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基对苯环活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苯环上的亲电子取代反应及定位效应与反应活性正文

苯环上的亲电子取代反应及定位效应与反应活性正文

苯环上的亲电子取代反应及定位效应与反应活性一、苯的亲电子取代反应1.简介苯环平面的上下有π电子云①,与σ键②相比,平行重叠的π电子云结合较疏松,因此在反应中苯环可充当一个电子源,与缺电子的亲电试剂③发生反应,类似于烯烃中π键④的性质。

但是苯环中π电子又有别于烯烃,π键共振形成的大π键⑤使苯环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反应中总是保持苯环的结构。

苯的结构特点决定苯的化学性质,它容易发生亲电子取代反应⑥。

π键σ键电子云2.卤代⑦苯与卤素作用,在三卤化铁(FeX3)的催化下,得到卤代苯,同时放出卤化氢。

(1)与Cl2反应FeCl3+Cl2+HCl反应2FeBr3+ Br2 +HBr(3)与I2反应:碘活性不够,只有与非常活泼的芳香化合物才能发生取代反应。

目前采用氧化剂将碘氧化为碘正离子后直接引入苯环。

HNO3I+I286%)铁屑与卤素反应产生三卤化铁,起到同样的作用。

3Br2+2Fe 2FeBr3苯与氯、溴的取代反应应用十分广泛。

其公认的反应历程是首先缺电子的FeX3与卤素络合,促进卤素之间σ键的极化、异裂。

FeX3+X2X++FeX4-带正电的卤素进攻苯环的π电子。

形成苯碳正离子中间体,类似于烯烃的亲电加成,这一步是速度决定步骤+二卤代烃+X-也可失去质子,恢复苯的骨架。

苯的稳定性起了决定作用,得到取代而不是加成产物。

-H++FeX3+HX3.硝化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称混酸)反应,生成硝基苯。

浓H2SO4+HNO3(浓)(98%)+H2O50℃其反应历程如下:浓硫酸的酸性比硝酸的强,它作为酸提供质子(H+),硝酸作为碱提供氢氧根(OH-),去掉一分子水,产生硝基正离子,硝基正离子具有很强的亲电子性,与苯发生亲电子取代反应。

若采用浓硝酸,则反应速度明显减慢,这是由于浓硝酸中仅存在少量的硝基正离子。

4.磺化不同浓度的硫酸与苯反应的速度不同,浓度越高反应越快。

含三氧化硫的发烟硫酸的反+H2SO4(7%SO3(52%)+H2O磺化反应也是亲电取代反应,通常认为亲电试剂是三氧化硫。

苯环的取代反应

苯环的取代反应

苯环的取代反应一、前言苯环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构单元,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苯环的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对于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合成方法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苯环取代反应的基本概念、反应类型、影响因素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基本概念1.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在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化学反应。

在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是最为普遍和重要的一类反应。

2. 苯环结构苯环是由六个碳原子组成的芳香烃分子,其结构呈现出一个六边形状,并且每个碳原子上都带有一个氢原子。

苯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芳香性质,在许多化学反应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3. 取代基在苯环取代反应中,参与到反应中的替换物称为取代基。

通常情况下,取代基可以是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香基等。

三、反应类型1. 电子亲和取代反应电子亲和取代反应是指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具有强电子亲和力的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苯环可以被卤素(如氯、溴)或亚硝基等化学物质所取代。

2. 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是指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具有强亲核性的物质所取代的反应。

苯环可以被硝酸根离子(NO2-)或磺酸根离子(SO3H-)等化学物质所取代。

3. 自由基加成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是指在苯环上引入自由基,并且这个自由基会与其他分子发生加成反应。

苯环可以通过与溴或碘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来引入相应的卤素取代基。

四、影响因素1. 取代基性质不同的取代基对于苯环的活性影响不同。

一般来说,带有强电荷性质的功能团对于苯环的活性影响更大,其反应速率也更快。

2. 温度和溶剂反应温度和溶剂的选择也会对苯环取代反应产生影响。

通常情况下,高温和极性溶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但是过高的温度和不适当的溶剂也会导致不良的副反应。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提高苯环取代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氟化铁、三氟乙酸等催化剂可以促进芳香烃与卤素等物质发生电子亲合取代反应。

