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攀爬高处有危险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二(10)班钱琳一、学情分析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但因小学生年龄偏小,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够强,因而会受到一些安全方面的威胁。
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灌输安全的意识。
安全教育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它的责任重于泰山,必须长抓不懈,时时警钟长鸣。
二、指导思想生命对每一个人只有一次,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安全成长,拥有健康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生命安全教育》这门课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同学们健康成长的关怀,也反映了家长和老师的期盼。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将带领同学们一同理解安全的意义,学会快乐的生活,掌握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了安全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消除了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获得了最真实的生命体验,拒绝诱惑,防范侵害,远离危险,安全健康的成长。
三、教材分析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
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四、教学目标1.让每位学生拥有健康身心,情绪愉快,知道快乐益于身心健康。
2.充分利用安全教育课,加强对学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不奢华、不浪费,以简单为快乐。
五、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1、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展。
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幼儿园小班教案安全《防高空坠落》

3.这些高高的地方我们可以攀爬吗?为什么?
(三)出示组图“家里的高处”,师幼共同小结。
1.出示组图“家里的高处-1”:视频里都提到了哪些高高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2.出示图片“家里的高处-2”:除了柜子、窗台和桌子,家里还有一个高高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学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
安全《防高空坠落》
活动形式
集体
活动目标
1.知道爬高有危险,提高不随意爬高的安全意识。
2.找出生活中常见的不能爬高的地方,懂得需要时要寻求成人帮助。
3.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重难点
重点: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难点:知道爬高有危险,提高不随意爬高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3.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阳台也是高高的地方,如果随意攀爬可能会发什么事情?
如果我们想要拿到高处的物品,可以怎么做呢?
4.小结:超过我们胸口高度的地方就算是高高的地方,比如家
里的柜子、窗台、桌子、阳台等,我们都不能随意攀爬,一不小心摔下来很容易受伤。如果我们想要拿到高处的物品,要请大人来帮忙。
(四)出示组图“大型器械”,引导幼儿了解在幼儿园攀爬大型器械要有教师陪伴。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室内和室外的高处安全知识。攀爬高处很危险,容易导致摔倒受伤。在攀爬高处时,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动作和姿势,要稳稳地站在平稳的台阶上,不要跳跃或闹腾。如果发现自己或别人有危险的行为,要及时报告老师或大人,共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四、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寻找幼儿园里不能爬高的地方,提高不随意爬高的安全意识。
1.刚刚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蜜蜜是怎么做的吧。
安全教育教案不攀爬高处文案

安全教育教案不攀爬高处文案教案标题:安全教育教案-不攀爬高处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攀爬高处的危险性,掌握不攀爬高处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辨别高处危险的能力,掌握正确的安全行为。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攀爬高处的危险性。
