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高一物理下学期重点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下学期重点知识点梳理1.高一物理下学期重点知识点梳理篇一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作用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物体对它的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力的性质:物质性(必有施/手力物体),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同:等大,反向,共线异: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时性(产生、变化、小时),异体性(作用效果不同,不可抵消),二力同性质。
平衡力不具备同时性,可相互抵消,二力性质可不同。
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与物体的质量、运动状态无关。
二力的产生和消失同时,无先后之分。
二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各自分别产生作用效果。
2.高一物理下学期重点知识点梳理篇二力的等效和替代力的图示1.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2.图示画法:选定标度(同一物体上标度应当统一),沿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比例画一线段,在线段末端标上箭头。
3.力的示意图:突出方向,不定量。
力的等效/替代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
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
3.实验:平行四边形定则:P583.高一物理下学期重点知识点梳理篇三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
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
高一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高一物理下学期知识点下学期是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阶段,本篇文章将介绍高一物理下学期的一些重点知识和相关应用。
一、运动和力学1. 运动的描述与分析运动的描述包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其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快慢和运动轨迹。
加速度则描述了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2.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指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与某个角度抛出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的过程。
可以通过分解速度成水平和垂直分量来分析物体的轨迹和运动特征。
3. 牛顿定律和力的分析牛顿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其中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第二定律则解释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即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第三定律则说明了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力和压强1.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在同一点作用时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力的几何性质进行分析。
相反地,也可以根据物体所受的合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2. 压强的概念与应用压强是指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效果,其大小等于作用力除以受力面积。
压强的概念应用广泛,例如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以及工程中的压力分析等。
三、能量和功1. 功的概念与计算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可以通过力和物体位移的乘积来计算。
功的计算可以是力沿着位移方向的分量,也可以是力和位移的点积。
2. 功与能量的转化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状态,当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动能会增加;而当力对物体做负功时,物体的动能会减少。
此外,能量的转化还涉及到重力、弹力和势能等概念。
四、波动和光学1. 机械波的传播与特性机械波指通过媒质传播的波动现象,如水波和声波。
机械波具有传播速度、波长、频率和振幅等特性,可以用波动方程和波速公式进行数学分析。
2.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传播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播,光线可以沿着直线传播或者遇到不同介质发生折射。
光的反射描述了当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按照反射定律进行反射的现象。
高一下册物理必修知识点

高一下册物理必修知识点
一、光的反射与折射
1. 光的反射定律
2. 光的折射定律
3. 全反射现象
二、透镜与光的成像
1. 理想薄透镜的成像原理
2. 凸透镜成像规律
3. 凹透镜成像规律
三、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 楞次定律
3.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4. 磁场的产生与磁通量
四、交流电路
1. 交流电的概念与特点
2.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
3. 电阻、电感、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五、电磁波
1. 电磁波的概念与特征
2.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3. 光的电磁波性质与光谱
六、原子与核物理
1. 原子的结构与组成
2. 放射性衰变与核反应
3. 原子核的稳定性与质量缺损
4. 核能的利用与应用
七、电场与电势
1. 电荷、静电场的概念
2. 电场力与电势能
3. 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八、电流与电阻
1. 电流的概念与电流密度
2. 电阻与电阻率
3.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
九、真空与气体电子学
1. 电子的发现与性质
2. 真空电子学的应用
3. 气体放电与等离子体
十、力学与运动
1. 牛顿运动定律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3. 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的方法
十一、机械能与能量守恒
1. 动能与势能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3. 能量转化与能量损失
以上是高一下册物理必修的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对光学、电磁学、力学等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有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复习提纲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复习提纲第一章 抛体运动一、什么是抛体运动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将做曲线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如果一个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产生的效果跟另外两个运动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我们就把这一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叫做这两个运动的合运动,这两个运动叫做这一实际运动的分运动2.运动的独立性:各分运动是独立进行的,彼此互不影响。
