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牢度测试标准

合集下载

常用色牢度标准

常用色牢度标准

美标
AATCC 107
目的:测定染色、印花或其它有色织物的耐水渍牢度。
欧标 国标
ISO 105 E01 GB/T 5713
原理:当试样和贴衬织物在一定温度的水中充分浸泡规定时间后, 夹在汗渍 测试仪上,放置在烘箱内一定时间,评定试样的颜色变化和沾色程度。
欧标
ISO 105 B02
原理:将试样和标准布一起在规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曝晒后评级。
国标
GB/T 8427
美标
AATCC 15
目的:衡量染色织物耐汗渍的色牢度。
欧标 国标
ISO 105 E04 GB/T 3922
原理:试样和贴衬织物同时在汗渍溶液浸泡后,在有压力的环境中放置一定 时间后,干燥试样和贴衬织物,用灰色样卡评定有色试样颜色变化和贴衬织 物沾色的程度。
美标
AATCC 8
目的:测定染色织物因摩擦而沾色的程度。
欧标
ISO 105 X12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试样和标准摩擦小白布摩擦,用灰卡评定转移到小白 布上的沾色程度。
国标
GB/T 3920
适用范围:适合于纱线、色织、印染等纺织品。
美标
AATCC 16E
目的:测试染色纺织品上的染料或印花等对光、日晒的抵抗性。
项目名称
皂洗牢度
摩擦牢度 (rubbin g/crocking)
光照牢度
汗渍牢度
水渍牢度
常用色牢度检测标准
相关标准
-5A
ISO105 C06 TES T A-E
GB/T 3921. 1-5、GB/T 12490 TES T A-E
目的:模拟纺织品在实际洗涤过程中发生的颜色变化及对其他织物的沾色情 况。 原理式样与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在一定温度和洗涤剂条件下进 行洗涤,式样通过与容器及不锈钢珠的碰撞作用模拟实际洗涤,再经清洗与 干燥,然后用变色、沾色灰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色牢度测试标准:1. 《纱线捻度测试》GB/T 2543.1-2001;GB/T 2543.2-2001;ISO 2061:1995; ISO 7211-4:1984;BS EN ISO 2061:1996;ASTM D1422-1999;ASTM D1423-2002;2. 《织物单位面积重量的测定》GB/T 4669-1995;FZ/T 60003-1993;ISO 3801:1977;ISO 9037-1:1989;JIS L 1096-1999 Section 6.4;BS 2471-2005 ;ASTM D 3776-2002;ASTM D 3887-2004 Section 9;3.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GB/T 3921. 1~5-1997;GB/T 12490-1990;ISO 105 C01-C05:1989; ISO 105-C10:2006;ISO 105-C06:2002;DIN EN ISO 105-C06:1997; AATCC 61-2003;JIS L 0844-2005(Method B Method C);4.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测试》GB/T 3920-1997;ISO 105-X12:2001;BS EN ISO 105-X12:2002;DIN EN ISO 105-X12:2002;EN ISO 105-X12: 2002;AATCC 8-2005;JIS L 0849-2004: Type I;5.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测试》GB/T 3922-1995;ISO 105-E04:2002;BS EN ISO 105-E04:1996;DIN EN ISO 105-E04:1996;AATCC 15-20026. 《纺织品耐水渍色牢度测试》GB/T 5713-1997;ISO 105-E01:2002;BS EN ISO 105-E01:1996;DIN EN ISO 105-E01:1996;EN ISO 105-E01:1996;AATCC 107-20027. 《纺织品耐海水色牢度测试》GB/T 5714-1997;ISO 105-E02:2002;BS EN ISO 105-E02:1996;DIN EN ISO 105-E02:1996;EN ISO 105-E02:1996;JIS L 0847-2004;AATCC 106-20028. 《纺织品耐干洗色牢度测试》GB/T 5711-1997;ISO 105-D01:1993;BS EN ISO 105-D01:1995;DIN EN ISO 105-D01:1995;EN ISO 105-D01:1995;AATCC 132-2004;9. 《纺织品耐热压色牢度测试》GB/T 6152-1997;ISO 105-X11:1994;EN ISO 105-X11:1996;DIN EN ISO 105-X11:1996;BS EN ISO 105-X11:1996AATCC 133-200410. 