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期未考试质量分析PPT课件(14张)
学校期未考试质量分析(ppt 14页)

优良率
平均分
优良率
平均分
优良率
最高
班级差 距5分 以上
最高
班级 差距 15%以 上
最高
班级差距 10%以上
最低
班级差 距5% 以上
无
236
无
145
无
236 5
无
5
1 236
4
4、5
无
均超 1456 无
无 145 145 5
无 45 无 4 2、3、6 ### 无
无
无 1、2 均低 4、5
3
45 1、2 4 1、2 3 1、2
1~30名 31~60名 61~80名
年级后30名在各班 的分布
三门 考试 科目 不及 格人 数
班级 总分 在年 级中 的名 次
一门 二门 三门以上
名次
总分
5 3 4
7 3 6 3 ⑥
218.49
6 6 2
7 9 5 1 ⑤
218.97
8 3 3
6 2 5 2 ④
225.94
4
4
95Leabharlann 3315
2
4
3
4
1、2、 43
无
3 5、6 1256 无
无
3 5、6 4
5
3
1256 ### 无
无
1
2
456 无 123 4
无
4
无1
无
456 2
156 1、5
3 3、4 5 1、5 5 12346 5
3
5
2、3、4、6
5
无
1 3、4 2、6 1256 无
4
1 2、6 13 无
八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PPT课件

单科成绩分析 英语成绩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
110.2 103.5 102.4 96.9 93.1 90.5 毕俊杰 李永波 兰美丽 李帅 江美萍 刘纯明
系列1
6
110.0 105.0 100.0
95.0 90.0 85.0
单科成绩分析
106.3
物理成绩
1
龙山中学八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 2014.2
2
为了便于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让每个教师对期末考试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 新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学校的安排,各级部进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班级: 较好的有4班、6班、3班、1班。最高分4班103.3,最低分2班93.9,相差9.4分, 差距从期中考试的14分到9.4分,这就是进步。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想了办法,付 出了更多的劳动,缩小了差距。班级进步较大的是1班从第七名到第四名,3班从第 五名到第三名,6班从第四名到第二名。这些班级的较大进步让我扭转了这个观点, 成绩基本定型,要提升名次很难。除了4班的成绩稳居榜首外,班级的排名都发生 了较大的浮动。成绩发生较大变化偶然因素不是起决定作用,相应班主任及差距较 大学科的教师应该像1班的任课教师一样,多寻找原因,找出方法,尽快缩小差距, 提升成绩。
95.0 90.0 85.0 80.0
单科成绩分析
语文成绩
109.8
106.5
97.4
95.6
91.8
石岩
张美芹 毛延云 孙慧婷 王迎锋
系列1
语文:最高分是石岩109.8。过100分的是石岩和张美芹。对于5、6 班的语文成绩石岩确实下了很大功夫,上课比较认真,落下课一定得 补上,不放弃差生,下课辅导。导致6班的语文成绩很突出,比最低 班3班多了30.56分。语文的名次变化较大,石岩上升了2个名次,毛 延云上升了1个名次,孙慧婷上升了1个名次。过100分的班级由高到 低是6班、5班、1班。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ppt

4班级人均总分排序:
排名
1
班级 平均分
七(2) 403.78
2
七(3) 401.11
3
七(1) 355.47
5.年级前几十名在各班的分布
班级 名次
前10名
七(1) 3
七(2) 5
前20名
7
9
前30名
8
15
前40名
12
18
七(3) 2 4 7 10
成绩好的班级:七(2)班(班主任李爱民)
七年级语文 区排名12 比区平均:63.7分低(7.1分)
2013—2014学年第一学 期末考试质量简析
青山中学教务处 2014年2月
六年级成绩数据
1.考查了语数英三科,总分300分
2.平均分90分即总分270分以上全年级共有32人
六(1)7人
六(2)13人 六(3)
六(4)3人
六(5) 6人 六(6)3人
3.年级最高分:李佳伟 年级最低分:苏丹妮
4班级人均总分排序:
任教班级 校内
全镇
平均成绩 排名
比较
平均分 (平均分) 平均分
88.03
2 高镇平均4.87
90.05
1 高镇平均6.89
83.52
3 高镇平均0.36
83.42
4 高镇平均0.26
75.06
5 低镇平均8.10
六年级数学
镇平均:67.24分
姓名
任教 班级
考试 成绩
任教班 平均成绩
校内 排名
全镇 比较
姓名
文 霞 高成琪
任教 班级
七⑴ 七⑵ 七⑶
考试 任教班
成绩 平均成绩
平均分 平均分
教学质量分析幻灯片(2022-2023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各科名次段(统考)
初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总分
1 13 5 8 9 7 10 19 8
2 47 50 53 53 50 48 47 53
3 14 9 11 15 13 12 14 9
4 前5 300 名6
7
6 6 10 10 10 10 11 6 13 8 10 16 10 9 12 10 13 11 6 8 6 8 7 8 9 4 7 6 8 17 6 6
2 53 53 54 53 53 53 53 53
3 46 39 42 46 43 47 42 47
4 前 500 5 名
6
43 45 46 50 34 47 47 52 13 9 19 12 7 14 14 8 11 12 10 11 13 9 11 7
