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期末考试卷

合集下载

逻辑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逻辑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逻辑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演绎推理的特点?A. 必然性B. 有效性C. 可证伪性D. 普遍性答案:C2. 以下哪个命题不是逻辑上的矛盾命题?A. 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今天是星期二。

B. 所有的人都是非人类。

C. 我既在这里又不在这里。

D. 这个苹果既是红的又是绿的。

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它基于观察和经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但这种结论不是必然的,而是概率性的。

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它基于前提和逻辑规则,推导出必然的结论。

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前提正确,那么结论必然正确;而归纳推理的结论则可能因为样本的局限性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2. 请解释什么是模态逻辑,并给出一个例子。

模态逻辑是研究可能性和必然性的逻辑系统。

它扩展了经典逻辑,增加了模态运算符,如“可能”和“必然”。

例如,命题“可能下雨”在模态逻辑中可以表示为“P(下雨)”,这里的“P”是模态运算符,表示“可能”。

三、论述题:1. 论述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和“矛盾律”。

同一律是形式逻辑中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指出一个事物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是它自己,即事物的同一性。

例如,如果A是B,那么在任何情况下A都是B。

矛盾律则指出,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不能同时为真,即一个命题不能同时是真和假。

例如,命题“今天是星期一”和它的否定“今天不是星期一”不能同时为真。

2. 请论述逻辑悖论对逻辑学的影响。

逻辑悖论是指那些在逻辑推理中导致矛盾的命题。

它们通常展示了逻辑系统内部的不一致性,对逻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逻辑悖论的出现促使逻辑学家们重新审视和修正现有的逻辑体系,推动了逻辑学理论的发展。

例如,罗素悖论揭示了集合论中的一些问题,促使数学家们发展了更严格的集合论公理系统。

四、应用题:1. 如果一个逻辑系统包含以下两个命题:- P: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我将去图书馆。

形式逻辑期末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期末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期末试题及答案正文:一、选择题1. 下列论断中,属于形式逻辑逻辑学范畴的是:A) 数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

B) 猫是一种哺乳动物。

C)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就不去公园。

D) 物理学研究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

答案:C)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就不去公园。

2. 下列哪个推理是无效的?A) 所有人类是哺乳动物,狗也是哺乳动物,所以狗属于人类。

B) 所有鸟都会飞,企鹅是一种鸟,所以企鹅会飞。

C) 所有老师都是学者,王老师是老师,所以王老师是学者。

D)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滑。

今天地面湿滑,所以今天下雨了。

答案:A) 所有人类是哺乳动物,狗也是哺乳动物,所以狗属于人类。

3. 下列哪个推理是有效的?A) 所有狗都有四条腿,这只动物有四条腿,所以它是狗。

B) 所有人都会呼吸氧气。

小明是人,所以他会呼吸氧气。

C) 所有猫都会爬树,这只动物会爬树,所以它是猫。

D) 所有苹果都是水果,香蕉是水果,所以香蕉是苹果。

答案:B) 所有人都会呼吸氧气。

小明是人,所以他会呼吸氧气。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1. 所有鸟都有翅膀。

鹦鹉是一种鸟,所以鹦鹉有翅膀。

答案:有效2. 如果昨天下雨,那么今天地面湿滑。

今天地面湿滑,所以昨天下雨了。

答案:无效3. 所有学生都佩戴校徽。

小明佩戴了校徽,所以他是学生。

答案:有效三、演绎推理题根据下列条件,推断出结论。

1. 所有猫都会爬树。

加菲是猫,所以加菲会爬树。

答案:结论为真。

2.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滑。

地面湿滑,那么一定下雨了。

答案:结论为假。

3. 所有人类都会呼吸氧气。

小明是人类,所以小明会呼吸氧气。

答案:结论为真。

四、矛盾判断题判断下列陈述是否矛盾。

1. A:如果明天下雪,那么我就去滑雪。

B:明天不会下雪。

答案:矛盾2. A:所有人类都是脊椎动物。

B:人类不是脊椎动物。

答案:不矛盾3. A:所有哺乳动物都产奶。

B:鲨鱼是哺乳动物。

答案:矛盾五、解释题解释下列逻辑术语。

1. 陈述答案:陈述是陈述一种事实或观点的句子,可以是真或假。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学科,它不关心推理内容的真实性,只关心推理结构的正确性。

