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热电厂余热的综合利用
热电厂余热利用技术综述及工程实例

热电厂余热利用技术综述及工程实例摘要:对汽轮机低真空运行供热技术、凝汽抽汽背压式机组供热技术、热泵回收余热技术和基于吸收式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4种技术进行分析。
以古交兴能电厂至太原市区供热工程为例,阐明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汽轮机凝汽余热利用、大高差和大温差供热、多级中继泵联动、特长供热隧道、超长距离输送、高压板式换热器阵列)。
关键词:热电厂;余热利用;余热回收我国目前大多数电厂发电机组的凝汽余热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而是通过冷却系统冷却后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凝汽冷凝造成的冷源热损失一般约为2300kJ/kg。
以600MW发电机组为例,其主蒸汽量约为2000t/h,则凝汽热损失约4.6×103GJ/h,折合标准煤约为157t/h。
我国凝汽发电机组容量巨大,如果将这部分凝汽的热量应用于供热,则既可以大幅提高电厂综合能源利用率,降低电厂煤耗,也有效缓解了供热热源不足的问题,对减轻大气环境压力是非常有利的。
1 电厂余热利用技术综述1.1 汽轮机低真空运行供热技术a.基本原理提高汽轮机凝汽压力,相应提高了其冷凝温度。
冬季供暖时,利用供暖供回水替代电厂循环水,吸收汽轮机凝汽潜热后,直接用于供热。
b.适用范围由于低真空运行时,供热参数较低(供水温度为70℃),供回水温差较小(20℃),造成供热管网流量大,供热管径大、输送能耗增加,为保障供热经济性,供热距离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电厂周围3km左右。
c.注意事项低真空运行改造方案需对汽轮机排汽缸结构、承受的轴向推力、末级叶轮的改造等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确保机组改造后运行安全。
低真空运行多用于容量较小机组。
1.2 凝汽抽汽背压式机组供热技术凝汽抽汽背压式(以下简称NCB)机组的汽轮机中压缸、低压缸分别带2台发电机,针对外界负荷情况,调节阀1、阀2的开度(图1),采取不同的运行方式。
图1 NCB机组运行流程1.3 热泵回收余热技术热泵既可以采用电驱动形式,也可以采用蒸汽驱动形式,两种形式原理类似,只是驱动能源不同,电驱动机组占地面积较小,其能效比也比蒸汽驱动热泵高。
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

******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热电厂循环水利用方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联系人:手机:联系电话:传真:信箱:2013年8月18日目录1 项目简介 (3)1.1 吸收式热泵方案 (3)1.2 吸收式热泵供暖工艺流程设计 (3)1.3 蒸汽型吸收式热泵主机选型(31.7℃→25℃) (4)1.4 节能运行计算 (4)1.5 初投资与回报期计算 (5)2 热泵机组简介 (6)2.1 吸收式热泵供暖机组 (6)2.2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采暖技术特点 (7)2.3 标志性案例介绍 (7)1 项目简介********热电厂,采暖季有温度为26.3~19.6℃的循环冷却水2800m3/h,需要通过降低汽轮机组凝汽器真空或提高汽轮机背压,使得冷却循环水的温度提升到到31.7℃,然后利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提取凝汽器冷却循环水中的热量,将循环冷却水温度降低到25℃,可以制备供水温度为74.7/55℃热网水2400 m3/h,对建筑物进行供暖,供暖期为152天。
提高汽轮机背压大约2KPa左右,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几乎不变,对发电量影响不大。
1.1 吸收式热泵方案采用蒸汽型吸收式热泵机组,通过0.49MPa的饱和蒸汽作为驱动热源,在冬季采暖期,将2800m3/h的循环冷却水从31.7℃降低到25℃,可以从循环冷却水中提取21.82MW的热量用于建筑物采暖。
1.2 吸收式热泵供暖工艺流程设计使用吸收式热泵加热,供暖系统流程原理图如下:由上图可以看出,实际应用流程非常简单,只是把工艺循环水引到热泵机房,把原来通过冷却塔排放到环境中的冷凝废热,通过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将热量传递给供暖回水。
此系统改造不影响循环水原系统的稳定性,节省大量的蒸汽,同时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效益。
1.3 蒸汽型吸收式热泵主机选型(31.7℃→25℃)通过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产品,利用饱和蒸汽压力为0.49MPa的蒸汽50400kg/h,可将2800 m3/h的循环冷却水,从31.7℃降低到25℃,将2400m3/h采暖55℃回1.4 节能运行计算能源价格:电价:0.7元/kWh。
电厂余热资源的有效利用

电厂余热资源的有效利用摘要:燃气发电机组包括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汽轮机等,用以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的热锅炉驱动汽轮机发电。
然而,在能量的级联利用方面,余热的进一步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
如汽轮机排汽余热的综合利用和锅炉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
