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处理用环氧树脂灌浆料》行业标准化编制说明
环氧砂浆标准

环氧砂浆标准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氧砂浆的分类、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质量证明书及产品合格证、订货与发货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中使用的环氧砂浆。
二、引用标准以下标准被引用为本标准的组成部分,对于环氧砂浆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的规定,应遵循相关引用标准的要求。
1.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2. GB/T 25181-2010 预拌砂浆3. JC/T 547-2005 陶瓷墙地砖胶粘剂4. 其他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三、术语、代号与定义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代号与定义,用于规定环氧砂浆的相关要求。
1. 环氧砂浆:以环氧树脂为主要胶凝材料,加入砂浆所需的添加剂和固化剂,经搅拌混合而制成的砂浆。
2. 标记:环氧砂浆的标记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等级、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等信息。
3. 技术要求:环氧砂浆应满足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粘结强度等性能指标的要求。
4. 试验方法: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对环氧砂浆进行性能测试,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5. 检验规则:对环氧砂浆的检验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包括抽样方法、检验项目、判定准则等。
6. 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规定环氧砂浆的包装要求、产品标志、运输和贮存条件等方面的要求。
7. 质量证明书及产品合格证:提供环氧砂浆的质量证明书及产品合格证是企业的责任,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真实反映产品的质量状况。
8. 订货与发货:规定环氧砂浆的订货流程、发货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四、产品分类与标记环氧砂浆按照其用途和性能指标可分为不同的型号和等级,不同型号和等级的环氧砂浆应有不同的标记。
标记应清晰、易读,并应包括以下信息:产品名称、型号、等级、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等。
五、技术要求环氧砂浆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 抗压强度: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后,环氧砂浆的抗压强度应不低于30MPa。
水工建筑物环氧树脂砂浆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水工建筑物环氧树脂砂浆技术规范T/ CWEA XX -2020目次1 总则 (15)3 材料 (16)3.1一般规定 (16)3.2性能 (16)3.4现场抽样检验 (17)4 施工技术 (18)4.1一般规定 (18)4.2基层处理和底涂涂刷 (18)4.3环氧树脂砂浆施工 (19)5 质量控制与检验 (20)5.1基层处理和底涂涂刷质量 (20)5.2环氧树脂砂浆层的质量 (20)6 安全与环境保护 (21)6.1安全规定 (21)6.2环境保护 (21)141 总则1.0.1环氧树脂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完成工业化制造,50年代生产和应用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从60年代至今,已有数百种环氧树脂品种完成工业化开发,固化剂的的发展更是方兴未艾。
国内环氧树脂的工业化生产始于1956年,由于环氧树脂性能出色,应用发展很快。
而环氧树脂砂浆在国内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开展了应用研究,如新安江电站厂房顶溢洪道在1964年采用环氧树脂砂浆作为抗冲磨护面,但由于当时材料成本较高,在水电工程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到20世纪90年代,随经济的发展,环氧树脂砂浆在水电、桥梁、市政等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到目前已经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性能修补防护材料。
在早期应用中,环氧树脂砂浆大多是在现场配制,原材料品种也相对较少,固化剂多为毒性大的低级胺类,总体性能较差。
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和大面积防护的应用推广,2组分或3组分包装的环氧树脂砂浆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使防护效果和工程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而材料现场配制方式基本被淘汰。
通过材料研究和大量防护施工应用经验的积累,环氧树脂砂浆应用技术基本成熟,在此基础上,有相关研究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探讨,编制了本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环氧树脂砂浆修补、防护技术在水利工程上的应用,确保工程质量。
153 材料3.1 一般规定3.1.1 环氧树脂砂浆在混凝土工程中主要用于缺陷修补和表面防护。
