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作业和答案教材
统计学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学作业作业一、判断题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4.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5.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6.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7.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6.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7.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 2,5,4,4,3,4,3,4,4,2,2,4,3,4,6,3,4,5,2,4。
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8.在分组时, 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会计基础第三章课后作业(含答案)

第 6页
6、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财务费用属于费用要素,损益类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6046】 7、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合法性原则是指企业设置会计科目时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00】 8、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76811】 9、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账户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76782】 10、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86】
3、 【正确答案】 C
第 3页
【答案解析】 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科目;长期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科目;应交税费属于负债类科目。销售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中 反映费用的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6037】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其中总分类科目,又称总 账科目或一级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类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38】
近代史纲要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A .《南京条约》的签订B .《天津条约》的签订C .《北京条约》的签订D .《辛丑条约》的签订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B .发展资本主义C .延续反动统治D .缓和阶级矛盾3。
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A。
陈天华B。
邹容C。
章炳麟D。
梁启超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A.《猛回头》B。
《警世钟》C。
《革命军》D。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A.强学会B。
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A。
驱除鞑虏B。
恢复中华C。
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A.浙皖起义B.萍浏醴起义C。
镇南关起义D。
黄花岗起义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中华民国约法》D.《试训政纲领》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A .资产阶级维新派B .资产阶级保皇派C .资产阶级立宪派D .资产阶级革命派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
推翻了封建帝制B。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D。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B、1912年1月1日C、1912年2月12日D、1912年4月1日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A.黄兴B.段祺瑞C。
第3章作业参考答案

λ2l
l!
e− λ2 ,
l = 0,1,2,"
P( X + Y = n) = ∑ P{ X = k}P{Y = n − k}
k =0
=∑
k =0
n
λ1
k
k!
e −λ1
λ2
n−k
(n − k )!
e −λ2 =
e −( λ1+λ2 ) n λ1 λ2 e −( λ1+λ2 ) n k k n−k e −( λ1+λ2 ) n ! = ∑ ∑ Cn λ1 λ2 = n! (λ1 + λ2 )n n! k =0 k! (n − k )! n! k =0
18. 设随机变量 X 和 Y 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λ1k
e
−λ1
λ2n−k
e−λ2
⎛ λ2 ⎞ ⎜ ⎜λ +λ ⎟ ⎟ ⎝ 1 2⎠
n−k
f ( x, y ) =
1 − 2 (x2 + y2 ) e , ( x, y ) ∈ R 2 2π
1
计算概率 P{− 2 < X + Y < 2 2} 。 解:
19. 随机变量 X 与 Y 相互独立,X 服从参数为 λ 的指数分布,Y~U(0, h), 求 X+Y 的概率密 度。 解:
20. 一射手向某个靶子射击,设靶心为坐标原点,弹着点坐标(X,Y)服从二维正态分布 N(0,1;0,1;0). 求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Z 的概率密度函数。 解: (X,Y)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f ( x, y ) =
1 − 2(x2 + y2 ) e , ( x, y ) ∈ R 2 2π
1
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Z 的分布函数为
流体输配管网课后习题以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已改)

第三章作业3-1 计算习题 3-1 中各散热器所在环路的作用压力 t g =95℃, t g1=85℃, t g2=80℃,t n =70℃。
解:如图示可知,第一个为并联环路双管管网,第二个为串联环路单管管网 系统供回水温度,t g =95℃, t n =70℃,t g1=85℃, t g2=80℃, 对应的密度为,3g kg/m 92.961=ρ,3n kg/m 81.977=ρ,3g1kg/m 65.968=ρ,3g2kg/m 83.971=ρ 并联:【双管路各层散热器的进出水温度是相同的,但是循环作用动力相差很大;】第一楼散热器作用压力:()()Pa 6.46792.96181.977381.9gh P g h 11=-⨯⨯==∆-ρρ第二楼散热器作用压力:()()Pa 3.93592.96181.977681.9gh P g h 22=-⨯⨯==∆-ρρ第三楼散热器作用压力:()()Pa 132592.96181.977681.9gh P g h 33=-⨯⨯==∆-ρρ 串联:【单管路各层散热器的循环作用动力是同一个数,但进出水温度越到下层越低】()()()()()()Pa3.92492.96165.9685.881.965.96883.971681.983.97181.977381.9gH gH gH P g 1g 3g1g22g2n 1h =-⨯⨯+-⨯⨯+-⨯⨯=-+-+=∆-ρρρρρρ3-2 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习题图 3-2 所示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管网的管径。
图中立 管Ⅲ、Ⅳ、Ⅴ各散热器的热负荷与Ⅱ立管相同。
只算 I 、II 立管,其余立管只 讲计算方法,不作具体计算,散热器进出水管管长 1.5m ,进出水支管均有截止 阀和乙字弯,每根立管和热源进出口设有闸阀。
解:(1)选择最不利环路。
有图3-2可知,最不利环路是通过立管I 的最底层散热器I 1(1800w )的环路,这个环路从散热器I 1顺序经过○1、○2、○3、○4、○5、○6、进入锅炉,再经管段○7、○8、○9、○10、○11、○12进入散热器I 1。
第三章作业答案_1-7

a2 N =
