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精品教案《梭伦改革》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教案-梭伦改革_高二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梭伦改革_高二历史教案

梭伦改革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第1讲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大题预测1.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答案(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立军功;努力耕织。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

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2.阅读下列材料:梭伦制定的四个财产等级及其权利的分配500麦斗级拥有年产500麦斗(1麦斗约合52公升多)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

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官职的资格骑士级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

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300~500麦斗。

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官职的选举和任职资格牛轭级拥有两头耕牛,其财产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200~300麦斗农产品。

享有除执政官以外的各级官职的选举和任职资格日佣级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

他们年收入不到200麦斗。

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请回答:(1)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与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对雅典的哪一个阶层最有利?(2)财产等级制度能给雅典公民带来真正的平等吗?为什么?答案(1)财产的多少。

打破了贵族靠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道路,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

高中历史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教案 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教案 岳麓版选修1

选修一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课标要求考纲概览】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考点突破典例讲练】考点一走向民主政治重难疑点突破1.梭伦改革的必要性(1)社会矛盾:贵族政治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的运作。

由于缺少民众的监督和有效制约,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

至公元前7世纪末,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庇护债权人的贵族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2)阶级基础:公元前8世纪以来,雅典奴隶制工商业得到发展。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他们对旧贵族的政治专权越来越不满,展开了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

梭伦就是工商业奴隶主的代表。

(3)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并被指定为“调停人”,承担起化解社会矛盾的重任。

2.梭伦改革的措施及其评价(1)经济措施: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田间竖立的记债碑被统统拔掉,土地又回到平民手中。

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

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

②为了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难题,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这有利于获得人身自由的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

(2)财产等级制度: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

此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参与政治管理的机会只由他的财产资格来决定,而不再取决于他的出身。

财产等级制度的改革,虽然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但是以财产资格来取代血缘资格,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岳麓版选修一 梭伦改革

岳麓版选修一 梭伦改革
重大改革回眸(一)梭伦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 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 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关于古代希腊的发展简史
1、爱琴文明时期(BC.30—BC.12世纪)
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
2、荷马时代(BC.11—BC.9世纪)
外族入侵,文明倒退
3、城邦时代(BC.8—BC.6世纪)
梭伦改革(BC594年) 克里斯提尼改革(约 BC508年)
形成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主要有 君主制、贵族制(BC7c)、寡头制、民主制、僭主制度等
4、古典时代(BC.5—BC.4世纪)
陶片放逐法
克里斯提尼在政期间,极力发展梭伦的 改革政策,为了促进雅典政治制度进一步 民主化,减少政治混乱,以民主的方法反 对民主的敌人,特意制定了“陶片放逐 法”。
思考: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陶 片放逐法的认识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人在民主探索中的成功 创举。它对于捍卫民主政体和平民利益、反对 民主之敌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原始、粗糙的民主制度, 其投票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投票公民群 体素质、个人好恶的影响,有时的判决结果也 不公正、不理智的。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仍 有着很大不同。
雅典走向民主政治的历程
贵族与平民矛盾的激化 梭伦改革 克里斯提尼改革 走上民主轨道 民主体制确立
伯里克利改革
民主政治完善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 (BC443—429年)
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 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
“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 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限 于绝境。”

高二历史教案《梭伦改革》岳麓版选修

高二历史教案《梭伦改革》岳麓版选修

(一)梭伦改革课标要求⑴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⑵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⑶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落实课标一、社会背景1、必要性(原因):公元前8—6世纪雅典实行贵族政治。

政治上,贵族垄断国家政权,缺少民众监督和制约,崛起的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经济上,贵族大肆盘剥平民,社会矛盾激化,内战一触即发。

