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人网-东南大学942材料科学基础02-11年真题答案

材料人网-东南大学942材料科学基础02-11年真题答案
材料人网-东南大学942材料科学基础02-11年真题答案

东南大学考研材料科学基础108个重要知识点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108个重要知识点 1.晶体-原子按一定方式在二维空间内周期性地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熔点、各 向异性。 2.中间相-两组元A和B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为基或以B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3.亚稳相-亚稳相指的是热力学上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快速冷却成加热过程中, 由于热力学能垒或动力学的因素造成其未能转变为稳定相而暂时稳定存在的一 种相。 4.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5.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 畸变的新晶粒,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个过程称 为再结晶。(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6.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 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7.交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 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继续滑移,这一过程称为交滑移。 8.过时效-铝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在加热保温过程中将先后析出GP区,B ” B ' 和9o在开始保温阶段,随保温时间延长,硬度强度上升,当保温时间过长,将 析出B '这时材料的硬度强度将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过时效。 9.形变强化-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其强度和硬度上升,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形变强化

10.固溶强化-由于合金元素(杂质)的加入,导致的以金属为基体的合金的强度得到加强的现象。 11.弥散强化-许多材料由两相或多相构成,如果其中一相为细小的颗粒并弥散分布在材料内,则这种材料的强度往往会增加,称为弥散强化。 12.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13.扩展位错-通常指一个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着一个堆垛层错的整个位错形态。 14.螺型位错-位错线附近的原子按螺旋形排列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15.包晶转变-在二元相图中,包晶转变就是已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 16.共晶转变-由一个液相生成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7.共析转变-由一种固相分解得到其他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8.上坡扩散-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扩散的过程称为上坡扩散。表明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而非浓度梯度。 19.间隙扩散-这是原子扩散的一种机制,对于间隙原子来说,由于其尺寸较小,处于晶格间隙中,在扩散时,间隙原子从一个间隙位置跳到相邻的另一个间隙位置,形成原子的移动。 20.成分过冷-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 21.一级相变-凡新旧两相的化学位相等,化学位的一次偏导不相等的相变。 22.二级相变-从相变热力学上讲,相变前后两相的自由能(焓)相等,自由能(焓) 的一阶偏导数相等,但二阶偏导数不等的相变称为二级相变,如磁性转变,有序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1)

1 / 11 材料力学-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截面上的全应力的方向( ) A 、平行于截面 B 、垂直于截面 C 、可以与截面任意夹角 D 、与截面无关 2. 脆性材料的延伸率( ) A 、小于5% B 、小于等于5% C 、大于5% D 、大于等于5% 3. 如图所示简支梁,已知C 点转角为θ。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荷载F 减小一半,则C 点的转角为( ) A 、0.125θ B 、0.5θ C 、θ D 、2θ 4.危险截面是()所在的截面。 A 、最大面积 B 、最小面积 C 、最大应力 D 、最大内力 5. 图示单元体应力状态,沿x 方向的线应变εx 可表示为( ) A 、E y σ B 、)(1y x E μσσ- C 、)(1x y E μσσ- D 、G τ 6. A 、线位移 B 、转角 C 、线应变 D 、角应变 7. 塑性材料的名义屈服应力使用( ) x

A、σS 表示 B、σb表示 C、σp表示 D、σ0.2表示 8.拉(压)杆应力公式 A F N = σ的应用条件是() A、应力在比例极限内 B、应力在屈服极限内 C、外力合力作用线必须沿着杆的轴线 D、杆件必须为矩形截面杆 9.下列截面中,弯曲中心与其形心重合者是() A、Z字形型钢 B、槽钢 C、T字形型钢 D、等边角 钢 10. 如图所示简支梁,已知C点转角为θ。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杆长增加一倍,则C A、2θ B、4θ C、8θ D、16θ 二、填空题 1. 用主应力表示的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是。 2. 已知自由落体冲击问题的动荷系数,对应静载荷问题的最大位移为Δ,则冲击问题的最大位移可以表示为。 3. 图示木榫联接。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a,联接处长度为 2t。则木榫联接处受剪切面的名义切应力等于。 t

