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甲醛超标:汽车香水危害大

合集下载

密闭下开空调1小时 车内甲醛超标2倍多

密闭下开空调1小时 车内甲醛超标2倍多

密闭下开空调1小时车内甲醛超标2倍多密闭情况下开启空调,有害气体浓度增加,甲醛超标2倍多,TVOC超标7倍。

新车的异味多半是甲醛和苯。

甲醛多是来自坐椅、车顶装饰等软性内饰材料,而苯主要来自地胶。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期从事室内空气污染车内污染及治理的李娟老师告诉我们,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有三大来源:一是车辆在生产时,内饰件要使用大量的塑料制品和黏合剂,这些都是产生车内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二是发动机长时间运转之后,不但其产生的热量会增加车内污染物的挥发,而且它本身产生的胺、烟碱等物质也会对乘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三是,车内摆放一些劣质的毛绒玩具、靠垫等装饰物,会增加车内“甲醛”的释放源。

在夏天,车内材料在阳光下封闭暴晒后,温度增高,有害物质大量挥发,浓度可能会增加。

专家说,目前一辆家庭轿车使用的黏合剂用量达5公斤以上,最高的可达27公斤。

与房屋室内环境相比,车内空间更狭窄、更密闭,如果长期关闭车窗,危害性更大。

密闭情况下开空调等于慢性自杀实验证明,密闭情况下开启空调有害气体浓度增加。

李娟老师说,车内的任何内饰组件因为材质的不同,会散发出不同的气体。

仪表盘、汽车顶棚,甚至沙发里的海绵也会释放苯系物。

空调风道里附着的化学物质也会被释放出来。

车外燃油燃烧的尾气等也会通过细小的缝隙、空调等进入车内。

在20℃~30℃的苯系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变化曲线坡度会陡然上升。

一般开车门进入后开窗10秒钟车内空气就换掉了,因此不要老开空调内循环,要适时开外循环换气。

“车内如果长时间封闭,空气不流通,有害气体就不能及时排出。

尤其对一些安装了劣质地胶等材料的闭车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长时间驾驶车辆的情况下,中途也应该打开车窗通风换气,车,地胶会释放出苯等有害气体,从而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如果长期如此,无异于慢性自杀。

”李娟老师说。

把炭包放车厢角落,只能吸附小范围环境里的有机物现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是,在车内放置一些能吸附有害气体的活性炭包。

新车甲醛超标不容忽视

新车甲醛超标不容忽视

新车甲醛超标不容忽视随着高温天来临,关于“车辆在烈日暴晒下,车内甲醛会超标”的消息再次引起不少市民关注。

对于车内环境污染,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与高血压、艾滋病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

相对于甲苯、二甲苯这些释放较快的物质,甲醛则是车内空气质量“第一杀手”,目前新车普遍甲醛超标。

甲醛达到一定的接触剂量,主要表现为对皮肤黏膜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患者会出现流泪、咽痛、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皮肤长期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呼吸道吸入一定剂量甲醛可能诱发支气管哮喘。

“甲醛已被证实是白血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医生面对患有白血病的病人,第一反应就是询问其是否长期处于甲醛释放较多的空间,在治疗时更要求病人必须远离甲醛环境。

“目前,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是甲醛含量每平方米不能超过0.1毫克,而这些新车超标3倍多,肯定会有健康隐患。

尤其现在是高温天气,甲醛释放得更快,人体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抵抗力较弱的群体,很容易染上疾病。

”目前,国内公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明确对车内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物质的浓度值要求,其中甲醛的含量,要求是每立方米正是不得超过0.10毫克。

但遗憾的是,该《指南》并非强制法规,且只规定车内空气8种常见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对于外部空气循环过滤进入汽车车内等其他技术环节,并未作规定,而这也是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污染的重要来源。

目前,疾控中心等有关机构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参考的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不过在检测前的封闭时间上,从室内的12小时减少到车内2小时,以求更接近人在车内实际时间。

业内人士称,正是因为没有强制标准,不少车企在用料上更多的考虑的是成本而不是环保。

记者查询国内有大量消费者投诉车内空气质量的案例,但由于没有强制标准,大多无疾而终。

专家提醒:1、注意经常通风,不要以味压味在炎热的夏季,甲醛释放量要比平常高出20%~30%,而很多武汉车主习惯于紧闭车窗吹空调,这会导致车内甲醛等有毒物质得不到挥发。

