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式提问
逻辑性差怎么办?试试这4个“苏格拉底式提问”

逻辑性差怎么办?试试这4个“苏格拉底式提问”好的逻辑就像多米诺骨牌,看上去是一个个独立事件,但只要第一块倒下,其他的也随之倒下。
为什么逻辑能力强的人看上去更有“大公司的范儿”?领导说我逻辑混乱,这病怎么治?好逻辑就是最科学的逻辑吗?01.为什么逻辑能力强的人看上去更有“大公司的范儿”根据一项调查,大公司HR在挑新人时,最看中的职业素质就是“逻辑能力”。
为什么大公司这么关注员工的逻辑能力呢?因为部门多,层级多,协作多,沟通成本很高,所以每个人都力争用最短的时间了解情况,或者把工作交流清楚,这就是逻辑能力。
为什么语文课一天到晚要你总结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不是想让你当作家,而是让你看起来很像是大公司要的那种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就业率。
当然,坏的方面也有,束缚了你的思维。
职场上的逻辑能力可以分为观点总结能力(从材料到观点)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观点到语言),今天只讲前半个——如何形成一个有说服力的观点?02.好的逻辑就是一串多米诺骨牌从一个故事开始。
抗战时,有一个叫浦熙修的新闻记者,在重庆机场采访,看见宋霭龄走下飞机,怀里抱着一条狗,身边跟着一群狗。
她转眼又看到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先生没有接到他的夫人,失望而归,因为香港沦陷后,大批官员家属逃难,导致飞机票一票难求。
为了避开新闻审查,浦熙修把这条“负能量”的新闻变成两条中性消息,“宋霭龄带着一群狗下飞机”和“王云五没有接到夫人”一起见报,立刻引起舆论哗然。
所以逻辑性,就是在两件事情之间建立因果关系。
好的逻辑就像多米诺骨牌,看上去是一个个独立事件,但只要第一块倒下,其他的也随之倒下。
试比较下面三个人说的三组句子:甲:销售额增加了10%,客单价平均增加了20%。
乙:随着客单价平均增加了20%,销售额增加了10%丙:客单价平均增加了25%,而销售额仅增加了10%,说明新增客户呈下降的趋势。
一眼就能看出,这三句话的逻辑性一句比一句强。
分析原因,甲只是说了两件事,乙点出了两件事的时间关系,而丙为两件事建立了新的因果关系。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积极意义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积极意义
苏格拉底问答法,又称为苏格拉底式对话,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倡导和使用的一种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方式。
它通过提问和回答的对话形式,引导人们思考并发现问题背后的真相。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激发思考:苏格拉底问答法强调自我反思和质疑,通过提问启发人们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意义。
这种思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人们形成批判性思维,拓展视野。
•深化理解:通过提问和回答,在对话中逐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有助于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苏格拉底问答法可以帮助人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达到更全面的认知。
•促进学习:苏格拉底问答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通过思辨和对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思辨能力:苏格拉底问答法通过独特的对话方式,培养和锻炼人们的思辨能力。
在对话中,人们需要分析、推理和归纳,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苏格拉底问答法不仅仅是一种思考工具,更是一种培养人们思维能力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教育方法。
它以对话的形式,激发人们思考的热情,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HRBP提问技巧——“苏格拉底”提问法

知识点1、什么是“苏格拉底提问法”2、如何应用“苏格拉底提问法”3、案例分析4、TIPS一、什么是“苏格拉底”提问法1、“最聪明的劝诱法”苏格拉底,大家都很熟悉,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他创立的问答法被世界公认为“最聪明的劝诱法”。
苏格拉底式提问的方法不是直接告诉别人答案,而是通过引导性提问,通过审查我们信念当中的逻辑,就可以弄清楚:“错在哪里?”“为什么没有道理?怀疑它们的依据是什么?”2、公式WHAT+WHY+SO?+AND?二、如何应用“苏格拉底提问法”1、WHAT——定义与澄清语意(defining your terms)澄清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一种方法吗?主要问题是什么?可以给我们举一个例子吗?可以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吗?对于“第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这个问题为什么很重要?这个问题是容易还是难回答?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根据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什么样的假设?这个问题会不会引起其他的问题?2.WHY——找出思考规则(deciding your rules)对假设问题的提问为什么有人会做这样的设想?在这里假设的是什么? 我们用什么假设来替代? 你似乎正在假设…….我是否正确理解你的意思了?用来引出理由、证据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来举例?你为什么相信这是真的?我们还需要什么信息?能解释一下原因吗?你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是否有理由怀疑这一结果?是什么让你相信的?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听别人说的?你的观点是否受到了某人或某事的影响?SO?——找出证据(finding your evidence)对暗示、结论的提问那会有什么结果?那真的有可能发生吗?可供选择的办法是什么?你说那话是什么意思?如果那样的话,还有可能发生其他的什么事?为什么?AND?——延伸提问(finding your evidence)“还有别的可能吗”B:“头儿,客户说时间排不开,取消了这周的会议”1、WHAT:弄清楚问题A:“会议延期未定还是取消?”“之前的会议时间排的合理吗?”B:“延迟吧,客户临时有点事情,后天出发去杭州。
苏格拉底问答式例子

