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必备--成语和词语辨析

合集下载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

行测高频成语解析1、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3、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4、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5、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6、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7、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8、无所适从:(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9、矢志不渝: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10、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形容十分稀少11、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1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13、大行其道: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1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15、此消彼长:这个上升,那个下降16、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18、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19、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20、方兴未艾:新生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21、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22、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了一会就消失了23、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24、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

也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为有力的回击25、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26、郁郁葱葱: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27、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28、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29、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30、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2024行测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2024行测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2024行测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2024年行测考试中的成语积累及其解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备考内容。

成语在中国语言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掌握成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还有助于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以下是一些2024年行测考试中可能涉及到的成语及其解释:
1. 画龙点睛,形容在一幅画或一篇文章的最后加上点睛之笔,使整体作品更加完美。

2. 杯弓蛇影,比喻因过分恐惧而产生的错觉,也用来形容疑神疑鬼的样子。

3.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下请教为耻,愿意虚心向人学习。

4.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弄得事情反而不好了。

5. 杞人忧天,比喻无事生非,瞎担心。

6.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掩盖真相。

7. 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一次行动达到两个目的。

8. 望洋兴叹,比喻眼高手低,自愧不如。

9. 狗尾续貂,比喻把下流的东西加在高尚的东西后面,使其变得不值钱。

10. 杀鸡取卵,比喻为一己私利而毁掉他人利益。

以上是一些可能在2024年行测考试中涉及到的成语及其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语文书籍,多积累成语,加强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祝你考试顺利!。

国考言语理解成语

国考言语理解成语

国考言语理解成语
1.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拘泥于常规,缺乏创新精神。

2. 黯然失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

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3.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就像白马在眨眼之间穿过了狭窄的空隙一样。

4. 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5.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

6.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7. 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8.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9.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10.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以上只是一部分国考言语理解成语,还有许多其他的成语也可能出现在考试中。

在准备国考时,建议你多做真题,积累常见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以提高解题能力。

行测成语辨析汇总

行测成语辨析汇总

词语、成语解析对于词语理解的不对,词语搭配不当,前后不一致,语境理解的不透彻。

与句意不符。

语意理解的程度不到位,对于词语理解不深刻,前后不搭配,1、跌宕起伏: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

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

同义词:一波三折曲折离奇忽高忽低反义词:一帆风顺平铺直叙2、诡谲:奇异,奇怪,令人捉摸不透,变化多端。

诡异。

3、扼腕叹息:解释:扼:握住,抓住。

"扼腕"就是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表示振奋或激愤的情绪。

现在一般表示惋惜的情绪,是书面语言。

如:扼腕叹息,扼腕长叹等。

见于《战国策·燕策三》。

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

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4、唏嘘:本意是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现在通常指:感慨,叹息的意思。

5、命运多舛(chuǎn):舛:不顺,不幸。

命运充满不顺。

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6、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贬义词。

7、妖言惑众:妖言:迷惑人的邪说。

用荒谬的鬼话迷惑人。

近义词:蜚短流长。

8、蜚短流长:指散播谣言,恶意中伤他人;蜚,同“飞”。

短长:指是非、善恶。

9、字字珠玑:珠玑:珠子。

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

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10、金科玉律:科:旧指法律条文;律:规章,法则。

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

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11、翘首以盼,仰着脖子等待着出现,很急切地希望看到某人某事的出现。

12、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

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1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作战中,有利的时令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形不如得人心。

成功之路中,天时地利人和为三要素,它涵盖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时是成功之路的伯乐、机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环境、条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综合实力(成功的关键)。

14、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

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行测言语理解必备--成语和词语辨析

行测言语理解必备--成语和词语辨析

常用成语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职测言语理解:7组言语高频成语辨析

职测言语理解:7组言语高频成语辨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在职测考试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个模块一定不能忽视。

为了考好这个模块,今天给大家汇总了7组高频易错成语,备考事业单位考试的小伙伴们赶紧收藏学习!1.息息相关休戚与共【词义】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非常密切。

休戚与共:是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

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

【【辨析】息息相关和休戚与共都有关系密切的意思,但休戚与共侧重厉害相同,语义较重,息息相关侧重相关联,语义较轻。

【例句】①网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他俩是患难之交,一向同舟共济,休戚与共。

2.如法炮制生搬硬套邯郸学步【词义】如法炮制: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

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生搬硬套: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辨析】三者都有照着别人做的意思。

但如法炮制多用来形容制作某物的方法,生搬硬套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照抄,含贬义,邯郸学步有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的含义。