东南大学现代光学基础2012-13试卷A

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A 卷) 课程名称 现代光学基础 考试学期 12-13-2 得分 适用专业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长度 120分钟 一.选择和填空题(共18题,共36分,每题二分) 1.一个用折射率n=1.75的玻璃做成的凸透镜放入以下哪种介质中时, 其焦距最长 ( ) A. n=1.的空气 B. n=1.33的水 C. n=1.58的苯胺 D. n=1.45的油 2.如果你有如下四种透镜,你会选用哪二种以组成放大倍数尽量大的伽利略望远镜,以便现场观看体育比赛.( )和( ) A. 像方焦距=5厘米的凸透镜 B. 像方焦距=10厘米的凸透镜 C. 像方焦距=1厘米的凸透镜 D. 像方焦距= -1厘米的凹透镜 3.做实验时,如果想用一单色自然光获得圆偏振光,应选用以下哪二种器件.( ) 和( ) A. 1/4波片 B. 偏振片 C. 1/8波片 D. 1/2波片 4.做夫琅和费圆孔衍射实验时,如果将圆孔的直径增加一倍,则爱里斑中心位置的光强将 ( ) A.为原来的二倍 B.为原来的四倍 C.为原来的八倍 D.为原来的十六倍 5.将波长为λ的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膜上,要使反射光得到加强,薄膜的厚度最少应为( ) A.λ/4n ; B.λ/2n ; C.λ/4; D.λ/2。 6. 一块衍射光栅总宽为3cm ,以波长为600nm 的光垂直照射,第二级主极大 出现于衍射角为300处。则光栅的总刻度线数为 ( ) A. 1.25×104 B. 2.5×104 C. 6.25×103 D. 9.48×103 7.某种透明媒质对于空气的临界角(指全反射)等于45°,光从空气射向此媒质时的布儒斯特角是 ( ) A. 35.3°; B. 40.9°; C. 45°; D. 54.7°

东南大学田玉平自动控制原理参考答案4

4.1 对于如下系统,求其传递函数。并判别:系统是否由其传递函数完全表征?系统是否渐进稳定?是否输入-输出稳定? (1) []0100001061161310x x u y x ???? ????=+????????---????= 解:由32 61160sI A s s s -=+++=得极点为:1231,2,3s s s =-=-=- 所以系统渐进稳定。 所以系统为输入-输出稳定,但不能由G (s )完全表征。 (2) []010000 1025005505 10x x u y x ????????=+????????-???? =- 解:由32 52500sI A s s -=+-=得1235,55,55s s i s i ==-+=-- 所以不是渐进稳定。 G(s)=C(sI-A)1-B=C 1 50250 10 01-???? ? ?????+---s s s B=)5)(55)(55() 5(50--+++-s j s j s s .= ) 55)(55(50 j s j s -+++ 所以系统是输入-输出稳定,但不能由G (s )完全表征。 (3) []110001010002110x x u y x -????????=-+????????????=- 解:由32 20sI A s s s -=++=得1230,1,1s s s ==-=- 所以系统不是渐进稳定。 所以系统是输入-输出稳定,但不能由G (s )完全表征。 (4) (a )解:2 5 ()27 s G s s s -= +- ,1,21s =-±,有极点在右半平面 所以既不是渐进稳定,又不是输入-输出稳定。系统可由其传递函数完全表征。.

2015北航工程力学考博(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考博(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考 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一、学院介绍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航空学院)是北航最具航空航天特色的学院之一,主要从事大气层内各类航空器(飞机、直升机、飞艇等)、临近空间飞行器、微小型飞行器等的总体、气动、结构、强度、飞行力学与飞行安全、人机环境控制、动力学与控制等方面的基础性、前瞻性、工程性以及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 航空学院前身是清华大学航空系,是1952年北航成立时最早的两个系之一,当时称飞机系(设飞机设计和飞机工艺专业),1958年更名为航空工程力学系,1970年更名为五大队,1972年更名为五系,1989年定名为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2003年成立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早期的航空学院荟萃了一批当时国内著名的航空领域的专家,如屠守锷、王德荣、陆士嘉、沈元、王俊奎、吴礼义、张桂联、徐鑫福、徐华舫、何庆芝、伍荣林、史超礼、叶逢培等教授,屠守锷院士(两弹一星元勋)是首任系主任,他们为本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北航发展史上,航空学院不断输出专业和人才,先后参与组建七系、三系、十四系、宇航学院、飞行学院、无人机所、土木工程系、交通学院等院系。 自建校以来60多年,学院已培养本科毕业生万余人,硕士毕业生两千余人,博士毕业生近千人。毕业生中涌现出王永志、戚发韧、崔尔杰、乐嘉陵、王德臣、张福泽、王浚、钟群鹏、陶宝祺、郭孔辉、赵煦、唐西生、郭孔辉、唐长红等14位两院院士,改革开放后毕业生中也涌现出了“航空报国英模”/原沈飞董事长罗阳、中国商飞董事长金壮龙、第十一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原“神舟”飞船总指挥袁家军、歼15等飞机型号总师孙聪、C919大型客机总师吴光辉以及李玉海、耿汝光、姜志刚、屠恒章、孙聪、方玉峰、王永庆、孙兵、曲景文、李东、余后满、傅惠民、秦福光、陈元先、宋水云、吴宗琼、陈敏、高云峰等一批航空航天院所的年轻总师、总指挥、省市及部门负责人、民营企业家,为我国航空航天、国防事业及国家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学院作为主力曾先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国内第一架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靶机、蜜蜂系列轻型飞机和第一架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等,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学院参与了所有国家重点航空型号以及大部分导弹型号的攻关工作。60多年来,学院取得了上百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与科研成果,其中国家级奖20多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在北航乃至全国同类及相近学院中名列前茅。学院有教授5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1名),副教授50名,青年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97%。拥有许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镇同教授、李天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椿萱教授、王浚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傅惠民、孙茂、杨嘉陵、高以天、武哲、王晋军、向锦武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及“万人计划”王琪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跨/新世纪优秀人才的获得者10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名;有国家级教学基地2个、国

