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常考词语辨析汇总

合集下载

公考言语常考词语辨析

公考言语常考词语辨析

言语常考词语辨析(积累)1.驾轻就熟:意思是赶着轻载的车走在熟路上。

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

2.稗官野史:泛称小说及记载不见经传的轶闻琐事的著述。

旧时小说、杂史的统称。

3.滥竽充数:意思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会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含贬义。

4.鱼龙混杂:意思是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含贬义。

5.此起彼伏:意思是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扼杀】①掐住脖子弄死。

②比喻压制、摧残使不能存在或发展。

例:~新生事物。

【扼制】抑制;控制。

例:~心头的怒火|~通往内河的航道。

【遏抑】压制;抑止。

例:~不住胸中的怒火。

【遏止】阻止。

例:洪流滚滚,不可~。

【遏制】制止;控制。

例:~对方的攻势|~不住的激情。

经久不衰:意思是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

深入浅出:指言论或文章的观点主题意义深刻,但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上却浅显易懂。

含褒义。

委曲求全:意思是勉强迁就,以求保全。

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

含褒义。

虚与委蛇:意思是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含贬义。

沽名钓誉:使用各种不正当手段以谋取好的名声和荣誉。

【堆叠】一层一层地堆起来。

例:案上~着大批新书。

【堆积】(事物)成堆地聚集。

例:工地上~着大批木材和水泥。

【堆集】成堆地聚在一起;堆积。

例:案头~着画轴。

【堆砌】①垒积砖石并用泥灰黏合。

例:~假山。

②比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

例:~辞藻。

14.【对垒】指两军相持,也用于下棋、赛球等。

例:两军~|中国队将于明天与德国队~。

【对擂】比喻互相对抗;互相竞争。

恰如其分:一指说话办事不过分;二指办事或说话十分恰当合适。

含褒义。

扬汤止沸:意思是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

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含贬义。

和风细雨:意思是比喻耐心地和颜悦色地批评或劝说。

含褒义。

千篇一律:原指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现指文章公式化;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呆滞。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之常见实词、成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之常见实词、成语辨析

公考《言语理解与表达》之常见实词、成语辨析(共120个)实词辨析:(60个)1、差错:主要指与正确的事物,情况不完全一致,多是因粗心而造成的。

2、错误:其程度比“差错”严重,性质上是相反的,完全不同的。

3、修改:其侧重在“改”,即改掉被认为是错误或不合理的地方,或根据情况作出改变,修改后的客观结果不一定是好的。

4、修正:强调“正”,表示改正不够准确,不符合要求或标准的地方,使其变得准确、完善。

5、反射:多用于声波或广播的折回。

6、更迭:则有连续变更的含义。

7、壮观:指雄奇伟观的事物或风景。

8、复杂:指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

9、演化:侧重生态的群落或自然群落的逐渐进化。

10、演变:指变化发展。

11、轻视:是因为主观上认为事物没有价值或没有用处,因而不认真对待,一般是有意的,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是贬义词。

12、忽视:一般是因为重视不够或考虑不周而没有认识到事物的重要性,多是无意的行为,不带感情色彩,是中性词。

13、办法:常与“想”,“有”,“没有”,“采用”,“好”,“老”等词搭配。

14、措施:多用于较大的事情,常与“制定”,“采取”,“提出”等词语搭配。

15、出格:指越出常规,超出范围。

16、授权:是主动性的,往往是施动者。

17、受权:是被动性的,意思是“被赋予权力去做什么”。

18、限制:强调客观存在的。

19、干扰:强调主观引发的。

20、捉摸:其通常用于否定句中。

21、琢磨:常用于肯定的语境当中。

22、律动:指有节奏地跳动,有规律地运动。

23、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总和。

24、悸动:因心慌而心跳的厉害,是由情感引发的动作。

25、扶植:强调的是扶持、帮扶。

26、培植:强调的是培养、培育。

27、机制:生物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

28、醉心:指对某一事物强烈爱好而一心专注,具有褒义色彩。

29、混迹:指隐蔽本来面目,混杂在某种场合。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选词填空易错易混成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选词填空易错易混成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选词填空易错易混成语辨析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易混词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易混词语辨析

易混词语辨析1. 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 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 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 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 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 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 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 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 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 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 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 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 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 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 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 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常考词语辨析(一)