以下是一套形式逻辑的试题及答案,供学习和练习使用。

试题一:命题逻辑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并给出理由。

- 命题A: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

- 命题B: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三。

2. 给出下列命题的逻辑等价形式。

- 命题C:只有下雨,我才带伞。

- 命题D:下雨了,所以我带伞。

3. 判断下列复合命题的真值。

- 命题E:(A ∧ ¬B)∨ C,其中A为真,B为假,C为真。

答案一:1. 命题A是真命题,因为根据一周的天数排列,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必然是星期二。

命题B是假命题,因为星期一的明天是星期二,而不是星期三。

2. 命题C的逻辑等价形式是:如果我带伞,那么下雨了(逆命题)。

命题D的逻辑等价形式是:如果我带伞,那么下雨了(条件命题)。

3. 命题E的真值为真。

因为A为真,¬B也为真(B为假),所以A ∧ ¬B为真,而C也为真,根据逻辑或的规则,任何一个为真,整个复合命题就为真。

试题二:谓词逻辑1. 用谓词逻辑表达下列语句。

- 语句F: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

2. 判断下列谓词逻辑表达式的真值。

- 表达式G:∀x (M(x) → F(x, x)),其中M(x)表示x是母亲,F(x, y)表示x是y的母亲。

3. 转换下列自然语言命题为谓词逻辑表达式,并判断其有效性。

- 命题H:没有动物既会飞又会游泳。

答案二:1. 语句F的谓词逻辑表达式为:∀x ∃y (P(x, y) ∧ M(y)),其中P(x, y)表示x是y的孩子,M(y)表示y是母亲。

2. 表达式G的真值为真,因为根据全称量词的定义,对于所有的x,如果x是母亲,则x是自己孩子的母亲,这是一个逻辑上的必然性。

3. 命题H的谓词逻辑表达式为:¬∃x (F(x) ∧ S(x)),其中F(x)表示x会飞,S(x)表示x会游泳。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演绎推理的典型例子?A. 如果今天下雨,那么地面会湿。

今天下雨了,所以地面湿了。

B. 所有学生都爱学习。

小明是学生,所以小明爱学习。

C. 有些学生爱学习。

小明是学生,所以小明爱学习。

D. 所有的鸟都会飞。

企鹅是鸟,所以企鹅会飞。

答案:A2. 以下哪项是归纳推理的例子?A. 所有观察到的乌鸦都是黑色的,因此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

B. 所有观察到的乌鸦都是黑色的,因此这只乌鸦是黑色的。

C. 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因此这只乌鸦是黑色的。

D. 这只乌鸦是黑色的,因此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

答案:A3. 以下哪项是有效的三段论?A.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毛发。

因此,所有狗都有毛发。

B.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有些哺乳动物有毛发。

因此,有些狗有毛发。

C.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毛发。

因此,有些狗有毛发。

D. 所有狗都是哺乳动物。

所有狗都有毛发。

因此,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毛发。

答案:A4.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假言推理”?A. 如果P,则Q。

P,所以Q。

B. 如果P,则Q。

Q,所以P。

C. 如果P,则Q。

非Q,所以非P。

D. 如果P,则Q。

非P,所以非Q。

答案:C5.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选言推理”?A. P或Q。

非P,所以Q。

B. P或Q。

P,所以Q。

C. P或Q。

非P,所以非Q。

D. P或Q。

Q,所以P。

答案:A6.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联言推理”?A. P且Q。

P,所以Q。

B. P且Q。

Q,所以P。

C. P且Q。

非P,所以非Q。

D. P且Q。

非Q,所以非P。

答案:A7.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假言推理”?A. 如果P,则Q。

P,所以Q。

B. 如果P,则Q。

Q,所以P。

C. 如果P,则Q。

非Q,所以非P。

D. 如果P,则Q。

非P,所以非Q。

8. 以下哪项是形式逻辑中的“模态逻辑”?A. 必然P,所以P。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形式逻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思维的形式结构B. 思维的内容C. 思维的规律D. 思维的形式和内容答案:A2. 命题逻辑中,复合命题的真值表是()。

