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老舍未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鲁迅、老舍未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鲁迅、老舍未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这年9月25日,鲁迅便郑重地给台静农回了一封信。他回信说:

静农兄弟: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鲁迅写这封信的时间正是中国新文学经过风风火火的10年之后,其时中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当然包括鲁迅本人。但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理性主义者,尽管新文学在最初十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仍能看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对中国新文学的实绩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我们从鲁迅的这封信中,可以看出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其一,鲁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不利于文学扎扎实实的发展,反而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其二,鲁迅以诺贝

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为标尺,意识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距离。强调这种距离,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为了使中国文学能更好地向前发展。其三,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保持一种平常心态。鲁迅看到世界优秀作家极多,而诺贝尔文学奖不可能把每位作家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僧多粥少,不必为此计较。

我想,鲁迅先生60多年前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也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鉴于过去我们对鲁迅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有些误解,我们想在此多说几句。

一个典型的观点曾经影响了一部分人,他们认为鲁迅获得了提名,但遭鲁迅拒绝,因为他不愿为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增添光彩。这种将事件政治化的解释,虽然具有激进色彩,拔高了鲁迅,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首先,了解诺贝尔文学奖操作程序就会知道,提名和获奖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从提名到获奖有许多路要走,有的由提名到获奖中间长达二十余年,有的作家每年都获得提名,但终其一生亦未能获得评委的垂青。很少有一次获得提名便获得通过的。

其次,我们来一个假设,如果1927年鲁迅先生没有拒绝提名的话,能否在这一年摘取桂冠呢?可以看看1927年的评奖经历。这一年,评奖竞争非常激烈,进入候选人名单被淘汰的作家,竟有36人之多,这其中还包括托马斯·曼和高尔基这样屡获提名的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同时,法国一批有影响的学者推荐了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格森。这种推荐的号召力是不言自明的。如果把鲁迅和这些作家相比,他创作的数量或许还略嫌轻了些。

老舍

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透露,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在入围者到了最后5名时还有他。最终,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但瑞典方面通过调查得知老舍1966年就已经去世,而诺奖一般不颁发给已故之人,最后那年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

鲁迅

“郎有情,我无意”?

1927年,来自瑞典的探测学家斯文·赫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注意到鲁迅的文学成就。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便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好友台静农发信询问鲁迅的意见。9月25日,鲁迅回复:“诺贝尔奖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不过,诺奖评审马悦然在一次讲座上对此进行了辟谣:“我查了瑞典学院档案,敢肯定地说这只是谣言。”而据鲁迅好友台静农的回忆,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朋友们单方面的好意:1927年,听说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想为中国作家争取一个名额。当时有人积极推荐梁启超,而刘半农则属意鲁迅,便嘱咐台静农出面函商,才有了后面鲁迅的回信拒绝。

老舍、沈从文

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在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老舍之子舒乙公开了父亲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往事:1968年,瑞典派驻华大使,遍寻老舍身影不得,才知老舍早已去世(老舍1966年去世)。由于诺奖不颁给已故之人,老舍与诺贝尔失之交臂。

舒乙的说法来自挪威女汉学家伊丽莎白·艾迪,1979年初春艾迪来华,在与友人交谈中提到“那一年本来已决定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老舍”。可是在2000年香港《明报月刊》记者向艾迪求证时,艾迪回复从未谈到老舍,她谈的是沈从文。

沈从文肯定会获奖?马悦然在2007年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本不该告诉你,不过现在时间过去很久,我可以告诉你。记得那是1988年5月10日,如果沈从文那个时候还活着,10月肯定就会得奖。”

鲁迅与诺贝尔文学奖2

诺贝尔文学奖第一原则:"作品的普遍价值"。

诺贝尔文学奖第二原则:"作者的洞察力(洋人形容为刻骨铭心)"。

诺贝尔文学奖第三原则:"作者的语言技巧(洋人形容为丰富机智)"。

诺贝尔文学奖第四原则:"为中文小说和戏曲开辟了新路"。

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条件是:诺贝尔文学奖只授给活着的作家。

其实评奖的标准是很难说清的,我觉得你到应该先从评奖程序上入手,似乎更能说清楚。

我记得某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的时候《南周》做了一一次报道,说的很详细。至于为什么中国没有人获得这个奖:最重要的是翻译,中国的文学作品被翻译到西方国家的太少,瑞典文就更少了。

具我所知,鲁迅先生曾经接到过邀请,但他拒绝了。老舍、沈从文都曾进入过评委的眼帘,但因为过世而没有获得。

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

1968年诺奖评选,老舍得票第一

坊间曾传言,老舍先生曾距诺贝尔文学奖仅一步之遥。“不是传言,是真的。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父亲得票排第一。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该奖授予了日本的川端康成。”舒乙向记者透露了这一鲜为人知的事件内幕。

舒乙认为,中国作为文学大国,却屡屡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除了政治偏见等原因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和老舍先生同辈作家的作品鲜有被翻译成外文的。而由于老舍先生曾出过国,他的作品有多种译文,甚至连瑞典文都有。1968年,老舍先生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在最终的5个候选人投票中,获得了最多票。“按规定,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该是我父亲,但在1968年,…文革?已经进入高峰期,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的下落,一直没有得到准确音信,就断定老舍已经去世(老舍的确于1966年8月24日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东方人。结果日本的川端康成就获奖了。”

舒乙告诉记者,已故作家萧乾曾携夫人文洁若到瑞典证实过,老舍在评选中确实得票排第一。(华商)

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

高建平

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些事,一方面瑞典文学院的人三缄其口,一方面全世界的文学界都在议论,有人赞扬,有人批评,有人咒骂。中国人谈起这个奖,似乎想说的就更多。中国过去有几亿人,现在又

增加到十几亿,有三千年文学史或五千年文明史,为什么这个奖设了

长长的一个世纪,竟然就没有一个中国人得到。于是,有人指责评委

们有偏见,有人信誓旦旦,要为中国人争口气,更有人说,既然像

XX这样的伟人未获奖,或者像XX 一样的庸人得了奖,这个奖不得

也罢。

这样的争论会永久地持续下去。如果有一天,有一位中国作家得

了奖,争论不会减少,只会更多。这时,又会有人将得奖者连同评委

贬得一无是处,义正词严地指出,某某更伟大得多的人为什么不能获奖,却把奖给了这个X流作家?还会有人出来作“遗憾”、“震惊”、“痛惜”、“无所谓”等千奇百怪的姿态。

文学上的事,本来标准就难定,何况,这个奖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有人想骂也可以,但是,把情况弄明白后再骂,岂不更好一点?

