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知识点汇总 【重点知识汇总、习题】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知识点汇总 【重点知识汇总、习题】

三、 沙子与黏土
10.我们会在:沙滩上,沙坑里,建筑工地,泥土中,这些地方见 到(沙子)。 11.(黏土),是有黏性的颗粒极小的泥土。 12.干沙子与干黏土有什么不同? 答:干沙子颗粒大,干黏土颗粒小,干沙子不沾手,干黏土沾手, 干沙子粗糙,干黏土细腻,干沙子硬,干黏土软。。 13.沙子颗粒大,颗粒间的空隙也大,水容易渗透。黏土的颗粒小 ,颗粒间的空隙也小,水不容易渗透。 14.瓷器是用(黏土)做的,泥人是用(黏土)做的,沙雕是用( 沙子)做的,沙画是用(沙子)做的。
十二 、动物,人
36.机器人是没有生命的机器人, 一般分类操作机器人成空型机器人视角在 现行机器人数控型机器人,感觉控制型机 器人,适应控制型机器人学习控制型机器 人智能机器人。 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 37.法布尔是昆虫学家,他的代表作是( 《昆虫记》)。
一下科学全册试题精选一
一、选(xuǎn)择(zé)题(tí)。(每(měi)空(kōng)5分(fēn),共 (gòng)计(jì)40分(fēn)。) 1、石(shí)头(tóu)不(bù)可(kě)以(yǐ)用(yòng)来(lái)( )。
二、玩泥巴
5.大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粗),小网眼的筛子筛 出来的泥土(细)。 6.我们从挖出来的泥土中,可以找到小石子,(小树枝 ,枯树枝,小虫子,沙子,小砖块,碎玻璃),小纸屑 ,蚯蚓等。 7.做泥塑,我们要先(铲土),然后检出不是泥土的东 西,把大土块(碾碎),用筛子把细土筛出来,加水和 成(泥巴),捏成各种造型。 8.(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还 可以加工成,项链,手镯等工艺品。 9.原始人将(石头)加工成各种工具,有石斧,石刀, 石锤。
七 找空气
25.在操场上,树林里,教室里,桌肚里, 都能找到(空气)。 26.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所以不要 长时间呆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如棉被 里,门窗紧锁的汽车里等。