《纺织品耐干热(热压除外)色牢度测试》BS EN ISO 105-P01:1995;DIN EN ISO 105-P01:1995;AATCC 117-200411. 《纺织品耐干热(热压除外)色牢度测试》GB/T 5718-1997;ISO 105-P01:1993;AATCC 117-2004;BS EN ISO 105-P01:1995;DIN EN ISO 105-P01:1995;12. 《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测试》GB/T 18886-200213. 《纺织品撕破强力的测定冲击摆锤法测试》GB/T 3917.1-1997;GB/T 3917.2-1997;GB/T 3917.3-1997;FZ/T 60006-1991;ISO 13937-1:2000;ISO 13937-2:2000;ISO 13937-4:2000;BS EN ISO 13937-1:2000;BS EN ISO 13937-2:2000;DIN EN ISO 13937-1:2000;DIN EN ISO 13937-2:2000;ASTM D 2261-1996(2002);ASTM D1424 – 1996;AS 2001.2.8-2001;CAN/CGSB-4.2No.12.3-M94;JIS L 1096-1999 Section 8.15.5 Method D;14. 《纺织品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3923.1-1997;GB/T 3923.2-1998;ISO 13934-1:1999ISO 13934-2:1999;BS EN ISO 13934-1:1999;BS EN ISO 13934-2:1999 DIN EN ISO 13934-1:1999;DIN EN ISO 13934-2:1999EN ISO 13934-1:1999;EN ISO 13934-2:1999ASTM D 5034-1995(2001);ASTM D 5035-200615. 《织物弹子顶破强力试验》GB/T 8878-2002 5.4.1;FZ/T 01030-1993 方法A16. 《机织物接缝滑移性能的测试》GB/T13772.1-1992;ISO 13936-1:2004ISO 13936-2:2004;BS 3320:1988(2001)ASTM D 434-1917. 《机织物接缝强力的测定》ISO 13935.2:1999;ASTM D 1683-200495;18. 《纺织品剥离强力试验方法》FZ/T 01085-2000;FZ/T 80007.1-199919. 《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起球箱法》GB/T 4802.3-1997;ISO 12945-1:2000BS EN ISO 12945-1:2001;DIN EN ISO 12945-1:2001JIS L 1076 Method A-1992;BS 5811-1986(1997)20. 《织物起球试验:马丁代尔法》GB/T 4802.2-1997;ISO 12945-2:2000BS EN ISO 12945-2:2000;DIN EN ISO 12945-2:2000;ASTM D4970-2005;21. 《纺织品耐磨试验》ISO 12947-1:1998;BS EN ISO 12947-1:1999AS 2001.2.25-1990;ASTM D 4966-199822. 《纺织品pH值测定》GB/T 7573-2002;ISO 3071:2005;JIS L1096-1999 Section 6.40;AATCC 81-2006;23.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GB 2912.1-1998;ISO 14184.1:1998EN ISO 14184.1-1998;DIN EN ISO 14184.1-1999BS EN ISO 14184.1-199924. 《织物厚度的测试》GB/T3820-199725.《纺织品缩水率的测定》GB/T 8628-2001;GB/T 8629-2001;GB/T 8630-2002;ISO 3759:2007;ISO 6330:2000;BS EN ISO 6330:2001;DIN EN ISO 6330:2001;EN ISO 6330:2000;ISO 5077:2007; BS EN 25077:1994;DIN EN 25077:1994;EN 25077:1993;AATCC 135-2004;AATCC 150-2003;GB/T 8631-2001; FZ/T 70009-1999;FZ/T20010-93;FZ/T 80007.2-1999;FZ/T 20009-199326. 《织物洗后扭斜的测定》AATCC 179-2004;SN/T 0755-199927. 《蒸汽尺寸稳定性》FZ/T 20021-1999;ISO 3005:1978;BS 4323:1979(1995) 28.《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GB/T 5455-1997;JIS L 1091-1999;AISM D6413-199929. 《纺织品沾水性测试》GB/T 4745-1997;ISO 4920:1981BS EN 24920:1992;AATCC 22-2005。