首先是这个奖的定位问题。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世界文学大奖吗?这一点似乎已毋庸置疑,否则,就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了。但我

还是要问:你对世界文学大奖中的“世界”一词究竟怎么看?弄得不好,就可能闹误会。

1895年,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用他的遗产设立一个基金,将基

金的利息每年“授予那些在过去一年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其中五分之一授予在文学中“创作了富有理想倾向的杰出作品”的人,“文学奖的授予不强调民族的归属,也就是说谁最有资格谁获得,

不管他是否属于斯堪的那维亚国家”。诺贝尔还特别规定,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的文学院”颁发。

既然这笔钱是诺贝尔私人的钱,怎么花,就必须遵从他的个人意愿。其实,并没有一个机构的正式名称叫“斯德哥尔摩的文学院”。幸而瑞典国家不大,相关方面的机构还不那么多而复杂。于是经国王批准,遗嘱的这一项就被正式解读为“瑞典文学院”。

诺贝尔并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一个潜在问题:“斯德哥尔摩的文学院”,或者说“瑞典文学院”是否有能力选出创作了“最杰出作品”的人。早在1896年,此议在蕴酿之中时,瑞典文学院的两位院士就出来表示反对。认为这会使文学院变成“世界性文学裁判所”。今天在任的院士埃斯普马克则认为,在这两位反对者的话之上,应该再加一句,“排斥处于领先地位的瑞典作家,并把最杰出的文学研究专家拒之门外的瑞典文学院,根本没有能力完成这项敏感的任务。”当然,这句话那两位院士是不会加的,他们是院中之人。此话只有后人或外人才会说。

靠瑞典文学院十八院士个人的力量,在全世界的作家中进行筛选,确立创作了“最杰出作品的人”,这显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然而,当时的院士们面临的是这样一个选择:要么干,要么把这笔捐赠退回去,从而放弃设立这个奖的机会。而换一个机构做这件事,就违背了诺贝尔的遗嘱。当年的文学院常务秘书魏尔森极力推动此事,他认为,不能剥夺“诺贝尔安排的、使那些长期卓有成效地从事文学活动的欧洲大陆上的文学大师们享受极大的荣誉和利益的机会。”他设想,如果瑞典文学院拒绝做这件可以在“世界文学上取得有影响的地位的工作”,就会受到人们的谴责。他还辩解道,通过做这件工作,从而了解世界文学,对于完成这个机构原来所具有的,评判和推动瑞典本国文学的工作,也会有促进作用。他用这三条理由说服了大多数人,于是,文学院只好勉为其难了。

院士们于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这件事,把目光投向了世界文学界。他们所能看到的,当然首先是欧洲,这也是早期的欧洲作家获奖较多的原因。院士们只是对那些通过自己的作品使文学院了解他们的作家作一评判而已。多年来,他们努力扩大视野,注意欧洲以外的文学,注意那些用他们所不熟悉的语言写作的作家,以扩大这种文学奖的世界性。但是,这种关注不能成为一种牵就。他们如果还不能真

正了解用一种语言所写的作品,并对之进行评判,就不能对之作出相关的决定。

诺贝尔遗嘱中要求,这个奖“不强调民族的归属,也就是说谁最有资格谁获得”。这是给院士们出的又一个难题。消除地理上的空白点,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到世界各国去,应是院士们的目标。针对许多欧洲作家入选,而欧洲以外作家入选较少的状况,是不是可以改进一下,在各大洲之间来一个摊派?国际体育比赛有在各国或各大洲间分配名额的做法。由于中国乒乓球水平太高,于是,去年获得世锦赛单打亚军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马琳无缘参加今年的奥运单打比赛。相反,中国足球界则希望在各大洲间名额分配的办法会对中国队入选世界杯赛有利。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能不能这么办?一位瑞典籍华人学者黄祖瑜曾试图开一个药方:首先注意不熟悉的语言领域,而后再从中挑出最优秀的候选人。这句话说白了,意思是,像汉语这样的语种,有这么多人说这种语言,有这么悠久的历史,该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了。这个前提可先定下来,再去确定该选谁。这在一些中国作家那里成了一种策略,先喊中国人应该得这个奖,拉来十三亿人做人质,然后自己去“为中国人争光”。记得鲁迅在谈到中国人与诺贝尔文学奖关系时说过,不要仗着黄色脸皮希望外国人“格外优待从宽”,(《鲁迅书信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62页。) 大概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说的。诺贝尔要“不强调民族的归属”,这几个字解读起来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只给欧洲人授奖,是受了民族归属的限制,违背了诺贝尔的遗嘱;另一方面,预先确定要给某个民族授奖,再从这个民族寻找候选人,实际也面临着是否违背诺贝尔遗嘱的问题。当然,民族问题常常会演变成国际政治问题。1896年那位反

对文学院接受颁奖任务的瑞典文学院院士想到,这会使文学院变成具有“世界性文学裁判所”。是否被他不幸言中?瑞典文学院能否免俗?多年来争论不休。在东西方阵营政治上对抗时,瑞典文学院努力取一超然的态度。他们承认文学奖会有“政治上的效果”,但坚决反对评选时有“政治上的意图”。用一位院士拉尔西·吉伦斯坦(Lars Gyllensten) 的话说,他们的指导原则是“政治上诚实”(political integrity) 而不是“政治上正确” (political correct)。将瑞典文学院描

绘成“瑞典外交部所属的文学委员会”,是对它最刻薄的挖苦,这是

院士们无论如何不能承认的。于是,想要得奖,打十三亿人,三千年或五千年历史牌,是一张错牌。院士们不能、不会、也不敢吃这一套。

如此说来,要使中国人获诺贝尔奖,就必须使他们的作品真正得到院士们赞赏。这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们了解中国文学,有充分的信息来源,同时这些文学作品又有优秀的西方语言译本;二是院士们将中国文学作品与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写出的优秀文学作品相比,发现水平够格。显然,这两个条件都对中国作家不利。第一个条件,即信息和翻译:信息量的保有与地理距离成反比,而文学作品的可译性本身就是有争议的问题。翻译家永远是倒霉蛋,替罪羊。“意态由来画不得,当时枉杀毛延寿”。译本只是美人的画像而已,要比美人低一等。第二个条件,要与西方语言写出的优秀文学作品相比。院士们的审美趣味,是在阅读那些优秀西方文学作品后形成的,他们当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与那些作品相比。中国作家心中的理想读者,应是中国人,于是,对怎样的作品才算优秀,有着一个根源于中华的,或东亚文化的评价标准。这种标准并非与西方标准完全不兼容,但也不可能完全重合。其中有着基于共同人性的相通性,也有着出于文化和历史差异的不相通性。中华文化标准与西方文化标准,会构成一种交叉关系。如果将来有一天,中国作家得了奖,那也更可能是由于这位作家作品的趣味处于交叉点上,而不是由于他或她从中华文化的标准看“最优”。

从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们的角度看,也就只能如此了。中国人看问题讲求“设身处地”,批评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也许能想通一些问题。毕竟,院士们只是按照诺贝尔的遗愿,在他们的目光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表达他们的看法而已。如果说,这是一个世界文学大奖,也只能从这个意义上定位。

诺贝尔文学奖是否授予创作了“最杰出作品的人”,当然是,诺贝尔的遗嘱就这么规定的。但是,什么叫“最杰出作品”?“杰出”指什么?这里面都有许多解释的空间。

诺贝尔的遗嘱中有一个限定语:“富有理想倾向” (in an ideal direction)。这是对“杰出”的一个解释,但随之而来的是新的解释问题。何谓“理想”?怎样的作品才叫“富有理想倾向”?

