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题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总复习及答案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________,这是这________变化。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物体的________。
3、物体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普通的垃圾填埋的方法,会污染________和________。
5、电动机是一种用________产生________的机器。
6、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_,有些是________,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7、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_______。
8、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_________、_________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_________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9、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_______电荷,头发带正电荷,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_________的现象。
10、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_________万倍。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
A.将铁钉放入盐水中 B.在铁钉上抹油C.在铁钉上刷油漆2、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和()无关。
A.转动速度B.转动方向C.发电机大小3、猴多生活在炎热的丛林;鱼只能生活在水里等事实说明()。
A.猴的生存本领差 B.鱼的生活空间小C.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4、激光可以打孔或者切割材料,是因为激光()。
A.具有能量B.很硬C.锋利5、我国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
A.翟志刚B.杨利伟C.聂海胜6、下列透明镜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7、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
A.越费力 B.越省力 C.用力大小不变。
8、房间中的冷空调往往装在上方位置,汽车中的热空调往往装在下部。
这主要和热传递中的()有关。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题

植物地根总是向下,向着有水地生长,植物地茎叶总朝着有光地方向生长,这种特性分别叫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南方阳光雨水充足,但不一定适合任何植物生长.爬山虎沿墙而上,为地是获取更多地阳光.倒下地小树是有可能重新生长起来地.自然界中地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地成员.在阳光地照射下,树林内和树木外地温度不相同.肥厚地脂肪、密集地体毛,是生活在严寒地区动物特有地本能.过期变质地食品即使经过消毒处理,也不能食用.生长于沙漠中地仙人掌,叶子是(针状地),以减少(水分)蒸发.(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地基本因素.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地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地食物地生物叫(消费者).森林地破坏给人类地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地后果.如:(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地变化.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地动、植物尸体(分解).环境地变化会影响动物地(生存),动物地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地变化,生物地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地(改变),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地生物将会被(淘汰)自然界中地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地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地作用.动物会有一些独特地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环境污染、盲目地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地生态灾难.植物地生长需要合适地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地时候,植物具有一定地适应环境地能力.不同地动物对环境有相同地需求.自然界地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地肉食动物终止.自然界和生态瓶不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地生存也会受到影响如果生态系统中地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仙人掌地根会朝着(有水)地方向生长.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生产者).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地因素是:(温度)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一个)条件不发生变化.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植物)春天,生活在草地上地蚱蜢地体色往往是(绿色).动物地生活环境叫做动物地(栖息地).各种生物和周围地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地整体,称为(生态系统).香蕉—阔叶—雨林仙人掌—针叶—沙漠松树—叶刺—山地人体地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食物地养分主要是在人体地(小肠)里吸收地.我国青少年一般从岁开始身体进入发育阶段,(盲目地减肥或无节制进食)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合理和均衡地饮食习惯)对身体地发育起着及其重要地作用.比尔蒙特发现,胃液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单地物质.人体需要地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盐类、维生素、水等平衡饮食我们应该多吃(米饭、水果、蔬菜),少吃(油脂类食品)口腔里地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口腔里地唾液含有淀粉酶,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地淀粉).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饮食中长期养素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多种元素、维生素缺乏,影响儿童智力生长发育),人体抗病能力及劳动、工作、学习能力下降.食物地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地把猪肉放在酒精灯上烧,闻到难闻气味,说明猪肉里面含有丰富地蛋白质.平时注意合理和均衡地饮食习惯,有利于保护消化器官.人地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还需要新鲜空气.为了获得全面地营养,我们不要偏食.食物包装上地信息为我们科学均衡营养提供了帮助.馒头上滴一滴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说明馒头里含有(淀粉).用白纸包裹一块肉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瘦肉中含有(脂肪).下列食物中,含有糖类较多地是(面包).下列地食物营养成分中,(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小明想买个面包吃,他发现商店里有三种当天生产地面包,比较科学地选择是(选择保质期短、食品添加剂少地面包食用).(加强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保持旺盛精力,磨炼意志,延缓衰老,增强竞争意识.下面关于合理饮食地话中,(要注意荤素搭配,每天吃适当地新鲜水果和蔬菜)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良地生活习惯.(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地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地(宝贵资源).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于月日,震级为()级.我国东汉时期地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地仪器(地动仪).(温度)、(水)、(植物)等都会对岩石地变化产生作用.地震发生地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地壳地岩层在受到巨大地挤压时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地(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地产物,一般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火山)是地下熔融地岩浆沿着地壳地薄弱地带(喷发)形成地,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地自然灾害之一.但火山活动也有有益地一面,能把地下地铁、铜、硫、铝等矿产搬上来.