混凝土表面的破损、缺陷的修补通常是根据缺陷大小来选用修补材料的,修补厚度超过2cm时,多采用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进行修复,2cm以下使用环氧树脂砂浆效果更好,大大降低了修复层脱落的风险,而且养护时间短,修复质量高。
关于环氧树脂灌浆料的灌浆方法

关于环氧树脂灌浆料的灌浆方法朋友们!今天咱们要聊聊那个能让建筑物“长高”的秘密武器——环氧树脂灌浆料。
这可是个高大上的东西,就像给建筑穿上了一层隐形的盔甲。
别小看这层“盔甲”,它可是能帮我们解决好多问题呢!想象一下,你的房子突然“腰疼”,地基不稳,墙也摇摇晃晃的。
这时候,如果有个小伙伴来帮忙,手里拿着一瓶神奇的胶水,那就是环氧树脂灌浆料啦!这家伙可不是一般的胶水,它可是个“大力士”,能把房子的“腰”给牢牢固定住。
首先得找个合适的位置,把环氧树脂灌浆料倒进去。
这个“大力士”可不是随便哪个地方都能安家的,得找个“地盘”,也就是一个空的、平整的地面。
然后,你得用工具把环氧树脂灌浆料均匀地涂在地面上,就像给房子铺地毯一样。
接下来就是等待时间了。
这个等待啊,可比看电影还要漫长。
你得耐心地等着,就像等一个好朋友从远方回来。
不过别急,这个过程是为了让环氧树脂灌浆料更好地渗透到地面下面去,和地基“融为一体”。
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你看到那层“盔甲”开始发挥作用了。
环氧树脂灌浆料就像魔法一样,把房子的地基给牢牢固定住了。
这下子,房子再也不怕“腰疼”了,稳稳当当的。
这环氧树脂灌浆料还有一大好处呢,就是它能防水防潮。
这样一来,不管是夏天的暴雨还是冬天的寒风,都不怕了。
房子就像穿上了一件防水的外套,既保暖又安全。
环氧树脂灌浆料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
比如它的粘结力超强,可以和各种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的耐腐蚀性也不错,能够抵抗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蚀;还有它的耐久性也很好,使用寿命很长。
所以啊,当我们遇到地基不稳、墙体开裂等问题时,不妨试试用环氧树脂灌浆料来解决问题。
这样,我们的建筑物就能更加坚固、安全了。
最后再唠叨一句,虽然环氧树脂灌浆料是个好东西,但我们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哦。
毕竟,它不是随便就能搞定所有问题的。
我们要合理使用,让环氧树脂灌浆料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而不是成为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
关于环氧树脂灌浆料的介绍就到这里啦。
环氧树脂注浆方法

环氧树脂注浆方法1.表面处理:首先对需要注浆的表面进行处理,确保其清洁、干燥和无油污、灰尘等杂质。
可以使用砂轮、喷砂机等工具对表面进行打磨,以增加附着力和渗透性。
2. 注浆孔预处理:根据需要注浆的位置和尺寸,在需要注浆的部位预先开孔。
孔的直径和深度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和注浆材料的特性来确定,通常直径为10-30mm,深度为孔径的2-3倍。
3.注浆材料的配制:按照供应商提供的说明书,按比例将环氧树脂、固化剂和其他添加剂配制成混合物。
通常要遵循一定的比例和搅拌时间,以确保注浆材料的性能稳定和均匀。
4.注浆材料的灌注:将配制好的注浆材料倒入注浆器中,通过注浆器的压力将材料灌注至预先开好的孔中。
需要注意的是,灌注过程中要保持注浆速度稳定,并及时补充注浆材料,确保孔内充满材料。
5.浇注孔的密封:注浆完成后,立即用密封材料将孔封住,以防止环氧树脂外渗和孔内剩余空气的影响。
常用的密封材料有橡胶填料、水泥砂浆等。
6.固化等待:注浆完成后,需等待一定的时间让环氧树脂固化。
具体的固化时间要根据环境温度、注浆材料的特性来确定,通常需要等待24-48小时。
除了以上的步骤,还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1.注浆材料的选择: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注浆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环氧树脂注浆材料。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材料的流动性、抗压强度、耐化学性等。
2.渗透性要求:在注浆之前,需要对注浆部位的渗透性进行评估。
如果渗透性较差,可以采取预处理措施,如打孔、切割等,以提高注浆效果。
3.注浆设备的选择: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规模,选择合适的注浆设备。
常用的注浆设备有手动注浆器、电动注浆器、液压注浆机等。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工作效率和安全。
4.环境条件的控制:环氧树脂注浆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通常需要在15-25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注浆,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注浆效果。
总之,环氧树脂注浆是一种有效的修补和加固方法,可以提高结构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环氧树脂灌浆料检测标准

环氧树脂灌浆料检测标准
摘要:
一、环氧树脂灌浆料简介
二、环氧树脂灌浆料检测标准的重要性
三、环氧树脂灌浆料检测项目的具体内容
四、环氧树脂灌浆料检测标准的发展趋势
正文:
环氧树脂灌浆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水利等工程中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流动性和韧性,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然而,由于环氧树脂灌浆料的质量和性能对工程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环氧树脂灌浆料检测标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检测标准可以确保环氧树脂灌浆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从而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检测标准可以规范环氧树脂灌浆料的生产和应用,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最后,检测标准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灌浆料的技术水平,推动其不断创新和进步。