苯取代基的定位效应

苯取代基的定位效应

苯取代基的定位效应
苯取代基的定位效应,指的是苯环上的取代基会对反应发生在苯上的位置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电子效应
苯环上的取代基会改变苯环的电子密度,这种改变就被称为电子效应。

电子效应可分为两种类型:电子给体效应和电子吸引效应。

1. 电子给体效应
取代基为电子给体时,它的存在会使得苯环上的电子云对它起较为弱的吸引作用,从而导致其周围苯环中的电子云较为密集。

这样,反应发生的位置往往会在给体基团的邻位或对位上。

例如,当苯环上有一个甲基(Me)取代的时候,甲基是一个电子给体,可以加强邻位或对位上的电子密度。

因此,向苯环中加入亲电试剂时,它们会在邻位或对位上进行反应。

2. 电子吸引效应
这是指苯环上的取代基为电子吸引体时,会使得周围的电子云相对稀薄。

在这种情况下,反应发生的位置通常是取代基所在的位置,即在本实例中为对位。

例如,在苯环上含有强电子吸引基硝基(NO2)时,它会强烈吸引邻位和对位上的电子云,从而使得苯环上其他位置的电子云相对稀薄。

因此,亲电试剂会选择在取代基的位置进行反应。

二、立体效应
苯环上的取代基还会影响苯上的反应位置,具体原因是取代基存在时,它们周围的空间有一定的障碍,绕过取代基需要消耗的能量会增加,因此会影响反应进展的位置。

例如,在β-溴苯乙酸甲酯的加成反应中,苯环上存在一个甲基时,它会在邻位和对位上形成立体障碍,使得反应发生在较远的对位上,从而形成β-溴苯乙酸甲酯。

总之,苯取代基的定位效应可以使得我们更加准确地设计和控制反应的位置,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和成品产率。

苯环上的定位规则

苯环上的定位规则

苯环上的定位规则一、引言苯环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基本的结构之一,由六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六角形的环。

在有机化学中,苯环上的取代基对于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苯环上的定位规则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苯环上的基本结构苯环由六个碳原子组成,每个碳原子都与两个相邻的碳原子相连,并且每个碳原子都与一个氢原子相连。

这样的结构被称为“芳香性”,因为它具有类似于芳香物质(如香料)的气味。

三、苯环上的取代基在苯环上,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官能团所取代,这些官能团被称为“取代基”。

常见的取代基包括甲基、乙基、羟基、氨基等。

四、苯环上的定位规则1. 取代位置编号法在苯环上,每个碳原子都可以被视为一个编号点。

按照国际惯例,我们把其中一个碳原子标记为1号点,并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标记2号点到6号点。

当一个取代基出现在苯环上时,我们可以使用“取代位置编号法”来确定它的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1)找到取代基所连接的碳原子。

(2)将这个碳原子视为一个编号点。

(3)从这个点开始顺时针方向数第几个碳原子,就把这个取代基标记为“第几号位”。

例如,苯环上有一个甲基取代基连接在2号碳原子上,则我们可以称之为“2-甲基苯”。

2. 位移法位移法是一种简便的定位规则。

当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时,我们可以直接使用位移法来确定它的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1)将苯环中所有氢原子视为等同的。

(2)将取代基视为一个“整体”,并根据其对氢化学位移的影响,判断其在NMR谱图中出现的位置。

例如,苯环上有一个甲基取代基,则它会使相邻氢原子化学位移发生变化,从而在NMR谱图中出现两个不同的峰。

通过测量这些峰的化学位移差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确定甲基所处的位置。

3. 取代效应苯环上不同位置的取代基对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有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取代效应”。

一般来说,取代基对苯环的稳定性、反应活性和化学位移等都有影响。

例如,取代基越多,苯环就越稳定;而取代基的位置也会影响苯环上其他官能团的反应活性。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基本概念:定位基:在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苯环上原有取代基,不仅影响着苯环的取代反应活性,同时决定着第二个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即决定取代反应的位置。

原有取代基称做定位基。

一、两类定位基在一元取代苯的亲电取代反应中,新进入的取代基可以取代定位基的邻、间、对位上的氢原子,生成三种异构体。

如果定位基没有影响,生成的产物是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其中邻位取代物40%(2/5)、间位取代物40%(2/5)和对位取代物20%(1/5)。