材料力学练习题集与答案解析~全

学年第二学期材料力学试题(A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20分) 1、图示刚性梁AB由杆1和杆2支承,已知两杆的材料相同,长度不等,横截面积分别为A1和A2,若载荷P使刚梁平行下移,则其横截面面积()。 A、A1〈A2 题一、1图 B、A1〉A2 C、A1=A2 D、A1、A2为任意 2、建立圆轴的扭转应力公式τρ=Mρρ/Iρ时需考虑下列因素中的哪几个?答:() (1)扭矩M T与剪应力τρ的关系M T=∫AτρρdA (2)变形的几何关系(即变形协调条件) (3)剪切虎克定律 (4)极惯性矩的关系式I T=∫Aρ2dA A、(1) B、(1)(2) C、(1)(2)(3) D、全部

3、二向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其最大主应力σ1=( ) A 、σ B 、2σ C 、3σ D 、4σ 4、高度等于宽度两倍(h=2b)的矩形截面梁,承受垂直方向的载荷,若仅将竖放截面改为平放截面,其它条件都不变,则梁的强度( ) A 、提高到原来的2倍 B 、提高到原来的4倍 C 、降低到原来的1/2倍 D 、降低到原来的1/4倍 5.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截面刚度EI 相同,若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P 1/P 2=( ) A 、2 B 、4 C 、8 D 、16 题一、3图 题一、5图 题一、4

二、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弯矩图。(15分) 三、如图所示直径为d 的圆截面轴,其两端承受扭转力偶矩m 的作用。设由实验测的轴表面上与轴线成450方向的正应变,试求力偶矩m 之值、材料的弹性常数E 、μ均为已知。(15分) 四、电动机功率为9kW ,转速为715r/min ,皮带轮直径D =250mm , 主轴外伸部分长度为l =120mm ,主轴直径d =40mm ,〔σ〕=60MPa ,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15分) 五、重量为Q 的重物自由下落在图示刚架C 点,设刚架的抗弯刚度为 三题图 四题图 二 题 图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 不 准 答 题-------------------------------------------------------------

2001年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真题

东南大学 二00一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图为简单电压调节器,在发电机的输出端 用一个电位器给出反馈电压K 0V ,K 为常数(K1),该电位器的电阻足够高,以致可假设它可以吸收的电流可以忽略。放大器的增益为20V/V ,发电机增益g K 为50V/A (励磁电流)参考电压r V =50V 。 (1) 画出当发电机供给一个负载电流时的系统方框图,并写出每个方块的传递 函数。 (2) 系统工作于闭环状态(即S 闭合),已知发电机的稳态空载端电压为250V , 求此时K 的值。通过30A 的稳态负载电流时,引起的端电压的变化是多少?恢复到250V 的发电机电压,需要多大的参考电压? (3) 系统运转在开环状态下(即S 断开),为获得250V 的稳态空载电压,需要 多大的参考电压?当负载电流为30A 时,端电压如何变化? 二、设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s Ke Ts -=)(s G 0,试求使闭环系统稳定的K 的取 值范围。 三、设系统的状态方程为u x ?? ? ???+???? ??--=103210 x · 试求当 (1)u (t )=δ(t ) (2)u (t )=1(t )时系统的状态响应x (t )。(假设初始状态为零) 四、如图所示的一阶采样系统中,ZOH 代表零阶保持器,求闭环系统的脉冲传递

