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框架图 厚大司考
行政法学知识体系图

行政法学知识体系图基本原则:《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主体:《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等行政法基础公务员:《公务员法》等约10分抽象行为:《立法法》等具体行为:《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相关规定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法司法解释》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一五—20分行政行为法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法》行政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争议内容《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若干解释》争议结构《行政诉讼证据规则》、《行政诉讼管辖解释》行政争议法争议过程《行政诉讼撤诉解释》、《行政许可法司法解释》25—30分争议规则《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争议结果《行政复议法》相关条款司法解释赔偿范围《国家赔偿法》赔偿关系最高院相关司法解释5—8分国家赔偿法赔偿程序赔偿方式和计算两高联合司法解释行政法备考复习应当避免的三个误区行政法在司法考试各学科中,难度最大,得分最低,绝大多数考生畏之如虎。
这和大多数考生未能掌握正确的备考复习方法有关。
因此,我们诚挚提醒大家,在行政法的复习备考过程中应特别避免陷入以下三个误区:第一,记忆偏执。
许多考生花费巨大的精力用于记忆老师的授课讲义或课堂笔记,甚至有人认为讲课越琐碎、越强调记忆的老师越好,但考试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原因在于,每年的行政法试题只有一小部分在记忆层面进行考察,大多数还是立足于理解和运用层面。
我们的大多数授课内容都不强求大家记忆,而是尽量告诉大家如何去理解那些重点和难点,并通过揭示知识规律告诉大家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仅仅执着于记住授课内容可能会让你一无所获。
第二,法条偏执。
很多考生有着根深蒂固的法条“迷信”,认为只有记住大量的法条,考试才有希望。
甚至有的人对老师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结论置之不理,而孜孜不倦地将这些结论重新还原为法条来记忆。
对于行政法学科来说,其法律渊源比较丰富,法条数量极为庞大,法条关系错综复杂。
简单地理解和记忆法条,一方面会使考生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应试效果也极不乐观。
司法考试图书资料-厚大法考行政法基础先修讲义-黄韦博

4
2018 赛季厚大行政法先修-黄韦博篇
厚大法考
权
自己享有并实际行使行政职权,区别于民事主体
名
能以自己名义开展行政活动,以发布的法律文书上签名盖章来体现
必须能够独立承担因行政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复议被申请人、诉讼被告、赔 责
偿义务机关)
3.行政行为理论
国家
刑侦
抽象 具体 合同
行政行为
程序
事实
内部
程序 正当
行政公开(保障知情权,涉及国家秘密和受法律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不 予公开);公众参与(表达意见、陈述申辩、其他参与);公务回避(任职回避 与执法回避);适用程序合法(依法听证、依法催告、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等)
权责 行政效能(赋予执法手段、保证政令有效);行政责任(行政违法或不当应承担
统一 法律责任)
行政强制:
实施程序(一般与特殊)
强制执行:自行强制与申请法院强制
其他:征收与征用、行政确认、行政检查、行政裁决 其他行政行为:行政合同、行政事实行为(指导、调解)、程序行为 政府信息公开:不予公开、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
行政监督法
行政复议:受案范围、复议与诉讼的关系、当事人(申请人、被申请人与第 三人)、复议机关、审理程序、决定与执行
1.注重细节精确性和易混准确性的考查。行政考试中经常出现例如以区分 “应当”还是“可以”、“应当有例外”不等于“必须”、具体时限之类的问题, 考生复习一定要注重细节,通过掌握立法原理来记忆。对于易混考点要注意概念 体系清晰,尤其是对行政行为三部曲(处罚、许可、强制)以及行政争议三部曲 (复议、诉讼、赔偿)的归纳总结和对比记忆。
2018 赛季厚大行政法先修-黄韦博篇
厚大法考
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图表总结)

国际条约
法的效力层级
■宪法至上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新法优于旧法
【重点难点】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
■同级别地方法规>同级别或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同级别人大制定的比政府制订的效力大)
■上级地方规章>下级地方规章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施行
或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专业
承包
可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和建设单位发包的专业工程,可劳务分包
60个
分为1-3个资质等级或不分等级
劳务
分包
劳务作业
13个
分为2个资质等级或不分等级
4.1资质许可的权限
资质许可部门
权限
住建部许可
1)施工总承包序列特级资质、一级资质
2)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直接监管的企业及其下属一层级的企业的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三级资质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种类
一般规定
建设工程领域
行政处罚(6类)
■ 警告
■ 罚款
■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 责令停产停业
■ 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
■ 行政拘留
■ 警告
■ 罚款
■ 没收违法所得
■ 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业整顿
■ 取消一定期限内投标资格
■ 责令停止施工
■ 降低资质等级
■ 吊销资质证书
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7大类)
部门
调整关系
包括的主要法律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规定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
行政法框架图(厚大司考)