诺贝尔在写“理想”这个词时,曾作了一个修改。他原来写的是idealirad,这不是一个瑞典语词,其中漏了字母。研究者们认为,诺贝尔心里想的是idealiserad,即“理想化”。然而,诺贝尔不满意“理想化”这样一个在瑞典语中含有“修饰”一类含义的词,因而将之改为idealisk,即将rad 改为sk。斯图尔·阿伦教授在经过这一番考证后,联系诺贝尔的一贯思想,指出,这里的“理想”,是一个分类性的形容词,而不是一个评价性的形容词。也就是说,他不是指“理想的文学作品”。在这一表述中,“理想”可能成为“优秀”、“完美”一类评价性形容词的同义词。他所指的是“其方向通向一个理想”(in a direction towards an ideal)。用我们的话说,在诺贝尔的心目中,艺术标准并不是第一的,作品的“有益于人类”的效果更重要。

诺贝尔奖遗漏了许多重要作家,给后人批评这个奖提供了口实。第一个似乎不该被遗漏而恰恰被遗漏的,也许是瑞典人斯特林堡。斯特林堡在今天已被视为瑞典民族的骄傲,瑞典在世界上最知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于院士们来说,没有信息传递问题,他与院士们住在同一个城市;也没有翻译问题,与院士们使用同一种母语;更没有文化差异;斯特林堡死于1912年,在诺贝尔奖设立时,他的重要戏剧均已上演,他的广泛影响也早已形成,因而没有时间差。然而,他就是不能得奖,据说连候选人也没当过。瑞典文学院不是不知道他,而是知道得太多了。但一提到他,请免开尊口。这里面的原因当然多种多样,有个人关系因素,然而,归根结底还是评价标准问题。

这个标准,源于对“理想倾向”一语的解读。在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最初十年里,评奖标准非常强调“不仅在表现手法上,而且要在思想和生活观上真正具有高尚的品德”,要“促进人类朝富有理想的方向前进,扩大人类常规的视野和使其比过去更完美更纯洁。”斯特林堡被这个对“理想”的“高尚”与“纯洁”的解读拒之门外。

出于同样原因被拒绝的还有大名鼎鼎的丹麦评论家勃兰兑斯和

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由于勃兰兑斯虽然“对自己的时代具有巨大的影响”,但“并非总是善良的”,而且,他“冷嘲热讽”的语调使他的作品不能使人看到“真切和纯粹的客观性”,于是,他被一些我们今天看来莫名其妙的理由而排斥在门外。至于易卜生,他的早期作品得到了一些院士的赞赏,但由于他的《社会支柱》、《群鬼》和《人民公敌》对社会的批判而使他失去了获此殊荣的机会。在斯堪的那维亚

之外,被否定的还有左拉、哈代和托尔斯泰。否定的原因都与作品没有“理想倾向”或理想不够“高尚”和“纯洁”有关。所有这一切,都反映出一种极端保守主义的倾向。无怪乎埃斯普马克认为,当时的文学院“排斥处于领先地位的瑞典作家,并把最杰出的文学研究专家拒之门外”。这种选择背后,存在着一种在在黑格尔美学影响下形成的费舍尔的美学和布斯特罗姆的哲学。或者,更为具体的说,“理想的”(ideal) 与“唯心主义的”(idealistic) 被人们有意地或无意地混

淆了。这两个词在中文中差别很大,而在英文中和瑞典文中,则只是词尾的变化而已。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趣味,瑞典文学院并不代表一种固定的美学思想,也不代表一种单一的审美标准。到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对“理想倾向”的解读变得较为宽广。作家被要求具有一种深厚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在他们为作家们写的评语中,那种由于不信神、对社会批判和冷嘲热讽而否定一位作家的词句不再出现了。这时,一种伟大的风格,史诗般描写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长篇巨制受到院士们的欢迎。可惜,这时托尔斯泰已经死了。我们今天常常听人用托尔斯泰未能得奖来批评瑞典文学院,其实,这恰恰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时院士们自己的意见。他们对前一个时期评奖情况进行了检讨,取托尔斯泰这个典型的例子,以求实现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

尽管如此,在这一阶段,对“理想”的解读使他们又一次未能及时站到文学发展的前列。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已是现代主义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对此,瑞典文学院大体上持冷漠的态度。他们追求“伟大”的风格,反对“晦涩”的风格;重内容而不是重技巧。

只是到了二战后,文学院的椅子由新一代院士们占据时,文学上的“开拓者”们才成了大奖的得主。我们看到,去领奖的变成了艾略特、福克纳、海明威、聂鲁达这样一些人。这时,“理想”一词的解释变得更加自由,一个心照不宣的标准是文学性或艺术性,文学性上的创新精神。当索尔仁尼琴获奖时,人们对他的指责是,他的作品没有技巧上的创新,而这种指责,在前一个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诺贝尔并没有这么要求。

尽管如此,诺贝尔所提出的那种“有益于人类”的“理想”仍然是获奖标准的底线。阿伦曾举例说,“如果作品赞同大屠杀,那么,不管它如何出色,也不符合遗嘱。”

自从诺贝尔文学奖开始颁发以来,一个世纪过去了,坐在文学院那十八张椅子上的人离去一位就换上一位,授奖标准也随着院士们的新陈代谢而发生着或快或慢的变化。每年年初,一个由院士和从院外特邀成员共三至五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要在四月份从约200名的“长名单”中挑出约15有中的“半长名单”。到了五月底,再从这个“半长名单”中挑出5名,成为“短名单”。这是院士们夏天的阅读任务。一个夏天读5个人的作品,仍是一件太累人的工作。好在这5个人中,常常有一半的人不是第一次进入短名单,他们的作品院士们过去读过。瑞典的夏天也不那么热,在海边游泳之余正好读书。九月中旬,院士们开始讨论,然而后就是十月份的投票。于是,种种机缘形成一股合力,最终一个人成了幸运者。有人赶上机会,得到了;有人生不逢时,又死得太早,文学院的标准还没有朝向有利于他的方向转化,于是就这么错过了。好在这个奖也不是一位作家文学地位的最终裁定,也没有人能够做这种裁定。文学有自己的命运。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们仅仅是生活他们自己时代的一些比较有知识的凡人而已。他们不能超越时代的影响,有时甚至趣味比自己的时代还要保守。将他们神话化,再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都是不切实际的。

瑞典文学院在评奖上似乎犯了不少错误,许多不该得奖的人得了,该得奖的人又没有得。如果我们现在搞一个二十世纪世界百名最优秀作家评选,再与实际得奖者对比一下,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异。这里面有瑞典文学院院士们看走了眼的原因,当然该检讨。在文学院内部,不同意见争论,后代院士对前代院士批评,都是常有的事。

然而,他们评奖原则中有一条,却值得称赞。院士们要评活着的作家,没法像今人搞世纪回顾,当事后诸葛亮。不过,为了防止评错了人的现象,他们本来也可以采取一个较为保险的办法,那就是,等一位作家在一个国家取得绝对地位,或者已经取得世界声誉之后,再把奖授予他。如果这样的话,评错了人的情况会少得多,瑞典文学院也会少许多笑柄。何况,这也是一个省力得多的办法。既然这些作家已出了名,把他们的作品找来,翻一翻,了解一下基本内容,发现用评奖标准去套,还不致太离谱,就可以考虑定下来了。但他们不愿省

这个力气,而是确立了一个原则:从推动文学的发展和促进优秀文学家为全世界接受的角度来做这件事。

他们认为,如果一位作家已经功成名就,获得了世界文坛的承认,这时,再授予他诺贝尔奖,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意义已经不大了。正像二十世纪初的一位院士颜尔纳所说,“文学院应该负起更大的责任,主动从众多的作家中选出一位加以突出,这样做远比拿着钱袋子跟在一位已经公正地获得了‘世界声誉’的汉子后边增加他的遗产

更为有价值。”

院士们最想做的是,一位作家虽创作了优秀的文学作品,但还没有引起文学界的普遍注意,或者,一位作家的虽获得了区域性的声誉,但没有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承认,这时,瑞典文学院慧眼识珠,发现了这位作家,将他推向世界。如果某一次,经过他们的发现、授奖,一位作家从此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承认,而这位作家的作品又恰恰配得到这种承认,这次授奖活动就做得很完美,实现了想实现的效果。确实,许多作家都是这样被他们推向世界的,特别是一些东方作家、拉美作家,过去在西方影响不大,经过他们的推荐,走向了世界。

