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甲醇供需现状和市场预测

合集下载

2023年甲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甲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甲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甲醇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成为了新能源的焦点,且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汽车燃料、化学原料、能源等。

因此,甲醇行业市场规模十分庞大。

目前全球甲醇产能逐年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9年全球甲醇产能达到了1.43亿吨,其中中国占了巨大份额,占全球总产能的40%以上。

同时,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甲醇在汽车工业、石化工业、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应用也不断向深层次拓展,使得甲醇市场规模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受到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环保等因素的影响,各国政府正在积极加大对新能源的推广力度,且能源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助推了甲醇产业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中国政府对于环保事业的大力支持以及对清洁能源企业的扶持政策,更是给甲醇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

预计未来几年甲醇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22年全球甲醇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万吨,中国甲醇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万吨。

另外,从国际市场来看,日本、韩国、荷兰等国的能源结构已经实现由传统燃料向清洁能源转型,尤其是日本作为全球最大的甲醇进口国,对
甲醇的需求量巨大,预计未来几年将进一步扩大甲醇市场,带动全球甲
醇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甲醇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全球市场上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中国,正在通过政府支持政策和市场需求强力推
动甲醇产业的发展,未来的市场潜力将会越来越大。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甲醇市场规模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国际国内甲醇市场分析及预测

国际国内甲醇市场分析及预测

国际国内甲醇市场分析及预测摘要:本文旨在对国际和国内甲醇市场进行层面的分析和预测。

首先,通过对国际市场的概述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了解甲醇市场的整体格局。

然后,对国内市场的行业地位、主要生产企业和消费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最后,通过对市场前景的预测,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1. 引言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和农业等各个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以及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甲醇市场前景广阔。

因此,对国际和国内甲醇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2. 国际甲醇市场分析2.1 国际市场概述国际甲醇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持续增长,并呈现出供需平衡的良好态势。

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

其中,中国以其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球甲醇市场的主导力量。

2.2 市场发展趋势(1)清洁能源需求增加: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国际市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甲醇作为一种清洁燃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

(2)技术创新驱动:新技术的不断引入使得甲醇的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环保。

通过技术创新,甲醇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3)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增加,国际甲醇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来提升竞争力。

3. 国内甲醇市场分析3.1 行业地位近年来,中国甲醇市场取得了快速增长,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和消费国。

中国甲醇行业地位的提升得益于国家能源政策的支持和新技术的应用。

3.2 主要生产企业中国甲醇市场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国有企业以及众多民营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不断扩大产能,并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3.3 消费趋势中国甲醇市场的消费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作为化工原料的传统用途外,甲醇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此外,甲醇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潜力巨大的发展趋势。

国际国内甲醇市场分析及预测

国际国内甲醇市场分析及预测

加拿 大 甲醇供 大于求 ; 而西 欧 、 亚洲 以及北 美洲 的 美 国 甲醇供 不 应求 , 主要依 赖进 口解 决 。 20 02年 以前 , 界经 济 状况 不 佳 使部 分 甲醇 世 生产 厂商 关 闭其 生产 装 置 或 降低 开 工 率 , 界 甲 世 醇 供应 出现 紧 张 局 面 。近年 来 世 界 经 济 状 况 好
油、 乙炔 尾气 等 , 中 以天然气 为主 。传统 甲醇工 其 艺 为气相 合 成 法 , 即先 将 原 料 转 化 成 合 成 气 ( 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 3. 0M/ 。近几年全球供需基 本平衡 , 8 ta 1 但生
产 和 消费格 局 已发 生 了重大 变化 。近年 世界 世界 甲醇供 需现状 见 表 2 。
表 2 世界 甲醇供需现状 M t
H 和 C ) 然后在高压、 O , 中压或低压条件下生成 甲醇 。甲醇生产 工艺 比较见 表 1 。
表 1 甲醇 生产 工艺 比较
北美洲 曾是 世界 上最 大 的 甲醇 生产 地 区 ,
由于低 压法 ( 中 压法 ) 艺 在 能耗 、 置 投 含 工 装
拉 丁美 洲 、 欧 、 东 中东 、 洲 、 洋洲 以及北 美洲 的 非 大
长 率 3 1 。在 世界 甲醇 消 费 中 , 美 、 欧 和东 .% 北 西
亚 是 主要 的消费地 区 。
甲醇产 品世界贸易量迅 速增长 , 世界 甲醇 随着 生产格局 的变 化带 来 消费格 局 的变 化 。西 欧地 区
维普资讯