外部环境上,外邦乘机侵略雅典,雅典面临内忧外患。

2、可能性(条件):⑴城邦制:独特的地理环境把希腊半岛分隔成200多个城邦国家,各邦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为民主政治创造了有利条件;⑵贵族集体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世纪雅典的贵族政治取代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身制的君主制度,建立了集体协商、选举制、任期制的法治原则;⑶雅典工商业发达,殖民扩张活跃,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崛起;⑷梭伦凭借崇高的个人威望和中庸的政治原则,临危授命,于前594年实行改革,以期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二、主要措施1、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用法律保障了平民的人身自由;2、积极发展工商业和农业,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扩大了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了雅典城邦的经济实力;3、政治上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途径;4、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改革,通过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了平民参政的民主权利。

三、主要特点1、折中性:从改革的必要性来看,梭伦要着力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2、革命性:改革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整体上改变了雅典的社会结构;3、民主性:改革开创了城邦民主政治体制。

四、民主制的发展脉络1、开创——梭伦改革(BC594);2、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BC508):把四百人议事会改为五百人议事会;500名议员按照比例代表制和抽签方式选举产生;创立“陶片放逐法”,进一步削弱了氏族贵族势力,牢固确立了民主制体制。

精品高中历史 历史:第一单元《梭伦改革》教案

精品高中历史  历史:第一单元《梭伦改革》教案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一、课程目标二、史论共享梭伦改革的政治影响: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梭伦改革一方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完善了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梭伦的价值观以及改革中创造的有利于公民行使职权的各种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三、知识梳理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一)雅典城邦的社会状况1.自然条件:(1)环境优越:位于希腊半岛,分布着小块的。

(2)资源丰富:生产葡萄、橄榄,富藏优质和。

(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

2.社会组织的演变:(1)"荷马时代":由多个部落或氏族构成,长期纷争。

(2)国家的雏形:约公元前9-公元前8世纪。

3.主要社会成员:贵族和平民(包括、)(二)复杂的社会矛盾1.贵族专权:(1)表现政治上:贵族把持首席执政官、等要害部门;体现平民地位的没有实际权力。

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平民处境不断恶化,甚至沦为。

(2)结果:的专横和压榨,激起了的反抗;雅典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仍没有化解。

2.工商业奴隶主的呼声:(1)工商业奴隶主的兴起:农业生产力大为提高,推动了的发展;有些平民和贵族经营工商业,逐步形成阶层。

(2)各派的政治要求平原派:主张维护贵族政治,以巩固自身既得利益。

山地派:实行激进的,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海岸派:实行的改革,反对。

(三)临危受命的梭伦1.走上政治舞台(1)的侵略:邻邦梅加腊占领,雅典统治者无力收回。

(2)收回萨拉米斯岛:梭伦率领军队,一举收回领土。

2.当选执政官:公元前年,平民与贵族矛盾再度激化,内战一触即发,梭伦当选为,全权修订,进行改革。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1.内容:废除债务奴隶制,因而沦为奴隶的人获得自由;废除" "制度,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制定" ",杜绝贵族侵占平民的财产。

高二历史选修--梭伦改革教案

高二历史选修--梭伦改革教案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教学重难点】重点: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作用;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教学过程】★回顾必修一内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1)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为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军委员会权力——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

★了解荷马时代爱琴文明:(大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中心:“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青铜器向铁器过渡的时代。

反映这一时期希腊社会情况的是著名的《荷马史诗》,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之为“荷马时代”。

古代希腊发展简史:(1)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20——前12世纪):主要是“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2)荷马时代(前12——前9世纪):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

(3)早期希腊时代(BC.8—BC.6世纪):梭伦改革(BC594年)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约BC508年)形成城邦国家,雅典( Athens )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主要有君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制度等。

(4)希腊古典时代(BC.5—BC.4世纪):伯里克利执政时期(BC443—429年)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征服。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并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

