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自己笔记考研必备

合集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中国文化要略笔记第二部分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中国文化要略笔记第二部分

《中国文化要略》
笔记第二部分
育明教育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辅导多年来总结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辅导模式,拥有一套含金量极高的内部真题及视频资料,历年在冲刺阶段的模拟考试中都押中了大量的考研真题,《中国文化要略》这本书也是众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考试的主要参考书目之一,值得考生认真阅读。

育明教育资深咨询师薛老师认为,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可观的,有志于从事汉语对外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学生可以积极报考该专业,由于国外汉语教师缺口与日俱增,就业前景及待遇也是非常乐观的。

54.道教一般把(楼观台)作为最早的道观。

55.道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方保护神。

56.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57.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
(1)信安拉是唯一的神
(2)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3)信天神
(4)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
(5)信一切都是由安拉决定的
(6)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
58.五功: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五部分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五部分

5.简要回答学校的法定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6.简要回答教师的法定权利。

答:⑴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⑷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⑸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⑹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四、案例分析(共2小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1.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

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汉语国际教育自己笔记考研必备

汉语国际教育自己笔记考研必备

一、对外汉语教学名称由来1978年,吕必松首次提出“把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1983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成立1984年,王力先生“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1987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立总之,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便作为学科或专业名称出现在我国正式的文献中。

二、学科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本质属性。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再次,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最后,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

三、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对象:针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规律、原则和方法。

学科体系:“一体两翼”。

“一体”即汉语语言学本体,“两翼”即对外汉语学科教学论和中外文化素养。

学科定位:应用语言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理论基础: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文化比较、语言比较、语言习得理论(三)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理论型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1、不管是作为学科,还是作为教学活动,对外汉语教学都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只有理论,没有教学实践的验证,可能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理论;只有实践,没有理论指导,教学可能是随意的、盲目的。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一、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一)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内涵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指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等四部分二、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原理、过程和方法,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对外汉语学科建设两个层面的任务。

(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1、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规律2、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主体3、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认知规律4、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5、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二)对外汉语学科建设对外汉语学科建设包括学科性质、学科任务、学科地位、学科结构体系、学科研究、学科人才培养、学科规划等多个方面。

北师大学姐教你备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经验

北师大学姐教你备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经验

北师大学姐教你备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经验我报考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总分383,政治68、英语61、专业一(汉语基础)131专业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123。

下面我说一下自己的备考经验,就是逻辑性不太强,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吧!北师大出题很中规中矩都是很基础的所以专业课一定要好好把握。

专业一(汉语基础):北师大在大纲的基础上会考名词解释和简答; 北师大这部分目前没有考过语言学部分的知识但是最好也看看语言学的书,可以买参考书多做题,因为这部分选择填空出题比较多一定要注意定义,总之吃透课本。

句子成分也是每年必考,多找点题目练练。

专业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北师大以文化和文学为主但是每年侧重不一样都不要放过,这部分考的比较杂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可以多看看文化百科常识之类的注意平时积累,推荐买一本汉硕的真题集合看看各个学校的题目,中国文化要略多看今年考了江南三大名楼还有中国的九个古都。

去年考了连中三元还有晋商,今年还考了卢浮宫吴哥窟总之涉及的很广文学不管看什么版本中外文学都要看不要觉得麻烦一定要过一遍,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这些都考的比较少以选择和填空形式。

北师大专业二最好一道大题40分通常都是考跨文化交际时候冲突的问题。

政治:个人经验不要着急。

我准备的比较晚,但是各个大家出的最后几套题我都买了,然后觉得大题其实都在那些押题卷里英语:单词很重要阅读很重要,基础不好的早作准备吧!我一直是外国语学院的觉得英语还OK,做了大概3遍真题!但是我比较懒一直没认真背过单词单词真的很重要。

择校:如果考汉硕的话推荐考虑好一些的学校不要怕,其实很多进了复试的同学本科都很一般。

复试:该带的资料都带齐了什么获奖证书各种考试证书最好自己做一个简历简单说明特长获奖什么的。

汉硕比较看重中华才艺这方面最好有,复试最重要自己情绪放平静综合面试(150分):问了我一个关于把字句的改错然后问我什么情况必须要用把字句,然后问了平时看什么书自己觉得从事对外汉语的优点和缺点。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三部分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三部分

的方案等。

2、自我监督的策略。

对认知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等。

3、自我调控的策略。

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19、资源管理策略的一般内容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的设置
3、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
4、学习工具的利用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20、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教学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2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9.1)
1、问题的特征,如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等。

2、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3、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的影响。

22、高创造者一般具有的个性特征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中国人民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复习笔记学习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复习笔记学习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复习笔记学习建议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科目代码:445):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诺登学习网作为一家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学习网站,给出一些专业的学习建议,以帮助考生顺利上岸。