第2 2卷
\\
区产能 增长 迅速 ,04年分别 占总 产 能 的 1. % 20 92 和 2 % , 20 5 与 00年相 比分 别 上 升 了 3 6和 l . 0个 百 分点 ; 欧洲 占总产 能 的 1.% ( 欧 96 、 86 东 . % 西 欧 9O ) 大洋 洲 占 64 ; 洲 占 25 。其 中 .% ; .% 非 .%

甲醇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

甲醇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

甲醇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李静苏栋根(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湖南岳阳414012)摘要近年来国内外甲醇的需求增长加快,产能大幅增加。

中国甲醇产能已达5200万t,低成本是甲醇产品竞争的核心,近年来,装臵开工率有所提高,但都在60%以下,进口依存度为20%左右。

未来几年中国甲醇产能将继续增加,生产供应保持增长趋势。

甲醛依然是甲醇消费的主力军,甲醇汽油前景值得期待,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有机结合,使甲醇的未来需求空间广阔,煤基甲醇制烯烃是未来甲醇的主要需求点之一。

关键词甲醇烯烃市场成本价格甲醇是极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化工、医药、轻工、纺织及运输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其衍生物产品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甲醇的深加工产品已达120多种,我国以甲醇为原料的一次加工产品已有近30种。

在化工生产中,甲醇可用于制造甲醛、醋酸、氯甲烷、甲胺、甲基叔丁基醚(MTBE)、聚乙烯醇(PVA)、硫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二甲醚、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醇等。

甲醇属低附加值化工产品,低成本是该类产品竞争的核心,也是生产企业采取的重要竞争策略。

1 甲醇市场概况1.1甲醇的产能情况据称,中国当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占到全球产能的54%。

2012年中国,甲醇产能已经突破5000t,生产甲醇2600多万t,占全球产量的43%。

2006~2010年甲醇产能增长较快,平均年增长27%左右,而全球其他地区的年均需求增速略低于3%。

自2007年以来,全球甲醇产能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3%,中国正接近于此轮甲醇扩能的尾声。

从地区来看,中国仍然是全球甲醇需求的增长中心,年均增速略高于12%。

近年来,中国甲醇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甲醇装置开工率有所提高。

但都在60%以下。

中国现有282家甲醇企业,2012年,产能5200万t。

其中煤制甲醇企业229家,企业多集中在山东、河南、内蒙、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占总产能67%;天然气制甲醇企业32家,企业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等地(其中内蒙古、海南、陕西、重庆产能最大),占总产能23.9%;焦炉气制甲醇企业21家,占总产能9.1%。

甲醇的国际贸易及竞争格局

甲醇的国际贸易及竞争格局

甲醇的国际贸易及竞争格局甲醇,即甲基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塑料、油漆、染料、溶剂等诸多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甲醇的国际贸易也愈发活跃。

在这个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甲醇的贸易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受益于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甲醇行业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中间体行业之一。

根据国际甲醇协会的数据,2019年全球甲醇产量约为1.6亿吨左右,其主要生产国家有中国、美国、伊朗、印度等。

其中,中国的甲醇产量占据全球的33%,成为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

另外,随着北美页岩气热潮的来临,美国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甲醇生产国,占据了全球约10%的产量。

在甲醇行业的国际贸易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进口国。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进口的甲醇数量约为790万吨,占据了全球甲醇进口总量的约30%。