A. 一个B. 两个C. 多个D. 无数个答案:C3. 在三段论中,中项是()。

A. 大前提B. 小前提C. 结论D. 大前提和小前提共有的项答案:D4. 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是指()。

A.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B.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D.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答案:A5. 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6. 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7. 形式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是指()。

A. 一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和假B.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C. 一个命题可以既真又假,也可以既非真也非假D. 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假答案:A8. 形式逻辑中,推理的结论是()。

A. 必然的B. 可能的C. 不确定的D. 任意的答案:A9. 形式逻辑中,演绎推理的特点是()。

A. 从一般到特殊B. 从特殊到一般C. 从特殊到特殊D. 从一般到一般答案:A10. 形式逻辑中,归纳推理的特点是()。

A. 从一般到特殊B. 从特殊到一般C. 从特殊到特殊D. 从一般到一般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推理的形式()。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因果推理答案:ABC2.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命题的形式()。

A. 简单命题B. 复合命题C. 条件命题D. 否定命题答案:ABCD3. 形式逻辑中,以下哪些是推理的规则()。

形式逻辑练习题

形式逻辑练习题

形式逻辑练习题一、判断题1. 如果所有的猫都怕水,那么不怕水的动物一定不是猫。

2. 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因此所有的矩形都是正方形。

3. 要么是下雨,要么是晴天,现在不是晴天,所以一定是下雨。

4. 所有人都需要吃饭,小明需要吃饭,所以小明是人。

5. 所有金属都能导电,塑料不能导电,因此塑料不是金属。

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因此水果都是苹果。

B. 所有的学生都要上课,小明是学生,所以小明要上课。

C. 要么是冬天,要么是夏天,现在不是夏天,所以一定是冬天。

D. 所有的猫都有四条腿,狗也有四条腿,所以狗是猫。

A. 所有男生都是人。

B. 所有女生都是人。

C. 所有男生都是女生。

D. 所有女生都不是男生。

(二)多选题A. 所有的植物都需要阳光。

B. 所有的动物都需要氧气。

C. 所有的石头都是无生命的。

D. 所有的水都是液体。

A. 所有的鸟都会游泳。

B. 所有的鱼都会飞。

C. 所有的狗都是猫。

D. 所有的猫都是狗。

三、填空题1. 如果所有的花都是香的,那么______的花一定不香。

2. 所有的正方形都是______,因此______都是正方形。

3. 要么是______,要么是______,现在不是______,所以一定是______。

4. 所有人都需要______,小明需要______,所以小明是______。

5. 所有金属都能______,塑料不能______,因此塑料不是______。

四、简答题2. 请简述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3.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逆否命题,并说明逆否命题与原命题的关系。

五、推理题A. 所有的有长耳朵的动物都是兔子。

B. 没有长耳朵的动物一定不是兔子。

C. 兔子是唯一有长耳朵的动物。

A. 所有的设备都能上网。

B. 没有电脑不能上网。

C. 能上网的设备都是电脑。

六、分析题论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学习数学。

论据:数学是科学的基础,而科学是现代社会的基石。

形式逻辑练习题

形式逻辑练习题

形式逻辑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有效的逻辑推理?A.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现在地面湿,所以一定下雨了。

