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解读

合集下载

冰心的散文写作特点

冰心的散文写作特点

冰心的散文写作特点冰心(原名谢冰心)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翻译家,被誉为“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之母”,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冰心的散文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展现了她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独到的见解。

下面将从冰心散文的主题选择、情感表达、语言运用和文笔风格等方面,来探讨她的散文写作特点。

首先,冰心的散文作品的主题丰富多样。

她的散文作品主要涵盖生活、自然、人物等多个方面。

在生活主题中,她写过许多关于家庭、亲情、友情等感人的故事,比如《两张薄薄的纸》、《家》等。

在自然主题中,她描写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自然界中的生灵,比如《石门山杂记》、《蜈蚣》等。

在人物主题中,她则塑造了许多可爱、活泼、善良的孩子形象,比如《草原的牧羊人》、《小淘气》等。

冰心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抓住细节,并将之展开思考,使她的散文具有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此外,冰心的散文语言简洁明了,具有强烈的形象感。

她致力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描述自然景色时,她通过一些动人的形容词和比喻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栩栩如生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比如,在《蜈蚣》这篇散文中,她用“大月亮翘起一只来很多英里的弯眉,一星瓣青花瓦脏脏的”来形容月牙状的地面,生动而传神。

同时,她的散文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没有过多的华丽修饰,能够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最后,冰心的散文作品文笔流畅,行文优美。

她的散文往往叙述流畅,结构完整,章回引领合理,情节跌宕起伏,读起来非常顺畅。

她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在用词方面,她善于选取准确的词语,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

不少作品还带有一种韵律感,读起来有一种音乐般的美感。

整体上,冰心的散文作品尽显优雅的文风,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

总的来说,冰心的散文作品具有多种特点,包括主题丰富多样、情感丰富真挚、语言简练形象、文笔流畅优美等。

她的散文作品不仅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也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散文:冰心的散文诗赏析

散文:冰心的散文诗赏析

散文:冰心的散文诗赏析导言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她以其独特的散文创作风格和深情的诗意表达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围绕冰心的散文诗进行赏析,从语言、主题和艺术手法等方面深入剖析,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冰心的作品。

一、语言的虚实交融冰心的散文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

她巧妙地运用虚实交融的手法,将诗意融入散文中。

冰心的散文诗以优美流畅、富有节奏感的文字,将读者带入一个富有梦幻色彩的世界。

冰心善于用凄美的词句描绘自然景色,她运用生动的形象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叙述,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比如在《忆江南·清明》一文中,冰心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春天:“江南春天的童话,蓦然间便降下了春雨,比我的泪,比我的情更加纷扬。

”读者在阅读这样的句子时,不禁感受到一种温暖、缠绵的情感,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江南春天之中。

二、主题的内涵深刻冰心的散文诗着重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她用细腻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探讨了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

在《寻龙·浮生记事》一文中,冰心写道:“当我们的心停下时,远处的水浮现镜般的平静。

”这句简洁而深刻的话语,道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澄明与平静。

冰心通过对内心的描绘,引导读者反思生活中的琐碎与繁杂,以及冷漠和浮躁带来的压抑,进而引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思考。

此外,冰心的散文诗还探讨了爱情的主题。

她以细腻而真挚的文字将爱情的美好与苦涩展现出来。

例如,在《爱情·春梦》中,冰心抒发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此刻,她只觉得生命的翅膀已经展开,那种无法拒绝的吸引力就要决定生活的一切。

”冰心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爱情对人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爱情的高贵与神圣。

三、艺术手法的运用除了语言和主题的运用,冰心在散文诗创作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法,使作品更具魅力和表现力。

首先是节奏感的运用。

冰心的散文诗常常使用押韵和平仄,使作品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冰心散文的特点范文

冰心散文的特点范文

冰心散文的特点范文冰心是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和翻译家,以其独特的散文风格和真挚的言辞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冰心的散文作品是她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的表达,充满着情感和人性的关怀。

以下是冰心散文的几个特点:1.温情感人:冰心的散文作品常常带有一种温情感人的风格,她以真实而生动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其中蕴含的感动和美好。