其次是印度和韩国,分别占据了全球甲醇进口的约11%和10%。

中国甲醇市场的需求量巨大,其进口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甲醇市场的贸易格局也在悄然改变。

然而,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甲醇生产商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甲醇供给量的快速增长,产销形势也在不断变化。

市场需求量的快速增加,以及甲醇贸易市场的不断扩张,将加剧供应端竞争和市场价格的变化,甲醇生产商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品质和技术。

而这也将加速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和市场差异化的程度。

因此,甲醇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发展和市场整合的不断完善。

与此同时,环保法规对于甲醇产业的影响也日益增大。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许多国家已经实施了严格的环保法规,这将对于甲醇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环保法规的实施将加大甲醇生产企业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和成本。

另一方面,随着环保法规的加强,对于优质低碳的甲醇将会日益增加的需求,这也将为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动力。

上半年甲醇市场分析及下半年预测

上半年甲醇市场分析及下半年预测

z 6 农 市 十 况 — 化彳 的 佳 体 @ zz /4 化 场 — 农 最 媒 业
化市 最 市 纵 姥 场览
醇 18 7 9吨 ,比去 年 同期 的 4 8 5 8吨 下降 2 9 5 8 .%,平均进 本上 都在正 常开 工 ,预计 今年 下半年 甲醇产量 仍将 保持 口单 价 3 0 4美 元 /吨, 比去 年 同期 的 3 4 6美 元上 涨 2 % 以上的增长 。 5. 0. 0 1 .%,平均 出 口单价 8 15美 元 /吨 ,比去年 同期 的 51 l. 从需求情 况看 , 下半年 甲醛消费量仍将居于第一位 , 34 5 元 /吨上涨 19 1 甲醇进 口量 出现 了近 2 % 传统 甲醇下游 行业 的需求增 长在 1% 以下 ,而新 兴行业 5.美 8 .%。 0 0 的增加 ,而本 身 国 内市 场就是 供大 于求 ,对 国内 甲醇 市 如 甲醇制烯 烃 和 甲醇燃 料 、甲醇汽油 消费 的数量将 出现 场形成 了一 定冲 击 。不 过从 国 内甲醇 与进 口甲醇 的价 格 较 大幅度 增加 ,成为市 场 亮点。但 由于新 兴行业 甲醇 消 看 ,两 者基 本趋于 一致 ,今年上 半年 国内 甲醇价 格 同 比 费量 所 占比例 较低 ,整 体 而言 ,甲醇 的需 求增 长速度小
期 。具体 来看 ,市场主要 呈现以下三方面的特 点 :

化公 司新建 3 0万吨装置 、呼和浩 特 中燃城市 发展 有 限公
0万 l2 价格 波 动幅度较 小 ,整体 价格 高于 去年 。今年 司 1 吨装 置 。 目前 西 北地 区 甲醇 产能 最 大 ,为 l l 3 8 %;其 次是 山东地 区 ,产 能 上半年 甲醇价格一 季度 时出现下跌 , 、 月份 时出现上涨 , 万吨 , 占全 国总产 能的 3 .9 45

国内外甲醇市场分析

国内外甲醇市场分析

国内外甲醇市场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转型,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本文将对国内外甲醇市场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一、国内甲醇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与前景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内甲醇市场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甲醇产量一直稳步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甲醇在能源、化工、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替代传统燃料和化工原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 产业链情况国内甲醇产业链完整,涵盖了甲醇生产、销售、加工和应用等多个环节。

从生产端来看,国内甲醇产能不断扩大,产量增长较快;销售端来看,国内甲醇销量持续增长,市场需求旺盛。

此外,甲醇还可以通过加工制成甲醛、甲醇汽油等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应用。

3. 市场竞争格局国内甲醇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国内外大型甲醇企业和一些中小型企业共同组成。

国内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等,它们在产能规模和技术实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而国际市场上,美国、俄罗斯等国也是重要的甲醇生产和出口国。

二、国外甲醇市场分析1. 市场供需状况国外甲醇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医药等行业。