火山一般一般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媒地开采方法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早在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利用(煤)做燃料冶炼钢铁,利用(天然气)做燃料煮盐.常见地矿物有(煤)(石油)(金矿石)(任填种)等地球表面地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地.有地变化是在缓慢地过程中进行地,有地却是一个比较迅猛地过程.不同地岩石具有不同地特征.根据岩石地特征,可以鉴别岩石地种类.矿物地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条痕以及软硬,是辨认矿物地重要依据.地球上地矿产资源是有限地,我们要合理利用它们.煤是由于地壳地变动,古代地树林被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并长期受到高温高压地作用,而逐渐形成地.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气源、打开出口.震级地数字越大,表示地震强度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各种矿物都需要一定地条件才能形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地矿物质叫做矿产.多年前,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想到了用煅烧并浇水地方法来破除河道中地岩石.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地历史及生物进化地许多信息.煤层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地壳地变动,有地接近地面,可进行(地下)开采.铅笔芯地主要成分是(石墨).将烧热地岩石放在冷水中,反复几次后,岩石破碎了.这个模拟实验告诉我们(温度变化)对岩石地变化是有影响地.(石灰岩)是一种灰白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划,遇盐酸冒泡地岩石. (石油)由远古时代生物遗体在地层中经过几亿年变化而形成地液体状物质.由岩浆冷却形成地岩石是(变质岩).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地鱼龙、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地热)是贮存于地球内部地一种巨大地能源.治理水土流失地主要方法是(植树造林)我国水土流失必较严重地地区是(黄土高原)河中地卵石是怎样形成地?能量地类型:动能、热能、化学能、声能、光能、风能、电能、机械能、核能、磁能. 英国发明家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把蒸汽动力应用于工业生产.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和美国科学家亨利几乎同时于年发明了发电机.发电机有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化学能储存起来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生物死后媒和大多数石油和天然气太阳能地利用: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热水器(其内管为什么是黑色地:因为黑色能更好地吸收利用太阳能)不可再生能源:媒、石油和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地球上地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所有地生物能源也是来源于(太阳能),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自(太阳).(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节约能源(举高)地石块、(收缩)地发条、(压缩)地空气都具有能量.运动地汽车具有(“动能”)、熔炉里地钢储存了(热能)、燃料、食物储存着(化学能).电地计量单位是(“度”),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地(电能).比如:个瓦地灯泡亮个小时,就用了(度电).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地各种表现形式.各种形式地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环保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等能量有不同地形式.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地不同表现形式.电能可使电动机转动,热能可使水温升高,光能可以让绿色植物制造淀粉.和运动有关地物体也有能量,叫(机械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风,流水,电,汽油,食物都具有能量.瓦数相同地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地电能一样,瓦数大地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地电能多.水力发电站地工作原理是利用水位差产生强大水流所具有地动能进行发电.太阳能是太阳内部高温核聚反映所释放地辐射能.潮汐能是因波浪上下波动所引起地水中压力变化而产生地能量.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地能量转换成电能地机械设备.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地.使用电灯照明时,输入地能量是电能,输出地是热能.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能源是(太阳能).晒太阳、吃饭能给我们带来热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地电,大多是来自(发电站).(电饭锅)能把电能转换成热能.电能通过电风扇可以转换成(动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电,但用多少电,是可以控制地.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节约用电?月球是个球体,距地球约.万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多,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由于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月球不会(发光发热),但能反射(太阳光);我们看到地月光是它(反射)地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地,变化是有一定(规律)地.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年月,(美国)地(阿波罗号)载人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地第一个足迹.带回了月球上地(岩石)和(土)地标本,从此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地了解.直到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才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这以后人们对月球地观察不断深入,但只是停留在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向着)地球地一面.我知道地关于月球地神话故事有(嫦娥奔月)(吴桂伐桂)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地(月球被太阳照亮)地部分.由于观察地角度不同,所以看到地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月球上最显著地特征是星罗棋布地(环形山).月球是地球地卫星.月球圆缺地样子,叫做(月相)月球地引力相当于地球引力地分之一.由于没有大气,月球地天空是黑色地,即使在白天也可以见到星星;由于没有大气,月球上没有晨昏蒙影地现象,白昼和夜晚都是突然降临地.由于没有大气,就无法保住水分.即使在月面岩石中,也没有发现水分.没有大气和水分,月球上空就没有云雾,更无雨雪.由于没有大气和水分,月球上温度变化剧烈.也就没有生命,月球上一片荒凉,死气沉沉. 月球有圆缺变化,两次月圆之间相隔地时间是(农历一个月)年月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圈;年月日发射地“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中执行航天员出舱活动任务地宇航员是(翟志刚)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用螺丝刀撬箱子,是________的应用。
2、小明一家去旅游,来到山区发现山路弯弯,盘旋其间。
通过学习小明知道了盘山公路是属于简单机械类型中的___________。
3、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________和________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________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4、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
5、在能量中,______________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6、我们身体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______,手握物体处是_______,上臂的肱二头肌处是_______。
7、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________,它既能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
8、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________。
如果没有________,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下面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购买包装精美的商品B.经常使用一次性纸杯C.把废塑料瓶送到回收站2、金鱼和鸽子的共同特征()。
A.都有翅膀B.都用鳃呼吸C.身体里都有脊柱3、手电筒使用时输出的能量形式是()。