关键词:发电厂;燃气锅炉;热能利用率导言随着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只有约30%~35%的燃气热能转化为电能,约30%与废气一起排放,35%~40%通过发动机本体消散,由冷却水循环带走。
由于发电机组产生的废气所产生的热量几乎等于发电机组的有用功,因此可以利用燃气燃烧后排出的废气所产生的热量,废热利用装置可转为废热利用。
1电站锅炉余热资源气利用情况1.1减少热损失火电厂锅炉热损失是指由于热转换引起的不可逆的能量形式问题。
烟囱热是降低热损失的有效途径。
电站锅炉的实施应根据实际需要提供质、量的能源供应,减少不可逆转换造成的能量损失,保证电站锅炉运行的质量要求。
产生热能转换的原因是:锅炉在有效出力状态下产生的热能损失。
排热损失占热损失的比例最大,占15%;化学完全燃烧损失,占热损失的5%;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占热损失的3%;散热损失最小,约占1%。
烟气余热减少了热损失,实现了能量循环,提高了电站锅炉的经济效益。
1.2能源系统应用烟气总能量系统取决于烟气余热容量、能量比、科学比以及动能、热能和势能的转换。
从热、经济、环保综合考虑,提高锅炉设备的能源利用率,实现能源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能源价值,减少能源的过度浪费。
避免废气排放,缓解“烟雾”的生态问题。
烟气余热的开发利用,采用科学的能量回收预测方法。
选用具有废气净化处理功能的设备,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
2电厂余热资源余热利用技术2.1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然气烃含量较高,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水蒸气中含有大量的气化潜热。
这部分热量可达到天然气低热值的10%~11%,目前难以充分利用。
一方面,由于天然气中含有硫,燃烧后会产生微量的硫化物,为防止锅炉终冷系统等设备腐蚀产生的烟气中硫化物沉淀。
热电厂供热原理

热电厂供热原理
热电厂供热是指利用热电厂余热进行供热的一种方式。
热电厂是指以燃煤、燃气、燃油等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再通过汽轮机发电,最后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供热。
热电厂供热原理主要包括余热回收、余热利用和供热系统三个方面。
首先,热电厂供热原理的核心是余热回收。
在热电厂的发电过程中,燃料燃烧
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余热。
这些余热如果不加以利用就会白白浪费。
因此,热电厂在设计之初就会考虑如何有效地回收这些余热,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余热利用是热电厂供热原理的关键环节。
热电厂通过余热锅炉、余热汽
轮机等设备,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和利用,将余热转化为热水、蒸汽等形式,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供热区域,为居民、工业和商业提供热能。
这种方式既充分利用了余热资源,又实现了能源的多元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最后,供热系统是热电厂供热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热系统包括余热管道、
换热设备、热力站等,通过这些设备将热能从热电厂输送到用户端,实现供热目的。
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直接关系到供热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在热电厂供热原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热电厂供热原理是一种高效、环保的供热方式,通过余热回收、余
热利用和供热系统的有机组合,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供热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热电厂供热原理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更加清洁、便捷的热能供应。
热电厂供热原理

热电厂供热原理
热电厂供热是指利用热电厂余热进行供热,这种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热电厂供热原理是指通过热电联产技术,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过热网输送到用户端,用于供暖和生活热水。
这种供热方式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受到了用户的青睐。
热电厂供热原理的核心是余热利用。
在传统的发电过程中,燃煤、燃气等能源
燃烧产生的热量会转化为电能,而剩余的热量则会散发到空气中,造成能源的浪费。
而热电联产技术则通过热电联产装置将这些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热电厂供热原理中的热网系统是实现余热利用的关键。
热网系统由热源、热媒、输送管道和用户端组成。
热源是指热电厂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热媒则是将余热传输到用户端的介质,输送管道则承担起余热输送的任务,用户端则是最终的热能利用者。
这一系统通过输送管道将余热从热源输送到用户端,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热电厂供热原理的实现还需要配套的设备和控制系统。
在热电厂内部,需要安