期末复习: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 下册知识点梳理及试卷两套

期末复习: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 下册知识点梳理及试卷两套

8.人们可以借助流水的力量,做许多事,比如饮水,灌溉农田,水 利发电等。 9.把盐粒和糖粒分别放在水中,盐粒最终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看不 见了,水变咸了;糖粒最终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看不见了,水变甜了。 但水仍然是透明的,盐和糖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沙子,则沉在水的底 部,不能溶解。面粉,在水中也不会溶解。 10.油不能溶解,洗衣粉能溶解,味精能溶解,豆子不能溶解。
第二单元 《水》
1.生活中,洗菜做饭,洗衣服,浇花,刷牙洗脸等都需要水。 2.我们要判断玻璃瓶中的液体时,要充分的运用各种感官:用眼睛 看颜色,用鼻子闻气味,用舌头尝味道。 3.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倒入什么形状的容器就呈现什么形状。 4.大自然界中的水,都是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5.水有以下特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 透明,会流动。 6.用漏斗流水打转小水轮时,漏斗的水位越高,小水轮转得越快, 漏斗的管子越粗小水轮转的越快。 7.水塔造得高,水流动的力量就大,便于居民生活中使用,特别是 对地势高的用户很重要。
7. 下 面( )不 是 人 和 动 物 的 相 同 之 处。
chī shí wù
fán zhí hòu dài
huì xiě zì
① 吃 食物
②繁 殖 后 代
③会 写字
zhǎnɡ zhě liǎnɡ zhī dà ěr duo ài chī luó bo
8. ( )长 着 两 只 大 耳 朵,爱 吃 萝 卜 。
A、空瓶
B、粉笔
C、弹珠
5、下列不是空气的特点的是( )
A、没有颜色 B、不会流动 C、没有固定的形状
6、( )不是动物
A、兔子
B、老虎
C、荷花
7、( )是最接近人类的动物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2课《动物-人》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2课《动物-人》
小时穿黑衣,长大 穿绿袍, 水里过日 子,岸上来睡觉。 (打一小动物)
一起去看看小动物们
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小资料
• 猩猩也叫人猿,灵长目人科的一属,与猴子最大 不同的地方就是没有尾巴,能用手或脚拿东西。 与人类十分相近,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96.4%。 活动的习性通常不用声音沟通,通常有好几个个 体会在同一个区域活动,但彼此不干扰,平均寿 命大概40年,平均身高大概171~180厘米左右。 属猩猩科,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灵长类动物。人们 把红毛猩猩称作世界上最憨态可掬的哺乳类动物 。红毛猩猩与大猩猩及黑猩猩一起常常被称为“ 人类最直系的亲属”。 •
你知道人和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 和不同之处吗?
人和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和 不同之处吗?
人和黑猩猩的相同之处 人和黑猩猩的不同之处
吃东西 生孩子 都是动物 都要呼吸 需要水分
会繁殖、死亡、会长 大、需要一定的空间 等· · · · ·
人会制造东西 人会说话 人会直立行走 人的大脑发达 有语言、有思维 最根本的区别是人 会劳动
我们人类和植物、动 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应该怎样相?
反馈(一)
一、选择题 1.兔子和萝卜的不同的是( B ) A.会长的 B.萝卜不会运动 C.会繁殖 2.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之处是( A ) A.会吃东西 B.会劳动 C.会思维 3.聪明的猴子属于(C ) A.植物 B.人 C.动物
反馈(二)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 “×”) 1.人不是动物. ( )
×
2.动物和人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3.人会干的活儿,黑猩猩也会干。(
×)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五课《玩转小水轮》说课稿5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五课《玩转小水轮》说课稿5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五课《玩转小水轮》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玩转小水轮》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轮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但他们在科学探究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轮的原理,能制作一个小水轮并观察其转动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轮的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水轮的制作方法和观察水轮转动现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示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水轮的原理。

同时,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和观察实验,加深对水轮的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出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水轮的原理。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轮的转动现象。

3.讲解:教师讲解水轮的原理,并与学生互动,解答他们的疑问。

4.制作: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动手制作小水轮。

5.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轮的原理图示:展示水轮的组成和转动原理。

2.水轮的制作步骤:列出制作水轮的各个步骤,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制作。

3.水轮的应用实例:举例说明水轮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参与度、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三个方面进行。

苏教版(2017)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教案、单元概要、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2017)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教案、单元概要、知识点归纳

新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单元概要、知识点归纳第1单元《石头和泥土》目录第1单元《石头和泥土》单元概要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和土壤,是认识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一年级学生还难以建立岩石、土壤的科学概念,更无法理解岩石圈的概念。

本单元的设计,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石头”和“泥土”,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泥土,以及颗粒更小的沙子和黏土的外形特征,通过操作这些材料,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力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玩石头、玩泥巴的机会,在玩中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斑纹、质地等方面的特征。

在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本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分享,这些活动对于促进思考、发展科学思维来说非常重要。

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这是课程标准所指明的,在“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的主要概念之一。

对儿童来说,土壤、岩石概念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单元所设计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中对土壤和岩石的第一次接触,意在从感性、具象的层面为学生创设认识不同颗粒大小的岩石特征的机会,为土壤、土壤圈以及岩石、岩石圈概念的发展打下基础。

低年级也是儿童学习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轻重、软硬、表面粗糙程度等)的关键时期,本单元的学习将给学生一个调动多感官观察物体的机会,引导学生认识石头、沙子、黏土的特征及其多样性。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本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本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本第一单元:动物和植物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不同的动物和植物,以及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本内容概述
1. 第一课:认识动物
- 研究不同动物的名称和外观特征。