【例句】①看着别人制作漂亮的手工艺品,我也如法炮制了一个。

②你不能凡事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应该考虑到各种不同的状况。

③凡事一味邯郸学步,最后反而会丧失自我的风格。

3.如虎添翼推波助澜【词义】如虎添翼:好象老虎长上了翅膀。

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推波助澜:澜:大波浪。

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辨析】如虎添翼和推波助澜都有的助长、推动的意思。

其区别在于:如虎添翼感情色彩偏积极,而推波助澜感情色彩偏消极,多指坏的事物扩大影响。

【例句】①本公司有您的加入,简直是如虎添翼,相信今后公司一定大有可为。

②因为众人的推波助澜,此事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4.如鱼得水情投意合【词义】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辨析】如鱼得水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环境;情投意合只能用于人。

行测言语理解之常用成语辨析五

行测言语理解之常用成语辨析五

行测言语理解之常用成语辨析五考生想要提高行测言语理解中的成语题的分数,掌握常用的成语词义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希望考生能在平时训练中多留意多积累易错成语。

1.词目:举世闻名【发音】 jǔ shì wãn míng【释义】全世界都知道。

形容非常著名2.词目:力挽狂澜【发音】 lì wǎn kuáng lán【释义】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3.词目:举棋不定【发音】 jǔ qí bù dìng【释义】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

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4.词目:真知灼见【发音】 zhēn zhī zhuó jiàn【释义】灼:明白,透彻。

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5.词目:雕虫小技【发音】 diāo chóng xiǎo jì【释义】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

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6.词目:半途而废〖成语典故〗【发音】 bàn túãr fâi【释义】废:停止。

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7.词目:地大物博【发音】 dì dà wù bó【释义】博:丰富。

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8.词目:马不停蹄【发音】 mǎ bù tíng tí【释义】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9.词目:笑逐颜开【发音】 xiào zhú yán kāi【释义】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

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

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10.词目:挺身而出【发音】 tǐng shēn ãr chū【释义】挺身:撑直身体。

挺直身体站出来。

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事业单位备考:行测言语理解之常用成语辨析三

事业单位备考:行测言语理解之常用成语辨析三

事业单位备考:行测言语理解之常用成语辨析三
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每日积累一点成语知识,轻松备战行测言语理解。

1.有目共睹
释义睹:看见。

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

2.后起之秀
释义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3. 天衣无缝
释义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

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4. 饮水思源
释义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

比喻不忘本。

5. 瞒天过海
释义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

6. 趁火打劫
释义趁:乘机。

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

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7. 笑里藏刀
释义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8.顺手牵羊
释义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

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

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9. 声东击西
释义声:声张。

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

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10. 光明磊落
释义磊落:心地光明坦白。

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海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微信号:hainansyd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成语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

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

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

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

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

”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

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

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

”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

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

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

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

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

”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23、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

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2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

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

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25、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

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不能误用作褒义。

26、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

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

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2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多用作贬义。

28、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多用作贬义。

2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3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

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

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

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

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32、过犹不及:“犹,如同。

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33、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

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34、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

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

“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3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

数典忘祖比喻忘本。

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6、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

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37、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建筑物的华丽。

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38、炉火纯青:纯,纯粹。

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

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

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39、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

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40、天马行空:天马,神马。

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

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41、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

形容惊慌疑惧。

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42、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

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

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

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43、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

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4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本词只用于自谦。

45、炙手可热:炙,烧,烤。

热得烫手。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多含贬义。

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46、屡试不爽:爽,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47、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

形容读书勤奋。

48、捉襟见肘:见,同“现”。

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

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9、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

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50、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

用毒酒解渴。

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使用时注意这是个贬义词。

51、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

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贬义词)52、管中窥豹: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

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53、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删去。

)54、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55、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56、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57、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多用作贬义词。

58、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

(注意使用的对象)59、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义。

60、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61、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多用作贬义。

62、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褒义词)63、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

(注意形容的对象)64、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65、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多用作贬义。

66、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67、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没有文化。

68、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6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人勤劳。

(褒义词)70、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

(褒义词)71、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7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7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在句子中使用时,不能与“笑”字重复。

74、悬壶济世:指行医救助生灵。

(壶,药壶也,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7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贬义词)76、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

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所管的事情。

77、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78、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多用于贬义的语境中)79、见异思迁:一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80、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81、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

82、因人成事: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83、每况愈下:指情况愈来愈坏。

84、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贬义词)85、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多用作贬义)86、曲高和寡:曲调高深,通跟着唱的人很少,现比喻议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

87、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88、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贬义词)89、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90、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91、拒谏饰非: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贬义词)92、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

不能理解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93、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94、下车伊始:指官吏初到任所。

95、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96、如坐春风:比喻受到教育。

(不要望文生义)97、自怨自艾:本义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已改正。

现在只指自己悔恨,不包括改正的意思。

(艾:治理,惩治)98、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

(贬义词)99、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

100、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褒义词)101、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现也用来形容引起较大的反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