行政法知识体系结构图
行政
行政权
基本概念行政法律关系
概述行政法
法律渊源
原则: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概述
行政法基本理论行政主体类型
非政府组织(实施行政职能)
公务员行政法规
抽象行政行为行政规章
行政行为分类(立法法修改)其他规范性文件
概述
具体行政行为分类
成立要件
效力
设定
行政许可实施(一般程序、听证程序、变更程序、特殊程序)
监督检查
种类、设定权、规定权
行政处罚实施:实施主体、管辖、决定程序
执行:原则、方式、程序
治安处罚
行政行为概述
行政法行政强制种类与设定
强制措施
强制执行程序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机构
行政公开公开的范围
方式和程序
监督和保障
受案范围
行政复议参加人
行政复议复议机关
申请与受理
审理
决定与执行
概述: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受案范围:概述、受案范围的确定
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裁定管辖
行政诉讼参加人:原告、被告、第三人、代表人、代理人、
行政救济共同诉讼
行政诉讼证据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程序:起诉与受理、一审、二审、审判监督
裁判与执行
行政许可诉讼、政府信息公开诉讼
概述: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归责原则
范围
行政赔偿请求人、义务机关
程序
国家赔偿追偿
范围
司法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
程序
国家赔偿的方式、标准和费用。
行政法知识结构图

行政主体的 特征!# $是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 $参加行政法律关系%# $依法拥有行政职权% ! " # 含义与类型" 类型
# #
职权行政主体与授权行政主体!地域性行政主体与公务性行政主体 含义!行政机关和有关组织以独立法律地位参加行政法律关系时应具备的条件
$
&
取得
&
职权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 授权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 $资格的转移%# $因行政主体合并或分解而产生 含义!# ! "
"
外交!安全活动说!其他权力排除说!国家目的实现说!国家意志执行说
" " "
# #
含义!由行政法律规范调整的"因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外国组织和个人 行 行 政 政 内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总和 法 法 客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 %人身#行为和财物 的" 律" 概 关 行政法律事实!引起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件和行为 # 念 系 产生#变更 产生!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形成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与消灭
#
行政主体主要由行政机关构成
#
行政主体与公 行政主体的职权"职责即公务员的职权"职责
$ $
务员的关系 $
#
公务员实施行政管理)须以行政主体的名义)并依行政主体的意志办事
第三章 ! 行政职权
!"#$%
#具体化的国家行政权$" #行政主体拥有和行使的国家行政权$" #法定 含义!" ! " # 的国家行政权 行政职权概述 特征!国家强制性%不可处分性%单方性%优益性 " 固有行政职权与非固有行政职权!羁束行政职权和自由裁量行政职权 类型 行政规范制定权%行政决定权%行政命令权%行政确认权’’ $ 国家依宪法%法律和法规等特定规范性法律文件赋予行政机关以 行政职权的设定 # 固有行政职权的创制性活动 行政职权的 国家依法律%法规或有权机关的决定赋予有关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以 行政职权的授予 非固有行政职权的活动 设定与授予" " #法律来源及行为性质不同$" #适用的对象和赋予的职权不同 ! " 二者的区别 " # 法律效果不同 # $ 主体( ( (行政主体!客体( ( (行政职权的分使权 含义与特征 # # 对象( ( (行政主体的内部组成机构和公务员!性质( ( (内部行政行为 行 行政职权的分配 政 " 有利于保证行政职权的有效行使 意义 职 有利于清晰分工和明确责任 $ 权 委托人( ( (只能是行政主体!被委托人( ( (行政主体或非行政主体 的 含义与特征 # 分 ( (委托人承担!目的( ( (实现行政管理目标 法律效果( 配 行政职权的委托" 依据条件!明文的法律依据)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 % 条件 " 被委托人的资格条件 !具有与被委托的行政职权的行使相适应的行为能力 政 委 $ 职" 发生于行政主体之间的活动 托 # 权 和 含义与特征# 两个以上行政主体行使同一行政职权的活动 " 行 效果由有关行政主体承担 $ 政 行政协助 " 可以请求行政协助的事项 协 助 事项# 不得予以行政协助的事项 " 给予或不给予协助两可的事项 $ $ $ 行政职责的含义!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依法律规定所必须承担的义务 # # 行政职责的特征!不可推卸性%法定性与合理性%与行政职权的并存性 行 政 行政职权与 忠实履行职责)不得无故失职$严格遵守权限)不得擅自越权 # 职 " 行政职责 符合法定目的)不得滥用职权$严格遵守程序)不得随意行政 权 基本内容 " 遵循合理原则)避免不当行政$尊重事实证据)不得主观臆断 与 行 正确适用法律)不得错误适法 $ $ 政 行政权限的含义!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范围或界限 职" # 行政权限的特征!法定性%义务性%对行政职权的依附性 责 % 纵向权限和横向权限 行 行政职权与行政权限 行政权限的类型 地域权限和公务权限 政 " 与行政职权相适应 权 限 行政权限的设置原则# 避免交叉与疏漏 " 发挥中央与地方%上级和下级两个积极性 $ $ $ $
2019结构导图行政法

