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礼仪规范
小学教师文明礼仪规范

小学教师文明礼仪规范小学教师文明礼仪规范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应该有严格的礼仪规范,那么,以下是CN人才公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小学教师文明礼仪规范,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教师文明礼仪规范1仪表、仪容、仪态礼仪仪表要求:教师服饰要求整洁、文雅、大方、美观。
切忌过露、过透、过紧。
夏天忌穿背心、吊带衫、超短裙和拖鞋。
表情要求:教师要有职业微笑的意识。
真诚的微笑,是待人友好热情的标志。
仪容要求:男士不留长发;女士可适度淡妆,发型要大方得体,不染指甲和过分夸张的发色。
仪态要求:立姿要挺拔、自然;走姿要从容、自信;坐姿要端庄、文雅。
进出校门礼仪进入校门时,将工作牌佩戴在左胸前。
主动向门卫及值班教师问候:“早上好”“下午好”“你好”,或者点头示意。
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指定地点,整齐排好车辆。
离开校园时,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校门口,主动与门卫及值班老师道别:“再见”,或点头示意。
在校内或进出校门时,也应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
在校园遇到同事或来宾,应主动微笑地问候、致意。
校内一律以岗位职务相称;对外了解对方职务的,以职务相称。
行走在校园中,不随手扔杂物,看到杂物主动弯腰捡拾,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榜样,一起维护校园的公共卫生。
教师课堂礼仪进教室前,教师应整理好上课用品,并检查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关闭通讯工具,或将通讯工具设置成无声状态后,放置在办公室的安全地方。
上课开始时,组织教学的礼仪:上课预备铃响,教师和蔼、微笑地走进教室,轻轻、稳当地摆放好上课用品,并了解学生上课准备情况。
上课铃响,教师从容走上讲台,然后肃立(规范地立正)。
教师:“上课!” 班长:“起立!”。
教师:“同学们好!”全班同学:“老师好!”。
教师面带笑容,用温和的目光把全班同学环视一遍:“请坐!”。
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的礼仪。
总的要求是:微笑、和气、文雅、不恶语伤人。
用普通话教学,并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
学校教师文明礼仪规范

学校教师文明礼仪规范(试行)一、公共礼仪(一)仪表礼仪1着装端庄大方,搭配协调,不穿奇装异服。
2、重要场合着正装。
3、体育教师从事教学时应着运动服、运动鞋等。
4、男教师不留长发、胡须,保持面容整洁。
5、女教师不化浓妆,不染彩发,不在公共场合化妆。
6、女教师佩戴饰物选择适当,不戴奇形怪状饰物。
(二)握手礼仪1行握手礼时应主动伸手。
2、女性主动伸手时,男性方可伸手行握手礼。
3、握手时用力适度。
4、控制好握手时间,一般3~5秒。
(三)电话礼仪1接打电话时先问好,并先作自我介绍。
2、通话时语言简洁明了。
3、挂断电话前说"再见"或'W O4、通话时间不宜太长,音量适中。
5、不用办公电话办私事。
(四)言谈礼仪1谈话谦虚真诚。
2、语言干净利索。
3、语言富有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
4、不说脏话、粗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
(五)行为礼仪1、不做危险举动。
2、不做有违公德的行为。
3、不做粗鲁动作。
(六)驾车礼仪1按交通标志行车,不闯红灯,不酒后驾车。
2、速度适中,不强行超车,不接打手机。
3、带好安全带,不与乘车人讲话。
4、确需鸣笛提示对方时,注意鸣笛时间,一般不超过3秒。
晚上和特定场合做到不鸣笛。
5、晚上驾车与对方会车时,注意灯光切换。
6、停车时遵照当地环境,规范停车。
二、教育教学礼仪(-)课堂礼仪1上课信号响起,教师步入讲台,学生认真敬礼,教师鞠躬答谢,礼毕,请学生落座,气氛要庄重,感情要真切。
2、下课信号响后,教师停止讲课,待学生站好后,履行结束礼仪,师生互相道别。
3、使用礼貌用语。
4、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目光专注于学生。
5、辅导耐心细致,亲切热情,循循善诱。
6、尊重学生人格,爰护学生自尊心。
7、站着授课,并站稳站直,不要把手插在口袋内。
8、授课需在讲台走动时,步伐轻盈,步幅适当。
9、运用手势,随教学内容自然呈现,大方得体。
10、板书工整清晰,条理分明。
(二)教学语言礼仪1讲课语言遵循学科要求,表意准确严谨。
教师仪态礼仪的标准

