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适用探究
浅析知识产权侵权损害的赔偿

行研 究 , 确 知 识 产 权 侵 权 损 害 赔 偿 的原 则 , 出 比较 科 学 的 明 找 赔偿计 算 方法 。 保 护知识 产权 , 法律 更 加公正 、 法 、 对 使 合 快 捷、 效具有重要意义。 有
权 利 人 就 有 权 提 起 民 事诉 讼 并 通 过 人 民法 院 的 判 决 强 制 其 承 担 民 事 赔 偿 责 任 。赔 偿 损 失 是 《 民法 通 则 ) < 、 专利 法 ) < 标 、商 法 ) < 作 权 法 》 知 识 产 权 法 规 定 的 多 种 具 体 侵 权 民 事 责 和 著 等
任形 式的一种。 对 财 产 权 和 人 身 权 造 成 损 害 的 侵 权 行 为 的表 现 形 态 , 与
1 知识 产权 侵权 摄謇 赔偿 的含义
根据 我 国 民法 和 知 识 产 权 法 理 论 ,知 识 产 权 侵 权 损 害 赔 偿 通 常包 括 三 重 含 义 : 先 , 是指 一 种 权 利 人 与 加害 人 之 间 首 它
[ ] a l G m l . e ln s o e. e 1 W o c c . P c o e 2 P u a b e M r i t n N i o d o k U l s &
只 能 被 该 领 域 通 过 授 权 的用 户 查 看 。此 外 , 汽 车 制造 商 的 角 从 度 上 看 , 想 保 证 C M 系统 的 有效 应用 , 须 让 经 销 商 受益 。 要 R 必
维普资讯
ANJ CI E& T CHN OGY I S E N NC E OL
户 直 接 接 触 , 要通 过 经 销 商 来 了解 客 户信 息 ; 销 商 一 方面 需 经 乐 于 接 受 制 造 商 通 过 网站 和其 它 媒 介 得 到 的 销售 线 索 和 潜 在 顾 客 信 息 , 一 方 面 又 不 愿 共 享他 们 收 集 到 的 潜 在 客 户 信 息 。 另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 2017 理解与适用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 2017 理解与适用1.引言专利侵权是指他人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对专利权范围内的技术活动进行了使用、制造、销售、进口或者贮藏等侵权行为。
专利侵权的判定一直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争议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最高法院于2017年发布了《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17年专利侵权指南”),该指南对侵权的认定、举证责任、侵权损害赔偿等多个方面做出了细致的规定。
2.专利侵权指南解读根据2017年专利侵权指南,对于侵权的认定,主要应从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和举证责任三个方面进行审查。
侵权行为应当明确表示在实施侵权行为时,是否涉及了专利权人的专利权利益。
而侵权责任则涉及到侵权方的过错程度,实施侵权行为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或者过失。
另外,举证责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指南中明确了侵权方和被侵权方在举证责任上的区别。
3.专利侵权指南的适用2017年专利侵权指南的发布对于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规范了相关的法律适用,也为专利权人和侵权方之间的纠纷解决提供了依据。
在具体应用时,需要结合具体案情和相关证据进行判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适用专利侵权指南时,不仅要考虑到指南本身的规定,还需要综合考虑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实际情况。
4.对于专利侵权指南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2017年专利侵权指南的发布是非常及时和重要的。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保护知识产权对于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
专利侵权指南可以为专利侵权案件的司法审理提供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创新成果,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新活动。
5.总结2017年专利侵权指南的发布,为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为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专利侵权指南的规定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和适用专利侵权指南,为侵权案件的解决提供更为准确和合理的判决。
专利侵权诉讼中法定赔偿的适用

专利侵权诉讼中法定赔偿的适用陈志兴内容提要:“法定赔偿适用比例高”“赔偿数额相对偏低”等现象与专利权人主张适用法定赔偿 的比例高且很少提交证据直接相关。
法定赔偿适用遭受诟病的实质在于“赔偿数额相对偏低”,不能 真正达到保护专利权的目的,但并不能因为“适用比例高”而否定法定赔偿的价值。
法院应以“加大 保护力度”为导向,通过灵活运用证据规则、鼓励法官自由裁量等方式,尽可能地让法定赔偿的数额 与专利权的市场价值、创新程度相适应。
法定赔偿不应设置下限。
关键词:法定赔偿专利侵权诉讼专利法修改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statutory compensation is high, while the amount of indemnity is relatively low,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high rate of claiming statutory compensation, but lacking of evidence submission by patent holders. The true reason why statutory compensation is much criticized lies in the relatively low amount of indemnity, which cannot provide genuine protection for patent right. However, the value of statutory compensation should not be denied. The courts should seek to increase the protection of patents by using the rules of evidence flexibly and giving more discretion to judges, and try to enable the amount of statutory compensation to be compatible to the market value and the innovation level of patents.KeyWords: statutory compensation; patent infringement litigation; patent law revision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确立,科技创 新成果,尤其是专利权司法保护问题的社会关注 度越来越高,甚至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不少与 此有关的提案(议案)。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之探析