函数。为使系统保持稳定,积分器的增益A 的范围如何?(T 为采样周期) 五、某最小相位系统的折线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所示,试写出它的传递函数,并大致画出其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六、已知系统的状态方程为B u A x x · +=。设P 为非奇异常数阵,已知 ?? ? ? ??==-2221 1211 1 A A A A AP P A — ,?? ? ???==-0B B P B 11— ,其中11A 和1B 的行数均为1n ,而且 rank (1B )=1n 。试证明(A ,B )能控的充要条件是(22A ,21A )能控。 七、已知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为?? ? ? ??=cost sin2t sint cos2t (t)ψ,求系统矩阵A 。 八、已知非线性系统如图所示,其线性部分的频率特性G (jw )及非线性部分的负倒特性-1/N(E)如图所示 (1)试确定当初始误差E 在①A 点②B 点③C 点④D 点⑤E 点时C (t )的运动情况 (2)将上述分析结果在以e 为横坐标,· e 为纵坐标的相平面上定性的表示出来

现代光学基础试卷及答案

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A 卷) 课程名称 现代光学基础 考试学期 10-11-2 得分 适用专业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长度 120分钟 一、 选择和填空题(共18题,共36分, 每题二分)、 1. 将折射率为1.50的有机玻璃浸没在油中,油的折射率为1.10,试问光线从有机玻璃射向有机玻璃与油的界面时全反射临界角是( A ) A 、arcsin(1.10/1.50); B 、1.10/1.50; C 、arctan(1.10/1.50); D 、arccos(1.10/1.50); E 、arctan(1.50/1.10)。 2. 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的波长为600nm ,两狭缝的间距为2mm ,试问在离缝300cm 处的光屏上观察到干涉花样的间距是多少毫米( B ) A 、4.5mm ; B 、0.9mm ; C 、 3.1mm ; D 、 4.1mm ; E 、 5.2mm 。 3.在下列光的实验中,正确的说法是:( A ) A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是多光束干涉仪; B 、迈克耳逊干涉仪是分波面干涉仪; C 、夫琅禾费衍射是一种近场衍射; D 、杨氏双缝干涉是分振幅干涉仪。 4. 一物体置于焦距为8cm 的薄凸透镜左边12cm 处,将另一焦距为6cm 的薄凸透镜放在第一个透镜右侧30 cm 处,最后成像的性质是:( E ) A 、倒立的实像; B 、 放大的虚像; C 、 放大的实像; D 、 缩小的虚像; E 、成像于无穷远处。 5. 假定汽车车灯的波长是500nm 的绿光,汽车两个前车灯的间距为1.22m ,人眼在夜间的瞳孔直径D =5mm ,考虑光波衍射所产生的影响,人眼能区分两只汽车前灯的最大距离是多少公里( C )? A 、1km ; B 、3km ; C 、10km ; D 、30km ; E 、100km 。 6. 对于理想光具组基点和基面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 主点是一对共轭点; B. 焦点是一对共轭点; C. 节点是一对共轭点; D. 两主平面上的任一对等高点共轭。 7. 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 ,厚度为d 的透明介质片,放入后两光路的光程差改变量为:( A ) A 、2(n -1)d ; B 、2nd ; C 、nd ; D 、(n -1)d 。

材料力学试题带参考答案解析

一、 一、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如图,若弹簧在Q 作用下的静位移st 20=?冲击时的最大动位移mm d 60=?为:3Q 。 2、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内直径为d 实心轴,若要使轴的刚度不变的外径D 。 二、 二、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置有四种答案: (A)截面形心; (B )竖边中点A (C )横边中点B ;(D )横截面的角点正确答案是: C 2、 足的条件有四种答案: (A );z y I I =(A );z y I I >(A ); z y I I <(A )y z λ λ=。正确答案是: D 三、 1、(15P=20KN,[]σ解:AB 20000M n = AB max M =危险点在A