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标准

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标准

面料色牢度国标检测标准一、色牢度的概念和分类色牢度指的是面料在不同的水平和垂直力量下,经过不同程度的摩擦、清洗、暴露、汗水浸泡、光照等作用后,其色彩的牢度程度,即保持颜色持久的能力。

色牢度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洗涤色牢度、水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汗水色牢度、光照色牢度等。

二、不同测试方法的具体标准解释和实施步骤1、洗涤色牢度标准:GB/T 3921-2008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与白棉布条一起置于染色盘内,加入洗衣液、去污剂等,进行模拟洗涤,共重复5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2、水洗色牢度标准:GB/T 5713-2013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浸泡在40℃的水中30分钟,取出放置晾干,共重复5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3、摩擦色牢度标准:GB/T 3920-2008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挂在摩擦测试机上,模拟不同程度的摩擦作用,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4、汗水色牢度标准:GB/T 18885-2002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在实验室内,用不同剂量的人工汗液进行浸泡,共重复2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5、光照色牢度标准:GB/T 8427-2008测试方法:将被测样品置于具有标准光源的光老化设备中,模拟不同光照条件,共重复4次。

然后进行评估,根据变色程度进行等级分类。

三、如何进行面料色牢度测试1、选取符合要求的测试设备和试剂,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2、采集被测样品并进行处理,如将样品水洗、干洗或浸泡在不同液体条件下等。

3、对样品进行测试,按照相应的测试标准和方法进行评估,得出测试结果。

4、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等级分类,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可靠。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
摘要:
一、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的概述
二、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方法
三、影响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的因素
四、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的重要性
正文: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是评价纺织品色牢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纺织品的耐水洗色牢度是指在水中洗涤后,纺织品颜色的保持程度。

这一指标对于纺织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日晒色牢度测试,另一种是水洗色牢度测试。

日晒色牢度测试是将纺织品放在阳光下曝晒,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来评估纺织品的耐晒性能。

水洗色牢度测试则是将纺织品放入水中进行洗涤,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来评估纺织品的耐水洗性能。

影响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纺织品的材质、印染工艺、色牢度助剂的使用等。

不同的材质和印染工艺会对纺织品的耐水洗色牢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此外,色牢度助剂的使用也会对纺织品的耐水洗色牢度产生重要影响。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有效地评估纺织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耐水洗色牢度好的纺织品,可以保证在水中洗涤后,颜色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保证纺织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gb8427标准色牢度检测

gb8427标准色牢度检测

gb8427标准色牢度检测GB8427标准色牢度检测。

GB8427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颁布的一项关于纺织品色牢度检测的标准。

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日常使用和洗涤过程中,颜色是否会褪色或者渗出,从而影响到纺织品的外观和质量。

色牢度检测是纺织品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色牢度检测的意义。

色牢度检测是为了确保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颜色褪色或者渗出而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通过对纺织品的色牢度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存在的色牢度问题,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色牢度检测的方法。

GB8427标准规定了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干摩擦法、湿摩擦法、汗渍法、唾液法、水洗法、干洗法等。

这些方法涵盖了纺织品在不同环境下的色牢度情况,可以全面地评估纺织品的色牢度性能。

三、色牢度检测的步骤。

1. 样品准备,按照GB8427标准的要求,选择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

2. 检测条件设定,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设置相应的检测条件,包括摩擦次数、摩擦力、温度、湿度等。

3. 检测操作,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相应的色牢度检测操作,包括干摩擦、湿摩擦、汗渍、唾液、水洗、干洗等。

4. 结果记录,记录检测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观察结果,包括褪色等级、渗色等级等。

5. 结果判定,根据GB8427标准规定的判定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判定样品的色牢度等级。

四、色牢度检测的意义。

色牢度检测是保障纺织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纺织品生产企业必须要遵守的法律法规。

通过对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色牢度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五、色牢度检测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纺织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色牢度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未来,色牢度检测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检测设备将更加精密化、便捷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色牢度是指染料或颜料在不同条件下抵抗褪色或改变色调的能力。

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染料、印染工艺等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色牢度测试标准对于各行各业都至关重要。