他们还想做的是,一位作家已创作出了优秀的作品,但还年富力强,有更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这个奖能帮助作家扫清以后创作道路上的从经济压力到社会承认方面的障碍,从而将作家造就成一代宗师。颜尔纳在推荐那位《骑鹅旅行记》的作者赛尔玛·拉格洛夫时,就曾写道,“她需要获得一种完全保障的地位,以便不再写那些浅显的故事和圣诞节小报上的文章。”这是说,有了这笔钱和这个名气,那些“大手笔”就可以专心去写“大气”的东西了。

基于这样一些考虑,瑞典文学院倾向于一个做法:如果一位年轻的作家与年长的作家创作出在他们看来同样优秀的作品,那么,他们就更可能选年轻的那位。这样做,也许对年长的作家是一种不公平。年长的作家曾经错过得奖的机会,而他们却说,既然错过了就过去了,现在不再弥补。与其用一次获奖机会弥补过去的缺失,不如用它来对年富力强的作家进行扶植。这与我们常常见到的做法正好相反。我们总习惯于对年轻的人说,你以后的机会还多,先让年长的。

用授奖来帮助作家获得这种声誉,而不对已获得的声誉进行承认,这么做的风险要大得多。这是一种伯乐所必须冒的风险。固然,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们可以说,伯乐的确挑出了一些千里马,但

不能说,伯乐挑出的都必然是千里马。一位作家是否能获得“世界声誉”,受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其中有作家的主观因素,也有种种客观的,作家不能左右的因素。大奖授给了一位作家,结果他并没有像院士们所期望的那样,被全世界普遍接受,被认为配得这个奖,这次授奖就开始被人们指责,这个奖的声誉也连带受影响,而继续冒这个险,就受到了压力。在一个世纪的漫长颁奖史上,这种压力不断出现,说瑞典文学院完全不受这种压力的影响,是不现实的。但是,让这个奖授得有用,坚持对正在发展着的世界文学的创作和接受过程的参予性,是他们的信念。为了这个信念,他们认为冒这个险值得。如果这是他们有时“选错人”的原因,他们则会说,只好如此了。

1938年的大奖授给了畅销书作家赛珍珠。赛珍珠获奖是由于她的《大地》对“中国农民生活作了丰富而准确的描写”。这部作品描写得是否丰富,是否准确,艺术水平如何,都是问题。赛珍珠的获奖,也许说明了瑞典文学院对中国的注意,然而,这恰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当时就有,而今天仍普遍存在的情况:许多描写中国而在西方引起轰动的作品,都谈不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所有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优秀中国文学作品,在被翻译成西方文字后,影响却很小,仅在西方社会中的一个小小的东方文化爱好者圈子里为人所欣赏而已。这里面也许有商业性炒作的原因,但在这背后,更可能隐藏着东西方的趣味的深刻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在文学评价标准上的确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两位旅美作家,一位是林语堂,一位是张爱玲。对于中国人来说,张爱玲是一位比林语堂更加出色的作家。但对于许多圈外的西方人来说,林语堂几乎是那个年代的唯一的中国作家,而张爱玲,圈外人则连名字也没有听说过。其实,张爱玲的英文也很好,在美国的几十年间也努力用英文写小说。林语堂的成功和张爱玲的不成功,当然与种种个人因素有关。但在这种种因素之外,仍有着一个是否善于迎合西方人口味的问题。对于中国作家,如果他生活在中国,用中文写作的话,是否善于迎合西方人口味,当然不能成为一条重要的标准。他们心目中的读者,应是生活在他周围的中国人,这些人是他的第一批读者。他创作的直接社会反响和经济回报,都是由这些读者提供的。但是,如果这位作家到了西方,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必须学

会取悦于生活在他周围的人,从他们那里获得社会反响和经济回报。作家的第一批读者使他能够生活下去,而第二批读者给他的是额外的名气。没有第一批读者,就不会引来第二批读者。

文化的差异,因而带来的评价标准的不同,是不可避免的。但尽管如此,我仍然坚持认为,这种有差异的文化间并非完全不能沟通,我们所需要的不是自我封闭,而是相互对话。我们需要对文化间的交叉点的承认,同时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仅仅是交叉点而已。将交叉点理解为最好,当作文学的最高追求,是一种价值的迷失和异化。

在中国和世界华人文学界一次次等待,一次次失望之后,有人提议,我们可以设立一个自己的文学大奖,专奖世界华人用汉语写作的文学作品。人家不给发奖,我们自己发。这种做法仍然小气。即使做出来,做成了,做出名气来,仍是一个语种的奖,还是比诺贝尔奖低一等。其实,世界文学奖并不规定只有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要遵从捐赠人的意愿,但并非文学家的诺贝尔并不能为文学作最终立法,瑞典文学院院士们的趣味也并不能构成文学界唯一的世界法庭的最

高标准。中国人要想搞,明智的做法是,也搞一个世界奖,由中国人评。这个奖的授予同样“不强调民族的归属”,同样“谁最有资格谁获得”,不局限于他是否是中国作家或用中文写作的作家。这个奖的评奖者如果能睁开眼睛,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世界,又不故意放进人为的偏见,把各国的真正优秀的作家评进来,从而也能在世界上建立影响,引起争论,让人们去赞扬、批评、咒骂、或作无所谓态的话,那么,这个奖就成功了。

高建平2000年5月于望京

世界最著名位心理学家排行榜

世界最著名位心理学家 排行榜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世界最着名99位心理学家排行榜 2009-02-16 22:59 美国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第6卷第2期)刊登了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其内容是对20世纪的心理学家的知名度进行评比,结果列出了其中最着名的前99位。斯金纳排名第一,皮亚杰、弗洛伊德和班都拉紧随其后。 在这一次调查评比中,对“心理学家”的界定并不是依据该学者是否曾经获得心理学的或相关的学位,而是根据该学者是否曾对心理学做出过突出贡献。“20世纪的心理学家”也并不是依据心理学家的生理年龄界定的,而是指该学者在20世纪至少有一项心理学方面的公开出版物。 这次排名主要基于六个方面的考虑,三个定量的指标: 1、在专业期刊中被引用的频率; 2、在普通心理学课本中被引述的频率; 3、问卷反馈的结果,该问卷被发送给1725名美国心理学会的会员,请他们列出本世纪最着名的心理学家。 还有三个定性的指标: 1、该学者的姓氏是否曾被用来命名某一心理学术语,比如巴甫洛夫条件反射(Pavlovian conditioning)、斯金纳(Skinner box)等; 2、是否是国家科学院院士;

3、是否曾被授予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即使采用了上述多种衡量标准来综合评价心理学家,也难免有一些着名人物被遗漏。正如调查研究的主持人西肯塔基大学心理系主任S.J.Haggbloom所指出的:艾宾浩斯(Hermann Fbbinghaus)――对人类学习和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第一个人,就未被列入。因此研究者只列出了该评比结果中的前99名,而将第100名空了下来。这样,人们就可以把他们认为重要的而被漏掉的其他着名的心理学家补充进来。 这样一个排名对于20世纪心理学的历史性研究、对于当代的心理学教学以及对着名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都是意义深远的。因此,本文作者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查阅了大量文献,获得了这99位当选的心理学家的相关资料,现简要介绍给大家,以帮助我国的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对心理学及其各分支领域的着名学者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可以看到,这些学者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都曾经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有些学者仍然在为心理学的发展而不懈努力着。 ――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 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 2、Jean Piaget: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提出了发生认识论。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1966