B.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现在没有下雨,所以地面不湿。

C.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现在下雨了,所以地面湿。

D. 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现在地面湿,但是没有下雨。

2. 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是什么?A. 任何命题都只有真或假两种可能性。

B. 任何命题都可能是真或假。

C. 任何命题都不可能同时为真和假。

D. 任何命题都必然为真或必然为假。

3. 以下哪个命题是矛盾命题?A. 所有苹果都是水果。

B. 有些苹果不是水果。

C. 这个苹果是红色的。

D. 这个苹果既是红色的,又不是红色的。

4. 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是指什么?A. 一个事物是它自己。

B. 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它自己又不是它自己。

C. 一个事物可以是它自己或不是它自己。

D. 一个事物可以是任何事物。

5. 以下哪个命题是充分条件命题?A. 如果我学习,那么我会通过考试。

B. 只有我学习,我才会通过考试。

C. 即使我不学习,我也可能通过考试。

D. 我学习,但是我不会通过考试。

二、判断题6. 如果一个命题是真,那么它的逆命题也是真。

()7. 形式逻辑中的“非”操作是指否定一个命题。

()8. 一个命题的否定命题与原命题不能同时为真。

()9. 形式逻辑中的“或”操作表示逻辑上的“并且”。

()10. 形式逻辑中的“与”操作表示逻辑上的“或者”。

()三、简答题11. 请解释形式逻辑中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区别。

12. 描述形式逻辑中的“德摩根定律”是什么,并给出一个例子。

13. 形式逻辑中的“假言命题”是什么?请给出一个例子并解释其逻辑结构。

14. 解释形式逻辑中的“条件命题”和“双条件命题”的区别。

15. 形式逻辑中的“归谬法”是如何工作的?请给出一个例子。

四、应用题16. 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逻辑推理例子,并分析其逻辑结构。

17. 假设你有一个命题:“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我会去图书馆。

形式逻辑试题

形式逻辑试题

形式逻辑试题题目一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猫都有四条腿。

前提2:汤姆是一只猫。

结论:汤姆有四条腿。

解答:这个论证是有效的。

根据前提1,所有猫都有四条腿,而根据前提2,汤姆是一只猫。

根据这两个前提,可以得出结论:汤姆有四条腿。

题目二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狗都有尾巴。

前提2:此动物没有尾巴。

结论:此动物不是狗。

解答:这个论证是无效的。

尽管前提1说明所有狗都有尾巴,而前提2说此动物没有尾巴,但这并不能推出结论:此动物不是狗。

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导致此动物没有尾巴,而不是因为它不是狗。

题目三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A都是B。

前提2:C是A。

结论:C是B。

解答:这个论证是有效的。

根据前提1,所有A都是B,而根据前提2,C是A。

根据这两个前提,可以得出结论:C是B。

题目四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学校都有学生。

前提2:此处是一所学校。

结论:此处有学生。

解答:这个论证是有效的。

根据前提1,所有学校都有学生,而根据前提2,此处是一所学校。

根据这两个前提,可以得出结论:此处有学生。

题目五判断以下论证是否有效:前提1:所有植物都需要阳光。

前提2:这棵植物没有阳光。

结论:这棵植物会死亡。

解答:这个论证是无效的。

尽管前提1说明所有植物都需要阳光,而前提2说这棵植物没有阳光,但这并不能推出结论:这棵植物会死亡。

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影响这棵植物的生存,而不仅仅是缺乏阳光所导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逻辑》试题样式一、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1、“我们必须用逻辑来规范我们的思维。

”这里的“逻辑”一词的含义是思维规律。

2、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结构及其规律和简单的推理的科学。

3、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内涵和外延。

4、从周延性的角度看,“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其谓项是周延的。

5、概念“思想家”与概念“政治家”的外延关系是交叉关系。

6、“文学”这一概念可限制为古诗词,概括为艺术。

7、任何逻辑形式都包含有两个部分。

其中在逻辑形式中保持不变的部分叫做常项,在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叫做变相。

8、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的逻辑值的关系是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的逻辑值的关系是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9、当SOP假时,SAP 真,SEP 假,SIP 真。

10、根据对当关系,已知SAP真,则SEP的逻辑值为假,SIP的逻辑值为真,SOP的逻辑值为假。

11、要使“p∧﹁q”为真,则q应赋假值;已知“p∨﹁q”为假,则“﹁p←→q”的逻辑值为真。

12、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叫归纳判断。

13、推理要有逻辑性,这是指推理的形式要正确。

推理的结论有效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前提真实和形式有效。

14、将“所有的诗歌都是文学作品”进行换位推理得到有的文学作品是诗歌。

15、SEP可换质为 SA﹁P ,PAS可换位为 SIP ,SO﹁P可换质为。

16、三段论MOP∧MAS→SOP属于第 3 格OAO 式。

17、三段论“SAM∧MAP→SAP”属于第 1 格的 AAA 式。

18、已知一个三段论的小前提是SOM,则结论应是 SOP ,大前提是 PAM ,属于第 2 格。

19、在三段论中,大项是指在结论中的谓项,中项是指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项。

20、将“所有的必修课都是考试课程”进行换质位推理得到“没有必修课是考试课程”。

21、复合命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逻辑式是 p→q 。

22、已知p→q真,p为真,则q的值应为真。

23、下面这段议论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学习逻辑知识,我不反对,但是我也很难表示赞成。