警惕车里6大凶手

警惕车里6大凶手

警惕车里6大"凶手"车内高温毒气多夏季汽车在外面放了一段时间后,刚坐进去时就像进了烤炉一样,不仅让人汗如雨下,有时还会令人感觉胸闷、头痛。

专家表示,这不仅仅是高温引起的,车内有害物质增多才是真正的“元凶”。

最新研究显示,高温日晒后,密闭车厢内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会从标准值每立方米小于50微克的浓度上升到400至800微克,增加152倍,其中包含聚苯乙烯、甲苯和甲醇等有害物质。

车厢里的仪表板等合成纤维含有苯类,其中的甲苯可能让孩子罹患白血病,也可能导致孕妇流产和畸胎等;地毯等装潢物中含有甲醛,对人体的嗅觉、肺功能、肝功能、免疫系统等都有不良作用;甲醇则主要来自车内芳香剂,长期吸入可导致脑神经受损。

当车内这些有机溶剂浓度升高时,驾者或乘客就容易出现头晕、喉咙痛、眼睛刺激感、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

两招给夏季车内降降温1上车后先通风3~5分钟空调污染直接影响车内空气质量,长时间封闭的车内,空调过滤器和管道系统中不但会积存大量化学性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螨虫、霉菌等生物性污染问题也会增加,所以,上车后先开窗通风,空调开启3~5分钟以后再关闭车窗。

2扇动车门,30秒降温8℃通风后车内有毒气体得到了释放,那么车内的高温不退怎么办?日本埼玉大学部空气力学教授酒井胜弘曾提出一个快速让车内降温的方法:先打开副驾驶位车窗,再连续开关司机位车门5次以上,车内气温会在30秒内降低约8℃。

对此,有媒体做了测试,气温32℃左右时,将车停在户外晒4个小时,车内温度达到50℃。

然后按上述方法开关车门七八次,车内温度降至约40℃。

随着开关车门次数增加,温度会进一步下降。

专家指出,经太阳暴晒后,车内温度通常比外面高,多次开关车门可以迫使空气对流,从而将车内热气排出,车外冷空气进入,达到降温效果。

多次开关车门会影响车门的寿命。

更简单的方法是,打开所有车门,几分钟后,空气自然对流也能降低车内温度。

不过,相较于开关车门的方法,若车外无风,降温速度会稍慢些。

靠谱的车内除甲醛除味方法

靠谱的车内除甲醛除味方法

靠谱的车内除甲醛除味方法买了新车之后最大的麻烦之一就是车内异味,一般都不敢让孕妇孩子和老人坐新车。

再加上进入秋冬季,雾霾蠢蠢欲动,对于净化车内空气你想好招了吗?听说这几种一直流传的方法不甚靠谱哦。

汽车香水:只能起到掩盖异味的作用,并不能真正除味,而且劣质汽车香水反而是车内异味的污染源。

果蔬:同样也是掩盖异味的作用,而且放时间长了没及时清理还会腐烂弄脏车内。

如果车内异味不大可以放置些增加水果香味,毕竟是天然的,记得及时更换就是了。

醋:少量的气味掩盖作用,但醋是没有办法在车内条件下和有害物质反应的,反应条件远远达不到。

所以说,上面这几种东西放置后感觉异味好像小了,其实只是被掩盖了,还是存在的。

那么该怎么去除异味提高车内空气质量呢?1、天气好时开窗通风经常开窗通风是最有效的办法,可以将散发出来的毒气排出车内,新车更是要经常开窗通风,但前提是天气好时,雾霾天还是不要用这种方法了。

可以用草本迪亚林来喷洒治理,然后有条件在独立车库内进行排风扇通风的车主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加速去除车内异味。

2、活性炭在车里放一些炭包也可以吸附有害气体的功效,而且体积小不占地,经济实惠,值得推荐。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有害气体浓度非常高的情况下,活性炭吸附能力有限,而且还存在吸收饱和的问题,需要定期的更换或者在阳光下晾晒。

