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立意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作文审题立意ppt课件

审题方法:由果溯因法。 结果:苹果出现了五角星图案 原因: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
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我们能很快明白材 料的主旨: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3、辨证关系法
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 (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 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 意构思作文。
立意示范: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
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2、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 ——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 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 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 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 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 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 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
此外,防患于未然、关注细节等也可作为下笔作文的
落脚点。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1.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前 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 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 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 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 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 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 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 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 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 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立意:1)从主席欠身为陈省身教授调整麦克风的细节出发立意— —我们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非常尊重知识和科学,对科学家更是 充满无限敬意。
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我们能很快明白材 料的主旨: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3、辨证关系法
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 (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 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 意构思作文。
立意示范: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
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2、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 ——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 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 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 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 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 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 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
此外,防患于未然、关注细节等也可作为下笔作文的
落脚点。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1.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前 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 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 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 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 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 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 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 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 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 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立意:1)从主席欠身为陈省身教授调整麦克风的细节出发立意— —我们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非常尊重知识和科学,对科学家更是 充满无限敬意。
2024年度-《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完整版

07
来
29
关键知识点总结
审题方法
通过仔细阅读题目,理解 题意,把握文章主题和写 作要求。
立意技巧
根据文章主题,明确自己 的观点和态度,确保文章 中心突出、立意明确。
素材运用
学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并合理运用到写作中,使 文章更加生动、有说服力 。
30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收获与不足
通过本次学习,我掌握了审题立 意的方法,但在素材运用方面还
逆向思维
打破常规思维,从相反的 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 的观点和见解。
批判性思维
对作文材料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同时保持客观、理性的 态度。
18
实例分析与练习指
05
导
19
经典范文解读
范文一
01
《勤奋的力量》
文章内容概述
02
文章通过讲述一位学生通过勤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的故事,强
调了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立意分析
03
文章立意明确,紧扣主题,通过具体事例阐述了勤奋的力量。
20
经典范文解读
• 写作技巧: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运用了比喻、排比 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1
经典范文解读
范文二
《诚信的价值》
立意分析
文章以诚信为主题,通过商业领域的实例, 强调了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文章内容概述
需加强。
改进措施
我将多阅读优秀范文,学习如何更 好地运用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未来展望
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进 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写作能力 。
31
教师寄语及下一步教学计划
教师寄语
同学们,审题立意是写作的关键环节,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领 会、不断实践。相信通过努力,你们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 提高!
作文审题立意ppt课件

考虑反面观点
03
在讨论中适当引入反面观点,进行驳斥或辩证分析,增强文章
的说服力。
19
应用文类题目审题立意方法指导
明确写作目的
根据题目要求,明确写作目的和受众,确保文章内容符合实际需 求。
掌握格式规范
熟悉应用文的格式规范,如书信、通知、报告等,确保文章格式 正确。
注重实用性
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实用性,提供具体的信息、建议或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 水平
2024/1/26
24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2024/1/26
25
总结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审题技巧
深入剖析了作文题目的内涵和外延,讲解了如何 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和限定条件。
立意方法
介绍了多种立意方法,如逆向思维、辩证分析等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寻找独特的立意角度。
将实际例子和拓展思路融入文章 ,丰富文章内容
2024/1/26
12
03 立意策略与技巧探讨
2024/1/26
13
确定立意角度和切入点
审题要准
仔细分析题目,抓住关键 词,明确写作要求。
2024/1/26
立意要新
从独特的视角切入,展现 个性化的思考和见解。
切入点要小
选择一个小的角度作为突 破口,深入挖掘,以小见 大。
指的是对作文题目进行深入 分析和理解,明确写作要求和
主题。
2024/1/26
确定写作方向
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和 要求,为写作提供方向。
避免偏题
确保写作内容紧密围绕题目要 求,避免偏离主题。
提高写作效率
准确审题有助于合理安排写作 结构和内容,提高写作效率。
2024年度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ppt课件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技 巧ppt课件
REPORTING
2024/3/24
1
2024/3/24
• 高考作文审题概述 • 立意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 审题立意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 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立意策略 • 经典案例分析与启示 • 学生实战演练与点评
2
目录
PART 01
高考作文审题概述
REPORTING
展示学生现场作文,让学生互相了解 各自的写作风格和思路。
通过对比不同学生的作文,引导学生 发现自身写作的优缺点。
2024/3/24
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 具体的点评和分析。
27
学生互评作文及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 审视他人的作文。
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 通过互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合作
教训
在审题时,要避免立意过于简单或空 泛,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 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2024/3/24
案例二
《回到原点》
问题
偏离了题目的要求,没有体现出“回 到原点”的真正含义和价值。
教训
在立意时,要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和 内涵,不要偏离主题或曲解题意。
22
从案例中提炼审题立意技巧
技巧一:深入挖掘题目内涵
深刻性
题目往往蕴含深刻的思想 和哲理,需要考生深入挖 掘。
时代性
题目通常与现实生活、社 会热点密切相关,体现时 代精神。
5
审题的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避免方法
常见误区:忽略题目关键词 、误解题目意图、只关注表
面信息。
01
02
03
仔细阅读题目,圈出关键词 。
深入分析题目内涵,明确写 作方向。
REPORTING
2024/3/24
1
2024/3/24
• 高考作文审题概述 • 立意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 审题立意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 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立意策略 • 经典案例分析与启示 • 学生实战演练与点评
2
目录
PART 01
高考作文审题概述
REPORTING
展示学生现场作文,让学生互相了解 各自的写作风格和思路。
通过对比不同学生的作文,引导学生 发现自身写作的优缺点。
2024/3/24
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 具体的点评和分析。
27
学生互评作文及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 审视他人的作文。
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 通过互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合作
教训
在审题时,要避免立意过于简单或空 泛,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 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2024/3/24
案例二
《回到原点》
问题
偏离了题目的要求,没有体现出“回 到原点”的真正含义和价值。
教训
在立意时,要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和 内涵,不要偏离主题或曲解题意。
22
从案例中提炼审题立意技巧
技巧一:深入挖掘题目内涵
深刻性
题目往往蕴含深刻的思想 和哲理,需要考生深入挖 掘。
时代性
题目通常与现实生活、社 会热点密切相关,体现时 代精神。
5
审题的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避免方法
常见误区:忽略题目关键词 、误解题目意图、只关注表
面信息。
01
02
03
仔细阅读题目,圈出关键词 。
深入分析题目内涵,明确写 作方向。
2022届高考复习专题——作文审题立意 课件(47张PPT)