首先,色牢度测试标准需要明确测试的对象和测试的条件。

例如,对于纺织品,我们需要确定测试的染料种类、纤维成分,以及测试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摩擦、水洗等。

只有明确了测试的对象和条件,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得到准确的结果。

其次,色牢度测试标准需要规定测试的方法和设备。

不同的色牢度测试需要不同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比如颜色牢度可以通过光照牢度仪进行测试,摩擦牢度可以通过摩擦牢度测试仪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方法和设备需要经过严格的标准化和验证,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色牢度测试标准还需要规定测试的评定标准。

在测试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定,判断产品的色牢度等级。

这就需要在标准中规定不同等级的色牢度对应的测试结果范围,以及相应的评定标准。

只有明确了评定标准,才能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

此外,色牢度测试标准还需要考虑测试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是评价测试标准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好的测试标准应该能够保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操作人员的条件下,得到相似的测试结果。

因此,在制定色牢度测试标准时,需要考虑测试方法的稳定性,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及操作流程的规范性等因素。

最后,色牢度测试标准还需要考虑测试的成本和效率。

在制定测试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测试方法的成本、设备的价格、测试周期的长短,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等因素,以便制定出既能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又能降低测试成本和提高测试效率的标准。

总之,色牢度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测试对象、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和设备、评定标准、可重复性和稳定性,以及成本和效率等因素。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测试标准,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1. 《纱线捻度测试》GB/T 2543.1-2001;GB/T 2543.2-2001;ISO 2061:1995;ISO 7211-4:1984;BS EN ISO 2061:1996;ASTM D1422-1999;ASTM D1423-2002;2. 《织物单位面积重量的测定》GB/T 4669-1995;FZ/T 60003-1993;ISO 3801:1977;ISO 9037-1:1989;JIS L 1096-1999 Section 6.4;BS 2471-2005 ;ASTM D 3776-2002;ASTM D 3887-2004 Section 9;3.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GB/T 3921. 1~5-1997;GB/T 12490-1990;ISO 105 C01-C05:1989; ISO 105-C10:2006;ISO 105-C06:2002;DIN EN ISO 105-C06:1997; AATCC 61-2003;JIS L 0844-2005(Method B Method C);4.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测试》GB/T 3920-1997;ISO 105-X12:2001;BS EN ISO 105-X12:2002;DIN EN ISO 105-X12:2002;EN ISO 105-X12: 2002;AATCC 8-2005;JIS L 0849-2004: Type I;5.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测试》GB/T 3922-1995;ISO 105-E04:2002;BS EN ISO 105-E04:1996;DIN EN ISO 105-E04:1996;AATCC 15-20026. 《纺织品耐水渍色牢度测试》GB/T 5713-1997;ISO 105-E01:2002;BS EN ISO 105-E01:1996;DIN EN ISO 105-E01:1996;EN ISO 105-E01:1996;AATCC 107-20027. 《纺织品耐海水色牢度测试》GB/T 5714-1997;ISO 105-E02:2002;BS EN ISO 105-E02:1996;DIN EN ISO 105-E02:1996;EN ISO 105-E02:1996;JIS L 0847-2004;AATCC 106-20028. 《纺织品耐干洗色牢度测试》GB/T 5711-1997;ISO 105-D01:1993;BS EN ISO 105-D01:1995;DIN EN ISO 105-D01:1995;EN ISO 105-D01:1995;AATCC 132-2004;9. 《纺织品耐热压色牢度测试》GB/T 6152-1997;ISO 105-X11:1994;EN ISO 105-X11:1996;DIN EN ISO 105-X11:1996;BS EN ISO 105-X11:1996AATCC 133-200410. 