”24、有一种归纳推理,它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联系。

它是完全归纳推理。

25、“A是A”、“A或者非A”、“A不是非A”分别是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的公式。

26、“毛泽东的著作不是一两天能读完的,《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的著作;所以,《纪念白求恩》不是一两天能读完的。

”此话违反了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27、“一个人的世界观要么是唯物的,要么是唯心的。

”这句话的逻辑形式是p∨q 。

28、“只有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才能根除贫困和落后;我国要摆脱贫困和落后;所以,必须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的推理式是((p←q)∧q)→p 。

29、复合判断“如果我们有正确的前提,并且把思维规律正确地运用于这些前提,那么结果必定与现实相符”的逻辑式是 (p∧q)→r 。

30、已知p为假,当q为真时,p←q的值为假。

31、“我曾经想到你家去,但结果没有碰到你。

”这个议论犯了矛盾律的错误。

32、在驳斥一种错误论题时,可以不必直接证明其错误,而只要把与之相矛盾的另一论题的真实证明之后,根据逻辑规律的矛盾规律就可推出它是假的。

二、选择题:1、“历史的逻辑是无情的。

”这里“逻辑”一词是( A )。

A、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B、指某种理论、观点或见解C、指思维的规律性D、指逻辑科学2、概念的逻辑特征是( D )A、单独和普遍B、集合和非集合C、限制和概括D、内涵和外延3、SAP与SEP之间的真假关系为( A )A、不同真,可同假B、不同假,可同真C、可同真,可同假D、不同真,不同假4、“教师是脑力劳动者”和“有的青年不是大学生”的谓项( D )。

A、都不周延B、都周延C、前者周延,后者不周延D、前者不周延,后者周延5、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 C )A、至少有一个是真的B、可以全部是真的C、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D、可以全部是假的6、“如果某人年满了18岁,那么他就有选举权。

”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 B )。

A、某人不满18岁,但他有选举权B、某人满了18岁,但他没有选举权C、某人满了18岁,或者他有选举权D、某人不满18岁,或者他没有选举权7、“巍巍长城,雄伟壮观,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

”这一议论( B )。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8、“这次汽车肇事,司机既不是有意撞人,也不是无意撞人;因此,我们既不能说司机有罪,也不能说司机无罪。

”这一议论犯了( B )的逻辑错误。

A、偷换概念B、自相矛盾C、模棱两不可D、转移论题9、SAP通过换质推理可以得到( A )。

A、SE﹁PB、SA﹁PC、SO﹁PD、SI﹁P10、下列判断类型不能进行换位的是( D )。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11、以E判断为大前提,以I判断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结论为( D )。

A、SEPB、SAPC、SIPD、SOP12、以下推理有效的是( C )。

A、SAP→SEPB、SIP→SOPC、MAP∧SAM→SAPD、(p∨q)∧p→﹁q三、判断题:1、有否定词概念都是负概念。

(×)2、“贵州”可概括为“中国”,可限制为“凯里”。

(×)3、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大;概念的内涵越少,外延就越小。

(×)4、“四川人不怕辣”的“四川人”属于非集合概念。

(×)5、“人贵有自知之明”的“人”属于集合概念。

(√)6、“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这个定义过宽。

(√)7、中学教师分为高中教师、初中教师和中专教师。

(×)8、函授班的学员,成份较为复杂,有的是教师,有的是青年,有的是女同志,有的是国家干部。

(×)9、有的同学是好样的,所以,有的同学不是好样的。

(×)10、“李白和杜甫是朋友。

”这是个关系判断。

(√)11、两个具有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加以肯定,也不能同时加以否定。

(√)12、结论不周延的项,前提也不周延。

(×)13、“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和“所有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的逻辑形式一样。

(√)14.“真理都是主观的”这句话是不对的,所以真理都是客观的。

(×)15、从SEP真,能推出PI﹁S真。

(×)16、如果一个三段论的中项一次都不周延,那么这个三段论不是一个有效的三段论;这个三段论的中项是周延的;所以,这个三段论是有效的。

(×)17、“党员同志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我又不是党员。

”这句话有逻辑错误。

(√)18、进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19、“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等于说“有的语词不表达概念”。