7 9 10 17 16 5 11 12 7
8 9 8 12 11 9 12 10 9
900000000
合计 231 225 246 248 210 239 236 235
各科名次段(统考)
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物理 历史 化学 总分
1 49 47 48 49 49 48 53 53
2 52 52 52 52 52 52 52 52
3 52 53 51 53 48 47 45 54
63.63
99
34
133
238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级成绩分析
各科名次段(编班)
初二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物理 历史 化学 总分
1
0
1
2
3
2
3
1
0
2 33 25 26 31 23 28 28 30
质量分析PPT

解决方法——提中
做好中等生优化工作: 1提高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 (1)对中等生,要看的惯,更要看得起。首先教师要对其多关注,让中等生也 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喜爱,让其“亲其师”。 (2)对中等生,搭建平台展现自我 。课堂上,多一些参与的机会;课堂外, 给一些展示的舞台。 2. 加强对中等生学习上的有效指导。 (1)帮助中等生制定适切的目标。 (2)帮助中等生打通思维的障碍。在学习上他们的方法总是比较单一、灵活性 不够,这种学习方法上的不足也导致越到高段随着知识点难度的增加中等生学 习就会越加困难,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付出了努力可是成效不大。 作为老师, 要很好的认识这一点,对中等生在学习方法上要多一些指导,对每次的错误订 正都应该留意问一下“为什么?怎么想?”以了解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家校联系,共建中等生学习自信心。中等生的成长历程是学校、家长共同教育 的过程。学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学生关注,同时也期待父母的理解和鼓励。 父母应该肯定孩子学习上的努力,用平和的心态和孩子沟通,找出孩子学习滞 后的原因,研究对策。家长还应经常性地与教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 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理状况,努力为孩子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解决方法——辅差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2.针对后进生个人情况,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进步目标。 3.对后进生的辅导从字词句基础抓起,严格把好基础关。 4.由教师重点辅导,优等生一对一帮扶,家长监督教育,三位一 体全力帮助后进生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要反复抓,抓反复,因 势得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内容大纲
01
成绩概况
02
存在问题
03
解决方法
成绩概况
不及格人数 及格人数 良好人数 优秀人数
质量分析 (PPT)

聚焦新课标,助力质量与能力双提升大圩学区2024年秋季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科质量分析一、期末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报告(1) 五项指标概况(1)平均分:反映的是整个班级或年级在本次期末考试中的总体水平,通过各科目得分之和除以考试科目数量得出,是衡量整体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2)低分率:指班级或年级中得分低于某一最低标准的考生人数比例,通常以60分(或50分)为及格线,低分率过高可能意味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佳,需要关注其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3)及格率:即达到最低合格标准的人数比例,是评价教学质量最基础的指标之一,如果及格率过低,说明教学质量存在较大问题,需要加强教学管理和个别辅导。
(4)良好率:指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的人数比例,通常以70%-80%为良好区间,良好率的高低反映了学生在中等水平上的学习效果和进步程度。
(5)优秀率:体现的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比例,优秀率过高可能表示试题难度偏低或评价标准过于宽松,而优秀率过低则可能反映教学难度过大或学生实际水平较低等问题。
优秀率一般在80%以上为佳。
(2) 各校获奖情况在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结束后,教育部门或学校会组织相关颁奖仪式,表彰在本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和进步显著的学生以及为提高学生成绩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团队。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单科成绩优异奖、综合排名优秀奖、进步特别奖、优秀教师奖等。