【】 刘永. 2 论我 国知 识产权侵 权损害赔偿 的 归责原则 【] 宿州学院学 报, J.
2 5,8. 00
[】 崔玲蛾 . 知识 产权的侵 权损 害赔 偿 制度 【] 法制研 究, 0 , . 3 论 J. 2 48 0 [J 闰曙光 , 4 王安峰 . 浅论侵 害知 识产权 损害赔偿 的 归责原则 [】 东 南 J.
根 据我 国 民法 以及 知识 产权 理 论 , 识产 权侵 权 损害 赔偿 通 常包 括 以 知 下 三方 面 的含 义 : 首先 , 是指 一 种权 利 人 和加 害人 之 间 的权 利义 务 关系 , 它
即公 民、 人 和其 他 民事 主体 依法 享 有 的著 作权 、 法 专利 权 、 标权 等 知识 产 商
硕 士研 究 生,研 究方 向为 企 业法;
2 6 3
中 子商务 . 00. 1 国电 I 1 1 2
要 意 义。
【 关键 词 】侵权 损 害赔 偿 归 责原 则 赔 偿 范 围
中 图 分 类 号 :D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 0 7 2 1 ) 一 3 - l 3 0 9 4 6 ( 0 1 2 6 0l 0 l 随着 时代 的进 步和社 会 的发 展 , 识在 现代 社会所 占比重越 来越 大 , 知 与 人们 的 日常 生活也 越来越 联系 紧密 , 信息 社会 要求法 律对于 知识 产权给 予更
还 是过 失 , 不论 行为 人 是否 受 刑事 、 也 行政 制裁 , 应 当就 财产 损失 的多少 均
确定 民事赔偿 的范 围 。 罚性 原则 是指基 于行为 人故 意实施 的恶 意行 为或者 惩 重大 过 失行 为 , 以处罚 行为 人 、 求抑 制 效果 、 追 对受 害 人和 社 会提 供法 律 救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计算方法适用论要

一
基 金 项 目 :本 文 系海 南 省教 育厅 高校 科 研 项 目 “ 南 省 上 市 公 司 自主 知 识 产 权 培 育 发 展 和 保 护 现 状 、 问 题 及 解 决 对 海
策 ” 的 阶段 性 成 果 . 项 目编 号 :H s 2 0 — 8 jk 0 9 0 。
文 献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1 0 - 2 7 ( 0 , 1 0 1 — 5 0 7 8 0 2 1 )0 — 1 5 0
、 . .
一
中 途 分 类 号 :D 2 .2 9 34
一 ; 遥_ 、. . 一
一
; 、
;
收 稿 日期 :2 1 — 2 1 001— 0
~ . . .
害 赔 偿 额 的计 算 方 法 实 际 损 失 的 确 定 可采 取 权 利 产 品 销 量 下 降计 算 法 、 成 本 增 加 计 算 法 、价 格 腐 蚀 计 算 法 ,侵 权 所 得 以侵 权 产 品 在 市 场 上销 售 的 总 数 与 每 件 侵 权 产 品 的 营 业 利 润 或 者销 售 利 润 之 积 得 出, 许 可 使 用 费 可按 固 定 许 可 费确 定 法 、惯 例 确 定 法 、 虚 拟 自愿 协 商 法 、 分析 法计 算 ,适 用 法定 赔偿 时应 考 虑 多种 因素 。 关 键 词 :专 利 侵 权 ;损 害 赔偿 额 ;计 算 方 法
- . . |
一 一 额
:
: .. - . .- . . .J ..
嚣, 一 .
I_ ' :.
口 刘 远 山 ,余 秀 宝 ,李伟 文
( 南 大 学 ,海 南 海 海口
专利侵权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是什么