环氧树脂灌浆料检测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物理性能检测(如流动性、抗压强度、韧性等)、化学性能检测(如粘度、固含量、PH 值等)和毒性检测(如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检测项目可以全面评估环氧树脂灌浆料的质量和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环氧树脂灌浆料检测标准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检测要求和标准,以适应
工程应用的不断升级和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环氧树脂灌浆料的检测标准将越来越严格,以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同时,检测技术也将不断更新和升级,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EG100环氧灌浆料

产品类别:环氧树脂灌浆料产品名称:EG100®产品简介:EG100环氧灌浆料包括A(树脂)、B(硬化剂)、C(填料)三组分,该产品采用优质树脂与精制填料,100%固含量,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溶剂等挥发性物质。
常温下将每组材料中所含的三组分完全混合后即可使用,无需另外添加成分。
产品介绍:●高强早强可提供大大优于水泥基材料的抗压、粘结等力学性能,更高的早期强度。
●低放热峰值可提供长达120分钟(25℃时)的操作时间,适合大体积灌浆使用。
●无收缩确保灌浆层最终成型后与承载面完全接触,保证设备安装的高精确度。
●卓越的抗蠕变性能EG100可长期在-50℃至+80℃冻融交替、振动受压的恶劣物理工况下长期使用而无塑性变形,保证设备定位长期精确。
●卓越的韧性EG100可以化解由动设备传递来的任何可能使水泥基灌浆层爆裂的动荷载。
●耐腐蚀性可以承受酸、碱、盐、油脂等化学品长期接触腐蚀。
●用于压缩机、泵、冲压机、粉碎机、球磨机等高振动性设备的二次灌浆安装。
●用于易受化学侵蚀的设备基础区域灌浆。
●用于轨道基础、桥梁支撑座等受强压力区域灌浆。
●用于锚栓、钢筋种植及建筑结构混凝土补强加固。
铁桶塑料桶纸塑复合袋每组净重117.5KG;可灌浆体积57.4升。
混合物标准颜色为红色。
EG100在室温、干燥条件下至少可存放18个月。
产品物理性能指标范围(A+B):C≈1:6 创科QB/EG-2009(符合ASTM标准)物理性能标准1天3天7天最终抗压强度GB/T50081-2002 >50MPa >65MPa >95MPa >100MPa抗折强度GB/T50081-2002 >10MPa >15MPa >20MPa >25MPa抗拔强度GB/T50081-2002 >8MPa >12MPa >15MPa >17MPa受压弹模GB/T50081-2002 / / >18000MPa >18500MPa线性收缩率HG/T2625-94 / / <0.012% <0.012%放热峰值HG/T2625-94 <42℃受压蠕变GBJ82-85 <1.0×10-3mm/mm (180天)热膨胀系数GBJ119-88 <40×10-6mm/mm/℃(成型28天,0-60℃范围测试)注:1、预热、成型及养护在23±2℃、相对湿度50±5%实验条件下进行,其它条件按照相应标准执行。
压缩机基础二次灌浆(环氧树脂灌浆料)施工技术

压缩机基础二次灌浆(环氧树脂灌浆料)施工技术摘要:压缩机是石油化工建设领域常见的大型设备,压缩机运行中振动大,其中压缩机基础的二次灌浆对压缩机的正常使用产生重要影响,二次灌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压缩机运行效果,甚至影响到压缩机运行寿命。
本文主要讲述压缩机基础二次灌浆(环氧树脂灌浆料)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环氧树脂;成型质量;二次灌浆1工艺原理环氧树脂灌浆料固化后强度高、韧性强、收缩小、粘结力和抗腐蚀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能够有效的抵抗和化解设备运行产生的动荷载,在压缩机等大型设备灌浆方面应用广泛。
1、施工环境温度要求。
环境温度对环氧树脂灌浆料凝固和流动性影响巨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环境温度进行施工。
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合适,不但操作困难、费时费力,还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2、成型质量控制。
一方面要确保环氧树脂灌浆料与基础接触良好,另一方面要对灌浆厚度、内部质量等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一次成型。
由于环氧树脂灌浆料强度较高,若成型不好不但整改困难,还对以后压缩机运行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压缩机运行寿命。
2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压缩机等大型动设备的二次灌浆(环氧树脂灌浆料)。
3工艺特点1、施工快速、便捷,效果显著。
2、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操作难度不大,简单实用。
但由于材料本身自重大、粘性强,操作费时费力。
3、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关键环节是制约灌浆料成型质量的关键,细节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给后期运行带领很大麻烦。
同时由于环氧树脂灌浆料凝固后强度高,后期整改十分困难。
4施工工艺介绍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基础表面清理、模板支护、材料搅拌、环氧树脂灌浆料浇筑、抹面、试块留置和养护等。