教师仪态礼仪的标准
教师仪态礼仪的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着装整洁:教师应穿着整洁、干净、得体的职业装,避免过于暴露或过于庸俗的服装,遵循学校的着装规范。
2. 仪表端庄:教师应注意个人形象的仪表端庄,保持良好的仪表仪容,包括发型整洁、面容亮丽、体态优雅等,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 注意言谈举止:教师应言辞文明、礼貌,语速适中,声音宏亮而不失温和。
避免粗鲁、低俗、冷嘲热讽等不适当的言行举止。
4. 行为得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行为得体,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不大声喧哗,不随意进出教室等。
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5. 与学生和家长交往: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交往中,应遵循礼貌、尊重和平等的原则,言谈举止亲切友善,积极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建议。
在处理问题时要公正、客观,不偏袒任何一方。
总之,教师仪态礼仪标准要求教师在外表形象、言谈举止、行为举止和交往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要以示范和激励学生为目标,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礼仪规范

教师礼仪规范
教师礼仪规范礼仪导语,您所欣赏的本篇有409文字共,由许东锋精心整理发表。
假如你对这文章感觉哪里不好,请告诉我们! 1. 穿着整洁:教师应该穿着整洁,不要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适的服装。
2. 言谈举止得体: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要说粗话或使用不当的语言。
3. 尊重学生: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不要使用侮辱性的语言或行为。
4. 保持专业形象:教师应该保持专业形象,不要在学生面前吃东西、喝酒或吸烟。
5. 保持良好的沟通: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不要使用威胁或恐吓的语言。
6. 保持礼貌:教师应该保持礼貌,不要对学生发脾气或使用___。
7. 保持耐心:教师应该保持耐心,不要对学生失去耐心或急躁。
8. 保持诚信:教师应该保持诚信,不要作弊或骗取学生的信任。
9. 保持教育公正:教师应该保持教育公正,不要对学生有
偏见或歧视。
10. 保持教育热情:教师应该保持教育热情,不要对教育失去热情或动力。
2024教师文明礼仪细则

2024教师文明礼仪细则旨在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提升教师的形象和职业素养。
以下是细则的要点:1. 仪容仪表:- 教师应穿着整洁,着装得体,符合职业形象。
- 教师不得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得体的服装。
- 教师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和整齐的发型。
2. 专业沟通:- 教师应使用正确的措辞和文明的语言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沟通。
- 教师应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和得体,避免使用粗俗或侮辱性语言。
- 教师应尊重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倾听并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和关切。
3. 课堂礼仪:- 教师应准时到达课堂,做好课堂准备工作。
- 教师应注意言行举止,不得恶意批评、讽刺或羞辱学生。
-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4. 尊重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 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 教师应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
5. 社交礼仪:- 教师在社交场合应保持得体的行为和礼仪,代表学校的形象。
- 教师应注意言谈举止,避免涉及敏感话题或传播不实信息。
- 教师应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和支持。
6. 纪律要求:- 教师应严格遵守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纪律要求。
- 教师应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行为。
- 教师应恪守职业道德,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安全。
这些细则旨在建立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促进师生和睦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所有教师都应遵守并践行这些规定。
如有违反,学校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教师礼仪仪容仪表的规范要求

教师礼仪仪容仪表的规范要求教师礼仪仪容仪表规范要求教师是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教师,理应注重维护教师的形象,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教师礼仪仪容仪表规范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必须遵守的准则,下面将详细介绍教师礼仪仪容仪表规范要求。
一、仪容仪表要求1.穿着整洁:教师的着装应当整洁、得体、端庄,不应过于暴露或过于浮夸。
对于男教师,应穿着干净整齐的正装,搭配得体的领带和鞋子;女教师应穿着得体的套装或连衣裙,不宜佩戴过多的饰品,妆容轻淡。
2.仪态端庄:教师应保持仪态端庄,举止得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站立或坐立端正,保持双脚平行,不宜乱动或趴在课桌上;坐姿应端庄,不宜趴在讲台上;走路时应保持直立,不应缓慢或匆忙。
教师的动作应轻柔流畅,不应过于夸张或嘈杂。
3.用语文明:教师言语应文明得体,不应使用低俗或粗鄙的语言。
在与学生交流时,应用亲切的语气传授知识,尽量避免批评或贬低学生。
在与同事交流时,应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思想,不应冲动或咄咄逼人。
4.面带微笑:教师应面带微笑,给学生和同事以和善、亲切的印象。
微笑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表达,能够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仪表礼仪要求1.尊重他人:教师应尊重学生和同事,不应随意挖苦、嘲笑或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对于学生,教师应平等对待,不应歧视或偏袒学生;对于同事,教师应相互尊重,多一些谅解和包容。
尊重他人是维护教育环境和谐、稳定的前提。
2.注重卫生:教师应注重个人卫生,保持清洁整洁的状态。
教师在教学时要洗净双手,指甲要修剪干净,不应带有异味或过多的化妆品。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及时刷牙漱口,注意口气清新。
3.维持距离:教师应跟学生和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过于亲密的关系会导致教师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受到质疑。
教师要善于保持适当的距离,既能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能确保个人尊严和职业形象。
4.遵守公共秩序:作为一名教师,应当遵守公共秩序,不得违法乱纪,从事无关的活动。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教师作为一份重要的职业,其形象和言行举止都承载着社会对其职业道德的期待。
在学校中,教育者更应该具备一些文明礼貌的基本素养,用正确的方式和态度去引导和教育学生,启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个人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和遵守一些文明礼仪规范,以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
1.形象仪容规范教师的外表仪容在学校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直接关系到师生形象。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打扮,不要穿着暴露或过于花哨的服饰,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同时要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干净,不要留下不洁的印象。
2.语言礼仪规范语言交流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要注意用词的适当和用语的规范性。
不要随意使用脏话和粗话,更不要用歧视性语言与学生交流。
在讲课过程中,要避免使用口胡、口语和方言等不规范的语言,让学生能够听懂、理解和接受。
3.待人礼仪规范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付费者,更是他们的榜样和引导者。
在学校中,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和关注每一个学生。
不要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如意或其他原因而对其表现出不耐烦或是无理取闹的态度。
同时,也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关注学生的情绪、需求和困难,做到平易近人和备受尊敬。
4.工作礼仪规范教师的工作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如良好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管理的有效性等等。
教师应该准时到达学校和课堂,不到学校或迟到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
同时,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学生的正常管理,不管是课堂还是校园,始终要保持一定的规范和原则。
总结所以说,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是一种职业素养的体现,也是教育者在学校中塑造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情感和需求,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教师的关爱和关心。
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
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