装余热锅炉、余热蒸汽发生器等设备,将余热转化为热水或蒸汽,然后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用户端。
同时,还需要配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热网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供热的稳定和安全。
总的来说,热电厂供热原理是通过热电联产技术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
有效利用,通过热网系统将余热输送到用户端,实现供热和生活热水的目的。
这种供热方式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是未来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热电厂供热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热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工程实践

热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工程实践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均快速发展,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特别是热电厂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随着煤炭价格逐年升高,热电厂经营压力巨大,且电力行业是一次能源消耗大户和污染排放大户,也是国家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
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属于低品位热能,一般情况下,直接向环境释放,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
热泵是利用一部分高质能从低位热源中吸取一部分热量,并把这两部分能量一起输送到需要较高温度的环境或介质的设备。
火电厂循环水中存在大量余热,利用热泵技术有效回收这部分热量用于冬季供暖或常年加热凝结水。
关键词:热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工程引言低温循环水余热即是可回收再利用的一种资源。
热电厂生产中需要大量能源,这些能源因生产工艺等原因,无法全部利用,因此就产生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余热,能源浪费严重。
1热泵技术的分类热泵技术是基于逆卡诺循环原理实现的。
按照驱动力的不同,热泵可以分为压缩式热泵和吸收式热泵。
压缩式热泵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组成,通过让工质不断完成蒸发一压缩一冷凝一节流一再蒸发的热力循环过程,将低温热源的热量传递给热用户。
吸收式热泵主要由再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热交换器等组成,是利用两种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溶液的气液平衡特性来工作的。
根据热泵的热源介质来分,可分为空气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等:空气源热泵是以空气为热源,因空气对热泵系统中的换热设备无腐蚀,理论上可在任何地区都可运用,因此是目前热泵技术应用最多的装置;水源热泵是以热水为热源,因水源热泵的热源温度一般为15~35°C,全年基本稳定,其制热和制冷系数可达3.5-4.5,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出30%左右。
2驱动蒸汽参数偏低工况当蒸汽参数偏低,不能满足热泵正常工作需要时,对高参数蒸汽减温减压后送入热泵,这种方法没有对高参数蒸汽的能量进行梯级利用。
研究采用蒸汽引射器方案,即利用高参数蒸汽引射低参数蒸汽,产生满足热泵需求的蒸汽,实现高、低压蒸汽的高效利用。
热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的初步探讨

Wa s t e He a t Re c o v e r y o f P o we r P l a n t
WANG Z h e , Z HANG Li a n g
( J i n a n Ur b a n P l a n n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 J i n a n 2 5 0 1 0 1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T e h n e w c o n c e p t o fl o w c o l ' b o n h e a t i n gi s p r o p o s e d .Wi t ht h e p l t a f o r mo fc o g e n e r ti a o ,t n e h ea h t p u m p t e c h n o l o g yi s u t i l i z e dt o
2 o 。 年 第9 期 ( 总 第4 卷 第2 期 )
No . 9 i n 2 0 1 3( T o t a l N o . 2 7 1 , V o 1 . 4 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 筑 节 能
■ 新 能 源 及 其 应 用
NEW ENE RGY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7 2 3 7 . 2 0 1 3 . 0 9 . 0 0 4
