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大学校园景观评价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大学校园道路景观评价方法研究

大学校园道路景观评价方法研究

大学校 园 景观 是对 学 校 历史 、 文化 和 时代 特
园道路 景 观质 量 的 目的 。城市 道路 景 观评 价需兼 顾 景观 的客观 性 和景 观 认 知 的 主 观性 特 征 , 是一 个 十分 复杂 的问题 , 呈 现 出多 目标 、 并 多属 性 的特 征 J校 园 道 路 景 观 评 价 也 不 例 外 。 到 目前 为 , 止 , 内外 尚未 有 固定 的模 式 与 方法 来 定 量 评价 国 校 园道 路景 观质 量 的优 劣 。对各 评 价指 标 的量化 及 明确各 评 价指 标在 整个 评价 体 系 中 的权 重 是校 园道 路景 观 进行评 价 的难 点 之一 。
维普资讯
第 7卷第 1 期
20 0 8年 3月
江西农 业 大学 学 报 ( 会 科学 版 ) 社
J un lo in x g c l rlUnv ri o r a fJa g iA r ut a iest i u y
Vo . No 1 1 7, .
关 键 词 : 园 ; 路 景 观 ; 境评 价 ; 次 分析 法 校 道 环 层 中 图 分 类 号 :7 1 8 ¥ 3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A t y o n s a e As e s e tM e h d o i h Sc o lRo d S ud n La d c p s s m n t o fH g h o a
w re u. tatho g H o bn dw t tecm oi d xl fa dcp , el dcp n ni ok do tA s tru A Pc m ie i o p s ei e w o sa e t sa eade v l h hh t n a l n h a n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道路观赏树种选择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道路观赏树种选择评价

通 过咨 询州 学 院 自身 特 点 , 定 了 3个 一 级 指 标 , 3个 评 制 1
价 因子 。 2 2 1 生 存 适 应 性 指 标 ( 耐 旱 性 ( 、 . . B) C ) 耐
用 。该 文 以滨 州学 院为 例 , 多学科 角度 出发 , 从 尝 试 运用数 学 中 的层 次分 析 法 ( AHP法 ) 立 评 价 建 体 系 , 析滨 州学 院道路 观赏植 物树 种配 置 , 定 分 确 最优 化树 种 , 为高校校 园植 物配 置 、 园林 规 划提供
子, 建立评价体 系 ; 次 , 过 AHP法 求得 各评 价 其 通 因子权重 , 对评价 指标进行等 级量化 处理 ; 后 , 最 根 据学者评分得 到道路观赏植 物评价结果 。
2 2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确 定 .
境 的育人功 能起重 要作 用 。在 道路 观赏 植物 景观 构 建过 程 中 , 植物 配 置 和 树种 选 择 起 着 决定 性 作
德 尔 菲法和 AHP法 相 结 合 , 由 8位 长 期从 事 即 植 物 和园林 研究 的专 任 教 师组 成 专 家 组 , 各评 对 价 因 子 根 据 相 对 于 与 之 有 关 的 上 一 层 指 标 要 素 表
述 的 性 质 , 行 两 两 比 较 , 用 1 9比 例 标 度 ( 进 采 ~ 见 表 1 , 断 各 因 子 间 相 对 重 要 性 , 立 一 系 列 的 )判 建 判 断 矩 阵 ( 表 2 表 3 表 4 表 5 。 同 时 对 判 断 见 , , , )
( . 州学 院 教 务处 , 东 滨 州 2 6 0 ;. 1滨 山 5 6 3 2 滨州 学院 数 学与信 息科 学 系, 东 滨 州 2 6 0 ) 山 5 6 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评价
v r t ) Mi t fE u a o 。B in 0 o 3 .R hn ) / 0 a o otes F rs y U i r t 一 0 2 4 es y , ms y o d c t n e ig 1 o 8 ,P i r i j .C i / J 哪 l fN r at oet nv s y 2 1 , 0 a h r e i. ( ) 一 1 15, 3 9 . 13— 1 1 2 A v u t n i e yt r re n s a ei tnc H g a p ssi B i n a s bi e s gA a t i ne a a o d xs s m f enl d cp o eec m ue e igw s t l h du i n l i H . l i n e og a ne n j ea s n yc
黄广 远 徐程 扬 朱解放 毛 斌
( 省郡共建森林 培育 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 , 08 ) , 1 03 0