2、图示矩形截面钢梁,A 端是固定铰支座,B 端为弹簧支承。在该梁的中点C 处受到的重 解:(1)求st δ、max st σ。 将重力P 按静载方式沿铅垂方向加在梁中心C 处,点C 的挠度为st δ、静应力为max st σ, 惯性矩 ) (12016.004.0124 33m bh I ?== 由挠度公式 ) 2(21483K P EI Pl st +=δ得, 8 3339 3 10365.112 )10(104010210488.040---???????= st δ mm m 1001.01032.25240213==???+ mm m 1001.0== 根据弯曲应力公式z st W M =max σ得,其中 4Pl M = , 62bh W z =代入max st σ得, MPa bh Pl st 124 01.004.06 8.0406 42 2max =????== σ (2)动荷因数K d 12160 211211=?+ +=+ +=K st d h δ (3)梁内最大冲击应力 M P a st d d 1441212max =?=K =σσ 3、(10分)图中的1、2杆材料相同,均为园截面压杆,若使两杆在大柔度时的临界应力相等,解:由 212λπσE cr ==即: 1 111i l μλ==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学号姓名 时间2014年10月21日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三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研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例展示,认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2)会正确实现闭环负反馈。 (3)通过开、闭环实验数据说明闭环控制效果。 二、预习与回答: (1)在实际控制系统调试时,如何正确实现负反馈闭环? 答:负反馈闭环,不是单纯的加减问题,它是通过增量法实现的,具体如下: 1.系统开环; 2.输入一个增或减的变化量; 3.相应的,反馈变化量会有增减; 4.若增大,也增大,则需用减法器; 5.若增大,减小,则需用加法器,即。 (2)你认为表格中加1KΩ载后,开环的电压值与闭环的电压值,哪个更接近2V? 答:闭环更接近。因为在开环系统下出现扰动时,系统前部分不会产生变化。故而系统不具有调节能力,对扰动的反应很大,也就会与2V相去甚远。 但在闭环系统下出现扰动时,由于有反馈的存在,扰动产生的影响会被反馈到输入端,系统就从输入部分产生了调整,经过调整后的电压值会与2V相差更小些。 因此,闭环的电压值更接近2V。 (3)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在控制系统设计中主要设计哪一部份? 答:应当是系统的整体框架及误差调节部分。对于一个系统,功能部分是“被控对象”部分,这部分可由对应专业设计,反馈部分大多是传感器,因此可由传感器的专业设计,而自控原理关注的是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因此,控制系统设计中心就要集中在整个系统的协调和误差调节环节。 二、实验原理: (1)利用各种实际物理装置(如电子装置、机械装置、化工装置等)在数学上的“相似性”,将各种实际物理装置从感兴趣的角度经过简化、并抽象成相同的数学形式。我们在设计控制系统时,不必研究每一种实际装置,而用几种“等价”的数学形式来表达、研究和设计。又由于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人对数学而言,不能直接感受它的自然物理属性,这给我们分析和设计带来了困难。所以,我们又用替代、模拟、仿真的形式把数学形式再变成“模拟实物”来研究。这样,就可以“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实际上,在后面的课程里,不同专业的学生将面对不同的实际物理对象,而“模拟实物”的实验方式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我们就是用下列“模拟实物”——电路系统,替代各种实际物理对象。

东南大学201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 201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工学专业代码: 080702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制定日期: 2017年6月 一. 培养目标 培养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能跟踪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在微电子、物理电子、光电子或光通信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工作的人格健全、责任感强、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电子工程所需的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模块、系统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针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微电子或物理电子或光电子或光通信等电子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四. 主要课程 1.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类、自然科学类、通识选修课程等。 2.大类学科基础课:电路基础、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基础、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专业课考研经验分享

一、前言 (一)在谈及考研的具体方法时,我想这时候对你们而言,还有比复习数学、英语更重要的事情。 首先,对于不是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而言,现在一定要上好专业课。这不仅可以减轻你后期复习专业课的时间,而且对你的复试也至关重要!我在复试之前联系的导师,见导师的时候导师特别问了我的本科专业课学习情况,因为对于导师而言,招一个只会考试,没有其它专业课知识的学生是没有什么用的。并且,在复试的时候,面试老师会问及许多本科专业课问题,而东南的复试是占了很大比例的。这就要求对一些想找个好导师的学生而言,本科的专业课学习很重要。当然,到大四上的时候,虽然有一两门专业课很重要,但由于考研时间紧迫也不得不放弃了,但是你们这时候大三一定要好好学习专业课,不必担心时间不够复习,还有些人到九月份复习也能考到400+的,所以不必担心。 (二)这时候尽量先把报考学校确定了。 可能很多学长会对你们说,先复习数学英语,专业课到九月份也不迟。不过我的建议是尽量先确定学校。因为不同学校的专业课即便是同一本书但考核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就以东南和交大为例说明,那些交大专业课120+(今年已经很牛了),拿到东南的题目很多都不会做,这就体现在命题思路的差异上。确定好学校之后你的考研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了,你可以合理地安排专业课、数学、英语所用的时间。 下面本人就详细介绍一下我的复习方法,这也是仅供参考,不同的人的复习方法和对每门课的熟悉程度是不同的。还有就是希望诸位能多上论坛看看那些大神的复习方法,再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别跟着一个人的模式走,因为很可能并不适合你。我在搜集信息的时候就看了许多帖子,并且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灵活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二、材料科学基础 关于东南材料到底怎么样,我也不做过多赘述,单论材料而言,东南并不怎么样,性价比不高,2011年往前复试线最高也只有340+甚至更低,但是12年直飙到364,今年356,相对而言性价比不高。很多人选择东南材料在于东南学校的名气,而且材料学院也有一些比较牛的导师。 1.首先很多人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选物理化学还是材料科学基础。本人选的是材科基,对物理化学了解不深,只简单介绍一下。物理化学就是天津大学那个版本的,量子力学往后不考,把课后习题都弄懂基本上就可以了。而材科基出题比较细,难度较大,想考135+难度较大,而物理化学相对容易出高分一点。但是选择材科基在复试的时候比较有优势。一个是笔试,笔试最难的是材料导论(选导论容易刷高分),而这两年材料导论每年都有40几分考的是材科基,面试时很多专业课问题材科基都有涉及。 2.关于材科基第二个问题可能就是用书的问题了。东南大学参考书目是上海交大那本材料科学基础,但是东南本科用的是陶杰主编的那本红色的材料科学基础。大多人用的都是红色那本。红皮书是东南和南航几个学校自己编的,也是他学校本科自己用的,所以考试不会跳出这个范围。这本书错误较多,但比交大的详细很多,而且很多都是东西书上讲得比较明确,而交大那本书很多东西都要自己理解了才能得出结果,而东南那本书可能就是结果清清楚楚都写出来了。本人专业课140+,用的是交大的那本书,但也买了红皮书(遇到问题时查询用的),交大那本书看着清爽,不像红皮书密密麻麻的。自己根据自己情况选吧。对于书本要强调的仍然是,选好后就不要换了,书在精不在多!有些人把两本书都看个一两遍完全没必要。我只看上交的材科基,认认真真地看了六遍,做了三本笔记,基本上考试的时