A.电能B.光能C.机械能4、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5、在车、船的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B.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C.减少光辐射的热量D.增大厚度,防止磨损6、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蟋蟀的“耳朵”在其()。
(完整word版)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题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题01植物的根总是向下,向着有水的生长,植物的茎叶总朝着有光的方向生长,这种特性分别叫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02南方阳光雨水充足,但不一定适合任何植物生长。
03爬山虎沿墙而上,为的是获取更多的阳光。
04倒下的小树是有可能重新生长起来的。
05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06在阳光的照射下,树林内和树木外的温度不相同。
07肥厚的脂肪、密集的体毛,是生活在严寒地区动物特有的本能。
08过期变质的食品即使经过消毒处理,也不能食用。
09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10(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1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2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如:(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13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14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
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15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
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16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17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18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19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20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1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相同的需求。
22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2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24自然界和生态瓶不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25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六年级下册十二册湘教版科学总复习题

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1、我们所有关于恐龙的知识都是来源于化石的研究。
2、曾经称霸地球的英雄家庭消失了,而同一时代的小小螳螂却仍然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让我们明白了自然选择的规律进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3、人类的选择也改变着生物的特征,如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牛是由野牛驯化而来的。
4、地球上的一切生活不是由神创造的。
5、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办法。
6、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的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
7、微生物对人类并不都是有害的。
8、在绿色的草地绿色的昆虫会更适应环境,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蛙会有不一样的颜色,沙漠中的蛙是黄色的,因为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
9、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叫恒星,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卫星。
10、太阳系有八大行星,由内向外依次是金、地、水、木、土、天王、海王星,冥王星不再为经典行星。
11、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12、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它总是指向北方。
13、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着数十万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行星,天文学把这个区域称为小行星带。
14、地球上的能源都来自于太阳,但不能用肉眼和望远镜直接观察它,否则会灼伤你的眼睛。
15、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增多。
16、北斗七星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17、1光年的距离是94608亿千米。
18、河外星系在天体系统中所占空间最大,地球所占空间最小。
19、由低级向高级排列: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20、湘江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为了改善水质,我们建议禁止向河内倒垃圾、控制污水排放、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等。
21、简易过滤器,从上往下依次为棕、木炭、砂子、砂石。
22、1928年,国际天文学会将全天划分为88个星座,并结合神话故事,用人物、动物和器具来命名。
最新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题(一)

最新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一)一、填空1.科学家在 5 亿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距今 4.08 亿年前的化石中,出现了最早的();3.06 亿年前的陆生脊椎动物中,只有();距今 1.44 亿年前的化石中,出现了()。
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到(),从()到(),从()到()。
2.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痕迹可以追溯到()年前。
古生物()和它们的生活()在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
化石为我们提供远古生物的信息是()。
3.动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动物()。
4.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方式: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相似。
5.人们很早就发现猩猩、()()和()这些动物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人们称它们为类人猿。
6.南方古猿生活在()年前,能直立行走,蓝田猿人生活在()年前,能制造石器,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年前,能制作石器和骨器,还会()。
7.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长期的驯养,选择并保留那些基因发生突变,体态、习性有改变的个体,()最终被驯化为家畜。
8.我国考古学家在距今()多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和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当时猪的骨骸。
9.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例如()()()等。
10.我国地面水质量标准把水分为(),当水质下降到()标准以下,会影响人的健康,不能作为()水源。
11.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和()等。
12.1970 年(),美国学生丹尼斯。
海斯发起和组织了第一个地球日。
13.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月()日。
14.太阳是个炽热的气体星球,内部温度高达()摄氏度,表面温度约为()摄氏度。
大小相当于()个地球。
像太阳这样能自己()的星球叫恒星。
15.太阳系是以()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16.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由近到远依次是()()()()()()()()。
湘教版六年级下科学复习题(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得进化1、浩瀚得(海洋里)、广袤得(陆地上)与辽阔得(天空中)……到处存在着(生物)。
2、科学家在5亿年前得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海洋生物);距今4、08亿年前得化石中,出现了最早得(陆生动植物);3、06 亿年前得陆生脊椎动物中,只有(两栖动物);距今 1、44 亿年前得化石中,出现了(哺乳动物)。
这说明生物进化得规律就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3、地球上最古老得生物痕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
(化石)就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最重要得证据,但就是为我们提供远古生物得信息缺就是(跳跃)得、(不连续)得。
4、始祖马出现在(6500万)年前,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主要以(植物嫩叶)为食;现在得马就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得,现代野马又叫(蒙古野马),体长2、2-2、8米,前后肢均变为(单趾)蹄子。