她用包容和关怀之情表达着对生命的赞美和珍视。

2.简洁凝练:冰心的散文风格简洁而凝练,她善于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思想。

她的句子有时只有几个字,但却能传递出强烈的感情和意义。

冰心的文字流畅自然,通过简洁的叙述展示出生活的真实面貌和精彩细节。

3.精神追求:冰心的散文作品中常常弥漫着一种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她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人性的渴望和追求,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

冰心的散文通过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4.真实感受:冰心的散文作品真实而鲜活,她以亲身经历和深入思考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表达出来。

冰心善于观察和捕捉生活细节,她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入到文字中,使读者能够共鸣和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5.叙述生活:冰心以平实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人们的生活,她通过几个生动的场景和形象的描写,展示出生活的点滴和生命的真谛。

冰心的散文常常以一种肯定人性的态度来叙述人们的生活,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思考,让读者对生活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冰心的散文作品充满真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她用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传递出温情和关怀。

她以真实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揭示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冰心的散文作品如同一扇窗户,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美好和真实的生活。

冰心文章的特点

冰心文章的特点

冰心的文章首要特征是感情真挚。

冰心散文是她那纯真的内心世界流淌出来的心泉,包含着感悟人生的真味,她的散文就是展示其独特人格风貌的心史。

冰心散文大都以纯真的爱心作为灵魂,冰心散文的感情真挚,不但是坦率的写出自我内心的喜怒哀乐,表达出主观的爱憎好恶,而且还表示为情感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美在纯真,妙在自然。

冰心散文的情真,还融合着理真。

她的散文富有哲理,往往从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从某一生活局面和自然景色的变更中受到启发,道尽人世睿智哲理。

冰心散文的第二个特点是文采清丽,华美优雅。

冰心的散文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选用广言词汇又略含西文句法的口语文;遣词用字,雅而不古,丽而不艳,清新洗练,流利自然,含蓄隽秀,极富韵致。

有一种大家闺秀气派,堪称东方才女的典范。

冰心散文的第三个特征是意象鲜明,清新新颖。

所谓意象清新,表示在作品里则是画面清新,色彩妍丽,生气蓬勃,情趣盎然。

冰心散文的意象鲜明,还表示在作家能以高超的艺术技巧给所表示的意象着色敷彩,达到和美协调,并在色彩的调谐中暗示作家的主观情感。

总而言之,冰心散文的创作,在美学特性上,呈现出柔美的品格特征。

我们说,这是一种女性的腻美。

冰心的散文真诚的抒写自己的见闻感受,抒发自我的内心情愫,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意愿。

以广博慈蔼的爱心、温馨柔婉的情致、鲜明清隽的意象,清新明丽的语言建造了一个柔美的艺术境界。

冰心散文的语言特色一、清丽典雅的语言冰心的散文语言清丽典雅,富有韵味。

她的散文语言既有口语文的流利,又有文言文的凝练,又具有清新明丽、典雅细腻的风格。

二、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的语言。

冰心还追求散文语言节奏感和音律美。

汉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抑扬顿挫,富于节奏感,散文也要讲求节奏,因此,冰心在散文创作中注意追求语言的节奏感和音律美,她通过巧妙地安插平仄,运用多种形式的排比、对称的句式,恰当地选用了双声、叠韵、儿化、叠音词等方式,使语言抑扬顿挫、委婉曲折,从而形成文章行云流水般和谐流畅的节奏感和音律美。

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特点

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特点

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特点著名作家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冰心女士,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我以为读了冰心女士的作品,就能够了解中国一切历史上的才女的心情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是女士的生平,亦即是女士的文章之极致。