4.1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事先根据图纸和实物计算出所需材料的数量,选择规模大、信誉好最好有压缩机二次灌浆施工经验的厂家作为材料供应商,并在施工前1周把所需的环氧树脂灌浆料运达施工现场。
2、机具准备事先准备2台砂浆搅拌机进行混合料的搅拌工作,施工前应进行搅拌机的试运转,确保机械的完好。
混凝土裂缝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

用于混凝土裂缝的环氧树脂灌浆树脂2007-05-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11月1日发布了JC / T 1041-2007-1-cut-off-cutting标准。
根据混凝土工程的要求裂纹修复,总结生产和使用实践的经验,并基于测试验证,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上海地铁咨询监督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
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灌溉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金科化学灌溉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基金会有限公司,广州科华防水防锈加固有限公司,杭州国电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穗兴工贸有限公司,上海仙特涂料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增岛路桥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武汉昌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广州太石防水补强C o。
,Ltd.本标准由杨斌,魏涛,桑怡,李允贝,李震,匡建正,乔元,陈斌,饶明和陈松起草。
本标准委托长江科学院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标准JC / T 1041-2007-i截止管是在根据混凝土工程裂缝修补要求进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制定的,总结了生产经验和使用实践。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通建材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上海地铁咨询监督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
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灌溉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金科化学灌溉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基金会有限公司,广州科华防水防腐增强有限公司,杭州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穗兴工贸有限公司,上海仙特涂料工程布有限公司,广东增道路桥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武汉昌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广州太师洼三防加固有限公司本标准1:起草人:杨斌,魏涛,桑怡,李允贝,李震,匡建正,乔远,陈斌,饶明,陈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处理用环氧树脂灌浆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1 工作简介1.1 任务来源根据工信部工信厅科[2011]134号文件《关于印发2011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下达了《基础处理用环氧树脂灌浆料》行业标准(项目编号:2011-0972T-JC)的标准制定项目。
该标准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和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等负责,由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泰迪斯固结补强材料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亿居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起草。
1.2 主要工作过程2011年10月25日,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了第一次行业标准工作会议。
在会上交流了产品生产与应用情况,讨论了标准制定的内容,安排了调研与验证试验内容,明确了分工,制定了工作方案与计划,筹组了标准起草小组。
会上,经讨论达成了如下共识:1)标准名称初步拟改为“基础与地基处理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2)初步界定标准的适用范围为:工厂生产的用于水利、交通、采矿、建筑等行业的地基与基础处理用环氧树脂类灌浆材料;3)将固化物毒性指标作为一般要求,明确了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毒性指标;4)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浆液性能包括:浆液密度、初始粘度、可操作时间、浆液表面张力和浆液与标准玻璃试片接触角;5)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固化物性能包括:抗压强度、压缩弹性模量、剪切抗拉强度、抗拉强度、粘结强度、抗渗压力、渗透压力比和固化体收缩率。