该专业适用于中国人民大学以下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全套(会员免费)1.考研真题全国名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精选及详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名校考研真题详解2.教材教辅2023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用教材2023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题库注意要点:(1)大多数都需要背,把真题里面考过的知识点在书里面画出来,用索引贴标注清楚。

买的复习资料里引论部分的笔记特别多,基本的内容都要背,所以按照真题里的考点画出来后内容少了很多(2)像语言学的发展和心理学的发展这些东西还是要补充进去的,然后其他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历年考过的知识点,有些考点几乎年年都会涉及到。

语纲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是引论,背了几遍之后,脑子里对背的内容才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而且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也比较强。

每天下午把内容翻来覆去地背,不想背了就读,不想读了就听(3)可以抽点时间看一看书本,对没背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4)可以通过自己画一些框架图来加强记忆和理解,同时背了之后不要忘记输出,找一张空白的纸把背的内容默写出来,或者对照着真题自己做一遍,即锻炼了手速,也能提前适应一下考场。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教育心理学笔记第四部分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教育心理学笔记第四部分

生自己进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

3、在进行间接方式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给以较少指导;对于能力较弱个性依赖的学生给以较多指导,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

8.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3.1)
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2、班级规模
班级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班级大小会影响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

其次,学生越多,学生间的差异越大,课堂管理遇到的阻力可能也越大。

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3、班级的性质
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

4、对教师的期望。

9.群体动力的表现
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善于利用群体动力,实现课堂的促进功能。

1、群体凝聚力。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刘洵版汉语国际教育概论复习笔记

刘洵版汉语国际教育概论复习笔记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第一语言: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⑵母语和外语: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第一语言不一定是母语)⑶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按语言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母语二本族语)⑷目的语: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学科名称⑴对外汉语教学:国内的正式名称(也是用的最多的名称)1983正式提出(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即“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TCSL)>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1)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

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让学习者掌握这个交际工具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课首先是技能课、工具课;(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母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有了用母语熟练地进行交际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语文课除了进一步提高母语的运用能力外,要求学生学习一定的语文基础,提高思想品德、情感品质、文学修养等。

第二语言教学是从零开始,从发音、说话学起,基础阶段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教学,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强调所传授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并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能力为根本目标。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1)对外汉语是专门的学科一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视角(2)对外汉语教育是综合的学科--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理论成果,从而形成并逐步完善自身的学科理论⑶对外汉语教育是应用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的的争论(1)“小儿科”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⑴初创阶段1950-1961标志:1950在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⑵巩固阶段1962-1966标志: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即北京语言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⑶恢复阶段1972-1977标志:周恩来总理批示恢复北京语言学院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1)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特点: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教学;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主要内容,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4.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测评手段;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外汉语教学名称由来1978年,吕必松首次提出“把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1983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成立1984年,王力先生“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1987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立总之,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便作为学科或专业名称出现在我国正式的文献中。

二、学科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本质属性。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再次,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最后,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

三、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对象:针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规律、原则和方法。

学科体系:“一体两翼”。

“一体”即汉语语言学本体,“两翼”即对外汉语学科教学论和中外文化素养。

学科定位:应用语言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理论基础: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文化比较、语言比较、语言习得理论(三)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理论型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1、不管是作为学科,还是作为教学活动,对外汉语教学都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只有理论,没有教学实践的验证,可能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理论;只有实践,没有理论指导,教学可能是随意的、盲目的。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一、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一)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内涵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指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等四部分二、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原理、过程和方法,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对外汉语学科建设两个层面的任务。

(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1、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规律2、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主体3、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认知规律4、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5、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二)对外汉语学科建设对外汉语学科建设包括学科性质、学科任务、学科地位、学科结构体系、学科研究、学科人才培养、学科规划等多个方面。

第三节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一、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按学习的先后顺序命名的。

第一语言是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二、母语、外语、目的语母语是从亲属关系的角度命名的,一般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出生后首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

外语是从国别的角度命名的,指的是外国语言,相对于本国语言。

目的语是指被教授和学习的语言。

注意:由于是从不同的角度定义,所以母语和第一语言的关系,外语和第二语言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既相对应,又相交叉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交叉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语言也有可能是外语。

第二语言也有可能是母语。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有可能既不是母语,也不是外语,而是本国民族的语言。

三、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1、吕必松的观点学习语言的活动或行为叫做语言学习。

通过学习而获得语言就是语言习得。

2、刘珣的观点(1)习得是一种不知不觉、潜意识的行为;学习是一种目的明确、有意识的行为。

(2)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则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环境下进行的,可能有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也可能没有。

(3)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方面;学习,特别是在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下,其注意力往往集中于语言的形式方面(4)习得的方法,主要靠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学习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模仿和练习来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规则。

(5)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的效果一般都比较好;学习相对说来花的时间比较少,但学习的效果是不确定的。

3、克拉申的观点(1)语言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语言学习是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的知识。

(2)不但幼儿有语言习得,成年人学习外语也有语言习得。

(3)“学习”和“习得”是两种互相独立、毫不相干的过程,同时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这两种过程都是不可缺少的。