景观评价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 工程。利 用 A P法建立 了l 校 园绿地景 观评 价指标 体 系的层次 结 H 高校
构 , 过判 断矩 阵计 算各指标 的权 重; 用 T PI 通 利 OS S法计算矩 阵的理 想解和 贴近度 , 立 了校 园绿 地景观评价方 法 建 和评优方法。结果表明 , 高校校 园绿地景观总体质量 比较好 , 中清华大学质量 最好 , 各 其 而中 国矿 业 大学稍 差些。
ln s a e q a i a b an d t r u h c lu ai gt e ie ou in a d c o e e sd g e y r P I e h i u r d r a d c p u l y w so t ie h o g ac t a s lt n l s n s e r e b O S S f c nq ef e t l n h dl o T o Or

这所学校风景不错层次分析

这所学校风景不错层次分析

这所学校风景不错层次分析
我校的实验教学区建筑风格大多为四合院式,中间附带小中庭,供学生晨读,交流,休息娱乐。

因此均有一定的铺装面积,植物配置均乔,灌,草,藤本相结合。

如:一教中庭铺装场地呈几何式布局,周围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为日本晚樱+杜英+鸡爪槭—桂花+紫荆—红花继木+小叶黄杨—迎春。

二教中庭以铺装为主,四周由花坛组合,边缘坐凳可供学生休憩,同时中心花坛也有分散人群的作用。

植物配置模式为桂花—金边黄杨+小叶黄杨—常春藤:紫叶李+日本晚樱+山桃—紫荆—金边黄杨+红花继木+小叶黄杨。

外语楼中庭则采用小游园形式,亦采用对称式布局,入口一侧群植杜英形成障景,以石榴,紫叶李吸引游人眼球,带入游览路线,进入中心圆形铺装场地,四组石桌石凳可供师生交流,休憩,驻守凝望,冷杉列植,孝顺竹探身而出,紫藤花环缠身而绕,惹人生羞。

整体群落配置模式为杜英+紫楠+紫叶李+油茶+冷杉—石榴+紫薇+孝顺竹—凤尾兰+胡颓子+红花檵木+金边黄杨+小叶栀子—紫藤。

教楼前为一个上升的集散广场,供同学们晨读,娱乐等,并且在上下课高峰期疏散了人群。

植物配置以红花檵木,毛白杜鹃,苏铁,红枫等低矮植物为主,组合成环形花坛,形成图案美。

一教楼后群植樱花,形成大片的樱花林,结合地形因素,成阶梯状分布。

每当樱花盛开的季节,这里也不失为一处浪漫胜地。

一教楼前为一个上升的集散广场,供同学们晨读,娱乐等,并且在上下课高峰期疏散了人群。

植物配置以红花檵木,毛白杜鹃,苏铁,
红枫等低矮植物为主,组合成环形花坛,形成图案美。

一教楼后群植樱花,形成大片的樱花林,结合地形因素,成阶梯状分布。

每当樱花盛开的季节,这里也不失为一处浪漫胜地。

清华大学校园景观的活化石——红区景观评估

清华大学校园景观的活化石——红区景观评估

058关注思考一、红区背景介绍清华红区整体位于清华校园中央偏西侧,南起二校门所在的清华路,北至理学院新楼,东西以学堂路和近春路为边界。

其总占地约45万平方米,因区域内多为红砖建筑而得名“红区”。

自1911年至今,红区共经历过四个建设阶段,其区域内建有清华早期四大建筑——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以及体育馆,其皆以红砖外立面为显著特征。