②管仲是治国良才。孔子称颂的是管仲的能力,管仲辅佐桓公,出谋 划策,不依靠武力而靠谋略帮助齐桓公匡正天下。在管仲身上,可以看到 知恩图报、尽心竭力、知形势懂进退、积极担当、忠心为国等优点。这 些正是“人才”需要具备的要素。选择管仲,可以从这些角度构思写作。
③鲍叔是识才荐才的伯乐。司马迁说,天下人称颂鲍叔,称颂的是他 能够识别人才,善于举荐人才。齐桓公即位后,鲍叔明知管仲对齐桓公有 “一箭之仇”,却一心为公,勇敢举荐。举荐后,又甘居管仲之下,足见鲍叔 的坦荡无私、不居功自傲。选择鲍叔,可从这些角度构思写作。
料的内容 ,明确具体的
任务指令(文体、对象、 以综合分析材料为前提,
思维、内容),自选角
紧扣材料和任务
度,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审题立意概念
审题就是要搞清楚“材料说什么”,命题者“要我做什么”。
而立意是针对材料所说,针对命题者的要求去确定“我要说什么”。
审题
材料说什么 我要做什么
①心怀家国,成就大业。 ②知恩图报,积极有为。 ③知形势,懂进退。 ④尽己之能建设国家,在国家发展中成就个人。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是指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材 料的感悟、理解,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 写作的作文形式。
从命题形式上看——可分为话题型、故事型、组合式、漫画式、 时评类、哲思类等。大多设置陌生化情景,防止宿构、防止猜题。
任务指令 情境指令 身份指令 读者指令 内容指令 文体指令
具体内容 班级计划读书会 班级一个学生
全班同学 对三个人物的感受和思考
发言稿
2.观全局 材料属于单则材料,共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故事,是题目的背景, 引导考生将目光投向历史人物;第二层是孔子、司马迁的评价,旨在 引出第三层的写作任务。综合命题材料,本题引导考生从文化典籍中 汲取营养,学习先贤,完善自身,紧扣“立德树人”的命题理念;在写作 角度上,考生只能选择“感触最深”者切入,不可从整体角度构思立 意。
小学作文怎样审题、立意课件pptx

