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混合碱的测定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平行移取试液25.00cm3三份于250cm3 锥形瓶中,加酚酞或混合指示剂2~3滴, 用盐酸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恰好褪至无 色,记下所消耗HCl标液的体积V1,再加 入甲基橙指示剂1~2滴,继续用盐酸溶 液滴定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橙色,消耗HCl 的体积记为V2。然后按原理部分所述公 式计算混合碱中各组份的浓度 (mol· dm-3)和含量。
实验化学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马荔
实验目的
了解双指示剂法测定碱液中NaOH和 Na2CO3含量的原理 了解双指示剂的优点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Na2CO3与NaOH或NaHCO3与Na2CO3的 混合物。欲测定同一份试样中各组份的含量,可用 HCl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的情 况,选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分别指示第一、第二化 学计量点的到达,即常称为“双指示剂法”。 在混合碱试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此时呈现红色。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时,滴定溶液由红色恰变为无 色,则试液中所含NaOH完全被中和,所含 Na2CO3则被中和一半,反应式如下:
4.测定混合碱时,到达第一化学计量点 前,由于滴定速度太快,摇动锥形瓶不 均匀,致使滴入的HCl局部过浓,使 NaHCO3迅速转变为H2CO3而分解为CO2 而损失,此时采用酚酞为指示剂,记录 V1,问对测定有何影响? 5.混合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是什么?有何 优点?
实验指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a2CO3基准物用称量瓶称样时一定带盖, 以免吸湿。
思考题
1.欲测定混合碱中总碱度,应选用何种 指示剂? 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在同一 份溶液中测定,试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 混合碱中存在的成分是什么? (1)V1=0 (2)V1=0 (3)V1>V2 (4)Vl<V2 (5)Vl=V2 3.无水Na2CO3保存不当,吸水1%,用 此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溶液浓度时,其结 果有何影响?用此浓度测定试样,其影 响如何?
混合碱的分析

混合碱的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①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
②掌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实验操作及准确判断双指示剂终点颜色的变化。
③掌握移液管的操作方法。
④了解双指示剂的使用,学会混合碱组分的分析判断。
二.实验原理:
反应式:
V1:Na2CO3+ HCl = NaCl + NaHCO3
NaOH + HCl = NaCl + H2O
V2: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移液管、烧杯、量筒、酸式滴定管、锥形瓶。
试剂: HCl标准溶液、甲基橙指示剂、酚酞指示剂、混合碱试样。
四.操作步骤:
用吸量管吸取2.00ml混合碱于锥形瓶,加蒸馏水20.00ml,加酚酞2滴,以0.1mol/LHCl标定液标定至红色刚好变为无色,记下V1HCl,再加入甲基橙2滴,继续用HCl标液滴定至由黄色恰好变为橙色,记下V2HCl,平行测三次。
要求总碱度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大于0.3%。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计算公式:
六、注意事项:
混合碱由Na2CO3和NaOH组成时,酚酞指示剂可多加几滴,否则因滴定不完全使NaOH的测定结果偏低,Na2CO3的测定结果偏高。
近终点时,一定要充分摇匀,以防形成CO2的过饱和溶液而使终点提前到达。
混合碱的测定-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NaOH与Na2CO3含 量的原理
2.了解双指示剂的优点及使用。 3.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4.掌握定量转移操作的基本要点。
二、实验原理
双指示剂法 方法:取一份试样
试样
H+ 酚酞
V1
H+
V2
甲基橙
NaOH 过程:Na2CO3
NaHCO3
①V1=V2
②V1≠0, V2=0 ③V1=0, V2≠0
⒉用移液管吸取碱溶液要准,放入锥形瓶后所加水
是否也要准,为什么?
H+ 酚酞
H2O HCO3HCO3-
H+ 甲基橙
H2CO3
红色 V1 微红色或无色 黄色 V2 橙红色
NaOH Na2CO3 NaHCO3
PP H2O
MO
V1=V2 V1≠0, V2=0 V1=0, V2≠0 V1>V2 V1<V2
V1
NaHCO3 NaHCO3(pH=8.3)
H2CO3
V2 H2CO3(pH=3.9)
2、测定:盐酸标准溶液浓度:
试样溶液的体积(ml) HCl溶液开始读数(ml) HCl溶液最后读数(ml)
HCl溶液的体积V1 HCl溶液开始读数(ml) HCl溶液最后读数(ml)
HCl溶液的体积V2 HCl溶液的总体积(V1+V2)
V1与V2关系 组成及质量分数表达式
20.00ml
20.00ml
Na2CO3 ; NaOH
NaHCO3 ;
NaOH+Na2CO3 ;
Na2CO3+NaHCO3 ;
V1>V2 NaOH+Na2CO3 ;
混合碱的分析实验报告