改革虽然不像革命那样轰轰烈烈,但它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

高二历史教案-梭伦改革

高二历史教案-梭伦改革

梭伦改革[课标要求]了解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的必要性;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梭伦改革的背景,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通过分析梭伦改革的必然性,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掌握历史事件前后联系的能力,通过对梭伦改革的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学会辨证的看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雅典国家的特点导入新课,分析雅典为什么要进行改革,为什么原有的措施不能挽救社会危机,逐条分析梭伦改革的内容,通过学生分饰贵族与平民的角色,来分析其影响和特点,组织学生讨论评价梭伦改革,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推进作用和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深远影响[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梭伦改革的内容教学难点:梭伦改革的背景以及梭伦改革的评价[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一、背景——雅典往何处去1、贵族与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1)早期的贵族国家:雅典国家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初,据说提修斯以不侵犯贵族的私有财产为前提,动员贵族放弃司法审判权,以雅典为中心,建立起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建立起雅典国家的雏形。

国家形成的初期,雅典实行王政,它实际是以国王为中心的贵族国家,后来君主退出了权力中心。

(2)贵族共和国的成立a、时间:公元前7世纪初。

b、权力构成: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是国家最高权力关,元老院拥有最高司法裁判权,由贵族选举产生的执政官掌握各项具体权力,这些执政官共有九人,一年一任,卸任后自动成为元老院成员。

2、贵族和平民的矛盾(1)贵族:在政治上把持了国家政权,包揽官职,制定法律,压迫平民;在经济上占有大量财产。

(2)平民:占人口的大多数,但他们在经济上处贫困的境地,政治虽然享有公民权,实际上却无法真正参与国有政权。

高二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第一单元 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教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第一单元    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教学案

第一单元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教师版)编号:2 第课时编写人张永田审核人:执教日期:
雅典重装步兵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5.雅典执政官梭伦非常重视发挥公民大会的作用。

下列有关梭伦执政时期雅典公民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业 B.教育
8.梭伦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的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是
A.直接削弱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B.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经济实力
C.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
D.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
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梭伦改革
课标要求
⑴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⑵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⑶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落实课标
一、社会背景
1、必要性(原因):公元前8—6世纪雅典实行贵族政治。

政治上,贵族垄断国家政权,缺少民众监督和制约,崛起的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经济上,贵族大肆盘剥平民,社会矛盾激化,内战一触即发。

外部环境上,外邦乘机侵略雅典,雅典面临内忧外患。

2、可能性(条件):
⑴城邦制:独特的地理环境把希腊半岛分隔成200多个城邦国家,各邦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为民主政治创造了有利条件;
⑵贵族集体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世纪雅典的贵族政治取代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身制的君主制度,建立了集体协商、选举制、任期制的法治原则;
⑶雅典工商业发达,殖民扩张活跃,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崛起;
⑷梭伦凭借崇高的个人威望和中庸的政治原则,临危授命,于前594年实行改革,以期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二、主要措施
1、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用法律保障了平民的人身自由;
2、积极发展工商业和农业,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扩大了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了雅典城邦的经济实力;
3、政治上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途径;
4、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改革,通过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了平民参政的民主权利。

三、主要特点
1、折中性:从改革的必要性来看,梭伦要着力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革命性:改革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整体上改变了雅典的社会结构;
3、民主性:改革开创了城邦民主政治体制。

四、民主制的发展脉络
1、开创——梭伦改革(BC594);
2、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BC508):把四百人议事会改为五百人议事会;500名议员按照比例代表制和抽签方式选举产生;创立“陶片放逐法”,进一步削弱了氏族贵族势力,牢固确立了民主制体制。

3、完善——伯里克利改革(BC443):取消高级职官选举的财产资格限定;政府发放津贴激发平民参政的积极性;文化成就辉煌,国力鼎盛。

五、社会影响
1、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工商业和农业发展,增强了国家实力,为雅典的振兴和富强开辟了道路;
2、深远影响: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保障平民的政治经济利益,使下层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获得参与国家事物的政治权利,开创了雅典民主政体;
3、局限:梭伦改革带有明显的折中色彩,没有解决平民与贵族的根本矛盾;开创的民主政治仅是奴隶制国家内部少数公民的民主。

高★考╝试╝题≦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