行政法知识结构图行政法第三编:行政行为法第二编:行政主体法第六章行政公开第五章行政强制第四章行政处罚第三章行政许可第二章具体行政行为概说第一章抽象行政行为第二章公务员第一章行政主体第五编:行政法中疑难易混点的总结与比较第四编:行政救济法第二章行政诉讼第一章行政复议第一编:概论第二章行政法基本原则第一章行政法体系第三章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联系与区别第四章国家赔偿法第一编 概论第一章 行政法体系行政救济(第四编)利害关系人(第四编) 行政主体(第二编)行政行为(第三编)行政赔偿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具体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行政许可 规范性文件 行政规章 行政法规 行政相关人行政相对人 被授权组织 行政机关 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第二章 行政法基本原则高效便民 合理行政合法行政诚实守信程序正当便民 高效 信赖利益保护 行政信息真实 行政参与 行政公开法律保留 法律优先 公平公正原则 考虑相关因素原则比例原则适当性 合目的性 损害最小回避权责统一 行政效能 行政责任第一章行政主体中央行政机关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立、撤销与合并的权限和程序类别地方行政机关地方行政机关体系图(政府及工作部门)派出机关、派出机构、内设机构地方政府编制管理被授权组织和委托组织第二章公务员公职的退出公职的履行公职的取得公务员的处分申诉第一章 抽象行政行为行政规章行政法规行政立法监督第二章 具体行政行为概说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与效力 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第三章 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实施行政许可的设立实施主体 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和形式 行政许可设定的范围 实施程序行政许可的监督第四章行政处罚管辖行政处罚的设立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处罚的适用行政处罚的实施实施机关实施程序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处罚的种类、实施机关与时效治安处罚的程序行政拘留的执行行政处罚与治安管理处罚中的一般程序与简易程序的总结比较第五章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措施概说设定权限行政强制执行实施机关一般实施程序特殊程序设定权限实施机关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程序之一:一般程序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程序之二:非诉执行第六章行政公开公开的范围之一:主动公开公开的主体公开的范围之二:依申请公开监督检查第四编行政救济法第一章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参加人受案范围:行政行为申请人和第三人行政复议程序申请行政复议决定代表人和代理人行政复议中被申请人与复议机关的确定受理审理程序行政复议程序中的一般问题原则上判断具体情形复议决定执行子主题第二章行政诉讼管辖受案范围:行政行为级别管辖诉讼参加人原告地域管辖选择管辖、制定管辖和裁定管辖被告第三人共同诉讼诉讼代表人和诉讼代理人证据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的判决行政诉讼法证据概述证据的种类及要求举证责任举证期限证据补充起诉与受理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再审行政诉讼程序中的一般问题行政诉讼程序中的特有问题普通一审程序简易程序一审判决二审判决再审判决一般案件特殊案件行政许可诉讼政法信息公开诉讼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行政公益诉讼行政诉讼判决的执行第三章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之:受案范围、参加人员、管辖、规范文件附带审查联系区别之:起诉与受理区别之:第一审程序与复议审理程序区别之:审理程序中的一般问题区别之:判决与执行第四章国家赔偿法行政赔偿概说赔偿范围司法赔偿赔偿范围行政赔偿的当事人行政赔偿的程序司法赔偿的义务机关国家赔偿的方式、计算与赔偿金的支付归责原则国家赔偿种类行政赔偿的请求权人行政赔偿的义务机关行政复议与诉讼程序中一并解决赔偿问题(分别立案,合并审理)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然后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刑事赔偿的范围民事、行政赔偿的范围司法赔偿程序国家赔偿的方式与计算国家赔偿金的支付第五编 易混点比较行政法中疑难易混点的总结与比较行政处罚与治安管理处罚中的一般程序与简易程序的总结比较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设定权限具体行政行为中的听证程序受理申请材料的补正程序具有行政强制权限的有关主体行政法中的收费与免费。
理论法框架图(厚大司考) (3)