这是负判断的等值判断的推理。

(√)20、如果停电了,那么隔壁教室的灯就不会亮,而隔壁教室的灯不亮,可见,是停电了。

(×)四、图表题:1、请用欧拉图表示“中国人”、“青年人”、“工程师”、“老年人”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2、请用欧拉图表示“语言”“知识分子”“教师”“文学家”几个概念的外延关系。

3、请列表分析性质判断的真假制约关系。

4、已知“所有S都不是P”为假,请用欧拉图表示S、P可能具有的外延关系。

5、已知“所有A不是B,所有C 不是A”,请用欧拉图表示B、C可能具有的外延关系。

6、用真值表法检验推理“(p←q)∧q→p”是否有效。

7、用真值表判定“p→q”与“q←p”是否等值。

8、请用一个真值表检验“只有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搞活”与“如果要把经济搞活,那就得发展商品经济”是否等值。

五、证明题:请用反证法证明三段论第一格、第二格和第三格的有关规则。

(要求:证明时只能运用三段论的一般规则,不得依赖本格的其它规则。

)证明第一格:1,AAA式 MAP∧SAM→SAP六、把下列三段论省略式恢复成完整式,并指出它是否正确。

1、我不是班主任老师,所以,我不管学生的思想。

恢复:班主任老师管学生的思想,我不是班主任老师,所以,我不管学生的思想。

MAP ∧SEM→SEP 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能周延)P2、人是有缺点的,领袖人物也不例外。

恢复:人是有缺点的,领袖人物是人,所以,领袖人物也不例外。

MAP∧SAM→SAP 正确3、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个好教师,我是爱学生的。

恢复: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个好教师,我是好老师,所以,我是爱学生的.PEM∧SAM→SAP 错(因为在前提中若有否定的,结论也是否定的)4、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所以,拾来的东西不是要还的。

恢复: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拾来的东西不是借来的,所以,拾来的东西不要还。

MAP ∧SEM→SEP 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能周延)P七、应用推理题:1、已知:甲和乙参加高考,则丙不参加高考;只有乙参加高考,丁才参加高考;甲和丙都参加高考。

试问:乙和丁是否参加高考?请写出推导过程。

设:甲参加考试为P,乙参加考试为q,丙参加考试为r,丁参加考试为s。

解:由题意有①(p∧q)→﹁r ②q←s ③p∧r∵p∧r∴r∵(p∧q)→﹁r∴﹁p∨﹁q∵p∴﹁q∵q←s∴﹁s所以乙和丁都没有参加高考2、莎士比亚的剧本《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人公鲍细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金、银、铅三个盒子。

每个盒子的铭牌各写有一句话。

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

谁能根据这三句话,猜着她的肖像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她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盒子里”;银盒上写着:“肖像不在这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求婚者猜中了。

请问求婚者是怎样猜中的?设:金盒上写的“肖像在这盒子里”为p,银盒上写着:“肖像不在这里”为q,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为r解:由题意可知,只有p和q 为同素材,所以p和q只有一个为真,既要么在这金盒子里,要么不在金盒子里。

所以有:①p为真,在这金盒子里为真,不在这里为假则,∵p,q,r中只有一个为真,∴﹁r,即肖像不在金盒子里为假②q为真,肖像在这里为假,不在金盒子里为真则,∵p,q,r中只有一个为真,∴﹁r,即肖像不在这里为假,这与q真,即肖像在这里为假相矛盾所以肖像在金盒子里。

3、某女排有A、B、C、D、E、F六名主力队员。

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对主力队员之间的配合总结了如下几条规律:(1)要是C上场,那么D也要上场;(2)只要A不上场,B才不上场;(3)要么B上场,要么D上场;(4)如果E和F同时上场,则C也要上场。

现在需要A和F同时上场。

请问,为了保持球场上的最佳阵营,E该不该上场?(写出推导过程)解:由题意有,①C→D ②A←B ③要么B要么 D ④(E∧F)→C∵A∧F∴A∴F∵A←B∴B∵要么B要么 D∴﹁D∵C→D∴﹁C∵(E∧F)→C∴﹁E∨﹁F∵F∴﹁E所以E队员不上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