早期的红区规划受到美国大学的影响,形成大草坪加院落的主要规划结构以及折中主义的建筑风貌[1]。

在其后的数轮扩建当中,红区又增添了理学院、图书馆新馆以及医学院等一系列新的红砖建筑。

清华红区保留了古月堂及工字厅等历史古建,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

同时由于近春园遗址的存在,清华红区也具备着良好的自然资源。

除此之外,红区的规划,也体现了清华大学校园整体规划的经典特征——即景观的多元化。

在红区内既可以看到西方大学经典的草陌式景观,又可以看到中国古典园林的桃红柳绿,建筑更是如此。

随着清华大学校园面积的整体扩张,清华红区也经历了数轮扩建,可以说,清华大学的红区就是整个清华的缩影。

尽管红区因建筑而得名,但红区的真正含义却不仅限于此。

清华红区意味着清华的源起之地,作为如今清华大学最早的校区,其是整个清华校园建设的根基所在。

关于红区范围的界定,不能单纯地以建筑面貌为依据,而应以历史时间为主要线索结合建筑面貌来进行界定。

因此,尽管近春园区域内并没有红砖建筑,但由于其为清华校早期校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依旧把它划为清华的老校区——红区范围之内。

二、目标与意义校园景观评价是指结合景观生态学、美学、人机环境科学、环境心理学等理论,对校园内景观进行考察与评估,从而为高校景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并且在评价过程中探明高校景观的潜在发展问题及发展方向。

在景观评价当中,评价者往往面临着定性容易而定量难的问题,一处景观究竟要达到多少评分才能称之为好、一般或较差,这些都容易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与其他景观类型相比,大学校园景观有着更强的历史人文特征,而这种特征的抽象性也加大了校园景观评价的难度。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植物景观美学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植物景观美学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植物景观美学评价郝杨;陈萍;王培;武辉皎;张惠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
【年(卷),期】2016(057)002
【摘要】通过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各类植物景观的调查和统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植物景观美学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植物景观观赏性、科研性、多样性3个准则和12项评价指标。

根据评判者对校园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结合景观美学指数计算方法得出景区的植物景观美学指数。

结果表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植物景观美学指数为6.33,属于一般程度。

【总页数】4页(P3-6)
【作者】郝杨;陈萍;王培;武辉皎;张惠
【作者单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制药技术系,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制药技术系,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制药技术系,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中心,宁夏银川750002;宁夏农业学校,宁夏银川 7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佛子岩景区植物景观美学评价 [J], 郝杨;周育真;吴沙沙;陈进燎;武海晨;彭东辉
2.基于AHP法的高职校园植物景观评价——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张新平;阴雷鹏
3.基于SBE法的宅间植物景观美学评价研究 [J], 宋世杰;颜立红;颜玉娟;赖小连;雷佳伟
4.基于SBE法的植物景观美学评价——以柳州市居住区为例 [J], 陈翠玉;吴立素;杨善云
5.基于SBE法的苏州大学校园秋季植物景观美学评价 [J], 赵旭凯;秦倩;王永薇;郑丽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植物景观美学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植物景观美学评价

Aesthetics Evaluation of Plants in Ningxia Polytechnic Based o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HAO Yang et a1.(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Ningxia Polytechnic,Yinehuan,Ningxia 750021)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plants in Ningxia Polvtechnic,Yinchuan the method o f analytica l hierarchy process (AHP)was used to construct aes出etics evaluation system,which includes three factors,i.e.ornamental,scientific,diversity of plant landscape, and 1 2 evaluating indexes. According to the com 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campus area plant landscape from the appraiser, th e plant landscape valu e was f igured out by using the m ethod o f landscape aesthetic index.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lant landscape aesthetic index was 6.33.a general leve1. Key words AHP:Plant landscape;Aesthetics evaluation

例析层次分析法在景观方案优选的应用

例析层次分析法在景观方案优选的应用

例析层次分析法在景观方案优选的应用1 工程概况锡崖沟风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境内,在陵川县城最东端,晋豫两省交界处,东有马东岭之屏障,西有桦山之阻隔,北有王莽岭之险峰,南有青峰巍之对峙,四山夹隙之地称为锡崖沟。

2 建立风险评估层次模型结合锡崖沟风景区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方案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三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生态效应,瀑布效果和技术因素,八个二级评价指标,分别是耕地损失,崩塌滑坡,人工痕迹,瀑布效果,景观水面,工程投资,施工进度,旅游收益。