c o p a m r ti a v e a n a l y s i s O n b o t h n ew ea h ti n g s y s t em a n d t r di a t on i a l ea h ti n g s y s t e m s ho ws t h a t t e h h e ti a g n s y s t e m h s a dv a nt a a g e s , l e c o o my n , e n — e r y g c o n s e r v ti a on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r o t e c t on i ,e t c . Key w or ds : l o w c a r b o n h e a t i n g; he a t p u mp ; c o g e n e r a t i o n; s e r i e s h e a t i n g ; e n e r g y e ic f i e n c y ;e mi s s i o n r e d u c t i o n
热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

热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摘要】发展国民经济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就是能源,其关系到社会未来的经济发展,我国为了能够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节约能源是一项重要策略。
对锅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有利于提升利用能源的效率,只有这样热电厂企业才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热电厂;锅炉;烟气余热0 引言在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下,余热是能源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废弃与多余的能源。
它包括废气高温余热、余热冷却的介质、废弃水产生的余热等。
按照对各个行业总资源余热进行的调查发现其在消耗总燃料中占据了18%-70%,可以利用回收的余热资源在总体余热能源中所占比例是60%。
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大量余热表明,假如在空气中直接排放烟气,不仅会造成气温上升,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耗费了大量的能源,因此对热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节能的重要措施。
随着《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23-2003的全面执行,国内火力发电厂陆续建设了烟气脱硫装置,由于湿式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工艺技术最为成熟,绝大多数电厂均采用此种湿法脱硫工艺。
采用湿法脱硫装置后,进入脱硫塔的烟气温度约70℃。
近年来,随着GGH运行之后带来的一些问题,很多火力发电厂开始不设置GGH,进入脱硫吸收塔的烟气温度约130℃,这些烟气内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他们进入脱硫吸收塔之后,再经过雾化的脱硫浆液喷淋,出口烟温会降至50℃甚至更低,不仅耗水量巨大而且损失的热量是惊人的(2×00MW 机组约有9.3×107kJ/h),由此可见,烟囱排烟的损失是巨大的,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热量,将显著提高热电厂的热效率。
1 热电厂锅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的价值热电厂锅炉烟气余热被称之为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如石油、煤炭等各类可燃气体应用在加热和冶炼等工艺之后都会出现以各种模式存在的余热。
在动力热能等方面出现的高污染和能耗的重要原因就是大量排出的锅炉烟气,对烟气相关污染物造成直接影响的就是锅炉实行的排烟工艺,除此之外还包含了排烟产生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7
炉连定排疏水扩容器、一热电除氧器、二热电锅炉连 定排疏水扩容器乏汽、二热电除氧器安装4套乏汽 吸收装置。利用低温软化水吸收疏水扩容器乏汽、除 氧器乏汽,在乏汽吸收器内能达到常压甚至微负压, 有利于乏汽的排出.同时形成的高温水用于锅炉给 水循环利用。有效地回收利用了这部分乏汽。大大降 低了软水的用量,并可提高软水的温度,节约了大量 燃料。
645
t,节水26 080t,同时减少了大气污染,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献标识码:B
关键词:热电联产;节能减排;低真空供热;乏汽回收;环境保护 文章编号:1009一1785(2010)01—0033—05
L:0mDrenenSlVe utilization of WaSte neat in tnermoeleCtrlCltv Dlant Comprehensive Utlllzanon 0I waste heat ln thermoelectricity Dlant
万 方数据
第1期
何武胜.等:企业热电厂余热的综合利用
35
时,安全阀打开,同时取自回水母管上的压力信号自 动启动原循环水系统,热网循环水系统自动关闭。
塔