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
02
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理解其内涵和外延,从而确定写作的重
点和范围。
判断文体和写作方式
03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关键词的分析,判断作文应采用何种文体和
写作方式,如记叙文、议论文等。
14
选定合适素材进行构思
1 2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素材
从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积累、观察思考等方面 入手,选择与题目要求相符合的素材进行构思。
2024/1/30
对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条件等理解 不准确。
19
立意肤浅或过于片面问题
对题目所涉及的主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 理解。
立意过于简单、肤浅,缺乏深度和新颖 只从单一角度看待问题,缺乏全面性和
性。
客观性。
2024/1/30
20
纠正方法
01
仔细审题,明确作文的 主题、范围和写作要求 。
2024/1/30
2024/1/30
在运用创新性思维时,需要注意立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过于偏激或难以实现 。
12
03 审题立意结合实 践方法
2024/1/30
13
分析命题要求,明确方向
2024/1/30
仔细阅读作文题目,理解题意
01
通过仔细阅读作文题目中的文字,理解题目所表达的含义和要
求,明确写作的方向和主题。
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根据写作需要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如删减、增 加、改写等,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写作主题。
构思文章结构和情节
3
在选定素材的基础上,构思文章的结构和情节, 确定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写法,使文章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2024/1/30
15
搭建文章框架,填充内容
《议论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PPT课件 (24张)

方法:由果溯因,抓关键词。 1.创新意识 2.规则至关重要 3.勇于担当。 4.合作共赢。 5.凭眼界创新,用规则护航。 6.规范市场,遏制假冒伪劣。
• “青春无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 • 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心存善念,阳光灿烂》 • 《携手同行,合作共赢》
• 《以我之力,追我所愿》、 • 《人生无极限,奇迹会出现》 • 《超越困难,超越人生》 • 《坚守规则,人生精彩》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 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 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审题指导: 本则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可采用“抓关键句法“和
“由果溯因法”。关键句分别是父亲和孩子的评讲: 父亲“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儿子“它也很 可爱啊!”再思考父亲和儿子为何会如此评价,可以从以 下角度立意: 一、从父亲角度 (1)正确认识自己 (2)一切从实际出发 (3)不要盲目模仿
审题指导: 根据作文要求“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 触最深?”所以三人中可从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立意 一、从齐桓公角度: 1·从“于是桓公重用管仲”,这个角度可立意为
不计前嫌,宽容大度;善用人才,用人不疑 2·从听取鲍叔建议角度:善纳雅言 3·从装死逃生角度 (1)成大事能屈能伸(2)善用计谋 4·从“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 也” (1)人才决定成败2)人才乃立国之本
二、从鲍叔角度: 1·从举荐管仲角度:“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 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且“鲍叔甘居其下” (1)慧眼识珠,识人者明 (2)尊重人才、爱惜人才 (3)不计私利,以大局为重,以国事为先 (4)谦逊低调 (5)无私让贤理性定位 (6)自知者明,知人荐才 2·从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 多鲍叔能知人也。”
高考语文作文之审题立意(共32张PPT)

