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第10章浮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10章浮力知识点

1.浮力定义: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托力。

2.浮力的方向:或3.浮力的施力物体:体(体)4.称重法测浮力:F浮=*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2)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示知识点2:浮力产生的原因1.(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 ;将瓶口堵住,乒乓球。

这是因为液体内部存在着,前后左右所处四面压力相互抵消,而上下表面的压强是下表面压强比上表面压强 ,作用在两个表面上产生压力,其中上表面受的压力F向下比下表面受的压力F向上要 ,故两表面受到的合力是 ,这个合力的方向是 .而这个合力就是。

(2)把一块石蜡的底部磨平后置于烧杯底部,使它们之间密合(如图所示),用手按住石蜡将水缓缓倒入烧杯中,直到水面淹没石蜡块后放手,则石蜡,因为。

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2、高为5cm,体积为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浮力。

(填“受”或“不受”)知识点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法)人在水中会下沉,但是在含盐量很高的死海中却能漂浮在水面。

我猜想浮力可能与有关;人慢慢走向水中,人在水中越深处就感觉所受的浮力越大。

我猜想浮力可能与有关;木头在水中是漂浮的,但是铁块在水中会下沉。

我猜想浮力可能与有关。

总结以上猜想,我认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浮力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

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 .探究的方法是:探究的实验器材有: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后深度的关系(1)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2)把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计算物体所受浮力。

物体的重力G/N物体上表面浸入液体的深度h/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N实验结论:。

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的关系(1)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2)让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逐渐变大,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计算物体所受浮力。

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1)【概念归纳】一、浮力(F浮)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二、阿基米德原理1.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物,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物-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总-G桶。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4.推论: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2.浮力的应用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2)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3)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4)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5)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靠改变自身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力的。

6)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四、浮力的计算: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漂浮悬浮法:F浮=G物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基础巩固】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 的托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 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浮力的施力物是 。

八下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章知识点总结

八下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章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浮力1.浮力的定义、方向;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浮力产生的原因;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3.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4.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实验、公式、适用范围;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物,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物-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总-G桶。

公式:F浮=G排=ρ液gV排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画出物体受力情况比较受力情况F浮____G F浮____G F浮____G F浮____GF浮+F支____G比较密度或体积ρ物______ρ液ρ物______ρ液ρ物______ρ液V排______V物ρ物______ρ液V排______V物ρ物______ρ液V排______V物比较状态受____力作用,处于动态可以停留在液体的_________处“_____”过程的最终状态“_____”过程的最终状态受_____力作用,处于______状态6.漂浮与悬浮的异同点;7.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各自的特点;1)轮船的原理: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2)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浮力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二、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必须掌握实验原理--重中之重)2.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2.浮力的应用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靠改变自身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力的。

4、浮力的计算: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漂浮悬浮法:F浮=G物状态F浮与G物V排与V物对实心物体ρ物与ρ液上浮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下沉F浮<G物ρ物>ρ液悬浮F浮=G物ρ物=ρ液漂浮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G 排=ρ液gV 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一、选择题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B .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一定比浮上去的物体受到浮力小C .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 .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般是不同的2、用弹簧秤测得铁球和铝球在空气中的示数为7.64N 和6.87N ,当将铁球和铝球都浸在水中时,测得弹簧秤示数是4.60N 和3.83N 则两球:(?? ) A .质量相等 B .密度相等C .所受浮力相等D .上述各项都无法判断3、一物体所受重力为G ,放入水中后,会沉入水底。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

浮力定律的内容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浮力计算公式:F浮=G-F=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且ρ物>ρ液浮力F浮(N) 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m排=ρ液V排ρ液:液体的密度ρ液=m排/V排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m排/ρ液(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

(直至悬浮/沉底)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上浮.(直至悬浮/漂浮)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浮力公式的推算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F向上-F向下=P向上•S-P向下•S=ρ液•g•H•S-ρ液•g•h•S=ρ液•g•(H-h)•S=ρ液•g•△h•S=ρ液•g•V排=m排液•g=G排液稍加说明:(1)“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一般作为浮力产生原因,在同步学习(平时的考试)中,考一道填空或选择。

在中考中不常出现,如果出现也只是考一道题。

还要注意在最后一道浮力计算题中——不会做时,别忘了想想它。

(2)“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与“F浮=ρ液gV排=G 排液”的联系,明白就够了,不会考.(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不好用“F下表面-F上表面",所以不考。

)(3)“F浮=ρ液gV排=G排液”最重要。

但这也没有什么可“推算”的-—直接由阿基米德原理把文字表述变成式子就行了:浮力=排开液体所受重力-—F浮=G 排液=m排液•g =ρ液gV排(4)给出浮沉条件(实心物体)ρ物>ρ液, 下沉,G物>F浮ρ物=ρ液,悬浮,G物=F浮(基本物体是空心的)ρ物<ρ液,上浮,G物=F浮(静止后漂浮)(5)给出“露排比公式”——解漂浮题的重要公式如果漂浮(这是重要前提!),则:ρ物∶ρ液=V排∶V物。

八下物理浮力知识点

八下物理浮力知识点

八下物理浮力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知识点有: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5.浮力与物体的浸没程度: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所受的压强与浸没部分的表面积的乘积。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知识点总结(10)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知识点总结(10)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知识点总结(10)知识点1:浮力浮力是指液体(气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

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气)体。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小于向下的压力,压力差即为浮力。

测量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方法有称重法、压力差法和阿基米德原理。

例1:画出质量为3kg的物体和重30牛的小球在水面上所受到的浮力示意图,以及小球受浮力的示意图。

例2:一个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13N,求该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

例3:木块在水中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8N,求该木块所受的浮力。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选用操作③④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由操作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知识点2: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例4: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例5:如果形状不同的铁块和铅块在水中不同深度受到的浮力相等,则可以判断它们的密度相等。

例6:将质量相同的铜块和木块分别浸入水中,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

A.铜块大B.木块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

例7:在水中浸泡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取决于()。

A、物体的体积B、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C、物体的密度D、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例8:一个重量为8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N,溢出水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__N。

例9:XXX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物块在空气中称重,读数为3N,当把物块浸没在煤油中称重时,读数为2.5N,此时物块受到煤油的浮力为________N;把体积为0.01m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

八年级物理下册 新教材 第十章 浮力 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 新教材 第十章 浮力 知识点

第一节浮力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浮力的方向总是的。

2、物体的重力为G,则物体受到液体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浸在液体中时所称得的物体的拉力F,即F浮= 。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即浮力。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有关,跟特体的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无关。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1、物体排开液体的越大、液体的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其中G排是指所受的重力;F浮=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所受的重力;V排表示。

4、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

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1)当F浮 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2)当F浮 G物(ρ液ρ物)时,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悬浮);(3)当F浮 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

2、轮船的排水量为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求得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轮船和货物共重G= 。

3、潜水艇是靠改变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当向水舱内注水时,潜水艇的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受到的浮力,将(填“上浮”或“下沉”)。

4、热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来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的气体,如:。

热气球是靠改变来实现升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10.1浮力(F浮)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10.2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
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G排=G3-G2。

2.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轮船从河里
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靠改变自身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力的。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
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
-F
向下
称量法:F
浮=G

-F

(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漂浮悬浮法:F
浮=G

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G



gV

(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