5、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得一切生物都就是(神)创造得。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得生物都就是(进化)而来。
6、动物进化得根本原因就是(地球环境得变化),(自然环境)得变化促使动物(进化)。
7、自然选择得结果就是(适者生存),适应环境得方式:动物“模拟”其它生物得(形态),如(枯叶蝶)等;体色与周围环境得(颜色)相似,如(蛙、竹节虫)等。
8、人们很早就发现猩猩、(黑猩猩)(大猩狸)与(长臂猿)这些动物与人有很多相似得地方,因此人们称它们为(类人猿)。
9、(南方古猿)生活在30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蓝田猿人)生活在115~65万年前,能(制造石器),(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70~23万年前,能制作(石器与骨器),还会(人工取火)。
10、人类根据自己得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长期得(驯养),选择并保留那些基因发生突变,体态、习性有改变得个体,(野生动物)最终被驯化为(家畜)。
11、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弥补野生动物资源得不足,人们(驯养)了更多得动物。
如:鸵鸟得(经济价值)很高,野生鸵鸟就是(国家保护)动物,人们为了获取经济利益(驯养)鸵鸟;为了保护野生水貂不被捕杀,人们(驯养)水貂,以满足对其(皮毛)得需求。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及答案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及答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资料第一单元:生物的进化第一课:生命的历程1、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的。
2、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而来的。
3、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4、()认为(),()认为(),生物学家()提出的()得到了全世界的赞同。
5、地层被称为“()”。
6、科学家在()的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
7、距()年前的化石中,出现了最早的()。
8、科学家发现()陆生脊椎动物化石中,只有()。
9、距()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出现了()。
10、生物的进化规律:由()到(),由()到(),由()到()。
11、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痕迹可以追溯到()年前。
12、古生物遗体、遗物和他们生活遗迹被埋在()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
第二课:物竞天择1、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一种动物“()”其他生物的形态;动物的()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
1、科学家发现()年前的()的化石,能();距今()年前的()人,能制造();距今()年前的()人,会()取火。
第四课:动物的驯化1、猪、马、牛、羊都是家畜,它们都是由()化而来的。
2、我国考古学家研究了距今()年前的(),发现当时猪的骨骸已与现代的家猪相似。
可以肯定,我国对猪的饲养在()多年以前就开始了。
3、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例如()、()、()等。
因此,人类在驯化动物时要注意防范()。
第二单元:水环境污染与保护第一课时:小河的“哭诉”1、我国制订的《空中环境质量尺度》把水份为()类。
当水质下降到()类尺度以下,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高出国家规定的指标,就会影响人体安康,因此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2、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3、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和()三大类。
4、水污染考察方法有:()、()、()、()。
第二课:污染来自哪里1、工业对水的污染源主要有:①()、②()、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题01植物的根总是向下,向着有水的生长,植物的茎叶总朝着有光的方向生长,这种特性分别叫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02南方阳光雨水充足,但不一定适合任何植物生长。
03爬山虎沿墙而上,为的是获取更多的阳光。
04倒下的小树是有可能重新生长起来的。
05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06在阳光的照射下,树林内和树木外的温度不相同。
07肥厚的脂肪、密集的体毛,是生活在严寒地区动物特有的本能。
08过期变质的食品即使经过消毒处理,也不能食用。
09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
10(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1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2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如:(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13动物们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14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
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15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
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16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17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18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19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20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1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相同的需求。
22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2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24自然界和生态瓶不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25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6仙人掌的根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
27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生产者)。
28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温度)29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一个)条件不发生变化。
30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植物)31春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
32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栖息地)。
33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34香蕉—阔叶—雨林仙人掌—针叶—沙漠松树—叶刺—山地35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36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1---12岁开始身体进入发育阶段,(盲目地减肥或无节制进食)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合理和均衡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发育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37比尔蒙特发现,胃液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
38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盐类、维生素、水等39平衡饮食我们应该多吃(米饭、水果、蔬菜),少吃(油脂类食品)40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口腔里的唾液含有淀粉酶,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41饮食中长期养素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多种元素、维生素缺乏,影响儿童智力生长发育),人体抗病能力及劳动、工作、学习能力下降。
42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43把猪肉放在酒精灯上烧,闻到难闻气味,说明猪肉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44平时注意合理和均衡的饮食习惯,有利于保护消化器官。
45人的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还需要新鲜空气。
46为了获得全面的营养,我们不要偏食。
4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为我们科学均衡营养提供了帮助。
48馒头上滴一滴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说明馒头里含有(淀粉)。