巴金作品的特点

巴金作品的特点 巴金的写作风格文字简约,饱含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从中可以清晰地体察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赫尔岑的影响,这与巴金当年从翻译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开始走上文学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巴金在谈到《家》的创作时曾经说过,他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目的是“我控诉”。作品通过一系列美好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封建家庭的罪恶。描写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艺术特色: (1)典型化的方法。 (2)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高觉新的复杂的性格。 (3)浓郁的抒情色彩。平易、平白的文字,洋溢着浓郁的情感。 (4)心理描写。 例如作品对于鸣凤初恋心态的描写就很好地呈现了这个初恋的女孩子对于异性之爱的既惊又喜,以及青春期的萌动和羞涩。作品在语言上也独具魅力。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 艺术上的特色。 他的代表作《家》从1931年开始发表(一九三一年在《时报》连载发表,一九三三年初版),是现代文学中旧家庭题材小说的先驱。作者在作品中设置的三个主要人物与《家》中的高老太爷、觉新、觉慧。 首先,是故事梗概与创作目的。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

觉新当家。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家》是巴金最喜爱的作品。最初,小说在《时报》上连载,每天一千字左右,后来因为战争中断过一段时间,《时报》又换了编辑。巴金突然接到一封信抱怨小说太长,报社不想继续登下去。收到信后巴金将剩下的稿子全寄了过去,并声明如果报纸愿意登完,他可以不要稿费。用他的话说,“为读者写作”的他“总算尽了作家的责任”。这样,《家》才得以完整面世。巴金创作《家》有明确的社会功利目的,即抨击中国社会中强大的封建宗法专制制度,并力图为青年们指出一条生存的道路。小说中所表现的是他以及他的亲友们的痛苦与呼号──事实上,小说正是写给以他的大哥为代表的身受封建专制之害的青年们的,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可以说是中国文学“文以载道”传统的另一表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说,《家》是一部带有强烈抒情性的“政治批判”小说。 巴金在青年时代是一个狂热的无政府主义者,对政治抱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他的小说创作与其说是文学活动不如说是社会活动或政治活动。 其次,是对小说中人物处理。 《家》是巴金用来批判封建宗法专制制度的一件利器,于是他选取了作品中最富朝气的觉慧作为执行批判的代理人,(偶尔叙述主体有所变换,但大多数时候都是用“第三代”的目光来审视这个即将崩溃的家族),用他的视角对全书中的人物进行描述和品评,借他的思想独白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见解,因而,这个人物成为全书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俨然是小说的中心。作者希望通过觉慧的思考给读者指出一条新生活的道路,但由于作者自己在创作

鲁迅、老舍未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这年9月25日,鲁迅便郑重地给台静农回了一封信。他回信说: 静农兄弟: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鲁迅写这封信的时间正是中国新文学经过风风火火的10年之后,其时中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当然包括鲁迅本人。但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理性主义者,尽管新文学在最初十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仍能看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对中国新文学的实绩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我们从鲁迅的这封信中,可以看出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其一,鲁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不利于文学扎扎实实的发展,反而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其二,鲁迅以诺贝

国外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植物的灵魂:体育。动物的灵魂:智育。理性的灵魂:德育 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 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试误说,用笼子里的猫吃鱼的试验,猫乱踩踏板吃到鱼到踩踏板形成熟练化的动作,得出结论:学习就是尝试改正错误的过程。准备律指出学习动机的作用,外面放的鱼与饿了三天的猫。) 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他的记忆研究开拓了高级心理过程实验研究的新领域。提 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他的工作为后来的记忆研究开辟了道路。 (用数量关系研究心理学,他的一切研究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哪怕是研究对象也是自己。他没有学生,因为没有心理学基础,后来还被大学开除了) 巴甫洛夫,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荣获诺贝尔 生理学奖。巴甫洛夫从研究消化的生理过程中发现条件反射现象,从而开创了条件反射的研究,并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后又提出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用来说明人类的语言功能。 (他承认自己是一个生理学家,不愿承认自己是一个心理学家,他认为心理学家不科学。)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 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华生曾经是杜威的学生与陶行知是师兄弟,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小时候很调皮,在教会学校毕业。成名后在霍普金斯大学任教,后来由于丑闻被大学和学术界开除了,最后他从商又成为了一位亿万富翁。他是一个最早用媒体做广告的人。在20世纪100位心理学家中名列第17位,他认为学习就是外在的刺激导致的条件反射结果) 斯金纳,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 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 杜威,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编写了美国第一本心理学教科书。189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巴金作品分析

一、中西文化对巴金创作的影响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借着五四运动的大势,一批先驱人物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在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的同时,将眼光投向西方,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大量的西方小说被翻译介绍,而且相应地各种西方文学思潮也在中国的文坛上流传开来,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等等理论,流派都寻找自己的信从者,在年轻的中国现代文坛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很多作家都吸取了西方文化营养,进而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巴金也不例外,他曾说:“在所有的中国作家中,我可能是最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一个。” 巴金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然而像鲁迅等一批现代作家一样,虽然他们有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排斥否定,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从社会人生出发,并且即使理论上可能走向彻底干净的否定,但在创作上绝对是不可能做到的。在否定过去状态的同时,过去状态中的某些东西会不自觉的沉淀下来。首先,如果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是有理的话,那么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会在冥冥中对其发生作用,而且“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起点,”,巴金生长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的大家庭的点点滴滴,在他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五岁的时候在广元县衙门内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道在家塾就读,跟一个姓刘的先生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诵《古文观止》,还有美丽的母亲在晚间时教他背《白香词谱》。虽然巴金曾一度在提到《红楼梦》表现得有点冷漠,但据记载小时候,红楼在他家到处流传,一些丫鬟仆人都知道具体情,以至在他还没有开始阅读就已经熟悉了书里的人物和情节。在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下长大的作家要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熏陶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巴金小说中的家情结与人性解放的叙写 巴金一生的作品十分丰厚,但能代表其创作思想特征的则是《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巴金也说这三部作品是他最喜欢的。1931年4月在上海《时报》上连载的长篇小说《家》,作为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开端,在一开始就以其强烈的主观激情和对封建大家庭的体察和书写,与茅盾鸿篇巨制的《子夜》和老舍的充满着北京市民文化习俗的《骆驼祥子》共筑了中国现代文学3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艺术巅峰。1944年发表的《憩园》另辟蹊径,脱离了自身在早期创作中的简单价值和是非判断取向,转入了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从而使这篇小说成为他所有小说中意义最为复杂的文本之一。同一时期,于1946年8月,连载于上海《文艺复兴》月刊的《寒夜》又与钱钟书的《围城》一并显示了小说“复兴”的气势,为40年代的中国文坛抒写了凝重厚实的一笔。 三、巴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描写 (一)《家》中觉新、觉慧的人物形象 觉新是《家》中刻画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在他身上,体现着许多的矛盾面和复杂性。觉新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官僚的大家庭,他是家里的长房长孙,他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觉新自小就很聪明,上中学时品学兼优,成绩名列前茅。但父母双亲的先后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被迫挑起这一房的责任,成了一个傀儡,过着矛盾、痛苦的生活。他的爱情、婚姻也被封建家族无情地破坏了。 作为一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觉新凭着心底燃烧着的青春的火,也愤怒过、抗争过,然而,经验让他明白反抗是无望的,所以他只能以敷衍为武器,顺从所有的人,以寻求平衡,求得一时的安稳。他试图维护封建大家族的秩序,在长辈们面前委曲求全,却又怀抱着一颗帮助觉慧的心,试图向封建礼教反抗。他在两者之间犹豫、挣扎,内心受着巨大的煎熬。渐渐地,他似乎接受了服从,忘却了反抗。但是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和环境的压迫使觉新陷入了极大的矛盾与痛苦中,他逐渐成为了一个矛盾者。 在巴金的笔下,觉慧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热血青年,他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是封建社会的反抗者。在西式教育和进步报刊、五四思潮的影响下,他办进步