”一个世纪以来,冰心的散文哺育了整整几代人。

热爱冰心的人可谓“四世同堂”。

有人甚至认为,冰心散文的影响,不在鲁迅、周作人之下,青年的读者,有不受鲁迅影响的,可是,不受冰文字影响的却很少。

冰心的“爱”的源泉来自于她的和谐的家庭和美好的童年记忆,实践证明,作家的少年记忆、文化记忆、民族记忆乃至历史记忆是支撑作家全部创作的精神源泉。

尤其是童年记忆特别重要,它往往会不可思议地贯穿着一个作家的一生。

由于冰心的家庭出身和和睦民主的家庭氛围,造就了冰心高贵的精神、高雅的气质以及卓越的文学成就。

一、冰心散文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来充分的展现其散文的风格美。

1、比喻手法的灵活运用,使散文的语言风格突出地表现为柔婉、纤巧如绵绵春雨,温柔、沁人心脾,本体和喻体之间通过作者的想象常常结合得非常贴切而富有诗意。

例如在《笑》中,描写雨后树叶上的残滴,在月光的照耀下“好似荧光点点,闪闪烁烁地动着”。

在《往事(二)》中,描写月下青山“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海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

这两个句子中的“荧光点点”、“娟娟的静女”都体现了语言的纤细与轻柔。

冰心散文中的比喻,不仅运用于写景的语言中,也运用于寓意深厚地描写抽象事物的语句里。

在《再寄小读者·通讯四》中,谈论的话题是“生命”.冰心在文中是这样写的:“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它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它的前身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它从地底里聚集起许多生力。

在冰雪下延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

”生命本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而在冰心的笔下,则把生命比喻成了“一江春水”与“一棵小树”真是绵里藏针,既富哲理,又不乏柔情。

冰心文章特点

冰心文章特点

(一)、语言精炼冰心散文的诗美特征体现在语言的精炼、成熟上,在最小的空间里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遥寄诗人太戈尔〉》全文短小精悍,含蓄地把作者的感情倾注在纸上。

字数有限,却韵籍深远。

感情至真、至诚的在诗化语言中流露出来。

着是语言诗美的表现之一。

(二)、文化诗性“真正具备文化诗性的散文,它一定具有诗一般的生命激情和难以拒绝的美感。

她不仅以一种美学的眼光进入文化迷宫,用诗性的智慧去探测历史的真相,而且饱含着作家的真情实感,洋溢着作家心灵的跃动;同时,安的意象“语言和表达必然也是优美的”“冰心散文中许多文章引用了古诗词,这不仅体现了冰心深湛的古文功底和文学修养,更在语言上美化了文章,韵味更浓,体现了散文的文化诗性特征。

如:《山中杂记》中写道:“古诗说:‘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细细咀嚼,这两名形容乱山,显然地极好,而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读了不使人生快感。

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光景却何等妩媚,遥远,璀璨。

作者借两句古诗描写了海上和山上看月出的意境:一是乱石观月,何等的“臃肿、崎岖、僵冷”,一是海上观月,何等的“妩媚、遥远、璀璨”。

文章富有想象力,展示了宏大壮丽的画面。

这两句诗的对比下表现了自己爱海的心理。

这比直接表达更高雅,更有文化底蕴。

以古典诗词抒怀,其清新明丽的语言构成散文的诗情蕴意。

(三)、诗化结构冰心散文还有诗化的结构特点。

不管是描述上还是抒情上,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诗化的现象。

层次分明,一个内容写完就分段,但总体上连贯,形式上,诗的跳跃性较强。

如《宇宙的爱》,《往事之一(七)》中写道: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冰心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冰心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冰心的文章有什么特点冰心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散文家和语言学家,其作品以纪实性强的散文闻名于世。

她的文章有着独特的特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真实而深刻的写实主义风格冰心的文章写实,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社会、人生、人性的深刻观察。

她尤其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微观角度展现出普通人的情感和心灵。

她善于通过对细节的触动和描述,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冰心笔触细腻而质朴,借助生动的事例和形象,展示出深厚的写实主义风格。

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绪冰心的文章往往包含积极向上的意义和乐观情绪。

她以阳光、积极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的点滴,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她以积极的态度鞭策每个人都要努力奋斗,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论遇到多少的挫折与困难,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三、自由和独立的思维方式冰心的文章独具思辨性和创造性,她努力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主张个性的独立与自由。

在文章中,她常常从与众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用独特的思维方式构建出精巧的文章结构和观点。

她善于用辩证的思维观察和描述世界,从而展示其独立的思考和坚定的立场。

四、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冰心的文章中经常关注社会问题,尤其是针对妇女、儿童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她关注社会的不公与不平等,并以自己独到的视角吐露对这些现象的不满和思考。

