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基础知识易错成语560例

合集下载

行测言语常考易错成语(一)

行测言语常考易错成语(一)

言语常考易错成语1.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2.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3.好为人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

4.作茧自缚: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5.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记了。

6.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7.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8.翟发难数:形容罪恶极多,难以数清。

9.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谦辞,用于自己10.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于谅解。

11.无可非议:指没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12.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

13.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祝将有官可做。

强调出名后得意的样子,含贬义。

14.光风霁月: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

15.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16.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含贬义。

17.咎由自取:指遭受的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18.蜂附云集:比喻人众从各处聚集。

19.云合雾集:比喻聚集迅速。

20.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

21.心惊胆战: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22.毛骨悚然:意为汗毛竖起来,脊梁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23.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不安。

24.分门另类:指把一些事物按照特性和特征分别归入各种门类,强调分类处理问题。

25.人浮于事:强调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事过少。

26.不绝如缕:指声音微弱但未中断,比喻情势危急。

27.经久不息:指经过很长的时间而不停止,多用以形容掌声或欢呼声。

28.相沿不辍:指一直延续,没有中断。

29.伯劳飞燕: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30.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侧重说的话非常正确,能对大家产生影响。

31.标新立异: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用与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32.粉墨登场:比喻坏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爬上政治舞台。

行测易混淆成语汇总

行测易混淆成语汇总

行测易混淆成语汇总1. 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技艺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看问题片面,观察不细致。

2.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易错点】易误解为:首先要做的事,或首要任务。

3.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4.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

【易错点】易误解为:文章不加标点。

5.罪不容诛:比喻罪大恶极,即使杀了他都不能抵偿。

【易错点】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到被杀的程度。

6.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错点】易误解为:形容田园生活。

7.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没多久。

【易错点】易误解为:曾经,不知何时,在很久以前,过了很长时间。

8.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易错点】易误解为:多次试验都不成功。

9.糟糠之妻: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易错点】易误解为:长得丑陋的妻子。

10.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易错点】易误解为:兴致浓厚。

11.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易错点】易误解为:热爱教师工作,很热心为别人解答问题12.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

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易错点】易误解为:长期请假不归。

13.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

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相混,易理解为文章写得不好。

14.万人空巷:形容人们都从巷子涌向某地。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易错点】易误解为:巷子空无一人。

15.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只用否定形式,如“不可望其项背”。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

16.望尘莫及:望得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却不能追上,比喻远远地落在后面。

【易错点】易误解为:区别于“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是指追得上。

17.惨淡经营:形容苦心开拓和经营某项事业。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成语下(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常见且易错)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成语下(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常见且易错)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成语下(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常见且易错)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成语下(言语理解与表达考试常见且易错)301.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302.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于贬义。

303.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304.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那样响亮。

比喻人的名声极大。

305.数典忘祖:指古代的礼制、历史。

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306.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

后来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

307.投鼠忌器:要用东西投掷老鼠,又怕砸碎了老鼠附近的用具。

比喻有所顾忌,做事不敢放手。

308.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

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含贬义。

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309.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10.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多含贬义。

311.屡试不爽: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312.韦编三绝:现用来形容勤奋刻苦的精神。

313.颐指气使:形容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

314.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境中用其微薄的力量来相互帮助。

315.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316.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317.粉墨登场:妆化好了,登场演戏。

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318.莘莘学子:一批学子。

319.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

不能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

320.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变化无常,如同猿跳马奔。

321.心慌意乱:心神惊慌,忙乱。

322.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

后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对象是相对运动的景物、人或事情。

323.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324.回肠荡气:形容文艺作品或表演非常动人,耐人寻味。

成语知识点高考语文中560个常考易错成语

成语知识点高考语文中560个常考易错成语

成语知识点高考语文中560个常考易错成语在高考语文中,成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也是考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以下是一些常考易错的成语知识点,供考生参考:一、相近成语易混淆1.西装革履、儿女亲家区别:西装革履形容人穿着整齐,儿女亲家形容儿女的婚姻关系。

例句:他一身西装革履,非常帅气。

她的儿女亲家是我们家的邻居。

2.五光十色、花团锦簇区别:五光十色形容色彩丰富多彩,花团锦簇形容物品呈现出众多绚丽的景象。

例句:夜市的灯光五光十色,非常炫目。

他的生日蛋糕上摆满了花团锦簇的巧克力。

3.成千上万、无数区别:成千上万强调数量众多,无数强调数量无法计算。

例句:这次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无数个可能。

4.内外交困、外强中干区别:内外交困形容内外困难重重,外强中干形容表面看起来强大,但实际上内部存在问题。

例句:公司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需要共同努力才能突破。

这家公司表面上发展很好,但实际上外强中干,存在很多问题。

5.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区别:半途而废指做事未完成就放弃,前功尽弃指之前的努力被毁于一旦。