行业标准的起草由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主持,验证试验工作由长江科学院与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试验样品由参加标准起草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CW511、CW512)、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JX-8T、JX-8H)、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XT-Ⅱ、XT-Ⅲ)、比利时迪尼夫建筑化学公司、广州泰迪斯固结补强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亿居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和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提供。
第一阶段试验由长江科学院负责,主要对采用的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并细化,以减少不同试验室的试验误差,提高方法的复演性、可比性和准确性。
第二阶段试验由长江科学院和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对生产企业所送试样一式两份进行并行试验。
第一、二阶段试验2012年12月前完成后。
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根据调研与验证试验结果起草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
2013年1月23日,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了第二行业标准工作会议,共有生产与施工企业、科研院所与质检机构等12家单位的16名代表参加会议。
在会上,汇报了第一、二阶段验证试验情况与试验结果,对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提出进行第三阶段补充验证试验的建议,对下一阶段行业标准制定工作作了安排。
会上对征求意见稿(草案)作了如下修改:1)英文译名改为“Epoxy resin grouts for groud and foundation treatment”;2)范围改为“本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交通、采矿、工业与民用建筑等领域的基础与地基加固、防渗处理用的环氧树脂灌浆材料产品”;3)术语和定义改为“JC/T 1041—2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删除了标准中JC/T 1041中已有的术语,仅保留“渗透性”;4)表2中删除“体积收缩率”,因标准中已有粘结强度、抗渗压力等指标,现用的体积收缩率测定方法不能准确反映材料的实际使用性能,测定数值偏高,会误导用户。
会议认为:现在起草的《基础与地基处理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行业标准与已分布实施的JC/T 1041—2007《混凝土裂缝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行业标准有共性部分,即都是环氧树脂灌浆材料,但也有差异部分:即应用对象不同。
本标准应用于“基础与地基”,而JC/T 1041是应用于“混凝土裂缝灌浆”,因此,标准在技术要求项目设置与技术指标上应有区别,以体现两个行业标准不同的应用对象和不同的性能。
会议认为:采用基准试件表面涂层的抗渗压力试验不能反映基础与地基处理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性能,建议采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砂浆试件测定其抗渗压力,由长江科学院负责进行试验研究,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试验方法与技术指标。
同时,对第一、二阶段试验中,部分送样单位抗剪切强度,抗拉强度,干、湿粘结强度波动较大或不符合标准的进行了重新试验。
在此基础上,修改《基础与地基处理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征求意见稿(草案),形成正式文本,撰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于2014年7月将其发送至全国有关生产企业、建设部门、施工设计、科研院所和质检机构等广泛征求意见。
2014年10月根据返回的意见,修改了标准征求意见稿与编制说明,起草了标准送审稿(草案)及有关文件。
2014年11月20日,在杭州召开的第三次工作会议上进行了讨论、修改,形成了标准送审稿及编制说明等有关文件,提交标准审查会审查。
2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2.1 标准编制的原则本标准的编制原则是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原则,严格按照工信部[2009]89号文件相关要求和有关标准、政策法规进行编制的。
制定本标准应满足我国技术发展和生产需要,充分体现行业进步和发展趋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推动了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标准文本格式、条款主要是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对基础与地基处理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提出性能要求,规定了该产品的范围、分类、一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等内容。
2.2 制定的理由和目的化学灌浆“Chemical Grouting”是将一定的化学材料、无机或有机材料配制成真溶液,用化学灌浆泵等压送设备将其灌入地层或缝隙内,使其扩散、胶凝或固化,以增加地层强度,降低地层渗透性,防止地层变形和进行混凝土建筑物裂缝修补的地基处理和混凝土修补技术。
我国化学灌浆技术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成功地研发、生产与应用了水玻璃灌浆材料、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聚氨酯灌浆材料和丙烯酸盐灌浆材料等四大灌浆材料。