实际上只有一种或二种主要产物。

例如各种一元取代苯进行硝化反应,得到下表所示的结果:1.第一类定位基对苯环的影响及其定位效应以甲基、氨基和卤素原子为例说明。

甲基在甲苯中,甲基的碳为sp3杂化,苯环碳为sp2杂化,sp2杂化碳的电负性比sp3杂化碳的大,因此,甲基表现出供电子的诱导效应(A)。

另外,甲基C—H σ 键的轨道与苯环的π 轨道形成σ—π 超共轭体系(B)。

供电诱导效应和超共轭效应的结果,苯环上电子密度增加,尤其邻、对位增加得更多。

因此,甲苯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比苯容易,而且主要发生在邻、对位上。

亲电试剂E+进攻甲基的邻、间、对位置,形成三种σ 络合物中间体,三种σ 络合物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可用共振杂化体表示:进攻邻位:进攻对位:进攻间位:亲电试剂进攻苯生成的σ 络合物的碳正离子也可以用共振杂化体表示: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显然,共振杂化体Ⅰ和Ⅱ比Ⅲ稳定,因为Ⅰc和Ⅱb的正电荷在有供电基的叔碳上,较分散。

而在Ⅲ中,正电荷都分布在仲碳上,不稳定。

所以甲基是邻对位定位基。

共振杂化体Ⅲ比Ⅳ稳定,虽然在Ⅲ和Ⅳ中的共振极限结构式都是正电荷分布在仲碳上,但甲基有供电性,使Ⅲ的正电荷可以分散在环和甲基上,因此,甲基活化了苯环。

从共轭效应和共振论两种观点分析、考察甲苯的亲电取代反应,都得出甲基是第一类定位基、有活化苯环作用的一致结论。

苯环的定位效应

苯环的定位效应

苯环的定位效应
苯环的定位效应,也称为取代基定位效应,是指苯环上已有取代基对新引入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的影响。

这种效应是由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引起的。

在苯环上引入取代基时,取代基会影响苯环上电子云的分布,从而影响新引入取代基的反应活性和进入苯环的位置。

一般来说,取代基分为两类:给电子取代基和吸电子取代基。

给电子取代基(如甲基、乙基等)会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从而使亲电取代反应更容易发生,而且新引入的取代基更容易进入苯环上电子云密度较高的位置。

吸电子取代基(如硝基、卤素等)会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从而使亲电取代反应较难发生,而且新引入的取代基更容易进入苯环上电子云密度较低的位置。

此外,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效应也会影响取代反应的位
置。

较大的取代基会阻碍新引入取代基进入苯环上空间位阻较大的位置。

因此,苯环上已有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会影响新引入取代基的反应活性和进入苯环的位置,这种效应被称为苯环的定位效应。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CH3
O
O
E
H
间 对 邻 反应进程
inductive effect
conjugative effect
(2) 苯酚
我们只从反应物的电子效应云解释: OH 诱导效应使芳环电子云密度降低,用“-I”表示。 O 共轭效应使芳环电子云密度增加,用“+C”表示。 O 但在苯酚中,︱+C︱>> ︱-I︱,所以总的结果 O 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加。与甲苯相似。。。 由于P->-,所以,羟基的供电性大于甲基的供电性。苯酚 比甲苯更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与苯酚相似的还有:
一、定位规律
由此可以看出,当芳环上已有取代基时,新引入基团是否容易, 进入哪个位置,主要由芳环原来取代基的性质所决定。我们把 芳环上原来的取代基叫做定位基。而把定位基支配新引入基团 进入芳环的位置和定位能力的大小称为定位规律或定位效应。 第一类定位基称为邻、对位定位基,它使新引入的基团主要进入 定位基的邻、对位。除卤素之外,它们都是供电子基,使芳环 上电子云密度增加,活化芳环,亲电取代活性大于苯。它们定 位能力强弱的次序为:-O->-N(CH3)2>-NH2>-OH> -OCH3>-NHCOCH3>-R>-OCOCH3>-C6H5>-F> -Cl>-Br>-I 可以看出,这些基团与芳环相连的原子(除R和Ph外)都有未共用 电子对,可以芳环发生P-超共轭,使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
定位规律
第二类定位基称为间位定位基。它们使新引入基团主要进入定位 基的间位。间位定位基都是吸电子基,使芳环上电子云密度降 低,钝化芳环,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小于苯。它们定位能力强弱 的次序为: -+NH3>-NO2>-CN>-SO3H>-COOH >-CHO>-COCH3>-COOCH3>-CONH2 可以看出,间位定位基(除带正电荷的-+NH3外)都是由电负性较 大的原子组成,且含有不饱和键,可以与芳环发生-共轭, 使芳环电子云密度降低。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基本概念:定位基:在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苯环上原有取代基,不仅影响着苯环的取代反应活性,同时决定着第二个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即决定取代反应的位置。