锡崖沟景观瀑布规划方案选择的层次分析结构优化模型由目标层、指标层和方案层构成。

2.1模型目标层决策方案的优先排序,得到最优瀑布运行规划方案。

2.2模型指标层根据追求目标、评价指标选择原则,采用下列一级指标及其相应的二级子指标来选择最优的景观瀑布规划方案。

Bl:生态效应,它的二级子指标为:C1耕地损失,C2崩塌滑坡。

B2:瀑布效果,它的二级子指标为:C3水声,C4水形,C5水量。

B3:技术因素,它的二级子指标为:C6岩体稳定,C7后期管理,C8人工痕跡。

2.3模型方案层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以上分析,建立锡崖沟景观瀑布方案选择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图3-1 层次结构图模型3 最佳方案选择首先进行专家咨询工作,各专家对层次模型中的各因素权重进行评判,并求得五位专家评判的加权平均,建立判断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层次总排序系数即评价指标的权重。

依次由上而下计算方案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值,其方法是用下一层各个因素的权重与上一层次因素本身的权重进行加权综合。

实际计算中可以用表格形式分步计算,既先计算指标层相对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系数,然后计算方案层相对指标层的相对重要性系数,最后综合计算方案层相对于最高层的权重,权重最大者为最佳方案。

根据前面所讲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如下:(1)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校验经计算最优方案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为3.0385;权向量为WZ={0.2583,0.637,0.1047};一致性指标为CI=0.0193;一致性比率CR=0.0332<0.1通过一致性校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次分析法在大学校园景观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大学校园建设掀起热潮。

由于普遍缺乏对使用者需求的充分重视,导致建成景观的实际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本文基于调研获得第一手数据,综合运用专家法及层次分析法,将建立的校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一期建成景观进行实证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改进对策,为未来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及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景观评价;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AHP)
1 景观评价研究综述
我国在传统风景美学理论领域发展较早也比较成熟,但是科学、系统的风景美学研究在我国还比较落后。

近年来,国内有关专家学者也进行了一些景观评价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的研究;二是对评价方法的研究。

研究的相关文献有:唐东芹等(2001)园林植物景观使用状况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张智宏(2004)利用语义评价量表法对中国农业大学校园绿地空间进行主观感受评价研究;侯惠(2007)用AHP法对住宅小区景观进行评价研究;姚雪艳(2007)对我国城市住区景观环境评价体系进行初探;郑文俊等(2009)对桂林工学院雁山校区校园景观满意度进行测评研究。

对已有文献研究总结发现,对于高校景观的研究偏重设计,对整个校园景观在设计和使用后的评价关注不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且较少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相对具体的改造建议。

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指标体系建立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校园景观评价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景观评价指标根据研究的侧重及研究者的主观意愿有不同的选取结果,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的规定,但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等原则。

本文依据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及专家意见,结合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一期景观建设实际情况,通过预调研对评价指标进行不断验证与修订,最终选取了21项评价指标。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对该校区一期建成景观进行准确评价,在选取21项评价指标基础之上,将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即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一期景观评价U;第二层为准则层,下设五个一级指标U1~U5,分为总体景观、建筑景观、植物景观、小品与公共设施景观、水体景观;第三层为指标层,分为21个二级指标(见下图)。

3 校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3.1 研究对象概况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呈贡大学城内,南邻云南民族大学,西邻规划的教工住宅区,北接云南师范大学,东靠龙潭山。

从2003年云南省政府同意学校在昆明呈贡建设新校区,到2008年9月第一批学生入住新校区,再到如今校区的全面启用,呈贡新校区正处于陆续的建设与使用中,一期规划用地1991.04亩,最高海拔点1978.9米,可鸟瞰滇池远景。

3.2 调研数据来源
(1)问卷设计
本次论文调研问卷分为问卷一、问卷二和问卷三,问卷一是针对各类使用者(包括专家)的景观使用总体情况调研;问卷二根据被调查者主观感受对21项评价指标打分,指标的测量方法采用李克特(Likert)量表法,利用语义学标度分成五个测量等级: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问卷三是只针对专家进行的指标两两重要性比较表,重要性量化依据1~9标度法(表1)。

