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 新文化运动 (3)
北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0课-新文化运动

新道德: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自由 的西方道德思想
作用:
向封建礼教发动猛烈的攻击, 提出”打孔家店“的口号,对尊 孔浊流进行有力的回击。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 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 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民主 科学 (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内容:
提倡民主, 反对封建专制独裁; 提倡科学, 反对封建迷信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认识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终身以“新 青年”自居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中国自由主义之 父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 年》。
阵地
北大讲坛上的教授们
内容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 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 暗。” ——陈独秀《新青年》
两大旗帜(口号)
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 神。也包括从西方传入的社会科 学理论。
二:“打倒孔家店”
——鲁迅《狂人日记》
三、“文学革命”
陈独秀
胡 适
内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 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 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 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 输品。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北师大版新教材八级历史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教案【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北师大版新教材八级历史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教
案
第10课新文化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着作;掌握新
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
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
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幺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三、教法:启示法、谈话法、阅读法、讨论法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精品课件

洋务运动
学技术 → 学制度 → 学思想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 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
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
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 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
文成学案之【学习内容】
一、背景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维护专制和复辟帝制, 掀起了封建复古逆流。
思想和 民主制 度
民 主 (德先生)
科 学
(赛先生)
其是看 待事物 的科学 观点和 态度。
六、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民主,就是要建立资 产阶级民主制度,反对封建专制独裁;提倡科 学,就是要树立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方法,反 对封建迷信和愚昧。)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文化运动的倡 导者将斗争锋芒直指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提 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 文;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文 学革命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 民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近代化探素历程中,国人首先学习西 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 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 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 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 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 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 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材料认为近代化探索历程中,国人从哪几个方面 学习西方的?具体是哪些事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优秀课件

“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陈独秀
看一看 想一想: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 会采用思想革命的方式?
1914年12月,袁世凯率领百官, 在孔庙演出一场“祭孔”丑剧
尊孔复古逆流
对立
民主共和思想
资产阶级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陈独秀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 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 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 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 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 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 的希望。”
钱玄同
辜鸿铭
蔡元培
原名《宽容》 现名《北大钟声》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 之成理,持之有效,尚不达 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 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 适
红楼之旅:
展厅一 新旧冲突 展厅二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展厅三
展厅四
展厅一
一段近代中国最黑暗的时期……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
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看一看 想一想: 为什么要发起新 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失败,外受列强侵略,国内 (社会背景) 政治专制,军阀割据,中国仍然是一 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浦洛夫
请仔细观察封 面图案,你能从中
看出陈独秀创办此
杂志的用意吗?
1915 上海
《敬告青年》
青春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八上历史第10课笔记

八上历史第10课笔记
以下是八上历史第10课笔记,供您参考。
1. 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1)近代化: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摆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过程。
(2)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
强”“求富”的旗号,主张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发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自救运动。
(3)戊戌变法: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4)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5)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向封建礼教发起猛烈冲击。
2. 学习建议
(1)了解近代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理解其对中国社会的重要影响。
(2)重点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4)通过学习本课内容,理解近代化与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紧密联系,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它高举 民主 与 科学 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 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扫荡 ,推动自然科学 3、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 知识青年 的觉醒 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条件,为 中国共产党 诞生
陈独秀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李大钊
蔡元培
考古务求其真,
鲁迅
主要阵地: 《新青年》 北京大学
致用务求其适。
胡适
“对于学说,信世界 胡 各大学通例,循思想 适 自由原则,取兼容并 陈 包主义,---无论何 独 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 虽彼此相反,而悉听 秀 其自由发展。”
—“北大之父”
蔡元培
材料1:(代表人物的观点言论)
“抛弃封建官僚的 专制的个人独裁,而易以 提 倡 民 主 自由、自治的全体国民 反 对 专 制 政治。”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内容
材料2: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
“国人等欲脱迷信 愚昧时代 …… 提倡 科当以科学 学 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 反对迷信
《敬告青年》
新文化运动内容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 批先进知识分子揭开 的序幕!
法文单词,意 思是新青年 美国钢铁大 王卡内基
新文化运动
少年毛泽东说: “青年得此书,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9月,《青年杂志》 改名为《新青年》 1916年,《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由上海移到 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主要撰稿人,影 响逐渐扩大,形成了以它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才学疏浅, “干不了, 恐难胜任,不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谢谢。” 堪从命。”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年新版) 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新文化运动