2. 掌握不攀爬高处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辨别高处危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2. 如何培养学生辨别高处危险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
2. 安全教育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3. 学生个人安全手册。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忆一下平时在生活中是否有攀爬高处的经历,以及他们对攀爬高处的看法。
2. 提问:攀爬高处有哪些危险?为什么我们要避免攀爬高处?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使用PPT演示文稿,介绍攀爬高处的危险性,如高处坠落、失去平衡等。
2.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一些攀爬高处事故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攀爬高处的危险性。
步骤三:安全行为培养(1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攀爬高处?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制定一份不攀爬高处的安全守则,并向全班进行展示。
3. 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安全守则进行点评和总结,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
步骤四:辨别高处危险(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高处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辨别其中的危险因素。
2. 学生讨论:针对每张图片,学生依次发言,说出他们观察到的危险因素,并解释为什么是危险的。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观察和解释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认识,加强正确的安全意识。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个人安全手册:学生根据课堂内容,撰写个人安全手册,记录不攀爬高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辨别高处危险的方法。
2. 学生分享: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安全手册,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幼儿园大班教案《爬高危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爬高危险》含反思大班教案《爬高危险》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倾听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知道不能从矮墙、高台、陡坡等过高的地方向下跳,学习向下跳的正确方法,加强自我保护,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爬高危险》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知道不能从矮墙、高台、陡坡等过高的地方向下跳。
2.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
3.学习向下跳的正确方法,加强自我保护。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受伤的栋栋》录音、《这些地方能跳吗》及《往下跳的动作要领》图片,笔(每人一只)、小椅子若干,幼儿用书28-29页。
活动方式:集体、个别相结合活动过程:(一)导入组织幼儿听多媒体教学资源《受伤的栋栋》,了解从高处往下跳的危险。
提问:栋栋为什么会受伤?小结:从高处跳下来很危险,很容易受伤。
(二)展开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这些题方能跳吗》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哪些地方是危险,不能跳。
为什么?提问:这些地方能跳吗?为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能跳的?小结:超过自己腰部的高度就很危险了;不能随便从矮墙、高台、陡坡、攀爬架等过高的地方往下跳。
2.引导幼儿设计禁止跳下的标志,完成幼儿用书第28页上的操作。
指导语:小朋友,从这些地方跳下来太危险了。
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我们在这里设计一个禁止跳下的标志吧!出示禁止攀爬的标志,请幼儿观察,讨论可以怎样设计禁止跳下的标志。
引导幼儿知道在红色圆圈中画出跳下的动作后,可以再加上“”或“X”来表示禁止。
3.示范讲解向下跳的基本动作要领,组织幼儿进行练习。
指导语:生活中,很多小朋友喜欢跳上跳下,只要不是太高(不超过自己的腰部),是可以的。
但是怎样才能避免受伤呢?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往下跳的动作要领》,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幼儿站在小椅子上练习。