但长期以来,这些化学灌浆材料仅有产品说明书,企业标准等技术资料,国内没有制定统一的试验方法与产品标准,这不利于化学灌浆材料产品的推广使用与保证产品和工程的质量。
近几年来,在水利、水电、建材、化工与铁道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制定了JC/T 1041—2007《混凝土裂缝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JC/T 2037—2010《丙烯酸盐灌浆材料》、JC/T 2041—2010《聚氨酯灌浆材料》等三项行业标准,填补了我国化学灌浆材料的标准领域的空白,统一制定了试验方法与产品标准,为提高材料质量、保证工程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生产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有长江科学院、中科院广化所、广州市泰迪斯固结补强材料有限公司、杭州国电大坝安全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等,主要用于水利工程地基与基础处理、裂缝修补和地铁道床加固等。
JC/T 1047—2007《混凝土裂缝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行业标准“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水利水电、交通、采矿工业与民用建筑等领域内混凝土裂缝用环氧类灌浆材料”,而不适用于地基与基础加固、防渗等处理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
由于应用领域不同,同为环氧灌浆材料,对材料性能要求有一定的差异,其试验方法有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因此,制定《基础与地基处理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行业标准,统一产品质量要求与试验方法,对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标准编制和主要试验方法(或验证)分析3.1 标准的名称工信部下达计划标准的名称:“基础处理用环氧树脂灌浆料”,考虑到工程的实际应用情况,应包括“地基”,且“灌浆料”是一个口头用语,改为“灌浆材料”更为准确。
因此,第一次行业标准工作会议上,决定将标准名称改为《基础与地基处理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
3.2 范围环氧树脂灌浆材料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与基础灌浆,也用于地铁、隧道、桥梁、矿山和建筑物等的加固处理,因此,本标准的范围为“适用于水利水电、交通、采矿、工业及民用建筑等领域的地基与基础加固、防渗等处理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
3.3 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中产品性能的试验方法大部分采用了JC/T 1041—2007《混凝土裂缝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中的试验方法,但部分试验方法有所修改,使本产品的性能试验与类似产品试验建立在同一测试平台上,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可比性与准确性。
3.4 术语和定义JC/T 1041—2007《混凝土裂缝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第3章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5 一般要求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性能不仅要满足工程上的使用要求,而且应满足环保和安全使用的要求。
因此规定“本标准包括的产品其生产与应用不应对人体、生物与环境造成有害影响,所涉及与使用有关的安全与环保要求,应符合我国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同时,提出了附录A(规范性附录)劳动安全与环境保护,以引起警示。
3.6 技术要求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包括A、B两组分,而性能是A、B组分混合后浆液及其固化物的物理力学性能。
3.6.1 外观环氧树脂灌浆材料A、B两组分液体是否均匀与分层是判断浆液质量稳定性最直观的表现。
因此,“A、B组分及混合后的浆液均匀,无分层。
”3.6.2 物理力学性能3.6.2.1 浆液性能浆液性能包括:浆液密度、初始粘度、可操作时间和浆液与载玻片间接触角。
1)浆液密度规定温度下浆液单位体积的质量是计算混凝土灌入量的依据。
国内外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密度均大于1.00g/cm3,本标准规定浆液密度必须大于1.00g/cm3。
根据两家验证试验单位15个试样的试验,测定结果均大于1.00g/cm3,都符合标准规定。
见表1和表2。
2)初始粘度粘度是流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粘度越小,流动越快,有利于提高灌浆速度,是评价浆液可灌性的重要指标。
从见表1和表2可见,15个试样中,初始粘度最小为8mPa·s,最大为124mPa·s。
符合标准要求的<30mPa·s的13个,占86.7%。
3)可操作时间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反应是逐步聚合反应,浆液的粘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从而使可灌性降低。
因此必须规定可操作时间。
本标准规定从环氧树脂灌浆材料两组分混合起用旋转粘度计测定其粘度并开始计时,当粘度达到200mPa·s时,从混合至此经历的时间间隔为可操作时间。
从表1和表2可见,15个试样(A)中,粘度增大达到200mPa·s时最小的所用时间为65min,最大所用时间为650min,其中14个试样均大于120min,符合标准要求的试样占93.3%;仅有1个试样达不到标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