运动的等时性:各分运动总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分解):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4.合运动的性质:v 合合与a 是否共线,共线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不共线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5.小船渡河问题(河水流速为1v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2v ,21v v >) (1)渡河时间最短:船头垂直河岸开 min v =2dv (2)航程最短:船头指向斜上游,与岸边夹角为θ,合运动垂直河岸 cos θ=12v v t=d v 合6.绳子末端的速度分解:(要点: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三、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 1.竖直下抛运动0t v v gt =+ 2012s v t gt =+2.竖直上抛运动(1) 0t v v gt =- 2012h v t gt =-2202t gh v v -= (2)处理上抛运动的两种思路:①分段法: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过程,自由落体②整体法:全过程统一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注意选好正方向后,0v 、t v 、g 、h 的正负。
(3)竖直上抛的对称性①速度对称: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的时间相等。
(4)竖直上抛的特征量:①上升的最大高度20max2v h g=②上升到最大高度的时间(t 上)和从最高点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t 下)相等 0v t t g下上==四、平抛物体的运动1.平抛运动的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备考复习提纲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备考复习提纲合理的总结,合理的归结,关于考试效果会有很大的协助,下文为大家引荐了高一物理下册期末备考温习提纲,祝大家期末考试顺利。
第6章1.日心说比地心说更完善,但是日心说的观念并非都正确。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一切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对恣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一切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3.在高中阶段,把行星运动当做匀速圆周运动来处置。
4.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他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正比。
即:5.两个重要的等量关系:(1)设天体M外表的重力减速度为g,疏忽该天体自转,那么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该天体外表所受重力等于该天体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即:,其中r为物体到天体中心的距离(2)在高中阶段,天体的运动当做匀速圆周运动来处置,盘绕天体所受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即:6.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在天体外表左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其中M、R为天体的质量、半径。
关于地球来说,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又叫最小的发射速度、最大的盘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为11.2km/s又叫脱离速度,挣脱地球的引力,绕太阳运动;第三宇宙速度为16.7km/s 又叫逃逸速度,挣脱太阳的引力,逃离太阳系。
第7章1.功: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即:功是标量,在SI单位制中单位是焦耳,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作1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
即:1J=1N?m2.正功、负功取决于公式中力与运动方向的夹角:当时,力对物体做正功,该力一定是动力;当时,力对物体做负功,该力一定是阻力;当时,力对物体不做功,该力一定垂直物体运动方向。
3.求总功的方法:(1)求各个力做的功的代数和(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4.功率:描画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我们把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精品文档15页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专题一:运动的描述 【知识要点】1.质点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5、加速度 与v 同方向,加速运动 a 与v 反向,减速运动a=0t V V t- 6、矢量与标量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
大小或方向有一个变化这个量就变了 常见的矢量有:力、速度、位移、加速度、 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加速度恒定的运动 (2):三个基本式 v t =v o +at s=v o t+at2/2 v t 2 - v o 2 =2gh物体的初速度为v 0、t 秒末的速度为v t 、经过的位移为S 、加速度为a公式中共涉及v 0、v t 、s 、t 、a 五个物理量,只须知道三个物理量即可求其余两个物理量。
(3)两个结论: v t/2=2ot v v v +=v s/2= (4)一个判别式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等于加速度和时间间隔平方和的乘积。
高一物理科目下学期知识点复习

高一物理科目下学期知识点复习1.高一物理科目下学期知识点复习篇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2.高一物理科目下学期知识点复习篇二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7.质点动力学有两类基本问题:一是已知貭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上的力,二是已知作用于质点上的力,求质点的运动8.动力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质点动力学、质点系动力学、刚体动力学、达朗贝尔原理等。
以动力学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应用学科有天体力学、振动理论、运动稳定性理论,陀螺力学、外弹道学、变质量力学,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晶体动力学等。
9.质点动力学有两类基本问题:一是已知质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上的力;二是已知作用于质点上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3.高一物理科目下学期知识点复习篇三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高一物理书下册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书下册知识点归纳高一物理书下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阶段,通过对下册知识点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下面对高一物理书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便学习者更加有条理地复习和学习。
第一章:电现象与电路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基本的电概念和电路的知识。
电荷、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学基本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它们的定义和相互关系。
电阻和导体的特性、欧姆定律、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等内容也是学习重点。
此外,还需要了解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电路符号和电表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电流的磁效应这一章介绍了电流产生磁效应的原理和应用。
安培环路定理、比奥萨伐尔定律等是学习重点。