小结:从较高的地方向下跳的时候,首先要向上起跳,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半蹲,轻轻落地。
幼儿园安全顺口溜

安全顺口溜
1.生人来,门莫开(独自一人在家,千万别给生人开门)
2.攀高处,使不得(要让孩子们懂得不要攀爬高处,危险)
3.离电源,远一点(教导孩子们离开关、电源远点,这些都是不能碰的东西)
4.夏天到,别玩水(这个可能适合农村的孩子们,毕竟农村的河流啊多点)
5.过马路,要小心(教导孩子们从小就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过马路)
6.遇危险,喊救命(碰到危险,要大声呼喊救命)
7如走失,找警察(万一走失了,可以去找警察,或者打110)
8.生人食物我不吃(教导孩子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都不能碰,不能吃)
9.我的身体你别碰(要从小教导孩子,自己的身体谁都不能碰)
10.滚烫东西不能摸(教育孩子开水、刚做好的饭菜都不能碰,以免烫伤)。
禁止攀爬安全教案20篇

禁止攀爬安全教案20篇1. 攀爬安全教案:了解攀爬风险目标:通过介绍攀爬的危险性,使学生意识到攀爬的潜在危险。
2. 攀爬安全教案:选择安全的攀爬场所目标:教导学生如何选择安全的攀爬场所,并提供有关如何评估场地安全性的指导。
3. 攀爬安全教案:正确使用攀爬工具目标:指导学生在攀爬活动中正确使用攀爬工具,并强调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保养要求。
4. 攀爬安全教案:注意攀爬装备的适用性目标:培养学生识别和选择适合攀爬活动的装备,并了解装备适用性与安全的关系。
5. 攀爬安全教案:学习正确的攀爬姿势目标:教导学生正确的攀爬姿势,包括正确站立、坐下以及攀爬时如何移动。
6. 攀爬安全教案:推动团队合作目标:通过攀爬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以确保团队成员的安全。
7. 攀爬安全教案:理解攀爬规则和限制目标:向学生介绍攀爬的规则和限制,并强调遵守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及其对安全的影响。
8. 攀爬安全教案:应对攀爬意外的急救措施目标:教导学生应对攀爬中的意外情况时应采取的急救措施,包括止血、急救呼吸和保护受伤部位等。
9. 攀爬安全教案:预防攀岩事故目标:向学生介绍攀岩事故的常见原因,并提供预防事故的建议和措施。
10. 攀爬安全教案:保持攀爬器材的良好状态目标:教导学生如何妥善保养攀爬器材,以确保其在攀爬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1. 攀爬安全教案:意识到个人攀爬能力的限制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攀爬能力,并遵守自己的能力范围,不盲目冒险。
12. 攀爬安全教案:正确穿着攀爬装备目标:向学生介绍正确穿着攀爬装备的重要性,并提供如何正确穿着装备的指导。
13. 攀爬安全教案:了解攀爬技巧目标:教导学生基本的攀爬技巧和技巧,以增强他们在攀岩活动中的安全性。
14. 攀爬安全教案:建立攀爬计划步骤目标:指导学生制定攀爬计划的步骤,包括选择攀爬场地、确定攀爬路线和制定应急计划等。
15. 攀爬安全教案:培养决策能力目标:通过模拟攀爬情境,培养学生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中班安全《禁止攀爬》教案及反思

中班安全《禁止攀爬》教案及反思一、学习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培养不随意攀爬高处的意识,注重维护自身安全。
(二)行为技能训练;不攀爬高处,不翻越栏杆围墙。
看见别人攀爬及时劝阻。
(三)知识经验积累;了解没有专门保护设施时攀爬高处可能会丢掉性命。
二、学习重点:让学生知道攀爬高处有哪些危险,做到自己不攀爬高处、不翻越栏杆。
看见别人攀爬及时劝阻。
三、学习难点:让学生认识到攀爬高处和翻越栏杆危险很大,培养其不随意攀爬的意识。
四、学习方法:本课采用故事明理、事例交流、儿歌诵读、行为辨析等方法。
五、学习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攀爬高处发生危险的事例,观察学校里哪些地方不能攀爬。
六、学习过程:(一)设疑激趣,学习故事1、(出示“平安童话”第四幅图)不好了,不好了,口水狼出事了。
看看图,说说口水狼怎么啦?联系自己的经历,说说受伤的口水狼和他爸爸妈妈的心情怎样。
2、口水狼是怎么受伤的呢,自由读读故事吧。
3、交流口水狼受伤的原因。
4、揭示话题:生活中,有不少同学喜欢攀爬高高的大树,翻越尖尖的护栏。
有的是觉得好玩,有的是为了图方便,可是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二)事例交流,强化认识1、新闻播报:校园栏杆成了学生的“杀手”。
2、学生讲述自己收集到的攀爬高处出危险的真实事例。
3、攀高为什么会容易受伤呢?读一读XX。
4、拍手诵读儿歌。
(三)行为辨析,指导行为;1、观察“平安童操”中的三幅图,说一说:这些同学的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你们看见过身边的同学这样做过吗?如果再碰到,你会对他说什么?3、再读平安童谣。
(四)拓展活动,课后延伸;1、火眼金睛的同学们,一定也发现学校里有许多地方是不能攀爬的。
拿出你课前调查拍的照片或画的图片,对大家进行一个提示。
2、总结:攀爬高处有危险,同学们一定要做到自己不攀爬高处、不翻越栏杆,看见别人攀爬及时劝阻,安全地生活。
七、教学反思: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攀爬的安全意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让幼儿了解爬高的危险,所以为幼儿准备了此节安全活动。
禁止攀爬安全教育幼儿园(3篇)