一、法的历史:法产生的三大根源(经济、阶级、社会);法产生的主要标志;法 的历史类型 二、法治理念:法治与法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四章:法与 社会
一、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法与社会的关系) 二、法与道德(法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由厚大导学师总结
第一章:中国立法史 (西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礼与刑的关系:“出礼入刑”、“刑 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春秋战国:成文法的公布、《法经》;魏晋南北朝:《魏律》、《晋 律》、《北魏律》、《北齐律》;唐:《永徽疏律》;宋:《宋刑统》;明:《大明律》;清:《大清 律例》)
第四篇: 宪法
第一章:宪法总论 第二章:国家基本制度 第三章:国家结构形式
一、宪法概述:宪法中的主体、宪法的调整对象、宪法中的法律关系
由厚大导学师总结
二、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3、宪法是民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 2、基本人权 3、法治 4、权力制约
第五章:公证制度
一、公证制度:概念;特征 二、公证机构 三、公证程序:1、公正的申请;2、公证处受理申请的条件;3、公正的审查;4、出 具公证书 四、生效
二、法律规范(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假定条件、行为模式、 法律后果;规则与条文的关系;法律原则;规范性法律文件)
法律部门:定义;划分标准
三、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定义;分类;我 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三节:法的 微观运行
第四节:法的 宏观运行
一、法律关系(定义;特点;主体:公民、组织、国家)
二、法律事实(定义;分类:法律事件、法律行为)
三、法律责任
四、法律制裁 1、国家立法权
一、立法
2、行政立法权 3、地方立法权
行政法学知识体系图(doc 47页)

行政法学知识体系图(doc 47页)行政法学知识体系图基本原则:《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主体:《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等行政法基础公务员:《公务员法》等约10分抽象行为:《立法法》等具体行为:《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相关规定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法司法解释》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15—20分行政行为法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法》行政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争议内容《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若干解释》争议结构《行政诉讼证据规则》、《行政诉讼管辖解释》行政争议法争议过程《行政诉讼撤诉解释》、《行政许可法司法解释》25—30分争议规则《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争议结果《行政复议法》相关条款司法解释赔偿范围《国家赔偿法》赔偿关系最高院相关司法解释 5—8分国家赔偿法赔偿程序最高检相关司法解释赔偿方式和计算两高联合司法解释批驳,但很多人出于先入为主的心理惯性,对这些正确结论反而给予了强烈的质疑和抵触,乃至于陷入了钻牛角尖的地步。
这种心理误区,大家切切要加以克服。
强化阶段行政法讲义行政法学十八专题一百图表九十题/林鸿潮第一部分行政法基础专题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核心考点:均为核心考点。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表-1)合法行政法律优先;法律保留合理行政公平公正对待;考虑相关因素、排除无关因素;符合比例原则程序正当行政公开;公众参与;公务回避高效便民行政效率;便利当事人诚实守信行政信息真实;保护信赖利益权责统一行政效能;行政责任行政则是依法行政的根本。
下列哪些做法违反合法行政的要求?A.因蔬菜价格上涨销路看好,某镇政府要求村民拔掉麦子改种蔬菜B.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难,某市政府发布《促进残疾人就业指导意见》,对录用残疾人达一定数量的企业予以奖励C.孙某受他人胁迫而殴打他人致轻微伤,某公安局决定对孙某从轻处罚D.某市政府发布文件规定,外地物流公司到本地运输货物,应事前得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准许,并缴纳道路特别通行费真题—2(08—46—单选)关于合理行政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遵循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活动区别于民事活动的主要标志B.合理行政原则属实质行政法治范畴C.合理行政原则是一项独立的原则,与合法行政原则无关D.行政机关发布的信息应准确是合理行政原则的要求之一真题—3(11-77-多选)高效便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也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法知识体系结构图
行政
行政权
基本概念行政法律关系
概述行政法
法律渊源
原则: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概述
行政法基本理论行政主体类型
非政府组织(实施行政职能)
公务员行政法规
抽象行政行为行政规章
行政行为分类(立法法修改)其他规范性文件
概述
具体行政行为分类
成立要件
效力
设定
行政许可实施(一般程序、听证程序、变更程序、特殊程序)
监督检查
种类、设定权、规定权
行政处罚实施:实施主体、管辖、决定程序
执行:原则、方式、程序
治安处罚
行政行为概述
行政法行政强制种类与设定
强制措施
强制执行程序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机构
行政公开公开的范围
方式和程序
监督和保障
受案范围
行政复议参加人
行政复议复议机关
申请与受理
审理
决定与执行
概述: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受案范围:概述、受案范围的确定
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裁定管辖
行政诉讼参加人:原告、被告、第三人、代表人、代理人、
行政救济共同诉讼
行政诉讼证据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程序:起诉与受理、一审、二审、审判监督
裁判与执行
行政许可诉讼、政府信息公开诉讼
概述: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归责原则
范围
行政赔偿请求人、义务机关
程序
国家赔偿追偿
范围
司法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
程序
国家赔偿的方式、标准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