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锅炉循环倍率
锅炉原理 自然循环

简单循环回路和复杂循环回路
• 简单循环回路:由一根下降管(或一组结 构基本相同的下降管)与一个管屏(或一 组结构、位置、流动方向和热负荷基本相 同的管屏)连接而成的回路
• 区分独立循环回路。 • 具体计算回路的划分。受热最弱或阻力最
大、受热最强的上升管个别进行计算
上升管区段的划分
• 1。热水段要分开计算,下联箱到沸腾点是 热水段,采用单相流动计算公式
– 燃烧产生的腐蚀性气体对管壁的高温腐 蚀;
– 结渣和积灰导致的对管壁的侵蚀; – 煤粉气流或含灰气流对管壁的磨损。
• 管内的影响因素一般导致管子金属内壁 面上的连续水膜被破坏,出现传热恶化, 引起管壁工作温度超过金属材料的允许 温度。超温严重时管子强度下降,承压 能力下降。这时由于管内的工质压力的 作用,可导致管子局部“鼓包”、裂口, 以致发生爆管事故。
此时,管壁温度迅速上升,多数情况下管 壁过热而烧坏。 开始发生核态沸腾偏离时的热负荷称临界热负荷。
影响临界热负荷的因素分析:
(1)质量流速
质量流速对临界热负荷的 影响有两重性。质量含 汽率不变时,质量流速↑, 汽量↑,临界热负荷↓。 另一方面,质量流速↑, 携带蒸汽的速度↑,临界 热负荷↑。
高压时后者起主要作用。
• 2。热后段是否分出,热后段长度大于上升 管总长度10%,要分开进行计算
原因:汽水混 合物中含汽率 太高所致。
临界含汽率的影响因素:
(1)热负荷
热负荷与临界含汽率关系不大,但临界热 负荷↑,管壁温度↑。
(2)工质压力
工质压力较小时,压力↑,临界含汽率↑; 反之则相反。
(3)质量流速 质量流速,临界含汽率。 (4)管径 管径, 临界含汽率。
※对于超高压及以下的自然循环锅炉,在 循环正常时,由于热负荷和工质含汽率都较低, 不会发生传热恶化。
物料的循环倍率及物料循环过程的组成(2015.7.6)

一、物料的循环倍率及物料循环过程的组成
单位时间内CFB外循环物料量与入炉固体燃料的比值,称为物料的循环倍率k,或称CFB锅炉的循环倍率。
公式表述为
物料循环过程由内循环和外循环两部分组成。
内循环主要指循环床燃烧室内部流化的物料沿高度自身存在的颗粒上下质交换现象。
由于循环床燃烧室边壁效应的原因,沿边壁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下降流,而燃烧室中心区颗粒上升趋势较为明显。
人们从这个现象引申称颗粒在燃烧室内的上下质交换为内循环。
而烟气携带的物料从燃烧室出口进入循环床分离器被分离后送回燃烧室则称为外循环。
循环锅炉循环倍率

循环倍率循环倍率指:通过循环回路的水流量与其产生蒸汽量之比.它的物理意义是:进入循环回路中的水量需要经过多少次循环才能全部变成蒸汽.循环倍率一般以:K.来表示.K的倒数称为上升管出口汽水混合物的质量含汽率.强制多次循环锅炉循环倍率大小的利弊如何?关键词: 锅炉循环循环倍率强制多次循环锅炉循环倍率大小的利弊如何?强制多次循环锅炉,由于水循环安全可靠,循环倍率K较自然循环锅炉小,一般为3—5。
目前,我国应用的强制多次循环锅炉有两种,一种的K等于4左右,一种的K等于2左右。
采用较高的循环倍率,上升管出口含汽率不太高,不会出现沸腾换热恶化,水冷壁冷却条件较好,但循环水量大,循环泵的能耗大,运行费用高。
采用较低的循环倍率(如K等于2),上升管出口含汽率高,会出现沸腾换热恶化,水冷壁冷却条件差。
为解决这一问题,水冷壁需采用内螺纹管,使锅炉造价升高。
但由于循环水量小,循环泵能耗小,运行费用低。
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结果,采用较小循环倍率的锅炉,其造价的升高部分可由其运行费用的降低部分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予以回收,故认为合算的。
然点是指可燃物质加温受热,并点燃后,所放出来的燃烧热,能使该物质挥发出足够量的可燃蒸气来维持燃烧的继续。
此时加温该物质所需的最低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燃点。
也称为着火点。
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燃烧。
闪点是指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与燃点不同,闪点略低于燃点。
第一部分一、密度)大约是0.7 kg/L~1.0kg 密度是石油及其产品的最常用的物理性质指标,一般天然原油的密度(ρ20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叫密度。
油品20℃时的密度规定为油品的标准密度。
不注明温度的密度视作标准称为视密度。
度。
t℃时测得的实际密度ρt密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所以通常以标准密度进行运算。