1 1 T 1 T − j (4 N π / T ) t 2 x t e dt = x(t )e− j (4 Nπ / T )t dt + ∫T x(t )e− j (4 Nπ / T )t dt ( ) ∫ ∫ T T T 0 T 2 =
T 1 T T ( ∫ 2 x(t )e − j (4 Nπ / T )t dt + ∫T − x(t − )e− j (4 Nπ / T )t dt ) T 0 2 2 T 1 T ( ∫ 2 x(t )e − j (4 Nπ / T ) t dt + ∫ 2 − x(t )e− j (4 Nπ / T )t dt ) = 0 0 T 0
+∞
e − j 2ω (答案) 2 + jω
+∞ +∞ −∞
X ( jϖ ) = ∫ x(t )e − jωt dt = ∫ e −2 ( t − 2) u (t − 2)e − jωt dt = ∫ e −2 ( t − 2) e − jωt dt
−∞ 2
= ∫ e −( 2+ jω )t + 4 dt =
jkπt
,由已知条件 k ≤ 4 时,H(jw)不为零,而 k ≥ 5 ,H(jw)=0
jkπt
故响应为: y k (t ) = H ( jkπ ) a k e 当 k > 5 时,激励 x k (t ) = a k e 此有 y (t ) =
= (1 −
k 5
)a k e jkπt , k ≤ 4
(2) 由于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h(t)已知,可以据此而求出其频谱。因为 h(t)是方波脉冲,直 接由典型信号的频谱得:
FT h(t ) ←→ H ( jω ) =
第三章_受弯构件_作业答案

第3章 作业答案1 已知单筋矩形截面梁b ×h = 250mm ×500mm ,承受弯矩设计值M= 260kN.m ,混凝土强度为C30及HRB400级钢筋,环境类别为一类,计算梁的纵向受拉钢筋As ? 解: (1)查表确定个参数2/3.14mm N f c =,2/43.1mm N f t =,2/360mm N f y =,0.11=amm a h h s 460405000=-=-=,518.0=b ξ (2)计算s A344.04602503.1411026026201=⨯⨯⨯⨯==bh f a M a c sb s a ξξ<=--=441.0211 不超筋78.02211=-+=ss a γ260201446036078.010260mm h f M A y s s =⨯⨯⨯==γ实配钢筋:)1964(2542mm A s =φ(3)验算配筋率 %2.0)%178.045,2.0max (%71.14602501964min 0===>=⨯==yt s f f bh A ρρ 故满足要求。
2 已知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b ×h = 200mm ×450mm ,承受弯矩设计值M= 145kN.m ,混凝土强度为C40及HRB400级钢筋,环境类别为二类a ,计算梁的纵向受拉钢筋As ? 解: (1)查表确定个参数2/1.19mm N f c =,2/71.1mm N f t =,2/360mm N f y =,0.11=amm a h h s 405454500=-=-=,518.0=b ξ (2)计算s A231.04052001.1911014526201=⨯⨯⨯⨯==bh f a M a c sb s a ξξ<=--=267.0211 不超筋866.02211=-+=ss a γ2608.1147405360866.010145mm h f M A y s s =⨯⨯⨯==γ实配钢筋:)1140(2232mm A s =φ(3)验算配筋率 %213.0)%213.045,2.0max (%41.14052001140min 0===>=⨯==yt s f f bh A ρρ 故满足要求。
第3章_作业答案

第三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两种完全正相关股票的相关系数为( B )。
A、r=0B、r=1C、r=-1D、r=∞2、已知某证券β系数为2,则该证券的风险是( D )。
A、无风险B、风险很低C、与市场平均风险一致D、是市场平均风险的2倍3、A公司1991年发行面值为$1000的债券,票面利率是9%,于2001年到期,市场利率为9%,定期支付利息。
债券价值为( B )。
A、951B、1000C、1021D、不确定4、某公司每股普通股的年股利额为4.2元,企业要求的收益率为8%,则普通股的内在价为( A )(假定股利固定不变)A、52.5元/股B、33.6元/股C、5.25元/股D、48.6元/股5、两种股票完全正相关时,把这两种股票组合在一起,则( B )。
A、能分散全部系统性风险B、不能分散风险C、能分散一部分风险D、能分散全部非系统性风险6、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 j=R F+βI(k m-R F)中,哪个符号代表无风险报酬率( B )A.K I B.R F C.βI D.K m7、下列哪项会引起系统性风险( B )A.罢工B.通货膨胀C.新产品开发失败D.经营管理不善8、要对比期望报酬率不同的各项投资的风险程度,应该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贝他系数 D风险报酬系数9、某优先股,每月分得股息2元,年利率为12%,该优先股的价值为( A )。
