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模块要点回眸第7点爆炸现象的三个特征素材教科版选修3-5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爆炸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爆炸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爆炸知识点总结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爆炸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能量转化、动能和势能的关系、爆炸的原理等内容。

下面将对高三物理爆炸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1.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在一个爆炸过程中,爆炸物质的势能转化为爆炸物体的动能。

2.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体系的爆炸过程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二、爆炸的原理1. 爆炸物:指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大量能量的物质,如炸药等。

2. 燃烧:爆炸物质在氧气存在下,放出大量热量和光能。

3. 爆炸波:爆炸物质迅速燃烧释放的气体产生冲击波、火焰和烟雾等现象。

4. 爆炸反应速度:由于爆炸物质的特殊性质,爆炸反应速度非常快,通常以米/秒来描述。

三、爆炸的影响因素1. 爆炸物质特性:不同的爆炸物质具有不同的爆炸性质,如稳定性、爆速等,对爆炸威力有影响。

2. 爆炸物质量:爆炸物质的质量越大,释放的能量也就越大,爆炸威力更强。

3. 传播介质:爆炸波的传播受到介质的影响,不同介质会对爆炸波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产生不同影响。

四、爆炸的应用1. 爆炸工程:例如拆除建筑物、矿山爆破等,利用爆炸的力量进行工程施工。

2. 军事应用:“硝烟弥漫的战场”,爆炸在军事行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3. 烟火表演:烟花爆竹是利用爆炸产生的美丽火花表演。

4. 生活安全:了解爆炸知识可以帮助人们安全处理和预防各种爆炸事故。

五、爆炸的防护措施1. 加强安全意识:提高人们对爆炸的危害性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2. 保持距离:远离可能发生爆炸的地点,减少受伤风险。

3. 遵循规定: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合理使用爆炸物品。

总结:对于高三物理学习中的爆炸知识点,我们了解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爆炸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爆炸的应用和防护措施。

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爆炸的现象和应对相应的问题。

在学习中,我们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安全意识,避免发生爆炸事故,并合理利用爆炸技术,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高中物理选修3-5-反冲运动一火箭

高中物理选修3-5-反冲运动一火箭

反冲运动一火箭
知识集结
知识元
反冲运动
知识讲解
爆炸与反冲
1.爆炸与反冲的特点
(1)内力远大于外力,动量守恒.
(2)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动能增加.
2.爆炸:两物体间由于炸药的作用均受到巨大作用力,而作用力远大于外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动量守恒.由于爆炸力做功,所以物体系统的动能增加.
3.反冲:反冲运动是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反冲运动过程中,一般满足系统的合外力为零,或内力远大于外力的条件,因此可用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例题精讲
反冲运动
例1.
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
例2.
下列所描述的事例或应用中,利用反冲原理的是()
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例4.
今年春节上映的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有这样的情节: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

这个科幻情节中里有反冲运动的原理。

现实中的下列运动,属于反冲运动的有()
例5.
下列属于反冲运动的是()。

高中物理选修3-5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5重要知识点总结

选修3-5知识汇总一、动量1.动量:p =mv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2.冲量:I =Ft {方向由F 决定}3.动量定理:I =Δp 或Ft =mv t –mv o {Δp:动量变化Δp =mv t –mv o ,是矢量式}4.动量守恒定律:p 前总=p 后总或p =p ’也可以是/22/112211v m v m v m v m +=+ 5.(1)弹性碰撞: 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2'1221121v m v m v m v m +=+ ① 2'222'1122221121212121v m v m v m v m +=+ ② 1211'22v m m m v +=其中:当2v =0时,为一动一静碰撞,此时 (2)非弹性碰撞:系统的动量守恒,动能有损失'2'1221121v m v m v m v m +=+(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共v m m v m v m )(212211+=+,且动能损失最多6. 人船模型——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人和船)发生相互作用时,不受其它外力,对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动量守恒,且任一时刻的总动量均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1 = MV2 (注意:几何关系) 注: (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 思考1:利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是什么? 思考2:动量变化Δp 为正值,动量一定增大吗?(不一定) 思考3: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其中一个物体的动量增大,另一个物体的动量一定减小吗?动能呢?(不一定)思考4:两个物体碰撞过程遵循的三条规律分别是什么?思考5:一动一静两个小球正碰撞,入射球和被撞球的速度范围怎样计算?思考6:有哪些模型可视为一动一静弹性碰撞?有哪些模型可视为人船模型?人船模型存在哪些特殊规律? 思考7:同样是动量守恒,碰撞,爆炸,反冲三者有何不同?(有弹簧的弹性势能或火药的化学能,或者人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的情况下,总动能增大) 二、波粒二象性1、1900年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E=hv2、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1905年,爱因斯坦量解释了光电效应,提出光子说及光电效应方程3、光电效应① 每种金属都有对应的c ν和W 0,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种金属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0W h E Km -=ν)。

