,美国宇航员,1955年出生。 医学博士,1992年8月,37岁的利宁杰终于成了 一名宇航员在和平号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打 破了美国男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间最长的纪录 。毕业于海军学院的利宁杰是一名医生,在北 卡罗莱纳大学、南加州大学,以及韦恩州立大 学都曾获得过高级学位。1997年1月,宇航员杰 瑞•M•利宁杰登上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开始了 为期5个月的太空之旅。他的妻子、14个月大的 儿子,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乐趣统统被抛在了地 球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但多数时间是,在我下午踩上跑步机之前,得
穿上仍旧潮湿的T恤。”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可以想见穿上衣服时是多么令人难受, 但为了心爱的太空事业只能默默忍受这种生活 上的不便。体现了宇航员的牺牲精神。
重点品析第25-27自然段
6. 这三段主要说明了什么情况? 【答案】写“我”在太空中睡觉的情况。
1958年,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实现人类第一次载人太空
飞行。 1969年,美国阿波罗2号首次实现载人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
姆斯特郎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
1981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发射成 功。 1986年,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进入运行轨道。 1995年,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实现对接。 1998年,“奋进”号航天飞机上六名美国和俄罗斯的宇航员
于读者理解。
2.“就像《奥兹国的男巫师》里的锡皮人,我觉得
所有的关节都需要加油。”这句话有什么作 用? 【答案】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 说明了在太空中穿着铠甲跑步时关节活动的
僵硬、不灵活。
3. 作“在‘和平’号的跑步机上,我发觉自己 既感受到了陶醉的沮丧,又体会到了跑步的
兴奋。”句中的“沮丧”和“兴奋”矛盾吗?
25 在太空中理家
科 普 说 明 文
1.了解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重点)
2. 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的语言,学习本文叙述与 事理解说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 3. 学习太空探索者的探索、牺牲精神,以及 藐视困难、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
杰瑞·M.利宁杰,美国宇航员。出过畅销书 《太空漂流记》《来自太空的信》。
1997年1月,作者去和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轨
道站进行一次历史性的会合,作为俄罗斯宇航员的少数
正式同伴之一,他被选中在“和平”号上逗留五个月, 参加国际空间站筹备工作的初始性合作。他在那里和俄 罗斯宇航员共同经历了飞船设备瘫痪、补给缺乏、供电 中断、大火蔓延等突如其来的危险,终于平安返回地球。 本文就是作者返回地球后写的《太空漂流记》中的片段。
常常做某件事,成了习惯。
2.衰退: (身体、精神、意志、能力等)趋向衰弱。 3.沮丧: 灰心失望。
4.纯粹:不掺杂别的成分。 纯粹、纯洁、纯正辨析: “纯粹”是中性词,运用范围较广,常形容人,如他正 是毛主席所说的那种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也形容具体
东西,如纯粹的黄金。还表示单纯、完全等意义,可作
状语,如纯粹为自己打算。“纯洁、纯正”等无此用法。 “纯正”:纯粹;纯洁正当。褒义词,常形容语调、口
当我们遥望夜空,总不免要想月球是什么样子
的?有嫦娥、玉兔、桂花树吗?那茫茫的银河中有 牵牛、织女吗?地球上的人类文明是不是一种偶然? 浩瀚的宇宙中还有没有其它文明?有没有人类的朋 友? 从古至今,地球上的人类从没有停止过探寻!
今天的太空生活已不是神话,现在,让我们看一看
宇航员们是如何在太空中生活的。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在太空中理家》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1. 本文中的“理家”指哪些事情?
【答案】跑步、穿衣、长高、吃食、洗漱、睡眠。
7.在太空舱内睡觉为什么要把“头冲着那台运行的 风扇”呢?
【答案】“因为在太空中热空气不会上升,这
里没有空气对流。风扇是使空气流动的惟一途 径”。如果不对着风扇,“会导致缺氧与换气 过度”。
8. 运用你学到的物理知识,说说有的宇航员在睡
觉时为什么会到处漂浮? 【答案】由于太空是个重力十分微小的地方,宇 航员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他们睡觉如 果不用绳子之类固定住身体的话,便有可能在
一 读一读字音 zhuó shǔn yâ
灼伤
kǎi
吮吸
chá
拖曳mLeabharlann i mò铠甲胡茬脉搏
脉脉
魔法记忆之记少余多法: “脉”字在“脉脉”中读 mò,其他读mài。
二
写一写字形
tún bù (臀部 )
wěi suǒ (萎缩 )
wú xiá (无暇 )
jǔ sàng (沮丧 )
三
记一记词义 1.习以为常:
音、味道等;也形容动机、目的等。如,豆汁儿是纯正
的北京味道的代表。“纯洁”:纯粹清白;没有污 点。褒义词,常形容感情、组织等,如为了革命利
益,我们还顾不上来谈个人的爱情,因此一直保持
着纯洁的同志关系,没有结婚。它可带宾语兼属动 词,如纯洁组织,表示使组织纯洁的意思。“纯 粹、纯正”无此用法。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成为造访国际空间站的首批客人。
2000年,美俄三名宇航员搭乘“联盟”号飞船与国际空 间站成功对接,成为国际空间站的长期住户。 2001年,俄罗斯“联盟”号顺利升空,把第一个平民旅 游者美国富翁蒂托送上太空参观国际太空站。 2003年,中国宇航员杨利伟成功完成载人太空飞行,中 国成为第三个完成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
科普说明文 科普说明文有两种:一种是科学小品,另一种是 一般科学说明文。科学小品属于文艺性说明文,在说 明中兼用文艺性笔调讲述科学道理,介绍科学知识,
是用小品文的形式来表现科学内容的文章。一般科学
说明文是单纯客观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不大讲求 文艺性笔调。本文属于一般科学说明文。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2. 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答案】总——分——总
3. 作者是面对太空中困难的生活,体现了他们
身上怎样的精神? 【答案】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奉献精神、牺 牲精神、无畏精神、乐观精神。
1. 文章第一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 用? 【答案】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具 体地说明了太空和地球的生活差异之大,便
为什么? 【答案】不矛盾,“沮丧”是指前文穿铠甲跑
步极不舒服的感受;“兴奋”是指适应跑步
之后的美好体验。
4. “起飞那天我的身高略微不足六英尺。”句中
的“略微”“不足”这两个词在这里的表达 作用是什么? 【答案】“略微”表程度,“不足”表明是概 数,“略微不足”表明“我”的身高接近六 英尺,且相差很少,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