自动控制原理作业参考答案(第五章

5.1 (1))(20)(20)(20)(12)(t r t r t c t c t c +=++ (2)21)10)(2()1(20)(s s s s s C ?+++= = s s s s 4 .0110275.02125.02+++-++- 所以 c(t)=4.0275.0125.0102++----t e e t t c(0)=0;c(∞)=∞; (3)单位斜坡响应,则r(t)=t 所以t t c t c t c 2020)(20)(12)(+=++ ,解微分方程加初始条件 解的: 4.04.02)(102++-+=--t e e t c t t c(0)=2, c(∞)=∞; 5.2 (1)t t e e t x 35.06.06.3)(---= (2)t e t x 2)(-= (3) t w n n n t w n n n n n n n e w b w a e w b w a t x )1(22)1(22221 2)1(1 2)1()(----+----+-+ -+----= ξξωξξωξξξωξξξω(4)t a A t a Aa e a a b t x at ωωωωωωωcos sin )()(2 22222+-++++=- 5.3 (1)y(kT)=)4(16 19 )3(45)2(T t T t T t -+-+-δδδ+…… (2) 由y(-2T)=y(-T)=0;可求得y(0)=0,y(T)=1; 则差分方程可改写为y[kT]-y[(k-1)T]+0.5y[(k-2) T]=0;,k=2,3,4…. 则有0))0()()((5.0))()(()(121=++++----y T y z z Y z T y z Y z z Y 2 11 5.015.01)(---+--=z z z z Y =.....125.025.025.05.015431----++++z z z 则y *(t)=0+)5(25.0)4(25.0)3(5.0)2()(T t T t T t T t T t -+-+-+-+-δδδδδ+… (3)y(kT)=k k k k k T T k T T )1(4 )1(4)1(4)1(4++---- 5.4