近年来,随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减排政策的实施,对甲醇替代传统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美国、欧洲和亚洲等地区是国际甲醇市场的重要需求方,其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

2. 进出口情况国际甲醇贸易十分活跃,主要由一些甲醇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之间进行。

以中国为例,近年来我国甲醇进口量逐渐减少,出口量逐渐增加。

同时,美国、俄罗斯等国也是重要的甲醇出口国。

国际贸易对于国内外甲醇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有助于平衡市场供需关系。

3. 技术水平与产业发展国外甲醇工艺技术相对成熟,生产设备先进、生产效率高。

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注重甲醇的环保生产和应用,推动了甲醇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的甲醇产业链完整,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甲醇发展现状

甲醇发展现状

甲醇发展现状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和燃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甲醇产能不断增加,需求也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目前,甲醇的发展现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甲醇产能稳步增长。

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工艺的改进,我国甲醇产能逐年提升。

大型甲醇生产企业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一些新型甲醇生产企业也相继投产,使得甲醇产能得到进一步扩大。

其次,甲醇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甲醇在化工、能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其需求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

汽车工业中的甲醇汽车燃料、甲醇燃料电池等新型能源的发展,都对甲醇需求的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外,甲醇作为替代性燃料,在一些地区受到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支持,进一步促进了甲醇需求的增加。

再次,甲醇产业链不断完善。

随着甲醇产能的提升和需求的增长,甲醇产业链上下游环节逐渐完善。

目前,我国的甲醇生产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在国内外市场扩大了影响力。

同时,甲醇运输、储存和销售等配套服务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整个甲醇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后,甲醇产业创新力度加大。

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甲醇生产企业纷纷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一些企业还积极推动绿色环保的甲醇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甲醇产业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甲醇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产能的提升和需求的增加,我国的甲醇产业链不断完善,创新力度加大。

相信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甲醇产业将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文章编号:1002-1124(2003)04-0033-03国内外甲醇供需现状和市场预测潘翠华,孙 炳(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225)摘 要:本文论述了国内外甲醇生产工艺技术概况、供需现状及其今后发展趋势。

关键词:甲醇;高压法;低压法;中压法;消费;合成;价格中图分类号:TQ223 12+1 文献标识码:ASupply and demand status and market forecasting of methanol on home and abroadPAN Cui-hua,SUN Bing(Sichuan Tianyi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Co.Ltd.,Chengdu 610225,China)Abstract:The paper expou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general situation of methanol on home and abroad,supply and demand status,and development.Key words:high pressure method;low pressure method;middle pressure;consume;synthese;price收稿日期:2003-03-30作者简介:潘翠华(1967-),女,工程师,1993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化工系,现从事化工咨询工作。

2002年获四川省咨询二等奖。

在世界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中,甲醇消费量仅次于乙烯、丙烯、苯,居第四位。

2000年全球甲醇生产能力达到3803万t/a,产量为3004t/a 。

目前,我国甲醇生产企业已超过200家,总生产能力达328万t/a 。

但小型厂较多,其生产技术落后、消耗大、成本高、开工率低。

甲醇进口量年年增加。

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甲醇生产和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故我国甲醇工业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1 国内外甲醇生产工艺技术概况1 1 世界甲醇生产工艺技术概况目前世界上合成甲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压法(19 6~29 4MPa) 是最初生产甲醇的方法,采用锌铬催化剂,反应温度360~400 ,压力19 6~29 4MPa 。

随着脱硫技术的发展,高压法也在逐步采用活性高的铜系催化剂,以改善合成条件,达到提高效率和增产甲醇的目的。

高压法虽然有70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原料及动力消耗大,反应温度高,生成粗甲醇中有机杂质含量高,而且投资大,成本高,其发展长期以来处于停滞状态。

(2)低压法(5 0~8 0MPa) 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甲醇合成技术。

低压法基于高活性的铜系催化剂。

铜系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锌铬催化剂,反应温度低(240~270 ),因此,在较低的压力下可获得较高的甲醇收率。