高中物理《碰撞 碰撞爆炸模型》文字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碰撞 碰撞爆炸模型》文字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5

碰撞爆炸模型(1)、碰撞和爆炸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相互作用力为变力,作用时间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受到的外力,故均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2)、在碰撞过程中,如果没有动能损失,碰撞前后的总动能相等(弹性碰撞);如果有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系统的总动能减小(非弹性碰撞),其中,若参与碰撞的两个物体碰撞后速度相同则系统动能损失最大(完全非弹性碰撞)。

在爆炸过程中,因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所以系统的动能会增加。

(3)、由于碰撞(或爆炸)作用时间极短,因此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认为碰撞(或爆炸)后仍从碰撞(或爆炸)前瞬间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但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却发生明显的变化。

例1、如图1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

小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m 、m β (β为待定系数)。

A 球从边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于轨道最低点的B 球相撞,碰撞后A 、B 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均为41R ,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1)、待定系数β;(2)、第一次碰撞结束时小球A 、B 各自的速度和对轨道的压力;(3)、小球A 、B 在轨道最低处第二次碰撞刚结束时各自的速度,并讨论小球A 、B 在轨道最低处第n 次碰撞刚结束时各自的速度。

解析:(1)由机械能守恒:44mgR mgR mgR β+=………………①解得:β=3. (2)设A 、B 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1v 、2v ,则42121mgR mv = ……………… ②42122mgR mv ββ= ………………③ 设向右为正、向左为负,解得:gR v 211-=,方向向左;gR v 212=,方向向右。

设轨道对B 球的支持力为N F ,B 球对轨道的压力为‘N F ,方向竖直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则:R m mg F N 22νββ=-………………④mg F F N N 5.4'-==………………⑤方向竖直向下。

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按照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将爆炸分为三类; (1)物理爆炸:这是一种物理过程。

在爆炸中,介质只发生物态变化,不发生化学反应。

这类爆炸一般是由于容器内气体压力升高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致使容器破裂所形成的。

如锅炉爆炸、高压气瓶及其它压力容器、轮胎爆炸。

(2)化学爆炸:物质发生高速放热化学反应,导致爆炸,主要化学反应有两类: 一类是某些物质(如乙烯、环氧乙烷等分解性气体或某些炸药等)的分解爆炸;另一类为可燃物与氧化剂急剧结合产生的氧化反应,如炸药爆炸,可燃气或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爆炸等。

后一类爆炸引发的事故较多,应属防范重点。

(3)原子爆炸(核爆炸);某些物质的原子核发生裂变反应,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而形成的爆炸。

爆炸主要特征:(1)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爆炸反应一般在10-5~10-6S间完成,爆炸传播速度(简称爆速)一般在2000m/s~9000m/s之间。

由于反应速度极快,瞬间释放出的能量来不及散失而高度集中,所以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气体混合物爆炸时的反应速度比爆炸物品的爆炸速度要慢得多,数百分之一至数十秒内完成,所以爆炸功率要小得多。

(2)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多数爆炸伴有温度升高;爆炸时反应热一般为2900~6300kJ/kg,可产生2400~3400℃的高温。

气态产物依靠反应热被加热到数千度,压力可达数万个兆帕,能量最后转化为机械功,使周围介质受到压缩或破坏。

气体混合物爆炸后,也有大量热量产生,但温度很少超过1000℃。

(3)周围介质在压力作用下产生振动或受到机械破坏;1kg炸药爆炸时能产生700~1000L气体,由于反应热的作用,气体急剧膨胀,但又处于压缩状态,数万个兆帕压力形成强大的冲击波使周围介质受到严重破坏。

气体混合物爆炸虽然也放出气体产物,但是相对来说气体量要少,而且因爆炸速度较慢,压力很少超过2MPa。

(4)由于介质振动而产生音响。

其中,压力急剧升高是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高二(3233)班选修3-5总结一,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1.容易混淆的几个物理量的区别(1)动量与冲量的区别:2.动量定理的应用(1)应用I=Δp求变力的冲量。