还有,活性炭和烧木头得到的炭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脑洞大开。

3、臭氧、光触媒或银离子除味市面上有很多汽车美容店都有新车除味的业务,多是用光触媒、臭氧机等专业的除味设备来进行清除车内有害气体,效果不错,当然前提是找正规店铺来做。

4、车载空气净化器车载空气净化器有净化空气的效果,尤其是一些高端的空气净化器针对新车分了臭氧消毒及净化车内有害气体两种模式,对消除车内有害物质有一定的作用,缺点就是价格比较高。

新车买来后要立即拆除座椅和内饰的保护塑料袋,否则内部有害气体很难散发出来,购买脚垫、座套等内饰要选择正品,不要图便宜,给爱车造成二次污染。

新车味道大甲醛超标咋办 除车内有害气体有妙招

新车味道大甲醛超标咋办 除车内有害气体有妙招

新车味道大甲醛超标咋办除车内有害气体有妙招最近,不少市民提了新车准备过新年,不过有些新车味道大,便有车主在车内放置香水、菠萝,希望能去异味、去除有害气体,可这样的做法真的有用吗?如何才能有效地去除车内的有害气体?来听听业内人士怎么说。

新年提车市民担心车内空气质量临近春节,不少市民提了新车准备过年,车子刚买回来,多少有些味道,有些市民担心这些味道有害,便想起要请专业的人员来帮忙检测。

作为一家专业检测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平时都用专业的仪器帮助车主检测车内的空气质量,并去除有害物质。

据他介绍,最近有不少车主请他们帮忙给新车做空气检测,公司里虽然有3台专业仪器,可还是忙不过来,需要提前几天才能预约得到。

“检测的车子中,10辆车里面有4辆的车内空气质量不达标。

”有些车子的情况比较严重,车内的空气污染是国家标准的3倍左右。

他提醒车主,如果发现车子内的异味比较重,有塑料、胶水味道,就需要留意车子内的空气质量是否达标了。

检验结果甲醛和苯超标比较常见给车子做空气检测的时候,发现车内的有害物质有多种,甲醛和苯超标比较常见。

曾经有由北京一报社联合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检测了超过50个品牌的汽车,经过近两个月的分批次检测后得出了结果。

在检测分析的甲醛、苯、甲苯等五项车内有害元素中,50款车型中有42款存在不同检测项超标问题,超标率达到82%。

其中,甲醛的超标现象最为严重,93%的被测新车车内空气中所含的甲醛含量都超过室内甲醛国际限量值,此外,22%的被测新车车内空气中苯含量超标。

这些有害物质对于人体都有着不同程度伤害。

人吸入高浓度甲醛后,有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眼刺痛以及支气管哮喘等症状。

汽车中的零部件、塑料、橡胶、皮革等材料都有可能散发出甲醛。

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

二甲苯也是汽车内有害物质之一,车内塑料、橡胶等物质中,油漆、涂料添加剂、防水材料中也可能存在。

常见方法车内放香水菠萝效果不大市民自行去除车内异味,通常喜欢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车内除甲醛 汽车香水危害健康

车内除甲醛 汽车香水危害健康

车室内除甲醛汽车香水危害健康专家称,用汽车香水掩盖污染物的味道,无异于掩耳盗铃。

专家对新快报记者称,汽车香水说白了也是一种化学试剂,大部分以添加剂为主,大量吸嗅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尤其对过敏体质的人。

近日,微博上到处转发着一条惊人的信息:高温天气进入车内,汽车的仪表板、沙发、空气滤清器会释放苯,长期暴露其中会导致人患上白血豺流产。

不久,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市室环境监测站检测称,暴晒后车内苯含量非常微小,真正超标的却是甲醛!其实,比起这些“毒”,还有不少“毒”是人为的,来得更隐蔽和阴险!你又是否注意到呢?典型案例新车一年后污染超标仍一倍开着B字头品牌车的方先生,开着这辆豪车已经1年多,但他总觉得一上车状态就不好,家人、朋友也觉得车内气味很浓。