通过她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展现出了她对社会正义和平等的追求,同时对社会的不公持有批评的立场。

五、追求语言的修辞与美感冰心的文章非常注重语言的修辞和美感,她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她的文字优美、流畅,节奏感强,以及丰富的用词表达都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到了语言的美感。

总之,冰心的文章以真实、深刻的写实主义风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绪、自由独立的思维方式、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语言的修辞与美感的追求而闻名。

她的文字展现了她对社会、人生和语言的独到见解,引导着读者思考和感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独特的奇葩。

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

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

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在冰心笔下,大自然具有人的灵性。

景因情之融入而更美,而蕴含有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种融情入景,情景相生的艺术特点,使作品具有抒情诗的韵味和风景画的情致;而笔调的轻倩灵巧,语言的清隽流丽,既有白话通俗流畅的特点,又有古典文言精练雅致的长处,形成了冰心散文与众不同的特点。

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一、冰心散文的语言蕴涵丰富的哲理冰心的一些作品,总是在景物描写中体现出某种哲理来。

例如,冰心在晚年的力作《霞》中写到:“……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灿多彩的……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

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这些文字全是诗情的迸发,全是警句,全都发出智慧和哲理之光!冰心真正做到了“哀而不伤,动中法度”。

二、个性化是冰心散文语言较显著的特点散文是以语言来显示作家个性的。

换言之,散文作家以个性化语言来显示其散文的个性特色。

冰心是现代散文界杰出的文体家,她的散文语言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

“爱的哲学”是冰心用文学书写的灵魂,贯串其散文的始终。

在中国古代有“爱屋及乌”的典故,冰心却有“爱人及病”的痴情。

你听她说:“我病中没有分毫不适,我只感谢上苍,使母亲和我的体质上,有了这样不模糊的连接,血赤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爱,我爱母亲,也并爱我的病!”爱自己的疾病――多么反常的心理,多么富有个性的语言!这就是冰心,只有冰心才会用这种出人意料的至极之笔表达诚挚深沉的感情。

事实上,冰心这种个性化的语言随处可见。

如,冰心《闲情》的这样一段话:“小孩子们真可爱,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来了,放下几束花,又走了。

小弟弟拿来插在花瓶里,也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放在床边几上。

――开眼瞥见了,黄的和白的,不知名的小花,衬着淡绿的短瓶。

……原是不很香的,而每朵花里,都包含着天真的友情。

”这段文字与冰心一贯的文字风格相一致:清新秀丽,保持着闲云流水般的自然、飘逸之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解读一提到冰心,我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位用爱的真情,美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母爱与童心,以及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

她以柔美细腻的笔调,“满蓄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丽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艺术之厦。

冰心的散文,哀婉凄清、温情脉脉,富于哲理和抒情韵味,清丽典雅、隽永精致。

一、景、心互动,情字见长冰心散文主情,以抒情见长。

在她的文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片段的情思,以及那些晶莹美丽的回忆的抒写。

因为她曾说她喜欢做“埋存与发掘”的事。

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灵气,最自然的散文,几乎都是她用饱蘸真挚的情感之笔,对昔日“埋存”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发掘”所得。

在她感情的天地里,没有大海的壮阔,也没有长江的奔涌。

那是山间流出的溪水,平平稳稳:那是地心流出的清泉,汩汩淙淙。

她抒发感情的文笔,永远也激不起大波大澜,却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细泉似的脉脉温情。

在抒情的章法上,冰心有自己的风格。

她善于在绵绵密密的抒情里,轻巧地插入场景的描绘,人物的刻画或哲理的思索,使文章一波三折,摇曳多姿。

例如在她的早期散文《笑》[1]中,作者勾勒了三个场景、三个笑容,在不施藻饰,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爱的调和”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她还善于把感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描绘中,使其具有更强的感人力。

在《往事》之七[1]这篇佳作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白莲在繁杂的雨点摧残下凋零了,洁白的花瓣飘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莲蓬和淡黄色的花须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随风摇曳,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里明显地沉浸着作者怜惜的情感,以此作为与红莲的对比。