《纺织品耐干热(热压除外)色牢度测试》GB/T 5718-1997;ISO 105-P01:1993;BS EN ISO 105-P01:1995;DIN EN ISO 105-P01:1995;AATCC 117-200411. 《纺织品耐干热(热压除外)色牢度测试》GB/T 5718-1997;ISO 105-P01:1993;AATCC 117-2004;BS EN ISO 105-P01:1995;DIN EN ISO 105-P01:1995;12. 《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测试》GB/T 18886-200213. 《纺织品撕破强力的测定冲击摆锤法测试》GB/T 3917.1-1997;GB/T 3917.2-1997;GB/T 3917.3-1997;FZ/T 60006-1991;ISO 13937-1:2000;ISO 13937-2:2000;ISO 13937-4:2000;BS EN ISO 13937-1:2000;BS EN ISO 13937-2:2000;DIN EN ISO 13937-1:2000;DIN EN ISO 13937-2:2000;ASTM D 2261-1996(2002);ASTM D1424 – 1996;AS 2001.2.8-2001;CAN/CGSB-4.2No.12.3-M94;JIS L 1096-1999 Section 8.15.5 Method D;14. 《纺织品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3923.1-1997;GB/T 3923.2-1998;ISO 13934-1:1999ISO 13934-2:1999;BS EN ISO 13934-1:1999;BS EN ISO 13934-2:1999 DIN EN ISO 13934-1:1999;DIN EN ISO 13934-2:1999EN ISO 13934-1:1999;EN ISO 13934-2:1999ASTM D 5034-1995(2001);ASTM D 5035-200615. 《织物弹子顶破强力试验》GB/T 8878-2002 5.4.1;FZ/T 01030-1993 方法A16. 《机织物接缝滑移性能的测试》GB/T13772.1-1992;ISO 13936-1:2004ISO 13936-2:2004;BS 3320:1988(2001)ASTM D 434-1917. 《机织物接缝强力的测定》GB/T 13773-1992;ISO 13935.1:1999;ISO 13935.2:1999;ASTM D 1683-200495;18. 《纺织品剥离强力试验方法》FZ/T 01085-2000;FZ/T 80007.1-199919. 《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起球箱法》GB/T 4802.3-1997;ISO 12945-1:2000BS EN ISO 12945-1:2001;DIN EN ISO 12945-1:2001 JIS L 1076 Method A-1992;BS 5811-1986(1997)20. 《织物起球试验:马丁代尔法》GB/T 4802.2-1997;ISO 12945-2:2000BS EN ISO 12945-2:2000;DIN EN ISO 12945-2:2000; ASTM D4970-2005;21. 《纺织品耐磨试验》ISO 12947-1:1998;BS EN ISO 12947-1:1999AS 2001.2.25-1990;ASTM D 4966-199822. 《纺织品pH值测定》GB/T 7573-2002;ISO 3071:2005;JIS L1096-1999 Section 6.40;AATCC 81-2006;23.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GB 2912.1-1998;ISO 14184.1:1998EN ISO 14184.1-1998;DIN EN ISO 14184.1-1999BS EN ISO 14184.1-199924. 《织物厚度的测试》GB/T3820-199725.《纺织品缩水率的测定》GB/T 8628-2001;GB/T 8629-2001;GB/T 8630-2002;ISO 3759:2007;ISO 6330:2000;BS EN ISO 6330:2001;DIN EN ISO 6330:2001;EN ISO 6330:2000;ISO 5077:2007; BS EN 25077:1994;DIN EN 25077:1994;EN 25077:1993; AATCC 135-2004;AATCC 150-2003;GB/T 8631-2001;FZ/T 70009-1999;FZ/T20010-93;FZ/T 80007.2-1999;FZ/T 20009-199326. 《织物洗后扭斜的测定》AATCC 179-2004;SN/T 0755-199927. 《蒸汽尺寸稳定性》FZ/T 20021-1999;ISO 3005:1978;BS 4323:1979(1995)28.《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GB/T 5455-1997;JIS L 1091-1999;AISM D6413-199929. 《纺织品沾水性测试》GB/T 4745-1997;ISO 4920:1981BS EN 24920:1992;AATCC 22-2005。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

色牢度测试标准色牢度是指染料或颜料在受到摩擦、水洗、汗水、日光、干洗等外界条件作用下,其色彩是否会褪色或渗透到其他物体上的性能。

色牢度测试是对染料、颜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牢固程度进行评定的一项重要测试。

色牢度测试标准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色彩持久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防止因色牢度不符合要求而造成的损失。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色牢度测试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1. 摩擦色牢度测试标准。