视密度换算成标准密度的方法很多,可查“石油密度计量换算表”,可用“石油产品密度及计量换算器”换还可用公式近似计算:ρ20=ρt + γ(t-20)式中:ρ——标准密度;20γ——石油密度温度系数,可查表得知;t ——测定油品密度时的温度℃,ρ——t℃时测得的密度。
循环流化床锅炉灰平衡和循环倍率计算方法的研究

Gf = ayh Gj + Gc = ayh B A ar + nB , Gw = (1 - ηf) Gf = (1 - ηf) ( ayh B A ar + nB ) , Gk =ηf - Gf =ηf ( ayh B A ar +ηf) ,
STUDY ON ASH BALANCE AND CIRCULATING RATE CALCULATION METHOD OF CIRCULATING FL UID IZED BED BOIL ER
Zhou Yigong
( S hanghai Boiler W ork)
Abstract The calculation met hod of ash balance and circulating rate are foundation of circu2 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properties 1 The significance of ash balance and circulating rate calcula2 tion met hod are set fort h in t his paper 1 Based on t he ash balance calculation met hod , t he calcula2 tion formula of ash amount and circulating rate are presented in each point 1 At t he same time , key parameter ayh for improvement t he calculation met hod is also gained 1
循环倍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影响

0.15~0.35mm1,所 以只需 把这 部分颗 粒捕 获参 加循 环便可有效地 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根据 已_有的 飞灰粒度组 成数据 ,分离器 的捕获效 率大约为
一一 ~一 ~一 ~ 一一 ~一 ~ 2 ∞ 60%时,即可将大于0.15mm的飞灰收回,因此,低
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对分离器的分 离效率 要 求不高,一般可选用结构简单 ,体积小 ,布置在烟 气温度较低的烟道内的槽 型分离器 ,从而使锅炉 结构紧凑 ,而且分离器的材料也易解决。
The circulating ratio efecting on CFB
SUN Y an
(Ningxia Electric Scientif ic Technology& Training Engineering Institute,Yinchuan 750002,China)
Abstract: Expounds the choice of the circulating material,the burning eficiency,the separating efficiency of separator,the collocation of dense -phase area heating SLlrfaee ant/the over heat
《宁夏 电力}2006年第 5期
维普资讯
循环倍率对循环 流化床锅炉 的影响
孙 云 (宁夏 电力 科技教 育 工程 院 , 银川 市 750002)
摘 要 : 阐述 了循 环 流化 床锅 炉 中(CFB)循 环物 料 的 选择 、燃烧 效 率 、分 离 器分 离效 率 、密 相 区受热面的布置 、过热汽温等与循环倍率的关 系,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可靠运行提 出 了相 应 的建议 。 关键 词 : 循 环流 化床 ; 循 环倍 率 ; 关 系; 建议 中图分 类号 :TK229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672—3643(2006)05—0044—04
灰平衡与灰循环倍率

一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料进入炉膛燃烧成灰。
一部分从炉膛底部排出,称为底灰。
另一部分飞出炉膛,进入分离器,其中小于切割半径d99的细灰飞出分离器,飞离锅炉,成为飞灰。
而大于切割半径d99的灰,被分离器分离下来,经返料器返回炉膛燃烧,称为循环灰。
由于燃烧,粒子间相互碰撞和磨耗,以及粒子和锅炉内壁的磨耗,使大的灰粒逐渐变小,当小于切割半径时这部分循环灰又成为飞灰。