- 探讨动物的食物来源和生活环境。

2. 第二课:认识植物
- 研究不同植物的名称和外观特征。

- 探讨植物的生长条件和有益性。

3. 第三课:相同的动物和植物
- 比较不同动物之间的相同之处。

- 比较不同植物之间的相同之处。

4. 第四课:不同的动物和植物
- 比较不同动物之间的不同之处。

- 比较不同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

研究目标
1. 能够准确辨认并命名常见的动物和植物。

2. 能够描述动物和植物的外观特征。

3. 理解并能够区分动物和植物的基本分类标准。

4. 探索不同动物和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生长条件。

教学方法
1. 图片呈现: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动物和植物,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帮助学生记忆名称和外观特征。

2. 相同与不同比较:通过比较不同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3. 观察实验:结合实际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行为。

研究成果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能够准确辨认和命名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式。

同时,学生将培养对比分析和观察实验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这将为学生未来研究更复杂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精华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第一课《石头》1.石头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山脚下)、(小河边)、(草地上).....都能见到石头。

2.我们可以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表面)等特征给石头分类。

3.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等,还可以加工成(项链)、(手镯)等工艺品。

第二课《玩泥巴》1.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泥土加水可以(堆小山)、(搓小球)、(捏小动物 ) ....2.我们要用(筛子)把泥土分开,在筛选泥土时,先用(筛孔大)的筛子筛,再用(筛孔小)的筛子。

3.通过筛泥土我发现泥土可以分成(大小不同)的颗粒。

第三课《上好科学课》1.黏土是有(黏性)、(颗粒极小)的泥土;我们可以在(沙滩上)、(沙坑里)、(建筑工地上)、(泥土中)见到沙子。

2.干沙子的颗粒(大)、(不沾手)、(粗糙.).....;干黏土的颗粒(小)、(沾手)、(细腻).....3.沙子颗粒((大),颗粒间的空隙也(大),水(容易)渗透﹔黏土颗粒(小),颗粒间的空隙也(小),水(不容易)渗透。

4.沙子可以用作(沙雕)、(沙画).....;黏土可以用作(瓷器)、(泥人) ......第二单元《水》第一课《水是什么样的》1.在生活中,水可以用来(洗菜)、(做饭)、(洗衣服)、(浇花)、(刷牙洗脸 ).....2.我们可以用(眼睛)、(鼻子)、(舌头)进行观察,通过(颜色)、(气味)、(味道):(透明度)等特征描述水。

3.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倒入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形状。

4.我发现水具有(流动性),大自然中的水都是从(高处)往(低处)流。

第二课《玩转小水轮》1.漏斗离小水轮越(高),小水轮转得越(快)。

2.在同一高度倒水,水流量越(大),小水轮转得越(快)。

3.生活中人们可以将流水的力量用作(水车提水灌溉)、(水力发电)等。

第三课《盐和糖哪儿去了》1.我发现(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沙子)就不能化掉。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重点知识汇总、习题】82页PPT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重点知识汇总、习题】82页PPT
》下册期末知识 点汇总-_复习资料【重点知识汇总、
习题】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各课知识点精编
一、石头
1.我们在山脚下,小河边,草地上,都能见到(石头)。

2.(石头)可以用来打水漂,跳房子,拼有趣的图案,在(石头)上画美丽的图案。

3.我们从以下方面观察描述石头的样子:形状,斑纹,大小,颜色,表面,是否透明,重量等。

4.石头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

二、玩泥巴
5.大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粗),小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细)。