方先生也认为车上污染一定超标,因此,他甚至经常睡不好。

不久前,他因为晚上没休息好,白天开车的途中竟然睡了过去,还好在即将撞上隔壁车道的车前他醒了过来。

于是急打方向盘后,车铲上了路边花基,终于停了下来。

不但车撞坏了,人也因此进了医院。

出院后,他终于忍不住找到买车的4s店,还找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做车内空气检测,结果发现TVOC轻微超标1倍,而且这是在已经使用1年多后的情况。

鉴于此,4s店为他更换了所有内饰和踏板。

新车内“毒”气超标近5倍较常见“新车内空气污染一般都会超标,这与汽车的选材质量有关,在没有暴晒的情况下超标5倍以内比较多见。

”记者了解,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是我国第一部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在这之前,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按GB/T1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在《评价指南》中,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例如苯的浓度不能超过0.11mg/m3,甲醛的浓度不能超过0.10mg/m3。

“车内空气甲醛、苯超标都有可能,这和车龄新旧、用真皮还是布艺座椅、外资或国产车等都有关。

”一般来说,新车检测比例和车内空气污染率均高于旧车,新车出厂时车内空气污染达最高值,渐渐因挥发而减少污染。

车内甲醛的危害及处理

车内甲醛的危害及处理

车内甲醛的危害及处理随着汽车的广泛使用,车内空气问题也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车内甲醛问题是比较普遍的。

因为新车内装修和材料较多,甲醛含量高,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介绍车内甲醛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1.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车内甲醛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甲醛环境下,会对呼吸系统造成重大威胁。

甲醛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刺激鼻腔、喉咙和气管等呼吸道部位,导致喉头炎、哮喘等症状。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肺癌。

甲醛对人体神经系统也有很大的危害。

高浓度的甲醛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导致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

同时,人们长期呼吸高浓度甲醛所释放的气体,还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心理问题。

3. 对皮肤的影响当人体接触到甲醛后,不仅会影响呼吸和神经系统,还会出现皮肤过敏等症状。

甲醛会刺激皮肤,并使其发红、瘙痒和流泪。

长期的沾染,还可能引起皮肤癌等恶性病变。

1. 有效通风车内甲醛的处理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通风进行。

开启车门和窗户之类的通风设施,让车内的空气循环流通,可以使甲醛向外扩散,从而达到去除甲醛的效果。

2. 安装空气净化器如果车内甲醛浓度较高,通风无法有效处理的话,可以考虑安装空气净化器。

现在市场上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种类繁多,选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预算进行筛选。

3. 更换有害材料如果车内装修材料的含甲醛量超标,可以考虑及时更换。

选择含有较少甲醛的环保材料,保证车内装修材料安全无害。

4. 定时清洁车内经常清洁车内,能有效地减少室内甲醛的浓度。

车内每月最好进行一次深层次的清洁,包括吸尘、洗车内饰、拆卸擦拭细节部位等操作,从而去除残留污垢和甲醛。

5. 使用环保汽车饰品求美观的车主可能会在车内摆放各种饰品,选择环保、无害的饰品也是重要的。

如花草、竹编、木质纹理等,这些饰品含有的甲醛非常少,完全可以用来装扮车内。

综合而言,车内甲醛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保持车内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更换有害材料、定时清洁车内和使用环保汽车饰品,都是有效处理车内甲醛的方法。

艾思侬:新车辣眼睛,居然是甲醛浓度高!

艾思侬:新车辣眼睛,居然是甲醛浓度高!