灰循环倍率主要取决于分离器效率和燃料的飞灰份额。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大致可分为密相区,过度区,稀相区三个区域。
1密相区位于炉膛底部。
在该区域内,灰粒度粗,大小不一。
床料密度最大,气泡尺寸较大,速度不快,类似鼓泡床动力学特征。
2稀相区位于密相区上面,遍布于整个炉膛。
在该区域灰粒度较细,大小均匀,气泡尺寸不大,速度较快,床料密度随炉膛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倍率高300稀相区密度分布变化不大)。
3过度区在密相区和稀相区之间,位置范围不固定。
(随料层高度和一次风和二次风配比变化)大致在二次风口附近。
在该区域,物料波动,二次风扰动剧烈。
4在过度区和密相区和过度区水冷壁布置抓钉,浇注耐火,防磨材料。
炉膛底部和中部形成到锥体,过度平稳,弧线平滑。
此处是物料强烈混合反应区,内循环和外循环物料在此被加入的二次风,炉膛收口的作用下换热后继续循环。
在炉膛四周的近壁区,存在灰粒下降区域。
在此区域,颗粒沿水冷壁下降,速度较快,象是一道帘墙。
这部分灰属于锅炉内循环。
不好计算,好在分析的整个系统是锅炉,输入的和输出的灰量都可测定。
因此循环灰量指外循环灰量,而且只有分离器前的受热面才涉及循环灰量,需计入循环灰焓。
循环灰的热容量虽小,而灰量却大的惊人,因此灰焓必须计入,不得略去。
灰的循环倍率--循环灰量/入炉灰量(入炉燃料*燃料收到灰份)灰流程图:当循环流化床锅炉达到平衡时,加入的灰量为B.Aar,其中af.B.Aar.100/(100-Cf)飞出炉膛,进入分离器。
锅炉原理周强泰第三版书后习题(部分)整理

复习考虑题绪论1、以热力系统说明火力发电厂的消费过程以及锅炉在其中的作用?省煤器〔给水〕--汽包—水冷壁—过热器—汽轮机高压缸—再热器—汽轮机—凝汽器—低加—除氧器—高加—省煤器锅炉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煤粉锅炉有哪些设备、部件和系统组成?其作用是什么?设备:原煤斗、给煤机、磨煤机、给粉机、送粉风机、送风机、引风机、燃烧器、炉膛、水冷壁、汽包、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系统:燃烧系统:根据炉膛燃烧和负荷需要提供连续、合格的燃料。
风烟系统:枯燥和输送煤粉、提供燃料燃烧所需的氧、将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工质、汽水系统:吸收烟气的热量,将给水加热成过热蒸汽、3、火力发电厂和锅炉有哪些主要的特征指标?其意义是什么?平安性指标:连续运行小时数、事故率、可用率经济指标:发电煤耗、供电煤耗、锅炉热效率环保指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4、燃煤锅炉有哪些燃烧方式?室燃炉、层燃路、流化床炉、旋风炉5、说明自然循环、控制循环和直流式锅炉的工作原理,每种循环方式有何特点?自然循环锅炉:循环倍率大于一,循环动力完全由工质汽水密度差提供。
特点:工作压力在临界压力以下,热惯性大,金属耗量大,给水品质要求低,无水动力不稳定,有自补偿才能,控制系统简单,加热蒸发过热有分界点,制造运输安装方便,蒸发区流动耗工无控制循环锅炉:循环倍率大于一,循环动力主要由汽水循环泵提供。
特点:水循环可靠性高、循环倍率低、水冷壁布置自由、启停快、金属耗量低、汽包内部构造改良、系统复杂、投资大运行耗电、蒸发区工况依靠循环泵直流锅炉:循环倍率等于一,工质一次通过蒸发区,没有循环特点:复合循环锅炉:低负荷时屡次循环,高负荷时直流锅炉。
特点:低负荷时受热面冷却可靠、高负荷时给水泵耗功少第一章1、什么是燃料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对煤中有机物C、H、O、N、S占比进展分析工业分析:根据规定条件,对燃料进展枯燥、加热、燃烧分析其挥发分、固定碳、水分、灰分含量。
循环倍率与炉效

循环倍率与炉效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发展,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是以燃用高硫煤取得符合环保要求的清洁燃烧为主;另一种是以燃烧低热值的劣质燃料为主,以提高燃烧效率为目的。
对于清洁燃烧方式,多以细石灰石粒子(粒径0.1~0.3mm)为床料;对于燃用劣质煤,由于灰份较高,多以燃烧后生成的灰粒子作床料,床料的性质不同,使流化特性产生差异。
以脱硫为主的CFB锅炉,为了提高石灰石的利用率,石灰石粒子的粒度应非常小,相应要求很高的分离效率,这就必须采用高循环倍率。
当循环倍率大于40时,给煤量只占循环物料流量的2.5%以下。
由此可见,对以煤灰作床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灰料的尺寸取决于给煤的粒度(0~10mm),它远远高于脱硫的石灰石粒子的平均粒径。