而且选择性好,减少了副反应,改善了甲醇质量,降低了原料的消耗。

此外,由于压力低,不仅动力消耗比高压法降低很多,而且工艺设备的制造也比高压法容易,投资得以降低。

总之,低压法比高压法有显著的优越性。

(3)中压法(9 8~12 0MPa) 随着甲醇工业规模的大型化,(目前已有日产3000t 的装置甚至更大单系列装置),如采用低压法,势必导致工艺管道和设备较大,因此,在低压法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合成压力,即发展成为中压法。

中压法仍采用高活性的铜系催化剂,反应温度与低压法相同,它具有与低压法相似的优点,但由于提高了压力,相应动力消耗略有增加。

三种工艺方法的比较见表1。

表1 甲醇生产工艺比较生产工艺高压法中压法低压法催化剂Zn/C rO 3Cu/ZnO/Al 2O 3C u/ZnO/Al 2O 3反应温度/ 360255255合成压力/MPa 35155副产物产率/%250 20 2能耗kJ/t 甲醇~70与低压法相当45 38投资较高较低较低成本较高较低较低目前,世界上新建或扩建的甲醇装置几乎都采用低压法或中压法,其中尤以低压法为最多。

英国ICI 公司和德国Lurgi 是低压合成技术的代表,这两Sum 97No 4化学工程师Chemical Engineer2003年08月种低压法的差别主要在甲醇合成反应器及反应热回收的形式有所不同,ICI低压法甲醇合成塔采用多层冷激式绝热反应器,催化剂用量较大,合成气大部分作为冷激气体由置于催化剂床层不同高度平行设立的菱形分布器喷入合成塔,另一部分合成气由顶部进入合成塔,反应后的热气体与冷激气体均匀混合以调节催化剂床层反应温度,并保证气体在催化床层横截面上均匀分布。

该法循环气量比较大,反应器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呈锯齿形。

而Lurgi低压法合成塔为管壳式反应器,类似于一台固定管板换热器,催化剂装填量较少,反应热由管隙间沸水汽化带走,催化床层温度分布均匀,易控制,并且循环气量较少。

1 2 我国甲醇生产工艺技术发展概况我国的甲醇工业是解放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50年代初从原苏联引进高压法甲醇技术,分别在吉林、兰州、太原等地建了一批甲醇骨干企业(高压法甲醇装置)。

规模都比较小,且大部分建在合成氨厂,有联醇也有单醇,普遍存在技术落后、原材料消耗高、成本高等缺点。

只有上海吴泾化工厂10万t/a改良高压法甲醇装置上了一定规模。

70年代后期四川维尼纶厂从英国ICI公司引进中压法甲醇技术及年产9 5万t精甲醇成套装置,以后山东齐鲁公司第二化肥厂从德国Lurgi公司引进低压法甲醇技术及年产10万t精甲醇成套装置。

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没有低压法甲醇装置的局面。

但甲醇合成催化剂的供应仍全靠进口。

80年代,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在国内率先开发出售低压合成甲醇工艺技术及相应的铜系催化剂,并同时和其它兄弟单位合成开发了相应的低压合成反应器,摆脱了低压甲醇技术及装备全靠进口的局面,使我国的甲醇装置能力从80年代初的不足50万t/a发展到1998年的近250万t/a。

而且开发的铜系催化剂也完全替代了引进装置的进口催化剂,且价格比进口催化剂便宜得多,不仅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而且也为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的低压甲醇技术日趋成熟,甲醇合成铜催化剂性能也在不断提高,设备管道材料的供应及加工已完全可立足于国内。

2 国内外甲醇供需现状及价格走势2 1 世界甲醇供需现状2000年,世界甲醇总产能力已达到3803万t,需求量为3020万t/a,装置开工率为79 4%,其产能分布:北美28%、南美及拉美15%、东欧13%、亚洲12%、中东及西欧各11%、大洋洲7%、非洲3%。