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想一想:“孔家店”指的是什么?
“孔家店”指的是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传统道德、旧礼
教和封建专制制度。
“打孔家店”
这种思想是不是就一定全部都是对的? “打孔家店”目的是为了打破封建礼教,反对独裁,探索救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要批判儒学,首先第一位的是因为反动 国救民的新出路,具有进步意义。但完全否定儒学思想是片 派总是利用儒学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 ——陈独秀 面的,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提倡民主,就是要建立资产 阶级民主制度,反对封建专 提倡科学,就是要树立科学
精神,运用科学方法,反对
封建迷信与愚昧。
制独裁。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 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 暗。——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自强求富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维新变法 ③民主共和
)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号角的人物是
(
)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
A.蔡元培
意义:文学革命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与推广国民教 育起到重要作用。Fra bibliotek思想革命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教案等知识分子的推动下,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的旧思想、旧道德和旧文化发起猛烈冲击。
促使了人民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与进步,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并为马克思主义在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新教材的特点看,本课小字排印的内容多,插图多。
要很好地把大、小字内容有机结合,运用图与讲述有机结合,溶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于一体,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兴趣盎然。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标志,代表人物,阵地和基本内容;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使学生知道先进的革命思想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提高其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是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民主与科学的意识。
并从中感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与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一个思考不息的民族,才有屹立不倒的底气。
1. 教师讲述:思想解放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辛亥革命后,出现过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运动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吧。
二、新课讲授(一)新文化的背景展示相关图片,介绍辛亥革命后中华大地新旧两种思想在进行着激烈的碰撞。
材料:“吾国之维新也,·······,共和也,帝制也,······,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用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独秀
胡适
鲁迅
李大钊
第三篇章
三、新文化运动内容
任务:快速浏览课本,自主学习 方式:抢答 提示:内容概括为四提倡四反对
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 迅:“吃人的礼教。” 吴虞:“打倒孔家店”
思考:为什么新 文化运动把批判 的矛头直指儒家 传统道德?
提倡 新文学
反对 旧文学
情景剧:第三幕
• 1917年,二哥陈文从俄国学 成归来,看到三弟如此出息 很是欣慰,便向他介绍了一 些新的思想。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 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最早向中国人颂扬十 月革命,介绍马克思 主义的人
——李大钊
《庶民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伯夷列传》
情景剧:第情三幕景剧:第二幕
大哥陈新已到婚配年龄,有一次他 看到一则
征婚启事,上面写着: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陈新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 回家了,回家一看,大哥差点就晕 过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大哥: 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
实际: 乌黑,头发无, 麻子, 脚不大周正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第四篇章 四、新文化运动影响
情景剧:完结篇
材料一: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陈父的思想也开明了许多, 不再包办儿孙的婚姻,允许恋爱自由、家庭生活中也 开始听取其他人的意见。人们不再局限于孔子之术, 出现了许多新式的思想。 材料二: 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 究专号”,陈化等大学生纷纷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
洋务运动
(2)“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国人又进行了什么探索?
新文化运动
(4)中国向西方学习分为几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 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体现在
①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和冲击
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李时岳
局限:1、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2、新文化运动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一本《新青年》 一场新文化 一批新青年 一个新时代
我要考考你!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
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 主要是“新”在何处?(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1)解放思想
(2)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品味经典 解读历史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 是两样,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 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仅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 群众中去。
感受新文学的魅力
希望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பைடு நூலகம்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
1918年,《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1920年,全国各个学校的教科书改用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提倡 民主
反对 专制独裁
提倡 科学 提倡 新道德
反对 迷信与愚昧 反对 旧道德
第一篇章 一、新文化运动原因
情景剧:陈氏家族
陈氏家族是民国声名显赫的大 家族,陈父是一个深受封建思 想熏陶的高官,家有三子。长 子陈新,辅助陈父管理家业, 次子陈文,留学俄国,三子陈 化,就读于北京大学文学院,
情情景景剧剧::第第一一幕幕
(旁白)民国3年8月的一天,陈化气愤 地回到家中,拍案而语。
③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④对五
四运动的发生起了动员作用
⑤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
汇报的项目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口号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积极影想
局限性
该项目的内容
《金榜学案》p32一课一练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为什么现在还要学习 和掌握文言文?如今是信息时代,网络语言 丰富,有人说,这又是一场新文化运动,也 有人说这是一种文化垃圾,你会持什么观点 呢?
尊陈啊孔父。复生”气古地说:冲 突“逆子,民平父主等为自博子由爱
纲,为父之话怎可不听,祖宗之 法不可变。”说着摔门而出。
第二篇章 二、新文化运动兴起
开始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口号 主要阵地
民主、科学 (德先生和赛先生)
《新青年》
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鲁迅、蔡元培等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陈化(气愤):都中华民国了,袁世凯 还在倒行逆施,推行“尊孔复古”, 老一套思想不变,国家怎能强大。”
陈父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你还小, 殊不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国民教 育之最,你那些新玩意还是糊弄小孩 子吧!”
陈化义正言辞地说:“父亲,此 言差矣。西方各国在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等思想指导下,国富 兵强,这是世界潮流,逆之则亡
BB.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材料解析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 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 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 梁启超《五十年中 国进化概论》
(1)“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
“
探寻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历史足迹
新新李 鸿 章“康有为师魏源的的夷国国农长孙中山民家民技阶需需以级制要要夷新新”的的君主立宪制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国思师 夷 长 技 以 自 强 ”民想,。民主共和制
课标:1、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
的代表人物;2、知道鲁迅的成就;3、了 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4、了解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地位和 作用。
“打倒孔家店”
材料一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两只蝴蝶》
材料二: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艺诗书虽 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於虞舜舜禹之间 岳牧咸荐乃试之於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 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