理论计算表明,即使将风速提高到6m/s,热态时也只能使粒径为1mm左右的灰粒子进入循环,而较大的粒子仍只能在床底部作鼓泡或湍流流化。
因此,从理论上讲,对只用煤灰作床料而对煤粒度要求不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要实现高倍率循环,维持锅炉满负荷运行是困难的。
1 发展低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以下循环倍率与分离器效率、燃烧效率等关系的分析讨论,得出以燃烧劣质煤为目标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走低倍率循环的设计思路是符合国情的。
1.1 循环倍率K与分离器效率ηf关系循环倍率K是指循环送入炉内的固体物料与随煤进入炉内的不可燃固体物料(灰及石灰石)质量流量之比。
当炉膛不排灰时,K直接影响炉内的汽固物料比,而气固物料比对燃烧、脱硫、炉内受热面布置及锅炉出力都有很大影响。
分离效率定义如下:(1)式中R——循环物料量;F——燃料中不可燃物料量。
(2)根据公式(2)可列出循环倍率与分离效率的关系,见表1。
表1 循环倍率与分离效率的关系ηf 0.6 0.7 0.8 0.9 0.96 0.98 0.99 0.996 K 1.5 2.33 4.0 9.024.0 49.0 99.0 249.0从表1看出,当分离效率较低时,循环倍率随分离效率变化的敏感度较小,当分离效率大于98%以后,分离效率的微小变化,就会导致循环倍率的成倍增加,而ηf不仅与分离器的结构有关,还受循环物料粒度、浓度及锅炉负荷等运行因素影响,运行因素是很难维持稳定不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倍率循环倍率指:通过循环回路的水流量与其产生蒸汽量之比.它的物理意义是:进入循环回路中的水量需要经过多少次循环才能全部变成蒸汽.循环倍率一般以:K.来表示.K的倒数称为上升管出口汽水混合物的质量含汽率.强制多次循环锅炉循环倍率大小的利弊如何?关键词: 锅炉循环循环倍率强制多次循环锅炉循环倍率大小的利弊如何?强制多次循环锅炉,由于水循环安全可靠,循环倍率K较自然循环锅炉小,一般为3—5。
目前,我国应用的强制多次循环锅炉有两种,一种的K等于4左右,一种的K等于2左右。
采用较高的循环倍率,上升管出口含汽率不太高,不会出现沸腾换热恶化,水冷壁冷却条件较好,但循环水量大,循环泵的能耗大,运行费用高。
采用较低的循环倍率(如K等于2),上升管出口含汽率高,会出现沸腾换热恶化,水冷壁冷却条件差。
为解决这一问题,水冷壁需采用内螺纹管,使锅炉造价升高。
但由于循环水量小,循环泵能耗小,运行费用低。
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结果,采用较小循环倍率的锅炉,其造价的升高部分可由其运行费用的降低部分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予以回收,故认为合算的。
然点是指可燃物质加温受热,并点燃后,所放出来的燃烧热,能使该物质挥发出足够量的可燃蒸气来维持燃烧的继续。
此时加温该物质所需的最低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燃点。
也称为着火点。
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燃烧。
闪点是指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与燃点不同,闪点略低于燃点。
第一部分一、密度)大约是0.7 kg/密度是石油及其产品的最常用的物理性质指标,一般天然原油的密度(ρ201.0kg/L。
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叫密度。
油品20℃时的密度规定为油品的标准密度。
不注明温度的密度视作标准称为视密度。
度。
t℃时测得的实际密度ρt密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所以通常以标准密度进行运算。
视密度换算成标准密度的方法很多,可查“石油密度计量换算表”,可用“石油产品密度及计量换算器”换还可用公式近似计算:ρ20=ρt + γ(t-20)式中:ρ——标准密度;20γ——石油密度温度系数,可查表得知;t ——测定油品密度时的温度℃,ρ——t℃时测得的密度。
t测定密度的实际意义:1. 计量质量=密度×体积,密度和体积应是同一温度下的数值。
2. 从密度的大小可以大致看出石油和石油产品的馏分组成和化学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油品的量。
3. 在油品储运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密度可以了解是否混入了其他轻质或重质油品,或蒸发损失。