A200元 B16.67元 C100元 D150元10、普通股的优先机会表现在: ( A )A优先购新股 B优先获股利 C优先分配剩余财产 D可转换11、两种股票完全负相关时,则把这种股票合理地组合在一起时( A )。
A 能分散掉全部风险 B能分散掉全部系统风险C 能分散掉全部非系统风险D 不能分散风险12、市场无风险利率为5%,市场组合收益率为10%,A公司的 系数为2,则A公司必要收益率是( C )。
A、5%B、10%C、15%D、20%13、普通股价格10.50元,筹资费用每股0.50元,第一年支付股利1.50元,股利增长5%,则该普通股成本为(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酰化反应1、回答下列问题(1)何为酰化反应?常用的酰化剂有哪些?(2)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有何特点?加速反应和提高收率都有哪些方法?(3)羧酸法酯化反应常用的催化剂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为什么叔醇和酚不宜用羧酸做酰化剂?要酰化酚类应用哪些方法?(4)何为活性酯、活性酸酐?它们的结构各有什么特点?在O 、N 、C 的酰化中有哪些应用? (5)胺类化合物的酰化活性一般有什么规律?(6)在Friedel-Crafts 酰化反应中,酰化剂的结构、被酰化物的结构、催化剂、溶剂这些因素对反应有何影响?举例说明。
(7)为什么用酰氯进行氧酰化和氮酰化时,反应中要加碱?用哪些碱?这些反应过在操作上有哪些特点? 2、完成下列反应(1)CH 33+O H 3C O O?2?(2)C COOO+Cl?(3)CH 3+O 2NO OO?PPA(4)CH2CH2(5)CPh2COOEt+NHO3?3(6)NHCOCH3+OOOSNHAc2OOCOOCH3HOCH2CH3NEt2CH3ONaCH COClCOOH NSONH2CH3CH3COOHNaOH NO2COOH HOCH2CH2N(CH3)2CH3NH2NH2ClCH2COCl(7)+(8)+(9)+(10)+(11)+3、以下列所给的物质为主要原料,加上适当的试剂和条件,合成下列产物。
(1)由水杨酸、对硝基苯酚合成解热镇痛药(A )(2)环氧乙烷、甲胺(CH 3NH 2)合成镇痛药盐酸哌替啶(B ) (3)环氧乙烷、四氢呋喃、苯乙腈合成止咳药咳必清(C )COOOAcNHAc(A)NH 3C C 6H 5COOC 2H 5. HCl(B)C 6H 5COOCH 2CH 2OCH 2CH 2N(C 2H 5)(C)4、用简单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CH 3)2CH-NH-CH(CH 3)25、写出下列反应(1)和(2)的反应历程。
(1)AlCl 3有脱去-OCH 3中小分子-CH 3的能力AlCl 32AlCl 3OCH 3CH 3+CH 3CH=CHCOClH 3CH 3CH HC CH 3OH CH 3CH 3O O CH 3OCH 3(2)CH 33O O OH 3CAlCl 3CH 3CH 3OCH 2CH 2CH 3COOHPd-C/H 2/HOAc CH 3CH 3H2CCH 2CH 2CH COOHOCH 3CH 3CH 3(3)丁内酯与苯反应得萘满酮:O OAlCl3O答案:1、回答下列问题(1)何为酰化反应?常用的酰化剂有哪些?答: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C、O、N、S等原子上引入酰基的反应。
酰化剂:羧酸,酸酐,酰卤,羧酸酯,酰胺。
(2)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有何特点?加速反应和提高收率都有哪些方法?答:鉴于酸和醇的结构不同存在三种反应机理:酸脱羟基醇脱氢的机理,酸脱氢醇脱羟基的机理,和酰基自由基酰化醇的机理(芳香酸与醇)加速反应和收率常用两种方法:使一种反应物过量和及时除去一种反应物。
(3)羧酸法酯化反应常用的催化剂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为什么叔醇和酚不宜用羧酸做酰化剂?要酰化酚类应用哪些方法?答:催化剂有:质子酸,DDC,DETA。
叔醇易发生消除反应,酚由于苯环的影响不易酰化应该用酰卤和酸酐酰化。
(4)何为活性酯、活性酸酐?它们的结构各有什么特点?在O、N、C的酰化中有哪些应用?答:具有较高酰化能力的酯和酸酐,一般都存在苯环或吡啶环。
在一些特定结构物质如大环内酯,抗生素的酰化步骤中有重要的作用,可提高收率核反应速率。
(5)胺类化合物的酰化活性一般有什么规律?答:胺的碱性越高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是对于有支链的仲胺由于位阻大不利于反应。