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常考词语辨析(一)

领会:着重指理解、体会。

对象常是较抽象的事物,如精神、意思、意义、意图、意味、道理、知识等。

领悟:着重指理解,弄明白。

对象常是含义、道理等抽象事物。

临近:指的是正在接近向你靠近的事物。

邻近:指的是在你附近事物,但是不会移动,不会接近你。

一个为动词,一个为静词,前者有动作的意思,后者只表示状态。

例如,我临近你家,就是我快要到你家。

我家邻近你家,就是我家跟你家是邻居谋取:设法取得。

“谋取”指以智计谋划设法取得,一般为中性词,无褒贬之义。

牟取:谋取名利。

“牟取”虽也当“谋取”讲,但一般为贬义词。

尤指以不正当的或非法的手段牟取钱财和私利两词的意思大体相近,只不过它们的感情色彩不同而已,谋取是中性词,而牟取是贬义词。

前者是取得利益而后者强调是私利,例如牟取非法利益时用后者,后者有贬意。

配置:配备安排人员或事物,如作战时,根据任务、敌情、地形,将兵力、兵器布置在适当的位置安排。

配制:配合材料以制造,如把不同配料按处方混合起来配制药品配置。

疲惫:精力消耗过多。

疲惫:程度较重,过度疲劳、疲乏。

常说“疲惫不堪”。

多用于书面语中。

疲乏:是指人或动物在经历某些活动后,身体感觉劳累,没有力气.着重形容感到精神或体力缺乏。

情义:侧重于亲友同志间应有的情感。

情谊:侧重于友谊。

侧重于心意,有时专指爱情。

违反:着重指不符合,或向反面去做。

对象较广。

除了“违抗”、“违犯”的对象之外,还常是原则、规律、精神、利益、宗旨等。

违背:着重指背离,或不遵守、不实行。

对象更广,除了“违反”的对象之外,还可以是决议、义务、诺言、良心等。

违犯:着重指触犯、抵触,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

对象是纪律、制度、政策、法令、原则等。

违抗:着重指拒绝、抗拒。

是有意识的行动。

对象常是命令、指示、意志等。

忘记:对象不限于以往的,还可以是将要做事情或某种道理。

带宾语和不带宾语的用法都常见,也常用于口语中。

忘却:语义较“忘记”重。

有时带有消极的感情色彩。

多用于书面语中。

言语理解词语辨析

言语理解词语辨析

言语理解词语辨析华公教育为考生们整理了一些词语辨析,快来看看吧~1.汇集:对象多指是物2.汇聚:对象多指是人3.睥睨:指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

4.眺望:只从高出向远处看5.觊觎:指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6.磋商:国家间官方交流沟通7.关注:对某一事物特别留心8.关心:关怀9.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法律术语10.权力:权位、势力,包括职责范围内的指挥或支配力量。

11.权益: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

12.推托:借故拒绝或推辞(对象多为对别人请求的事情)13.推脱:推卸(与责任搭配)14.喧嚣:不清净、吵闹15.喧闹:声音大而杂16.培养:对象多为生物、人等17.培育:对象多为幼小生物18.培植:指培养(人才)19.扶植:指使(势力)壮大20.萎靡:一般用于人的精神状态21.旖旎:指柔和美好,多用来形容风光22.绮丽:指鲜艳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23.叆叇:形容云彩厚而密的样子(aidai)24.灰飞烟灭:形容在极短时间内消失干净25.化为乌有: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26.分崩离析:形容彻底崩溃27.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28.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29.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30.食古不化: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运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31.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于谦辞)32.激浊扬清:指冲去污水,让清水过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33.竭泽而渔、饮鸩止渴: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做长远打算34.字字玑珠:比喻优美的文章或词语,形容文章极为优美35.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36.旷日持久:强调长期性37.别具匠心: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不用于其他方面38.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39.欣欣向荣: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40.千帆竞发:形容事物蓬勃向上,生机勃勃的向前发展41.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实质和内容42.一念之差:指一个念头的差错(多指会引发严重后果)43.一步之遥:比喻很近44.天马行空:形容言论空泛,不着边际45.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46.人云亦云:指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47.沽名钓誉:指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48.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的追求过高的目标49.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得到妙语连珠。