(7)2台热网循环水泵互为备用、相互连锁,确 保热网正常循环。 (8)建立计算机监控系统,提高热网经济性和安 全性。 a.根据热网运行需要.监控系统必须实时监视 热源、热力站运行参数和设备状态。对热网各关键点 加以监控.保证整个热网的平衡供热。同时.还必须 与热源厂保持调度通讯,以便及时调整热网的供热 参数。 b.本工程监控系统为集散型二级网络系统,是 一个以工业级计算机和通讯为基础分散控制、集中 管理的SCADA系统。在调度中心设监控中心SCC, 监控整个热网的参数.并由SCC服务器负责与热源 厂的通讯。在热网中选择重要热力站关键点作为本 地监控站LCM。通过通讯网络将LCM联入监控系 统。监控系统由监控中心SCC、本地站LCM、远程操 作员站、通讯网络和与监控控制有关的仪表等部分 组成。 c.SCC与LCM双向互动.通过共用信息交换平 台通信,使用中国移动的GPRS或中国联通的 CDMA无线数据传输业务。SCC与每个LCM间设一 个GPRS或CDMA无线数据传输终端,这种通讯系 统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很高,便于系统扩展。 2.2.4热负荷调节及运行参数的确定 热负荷调节机组低真空循环水供热运行时,热 负荷调节方式分为质调节、量调节和质量并调,调节 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机组的运行情况、热负荷的要求 等具体情况确定。改造时,根据该机组的进汽量、抽 汽量、电负荷以及采暖负荷较稳定的实际情况,在保 证机组安全运行和供热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了质调 方式。一般情况下,热网循环水通过冷凝器加热后直 接送入热网循环:当需要较高的供热水温时,在保证 机组安全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汽轮机电负荷来提高 汽轮机排气温度,从而提高循环水温度。若还不能达 到供热要求,则投人尖峰加热器对循环水进行二次 加热。通过调节进入尖峰加热器的蒸汽量来调节供 水温度,以满足供热负荷的要求;需要降温时,通过 调节排汽温度的方式调节供水温度。当热网循环水 达到一定温度要求而保持不变时,排汽真空也保持 不变.即通过冷却塔循环水进出口旁路的自动调节 阀来调节冷却塔循环水的水量,实现对热负荷的调 节。此调节方式不但提高了机组热化发电率,节省了
4~6
kPa提高到49 kPa。排汽温度提高到70~80℃。
把汽轮机凝汽器作为热网回水加热器。将热网循环 水加热到65—75℃。采用低温差大流量的运行方式, 达到用热网系统的循环水给热用户供暖的目的。汽 轮机低真空供热循环系统流程图见图2。
2.2.3
汽轮机低真空运行热力系统需要进行的改造 低真空运行排汽温度的升高和循环水压力的变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及配套3
000
kW背压机组和
500kW抽凝机组各1台:二热电有3台130t,Il循
环流化床锅炉和2台24 MW抽凝机组,抽汽除供公 司生产外,冬季还负责张家口高新区城市集中供热。 热电厂内的综合热效率仅为35%~45%,在损失 的热量中,最多的是凝汽器的冷源损失.约占总损失 的60%。降低冷源损失,提高全厂热效率、达到节能 挖潜的目的。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利用凝汽式供 热机组排出的汽化潜热加热冷却循环水可直接进行 供热。既能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增加热电厂的供热 能力.又能减少汽轮机组的冷源损失,是一项节约能 源、改善环境、深化热电联产的有力措施。这一绿色 节能的供暖方式有效地实现了二氧化硫的减排和水 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在热电生产中。为达到工艺指标,把一部分乏汽 排人大气。如电站锅炉在运行过程中排空的具有低 位热能的蒸汽含有大量的热,一方面浪费了能源,另 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热污染。公司通过在一热电锅
化必将对凝汽器的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机 组进行改造时.针对汽轮机低真空运行中可能遇到 的情况。分别对低真空运行热力系统进行了相应的 改造。 (1)由图2可知,机组的原有循环水系统不做大 的改动.只是在凝汽器入口母管及出口母管上接入 循环水供热系统。循环水供热系统包括凝汽器、热网 循环水泵、尖峰加热器、采暖供水管道、热用户、采暖 回水管道、除污器、补水管道和加药系统。 (2)在采暖初寒期及末寒期,为避免改造后排汽 温度过高、排汽缸温度不易控制以至影响机组安全 运行和电负荷的弊端.在冷却塔循环水进出口母管 阀门增加了电动调节阀旁路,用来调节冷却塔循环 水进出水量。因现有循环水泵功率为450 kW,调节 进出水量易造成憋压,影响管道安全,需对水泵进行 变频改造。凝汽器排汽口加装3组除盐水自动喷水
ffE形配-skn岛L,G∞一mi,,HⅣLi彻笞 (Hebei
Shenghua Chemical
Co.,Ltd.,Zhan百iakou 075000,China)
Abstract:The operation principles of low Vaccum heat 8upply and recycle equipment of waste steam in thermoelectricity plant were discussed.28 645 tons of standard coal and 26 080 tons of water were saVed every year with the abso即tion and utilization 0f waste heat and steam.And the economic profits and social
蒸汽,在首站加热供热介质水达到130℃时,经过一 级管网至小区换热站。再由换热站送90℃热水经二 级管网至用户。为热用户供热。在汽轮机中还有 50%以上的热量通过汽机排汽在凝汽器中被循环冷 却水带走,通过冷却塔冷却排人大气,造成巨大的冷 源损失。 供热系统流程图见图1。
凝结水 图1供热系统流程圈
2.2.2汽轮机低真空供热方案 该方案是在汽轮机运行时将其排汽压力从
第1期
中国氯碱
China Chlor-A1kali
No.1
2010年1月
Jan.,2010
33
企业热电厂余热的综合利用
何武胜,李国瑞,樊亮 (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阐述了热电厂低真空供热及乏汽回收装置的运行原理。通过吸收并利用热电厂的乏汽及余热。 可实现年节约标煤28 中图分类号:TKll+5
benefit
were
better.