(3) 教师个人获奖情况二、试题卷面分析详述(一)优生答题的优点(1) 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这些优秀学生展现出了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尤其在字词和拼音运用方面表现突出。
他们在考试中准确无误地识别、书写和运用所学的字词,反映出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同时,他们也能够熟练地将拼音转化为汉字,或在给定的汉字上标注正确的拼音,这充分体现了他们在拼音学习上的扎实功底和灵活运用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较强。
(1)理解深入:学生在阅读理解题目中,能够较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中的细节信息,这反映出他们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成绩情况总结PPT模板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再此 框中挑选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不必繁 琐。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文本。
04
添加标题内容
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 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再此框
中挑选粘贴。
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 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再此框
中挑选粘贴。
32
32
28
15 12
1
2
3
4
5
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 制您的文本后,再此框中挑选粘 贴。请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
32
32
28
15 12
1
2
3
4
5
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 制您的文本后,再此框中挑选粘 贴。请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
添加标题内容
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再此 框中挑选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不必繁 琐。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文本。
20XX
输入标题
请点击此处输入您的文字内 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再此框中挑选粘贴。
输入标题
请点击此处输入您的文字内 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再此框中挑选粘贴。
输入标题
请点击此处输入您的文字内 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再此框中挑选粘贴。
02
添加标题内容
01
输入标题
请点击此处输入您的文 字内容,或者通过复制 您的文本后,再此框中 挑选粘贴。
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扼要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需概括精炼。
添加标题内容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ppt课件

校内 排名 平均分
1
2
与区平均比较 平均分
低区平均5.16分 低区平均4.57分
与区平均比较 平均分
低区平均4.44分 低区平均8.14分
17
八年级生物 区排名第10 比区平均:64.25分低(4.27分)
姓名
朱兴国 熊 健 曾亦凡
任教 班级
八⑴ 八⑵ 八⑶
考试 成绩
平均分 58.62 60.11 61.19
六⑴ 六⑷ 六⑵ 六⑶ 六⑸ 六⑹
六年级英语
镇平均:67.96分
考试 成绩
平均分 66.11 64.24 77.39 54.44 72.19 68.50 70.43
任教班 平均成绩
平均分
校内 排名
(平均分)
65.18
3
全镇 比较 (平均分)
低镇平均2.78
65.92
2
低镇平均2.04
70.34 70.43
六(3) 187.70
2
5.年级前几十名在各班的分布
班级 名次
前10名
六(1) 六(2) 六(3) 六(4) 六(5) 六(6)
3
4
\
1
2
\
前20名
5
7
\
3
5
1
前40名
7
15
1
3
10
5
前60名
14
22
2
3
10
9
成绩好的班级:
六(2)班(班主任彭华奎)
3
6.教师个人任教科目的成绩情况
六年级语文
姓名
前30名
11
前40名
13
九(2) 2 8 9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班级前80名、后30名、平均分在年级分布情况(六年级)
班级
项目
1
2
3
4
5
年级 前80 名在 各班 的分 布
1~30名 31~60名 61~80名
年级后30名在各班 的分布
三门 考试 科目 不及 格人 数
班级 总分 在年 级中 的名 次
一门 二门 三门以上
名次
总分
5 3 4
7 3 6 3 ⑥
315.11
5 6 6 4
8 3 2 10 4 300.22
三、反思与重建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
生命线
•
1.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 规程, 负责对 施工班 组人员 及分包 方人员 进行有 针对性 的安全 技术交 底,履 行签字 手续, 并对规 程、措 施及交 底执行 情况经 常检查 ,随时 纠正违 章作业 ;