摩擦色牢度测试是对染料或颜料在受到摩擦时色彩是否会褪色的测试。

常见的摩擦色牢度测试标准包括ISO 105-X12:2016、AATCC 8-2016等。

测试过程中,样品与标准布料进行摩擦,然后用灰卡比对颜色的变化程度,最终评定色牢度等级。

2. 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

水洗色牢度测试是对染料或颜料在受到水洗时色彩是否会褪色的测试。

常见的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包括ISO 105-C06:2010、AATCC 61-2013等。

测试过程中,样品经过一定次数的水洗后,用灰卡比对颜色的变化程度,最终评定色牢度等级。

3. 光照色牢度测试标准。

光照色牢度测试是对染料或颜料在受到日光或人工光照时色彩是否会褪色的测试。

常见的光照色牢度测试标准包括ISO 105-B02:2014、AATCC 16-2014等。

测试过程中,样品经过一定时间的光照后,用灰卡比对颜色的变化程度,最终评定色牢度等级。

4. 干洗色牢度测试标准。

干洗色牢度测试是对染料或颜料在受到干洗时色彩是否会褪色的测试。

常见的干洗色牢度测试标准包括ISO 105-D01:2010、AATCC 132-2016等。

测试过程中,样品经过一定次数的干洗后,用灰卡比对颜色的变化程度,最终评定色牢度等级。

5. 汗水色牢度测试标准。

汗水色牢度测试是对染料或颜料在受到汗水时色彩是否会褪色的测试。

常见的汗水色牢度测试标准包括ISO 105-E04:2013、AATCC 15-2013等。

测试过程中,样品经过一定时间的汗水浸泡后,用灰卡比对颜色的变化程度,最终评定色牢度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牢度测试标准:
1. 《纱线捻度测试》
GB/T 2543.1-2001;GB/T 2543.2-2001;ISO 2061:1995;
ISO 7211-4:1984;BS EN ISO 2061:1996;
ASTM D1422-1999;ASTM D1423-2002;
2. 《织物单位面积重量的测定》
GB/T 4669-1995;FZ/T 60003-1993;ISO 3801:1977;
ISO 9037-1:1989;JIS L 1096-1999 Section 6.4;
BS 2471-2005 ;ASTM D 3776-2002;
ASTM D 3887-2004 Section 9;
3.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
GB/T 3921. 1~5-1997;GB/T 12490-1990;ISO 105 C01-C05:1989; ISO 105-C10:2006;ISO 105-C06:2002;DIN EN ISO 105-C06:1997; AATCC 61-2003;JIS L 0844-2005(Method B Method C);
4.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GB/T 3920-1997;ISO 105-X12:2001;BS EN ISO 105-X12:2002;
DIN EN ISO 105-X12:2002;EN ISO 105-X12: 2002;
AATCC 8-2005;JIS L 0849-2004: Type I;
5.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测试》
GB/T 3922-1995;ISO 105-E04:2002;BS EN ISO 105-E04:1996;
DIN EN ISO 105-E04:1996;AATCC 15-2002
6. 《纺织品耐水渍色牢度测试》
GB/T 5713-1997;ISO 105-E01:2002;BS EN ISO 105-E01:1996;
DIN EN ISO 105-E01:1996;EN ISO 105-E01:1996;
AATCC 107-2002
7. 《纺织品耐海水色牢度测试》
GB/T 5714-1997;ISO 105-E02:2002;BS EN ISO 105-E02:1996;
DIN EN ISO 105-E02:1996;EN ISO 105-E02:1996;
JIS L 0847-2004;AATCC 106-2002
8. 《纺织品耐干洗色牢度测试》
GB/T 5711-1997;ISO 105-D01:1993;BS EN ISO 105-D01:1995;
DIN EN ISO 105-D01:1995;EN ISO 105-D01:1995;
AATCC 132-2004;
9. 《纺织品耐热压色牢度测试》
GB/T 6152-1997;ISO 105-X11:1994;EN ISO 105-X11:1996;
DIN EN ISO 105-X11:1996;BS EN ISO 105-X11:1996
AATCC 133-2004
10. 《纺织品耐干热(热压除外)色牢度测试》
GB/T 5718-1997;ISO 105-P01:1993;
BS EN ISO 105-P01:1995;DIN EN ISO 105-P01:1995;
AATCC 117-2004
11. 《纺织品耐干热(热压除外)色牢度测试》
GB/T 5718-1997;ISO 105-P01:1993;AATCC 117-2004;