那朵初开的、亭亭玉立的红莲,是高雅、清芬、瑰丽的形象,可以说是审美主体的象征。

在大雷雨中,在毫无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这自然界的雷声雨点,无疑也是黑暗动荡时代的风雨,它摧残着娇嫩的花朵,侵袭着美好、纯洁的心灵。

在风雨飘摇之中,一个大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着开满的红莲。

尽管雨势并不减退,而左右欹斜的红莲又稳静地玉立着,狂暴的雨点,只能在荷叶上面,聚了些无力的水珠。

这里的倾侧、覆盖,透露出一种崇高、感人的美。

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遮护红莲同母亲的慈怜,无条件的自我牺牲精神,柔和地交织在一起,寄托着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坚强的力量、英雄无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物的行动的赞颂。

文章的主题自然得到了升华。

二、以景拟人,渗透生命真谛冰心的另一些作品,总是在景物描写中体现出某种哲理来。

例如《往事(一)之十四》[1]是以大海为题材的作品。

作者在描述心目中的海的女神时,或用“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来形容海上云霞的明媚和风雨的阴沉。

或用夸饰以女神曳着白衣蓝裳,头插新月的梳子,挂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翔,来描绘海的美丽。

还有的认为:“海太大了,我太小了。

”全篇既把海景的变幻渲染得溢彩流霞,又点出海的神秘、有容、虚怀、广博。

冰心从海的女神的轻柔的潇洒的丰姿中,悟出人生的理想境界:像海那样温柔而沉静,像海那样超绝而威严,像海那样既广博精深,又虚怀若谷。

这些特点启迪人们对人生真谛的思考,文章的思想内涵也得到升华。

又如冰心在晚年的力作《霞》[2]中写到:“……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灿多彩的。

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

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这些文字全是诗情的迸发,全是警句,全都发出智慧和哲理之光!郁达夫曾评论说:“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平,亦即女士文章的极致。

”在《往事(二)之一》[3]这篇散文中,冰心写到:“……生命何其实在?又何其飘忽?他如迎面吹来的朔风,扑到脸上时,明明觉得砭骨劲寒;他又匆匆吹过,飒飒的散到树林子里,到天空中,渺无来因去果,纵骑着快马,也无处追寻。

……“点缀完了,自己看着,似乎起了感慨,人生经得起追写几次的往事?生命刻刻消磨于把笔之顷……”这篇文章的艺术韵味鲜明而动人。

全文沉浸于淡淡的哀愁之中,宛如流水般的思绪导引读者进入静思默想的境界。

在由景而引发的感触中,令人体味到作者纤细而敏感的内心。

郁郁黄昏,本已带着沉寂之感;雪中送友,平添了感伤情调;大雪掩迹,更把“山回路转不见君”的惆怅之情加深了一步;东坡诗句,则使深沉的人生感叹扩大化了。

全文动人的低回的情感抒发,在作者构筑的冥想世界中变得如歌如泣,哀婉凄清。

在文字中,既有乡思乡愁,也微露人生的悲凉感,但同时也透露着渴求进取,把握时间和生命的积极意义。

冰心真正做到了“哀而不伤,动中法度”。

三、语句“清丽”而“典雅”“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冰心创作风格如此异常鲜明,也得益于她的语言功底。

郁达夫曾说:“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清丽”、“典雅”确为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

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有深湛的古典文学修养,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

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其超群卓尔的语言而斐声文坛。

那时,她响应时代的呼唤,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

但“她的语体文是建筑在旧文学的基础上,不是在口语上。

”故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

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即凝练明快清新婉丽。

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

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例如《寄小读者之通讯四》[3]这样描写江南水乡:“一簇一簇的茂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清波,树枝低亚。