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西蒙

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西蒙生平简介 赫伯特.亚力山大.西蒙(Herbert.Alexander.Simon 1916-2001)美国科学家,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开创者之一,世界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金(1978)的心理学家。西蒙有个中国名叫司马贺。 1916年6月15日西蒙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米尔沃尔,西蒙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德国移民,犹太人,电气工程师,受过严谨的德国式大学教育,一生有几十项发明专利,母亲来自一个钢琴世家,在音乐专科学校任教。父亲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西蒙的性格有着重大影响,而母亲则给他留下了一手出色的钢琴技艺。西蒙的天资是过人的,他6岁上学,小学就跳了几级,不足17岁就高中毕业。因此,在高中和大学,他要比同班的学生小两三岁。在同学们中间,留下较深印象的是他的聪明、色盲和左撇子习惯。 1933年上芝加哥大学时,他本来想学经济学,但学经济学要求先修一门会计课程,于是,他尽管已经读过大量经济学书籍,还是改上了没有先修课程要求的政治学专业。大学二年级时,他就修完了政治学方面的课程,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物理学、心理学、计量经济学和逻辑学等方面。由此,奠定了他运用严格的数理逻辑研究社会科学的学术方向。 1936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取得政治学学土学位。之后,他应聘到国际城市管理者协会工作,很快成为用数学方法衡量城市公用事业的效率的专家。在那里,他第一次用上了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实践经验对他后来的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1937年圣诞节在威斯康辛州米尔沃尔,与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秘书多萝西娅?派伊结婚。1939年转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负责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对地方政府的工作和活动进行研究。这期间,他完成了博士论文,内容是关于组织机构如何决策的研究。这一论文成为其代表作《管理行为》的雏形。 1942年在完成洛克菲勒基金项目以后,西蒙转至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政治科学系,在那里工作了7年,其间还担任过该系的系主任。1943年经其母校芝加哥大学进行评审与答辩后,被授予政治学博士学位。 1949年任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和电脑科学教授。。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就是在这里做出的。1956年夏天数十名来自数学、心理学、神经学、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等各种领域的学者聚集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市的达特茅斯学院,,讨论如何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并根据麦卡锡的建议,正式把这一学科领域命名为“人工智能”。西蒙和纽厄尔参加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而且他们带到会议上去的“逻辑理论家”是当时唯一可以工作的人工智能软件,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与关注。因此,西蒙、纽厄尔以及达特茅斯会议的发起人麦卡锡和明斯基被公认为是人工智能的奠基人,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1957年西蒙与别人合作开发了IPL语言(1nformation Processing Language)。在AI的历史上,这是最早的一种AI 程序设计语言,其基本元素是符号,并首次引进表处理方法。 1958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贡献奖。1960年西蒙夫妇做了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表明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搜索的过程,其效率取决于启发式函数(heuristic function)。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西蒙、纽厄尔和肖又一次成功地合作开发了“通用问题求解系统"GPS(General Problem Solver)。GPS是根据人在解题中的共同思维规律编制而成的,可以解11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从而使启发式程序有了更普遍的意义。1966年西蒙、纽厄尔和贝洛尔(Baylor)合作,开发了最早的下棋

老舍复习题

老舍复习题 导论 一、填空题 1、老舍的文学贡献和地位常被概括 为:、、。P1 2、相对于鲁迅的思想深度、郭沫若的激情元素、茅盾的 政治情结,老舍的精神属性是。P2 3、老舍文学创作的“支点”是。P6 4、老舍小说的伦理态度是、。P6 二、单选题 1、老舍文学创作的价值世界里,最为集中的伦理观念是()。 A.生存与伦理的矛盾 B.社会正义与个人德性的矛盾P5 C.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的矛盾 D.家族伦理与民族国家伦理的矛盾 2、风格近似鲁迅《伤逝》的诗化小说是()。 A.《大悲寺外》 P7 B.《善人》 C.《柳屯的》 D.《牺牲》 三、多选题 1、以下人物是老舍塑造的理想型人物有()。 A.李子荣 B.钱默吟 C.老李 D.李景纯 E.毛博士 四、简答题

1、简述老舍作品的市民特点。P1 2、简述老舍的复杂性。P1 3、简述老舍是文化伦理的特点。P2+3 4、简述《月牙儿》的伦理叙事。P4 5、简述《二马》的伦理叙事。P4 6、简述《四世同堂》的伦理叙事。P5 7、简述《骆驼祥子》的伦理叙事。P5 8、简述《离婚》的伦理叙事。P5-6 五、论述题(一定要举例) 1、论述老舍小说的伦理诉求。P3-6 一共6点,《月牙儿》、《二马》、《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离婚》、《大悲寺外》P7。 2、论述老舍小说的伦理态度。P6-7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老舍原名,字,族人。P9 2、老舍写作的基本思想与情感是、。P15 3、作为文学跳板的短篇小说《小铃儿》的主题 是。 P17 4、《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 日》均发表于。 P20 5、老舍在新加坡时创作的小说是。 P22

巴金《家》赏析

青春的呐喊 ——巴金《家》赏析 ●作者巴金 ●《家》故事梗概 ●《家》的创作背景 ●《家》中人物分析 ●《家》中矛盾分析 ●《家》的艺术特色 ●《家》的思想及文学地位 ●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 ●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1935年至1950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1950年后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53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1962年后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7年至1983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作者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904年11 月2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府城北门正通顺街。1927年至1928年在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他的《灭亡》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灭亡》时,他第一次以巴金为笔名,他的笔名很多,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在法国留学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正在翻译的著作的作者“彼得·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特金”。 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2005年10月17日因病逝世于上海。 百年巴金 多产作家巴金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局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 ●《雾》(“爱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

济南的冬天(老舍)

济南的冬天(老舍) 济南的冬天(老舍)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时数: 2课时。9班:10月17~18日,星期一~二;10班:10月19~20日,星期三~四。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文章结构,初步品味语言特色。 一、导入 现在已经是金秋十月了,再过不到两个月就到冬天了。大家

对冬天的印象是怎么样的呢?…… 寒风刺骨?冰天雪地? 你们知道济南在哪里吗?——山东省。 在我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北方。 通常,“冬天”给人的感觉是寒冷的。北方的冬天呢,更冷!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一起去感受一下济南的冬天,看看与我们想象中的北方的冬天有何不同。 二、老舍的生平及其创作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并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46年春,老舍去美国讲学。新中国成立后,应周恩来的邀请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他的作品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老舍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