突破误区
1.忽略整体,片言立意。 抓住次要对象和局部现象匆忙提炼论点或中心。(言语讲求艺术;
午被游戏戏人生) 2.间接联想,推出观点。 (宠溺的爱) 3.只看表象,立意宽泛。 大而不当,显得肤浅。(谁之过) 4.抓住叙述,忽视题眼 材料中评论性的桔子,点名或暗示材料中心,题眼所在。
(2)从船主的角度
①知恩图报。船主在得知孩子们划船出海并平安归来之后,意识到船底的漏洞是漆船 工刷油漆的时候给修补的,便去向漆船工道谢,他明白是漆船工的善举救了孩子们的 生命。船主的举动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 选此角度展开写作。
②对待隐患的态度。船主明知道船底有漏洞,却没有及时修补,当他得知孩子们划船 出海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不是漆船工将漏洞补上,岂不酿成了大祸!所以 做事情切不可疏忽大意,无视隐患。可由此写“做事情要细心细致”“马虎大意酿大 祸”“隐患意识”“小疏忽大灾祸”等。
审题十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对象切入法
从材料中的对象入手,有几个人无就有几个角度。分清整体与局部、主 要与次要的关系,从主要人或物的角度入手思考。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 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 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 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 白是您救了他们。”
(1)从漆船工角度立意
①乐为小善。从小事做起是一种习惯和品质。材料中的漆船工在船主要求刷漆的 情况下,顺手将船底的小洞也给补了,而且他认为“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相对于给整个船刷漆的工作,补船底的那个小洞的确是件小事,而且是不在他工 作范围之内的小事,但对于驾船者来说却是关乎生命的大事。生活中,很多人不 愿意去做那些只需举手之劳的小事,如捡起脚下的垃圾,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确理解题意——全面理解,分析细节,明确褒贬
“抓共产党员”, “抓工会成员”,“抓犹太人”, “屠杀”“再没有人留下来”
——残暴的恶行,伤害生命,乃至国家灭亡
——立意:为正义呐喊 / 燃烧心中正气之火 / 唤醒见义勇为的心
——立意:为真理说话
——立意:回归人之善,不能丢失同情心。
——立意:拾起社会责任感
然后他们来抓我,已经没有人能留下来为
我说话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3
判断下列立意是否合乎题意
说话能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是一座沟通 理解的桥梁。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需要谁站出来为我 们“说话”,而是用自己的努力、实力、 坚持“说话”,告诉世人我们是成功者。
❖ 5. 林微因,美貌出众,才华更出众,内在美的坚
强
19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 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 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 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 评议性语句。
20
❖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 “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 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 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 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 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 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 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 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 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沉默不是金,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才能 拥有美丽的人生。(主动学习,主动尽孝)
——断章取义
4
判断下列立意是否合乎题意
当周围曾经拥护你的一切都悄然消失时, 我们要坚强不屈。
生命是有限的,没有人能留下来,因此我 们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挥洒青春,投 身事业,不让自己虚度光阴。
反对种族歧视,反对战争。
——理解偏颇
路见不平,要拔刀相助 / “各家自扫门前雪,哪11 管他人瓦上霜”之心不可有
准确理解题意——探究因果关系
“我没有说话”,结果“没有人能留下来为我说话了。” ——立意:沉默不是金,明哲不保身 ——立意:自私自利终害己 ——立意:唇亡齿寒 ——立意: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帮人者多助,不帮人者寡助)
12
一开始他们来抓共产党,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 党员。
他们来抓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然后他们来抓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然后他们来抓我,已经没有人能留下来为我说话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8
❖ 1.马丁路德金 奥巴马冲破种族获得成功
❖ 2.拿破仑、晏子、朱元璋、左思、庞统、郭橐驼、 马云、俞敏洪等都是其貌不扬,却能通过提升内 在取得成功。
❖ 3.霍金、史铁生、司马迁、海伦·凯勒等身体残 疾,却靠内在获得人们的称颂;
❖ 4.人们喜欢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绝不会与他漂 白的皮肤成正比,其实不论他是白还是பைடு நூலகம்,人们 都只会喜爱他的歌曲,那是他发自内心的声音。
❖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17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 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 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 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 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 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 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 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 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躲不开那条路,就勇敢向前吧。
——褒贬不明
7
准确理解题意——分析材料,归纳中心
——材料中心: 我没有为他人说话,最后也没有人为我说话。 ——提炼出观点: 他人有难,我没有举手相助;一旦不幸落在自己身上, 别人也会绕道而行。
帮人就是助己
9
准确理解题意——推敲反复出现的语句
有一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写了一首短诗, 这首诗被镌刻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
13
如何准确理解题意
仔细、准确地理解材料(分析材料寓意,贴近材料写起) ——分析材料,归纳中心,提炼观点 ——推敲反复出现的语句 ——探究因果关系 ——全面理解材料,分析细节 ——明确褒贬之意
14
❖ 一、提炼中心法 ❖ 二、抓关键句法 ❖ 三、由果溯因法 ❖ 四、由物及人法 ❖ 五、分析关系法 ❖ 六、明确褒贬法 ❖ 七、多向辐射法 ❖ 八、舍次求主法 ❖ 九、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 十、寻互补法
10
推敲反复出现的语句,准确理解题意
“我没有说话”重复出现了三次 强调当时我的状态是: ——沉默,置身事外,漠不关心,充耳不闻,视若无睹
“因为我不是”重复出现了三次 强调我没有说话的原因是:
——(因为)事不关己,(所以)高高挂起。 ——(因为)自私,冷漠,良心泯灭,精神的麻木 ——立意:拒绝冷漠 / 重拾良知 /
15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 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 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 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 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 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 来立意。
16
❖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 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 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 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 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 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 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 达尔笑着说。
作文审题立意
1
作文考题回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 师写了一首短诗,这首诗被镌刻在美国波 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
2
一开始他们来抓共产党,我没有说话,因为我
不是共产党员。
他们来抓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
不是工会成员。
然后他们来抓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
我不是犹太人。
5
判断下列立意是否合乎题意
后悔过后要懂得珍惜。
有许多人,因为无奈,做着不被世人理解 的事,到最后也没有人站在一边支持他。 只有成功后,他的壮举才能被人理解。
我们会感到失落,是因为心灵的孤独,是 因为无法爱你自己。
——推理不对
6
判断下列立意是否合乎题意
马丁·尼莫拉多次活了下来,我敬佩他为 了生存而执着的信念,而看不起那些不敢 反抗而等死的人。坚持信念,才能不被生 活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