苏格拉底问答式例子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问答式教学中。
他认为通过问答式的方式,能够让人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发掘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智慧。
下面我将以苏格拉底问答式的方式来举一个例子。
问题:什么是爱情?回答者:爱情是一种感觉,是两个人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感情。
苏格拉底:那么你认为爱情只存在于两个人之间吗?回答者:是的,我认为爱情只存在于两个人之间。
苏格拉底:那么如果一个人独自一人时也可以感受到爱情吗?回答者:不太可能吧,因为爱情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才能产生。
苏格拉底:那么你是否认为家人之间也可以有爱情呢?回答者:当然可以啊,家人之间也会有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感情。
苏格拉底:那么你是否认为朋友之间也可以有爱情呢?回答者:朋友之间也可以有感情,但是不是爱情。
苏格拉底:那么你认为爱情和感情的区别在哪里呢?回答者:爱情是一种更深刻的感情,比如说两个人之间的互相吸引、互相支持等等。
苏格拉底:那么你是否认为爱情只存在于男女之间呢?回答者:我认为爱情不仅存在于男女之间,还可以存在于同性之间。
苏格拉底:那么你是否认为爱情只有一种形式呢?回答者:我不太确定,可能会有不同的形式吧。
苏格拉底:那么你是否认为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支持也可以算作一种爱情呢?回答者:是的,我认为这也可以算作一种爱情。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问答式教学的特点。
他通过反复追问问题,让回答者逐渐深入思考,并且从中发现自己原本没有意识到的想法和观点。
同时,他还能够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多个部分进行讨论,并且从中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见解。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思维来帮助自己更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苏格拉底的反诘法的例子

苏格拉底的反诘法的例子什么是反诘法?反诘法,又称苏格拉底的反问法,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造的一种思维方法。
该方法通过提出系列问题,以引导对方思考,使他们能够自我思考和推理,从而达到理性判断的目的。
反诘法在逻辑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格拉底的反诘法是怎么运用的?苏格拉底的反诘法通常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内在逻辑。
苏格拉底并不给出自己的意见或观点,而是通过问题来引导对话的进行。
他相信,通过自我质疑和思考,人们可以得出真理。
苏格拉底的反诘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引出问题:苏格拉底首先会找到一个有待解答的问题或观点,然后以问题形式提出。
例如,他可能会问:“什么是勇敢?”或者“什么是正义?”等等。
2.持续提问:一旦问题提出,苏格拉底会持续提出更多的问题,迫使对方进一步深入思考。
他可能会使用揭示矛盾、发现逻辑漏洞或者挑战对方观点的方式,引导对方反思。
3.确认对方观点:在对话的过程中,苏格拉底会要求对方确立自己的观点,并尽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双方对话的明确性。
4.增加复杂度:苏格拉底常常会将问题加深或者扩展,使对方不得不重新思考并给出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回答。
他通过追问和挑战对方的理解和推理能力,使对方的观点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
5.辩解自己观点:在对话的最后阶段,苏格拉底通常会要求对方总结和辩解自己的观点,以检验对方是否真正理解了问题并能够完整、合理地回答。
苏格拉底的反诘法的例子下面是一个经典的苏格拉底的反诘法的例子,以帮助说明该思维方法的应用和效果。
场景:两名学生在讨论课程安排问题。
苏格拉底:你认为教授应该怎么样安排课程?学生A:教授应该按照课程计划上课。
苏格拉底:那如果有学生对某个章节的内容没有理解,教授应该怎么办?学生A:教授应该耐心解释,或者提供额外的辅导材料。
苏格拉底:好的。
那如果有学生对其他章节的内容已经理解透彻,觉得浪费时间重复学习,教授应该怎么办?学生A:那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苏格拉底式提问实例

