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简介

合集下载

贝律铭与建筑物理分析

贝律铭与建筑物理分析

4 外遮阳的形式 不同形式的外遮阳对室内采光、自然通风和节能的影响较大,从采光角度来说,垂直 百叶对室内采光影响是全局性的,即房间所有区域采光系数下降;水平遮阳板和综合 遮阳板的影响只是局部,即靠近外窗1.5~2.0m 范围内;垂直遮阳板对室内采光影 响很小。从自然通风的角度来说,与风向成夹角的垂直遮阳和综合遮阳具有捕风效果, 可以引导空气进入室内。从节能的角度来说,综合遮阳的节能效果最好。综合考虑采 光、通风和节能后,在情况可能的前提下,应优先采用垂直遮阳、带偏角的垂直遮 阳和综合遮阳,其次是水平遮阳,再次是垂直百叶(但东西向外窗可以优先采用)。 图6、图7 给出了水平遮阳板、垂直遮阳板外挑长度与室内采光的关系,H 和V 分别 为水平、垂直遮阳板外挑长度。
贝律铭的主要建筑作品
光是最好的油漆匠,还没有什么东西糟糕到连强光也无法使它变美
光是世界万物之源,光的存在是世间万物表现自身及其相互关系的先决条件。
光是建筑的灵魂,光在建筑中是最具生命力的。
对于光源来说有两种获取方式: 天然采光 人工采光
建筑与采光
1,自然采光的重要性
自然光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它不仅可以预防肺炎等传 染性疾病,还可以调节人体生物钟节奏,对人体的心理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且 能形成比人工照明系统更为健康和更兴奋的工作环境,可提高工作效率。在建筑 中充分利用自然光,能够非常显著地减少能耗和运行费用。同时多用自然采光,可 以相应减少电力消耗和相关的污染[2]。因此,光是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 秀的采光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舒适度,减少照明和空调能耗
谢谢 !
自然采光影响因素分析 窗墙面积比 窗墙面积比对室内自然采光的影响较大,在距外墙4m范围以内,窗墙面 积比对室内照度有显著影响,超出4m以后,影响很小[4]。但是,并不是窗 户面积越大越好,因为室内照度太高的话,会影响室内工作人员的视觉舒适度, 也会增加太阳辐射热和传热负荷,从而增加空调负荷。同时也要考虑建筑结构 的承重荷载。 随着窗墙面积比增加,空调能耗线性增加,照明能耗线性减少[5]。总能耗随 窗墙面积比的增加而增加,但影响较小。据文献分析,冬季不需采暖的香港 及珠三角地区窗墙面积比为45%左右时,总能耗最低[4]。故窗墙面积比既 不能过大也不能过下,根据《建筑采光设计标准》要求卧室、书房等房间的 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7。推算出不同进深房间需要的最小窗墙面积比如表1 所示

卢浮宫扩建工程——玻璃金字塔

卢浮宫扩建工程——玻璃金字塔

• 在拿破仑大厅仰视675片钻石状 的玻璃,因为室内外光线之亮 度的差异,玻璃几乎视而不见, 确实做到了贝氏追求的目标, 更可贵的是能从地下室体会户 外,欣赏罗浮宫优雅的建筑, 让内外相边接,着实创造了划 时代性的室内空间设计。
功能

• 而罗浮宫美术馆是第三次的同 样构想展现,有420席次的多功 能礼堂,加上为孩童暨团体所 设计的简介室,会议室等,使 拿破仑厅成为一个真正服务大 众的场所,由大厅向西的通道 可到达地下停车场,二层地下 停车场可容一百辆大巴士与六 百辆汽车,因为来罗浮宫美术 馆的人有25%是乘巴士的外国 观光客,所以大巴士停车空间 占了很大比例。
内部细节


楼梯
其不锈钢的螺旋形楼梯,令人不禁想 到贝氏所有美术馆中具雕塑性格的楼梯, 不过这次他没有再用混凝土,而是选用更 “科技性”的建材。看似十分单纯的不锈 钢楼梯,其实大不简单,没有支柱,全以 楼梯本身的螺旋形特性来支撑,而且楼梯 高度达29英尺,高度的考验相当惊人。同 时为了美观,不锈钢板的厚度即不能过厚, 不过虽然有这些困难限制,贝氏依然很成 功地创造了一座优雅的楼梯,达到贝氏一 贯的空间焦点效果,在螺旋梯的中央有一 个圆座,许多人不明究里,甚至误认为是 一个没有人的询问服务台,事实上那是服 务残障人士的动力电梯,当使用时,电梯 厢才会浮现,上下变动的电梯厢就像一件 “现代化的雕塑”,时隐时现,上上下下, 更增添了大厅的空间的趣味。
玻璃金字塔周围是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转了45 度,在西侧的三角被取消,留出空地作为入口广场, 以三个角对向建筑,构成三个三角形的小水池,
草图
玻璃金字塔是新罗浮宫美术馆的大门, 人们可藉电扶梯从广场到达拿破仑厅, 拿破仑厅可视为一个“迷你美术馆”, 因为其设计暨管理方式完全与美术馆 的展览空间分离,是一个可以独立营 运的空间,正方形的拿破仑厅四个直 角正对着各方位的通道口,在大厅的 周边,有一个可容百人的餐厅,二个 自助餐厅,书店与商店是另外一个特 色,由大厅向西的通道可到达地下停 车场