Key words:cogeneration;energy saving and erIlission reduction;low vaccum heat supply;waste steam
redycle;environment protection
1余热综合利用的意义
1一尖峰加热器;2一热网补水泵:3一热力站变频泵 图2汽轮机低真空供热循环系统流程图
降温装置.以降低排汽温度。确保机组安全性和电负 荷不受影响.排汽缸温度控制在75℃以下。避免机 组振动。 (3)为防止循环水在凝汽器内沉积结垢影响传 热效率,在循环水系统加装加药装置,通过计量泵将 除垢剂加入补充水管道中,使采暖循环水的pH值 控制在8.0~9.0,可达到非常良好的防垢效果。 (4)由于采用低真空供热,热力系统循环水的温 度高。需改用工业水冷却冷油器、空冷器和给水泵的 轴承。同时,为了保证在循环水供热时安全运行,使 凝汽器内保持稳定的冷却水压。加装管网补水泵。使 用工业水作为补充水,而公司的工业水泵功率小,不 能满足需求。需要增加1台变频调速的工业水泵.采 用变频补水装置,既节约电力消耗.又使补水压力恒 定,减少对热网冲击,确保整个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5)因汽轮机排汽温度高,凝结水水温高,汽轮 机汽封加热器、射水池补水也需加一部分脱盐水进 行冷却。需从脱盐水母管各引一路冷却水管道做为 冷却补充水。 (6)为防止冷凝器超压,凝汽式汽轮机低真空运 行后.凝汽器由原来的冷却装置变成了加热装置,热 媒体温度和冷媒体温度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 时。由于回水压力提高,需对凝汽器管板进行强度校 核。强度校核后,如不能满足需要,需对管板进行加固 处理。热网循环水泵安装在凝汽器出口管路侧,使凝 汽器不承受较高的压力,凝汽器所承受的是0.2
2汽轮机低优越性 低真空供热是利用汽轮机凝汽器中的尾气余热
作为供暖系统热源,一次蒸汽换热为辅热源,利用凝 汽器的冷却水作为供暖系统的循环水.不仅减少了 冷却循环水在冷却塔中的蒸发损失。也大大减少了 一次蒸汽的用量,节约热能。降低成本。此项目完成 后,可替代一百多台小锅炉。大大减少了城市的环境 污染,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汽轮机低真空运行循 环水供热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对凝汽发电机组实施低 真空运行,即适当提高汽轮机的排汽压力。降低凝汽 器的真空度,提高排汽温度,提高循环水的供回水温
万 方数据
34
中国氯碱
2010年第1期
度,用循环水直接供热。这种供热方式可以使做功发 电的蒸汽热能得到充分利用.减少汽轮机凝汽器中的 冷源损失,节约大量的能源.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汽轮机冷凝器低真空运行循环水供热属汽轮机 的一种变工况运行。经过改造机组和循环水系统进 行汽轮机低真空运行。改变运行方式后,将凝汽器作 为一级加热器,相当于总换热站的热交换器,热网中 的热用户相当于冷却塔,利用汽轮机排汽的汽化潜 热加热热网循环水进行供暖,循环水在凝汽器中吸 收热量送到热用户散热后.再到凝汽器吸收循环。从 而将汽轮机排汽的汽化潜热加以利用,消除了冷源 损失,使热电厂的热效率大大提高。 该公司循环水供暖采用2#、3#机低真空运行作 为热源,在首站设有尖峰加热器及热网循环水泵。由 热网循环水系统与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系统组成的两 级泵系统方案可以实现这2个系统的独立运行,热 网循环水系统与原凝汽器循环冷却换热系统通过 1个均压管直接连接。构成了两级泵运行方案系统。 该方案中凝汽器循环水系统的运行不受供热系统运 行参数变化的影响.可以继续由热电厂生产指挥系 统根据热电厂生产需要自行控制和管理,而由装配 在各热力站的分布变频泵组成的输配供热系统也可 以根据供热的平衡调节需求独立工作,不会影响凝 汽器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2套独立系统在均压 管内完成换热过程。 如果出现危及汽轮机正常工作的特殊情况。可 以通过关断“凝汽器循环冷却换热系统”与“均压管” 的连接,恢复原配套的开式晾水冷却循环系统运行, 而热网的供水系统可不受影响地独立循环运行,也 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全厂循环冷却水供、回水均与供 暖热网系统通过电动阀门相连,2种不同运行工况 可实现不停车切换运行。热网换热器凝结水经首站 凝结泵送往除氧器。 汽轮机改为低真空运行循环水供热后,热用户 实际上成为热电厂的冷却装置,汽轮机排放的余热 得到了有效利用.既避免了冷源损失,又提高了热电 厂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了能源的 阶梯利用。 2.2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 2.2.1原供暖方案 目前,国内通常的供热方法是采用蒸汽锅炉.蒸 汽锅炉一般配套汽轮发电机。汽轮机采用抽汽式机 组。该方案是由高品位主蒸汽发电后,利用汽机抽汽 为热源,抽取部分压力为0.98 MPa。温度为30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