言语高频词语辨析

言语高频词语辨析

言语高频词语辨析
1. 谈论 vs 讨论
谈论是指对某一话题进行简单或随意的谈话;讨论是指在一群人或团体中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进行交流和思考。

2. 说 vs 讲
说是一般性的用语,指用口语表达出来的话语;讲强调的是给人听讲课、讲故事、讲解等,通常是有目的性地传达某种信息。

3. 表达 vs 表示
表达指通过语言、文字、肢体语言等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等内心感受;表示指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明或表露出某种意图、观点、态度等。

4. 简述 vs 详述
简述是指对某一事情或问题简单地叙述、概述;详述强调对某一事情或问题进行详细而全面的叙述、阐述。

5. 解释 vs 说明
解释是指对某一事物或问题进行详细、透彻的说明、阐述;说明是指对某一事物或问题进行简单、明确的概述。

6. 评论 vs 批评
评论是对某一事物或问题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评论;批评是对某一事物或问题进行尖锐、负面的评价、指责。

7. 推测 vs 猜测
推测是基于逻辑、经验等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某种结论或推断;猜测是依据直觉或主观的臆测,得出某种猜想。

8. 强调 vs 强调
强调是指对某一事物或问题特别重视、突出的指出,加以强烈的语气或语法结构;强调是指通过重复、使用特定的语气、语法结构等方式,使某一点更加醒目、显著。

9. 比较 vs 对比
比较是指将两者进行类似属性或特征的对照,找出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对比是指将两者进行明显对立的对照,突出对照对象的差距和区别。

10. 分析 vs 解析
分析是对事物进行详细的剖析、拆解,了解其成分、结构、属性等;解析是对某一复杂或抽象事物进行逐步的剖析、解读,以展示其内在的细节和关联。

言语常考实词辨析200组粉笔

言语常考实词辨析200组粉笔

言语理解常考实词辨析1.必须/必需:前者强调必要,后者强调急需。

2.偶尔/偶然:都指不经常,但二者程度不同,前者比后者出现次数频繁一些。

3.简直/几乎:都表示程度副词,强调程度高。

简直表达的是完全如此,而几乎表达的是大体如此。

4.素质/质量:前者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特质,后者指产品、工作的优劣程度。

5.勾画/勾勒:前者指勾勒描绘,后者指计划、设计。

6.节俭/俭朴:前者指生活朴素而有节制,后者指生活简单朴素。

7.刹那/瞬间:都指极短的时间,但二者程度不同,前者比后者略长一些。

8.富强/富裕:前者指国家或民族富足而强大,后者指物质资源丰富而富有。

9.光明/明亮:前者指光亮照人,后者指光线充足或明亮。

10.宁静/平静:前者指环境安静,后者指心情平和安静。

11.温柔/温和:前者指态度温和,后者指性情温和。

12.精明/聪明:前者指精明能干,后者指智力强、头脑清楚。

13.健康/健壮:前者指身体状态良好,后者指身体强壮有力。

14.迅速/快速:都指速度快,但二者程度不同,前者比后者略慢一些。

15.整齐/整洁:前者指排列有序,后者指清洁干净。

16.兴旺/繁荣:都指事业或经济状况好,但二者程度不同,前者强调事业繁荣,后者强调经济繁荣。

17.特别/特殊:都指与众不同,但二者程度不同,前者强调超过一般情况,后者强调不同于一般情况。

18.培养/培育:前者指通过教育等方式使人才得到发展,后者指通过人工干预等方式使生物成长发育。

19.宽敞/宽阔:都指空间宽广,但二者程度不同,前者强调空间较宽,后者强调空间开阔。

20.独立/单独:都指不受他人干涉或限制,但二者程度不同,前者强调独立自主,后者强调独自一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言语理解常考词语辨析汇总【华图教育阅读提示】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通过对十年来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及各省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的研究,归纳总结了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考100组词语,并对其进行了辨析。

本文节选了部分词语及辨析供考生复习参考。

1.安定--安宁--安谧--安静--平静--清静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

生活安定。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

边境安宁。

安谧:安宁,安静。

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

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

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2.安顿--安放--安置--安排安顿:安稳,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

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

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3.懊悔--懊恼--懊丧--沮丧--颓丧都是形容词,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懊丧: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懊丧:着重指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4.沮丧--颓丧沮丧:沮,气色败坏。