0
1
②
①
230.89
232.73
6 3 4 5
4 3 3 3 ③
225.97
3、班级前80名、后30名、平均分在年级分布情况(七年级)
班级
项目
1
2
3
4
5
年级
1~30名
9
前80
名在
各班
31~60名
4
的分
布
61~80名
3
年级后30名在各班 的分布
三门 考试 科目 不及 格人 数
班级 总分 在年 级中 的名 次
1~30名 31~60名 61~80名
年级后30名在各班 的分布
三门 考试 科目 不及 格人 数
班级 总分 在年 级中 的名 次
一门 二门 三门以上
名次
总分
5 3 4
7 3 6 3 ⑥
218.49
6 6 2
7 9 5 1 ⑤
218.97
8 3 3
6 2 5 2 ④
225.94
4
4
9
5
3
3
1
5
2
4
3
4
4.对安全部门或上级提出的事故隐患 整改要 求,按 照纠正 和预防 措施要 求,落 实人员 实施整 改;
•
5.负责对重点、危险部位和过程的监 控,落 实监控 人员, 组织对 监控人 员素质 和技能 的培训 及上岗 前的交 底;
•
6.对已发生的事故隐患落实整改,并 向项目 副经理 反馈整 改情况 。发生 工伤事 故,应 立即采 取措施 ,协同 安全部 门开展 事故的 应急救 援,并 保护现 场,迅 速报告 。
218.49
6 6 2
7 9 5 1 ⑤
218.97
8
4
3
9
3
3
6
1
2
2
5
3
2
0
④
②
225.94
230.89
4 5 3
5 4 4 1 ①
232.73
6 3 4 5
4 3 3 3 ③
225.97
3、班级前80名、后30名、平均分在年级分布情况(六年级)
班级
项目
1
2
3
4
5
年级 前80 名在 各班 的分 布
优良率
平均分
优良率
平均分
优良率
最高
班级差 距5分 以上
最高
班级 差距 15%以 上
最高
班级差距 10%以上
最低
班级差 距5% 以上
无
236
无
145
无
236 5
无
5
1 236
4
4、5
无
均超 1456 无
无 145 145 5
无 45 无 4 2、3、6 ### 无
无
无 1、2 均低 4、5
3
45 1、2 4 1、2 3 1、2
1245
5
125
1、2
2
2、考试科目14校四率比较(六年级)
名次 项目
期中
平均分 6
及格率 7
语文 期末
8
14
变化
↓
↓
期中
1
2
数学 期末
1
2
变化பைடு நூலகம்
→
→
期中
6
5
英语 期末
6
6
变化
→
↓
期中
12
12
物理
或科 期末
12
10
学
变化
→
↑
优良率 6 6 → 1 2 ↓ 8 9 ↓ 13 12 ↑
低分率 11 14 ↓ 3 4 ↓ 4 4 → 10 9 ↑
一门 二门 三门以上
名次
总分
5 3 3 3 1
325.57
5 3 3
6 7 4 2 6
310.46
6 5 1
8 6 2 3 5
314.75
2 6 4
4 8 2 0 3
319.81
5 7 4
3 6 3 0 2
323.67
6 3 6 4
4 7 1 1 4
318.31
3、班级前80名、后30名、平均分在年级分布情况(八年级)
1、2、 43
无
3 5、6 1256 无
无
3 5、6 4
5
3
1256 ### 无
无
1
2
456 无 123 4
无
4
无1
无
456 2
156 1、5
3 3、4 5 1、5 5 12346 5
3
5
2、3、4、6
5
无
1 3、4 2、6 1256 无
4
1 2、6 13 无
4
2、6
5 12346
#### 345 联
•
2.负责检查督促每项工作的开展和接 口的落 实,有 权拒绝 不符合 安全操 作的施 工任务 ,除及 时制止 外,有 责任向 项目经 理汇报 ;
•
3.参与对分包方评价,制订与分包的 安全、 治安、 消防和 环境卫 生等协 议书, 并对分 包合同 、协议 的履行 实施全 过程控 制,并 做好记 录;
•
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06.7
一、监考与阅卷情况
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1、考试科目四率的七项指标情况
各项 指标
年级各科
语
六数 年 级英
科
语 七数 年 级英
科
语 八数 年 级英
物
语
九数
年英
级
物
化
高于区平均 班级
低于区平均 5分(5%)班级
联考前3名班级
平均分
及格率
优良率
低分率
平均分
2、考试科目14校四率比较(七年级)
项目
名次
语文
期末 期中
平均分 10
11
及格率 7
9
变化
↑1
↑2
期末
6
6
数学
期中
4
5
变化
↓2
↓1
期末
6
7
英语
期中
4
5
变化
↓2
↓2
期末
3
5
物理
或科
学
期中
7
9
变化
↑4
↑4
优良率 5
11
↑6 5
4
↓1 6
3
↓3 10
5 ↑5
低分率 12
12
→ 4
5
↑2 8
4
↓4 1
6 ↑5
项目
班级
1
2
3
4
年级前80名在各 班的分布
1~30名 31~60名
61~80名
年级后30名在各班的分布
一门
三门考试科目不
及格人数
二门
班级总分在年级 中的名次
三门以上
名次
总分
9 3 2
4 6 1 4 2 309.29
4
5
6
6
6
9
5
4
5
5 5 1 6 3
306.35
10 4 3 10 5
290.35
3 9 3 3 1
无
无 1、6 1、6 1
考
4、5 345 5
5 ### 无
无
45 无
6 3、4、5 13456
无
5
1、2
### 无
联
考
4 1、4 4
3
1
无
4 2、3、5 1
无
联
考
无
无
1
无
1
无1
2
2 1345
1245 无
无
无
124 124 4 3、5 4
无
4 1、3、5 4
3
125
125
1
均超
均超
4
345
5
5
1245
2、考试科目14校四率比较(八年级)
项目
名次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或科 学
期中
期末
变化 期中
期末
变化 期中
期末
变化 期中
期末 变化
平均分 3
3
→ 8
8
→ 6
6
→ 1
1 →
及格率 5
3
↑2 6
12
↓6 5
6
↓ 1
3 ↓2
优良率 7
4
↑3 7
8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