甲醇消费主要领域仍然是合成甲醛,占甲醇总消费量的35%,其次是MTB ET和合成醋酸,分别占甲醇总消费量的27%和8%,三者甲醇的消费量之和约为世界总消费量70%以上,其余消费领域还有各种酯类、甲基氯化物、有机胺类和其它等。

目前,世界一些具有丰富天然气资源的国家正建或拟建大型或超大型甲醇装置,如拉丁美洲的特立尼达计划2005年以前新建80万t/a、170万t/a、97 5万t/a三套装置;中东的卡塔尔将新建83万t/a、100万t/a二套装置;此外东欧、东亚、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也计划建规模可观的甲醇装置。

若以上计划实现,2003年全球甲醇生产能力将达4060万t/a, 2006年生产能力达4695万t/a。

同时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关闭一些能力在80万t/a以下、效益不高的甲醇装置。

因此,未来几年世界甲醇市场不会有太大波动。

2 2 我国甲醇供需现状和市场情况1999年,国内已有甲醇装置2000多套,总产能力328万t/a,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甲醇124 1万t,开工率不足40%,进口甲醇量137 4万t,比1998年增长近一倍(1998年进口量69 1万t),当年表观消费量达到261万t,比1998年增长16 5%。

2000年,全国甲醇总产能力约350万t/a,比1999年增长6 7%,甲醇产量达198 96万t,比1999年增长24 85%,开工率57%,进口甲醇量130 6万t/a,比1999年减少4 9%。

2001年我国甲醇产量206 48万t,比2000年增长4%,开工率达63%;表观消费量357 63万t,同比增长9%。

3 国内外甲醇市场预测3 1 国际甲醇市场预测由于世界甲醇生产格局的变化将带来消费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发达国家美国、西欧、日本等已由过去的甲醇自产自给,转变为甲醇主要的进口国或地区,而加拿大、拉丁美洲、东欧(俄罗斯)、中东及非洲却成为甲醇主要出口国或地区。

甲醇产品世界贸易量增长迅速,美国2000年进口甲醇222万t,预计2005年进口量将达到286万t,年增长率5 7%,西欧2000年进口甲醇324万t,预计2005年(下转第37页)34潘翠华等:国内外甲醇供需现状和市场预测 2003年第4期表2 双酚A及主要下游产品净进口量(万t/a)环氧树脂 聚碳酸酯年份双酚A净进口折双酚A净进口折双酚A总双酚A19962 1473 7312 4256 0845 59710 17 19972 575 6123 6486 2075 7111 928 19983 1926 8764 4698 5777 89115 552 19996 48 7895 71312 70211 81223 798 20006 57311 7227 61918 18216 72730 92 20019 42411 47 4121 11619 42736 261 200212 7014 2239 2434 2831 5453 48按我国双酚A产品消费平均年增长率推算,到2005年我国双酚A下游产品的国内自给率如能达到50%,则双酚A年消费量将约达到20万t,双酚A 产品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目前,国内外厂商在我国拟建的双酚A装置能力达33 7万t/a,但目前大多数处于意向之中,无实质进展,仅蓝星集团无锡树脂厂投资3 1亿元的3万t/a双酚A项目于2002年6月开工建设,拟于2003年底投产,其它未见报道。

可见,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的双酚A产品的巨大市场缺口仍需靠进口产品补充。

参 考 文 献[1] 郭林,司芳,姜华 双酚A的生产与市场 河南化工,1999,2[2] 方沁 双酚A专利技术评述 化工矿物与加工,2001,8[3] 董秀芹,钱胜华,等 双酚A反应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现代化工,1998,12[4] 于春梅 国内外双酚A生产与消费趋势 现代化工,1999,12[5] 任云娥,李翔毓 双酚A的生产、消费及技术进展 上海化工,2001,19(上接第34页)进口量306万t,年均增长5%;东亚(不含日本)2000年进甲醇229万t,其中中国进口量130 6万t。

由此可见,东亚各国,尤其是日本、中国将是今后几年甲醇进口增长最快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