学生需要了解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闭合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和大小。
通过学习电磁铁的原理、电动机和电磁感应等应用实例,可以更好地理解电流的磁效应。
第三章: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电磁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应用广泛的物理现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学习的核心,学生需要理解磁通量变化对电动势的影响。
通过学习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如发电机、变压器和电磁炉等,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和作用。
第四章:交流电交流电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电流形式,学习交流电的原理和特性对于理解电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需要了解交流电的特点、交流电压的表示和测量、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基本概念。
此外,学习交流电的应用实例,如变压器和发电机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交流电的产生和应用。
第五章:光学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波动性质,理解反射和折射的定律,熟悉常见光学器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明白单缝和双缝干涉的原理和数学描述。
第六章:声音声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对于理解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需要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传播方式和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____________方向,曲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方向随时间而变化,所以曲线运动是一种__________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必具有_________。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
四、平抛运动(设初速度为v0)
1.特征:初速度方向____________,加速度____________。是一种。。。
2.性质和规律:
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____运动,vX=、x=
竖直方向:做______________运动,vy=、y=。
合速度:V=,合位移S=。
3.在最高点a=-gvy=0
最大高度:H=,射程S=飞行时间T=
圆周运动 知识要点
一、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1.速度(线速度):
定义:文字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式为_________;
3.经典时空观(三个结论):
4.相对论时空观:同时是相对的;空间距离是相对的
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创立。重要结论有:运动的时钟;运动的尺子,运动的物体的质量随速度的增加而。
5.经典物理学能量观——一切自然过程(包括物质、能量)都是
普朗克能量量子化——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是
量子说:普朗克提出,能够很好解释规律。
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合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一般来说,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并不一定是____________运动,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运动。合运动和分运动进行的时间是__________的。
2.由于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是______量,它们的合成和分解都按照_________法则。
在水平面上的匀速圆周运动:知道飞机绕水平圆周盘旋、自行车或汽车在水平面内转弯、火车转弯、*圆锥摆等问题中物体所受合外力作为向心力。汽车过拱桥、细绳拉住物体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不是匀速)时,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在最高点的合力向下,在最低点的合力向上。
万有引力 知识要点
一、万有引力定律F=
适用条件:两个质点间(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可以看作质量在球心的质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天体质量M, 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4.功和能的关系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弹力的功量度弹性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注意:合外力包括重力合弹力)
除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外力的功量度机械能的变化
五、能量守恒定律和能源
1.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
2.第一类永动机是指
3.第二类永动机是指
4.一次能源有。
二次能源有。
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有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有
抛体运动 知识要点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和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一个恒量、且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基本公式: 、 、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当v0=0、a=g(自由落体运动),有
vt=gt、 、 、 。
当V0竖直向上、a= -g(竖直上抛运动)。
注意: (1)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联系:重力做的正功等于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小,即WG=mgh1—mgh2;如重力做的负功(多少)等于重力势能增加。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及有关。弹性势能的变化与弹力的功的关系是。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是g,方向竖直向下,全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3)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时间:t总=2V0/g=2t上=2t下
(4)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对抛出点):H=v02/2g
(5)*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6)*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7)*用全程法分析求解时: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S>0表示此时刻质点的位置在抛出点的上方;S<0表示质点位置在抛出点的下方。vt>0表示方向向上;vt<0表示方向向下。在最高点a=-gv=0。
5.未来的能源有。
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 知识要点
1.经典力学的建立
经典力学是描述宏观物体低速运动规律的力学体系。17、18世纪建立,也叫牛顿力学(因为牛顿建立了普遍适用的力学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或古典力学。对经典力学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的有:、、
、、、等。
2.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只适用于
3.向心加速度:计算公式:a=v2/r=ω2r=.