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

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5.傲慢--高傲--骄傲都是形容词,都有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

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贬义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

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

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

也可以作名词。

如: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6.把持--操纵--控制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

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

指掌管、使用机器等。

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大的事物。

控制:中性词。

只指不让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

对象常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7.把握--掌握都是动词。

用自己能力,把某种事物抓住、控制住。

对象可以是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把握,对象多是具体事物。

有时作“有”的宾语,表示对事情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信心、力量或根据,是名词。

如:有把握。

掌握: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

对象多指抽象事物,如政策、命运、方法、知识、技术、专业、语言、情况等。

8.颁布--公布都是动词。

公开发布。

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

颁布:着重指向下颁发。

颁布者一般是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

颁布的内容常是法令等。

公布:着重指向公众发布。

公布者除了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外,还可以是一般机关单位、团体。

公布的内容,除了法令等以外,还可以是方案、草案、名单、账目、成绩、结果、数字、事实等。

9.包含--包括--包罗都是动词。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

包含:指“内里含有”。

着眼于事物的内在关系。

对象常是抽象的事物。

包容含有。

包括:着重指“总括”。

着眼在数量、范围上列举各部分或其中一部分。

对象不限于抽象的事物。

包罗:着重指网罗很多或一切,着眼于广大的范围、众多的事物。

包涵:原谅、宽恕。

10.保持--维持都是动词。

使事物继续存在下去,保住不变。

保持:着重指使持续不变,时间延续较长,对象是水土、水平、传统、荣誉、警惕、联系等。

维持:指有一定限度地或暂时维护,使不改变原样和现状。

对象是秩序、现状、生活、生命、治安等。

11.保存--保留都是动词。

存留下来,不使改变。

有时可换用。

如“李白的诗保存(留)下来的有九百多首”、“这座城市还保留(存)着一些古代建筑。

”保存:着重于“存”,跟“亡”(无)相对,使继续存在,不使失去。

保留:着重于“留”,跟“去”相对,不去掉,不使离开原体。

保留还有两个意义:①暂时搁置,如“不同意见暂时~,下次再讨论”;②不公开拿出来,如“教师毫不~地教学生”。

这跟“保存”有区别。

12.保卫--捍卫保卫:着重于“卫”:尽力防守住,使得到安全,不受侵犯。

手段多指用武力或强大的力量。

对象多是重大的抽象的事物,或者是重要人物、众人。

捍卫:着重于“卫”:抵御各种外来势力,确保安全,比“保卫”语义重。

色彩较庄重。

对象不能是人。

13.宝贵--珍贵都是形容词。

极有价值,很贵重,象珍宝似的。

宝贵:除了可以形容某些具体东西以外,最常见的是形象抽象事物,如生命、经验、意见、贡献、遗产、财富等。

珍贵:指宝贵、稀少、珍奇。

可形容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友谊等),常用来形容具体的东西,如纪念品、文物等。

14.饱满--丰满都是形容词。

表示充实、充足、足够。

饱满:饱满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精力、感情、情绪充足。

有时形容风力充足,如“风力饱满,船就象生了翅膀一样”。

丰满:常用于形容人体胖得匀称好看,有时形容鸟的羽毛齐全好看。

15.暴发--爆发都是动词。

突然猛烈的发生。

有时通用。

如“我极力压住感情的爆发(暴发)”。

暴发:暴发使用范围较窄,常用于洪水,有时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与“户”字连用,或突然兴起。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本义是弹药爆炸。

比喻“象弹药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

使用范围较广,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16.残酷--残忍残酷:着重指冷酷无情。

多形容敌人的行为。

有时形容生活、环境、斗争、战争、战斗等,这时着重指环境恶劣、无情。

残忍:着重指心肠狠毒、忍心。

多形容敌人的本性及行为。

17.抱怨--埋怨抱怨:都是动词。

因不满而责怪别人。

抱怨责怪的程度较重。

用于人时少用于自己对自己。

埋怨:责怪的程度较轻。

除用于人外,可用于事物。

18.卑鄙--卑劣卑鄙:都是言行恶劣,不道德。

卑鄙比“卑劣”的程度轻,如卑鄙无耻。

卑劣:卑劣比“卑鄙”程度重,即卑鄙而恶劣。

19.比赛--竞赛同为动词。

互相比上下,比高低,比胜负的活动。

比赛:比赛常用于文艺、体育、娱乐等方面。

可以带宾语。

竞赛:指竞争,力争优胜。

常用于生产劳动、经济建设、军事等方面。

不能带宾语。

20.必须--必需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作状语,后面可以跟上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也可以作于主语前面。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21.庇护--袒护同为动词。