BS EN ISO 105-P01:1995;DIN EN ISO 105-P01:1995;
12. 《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测试》
GB/T 18886-2002
13. 《纺织品撕破强力的测定冲击摆锤法测试》
GB/T 3917.1-1997;GB/T 3917.2-1997;GB/T 3917.3-1997;
FZ/T 60006-1991;ISO 13937-1:2000;ISO 13937-2:2000;
ISO 13937-4:2000;BS EN ISO 13937-1:2000;
BS EN ISO 13937-2:2000;DIN EN ISO 13937-1:2000;
DIN EN ISO 13937-2:2000;ASTM D 2261-1996(2002);
ASTM D1424 – 1996;AS 2001.2.8-2001;
CAN/CGSB-4.2No.12.3-M94;JIS L 1096-1999 Section 8.15.5 Method D;
14. 《纺织品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 3923.1-1997;GB/T 3923.2-1998;ISO 13934-1:1999
ISO 13934-2:1999;BS EN ISO 13934-1:1999;BS EN ISO 13934-2:1999 DIN EN ISO 13934-1:1999;DIN EN ISO 13934-2:1999
EN ISO 13934-1:1999;EN ISO 13934-2:1999
ASTM D 5034-1995(2001);ASTM D 5035-2006
15. 《织物弹子顶破强力试验》
GB/T 8878-2002 5.4.1;FZ/T 01030-1993 方法A
16. 《机织物接缝滑移性能的测试》
GB/T13772.1-1992;ISO 13936-1:2004
ISO 13936-2:2004;BS 3320:1988(2001)
ASTM D 434-19
17. 《机织物接缝强力的测定》
GB/T 13773-1992;ISO 13935.1:1999;
ISO 13935.2:1999;ASTM D 1683-200495;
18. 《纺织品剥离强力试验方法》
FZ/T 01085-2000;FZ/T 80007.1-1999
19. 《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起球箱法》
GB/T 4802.3-1997;ISO 12945-1:2000
BS EN ISO 12945-1:2001;DIN EN ISO 12945-1:2001 JIS L 1076 Method A-1992;BS 5811-1986(1997)
20. 《织物起球试验:马丁代尔法》
GB/T 4802.2-1997;ISO 12945-2:2000
BS EN ISO 12945-2:2000;DIN EN ISO 12945-2:2000; ASTM D4970-2005;
21. 《纺织品耐磨试验》
ISO 12947-1:1998;BS EN ISO 12947-1:1999
AS 2001.2.25-1990;ASTM D 4966-1998
22. 《纺织品pH值测定》
GB/T 7573-2002;ISO 3071:2005;
JIS L1096-1999 Section 6.40;AATCC 81-2006;
23.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
GB 2912.1-1998;ISO 14184.1:1998
EN ISO 14184.1-1998;DIN EN ISO 14184.1-1999
BS EN ISO 14184.1-1999
24. 《织物厚度的测试》
GB/T3820-1997
25.《纺织品缩水率的测定》
GB/T 8628-2001;GB/T 8629-2001;GB/T 8630-2002;
ISO 3759:2007;ISO 6330:2000;BS EN ISO 6330:2001;
DIN EN ISO 6330:2001;EN ISO 6330:2000;ISO 5077:2007; BS EN 25077:1994;DIN EN 25077:1994;EN 25077:1993; AATCC 135-2004;AATCC 150-2003;GB/T 8631-2001;
FZ/T 70009-1999;FZ/T20010-93;FZ/T 80007.2-1999;
FZ/T 20009-1993
26. 《织物洗后扭斜的测定》
AATCC 179-2004;SN/T 0755-1999
27. 《蒸汽尺寸稳定性》
FZ/T 20021-1999;ISO 3005:1978;BS 4323:1979(1995)
28.《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测试》
GB/T 5455-1997;JIS L 1091-1999;AISM D6413-1999
29. 《纺织品沾水性测试》
GB/T 4745-1997;ISO 4920:1981
BS EN 24920:1992;AATCC 22-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