学礼仪.讲文明
卢集小学教师礼仪规范
一、仪容仪表清新端庄
1、衣着体现职业特点,清新端庄,整洁美观。
2、发型简洁,发色自然,妆容得体,饰品搭配协调、雅致。
二、言谈举止文明大方
3、谈吐文雅,举止文明,待人接物,真诚坦荡。
4、语言规范,语速适中,语气亲切,语音清晰,语意准确。
5、师生间微笑交谈,平等沟通;同事间主动问候,热情回应,保持良好的
团结协作关系。
6、尊重家长,与家长交谈谦和、诚恳;接待家长热情有礼,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三、公共场合儒雅风度
7、公共场合,自觉保持良好形象,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
8、尊重风俗,守时守信;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女士优先;举止得体,气质儒雅。
四、网络通讯恪守公德
9、上班时间不煲电话,不上网聊天、玩游戏。
10、在网络活动中,自觉遵守网络文明,自觉抵制不健康的、非法的、低俗的网站和内容;恪守公德,诚信为本,做到尊重他人,尊重他人隐私;不造谣、诽谤、谩骂和制造流言等,不损害或搅乱他人工作与生活。
五、师表形象率先垂范
11、师生关系平等,尊重学生人格。
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经常和学生交流,倾听学生心声;不歧视、讽刺、挖苦、体罚学生。
12、按时进课堂,学生起立时教师及时还礼。
上课时教师目光亲切、有神;站着讲课,与学生交流,多用“请”字;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不携带通讯工具进课堂。
13、不在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合喧哗;会议期间,手机置静音或关闭,不接听手机、不发送和阅读短信;不随意走动;不吸烟;不做其他可能扰乱会场秩序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礼仪规范
1. 仪表端正
小学教师应注重自身的仪表形象,包括着装整洁、仪态端庄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要求和建议:
- 穿着整洁、得体,避免过于暴露或不得体的服装。
- 注意个人卫生和身体清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 避免过度的化妆和显眼的饰品,保持自然的妆容。
- 保持良好的站姿和行走姿势,不要摇摆或随意走动。
- 养成微笑的惯,给学生以正面的心理暗示。
2. 语言文明
小学教师的语言应言之有物,表达清晰,文明用语。
以下是一些建议:
-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词汇。
- 注意语速适中,不要说得过快或过慢以致无法听懂。
- 注重语气的抑扬顿挫,有节奏感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 避免使用粗俗、侮辱性或歧视性的言语。
- 善于称赞和鼓励学生,给予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支持。
3. 尊重学生
小学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平等对待。
以下是
几个重要方面:
- 不歧视或偏袒任何学生,给予他们平等的待遇。
- 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 不进行人身攻击或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行为。
- 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和友善交往。
4. 专业素养
小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以下是一些要求:
-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不从事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
- 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参与不良行为或违法活动。
- 对学生进行平等、公正、客观的评价,不偏袒任何学生。
- 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不断研究和更育理念。
以上是小学教师礼仪规范的一些基本要点,希望小学教师能够严格遵守,并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小学教师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