注意:(1)上述计算向心加速度的两个公式也适用于计算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计算时必须用该点的线速度(或角速度)的瞬时值;
(2)v一定时,a与r成反比; 一定时,a与r成正比。
4.向心力:
计算公式:F=mv2/r===
(1)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是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所受向心力都是变量,但角速度是恒量;
3c.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后落回原处,如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的速度变化了_________,小球的动能变化了__________.
3d.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个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位移S后撤去外力,又经过位移3S物体停了下来。则物体受到的阻力为。
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1,重力势能:
(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只跟有关,而跟物体的运动的路径无关。
(2)重力势能的定义和定义式:。
性质:重力势能是标量、状态量、相对量。当物体位于所选择的参考平面(零势面)的上方(下方)时,重力势能为正直(负值)。但重力势能的差值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无关。重力势能属于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
机械能和能源 知识要点
一、功和功率
1.功的计算公式:W=(条件:)
2.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1);(2);
功是标量、是过程量。功的大小反映了力在使物体发生一段位移的过程中的总效果;同时功又是物理过程中能量转移或转化的量度。
注意:当 =π时,W=0。例如:线吊小球做圆周运动时,线的拉力不做功;当π/2<α≤π时,力对物体做负功,也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取正值)
1.动能:大小____________决定因数:_______。
注意:动能是标量,动能没有方向,不要把速度的方向误认为是动能的方向。动能是状态量,是瞬时量,与一个时刻或位置相对应。
2.动能定理:
文字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mg=m 或由 = =7.9km/s
7.9×103m/s称为第一宇宙速度;11.2×103m/s称为第二宇宙速度;16.7×103m/s称为第三宇宙速度。
4.通讯卫星(又称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其圆轨道位于赤道上空,其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一天),其轨道半径是一个定值。
5.卫星在发射时加速升高和返回减速的过程中,均发生超重现象,进入圆周运动轨道后,发生完全失重现象,一切在地面依靠重力才能完成的实验都无法做。
公式表示:W=EK2-EK 1=mv22/2-mv12/2
讨论:当W>0时,EK2>EK1,动能增大;
当W<0时,EK2<EK1动能减小;当W=0时EK2=EK1动能不变。
注意:(1)功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相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于动能定理上,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2)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功(包括各段的运动过程)的代数和。(3)适用对象:适用于单个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只有重力(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这里的弹力指研究弹性势能的物体(如弹簧)的弹力,不是指通常的拉力、推力。不能误认为“只受重力(弹力)作用。
3.表达式:E2=E1或
注意:(1)研究对象是系统;(2)分清初、末状态。
2c.质量为5.0×103kg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2.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阻力是1.0×103N,汽车在起动后第1s末牵引力的瞬时功率是。
3a.在粗糙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运动位移S,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运动位移S时物体的动能为。
3b.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高度为h,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到底端的动能为。
3.功率:定义式
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及换算:1kW=W
其他计算公式:平均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
瞬时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定功率是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最大功率;实际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二、动能和动能定理
1c.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高度为h,底边长为L。用水平恒力F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斜面底端推到斜面顶端时,推力做功为W1=,重力做功为W2=,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功为W3=。
2a.汽车在水平的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当速度为18m/s时,其输出功率为72kW,汽车所受到的阻力是N。
2b.质量是2kg的物体,从足够高处自由落下,经过5s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是______W,瞬时功率是______W。(取g=10m/s2)
(2)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都表示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运动越快,则线速度越、角速度越、周期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