懂心理学的经济学家能拿到诺贝尔——心理账户是什么

懂心理学的经济学家拿诺贝尔——心理账户是什么? 2017年的诺贝尔奖颁发给了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奠基者。这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自2002年颁发给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Dainel Kahneman)和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之后,又一次专门颁发给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号称是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完美融合,而丹尼尔·卡尼曼更是热销心理学书籍《思考?快与慢》的作者。难怪学界有了这样的一句玩笑:“懂心理学的经济学家都能拿诺贝尔”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半授予卡尼曼,表彰他“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卡内曼的主要贡献是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发现。他展示了人为决策是如何异于标准经济理论预测的结果。他的发现激励了新一代经济学研究人员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洞察力来研究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理论更加丰富。卡内曼证实传统的人类理性的假说是错误的,而且人们作出抉择妄想的误差是有规律性的。这些主要发现开创了关于“启发式与成见”(heuristics and biases)的研究。遵循Simon的有限理性学说,经由过程对判定的研究,Kahneman和Tversky指出,人们在不确定性世界中作判定依靠于有限的启发式。3种最主要的启发式搜罗: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可得性(availability)以及锚定和调整(anchoring and adjustment)。弗农·史密斯教授因“通过实验室试验进行经济学方面的经验性分析,特别是对可选择性市场机制的研究”而与丹尼尔·卡纳曼一同分享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今年泰勒恰恰也是因为“心理账户”等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心理账户、禀赋效应、交易效用是什么。 心理账户:钱和钱不一样? 1980年,理查德·塞勒教授第一个提出了心理账户(Mental Accouting)的概念与理论。心理账户理论认为,人们不仅有对物品分门别类的习惯,对于钱和资产,人们一样会将它们各自归类,区别对待,在头脑中为他们建立各种各样的账户,从而管理、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这种做法经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因此人们通常感觉不到心理账户对自己的影响。但人们如何将收入和支出归类,

巴金先生作品的特点及风格

巴金的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从题材的选择和处理这个角度探讨巴金小说的创作个性,就会看到巴金小说题材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题材为主,具有强烈的自传性和题材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偏爱并擅长表现家庭生活题材,缩影式地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举报补充回答:巴金小说的抒情特色借助于他的语言。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他的语言朴素、明朗、欧化,亲切自然,本色而热情。而悲剧性的故事通过作者巴金朴素、明朗、欧化的语言叙述出来,真挚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的美学特征。巴金的代表作,在几代读者中最具影响的作品是《家》、《春》、《秋》(即〈激流三部曲〉)。这部蜚声海内外的长篇巨制,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作者对题材熟悉和感受的亲切,使作品获得了巨大的震撼力。在动荡、巨变、大浪淘沙的年代里,《家》、《春》、《秋》奏起的时代进行曲,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的启蒙教育方面,曾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其中的《家》,起的作用更大。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年,反封建的任务异常艰巨。二百多年前,伟大的曹雪芹写了《红楼梦》,成为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巴金的《家、》《春》、《秋》是继《红楼梦》之后,描写封建旧家庭败落的最优秀的小说。 艺术上,这3部长篇也是巴金全部作品中成就最显著的作品。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同一类人物也有很细微差别。巴金不是凭客观冷静地描写取胜,而是靠澎湃的激情折服人。他的小说,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却写得有条不紊,起伏有致。新时期写的《随想录》轰动文坛,活画出一位心地坦诚的作家的纯洁灵魂。《家》、《春》、《秋》和《寒夜》早已拍成电影,饮誉国内外。 巴金的写作风格

鲁迅与老舍国民性主题的不同书写

鲁迅与老舍国民性主题的不同书写 鲁迅与老舍在小说创作中,关于国民性主题的书写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鲁迅与老舍都注重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第二层面,在批判的同时构建作家理想中的国民性格。在对比中可以发现,鲁迅对国民性主题的书写中包含作家自身对于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探寻,以及对国民灵魂的深刻审视与沉重批判。由于老舍与鲁迅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老舍更倾向于感性的创作,通过个人经历来书写创作。 一、鲁迅的国民性主题书写 封建农民形象的塑造 鲁迅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农民形象,大多具有愚昧落后、麻木冷漠等性格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应为阿Q。阿Q是未庄的流浪雇农,是以未庄为缩影的社会最底层人民,身世不明的阿Q每当与人发生争执时,总会这样说:“我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当他被打时,又用“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这是阿Q精神的核心――精神胜利法。这种精神胜利法反应映了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人性产生了扭曲和异化,阿Q的性格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国民性格深处的劣根性。 鲁迅笔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封建伦理来束缚底层人

民,压迫妇女,冷漠麻木又十分残忍。而他们的行为在封建的社会环境中,被认为是自然且合理的。这就是看客群体。他们都有着相同的特征――模糊的面容,不需要姓名,站在生命的?α⒚嫖?残暴和冷酷欢呼雀跃,拍手叫好。长期处于封建势力统治下的国民,逐渐丧失反抗的意识,变得冷漠麻木,丧失人性,面对残暴和血腥无动于衷,甚至将自己内心的满足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饱受封建社会压迫的底层劳动妇女,而鲁镇上的人们,不仅没有对祥林嫂的遭遇产生同情,相反对祥林嫂十分冷漠甚至是嫌弃;小说《孔乙己》中的穷书生孔乙己,也常常在酒馆中遭受尊严被践踏;在《示众》中,冷漠的人们将看杀头当作看戏,不顾太阳的毒晒和人群的拥挤,争抢着去凑热闹,他们对囚犯毫不关心,只是为了寻乐。这样的描写不仅反映出冷漠的人际关系、人们麻木至极的心理,更反映了人们身上严重的劣根性,在封建礼教的毒害下,人性被灾难和贫穷泯灭。 启蒙者的困境 鲁迅笔下对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麻木国民的描写入木三分,对于启蒙者形象的塑造也同样深刻。他们代表了鲁迅理想中的国民形象,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体现在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觉醒。《狂人日记》中认清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狂人,《在酒楼上》彷徨迷茫的吕纬甫,《药》中为

浅析巴金先生作品家

浅析巴金先生作品《家》  轻轻揭开中国百年文学凝重的面纱,巴金先生风尘仆仆的穿越了一整个沉甸甸的世纪。 他的作品因呼吸五四的新鲜空气而逐步成长,因经历了革命大风暴的考验而日趋成熟,一生笔耕不辍,终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巴金先生作品创作的鼎盛时期正是“新思潮”勃兴之时,他的大量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盎然的生机。其中《激流三部曲》是其创作的一个高潮,而《家》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 的作品。本文就是就《家》的艺术创作进行简要的分析。  年,以青年人的爱情故事为主干,却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对旧礼《家》写成于1931 教的批判,它将矛盾的冲突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号召青年一代反抗专制压迫,投入革命斗争的队伍。《家》从三四十年代至今产生了巨大而积极的影响。  一、人物分析(以觉新的人物形象塑造为例)  在故事开篇之初觉新是一个接受过民主思想的先进青年,对于爱情他对梅表姐有着极为纯真的爱恋,但他却迫于长房长孙的地位始终难以逃开封建家庭的桎梏,所以他是一个饱含冲突的矛盾综合体。现实与理想的尖锐性造就了觉新性格的两重性,因而他内心就有了五味杂陈的复杂性。他渴望革命,却只能服从家庭的安排;他疼爱瑞珏却对梅芬心有余悸;他晓事理,却不能揭发五姨太、三叔捉鬼的勾当;他被宣传新思想的“五?四” 报刊激动得热血沸腾,却不敢像觉慧那样大张旗鼓的斗争;他的理智被封建礼教的“仁义礼智信”绑架,失却了对自由世界的向往。他是封建家族的牺牲品,或者说,他甘愿沦为牺牲品以平息高家的种种风波。巴金先生并没有停留在动摇的人这一表面,而是更深层次的挖掘这其中的内涵,并将它写成民族心理祭奠与西方民主冲突。从这一层面上,觉新这一摇摆不定痛苦挣扎的人也就有了历史的深度。在小说的结尾,觉新在种种压力的打击下崩溃最终逃出禁锢的封建十字架,最终觉醒支持觉慧出走。并且在三部曲的其他两部中,觉新也渐渐逃出了“作揖主义”,实现了自我的突破。    二、艺术特色  1、 结构上紧凑周密,人物关系复杂。  《家》在结构艺术上极为精巧的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叙述了封建大族的兴衰 史。始终围绕两对情侣,三个爱情悲剧这一故事主线,波澜起伏,有条不紊。  2、 对人物的塑造,内心刻画都极为突出  小说主人公高老太爷的封闭腐朽,觉慧对革命的热情,对旧礼教决绝的反抗斗争, 觉新复杂的内心两重性……对次要人物鸣凤投湖前的痛苦,哀怨的内心独白,都活 灵活现,跃然纸上。作者以现实人物为依托,进行忧郁的自我抒情。  3、 家即社会,以小写大,发掘人性,人情之美  巴金先生以高家为代表,从中反应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情态,进而揭发普遍规 律。  4、 带有强烈批判性的指向,情感真挚,敢于宣泄情感  巴金先生对高家跳大神儿,舞狮,墙上的合照,对高家带有批判性风俗化的道德描 绘,同时他没有看重情节的铺排,而将重心放在情感的宣泄,表达他多愁善感的心 灵。符合五四文学的整体趋势。    巴金先生在创作《家》时正值青年,所以它也代表着革命的青春。小说情感上汪洋恣肆,语言上行云流水,立意上别具一格。因而被称为现实主义的绝世力作,极大地引发的青年一代读者共鸣。