偏向,掩护。

庇护:指包庇,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掩护。

语义较重。

袒护:指偏袒、偏向,是出于私心或偏爱而无原则地保护、支持一方面。

语义较轻。

22.辨正--辨证--辩证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23.摈弃--抛弃--放弃同为动词。

丢掉不要。

摈弃:指很坚决地排除、扔掉,语义较重。

对象以抽象的事物居多,如思想、观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等。

一般用于书面语体。

抛弃:坚决扔掉。

语义较“摈弃”轻。

对象除抽象的事物外,还常是具体事物和人。

放弃:不要,不再保留。

对象常是抽象事物(如主张、权利、机会等)和具体事物(如阵地、财产等)。

24. 不免--难免--未免同由于某原因而导致不如意的结果。

常换用,如“脱离实际,难免(不免)要犯错误”。

不免:指免不了。

后面只跟肯定形式。

副词,一般作状语。

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意思未变。

形容词,除作状语以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

未免:指人对过分的事情不以为然,委婉地给以否定的评价。

如“这样说未免太简单了”。

25.部署--布置同为动词。

指安排人力、任务、活动、事情等。

部署:一般指有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

布置:多指具体安排、配置。

布置还指在某个场所摆设、陈列东西。

26.不至--不致--不止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不止:表示数量范围超出“不只”;常同“还有”、“甚至”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27.草率--轻率同为形容词。

形容做事的态度缺乏思考,粗心大意。

草率:着重指在过短的时间里草草地了事,不细致、粗枝大叶。

可以说“~从事”。

轻率:着重指不慎重,随随便便。

常形容说话、行动、对人的态度。

28.诧异--惊讶--惊诧--惊奇--惊异同为形容词。

对不寻常的、意外的见闻感到很奇怪。

有时可换用。

诧异:常用于书面语体。

惊讶:常用于口头语体。

惊诧:虽然也常用于书面语体。

但是程度比“诧异”等词都重。

惊奇: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都常用。

比其余的几个词更强调“奇”字,更突出奇怪的意思。

惊异:虽然也常用于书面语体,但是比其余的几个词更强调“异”字,觉得异乎寻常。

程度比“惊奇”重。

29.场合--场所同为名词。

人们活动的处所或地点。

有时可换用,如“在公共场合(场所)要遵守秩序”。

场合,只指人们在一定情况下活动的处所。

常说“公开场合”、“正式场合”、“外交场合”等。

场所:只指具体的处所或地点,也可以是人们活动的,也可以不是人们活动的。

30,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31.常常--时常--经常同为副词。

屡次发生地,反复进行地。

常常,多半是强调次数多。

时常:不象“常常”那样强调次数多,指有一些时候常发生。

经常:有时指“常常”、“时常”,因此用“常常”、“时常”的地方,多可以换用“经常”;有时还指接连地、有规律地,强调一贯性,常说“经常不断”;还可作形容词:日常地、非临时性的,如“经常的工作”、“经常费用”等。

32.陈规--成规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33.撤消--取缔--取消同为动词。

废除、去掉某种组织等。

撤消:有时写作“撤销”,多指用命令撤掉;有时表示正撤回、取消。

对象常是机构、单位、职务、决议、命令、处分、制度、意见等。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极少的情况下也可例外,如“他撤消了自己的意见”。

取缔:是强行除掉,用权力、法令禁止和限制。

一般用于政府对不合法的言论、活动、书刊等。

取消:泛指废除、去掉,不一定是通过命令,也不一定是强制的,也不限于上级对下级。

色彩不如“撤消”郑重,多用于一般场合,对象较广,可以是办法、建议、资格、权力、限制等。

34.陈列--陈设同为动词。

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陈列:着重指一定条理排列、展出,供人参观。

对象常是模型、纪念品、文物、展览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