6.我们从挖出来的泥土中,可以找到小石子,(小树枝,枯树枝,小虫子,沙子,小砖块,碎玻璃),小纸屑,蚯蚓等。

7.做泥塑,我们要先(铲土),然后捡出不是泥土的东西,把大土块(碾碎),用筛子把细土筛出来,加水和成(泥巴),捏成各种造型。

8.(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还可以加工成,项链,手镯等工艺品。

9.原始人将(石头)加工成各种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锤。

三、沙子与黏土
10.我们会在:沙滩上,沙坑里,建筑工地,泥土中,这些地方见到(沙子)。

11.(黏土),是有黏性的颗粒极小的泥土。

12.干沙子与干黏土有什么不同?
答:干沙子颗粒大,干黏土颗粒小,干沙子不沾手,干黏土沾手,干沙子粗糙,干黏土细腻,干沙子硬,干黏土软。

13.沙子颗粒大,颗粒间的空隙也大,水容易渗透。

黏土的颗粒小,颗粒间的空隙也小,水不容易渗透。

14.瓷器是用(黏土)做的,泥人是用(黏土)做的,沙雕是用(沙子)做的,沙画是用(沙子)做的。

四、水是什么样的
15.生活中,洗菜做饭,洗衣服,浇花,刷牙洗脸都需要(水)。

16.我们要判断玻璃瓶中的液体时,要充分的运用各种感官:用眼睛眼睛看(颜色),用鼻子闻(气味),用舌头尝(味道)。

17.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倒入什么形状的容器就呈现什么形状。

18.大自然界中的水,都是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19.水有以下特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透明,会流动)。

五、玩转小水轮
20.用漏斗流水打转(小水轮)时,漏斗的水位越高,(小水轮)转得越快,漏斗的管子越粗(小水轮)转的越快。

21.水塔造得高,水流动的力量就(大),便于居民生活中使用,特别是对地势高的用户很重要。

22.人们可以借助流水的力量,做许多事,比如,(饮水灌溉农田,水利发电)等。

六盐和糖哪儿去了
23.把盐粒和糖粒分别放在水中,盐粒最终均匀的洒在水中,看不见了,水变(咸)了;糖粒最终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看不见了,水变(甜)了。

但水仍然是(透明)的,(盐和糖)可以溶解在水中。

而沙子,则沉在水的底部,不能溶解。

面粉,在水中也不会溶解。

24.油不能溶解,洗衣粉能(溶解),味精能溶解,豆子不能溶解。

七找空气
25.在操场上,树林里,教室里,桌肚里,都能找到(空气)。

26.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所以不要长时间呆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如棉被里,门窗紧锁的汽车里等。

八、这里面有空气吗
27.水中有气泡冒出这说明(瓶子里有空气)。

28.粉笔,海绵,砖块,石块的空隙中有空气,玻璃弹珠里没有(空气)。

九空气是什么样的
29.空气没有固定(形状),充气后的气球是什么形状的,里面的空气就是什么形状的。

30.空气有以下特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
状,透明,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

十形形色色的动物
31.动物的基本特征是:需要(食物,阳光,空气,水等,会繁殖,会长大)。

十一多姿多彩的植物
32.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植物)。

33.植物的生长发育都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而人工草坪和塑料花不是植物,他们不需要这些条件。

十二、动物,人
34.人和动物的相同之处表现在哪?
答:需要食物和水,会长大,会生宝宝,能跑动,要呼吸,会死亡等。

35.人是高等智慧动物具有更高级的思维能力和更精细的动手能力会算数会使用复杂的工具,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改变环境的能力。

35、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会劳动。

36、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是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37、昆虫有(蝉)、(蜻蜓)、(蚂蚁)、(螳螂)、(蟋蟀)等。

38、树上有(鸟)、(虫)、(蚂蚁)、(蜘蛛)、(蝴蝶)等。

39、树干上有(虫)、(蝉)(蚂蚁),树枝上有(猫头鹰)、(蜗牛)、(蝴蝶)、
40、远古时,祖先把(木棍)和(石块)作为工具。

41、1万年前人类学会种小麦和养猪、养牛、养羊。

42、7000年前人类使用铜做成的工具。

43、5500年前人类发明了轮子。

44、2300年前,科学家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