贝聿铭简介

贝聿铭简介
the art museum is located in doha, the capital of Qatar coastline on the island, covers an area of 45000 square meters, i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museum on the subject of islamic art museum. This year the 91 - year - old world famous architect i. m. pei to create a building which covers the essence of islamic architecture museum.because he doesn't want to make the museum have new buildings around, the museum's has one own independent island is specially built on pei's requirements.
Architectural color alone, \"let the light to be design\" is Mr Berlusconi'sDesign concept. In his works,the combination of light and space make the space changes. The entrance to the Louvre pyramid in Paris introduced a lot of light to this museum.let the past history of exposed in the sunshine today. \"The light is very important. Without the change of light, form is not dynamic, space appears weak.\" Light is pei first consideration when starting a building.

贝律铭大师一生简介及分析

贝律铭大师一生简介及分析

2021/3/6
13
--------------於美術館內,由於有溫和 的陽光照射,完全沒有處身室內的感覺。
2021/3/6
14
法国卢浮宫金字塔
21.6米的玻璃金字塔。金字塔的底边长35.4 米,底边与建筑物平行,亦即与方位平行,与 埃 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强化了与环境的关系。 金字塔的体形简单突出,而全玻璃的墙体 清明 透亮,没有沉重拥塞之感。玻璃金字塔周围是 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转了45度,在西侧的 三角形被取消, 留出空地作为入口广场,以三 个角对向建筑物,构成三个三角形的小水池, 这三个紧邻 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镜般, 在云淡天晴的时节,玻璃金字塔映照池中与环 境相 结合,又增加了建筑的另一向度而丰富了 景观。在转向的方正水池的角隅,紧邻着另外 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构成另一个正方 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个三角形水 池有 巨柱喷泉,像是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的玻 璃金字塔。在拿破仑广场,贝聿铭将 建筑与景 观完整地合成为一体。
2021/3/6
7
2021/3/6
------------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
8
中国银行大厦
大楼地上70层,地下4层,总建筑面积 12.9万平方米。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 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为香港最高的建筑物, 也是世界第五高建筑物。其设计灵感源自竹 子的“节节高升”,以平面为例,大楼是一 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 形的高度不同,如同节节上升的竹子,象徵 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对 于银行而言,其中的含意也不言而喻。其建 筑特点是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意念和现代的先 进建筑科技结合起来,由四个不同高度结晶 体般的三角柱身组成,呈多面棱形,好比璀 璨生辉的水晶体,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 色彩。

浅议贝聿铭的建筑风格特点

浅议贝聿铭的建筑风格特点

浅议贝聿铭的建筑风格特点摘要:通过对贝聿铭的代表性建筑进行解析,从而总结其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并进行阐述。

最后对其中国特色建筑的理解加以分析。

关键词:贝聿铭、建筑风格、中国特色建筑一、生平简介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

1917年在中国广东出生,1935年去美留学,1955年创办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

1985年获得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研究院院士的称号。

曾获里根总统授予的美国“国家艺术奖”、密特朗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布什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二、代表性建筑贝聿铭的作品以公共建筑为主,表现出浓郁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并以其对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等材料完美的运用闻名于世。

代表作品有中国香山饭店、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三、建筑风格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说:“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

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

”①1、强烈的几何构图在贝氏建筑中,最为让人耳熟能详的建筑诸如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都具有强烈的集合特征,例如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和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两个三角形构图。

这体现出贝聿铭作为现代建筑大师思维的严谨性。

在构思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平面的过程中,他尊重所有现有的条件,首先沿着宾州大道画了一条平行线,顺着西馆的建筑线在南侧定下另一条线。