苏格拉底式提问实例
应该在对新单元有所了解之后,运用这种以教师提问为主的对话形式:教师:我们的全球气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斯坦: 在逐渐变暖。
教师: 你怎么知道气候在变暖?有什么依据吗?
斯坦: 新闻一直在报道。
说:天气不像过去那样冷了。
我们听到的全是这样的说法。
教师: 还有别人听到过这样的消息吗?
丹尼斯:
教师: 你是不是在说:你是从新闻广播中获悉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消息的?你是否在猜测那些播音员们是怎么知道全球正在变暖的?
海蒂: 我也听说了。
太可怕了。
北极的冰川正在融化。
动物长在失去他们的家园。
我认为播音员们是从研究这一问题的科学家那里听说的。
教师: 如果情况是这样的,是科学家说的。
那么科学家是怎么知道的?
克里斯:
教师: 你认为科学家们从事这项研究多久了?
格兰特:
坎迪斯:
教师: 实际上已经研究了140年了。
大约是从1860开始的。
海蒂: 我们猜得差不多。
教师:
格兰特:
教师: 好,我们来看一下这张表上近100年来的气候。
能看出什么变化来吗?
Raja: 二十世纪比前几个世纪都要热。
教师: 能推测一下原因吗?
Raja:
教师: 你说污染是导致气候上升的原因,指的是什么?
海蒂: 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工厂排放的化学物质导致污染。
弗兰克:
教师: 好,现在我们对讨论过的话题做一个总结。
简述苏格拉底询问法

简述苏格拉底询问法苏格拉底的哲学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询问法",通过提出问题和逐步解构观念来引导对话,揭示真理和智慧。
这一方法产生于古希腊的雅典,被苏格拉底用来挑战权威和传统,引导人们思考并找到自己的答案。
苏格拉底的询问法是一种探求真理和理解人类存在的有效方法,对后来的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询问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提问来引导人们思考,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
他认为自己并不具备智慧,而是通过与他人对话来寻找智慧。
他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拥有真理的种子,他的任务是唤醒这些种子并引导人们自己思考。
他的对话以一个问题作为起点,并通过进一步的提问来展开,直到他的对话伙伴无法回答或陷入矛盾。
苏格拉底的询问法具有以下特点:1. 引导性问题:苏格拉底的问题通常具有引导作用,比如"什么是勇敢"或"怎么知道自己是正确的"。
这些问题鼓励对话伙伴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观点。
2. 进一步追问:苏格拉底会在对话中不断追问细节或观点的逻辑基础。
他会要求对话伙伴提供更多的信息,并用这些信息来进一步引导对话。
3. 挑战权威:苏格拉底特别擅长用询问法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
他会通过问题来揭示权威观点的瑕疵,并引导人们思考是否存在其他可能性。
4. 推理和逻辑:苏格拉底的询问法强调推理和逻辑的重要性。
他会要求对话伙伴用逻辑推理来回答问题,同时也会用逻辑推理来挑战对方的观点。
通过苏格拉底询问法,人们可以从简单的观点和表面上的观点中解脱出来,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种方法鼓励人们质疑常识和权威,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通过对话和互动,人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苏格拉底的询问法对当代教育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知识。
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询问和对话,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英语视听作业:苏格拉底问答法PPT

Socrates was a classical Greek Athenian philosopher. Credited 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Western philosophy, he is a figure known chiefly through the accounts of later classical writers, especially the writings of his students Plato and Xenophon and the plays of his contemporary Aristophanes.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 不在于把真理直接告诉学生,而 是启发学生自己去思索、去发现 真理,更为侧重“思”。
“苏格拉底式对话”是一种采用对谈的方式,以澄清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 法。苏氏认为透过对话可使学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谈论的课题 清晰。 He thought people can eventually find truth as long as constantly correct the partial and wrong concept .This kind of conversation mode just likes a drama which has the appropriate tension.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就叫他先到 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 其间同样只能摘 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 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 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苏格拉底问他, 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 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 还两手空空时, 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 最后又什么也带 不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格拉底式提问
所谓苏格拉底的提问法,就是在和竞争对手的争辩中,经过一连串的提问和陈述,使对方的回答前后出现矛盾,这时再加以反驳,揭穿对方的荒谬之处,或者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主管只负责提出问题,然后在讨论与challenge之下,不断地修正观念,所有的答案都必须由同仁自己提出来。
主管用一连串相关的问题,去激发同仁们思考,铺成一条探求真理之路(the way of truth)。
苏格拉底式提问:
1、在谈话进行中,苏格拉底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
2、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
苏格拉底式提问的三步:
1、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
2、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3、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苏格拉底自比产婆,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轶事:
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
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
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那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