第1篇尊敬的家长、老师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攀爬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活动,既能锻炼孩子们的体魄,也能培养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然而,攀爬活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我们特此开展禁止攀爬安全教育,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攀爬活动中的安全隐患1. 高处坠落:攀爬过程中,孩子们可能会因为失去平衡、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从高处坠落,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
2. 物品坠落:攀爬时,手中可能会拿着玩具或其他物品,若不小心掉落,可能会伤及下方人员。
3. 碰撞:攀爬过程中,孩子们可能会与其他孩子发生碰撞,导致擦伤、扭伤等伤害。
4. 脚下打滑:攀爬时,地面湿滑或存在其他障碍物,容易导致孩子们摔倒受伤。
5. 意外受伤:攀爬过程中,孩子们可能会因为不熟悉攀爬技巧,导致手指、脚趾等部位受伤。
二、禁止攀爬的原因1. 安全第一:幼儿园以孩子们的人身安全为首要任务,禁止攀爬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 培养安全意识:通过禁止攀爬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攀爬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3. 保障教育教学秩序:攀爬活动容易导致孩子们分心,影响教育教学秩序。
4. 避免意外伤害:禁止攀爬活动可以减少孩子们在攀爬过程中受伤的可能性。
三、禁止攀爬安全教育的实施1. 加强宣传教育:幼儿园可以通过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和孩子们宣传攀爬活动的安全隐患,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 制定安全规则:幼儿园应制定严格的攀爬安全规则,明确禁止攀爬的区域和时间段。
3. 增设安全设施:在幼儿园内增设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等,降低攀爬活动的风险。
4. 强化教师培训:对幼儿园教师进行攀爬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5. 加强日常巡查:幼儿园应加强日常巡查,确保禁止攀爬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四、家长和教师的配合1.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教育孩子遵守幼儿园的安全规定,不私自攀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攀爬高处有危险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培养不随意攀爬高处的意识,注重维护自身安全。
(二)行为技能训练
不攀爬高处,不翻越栏杆围墙。
看见别人攀爬及时劝阻。
(三)知识经验积累
了解没有专门保护设施时攀爬高处可能会丢掉性命。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攀爬高处有哪些危险,做到自己不攀爬高处、不翻越栏杆。
看见别人攀爬及时劝阻。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攀爬高处和翻越栏杆危险很大,培养其不随意攀爬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故事明理、事例交流、儿歌诵读、行为辨析等方法。
五、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攀爬高处发生危险的事例,观察学校里哪些地方不能攀爬。
六、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学习故事
1、(出示“平安童话”第四幅图)不好了,不好了,口水狼出事了。
看看图,说说口水狼怎么啦?联系自己的经历,说说受伤的口水狼和他爸爸妈妈的心情怎样。
2、口水狼是怎么受伤的呢,自由读读故事吧。
3、交流口水狼受伤的原因。
4、揭示话题:生活中,有不少同学喜欢攀爬高高的大树,翻越尖尖的护栏。
有的是觉得好玩,有的是为了图方便,可是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二)事例交流,强化认识
1、新闻播报:《校园栏杆成了学生的“杀手”》
2、学生讲述自己收集到的攀爬高处出危险的真实事例。
3、攀高为什么会容易受伤呢?读一读“平安导航”。
4、拍手诵读儿歌。
(三)行为辨析,指导行为
1、观察“平安童操”中的三幅图,说一说:这些同学的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你们看见过身边的同学这样做过吗?如果再碰到,你会对他说什么?
3、再读平安童谣。
(四)拓展活动,课后延伸
1、火眼金睛的同学们,一定也发现学校里有许多地方是不能攀爬的。
拿出你课前调查拍的照片或画的图片,对大家进行一个提示。
2、课后,同学们可以设计一个禁止攀爬的标志挂在刚才提到的这些地方。
3、总结:攀爬高处有危险,同学们一定要做到自己不攀爬高处、不翻越栏杆,看见别人攀爬及时劝阻,安全地生活。
七、演练设计
画一画
(1)出示一个禁止攀爬的标志,让学生说说标志的意思。
(2)自己学着设计一个禁止攀爬的标志。
(3)把标志挂在学校的相关位置,提醒大家不随意攀爬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