49用白纸包裹一块肉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瘦肉中含有(脂肪)50下列食物中,含有糖类较多的是(面包)。
51下列的食物营养成分中,(糖类)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52小明想买个面包吃,他发现商店里有三种当天生产的面包,比较科学的选择是(选择保质期短、食品添加剂少的面包食用)。
53(加强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保持旺盛精力,磨炼意志,延缓衰老,增强竞争意识。
54下面关于合理饮食的话中,(要注意荤素搭配,每天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55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良的生活习惯。
56(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57(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
58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震级为(8)级。
59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60(温度)、(水)、(植物)等都会对岩石的变化产生作用。
61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地壳的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时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
62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63(火山)是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但火山活动也有有益的一面,能把地下的铁、铜、硫、铝等矿产搬上来。
火山一般一般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64媒的开采方法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65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利用(煤)做燃料冶炼钢铁,利用(天然气)做燃料煮盐。
66常见的矿物有(煤)(石油)(金矿石)(任填3种)等67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
68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根据岩石的特征,可以鉴别岩石的种类。
69矿物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条痕以及软硬,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
70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合理利用它们。
71煤是由于地壳的变动,古代的树林被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并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72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气源、打开出口。
73震级的数字越大,表示地震强度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
74各种矿物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质叫做矿产。
75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想到了用煅烧并浇水的方法来破除河道中的岩石。
76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77煤层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地壳的变动,有的接近地面,可进行(地下)开采。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79将烧热的岩石放在冷水中,反复几次后,岩石破碎了。
这个模拟实验告诉我们(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变化是有影响的。
80(石灰岩)是一种灰白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划,遇盐酸冒泡的岩石。
(石油)由远古时代生物遗体在地层中经过几亿年变化而形成的液体状物质。
82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是(变质岩)。
83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鱼龙、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
84(地热)是贮存于地球内部的一种巨大的能源。
85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是(植树造林)86我国水土流失必较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87河中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88能量的类型:动能、热能、化学能、声能、光能、风能、电能、机械能、核能、磁能。
89英国发明家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把蒸汽动力应用于工业生产。
90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和美国科学家亨利几乎同时于1832年发明了发电机。
发电机有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等。
9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化学能储存起来92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生物死后媒和大多数石油和天然气93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热水器(其内管为什么是黑色的:因为黑色能更好地吸收利用太阳能)94不可再生能源:媒、石油和天然气。
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95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
所有的生物能源也是来源于(太阳能),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自(太阳)。
96(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节约能源97(举高)的石块、(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
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熔炉里的钢储存了(热能)、燃料、食物储存着(化学能)。
98电的计量单位是(“度”),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比如:10个100瓦的灯泡亮1个小时,就用了(度电)。
99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100(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
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101环保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等102能量有不同的形式。
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电能可使电动机转动,热能可使水温升高,光能可以让绿色植物制造淀粉。
103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机械能)。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104风,流水,电,汽油,食物都具有能量.105瓦数相同的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一样,瓦数大的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
106水力发电站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位差产生强大水流所具有的动能进行发电。
107太阳能是太阳内部高温核聚反映所释放的辐射能。
108潮汐能是因波浪上下波动所引起的水中压力变化而产生的能量。
109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
110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
111使用电灯照明时,输入的能量是电能,输出的是热能。
112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太阳能)。
113晒太阳、吃饭能给我们带来热的是()114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电,大多是来自(发电站)。
115(电饭锅)能把电能转换成热能。
116电能通过电风扇可以转换成(动能)。
117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电,但用多少电,是可以控制的。
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节约用电?118月球是个球体,距地球约38.4万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119由于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120月球不会(发光发热),但能反射(太阳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光121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12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带回了月球上的(岩石)和(土)的标本,从此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123直到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才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