原有取代基称做定位基。

一、两类定位基在一元取代苯的亲电取代反应中,新进入的取代基可以取代定位基的邻、间、对位上的氢原子,生成三种异构体。

如果定位基没有影响,生成的产物是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其中邻位取代物40%(2/5)、间位取代物40%(2/5)和对位取代物20%(1/5)。

实际上只有一种或二种主要产物。

例如各种一元取代苯进行硝化反应,得到下表所示的结果:1.第一类定位基对苯环的影响及其定位效应以甲基、氨基和卤素原子为例说明。

甲基在甲苯中,甲基的碳为sp3杂化,苯环碳为sp2杂化,sp2杂化碳的电负性比sp3杂化碳的大,因此,甲基表现出供电子的诱导效应(A)。

另外,甲基C—H σ 键的轨道与苯环的π 轨道形成σ—π 超共轭体系(B)。

供电诱导效应和超共轭效应的结果,苯环上电子密度增加,尤其邻、对位增加得更多。

因此,甲苯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比苯容易,而且主要发生在邻、对位上。

亲电试剂E+进攻甲基的邻、间、对位置,形成三种σ 络合物中间体,三种σ 络合物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可用共振杂化体表示:进攻邻位:进攻对位:进攻间位:亲电试剂进攻苯生成的σ 络合物的碳正离子也可以用共振杂化体表示: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显然,共振杂化体Ⅰ和Ⅱ比Ⅲ稳定,因为Ⅰc和Ⅱb的正电荷在有供电基的叔碳上,较分散。

而在Ⅲ中,正电荷都分布在仲碳上,不稳定。

所以甲基是邻对位定位基。

共振杂化体Ⅲ比Ⅳ稳定,虽然在Ⅲ和Ⅳ中的共振极限结构式都是正电荷分布在仲碳上,但甲基有供电性,使Ⅲ的正电荷可以分散在环和甲基上,因此,甲基活化了苯环。

从共轭效应和共振论两种观点分析、考察甲苯的亲电取代反应,都得出甲基是第一类定位基、有活化苯环作用的一致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取代基对苯环活性的影响
作者:周子英, Zhou Ziying
作者单位:包头市第九中学
刊名:
内蒙古石油化工
英文刊名:INNER MONGU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2003,29(2)
1.曾昭琼;张振权;苏永成;粱致诚, 王运武有机化学 1993
1.蔡凌云定位效应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期刊论文]-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6)
2.分子结构与化学活性间定量关系的教学应用[期刊论文]-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3,13(3)
3.任翻身共轭分子体系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期刊论文]-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2)
4.王文峰.丁开宁.李奕.李俊篯最高已占轨道电子分布图在亲电取代定位规律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化学教育2005,26(7)
5.甘金文电子效应对键长、偶极矩的影响[会议论文]-2001
6.王庆伟.王昕.王佐成.孙晋苯环上取代基定位效应的简易判定法[期刊论文]-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1999(4)
7.邓旭忠.李红.杨辉荣.DENG Xu-zhong.LI Hong.YANG Hui-rong NMR在芳基亲电取代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9,16(4)
8.张玉.ZHANG Yu关于一元取代苯定位效应对称性的理论研究[期刊论文]-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34(6)
9.杨永君.YANG Yong-jun一氯甲基定位效应的解析[期刊论文]-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3(3)
10.邝代治.邓立.冯泳兰.张复兴.王剑秋.张志坚.KUANG Dai-zhi.DENG li.FENG Yong-lan.ZHANG Fu-xin.WANG Jian-qiu.ZHANG Zhi-jian苯氧基在二苯醚亲电取代反应中的定位效应[期刊论文]-湘南学院学报2010,31(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nmgsyhg200302006.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