例句:他经常半途而废,很难坚持做完一件事。

她本来成绩很好,但考试前的放松使得前功尽弃。

6.见仁见智、对牛弹琴区别:见仁见智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牛弹琴指向不懂的人讲解。

例句: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仁见智。

你对我解释这个问题就像对牛弹琴,我完全听不懂。

二、易混淆成语的错用1.莫名其妙(词语)误用为:模棱两可(词语)莫名其妙:表示不可思议,说不出个所以然。

模棱两可:表示含糊不清,言不达意。

2.寸步不离(词语)误用为:步步为营(词语)寸步不离:表示紧紧跟随,形影不离。

步步为营:表示谨慎行事,一步一步地前进。

3.有机可乘(词语)误用为:有余可乘(词语)有机可乘:表示能够抓住机会,获取利益。

有余可乘:表示存在弱点,可以被人攻击。

4.观望时机(成语)误用为:踌躇满志(成语)观望时机:表示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行动。

成语知识点:高考语文中560个常考易错成语精编版

成语知识点:高考语文中560个常考易错成语精编版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基础知识易错成语560例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基础知识易错成语560例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高考易错成语560例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事业单位招聘行测备考:行测言语常考易错成语盘点.doc

事业单位招聘行测备考:行测言语常考易错成语盘点.doc

2017年事业单位招聘行测备考:行测言语常考易错成语盘点对于事业单位考试,任何一个想一举成功的考生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尤其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去积累成语。

今天主要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理解的成语,各位同学可以作为自己考试的积累。

1.浩如烟海【词语解析】形容图书、典籍等极为丰富。

【词语用法】与“汗牛充栋”近义,修饰对象有限制,不能形容商品等。

【正确示例】图书馆有关《诗经》的文献浩如烟海,你必须先查目录。

2.漠不关心【词语解析】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词语用法】含贬义,不能带宾语,一般用作“对…漠不关心”。

【正确示例】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3.涣然冰释【词语解析】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词语用法】修饰对象有限制,不用于消除烦恼。

【正确示例】其实,如果了解当年具体实况,任何疑虑都会。

4.倾巢出动【词语解析】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词语用法】含贬义,不能用于武警。

【正确示例】鬼子倾巢出动,仍然打了败仗。

5.如履薄冰【词语解析】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词语用法】不用于形容形势危急。

【正确示例】这任务关系着几千人的身家性命,我们如履薄冰,哪容有丝毫的疏忽大意?6.叶公好龙【词语解析】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词语用法】不能把含义用反,不能简单理解为言行不一。

【正确示例】他表示愿意帮助别人,但当有人向他求援时,却避退三舍,这与叶公好龙毫无差别。

7.求全责备【词语解析】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词语用法】不能带宾语,一般用作“对…求全责备”。

【正确示例】80后作家毕竟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对于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8.雨后春笋【词语解析】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词语用法】含褒义,常指新的好的事物。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成语易错词罗列及纠正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成语易错词罗列及纠正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成语易错词罗列及纠正_有一些常用成语往往被人写错其中的某个字,这种现象和错读错误理解成语的含义有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运用成语错误。

某年的公务员行测考题中,出现了对成语错别字辨析的考察: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逸闻轶事B箭拔弩张C忧柔寡断D纷至踏来解析:本题选A。