最有望获得2014年诺贝尔奖的4华裔科学家简介,诺贝尔奖公布时间

最有望获得2014年诺贝尔奖的4华裔科 学家简介,诺贝尔奖公布时间 随着2014年诺贝尔奖公布时间的临近,华裔科学家能否得奖开始被公众关注。而目前,诺贝尔奖4华裔科学家有望上榜。张首晟、杨培东、邓青云、钱泽南四位华裔科学家成夺奖热门人选。而与此前获诺奖的华裔科学家不同的是,张首晟、杨培东是改革开放后在国内接受教育的新一代,两人成为今年诺奖热门人选更令国人期待。杨培东和邓青云此前曾分别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讲学。 2014年诺奖公布时间 生理学或医学奖:北京时间6日17时30分

物理学奖:北京时间7日17时45分 化学奖:北京时间8日17时45分 和平奖:北京时间10日17时 经济学奖:北京时间13日19时 根据传统瑞典皇家科学院规定,文学奖公布时间,另行通知。 诺贝尔奖4华裔科学家个人简介 张首晟:“拓扑绝缘体”让电脑运算加速 1963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现为斯坦福大学教授。 “他早就应该得诺贝尔奖了” ,昨日,长期研究诺贝尔奖的华中 科技大学物理系退休教授杨建邺表示,对张首晟成今年诺奖物理奖获奖热门人物并不奇怪 1978年,15岁的张首晟高考被复旦大学录取,后出国深造。他

2006年提出“拓扑绝缘体”理论,次年实验得到证实,并因此获得 “欧洲物理奖”等三大顶级奖项。“拓扑绝缘体”意义在于,可提高计算机的计算极限,“约可以提高一倍”。 张首晟用“集市”和“高速公路”为例讲述该成果应用和意义:电子在芯片中移动就像跑车开进集市中,再怎么高档也跑不快;但若在高速公路上就可畅行无阻。这可能是未来计算机持续进步的关键。 杨培东:用纳米技术提高计算机存储量 1971年生于江苏,本科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为加州大学伯 克利分校教授 与张首晟一道列为今年诺奖物理学奖获奖热门人物的还有华裔 科学家杨培东,其在纳米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计算机存储量。他还是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今年4月,杨培东到武汉大学做报告,畅谈“ 21世纪的材料革 新”。在当日演讲中,他就曾表示,希望今后能够用电流来激活纳米 激光器,这样纳米激光器就能用于电路。而最终,他预测纳米激光器有可能被用于鉴别化学物质、提高计算机磁盘和光子计算机的信息存储量等。

巴金写作特点

巴金写作特点: 创作题材 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著。《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 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多样,但总体也可归结为六类,其一,书写外国人生活的作品,这类作品集中在《复仇集》、《电椅集》中,《光明集》里也有一部分作品。这类作品描写了许多外国人的故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外国人形象。其二,反映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小公务员革命者等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其三,是收在《长生塔》中的四篇童话,即《长生塔》、《塔的秘密》、《隐身珠》、《能言树》作者借助童话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其四,是收在《沉默集(二)》中的三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即《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底尔的秘密》。这三篇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总结了那段历史的教训。其五,描写40 年代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收在《发的故事》、《小人小事》等集子中,其中的某些作品体现了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其六,反映志愿军生活,即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收集在《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等小说集中。这些作品是巴金小说创作的最后一批成果,是老作家对新中国文学事业的重要贡献。 另外,巴金的中长篇小说的题材也具有多样性,《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海的梦》等作品是反映青年革命者生活的,《激流》三部曲、《憩园》等则是表现封建大家庭生活的作品。《砂丁》、《萌芽》是反映矿工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反映了国统区小市民、小公务员的悲惨生活,《火三部曲》是描写各阶层人民抗日活动的长篇小说。总之,巴金小说的题材是具有多样性的,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小说反映了中国现代杜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表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语言风格 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语言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故而巴金前期以《家》为代表的小说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而以小说《憩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巴金前期作品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激越奔肆,一泻千里,无法以迁回婉转,含蓄凝炼对其加以规范;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象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然而巴金也绝非只是一味任情纵笔、狂放无羁以至流于粗糙简滥。在具体驾驭这种平白率真、热烈酣畅的文字时,巴金注重随情绪的起伏变化和延伸发展来安排句法的构造、修辞方式的搭配和音节的长短相间,让语言在热烈明快中自然跌宕成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产生一种流畅回环的音乐美感。如作品《春天里的秋天》中:“我抬起发热的脸,去看蔚蓝的天,去迎自由的风。我的眼里却装满一对大眼睛和两道长眉。那对大眼睛里充满着爱情,春天的爱情,南方的爱情。”这一句并没有使用整齐的韵脚,也不讲究声调的平仄搭配,咏玩味间却给人一种抑扬有致,明快优美的音乐享受。这种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是巴金语言抒情风格的重要特征。 从《憩园》开始,巴金则逐渐把感情“隐藏”起来,放在文字之外,情节以内,不再像前期的《激流》一般直接吐露内心的情感,而是转而开始大量运用冷性色彩词隐晦、冷静的表露自己的情感,做到动人而不致“引人注目”,以《寒夜》为例,整部小说所用的色彩词汇除了灰黑,就是昏黄、惨白,从心理上给我们以沉重的压抑感,加重了对作品的悲剧感受。而晦暗的语言色调作品语言的旋律迟缓,音调低沉,从而与作品的题材和抒情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使得作品的悲剧感顿生,调子也更加悲哀、忧郁。

中考作文素材——鲁迅、老舍、沈从文等8位著名作家经典语录

◎鲁迅 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 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1.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2.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3.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4.命运并不是中国人的事前指导,乃是事后的一种不费心思的解释。 5.到枯身孤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林语堂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1.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2.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3.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4.人生的盛宴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的胃口怎么样。 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 之中的形式。 ◎朱自清 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