当儿村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

”这一段文字,宛如一幅飞红点翠的图画。

它用纯正的北方口语娓娓写来,又借鉴古典文学中炼字炼句的长处,精选词汇,多用对偶,在清丽之中,又具典雅之美,显示了提炼口语而又熔化古文的妙用。

又如《再寄小读者之通讯五》[3]中,在写旅行中与海结缘时,她写道:“枕上听见鸥鸣和潮响,用饭的时候,也仿佛在啖咽着蔚蓝的水光。

”饮食起居与海相伴的情形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在描写异域的水光天色时,她又信手拈来我国古诗句“水如碧玉山如黛”、“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贴切而自然,简洁而生动。

语言好比叶子点缀在思想的枝头。

正如冰心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独特的语言。

”冰心的语言清丽爽洁。

在短短的这篇《往事(二)之一》[3]中,幽幽思绪,柔绵情感,都通过细致清丽的语言加以表现,写黄昏的“郁郁”,雪铺的“绒绒”,心的“沉沉”悲哀,都格外传情。

因雪而生抑郁心情,对苏东坡诗的感触,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索等文字,讲究而通畅,秀丽可人。

冰心的语言温琬、雅致。

如在《寄小读者之通讯十五》[3]中,作者写到:“今晨黎明即醒,晓星微光,万松淡雾之中,我披衣起坐。

举眼望到廊的近处,我凝注着短床相接,雪白的枕上,梦中转侧的女孩子,只觉得奇愁黯黯,横空而来。

”这类温琬、雅致的叙述中隐隐蕴含着一种无可名状的清愁;“故国的岁除,红灯绿酒之间,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语,这里却只有寂寂风雪的空山……不写了”,话语中深藏着多少羁旅乡思的淡怨。

冰心的语言清新柔美,婀娜多姿,在《樱花赞》[4]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樱花赞》是语言的图画。

读这样的作品,忽而使你感觉仿佛在荧屏前欣赏影视作品,忽而又令你宛如徜徉樱花丛中:“日本到处都是樱花,有的是几百棵花树拥在一起,有的是由两棵花树在路旁水边悄然独立。

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弥漫的樱花气息里!”几句简洁、准确的描写便赋予了静态的樱花以跃动生机,它的魅力,足以使读者与作品构筑的艺术世界浑然融为一体。

《樱花赞》又是语言的音乐:“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好像云海似地,在朝阳下绯红万顷,溢采流光。

当曲折的山路被这无边的花云遮盖了的时候。

我们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轻舟之中,凌驾着骀荡的东风,两舷溅起哗哗的花浪,迅捷地向着初生的太阳前进!”在这里,作者一方面着力于内在情感律动的艺术创造,同时也注意外在语言的音韵的匠心营构,使散文句句铿锵、音象俱足,从而令读者获得了视觉和听觉的美的愉悦。

有人曾将她的文字比作“镶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

”“一池春水,风过处,漾起锦似的涟漪。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延续在冰心当代散文名篇中。

如《樱花赞》、《小桔灯》[5]等晚期作品既保持了她固有的温婉、清丽、细腻、隽永等特色,同时又一改“微带着忧愁”的迷茫、空幻、暗淡的色彩,代之以欢愉、舒展、奔放的旋律,增添了几分明朗和健美的豪情。

例如在《再寄小读者之通讯二》[3]中,作者写到:“在这篇通讯里,我给你们介绍一幅极感人的图画……”,“看!画的左上角,是人民大会堂,门前只停着一辆轿车,司机站在车边等着,是‘夜深人静’了啊。

”总理“关怀着每一个人辛苦工作,却没有想到自己的日夜辛劳。

总理是多么伟大啊!”等等无不使人体会到作家的崇敬、喜悦的心情,使作品充满了健康、乐观、开朗的新时代气息。

前人曾这样评价冰心,以她的“情致和技巧,在散文上发展是最易成功的。

”的确,冰心以她的丰姿绰约、轻倩灵动的彩笔,抒写了一曲曲爱的歌、情的歌,那疏朗的笔致,丰腴的神采,醇厚的情味,都给读者留下了极为难忘的印象。

我们曾经长久地希冀散文园圃中出现更多的美文。

它们带来的不仅有思想上的启迪,心灵上的净化,也有美感上的享受;它们能经历时空变化和岁月冲刷,仍然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可如今的一些散文无病呻吟、小女人般的矫情造作或玩文字游戏,让读者不知所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