(2)问卷发放
本次使用的调查问卷来源于2011年3月对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在校学生、教师、校园管理者及建设者等的调查。

包括纸质问卷及网络问卷。

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网络问卷40份,纸质问卷160份(其中专家10份)。

回收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86份。

3.3 校园景观评价值的计算
(1)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的建立是以评价指标两两重要性比较为基础的。

首先将问卷中重要性的比较根据表1的描述转化为得分,以一级指标的个数5为例,可以得到一级指标中5个元素的重要性得分,分别令之为:a、b、c、d和e;然后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的行和列分别为指标U1,U2,U3,U4,U5,判断矩阵中的任何一个元素我们令之为aij,i,j=1,2,…,n,这里的n为5,i和j分别代表矩阵中行元素和列元素的行数和列数。

而aij=[SX(]ai[]aj[SX)],其中ai为指标Ui的得分,aj为指标Uj的得分见表2。

同理,可以写出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矩阵维数为n×n,其中n为二级指标的因素个数。

(2)权重的确定
设判断矩阵An×n的最大特征根为λmax,其相应的特征向量为ω,解判断矩阵An×n的特征根。

Aω=λmaxω,所得ω经归一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元素对于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向量。

权重的计算方法很多,这里采用方根法,其计算步骤如下:
①计算几何平均值
计算判断矩阵中每行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值,得到向量M=[JB((][HL(4]m1[]m2[]…[]mn[HL)][JB))]T,其中,mi=n[KF(][DD(]n[]j=1[DD)]aij[KF)],i,j=1,2,…,n;
②归一化处理
对列向量做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对权重向量ω=([HL(4]ω1[]ω2[]…[]ωn[HL)])T,其中ωi=[SX(]mi[][DD(]n[]j=1[DD)]mj[SX)],j=1,2,…,n,我们令一级指标的表达式为:S=([HL(4]S1[]S2[]…[]Sn[HL)])T,二级指标的表达式为ωi=([HL(4]ωi1[]ωi2[]…[]ωini[HL)])T,其中i为第i个二级指标,ni为第i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个数。

③计算最大特征值
计算An×n的最大特征值λmax,其近似计算公式如下:λmax=[SX(]1[]n[SX)][DD(]n[]n=1[DD)]mj[SX(](Aω)i[]ωi[SX)],式中(Aω)i是权重向量ω左乘An×n得到的列向量Aω中的第i个分量。

(3)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是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必要步骤,只有判断矩阵通过了检验,算出的权重才有意义,否则得到的权重不是指标真实的权重;如果一致性检验通不过,就要重新处理数据,调整判断矩阵,得到新的一组权重,直至一致性检验通过为止,否则上述过程将重复。

一致性检验指标为C.I.=[SX(]λmax-n[]n-1[SX)],其中n为判断矩阵阶数。

若随机一次性比率R.I.=1.12,C.R.=[SX(]C.I.[]R.I.[SX)]<0.10,则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取值见表3。

(4)计算最终得分
最终得分计算公式可以表述为:
Score=[DD(]n[]i=1[DD)]Si&#8226;Ci,其中Si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权重;Ci 为第i个指标的平均得分,计算结果见表4。

4 评价结果分析与景观改进对策
4.1 评价结果分析
(1)校园景观评价综合得分“S”分析
由表4评价结果可知,该校园景观评价总体得分值约为2.89,对照表5,处于“一般”状态。

在分项景观评价中,以校园建筑景观U2和总体景观U1评价值较高,得分分别为3.13和2.89,都处于“一般”状态。

而校园植物景观、小品及公共设施景观和水体景观评价值分别为2.85、2.83和2.56,虽然也处于“一般”状态,但得分偏低,处于“一般”标度的得分值边缘。

由于呈贡校区处于逐步建设之中,校园各项设施,特别是绿化、公共设施小品和水景等还处于建设阶段,景观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故评价值比较低。

总的说来,呈贡校区一期景观的规划与建设要改善的地方还很多,景观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