B、C、D正确写法分别为:剑拔弩张、优柔寡断、纷至沓来。

事实上,对这部分的考察是从来没有停止过。

回顾过去几年的考情,可以发现,在逻辑填空中总是直接或间接考察成语的运用。

为了能够帮助考生在紧张的学习当中,做到系统复习,试图列举常见易错的成语奉献给考生:按部就班:部不要写成步。

按捺不住:捺不要写成耐。

变本加厉:厉不要写成励。

病入膏肓:肓不要写成盲。

不稂不莠:稂不要写成粮。

不落窠臼:窠不要写成巢。

成绩斐然:斐不要写成蜚趁火打铁:趁不要写成乘。

重蹈覆辙:覆不要写成复。

川流不息:川不要写成穿。

大势已去:势不要写成事。

独具慧眼:慧不要写成惠。

躬逢其盛:躬不要写成恭。

海市蜃楼:蜃不要写成辰。

汗流浃背:浃不要写成夹。

好高骛远:骛不要写成鹜焕然一新:焕不要写成涣。

佶屈聱牙:屈不要写成曲。

戛然而止:戛不要写成嘎。

剑拔弩张:剑不要写成箭。

解甲归田:解不要写成卸。

流言蜚语:蜚不要写成飞。

毛骨悚然:悚不要写成耸。

美轮美奂:奂不要写成焕。

拈花惹草:拈不要写成沾。

旁征博引:征不要写成证。

锲而不舍:锲不要写成契。

如愿以偿:偿不要写成尝。

弱不禁风:禁不要写成经。

声誉鹊起:鹊不要写成雀。

肆无忌惮:惮不要写成弹。

所向披靡:靡不要写成糜。

螳螂挡车:挡不要写成当。

提纲挈领:挈不要写成契。

为虎作伥:伥不要写成怅。

相形见绌:绌不要写成拙。

烜赫一时:烜不要写成煊。

严阵以待:以不要写成已。

贻笑大方:贻不要写成遗。

崭露头角:崭不要写成暂。

振聋发聩:振不要写成震。

煮豆燃萁:萁不要写成箕。

锱铢必较:铢不要写成珠。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成语的误用,如:差强人意。

例:这家企业虽几经努力,终以成绩差强人意,而受到有关领导的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毓 毓 387.
bi “”
(Hui4)
11
毓 毓 388. 毓 毓 389. 毓 毓 390.
毓 毓 391. 毓 毓 392.
Lang you
毓 毓 393.
毓 毓 394. 毓 毓 395.
毓 毓 396. 毓 毓 397.
毓 毓 398.
毓 毓 399. 毓 毓 400.
401. 毓 毓 402. 毓 毓 403. 毓 毓 404. 毓 毓 405. 毓 毓 406.







“”



”“


















,
6
毓 毓 215. 毓 毓 216. 毓 毓 217. 毓 毓 218. 毓 毓 219. 毓 毓 220. 毓 毓 221. 毓 毓 222. 毓 毓 223. 毓 毓 224. 毓 毓 225. 毓 毓 226. 毓 毓 227. 毓 毓 228. 毓 毓 229. 毓 毓 230. 毓 毓 231. 毓 毓 232. 毓 毓 233. 毓 毓 234. 毓 毓 235. 毓 毓 236. 毓 毓 237. 毓 毓 238. 毓 毓 239. 毓 毓 240. 毓 毓 241. 毓 毓 242. 毓 毓 243. 毓 毓 244. 毓 毓 245. 毓 毓 246. 毓 毓 247. 毓 毓 248. 毓 毓 249. 毓 毓 250. 毓 毓 251. 毓 毓 252. 毓 毓 253. 毓 毓 254. 毓 毓 255. 毓 毓 256. 毓 毓 257. 毓 毓 258.
毓 毓 121.
毓 毓 122.
毓 毓 123.
毓 毓 124.
毓 毓 125. tāo
毓 毓 126.

毓 毓 127.
毓 毓 128.
毓 毓 129.
毓 毓 130. 毓 毓 131. 毓 毓 132. 毓 毓 133. 毓 毓 134.
毓 毓 135. 毓 毓 136. 毓 毓 137. 毓 毓 138. 毓 毓 139. 毓 毓 140.

jiān 82
毓 毓 82.
毓 毓 83.
毓 毓 84.

毓 毓 85.
毓 毓 86. 毓 毓 87.
毓 毓 88.
毓 毓 89.
毓 毓 90.
毓 毓 91.
毓 毓 92.
zhì
毓 毓 93.
毓 毓 94.
毓 毓 95.
毓 毓 96.
毓 毓 97. 毓 毓 98.
毓 毓 99.



毓 毓 100.
毓 毓 423. 毓 毓 424. 毓 毓 425. 毓 毓 426. 毓 毓 427. 毓 毓 428. 毓 毓 429. 毓 毓 430.
chui2
毓 毓 431. 毓 毓 432.
毓 毓 433. 毓 毓 434. 毓 毓 435. 毓 毓 436. 毓 毓 437. 毓 毓 438. 毓 毓 439.
毓 毓 304. 毓 毓 305. 毓 毓 306. 毓 毓 307.
毓 毓 308.
毓 毓 309. 毓 毓 310. 毓 毓 311. 毓 毓 312. 毓 毓 313. 毓 毓 314. 毓 毓 315. 毓 毓 316. 毓 毓 317. 毓 毓 318. 毓 毓 319. 毓 毓 320. 毓 毓 321. 毓 毓 322.
1.
毓 毓 2.
毓 毓 3.
毓 毓 4.
áo

毓 毓 5. (bì)
毓 毓 6. 毓 毓 7.
毓 毓 8. 毓 毓 9. 毓 毓 10. 毓 毓 11. 毓 毓 12. 毓 毓 13. 毓 毓 14. 毓 毓 15. 毓 毓 16. 毓 毓 17. 毓 毓 18.
cháng (wéi)
毓 毓 19. 毓 毓 20. 毓 毓 21. 毓 毓 22.
毓 毓 61.
毓 毓 62.
kuì
毓 毓 63.
毓 毓 64.
毓 毓 65.

