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案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案主备人:张爱芳(第二课时)知识目标:1、掌握微型繁殖和植物组织培养的联系2、掌握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和意义3、了解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能力目标:搜集有关细胞工程研究进展和应用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细胞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关系;2、关注细胞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教学难点:掌握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的知识,这节课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基础。
★教材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2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1节课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等三方面内容。
在此基础上,本节主要学习植物细胞工程的三方面应用,即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内容。
★教学建议:在植物繁殖新途径的教学中,首先可由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引入,让学生回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思考利用这项技术能做哪些工作,再逐一讲解微型繁殖技术、作物脱毒及人工种子。
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其他应用,应当参照教材的思路,先介绍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说明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再介绍科技人员是如何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的。
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的教学中,尽管此内容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另一方面的重要应用,但由于学生对此内容易于理解,所以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再结合资料分析。
★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理解记忆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析,师生共同讨论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
★导入设计导入一:拯救国家极危植物——虎颜花虎颜花为野牡丹科单种属植物,原产广东,为罕见的野生观赏植物,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虎颜花叶片基生,叶形巨大、美丽,呈心形,上有老虎斑纹,故虎颜花。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 了解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2、过程与方法(1)搜集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研究进展和应用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交流;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2)认同细胞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由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引入,让学生回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 哪些工作 资料 1 兰花因高雅美丽而深受人们喜爱,兰花常用分根法和种子进行繁殖。
在兰花的常规繁殖中,遇 到的难题是,用分根繁殖速度缓慢,不利于新品种的推广,用种子繁殖又很困难,因为兰花的种子十分微 小,胚很纤弱,种子几乎没有储藏营养物质,在发芽过程中很容易夭折。
以回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铺垫,提出兰花常规繁殖中遇到的难题,激发同学解决问题的兴趣,联 系当前兰花市场供应充足的现状,引出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二、新课学习1) 掌握微型繁殖和植物组织培养的联系;2) 掌握作物脱毒制备过程和意义;原理和过程 ,思考利用这项技术能做问题探讨】同学们阅读教材P38 内容,思考讨论解决下列问题:1. 什么是微型繁殖(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2.微型繁殖技术有哪些特点(①繁殖速度快②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因为这是无性繁殖③不受自然生长季节的限制,因为在具有一定人工设施的室内生产)3. 通过微型繁殖技术已经产业化生产的实例有哪些(兰花、生菜、杨树、无籽西瓜)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后,总结出微型繁殖有关知识。
总结】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 微型繁殖1)概念: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2)特点:①繁殖速度快②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③不受自然生长季节的限制3)实例:兰花、生菜、杨树、无籽西瓜资料分析】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有500 多种,受害的植物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和花卉,如马铃薯、草莓、甘蔗、菠萝、香蕉、大蒜等,而且没有有效的防治办法,只能拔除病株,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践应用”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践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2.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内容: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
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3.植物细胞工程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2.重点: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
2.投影仪。
3.教学软件:植物细胞工程实践应用视频。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认识情况。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学生活动:设计实验、分析案例、讨论问题。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植物细胞工程的背景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及实际应用和前景。
3.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案例。
4.归纳小结:总结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以及实际应用和前景。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采用试卷测试、小组讨论和实验方案设计进行评价。
2.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3.修改教学策略: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布置:1.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前沿技术和应用。
2.设计一个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3.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植物细胞工程的看法和认识。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高中生物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植物细胞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2. 难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条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植物组织培养的视频资料。
2. 准备相关的实物模型或图示,如植物组织培养皿、植物细胞等。
3. 准备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际案例。
五、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植物细胞工程是什么,包括哪些技术。
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操作步骤、条件及应用。
3.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课堂导入】(引句,如:大家知道吗?植物也可以进行细胞工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和应用。
)(2分钟)【新课内容】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5分钟)讲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定义,介绍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包括的组织培养、遗传转化等。
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0分钟)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演示操作步骤,如外植体选择、消毒、接种、培养等。
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如光照、温度、湿度等。
3.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10分钟)讲解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如微型繁殖、作物脱毒等。
介绍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如基因编辑、遗传转化等。
阐述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如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等。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 复习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
2. 思考植物细胞工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
六、教学拓展1. 介绍植物细胞工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环境保护、生物制药等。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教学设计13: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目标(1)掌握微型繁殖和植物组织培养的联系(2)掌握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和意义(3)了解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4)了解细胞产物的实例教学重难点植物细胞工程在作物繁殖和育种两方面的应用。
教学过程1.微型繁殖(1)概念: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优点2.作物脱毒(1)取材:无病毒的茎尖组织。
(2)优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人工种子(1)概念:以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2)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长成幼苗。
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和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作物新品种的培育(1)单倍体育种①原理:细胞的全能性和染色体变异。
②过程:花药单倍体植株纯合子植株。
③优点:a.后代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
b.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2)突变体的利用①产生: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的分生状态,因此容易受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②利用:从产生突变的个体中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突变体,进而培育成新品种。
2.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细胞产物的种类: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等。
(2)实例:我国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了大量生产人参皂甙干粉;另外,三七、紫草和银杏的细胞产物也都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总结升华]1.作物脱毒、人工种子(1)作物脱毒主要是强调组织培养的取材一定是无毒的(如茎尖、根尖),这样才能繁殖出无毒的也是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但是只需培育得到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材料,包上人工种皮就可形成人工种子。
②人工种皮含有胚状体发芽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或植物激素,还应含有杀菌剂,以防播种后微生物的侵害,相当于种子的子叶或胚乳。