如果物体受到变力作用,则不能直接用I=F·t求变力的冲量,这时可以求出该力作用下物体动量的变化Δp,即等效代换为变力的冲量I。

(2)应用Δp=F·t求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

曲线运动中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求动量变化Δp=p′-p需要应用矢量运算方法,比较复杂。

如果作用力是恒力,可以求恒力的冲量,等效代换动量的变化。

(3)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

用动量定理解释的现象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分析力与作用时间的关系;另一类是作用力一定,分析力作用时间与动量变化间的关系。

分析问题时,要把哪个量一定、哪个量变化搞清楚。

(4)处理连续流体问题(变质量问题)。

通常选取流体为研究对象,对流体应用动量定理列式求解。

3.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

(2)确定所研究的物理过程及其始、末状态。

(3)分析研究对象在所研究的物理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4)规定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式。

(5)解方程,统一单位,求解结果。

4.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系统动量成立的条件:①系统(或某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时,系统(或某方向)动量守恒;②系统(或某方向)受外力但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则系统(或某方向)动量守恒;③系统(或某方向)所受合外力虽然不为零,但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时,如碰撞、爆炸等现象中,系统(或某方向)的动量可看成近似守恒;④系统总的来看不符合以上三条中的任意一条,则系统的总动量不守恒。

但是,若系统在某一方向上符合以上三条中的某一条,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一、黑体辐射(了解)与能量子1.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叫__________2.黑体: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叫黑体。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动量1.冲量物体所受外力和外力作用时间的乘积;矢量;过程量;I=Ft;单位是N·s。

2.动量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矢量;状态量;p=mv;单位是kg ·m/s;1kg ·m/s=1 N·s。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4.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内力远大于外力;如果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守恒。

5.动量定理系统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I=mv末-mv初。

6.反冲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系统动量守恒。

7.碰撞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系统动量守恒。

8.弹性碰撞如果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很小,可以略去不计,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9.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需要计算损失的动能的碰撞;如果两物体碰撞后黏合在一起,这种碰撞损失的动能最多,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

第二章波粒二象性1.热辐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2.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质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3.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4.黑体辐射规律一方面随着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5.能量子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粒子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并且ε=hν,ν是电磁波的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光子的能量为hν。

6.光电效应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叫逸出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h ν-W ;每种金属都有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和相应的红线波长;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高三物理爆炸知识点

高三物理爆炸知识点

高三物理爆炸知识点在高三物理学习中,掌握物理爆炸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三物理爆炸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1. 爆炸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爆炸是指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其基本特征包括剧烈的声响、明亮的闪光、巨大的冲击波和产生的高温高压等。

2. 爆炸的分类根据爆炸产生的能量来源,可将爆炸分为化学爆炸、核爆炸和物理爆炸三种类型。

其中,化学爆炸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3. 爆炸与能量转化爆炸是能量从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等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过程。

在爆炸中,化学能转化为宏观机械能和热能,从而产生冲击波、火焰和声光效应等。

4. 爆炸的速度和压力爆炸的速度和压力是其重要的物理特性之一。

爆炸速度取决于反应物的爆炸性,在火药等爆炸物中,其速度可以达到数千米/秒。

而压力则由爆炸物的性质和装置等因素决定,常常能产生巨大的冲击波。

5. 爆炸的防范和安全使用熟悉爆炸物的物理性质和安全使用方法对于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防范爆炸意外事故的措施包括合理储存、正确操作、禁止残留等。

在实验室或工业生产中,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6. 爆炸的应用爆炸在军事、工业、矿山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军事方面,爆炸被用于军火的制造、焚烧战术和火箭发动机等方面。