毓 毓 66.
毓 毓 67. 毓 毓 68.
毓 毓 69.
毓 毓 70.
hàng xiè
毓 毓 71.
毓 毓 72.
毓 毓 73. hù
quān
2
“” “”
毓 毓 74.
毓 毓 75. 毓 毓 76. 毓 毓 77. 毓 毓 78. 毓 毓 79. 毓 毓 80. 毓 毓 81.
101. pǐ
毓 毓 102.
毓 毓 103.
毓 毓 104.


毓 毓 105. 毓 毓 106.
毓 毓 107.

毓 毓 108.
毓 毓 109.
jiān
毓 毓 110.
3
毓 毓 111.
rěn
毓 毓 112.
毓 毓 113.
cháng
毓 毓 114. 毓 毓 115. 毓 毓 116.
毓 毓 117. 毓 毓 118. 毓 毓 119. 毓 毓 120.
毓 毓 349.
毓 毓 350.
毓 毓 351.
毓 毓 352.
毓 毓 353.
毓 毓 354.
毓 毓 355.
毓 毓 356.
毓 毓 357.
毓 毓 358.
·

”’
毓 毓 359.


· “
10
毓 毓 360.
毓 毓 361. 毓 毓 362. 毓 毓 363. 毓 毓 364.
毓 毓 365. 毓 毓 366.
毓 毓 367.
毓 毓 368.
毓 毓 369.
毓 毓 370.
毓 毓 371.
毓 毓 372.
毓 毓 373.
毓 毓 374.
毓 毓 375. 毓 毓 376.
毓 毓 377. 毓 毓 378. 毓 毓 379. 毓 毓 380. 毓 毓 381. 毓 毓 382. Xiao4 毓 毓 383.
毓 毓 384. 毓 毓 385. 毓 毓 386.
毓 毓 176.
毓 毓 177.
xuǎn wēi yí
cù xiū
gǔ kuì yì
“”
“”“ “
,
5
“” “”
毓 毓 178.


毓 毓 179.
毓 毓 180.
毓 毓 181.
毓 毓 182.
毓 毓 183.
“ 毓 毓 184. 毓 毓 185.
毓 毓 186. 毓 毓 187. 毓 毓 188. 毓 毓 189. 毓 毓 190.
毓 毓 407.
毓 毓 408. )
毓 毓 409. 毓 毓 410.
毓 毓 411. 毓 毓 412.
毓 毓 413.
毓 毓 414. 毓 毓 415.
毓 毓 416.
12
Chimeiwangliang 1433(


毓 毓 417.
毓 毓 418.
毓 毓 419. 毓 毓 420. 毓 毓 421. 毓 毓 422.
毓 毓 191. 毓 毓 192. 毓 毓 193. 毓 毓 194.
毓 毓 195.
毓 毓 196.
” 毓 毓 197. 毓 毓 198. 毓 毓 199. 毓 毓 200.
201. 毓 毓 202. 毓 毓 203. 毓 毓 204. 毓 毓 205. 毓 毓 206. 毓 毓 207. 毓 毓 208. 毓 毓 209. 毓 毓 210. 毓 毓 211. 毓 毓 212. 毓 毓 213. 毓 毓 214.
毓 毓 440. 毓 毓 441. 毓 毓 442. 毓 毓 443. 毓 毓 444.
毓 毓 445. 毓 毓 446. 毓 毓 447. 毓 毓 448.
毓 毓 449. 毓 毓 450.
毓 毓 451.
13
zhuo1
si4 si4
毓 毓 452.
ì
ǔ
ē
毓 毓 453. 毓 毓 454.
毓 毓 455. 毓 毓 456. 毓 毓 457. 毓 毓 458. 毓 毓 459.




”’


毓 毓 476.




··
毓 毓 477. 毓 毓 478.


·


14


毓 毓 479.
chai
毓 毓 480.
毓 毓 481. 毓 毓 482. 毓 毓 483.
毓 毓 484. 毓 毓 485. 毓 毓 486. 毓 毓 487. 毓 毓 488.
e kui
毓 毓 489.
毓 毓 158. 毓 毓 159.
毓 毓 160. 毓 毓 161. 毓 毓 162.
毓 毓 163.
毓 毓 164. 毓 毓 165. 毓 毓 166.
毓 毓 167. 毓 毓 168. 毓 毓 169. 毓 毓 170. 毓 毓 171.
毓 毓 172.
毓 毓 173. 毓 毓 174. 毓 毓 175.
毓 毓 508. 毓 毓 509.
毓 毓 510. 毓 毓 511.
15
毓 毓 512.
毓 毓 513. 毓 毓 514.
毓 毓 515. 毓 毓 516.
毓 毓 517. 毓 毓 518. 毓 毓 519. 毓 毓 520. 毓 毓 521. 毓 毓 5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