艾思侬:新车辣眼睛,居然是甲醛浓度高!汽车里的甲醛和异味比家里厉害很多,哪怕几年的旧车,在太阳下暴晒后也是很大的异味。

特别是新车,不到3个立方的空间环绕着一万多个零件,这些零件中一部分本身含有甲醛,组装零件也会使用很多胶水。

浓浓的味道简直不能忍受,有什么好办法来应对新车的甲醛和异味呢?小编呼吸教大家几招。

1、暴晒。

新车提回来味道最大,也是甲醛挥发最高峰的时候。

找几个艳阳天,关闭门窗暴晒几次,不要心痛新车,它是晒不坏的。

为什么要关闭门窗呢?这样能提高车内温度,利用甲醛温度越高挥发越快的特性,将甲醛等异味尽可能多的释放出去。

2、通风。

每次上车先降下车窗甚至打开车门,先通风再上车。

上车后不要急于关上车窗,先打开外循环,将风道以及车内的污浊气体置换完全后再关上车窗。

3、外循环。

行驶过程中尽量打开外循环,哪怕是开着空调,或随时开窗换气,不要担心多耗油,和家人的健康比起来,那点油钱微不足道。

4、慎选车内配饰。

坐垫、脚垫、把套、头枕、太阳膜等,加工、施工过程中都会使用胶水,也不同程度含有甲醛,选配的时候一定关注环保质量,拆包装的时候自己闻闻,异味大的千万别用。

4S店送的就不要考虑了。

5、慎用香水。

香水本身也含有一些有害气体,主要是香气会掩盖新车的异味,**嗅觉系统。

6、艾思侬纳米晶可以氧化分解甲醛的同时吸附其他有害气体,短时间内可以把车内甲醛浓度降低,是比较安全的除甲醛的方法。

相对于活性炭,效果好很多也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新车除甲醛的误区1、车载空气净化器,基本没效。

其滤网大概一个成人手掌大,这么小的滤网,就算全部是活性炭,又能吸附多少甲醛?其CARD值不超过50,这么小的过风量,都到目的地了,车里的空气可能还没过滤一遍。

2、活性炭包,杯水车薪。

活性炭除甲醛和异味肯定是有效的,只是当车内温度暴晒至50度以上,甲醛和异味成数倍增长时,再多的活性炭也会吸附饱和,不但除不了甲醛,当开窗换气,车内浓度降低时反而会成为新的污染释放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甲醛超标:汽车香水危害大
网传信息:汽车内的仪表板、沙发、空气滤清器会释放有毒物质,长期暴露其中等同吸毒,会让人患上白血病或流产。

果真如此吗?近日,市内一家民营汽车空气质量检测中心对210辆车检测发现,近九成的车辆确实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问题。

其中,做了内部装修的车内空气质量更差。

车内有害气体挥发至少需要数年时间
“车内材料导致的空气污染主要是甲醛和苯。

”专家表示,车内饰原材料一般选用PVC(聚氯乙烯)做面板、中控台,需要用胶水定型和粘合,而PVC主要从石油中提炼,含苯,胶水中一般都含甲醛,使用越多,污染越严重。

专家透露,根据对210辆车检测结果显示,近九成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

其中,新车内的甲醛均超标8倍以上、苯和乙苯超标近6倍、二甲苯超标约10倍。

相对于新车,旧车毒气数值稍低:3年内的车辆甲醛超标约5倍、苯和乙苯超标约3倍、二甲苯超标约5倍。

“新车刚出厂时,车内有害气体浓度往往最高,挥发干净至少需要数年时间。

”专家说,不同车型的有害气体含量
会不同,会导致头晕、头痛、呼吸道感染,严重时还会对造血器官、免疫功能等造成严重危害。

香水座套可能有毒洗车最好清水擦抹
任立民认为,车内有害气体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汽车自身的塑料件、车顶衬、橡胶、皮革等,二是后期装饰的香水、地胶和坐椅套等。

“用汽车香水掩盖污染物的味道,无异于掩耳盗铃。

”任立民说,有些人为了让车内味道好闻些,在出风口挂上或在中控台摆上香水,但目前市场上的车载香水质量良莠不齐,说白了也是一种化学试剂,大部分都掺有苯,大量吸嗅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此外,有些车主喜欢装饰,在车内放皮坐垫,觉得看起来高档,但是多数便宜的人造革皮坐垫在生产和装饰过程中都会使用稀释剂、胶水、油漆等,可释放甲醛、可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气体。

“洗车也可能造成车内空气二次污染。

”专家说,洗车如果用清洁液、干洗剂,一旦不注意通风散味,就有可能损害人体健康,建议车内清洁最好是用清水擦抹。

车内空气质量尚无强制标准
今年3月1日,由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正式实施。

但该指南仅仅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并没有对具体的采样、检测方式做出指导,也并不具备完善的法律约束力。

这意味着
汽车制造企业并不强制使用该标准约束自身产品质量。

目前,消费者可参照市内空气质量标准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但并不能得到具备完善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检测结果也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