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1941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荣休教授,他毕生致力于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这为他赢得了世界了性声誉。

克拉申在20世纪中叶以来提出的第二语言获得的“输入假说模式”,是近几十年来影响广泛、解释全面又很具争议性的理论。

四、第一语言获得和第二语言获得(一)第一语言获得第一语言的获得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的潜意识语言习得第二阶段是入学后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语言学习第一阶段为儿童潜意识习得语言的阶段,是获得第一语言的主要途径。

周国光从儿童语言结构能力的发展角度把儿童语言发展分为词语法阶段、词组语法阶段和句语法阶段三个阶段。

(二)第二语言获得第二语言获得的主要途径是接受学校的正规课堂教育,其次是家庭教育和自学。

学习第二语言者多为成人,获得第二语言比获得第一语言的难度要大。

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不能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教科书语言”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相差较远学习者的母语或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起一定的干扰作用,第二语言学习者由于年龄的问题,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相对较差。

五、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二)第二语言教学1、概念第二语言教学是指对已经掌握第一语言的人所进行的其他语言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通常是在学校环境里所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包括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叫做对外汉语教学,它属于第二语言教学2、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1)以培养运用目的语的交际能力为目标。

(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实践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

(3)以集中进行强化训练为主要教学形式。

(4)重视基础阶段的教学。

(5)注重语言对比,通过目的语与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6)存在着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作用(7)更加注重文化教学。

3、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不同点(1)教学起点不同(2)教学环境氛围不同(3)受其他语言的影响不同(4) 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不同(5) 教学对象不同(6)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7)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同(8)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不同六、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语言能力指一个人掌握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的能力。

是一种内在的能力。

(二)语言交际能力指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一种外在的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外化。

(三)语言能力的构成因素包括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

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等语言要素。

语用知识指根据一定的语境对表达的内容和言语的语音形式、语汇、句式以及应对方式等进行选择的知识。

(三)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

1、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

要掌握言语技能必须掌握言语要素并进行反复操练和实际运用。

例如:我学习汉语2、言语交际技能就是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

一个人要掌握言语交际技能,除了要掌握言语技能外,还必须懂得语用规则。

例如:你几岁?/您多大岁数?/请问芳龄几何?第四节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一、教学类型(一)按教学内容分1、专业班,适用于:学术目的、职业目的和职业工具目的举例: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外语专业、为来华留学生开设的现代汉语专业2、专修班,适用于:学术目的、职业目的和职业工具目的及其他目的。

举例:为留学生开设的汉语预备教育和商务汉语、汉语教师培训班、专对外国驻华机构人员及其家属的汉语教学等。

3、普通班,适用于:受教育目的及为其他目的者打语言基础。

培养第二语言的一般能力,不针对某种特殊学习目的。

举例:少儿汉语(二)按教学期限分二、课程类型(一)综合课,特点:综合教学任务:全面进行语言要素、语用规则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全面进行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

(二)专项技能课,特点:侧重于某一项或某两项技能训练,多半与综合课同时开设。

举例:听说、读写、听力、口语、视听、视听说、阅读、写作等语等。

(三)专项语体课,特点:更侧重于特殊语体和专业语汇的教学。

举例:商务口语、文学阅读、报刊阅读、新闻听读、科技汉语、经贸汉(四)以专项语言要素为中心的技能训练课,特点:针对学生的难点进行专门训练。

举例:汉字、语音练习、语法练习等。

第五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见资料)第六章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一节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一、关于对比分析(一)对比分析的概念及其发展概况所谓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是把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测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二)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经典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龙布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练习的主要方式是语言形式反复的机械操练。

(三)对比分析法的理论前提对比分析引入了心理学中的迁移理论。

迁移,指先行学得的经验对于后来学习的影响。

起促进作用的积极影响是正迁移。

起干扰作用的消极影响是负迁移。

不发生任何影响的是零迁移。

(四)对比分析的步骤与方法P224描写、选择、对比、预测(五)对比分析在教学中的作用1、有利于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有利于预测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

3、有利于选择测试项目。

4、有利于发现单语言中发现不了的问题。

(六)对比分析在教学中的局限1、对比分析只重视学生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作用,而忽视了语内迁移以及社会和心理等许多其他因素所产生的迁移作用。

2、经典对比分析重视语言的形式,而忽视语言的意义和功能。

3、对比分析虽有利于预测学生的语言错误,但对比分析对语言错误的预测也并非完全有效二、关于偏误分析(一)偏误分析的概念所谓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偏误产生的原因,某种偏误产生的阶段性等等。

英国语言学家科德将错误分为两种类型:失误(mistake):不成系统的、偶发的、无规律的错误。

偏误(error):成系统的、多发的、有规律的错误。

只有偏误才是偏误分析的对象。

(二)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1、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

2、中介语理论的语言学基础是转换生成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