4. 对于喷气式飞机来讲,燃料以体积来计算,密度越大,其续航力越大。
但密度过大,则燃料的雾化燃烧安全性变差。
5. 从密度还可计算出油品的某些理化参数,如煤油的闪点、柴油的十六烷指数,润滑油粘重常数、原油的特因数等。
常用油料的密度如下表所示。
常用油料的密度二、馏程馏程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石油产品中可能蒸馏出来的各馏份数量和温度的标示。
我国采用的恩氏蒸馏方即取100毫升试油在规定的仪器中,按规定的条件和操作方法进行。
这种蒸馏是条件性的,蒸馏出来的馏份数量是相对的比较数量,而不是真正的数值,即不是实沸点的蒸馏。
几种液体燃料和溶剂的沸点范围见表1.2.2。
馏程是液体燃料蒸发性大小的主要指标。
由此既可知道油品的沸点范围,也可判断油品组成中轻质和重成分的大致含量。
在液体燃料的生产过程中,馏程常作为重要的控制指标。
各馏出温度的意义,以车用汽油为例,大致如下:初馏点:表示燃料最轻成分的沸点。
10%馏出温度:表示燃料中轻质成分的多少。
这个温度低,对汽车起动有利,但是夏季产生气阻的倾向50%馏出温度:表示燃料的平均蒸发性,是暖车和加速性能的一个大致指标。
这个温度低,加速性能好90%馏出温度、终馏点:表明燃料中高沸点成分的相对量。
这个温度的高低与燃烧是否完全,润滑油被释程度有直接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此温度有利于提高燃料的经济性和阻止爆震。
但如果这个温度太高,会引气管和燃料室中燃料雾化(汽化)不均,燃料不易完全燃烧,发动机中易产生较多的漆膜和积炭等沉积物,发动润滑油易被稀释。
一般润滑油对馏程没有严格要求,而对冷冻机油和真空泵油来说,如果馏分过宽,会使挥发性增加,对使用响较大。
三、饱和蒸气压在雷德饱和蒸气压测定器中,发动机燃料与其蒸气的体积比为1:4,温度在38℃时,所测出的燃料蒸气大压力,称为雷德饱和蒸气压,以帕表示(1毫米汞柱=133.322Pa)。
雷德饱和蒸气压适用于评定发动机燃料的蒸发强度,起动性能,生成气阻的倾向和在运输保管时损失轻质馏的倾向。
几种液体燃料和溶剂的沸点范围* 沸点下限值系10%馏出温度。
影响汽油饱和蒸气压的主要因素是馏分组成。
馏分越轻(特别是前半部),蒸气压越大。
车用汽油蒸气压夏季小于67 kPa,冬季允许到80 kPa,寒冷地区以93 kPa或100 kPa更为有利,这样才能保证冷车起动和热车时防气阻。
使用蒸气压高的汽油,冬季汽油发动机易于起动,但夏季在油管中易产生气阻现象,使供油中断,以致发机运转失常或停车。
蒸气压高的汽油,在运输、储存中损失大,又难于卸油,易于着火,爆炸。
不致发生气阻的油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如下:不致发生气阻的汽油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四、实际胶质实际胶质是表示燃料在使用时生成胶质的倾向。
它是液体燃料在试验条件下,被热空气流蒸发,其中某些化物经氧化、聚合、缩合反应所形成的深黄棕色的不蒸发残留物。
以100毫升试样中所含残留物的毫克数表示。
国液体燃料实际胶质含量的规定值见表1.2.3。
胶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液体燃料的化学组成。
在长期储存过程中,由于空气的存在,汽油会慢慢氧化,可能成氧化产物—胶质。
胶质通常可在汽油中溶解,但在蒸发时可能以粘性残渣出现,滞留在进气管、进口阀门、排孔等上。
它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行驶里程,实际胶质还是判断液体燃料能否继续储存的指标之一。
表1.2.4是某液体燃料实际胶质的最大允许值。
液体燃料实际胶质含量的规定五、诱导期诱导期又称感应期,是用来评价汽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氧化生成胶质趋势的试验。
诱导期越长,说明汽的储存安定性越好,抗氧化能力越强。
诱导期的测定按GB 8018——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进行。
汽油试样在68.65×104帕(7公斤/厘米压力的氧弹中,在100℃下试验,测定汽油未被氧化、无显著生胶现象(压力开始下降以前)所经过的时间,以分表示。
90、93和97号车用汽油,诱导期规定不小于480分钟。
多数汽油中一般加入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以阻止氧化和成胶。
六、闪点、燃点、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油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的最低温度叫闪点,单为℃。