专利侵权赔偿标准和计算⽅法是什么依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经注册的专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不得⾮法侵犯他⼈的注册专利,如果侵犯注册专利的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那么专利侵权赔偿标准及其计算⽅法是怎样的?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专利侵权赔偿标准和计算⽅法是什么专利侵权赔偿标准是什么《民法典》第1000条规定:“⾏为⼈因侵害⼈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为的具体⽅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
⾏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效裁判⽂书等⽅式执⾏,产⽣的费⽤由⾏为⼈负担。
”最⾼⼈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若⼲问题的解答》第4条规定:专利侵权的损害赔偿,应当贯彻公正原则,使专利权⼈因侵权⾏为受到的实际损失能够得到合理的赔偿。
专利侵权的损失赔偿额可以按照以下⽅法计算:(⼀)以专利权⼈因侵权⾏为受到的实际经济损失作为损失赔偿额。
计算⽅法是:因侵权⼈的侵权产品(包括使⽤他⼈专利⽅法⽣产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使专利权⼈的专利产品的销售量下降,其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利润所得之积,即为专利权⼈的实际经济损失。
(⼆)以侵权⼈因侵权⾏为获得的全部利润作为损失赔偿额。
计算⽅法是:侵权⼈从每件侵权产品(包括使⽤他⼈专利⽅法⽣产的产品)获得的利润乘以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所得之积,即为侵权⼈所得的全部利润。
(三)以不低于专利许可使⽤费的合理数额作为损失赔偿额。
对于上述三种计算⽅法,⼈民法院可以根据案情的不同情况选择适⽤。
当事⼈双⽅商定⽤其他计算⽅法计算损失赔偿额的,只要是公平合理的,⼈民法院可予准许。
专利侵权赔偿计算⽅式⾼院规定第⼆⼗条第三款:“侵权⼈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
侵权⼈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般按照侵权⼈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
专利败诉赔偿标准

专利败诉赔偿标准一、专利诉讼赔偿标准是怎样的1、专利侵权产生纠纷,专利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赔偿的标准按以下方式计算:(1)、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2)、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3)、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一条二、专利侵权应承担那些法律责任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一)行政责任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二)民事责任1、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3、消除影响。
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达到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刑事责任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依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赔偿的数额,依据实际造成损失或者获利的利益计算;难以约定损失或者获利的,按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许可费难以确定的,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实证角度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规则解析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专利总719期第二十一期2020年7月实证角度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规则解析马晓怡胡光(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摘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价值对保护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激励知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率极低,适用规则尚不健全,直接影响其制度价值发挥,原告怠于行使其举证权利或举证不充分及知识产权市场价值低是导致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不高的直接诱因,为促进法律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应该得到规范指引。
关键词:实证;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中图分来号:D923.4;D92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21-00076-041引言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在专利、著作权等领域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强化民事司法保护,有效执行惩罚性赔偿制度”。
知识产权立法及司法实践或是已然对之作出有效回应,或是即将对之予以及时接纳。
2013年的《商标法》明确规定商标惩罚性赔偿制度,2017年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明确将推动在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中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构建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制度的重点内容。
2021年6月1日即将施行的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亦都引入了惩罚性赔偿。
知识产权行为有权请求惩罚性赔偿的权利。
但在司法实践中,囿于各种原因,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仍存在诸多困境,一方面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几率极低,另一方面诉讼当事人因主客观原因无法有效启动惩罚性赔偿规则。
从应然角度而言,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应遵循基本规则。
2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状况的实证考察本文以实证分析为基本研究方法,在样本搜集时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为序,以“侵害商标权”“著作权侵权”“专利侵权”为关键字,“民事案件”“中级法院”为选样范围,“2020”为裁判年份,不设定地域和法院,并将同一原告案件合并选一,共选取200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民事判决书作为分析样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适用探究
专利是创新的重要保护手段,而专利侵权则是对创新者权益的侵害。
在专利侵权案件中,损害赔偿的准确计算是维护创新者权益的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我国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的适用上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
首先,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的确定受到司法解释和相关法律的指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最高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应当包括实际损失、被侵权人因专利侵权行为取得的利益、合理支出等三个方面。
然而,在具体案件中,如何确定这些因素的数额仍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的适用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根据《解释》,法院应当综合考虑专利的市场价值、专利权利人的损失程度、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等因素进行量化计算。
然而,这些因素的具体衡量标准仍然不够明确。
例如,在计算专利的市场价值时,应当考虑专利的技术先进性、市场需求程度等因素,然而如何具体量化这些因素仍然存在争议。
再次,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的适用需要权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方面,专利侵权行为给创新者造成了实际损失,应当通过损害赔偿予以补偿。
另一方面,过高的损害赔偿标准可能会对侵权人造成巨大负担,甚至阻碍了创新的进程。
因此,在确定损
害赔偿标准时,需要平衡双方的权益,既要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也要考虑到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的适用是一个复杂而有待探究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创新者的权益,我们需要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相关规定,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公正性。
同时,应当加强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能力和专业性,提高判决的准确性和公信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究和完善,才能更好地适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为创新提供更有力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