现代光学基础考卷A

1 / 7 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A 卷) 课程名称 现代光学基础 考试学期 07-08-2 得分 适用专业 考试形式 考试时间长度 分钟 一选择和填空题(共18题,共36分, 每题二分,) 1. 光从如图所示的A 点传到B 点所经历的光程为( ) (图中左边介质折射率为n 1,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为1v ; 右边的介质折射率为n 2,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为2v ;真空中的光速为c )。 (A )AC CB + (B )12()AC CB c v v + (C )1212()AC CB v v n n + (D )21()()n AC n CB + 2. 由同一点光源分出两束光a和b,光束a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通过了距离r 达到P点,光束b在真空中通过了距离nr 后也达到P点,则P点是( ) A.干涉极大 B.干涉极小 C.a和b是非相干叠加 D.无法确定 3.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膜,要使反射光加强,膜的厚度至少为( ) 。 A ,λ/4n ; B ,λ/2n ; C ,λ/4; D ,λ/2 4. 在杨氏双缝干涉试验中,若将两缝的间距加倍,则干涉条纹的间距( ) (A )是原来的两倍 (B )是原来的四倍 (C )是原来的四分之一 (D )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5. 用半波带法研究菲涅尔圆孔衍射的结果说明,圆孔轴线上的P 点的明暗决定于:( ) (A ) 圆孔的大小; (B ) 圆孔到P 点的距离; (C )半波带数目的奇偶; (D )圆孔半径与波长的比值。 6. 在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当单缝后的透镜L 2垂直于光轴向上微微移动时,衍射条纹将( ) 。 A ,向下平移 B ,向上平移 C ,不变 D ,变模糊 B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奖学金评比办法(修订) 根据东南大学研究生手册有关文件规定,按照“培养和造就高层次、高质量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制定以下办法作为我院研究生奖学金评比的主要依据 一、基本条件 1、在籍在册全日制的研究生(定向、委培研究生除外)本人提出申请,参评 硕士研究生在读时间不得超过2.5年,参评博士研究生在读时间不得超过4年(硕博连读生、直博生在读时间不得超过5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对象不受此限)。 2、原则上在学制内的博士生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和硕士二、三年级同学 中评比,已取得攻读博士资格的同学在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 3、受校纪处分者,从被查出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参加奖学金评比 4、申请者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无不及格科目 5、原则上每位研究生在一学年内只能获得一次奖学金 6、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同学不可再申报其他奖学金 7、再次参与评奖的研究生只能提交前次获奖时间后的文章和科研成果 8、申请研究生的所有文章和科研成果必须第一署名单位是东南大学 二、评比方法 由学院评审委员会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评比:学习成绩、科研情况、品行得分(操行等级、团体活动)三部分形成综合得分,按综合得分高低排序进行评比,博士生跨年级排序评比,硕士生按年级排序评比。 1.学习成绩: 以规格化成绩为准。 2.科研得分: I.发表论文:

1)除《Science》《Nature》上申请者署名单位为东南大学外,申请者 的所有论文必须第一署名单位为东南大学。 2)论文署名为第一作者,SCI源刊刊出计8分(影响因子大于等于3 的计16分);EI源刊刊出计5分;其他的国内核心刊物和一般国 际学术刊物计2分。 3)国际会议论文集正式出版的论文参照本条第(2)款规定计分。 4)除《Science》《Nature》外,博士生参评的论文必须署名为第一作 者,且以正式刊出为准。 5)第一作者为指导老师(或协助指导老师),硕士生为第二作者的论 文参照参照本条第(2)款规定减半计分。 6)硕士生参评论文一般以正式刊出为准,如已被SCI、EI源刊录用但 尚未正式刊出,可提供录用佐证材料(国内刊物提供录用函及版面 费发票复印件;国外刊物提供录用状态网页截图打印件等材料), 经导师签字认可后,由学院评审委员会审核后参照本条第(2)款 规定计分。 7)《Science》《Nature》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50分,第二作者30 分,第三作者15分,且有录用证明即可参评。 8)以上条款规定之外的其余论文一律不计分。 II.发明专利: 1)公开专利,在学生中排名第一的计3分,第二的计1.5分。 2)授权专利,在学生中排名第一的计6分,第二的计3分。 3)在学生中排名第三及之后者不计分。 4)已获奖的作为申报依据的公开专利转为授权专利,再次参评可加算 补差,学生中排名第一的补3分,学生中排名第二的补1.5分。 5)国际专利计分按本条第(1)、(2)款分值的2倍计算。 III.其他: 1)研究生在读期间,正式出版的本专业著作由申请者本人撰写五万字 以上,并在著作中以东南大学研究生身份出现的,计8分。

材料力学实验模拟考题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力学实验笔试模拟考试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30分) 1.对于直径为d 的圆截面铸铁试样扭转,破坏时扭矩为b T ,则其极限应力等于( );对于直径为d 的圆截面低碳钢试样扭转,屈服时扭矩为s T ,则其极限应力等于( )。 2.金属拉伸时,要求原始截面积的测定应精确到%1 ,则在圆截面时,要求测量的直径应精确到( );在矩形截面时,要求测量的每个尺寸应精确到( )。 3.从铸铁的( )实验中,可以推断其抗拉能力和抗剪能力的大小关系为 ( )。 4. 在剪切器中进行剪切实验时,除剪切变形外还有( ),但以( )变形为主。 5.应变测试的常用桥路用( )。 6.在拉伸实验中引起低碳钢断裂的主要原因是( )而引起铸铁断裂的主要原因是( ),这说明低碳钢的( )能力大于( )能力。而铸铁( )能力大于( )能力。 7.低碳钢拉伸破坏具有明显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 ( )、( )和( )阶段。利用冷作硬化现象要使比例极限比其原来的屈服极限高,应从 ( )阶段卸载。