在工业生产中,爆炸用于破碎岩石、焊接金属等过程中。

在矿山中,爆炸被用于炸开矿石,提高采矿效率等。

7. 爆炸的研究和发展爆炸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爆炸发生的机理和爆炸物的特性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爆炸学在战争、工业、安全等领域日益重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通过对高三物理爆炸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爆炸现象的原理和特性,学会正确防范和安全使用爆炸物,同时也扩展了我们对爆炸的应用领域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加深对物理爆炸的理解,为未来的应用和研究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点 爆炸现象的三个特征
解决爆炸类问题时,要抓住以下三个特征:
1.动量守恒:由于爆炸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爆炸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远大于受到的外力,所以在爆炸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
2.动能增加:在爆炸过程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因此爆炸后系统的总动能增加.
3.位置不变:爆炸的时间极短,因而作用过程中,物体产生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认为爆炸后,物体仍然从爆炸的位置以新的速度开始运动.
对点例题 从地面竖直向上发射一炮弹,炮弹的初速度v 0=100 m/s ,经t =6.0 s 后,此炮弹炸成质量相等的两块.从爆炸时算起,经t 1=10.0 s 后,第一块碎片先落到发射点,求从爆炸时起,另一碎片经多长时间也落回地面?(g =10 m/s 2
,空气阻力不计)
解题指导 设炮弹爆炸时的速度为v 0′,离地面高度为H ,则有:v 0′=v 0-gt ,H =v 0t -12gt 2
代入数据解得v 0′=40 m/s ,H =420 m
设刚爆炸后瞬间,先落到地面上的碎片的速度为v 1,因落在发射点,所以v 1为竖直方向.若v 1>0,表示竖直向上运动;若v 1<0,表示竖直向下运动;若v 1=0,则表示自由落体运动.若v 1=0,则落地时间t ′= 2H g
=84 s <t 1=10.0 s ,由此可知,v 1方向应是竖直向上.选炮弹爆炸时H 高度为坐标原点,则:-H =v 1t 1-12
gt 21,解得:v 1=8 m/s 设刚爆炸后瞬间,后落地的碎片的速度为v 2,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v 0′=mv 1+mv 2 将v 0′、v 1代入解得:v 2=72 m/s
若从爆炸时起,这块碎片经时间t 2落地,则
-H =v 2t 2-12
gt 2,得:5t 2-72t 2-420=0 t 2≈18.9 s 或t 2′≈-4.5 s(舍去)
答案 18.9 s
方法总结 1.炮弹在空中爆炸时,所受合外力(重力)虽不为零,但重力比起炮弹碎块间相互作用的内力小得多,故可认为爆炸过程炮弹系统(各碎块)的动量守恒.2.爆炸时位置不
变,各碎块自爆炸位置以炸裂后的速度开始运动.
1.有一大炮竖直向上发射炮弹,炮弹的质量为M =6.0 kg(内含炸药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射出时的速度v 0=60 m/s.当炮弹到达最高点时爆炸为沿水平方向运动的两片,其中一片质量为4.0 kg.现要求这一片不能落到以发射点为圆心、R =600 m 为半径的圆周范围内,则刚爆炸完时两弹片的总动能至少多大?(忽略空气阻力)
答案 6×104
J
解析 炮弹炸裂时的高度h =v202g =6022×10
m =180 m 弹片落地的时间t = 2h g = 2×18010 s =6 s 两弹片的质量m 1=4.0 kg ,m 2=2.0 kg
设它们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由动量守恒定律知m 1v 1=m 2v 2
所以v 2=2v 1
设m 1刚好落在R =600 m 的圆周上
则v 1=R t =600 m 6 s
=100 m/s 此时v 2=200 m/s
所以总动能至少为:E =12m 1v 21+12
m 2v 2 代入数据得E =6×104 J.
2.在水平面上以v 0=20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发射一炮弹,其质量m =10 kg ,当炮弹上升至最高点时,突然炸裂成A 、B 两块,各自沿着水平方向飞出,测得A 、B 落地点间的距离x =100 m ,落地时两者的速度相互垂直,问A 、B 的质量各为多少?(忽略空气阻力,g 取10 m/s 2)
答案 m A =8 kg ,m B =2 kg 或m A =2 kg ,m B =8 kg
解析 炮弹竖直上升的高度h =v202g
=20 m ,炸裂的瞬间,A 、B 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0=m A v A -m B v B .
此后A 、B 各自做平抛运动,设A 、B 落地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依题意有α+β=90°,h =1
2gt 2,解得t = 2h g
=2 s .水平方向有v A t +v B t =100 m , 竖直方向有gt =v A tan α=v B tan β,
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
解得⎩⎪⎨⎪⎧ vA =10 m/s vB =40 m/s 或⎩⎪⎨⎪⎧ vA =40 m/s vB =10 m/s 故mA mB =vB vA =41或14
, 又m A +m B =10 kg ,则⎩⎪⎨⎪⎧ mA =8 kg mB =2 kg 或⎩⎪⎨⎪⎧ mA =2 kg mB =8 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