(6)在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中,酰化剂的结构、被酰化物的结构、催化剂、溶剂这些因素对反应有何影响?举例说明。
答:用三卤化铝为催化剂反应活性为:酰碘,酰溴,酰氯,酰氟。
用三卤化硼为催化剂反应活性:酰氟,酰溴,酰氯。
被酰化物如果容易形成碳正离子或有富电子共轭体系则易发生反应。
催化剂多用三氯化铝,三氟化硼,四氯化锡,二氯化锌等路易斯酸或多聚磷酸等质子酸。
溶剂不同反应速度和反应位置均可能不同,多用硝基苯作溶剂(7)为什么用酰氯进行氧酰化和氮酰化时,反应中要加碱?用哪些碱?这些反应过在操作上有哪些特点?答:碱的作用是及时除去产生的HCl,防止与胺成盐,常用的碱有:吡啶,三乙胺,季铵盐,无机碱(氢氧化钠,碳酸钠,醋酸钠等)。
反应一般在常温或低温下进行,要求无水条件。
2、CH 33OCH 3OHO CH 3CH 3CH 3OHO CH 3CH 3CH 3O(1)CH 33+O H 3COPd-C/H2/AcOHO H 3CO 3O H 3COH 3CH 33O CH 3OHO AlCl 32CH 33O CH 3OHO CH 33CH 3OHO Pd-C/H2/AcOH反应机理:(2)+Cl(3)CH 3+O 2NO OC O C O OO OO 2NOHO OCH 3O NOCH 3Cl(4)CH 2CH 2OSOS H NAc 2OCOOCH 3HOCH 2CH 22CH 3ONaCH COCl COOHNS OH 2NCH 3CH 3COOHNaOH O 2NCOHHOCH 2CH 2N(CH 3)2CH 3NH 2NH 2ClCH 2COCl AcOH/AcONa(7)+(8)+(9)+-5~0℃(10)(11)+SAc N OCOOCH 2CH 2NEt 2CHCO COOHN S ONHCH 3CH 3COOHCH 3NHCOCH 2Cl NHCOCH 2Cl2NCOOCH 2CH 2N(CH 3)2O3、A .Ac 2O2460~75℃OAc OHCOOHCOOHSOCl 2,Py OAc COOClOHO 2NOAc COO NO 2OAc COONH 2Ac 2O,H+OAcCOO NHAcB .O NH 230℃HO NHO263~67℃Cl N Cl.HClNNaNH 2NNH O,H SO 150~156℃NOHO105~108℃NOOEtOH,HClNOO.HClC .OHO263~67℃ClClNNaNH 2NOHO OOOOONOHEtONaNOOHN4、(CH 3)2CH-NH-CH(CH 3)2(CH 3)2C=N-CH(CH 3)2(CH 3)2C O H 2NCH(CH 3)2+(CH 3)2C=N-CH(CH 3)2(CH 3)2C O H 2NCH(CH 3)2+(CH 3)2CH-NH-CH(CH 3)2H 2 / Ni5、反应机理: (1)CH O ClCH 3αβAlCl 3C HCHC O Cl CH 3AlCl 3CH CH 3C ClOAlCl CHCH CH CH 33C CH 3CH CH 3CH 3OCH 3C Clδ33AlCl 33AlCl 3CH 3OCH 3H C O AlCl 3CH2HC CH 3CH 3OC O AlCl 3CH 2HC CH 3CH 3CH 3OCH 3O 2HCl2Al(OH)Cl223Cl 3Al3H 32AlCl 333-CH 3Cl CH CH 3AlCl 3HCl2Al(OH)Cl 2(2)O OOH 3CAlCl 3H 33O 3AlCl 3O O O3CAlCl 3C C O O3CAlCl 2Cl OAlCl 3C C Cl OAlCl 2O 3C3C C Cl OAlCl 2O H 3CAlCl 3CH 3CH 33C H 3CC O O AlCl 2O 3-HClCH 3CH3C OCH 2CH CH 3C O OAlCl 2AlCl 3H 2O CH3CH 3C OCH 2CH CH 3C O OH 2Al(OH)Cl 2H2/HOAcCH 33C H 2CH 2CH 3C O OH CH 33H 2CH 2C CHH 3CC 23CH CH 2CH 3CH 33C CH CH 2H2COCH 3HH -H O CH 3CH 3CH 33CH CH 2CH 3CH 33C CH 2H2CCH 3HH -H OCH 3CH 33三氧化铝更容易与电子云密度较高的酰基氧原子结合,而另一个酰基转化为酰氯进行反应。
(3)OO AlCl 3δ-2CH 2CH 2O3AlCl 3C O CH 2CH 2CH 2OAlCl23ClC O CH 2CH 2CH 2OAlCl 2AlCl 3ClO CH 2CH 2CH 2OAlCl2AlCl 3CO CH 2CH 2CH 2OAlCl 2AlCl 33 O CH 2CH 2CH 2AlCl 3Al(OH)Cl 2AlCl 3C H 2CH 2CH 2C O AlCl 3O O Al(OH)Cl 2HCl 羟基二氯化铝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