③人工种子发芽得到的幼苗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另外还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的限制。
2.人工种子与天然种子的区别(1)人工种子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产生的,属于无性繁殖,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案(附答案)

专题2细胞工程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寄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学习目标】1、理解微型繁殖技术的应用。
2、了解单倍体育种过程和优点。
【课题重点】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
【课题难点】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学习过程】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1)微型繁殖技术:用于优良品种的技术。
(2)特点:①保持优良品种的。
②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
(3)实例:20世纪60年代,荷兰的科学家就成功地实现了利用来培育兰花。
2.作物脱毒(1)材料:植物的(如)。
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
(2)脱毒苗:切取(例如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
(3)优点:使农作物。
3.人工种子(1)概念:一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顶芽和等为材料,经过人工包装得到的种子。
(2)特点:①后代无。
②不受、和限制。
(3)人工种子的制备,如图人工种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胚状体(分生组织),它相当于天然种子的胚,是有生命的物质结构;二是供胚状体维持生命力和保证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人工胚乳;三是具有保护作用的“人工种皮”。
二、作为新品种的培育1.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加倍(1)方法:离体培养植株纯合子植株。
(2)优点:①后代是纯合子,能。
②明显缩短了。
2.突变体的利用(1)产生原因: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易受和(如、等)的影响而。
(2)利用: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进而培育成。
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细胞产物种类:、脂肪、糖类、、香料、生物碱等。
2.技术:植物技术。
3.实例:我国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了大量生产;另外,三七、紫草和银杏的也都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课堂小结1.微型繁殖技术微型繁殖是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际上是无性生殖的一种。
在繁殖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亲、子代细胞内DNA相同,具有相同的基因,因此能保证亲、子代遗传特性不变。
利用这种技术能高效快速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优点:选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高中生物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和步骤。
3. 了解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生产、园艺产业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原理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操作步骤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细胞工程的奥秘。
2. 通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植物细胞工程相关知识储备,实验器材和药品。
2. 学生准备:预习植物细胞工程相关内容,了解基本概念。
五、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介绍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其研究对象和内容。
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步骤及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基础。
3.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介绍植物细胞工程在作物育种、繁殖技术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4. 植物细胞工程在园艺产业中的应用:讲解植物细胞工程在花卉、观赏植物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园艺产业的认知。
5. 植物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介绍植物细胞工程在生产药物、保健品等方面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6. 植物细胞工程实例分析:分析具体植物细胞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实际操作过程和成果。
7. 植物细胞工程的操作步骤:讲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如外植体选择、愈伤组织诱导等。
8.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9.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介绍植物细胞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
10. 植物细胞工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工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高中生物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例。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和原理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3.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 植物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5. 植物细胞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生产、生物制药和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实例。
2. 难点: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步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细胞工程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
3. 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转基因植物的果实,引发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的好奇心。
2. 理论讲解:介绍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 实例分析:讲解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生产、生物制药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4.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亲身体验植物细胞工程的过程。
5. 小组讨论:学生围绕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6.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评价和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细胞工程的原理、应用实例和实验操作步骤。
2. 实验材料:提供植物组织培养所需的器材和试剂。
3.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学术文章和案例,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案
一、教材分析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2
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1节课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等三方面内容。
在此基础上,本节主要学习植物细胞工程的三方面应用,即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微型繁殖和植物组织培养的联系
(2)掌握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和意义
(3)了解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
难点:掌握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
三、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理解记忆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过程方法、意义?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概念、原理、过程方法、意义?
(二)导入新课
(三)重难点讲解
在植物微型繁殖新途径的教学中,首先可由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引入,让学生回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思考利用这项技术能做哪些工作?再逐一讲解微型繁殖技术、作物脱毒及人工种子。
一、植物微型繁殖新途径
1. 微型繁殖与无性生殖
微型繁殖是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际上是无性生殖的一种。
在繁殖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亲、子代细胞内DNA相同,具有相同的基因,因此能保证亲、子代遗传特性不变。
利用这种技术能高效快速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2.微型繁殖与作物脱毒、人工种子
作物脱毒、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的培育过程均有采用微型繁殖的技术。
作物脱毒主要是强调微型繁殖的取材一定是无毒(的如茎尖、根尖),才能繁殖出无毒的幼苗。
人工种子采用的还是微型繁殖的技术,但是只需培育得到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包上人工种皮就可形成人工种子。
人工种子与微型繁殖得到的幼苗一样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另外还可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的限制。
1、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后代无性状分离,后代都是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单倍体育种从本质上说属于有性生殖,这一点与微型繁殖有所区别。
但单倍体育种首先要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采用还是微型繁殖的技术,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子。
2、突变体的利用: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地分生状态,因此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从这些产生的突变的个体中可以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突变体,进而培育成新品种。
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人参皂甙的工厂化生产过程、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的生产,应用的都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生产过程:
第一步,选择人参根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经过培养选择找到增殖速度快而且细胞内人参皂甙含量高的细胞株作为种质,其中一部分作为保存用,以备下一次生产用,一部分进行发酵生产。
第二步,将第一步选择到的细胞株在发酵罐中的适合培养液中进行液体培养,增加细胞数量。
第三步,将发酵罐中培养的细胞进行破碎,从中提取人参皂甙。
(四)典型例题
例1.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是指()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B.嫁接
C.营养繁殖
D.植物组织培
例2.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养或生产()
A.食品添加剂
B.无病毒植物
C. 人工种子
D.前三项都是
例3.马铃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
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办法是()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B.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
C.利有芽尖进行组织培养
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3、人工种子
1、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
2、突变体的利用
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