8.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 )点的纵坐标为材料的条件屈服应力 σ0.2;试样在e 点拉断,横坐标上的线段( )代表材料延伸率。 9.一圆杆在纯弯曲时,如其变形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其材料常数的要求为( )。 10.对低碳钢试件进行拉伸试验,测得其弹性模量E =200GPa ,屈放极限σs =240MPa ;当试件检截面上的应力σ=300MPa 时,测得轴向线应变ε=3.5×10-3,随即卸载至σ=100MPa 。此时,试件的轴向塑性应变(即残余应变)为( )。 11.下图为低碳钢拉伸时的σ—ε曲线。从材料的( )指标可发现,此图有错。 12.按GB/T8170,当试验数据≤200MPa 时修约间隔为( ),当试验数据>1000 MPa 时修约间隔为( )。 13.有一粘贴在轴向受压试件上的应变片,其阻值为Ω120,灵敏系数062.=K 。当试件上的应变为με1000-时,应变片阻值是( )Ω。 E 480 001 .0340 F 0044 .0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习题4+答案(可打印修改)

习题4 1、纯金属晶体中主要的点缺陷是什么,试述其产生的可能途径? 2、由600℃至300℃时,锗晶体中的平衡空位浓度下降了六个数量级,试计算锗晶体中的空位形成能。 3、一个位错环能否各部分都是螺位错?能否各部分都是刃位错?为什么? 4、面心立方晶体中有位错,其方向为,分解成Shockly 不全位错,写出该]101[21]112[反应的反应式,并说明该反应成立的理由。 5、简单立方晶体(100)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 (a)在(001)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b)在(001)面有1个b=[100]的螺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1、纯金属晶体中主要的点缺陷是什么,试述其产生的可能途径? 2、由600℃至300℃时,锗晶体中的平衡空位浓度下降了六个数量级,试计算锗晶体中的空位形成能。 3、一个位错环能否各部分都是螺位错?能否各部分都是刃位错?为什么? 4、面心立方晶体中有位错,其方向为,分解成Shockly 不全位错,写出该]101[21]112[反应的反应式,并说明该反应成立的理由。 5、简单立方晶体(100)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 (a)在(001)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b)在(001)面有1个b=[100]的螺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1、纯金属晶体中主要的点缺陷是什么,试述其产生的可能途径? 2、由600℃至300℃时,锗晶体中的平衡空位浓度下降了六个数量级,试计算锗晶体中的空位形成能。 3、一个位错环能否各部分都是螺位错?能否各部分都是刃位错?为什么? 4、面心立方晶体中有位错,其方向为,分解成Shockly 不全位错,写出该]101[21]112[反应的反应式,并说明该反应成立的理由。 5、简单立方晶体(100)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 (a)在(001)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b)在(001)面有1个b=[100]的螺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1、纯金属晶体中主要的点缺陷是什么,试述其产生的可能途径? 2、由600℃至300℃时,锗晶体中的平衡空位浓度下降了六个数量级,试计算锗晶体中的空位形成能。 3、一个位错环能否各部分都是螺位错?能否各部分都是刃位错?为什么? 4、面心立方晶体中有位错,其方向为,分解成Shockly 不全位错,写出该]101[2 1]112[反应的反应式,并说明该反应成立的理由。 5、简单立方晶体(100)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 (a)在(001)面有1个b=[010]的刃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b)在(001)面有1个b=[100]的螺位错和它相截,相截后2个位错产生扭折还是割阶?

东大18年6月考试《材料力学》考核作业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916094.html, ------------------------------------------------------------------------------------------------------------------------------ 1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材料力学 I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下) B 卷(共 5 页) 注:请您单面打印,使用黑色或蓝色笔,手写完成作业。杜绝打印,抄袭作业。 一、选择与填空题(每题5分,共15分) 1.杆结构和载荷如图示,AB 杆的最大线应变 。 A max 2P EA ε= B max 2P EA ε= C max 2Pl EA ε= D max 2Pl EA ε= 2、内力和应力的关系( ) A 内力小与应力 B 内力等于应力的代数和 C 内力为矢量,应力为标量 D 应力是分布内力的集度 3、图示结构为( ) A.静定结构 B.一次超静定结构 C.二次超静定结构 D.三次超静定结构 二、圆轴受力如图示,已知材料[]100MPa τ=, 98010Pa G =?,[]2m θ=, 60mm AB d =,50mm BC d =,试校核此轴的强度和刚度。 (15分) 三、图示悬臂梁上作用集中力和集中力偶,试求:1)约束反力;2)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15分) 六、圆截面刚架,AC 垂直于DB 在同一水平面内,载荷P 1垂直于刚架,作用在C 点;载荷 P 2位于刚架平面内,作用在A 点;尺寸及受力如图, 已知截面直径mm 100d =,kN 2P 1 =, kN 5.3P 2 =, 1 P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