根据测定方法的不同,闪点的检测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两种,一般轻质油品多用闭口杯法,重质油多开口杯法。
在规定条件下,将油品加热到能被接触的火焰点着并持续燃烧5秒钟以上的最低温度叫燃点,单位为℃。
油品轻,燃点也越低。
燃点一般比闪点约高20℃~60℃。
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达到其蒸气与空气接触,无须点火即能自行燃烧时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
自燃点不受品物理性质(如馏程、蒸发性)的影响,而取决于化学性质。
闪点、燃点、自燃点都是表示油品的爆炸、着火、燃烧性能的参数,与油品的馏分组成有关。
对同一油品来自燃点>燃点>闪点。
对不同油品来说,闪点越高的油品,燃点也越高,但自燃点却可能越低。
闪点是保证液体油品储运和使用(油料)的一个安全指标,也是说明油品蒸发倾向性的指标。
它对潜在的火灾有指示意义,就是说在低于这一温度时,可能蒸发的轻质组分,不易达到爆炸限度范围。
油船安检部门,按闭杯闪点来划分可燃品的等级:一级可燃品闪点<28℃二级可燃品闪点28℃~60℃三级可燃品闪点>60℃用闪点可以判断润滑油中是否混入轻质燃料。
当润滑油中混入少量燃料,其闪点会显著降低。
七、浊点,结晶点(冷滤点),冰点,倾点,凝点,成沟点这些指标都是液体石油产品的低温性能指标。
试验结果以温度(℃)表示,温度越高,表示油品的低温性能差,其最低使用温度也就越高。
浊点、结晶点、冰点主要用于评定柴油和喷气燃料的低温使用性能,防止造成供油系统滤清器或滤油网堵塞指标。
浊点是指轻质油品在试验条件下冷却,开始呈现浑浊时的最高温度,继续将试油冷却,直到试油中出现肉眼得见的结晶时的最高温度称为结晶点;此后,将温度逐渐回升,使结晶完全消失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油的冰点。
浊点是决定可能使用气温的指标,有些国家柴油规定了过滤性的试验方法,我国称为冷滤点,比凝点约高2℃6℃。
试验是在规定条件下,试油开始不能通过过滤器20毫升的最高温度。
使用试验证明,柴油中不论是否加有动改进剂,冷滤点与行车试验结果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我国柴油标准中,除了保留凝点作暂时过渡外,还同时入了冷滤点指标。
凝点是试油在试验温度下,失去流动的最高温度;倾点是油品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它近似凝点,主要是测方法不同。
一般来说倾点比凝点高2℃~3℃。
成沟点是车辆齿轮油低温性能的评定指标,表示车辆齿轮油在规定试验条件下,随温度降低而凝固形成沟渠的最高温度,在此温度下齿轮油因不能流动而失去润滑作用。
在实际使用中,我国柴油和变压器油的牌号常按凝点来划分。
为了和国际上取得一致,凝点指标将陆续改用点。
实践证明,润滑油的使用温度应比其凝点高6℃~10℃,以防止因油品粘度显著增大而使机件过度磨损或损坏八、水溶性酸或碱水溶性酸或碱是指石油产品中可溶于水的酸或碱。
油品中的水溶性酸或碱主要是在油品酸碱精制工艺过程中残下来的或运输时带进去的。
它们会对金属起腐蚀作用,促使油品的老化,降低电气油品的绝缘性,降低润滑油的乳化性等,所以必须加以控制。
水溶性酸或碱是在油品加工过程中用以控制精制的程度,在储运、使用中判断油品变质程度的指标。
九、酸度,酸值中和100毫升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叫酸度,单位为mgKOH/100mL。
中和1克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叫酸值,单位为mgKOH/g。
酸度、酸值都是表示油品中酸的总含量。
酸度用于柴油等轻质油;酸值用于润滑油及其他重质油。
酸值也称酸值(TAN),有些添加剂本身呈酸性或碱性,对油品酸值有影响,所以润滑油的酸值指的是未加入添加剂前的础油酸值。
在用油的酸值变化主要用于监测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的氧化衰变情况。
酸性物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在生产中,酸值、酸度可表示各种油品的精制深度,在储存和使用中,可判断品对金属的腐蚀和油品变质程度。
酸值的测定方法有指示剂法和电位差法。
前者适用于浅色石油产品,后者适用于深色石油产品。
SH/T 0163石产品总酸值测定法是半微量颜色指示剂法。
十、碘值,溴值不饱和烃(如烯烃)能分别与碘、溴起加成反应。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用碘、溴测定燃料中不饱和烃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