因为西厅呈对称性,为了呼应此古典主义的基本美学,同时延续西馆的中轴特性,乃将原轴线向东延伸,轴线与北侧边线相交,如此决定了建筑物的基本轮廓为一个顺应环境的梯形。

然后为了使主入口对称,将梯成对称等腰梯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并采用玻璃幕墙将两者相连接,削弱了直角三角形对等腰三角形对称性的破坏。

从功能上讲,等腰三角形作为艺廊属于对外开放的空间,而直角三角形作为研究中心作为对内的空间,从而动静区分,内外分明。

贝聿铭的设计历程及设计作品和方法

贝聿铭的设计历程及设计作品和方法

贝聿铭简介:贝聿铭,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在国际学术界被认为现代派建筑代表人物。

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东,1935年赴美留学,1955年在美国创办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

1985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研究院院士。

曾获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及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美国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

设计作品曾获“普茨克奖”。

贝聿铭在美国的建筑界初露头角贝聿铭1935年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

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他对建筑产生兴趣纯属偶然。

在上海读书时,周末他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人们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能耐?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意念。

但是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他便先后到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攻读建筑专业。

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1948年。

这一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巨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布——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

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

两人配合,相得益彰,是一对事业上的黄金搭档。

他们合作达12年之久。

12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了不少社会改建计划。

其间,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

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1960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

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贝聿铭建筑作品分析

贝聿铭建筑作品分析
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后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 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法国密特朗时代最辉煌的建筑,
整个建筑只有塔尖露出地面,别具匠心的设计被公认为当 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这位列“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 之首的作品同样是贝聿铭的得意之作。80年代初,法国总 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 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他国家 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 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 有13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 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且金 属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不料此事一经公布, 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 800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 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 计方案。同年,他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 奖。如今,人们不但不再指责,而且如是称赞:“卢浮宫
PLACE VILLE MARIE
• •
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PLACE VILLE MARIE大厦,是蒙特利尔的地标建筑。建于1962 年。 银色的十字PLACE VILLE MARIE坐落在中央 大车站正上方,1962年开始启用,首创了地下购 物区的观念,这是贝聿铭走向国际建筑设计舞台 的开山作品。每天晚上,楼上旋转的探照灯,80 公里以外都可以看的见。来到蒙城一定要去那里 坐一坐,而且顶楼的舞厅,也是蒙城有名的休闲 娱乐的好去处。

《现代大师贝律铭》课件

《现代大师贝律铭》课件
来参观。
2023
PART 04
建筑思想与理念
REPORTING
人文关怀
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贝律铭的设计理念注重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和绿色建筑设计,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健 康、宜居的环境。
关注文化传承与保护
贝律铭认为建筑应该反映当地文化和历史,因此在设计中融 入当地元素,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让建筑成为连接过去与 未来的桥梁。
自然采光与通风
充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 减少人工照明和通风的使 用,降低能耗。
绿化与景观
通过绿化和景观设计,提 高建筑的生态价值和美学 价值,为人们提供舒适宜 居的环境。
2023
PART 03
代表作品
REPORTING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的代表作品之一,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座集现代化建筑、园林和陈 列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获得奖项
普利兹克奖、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 章等。
2023
PART 02
建筑设计风格
REPORTING
现代主义风格
简洁明快
贝律铭的作品以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为主,摒 弃了繁琐的装饰,呈现出清新明快的特点。
功能主义
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以满足现代生活的 需求。
创新性
在材料、结构、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动建筑 设计的进步。
追求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贝律铭认为技术是实现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表达艺术美感的方式 。他善于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造出既具有技术含量又富有艺术美感的建筑作 品。
探索建筑与科技的结合
贝律铭关注新兴科技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尝试将数字化设计、智能建造等先进技 术融入到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提高建筑的科技含量和未来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聿铭
贝聿铭(Ieoh Ming Pei , 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也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等。

贝聿铭以设计大规模城市建筑和建筑群著称。

他认为应从整个城市的规划结构出发,而不能孤立的对待个体建筑,他在建筑设计中善于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作品的雕塑感很强。

除了公共建筑以外,他还积极从事城市改建规划工作。

他的代表作品有科罗拉多州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候机楼、哈佛大学肯尼迪纪念图书馆、波士顿基督教科学教会中心、达拉斯市政厅、波士顿汉考克大厦、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以及八十年代的巴黎卢浮宫新馆扩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北京香山饭店等。

其中,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落成在世界建筑界引起轰动,被普遍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精品。

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探索中国建筑传统继承途径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他反对把中国古代建筑的某些构成部生硬的附加到现代建筑上,主张寻找恰当的途径来表达中国建筑传统的本质,而不是肤浅的因袭过去的形式。

美国国家美术馆澳门科技馆德国历史博物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