混合碱的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分析混合碱的成分及其浓度。
实验原理,混合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碱混合而成的物质,通常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本实验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利用滴定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种碱的浓度。
实验步骤:
1. 取一定量的混合碱溶液,用酚酞指示剂滴定至中性。
2.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标定溶液对混合碱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需的标定溶液体积。
3. 计算混合碱中各种碱的浓度。
实验数据:
1. 滴定混合碱所需的盐酸标定溶液体积为20.5mL。
2. 已知盐酸标定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实验结果:
根据滴定所需的盐酸标定溶液体积和标定溶液的浓度,可以计算出混合碱中各种碱的浓度。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分析出混合碱中各种碱的浓度,为进一步研究混合碱的性质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出造成伤害。
2. 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要干净无杂质,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展望:
本次实验只是初步分析了混合碱的成分及浓度,后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深入研究混合碱的性质和应用,为工业生产和科研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总结:
混合碱的分析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准确分析出混合碱中各种碱的成分及浓度,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研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混合碱的性质和应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本次混合碱的分析实验报告,谢谢阅读。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演示教学

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实验五、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2.理解混合碱中各组分的测定方法以及相关计算。
二、实验原理混合碱试样溶液(含Na 2CO 3、NaHCO 3) ↓酚酞指示剂 红色↓HCl 溶液滴定(V 1mL )无色(反应:Na 2CO 3+HCl=NaHCO 3+NaCl ),(cV 1)HCl =n(Na 2CO 3)=n 1(NaHCO 3)↓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指示剂(混合指示剂) 绿色↓HCl 溶液滴定(V 2mL )亮黄色(反应:NaHCO 3+HCl=NaCl+H 2O+CO 2),(cV 2)HCl =n 1(NaHCO 3)+n 2(NaHCO 3)100001.84))((%10000.106)(%123132⨯⨯-=⨯⨯=s s m V V HCl c NaHCO m V HCl c CO Na又 Na 2O+CO 2=Na 2CO 3 n 1(Na 2O)=n(Na 2CO 3)=(cV 1)HC l Na 2O+2CO 2+H 2O=2NaHCO 3n 2(Na 2O)=n(2NaHCO 3)=1/2n(NaHCO 3)=1/2c(V 2-V 1)HCl 所以 n(NaO)=n 1(Na 2O)+n 2(Na 2O)=1/2c(V 1+V 2)HCl1000))((21%212⨯+=s m V V HCl c O Na三、实验内容1.混合碱试样溶液(由实验室提供)配制流程:mL g 1000试样00.50定容定量转溶解−−→−−−−→−−−→−移 2.试样溶液的测定及数据处理[已知c(HCl)= mol·L -1]。
(中职) 化学分析技术5项目五混合碱中氢氧化钠、碳酸钠含量的测定教学课件

项目导入
酸碱中和滴定技术是滴定分析中的一类重要分析技术。酸碱中和滴定,是用已知 物质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 中和滴定。实验中甲基橙、甲基红、酚酞做酸碱指示剂来判断是否完全中和。。 利用酸碱滴定分析方法,结合多种滴定分析方式及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测定,可 以解决在酸碱滴定分析领域中所遇到的如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各种物质的含量 测定等问题。酸碱中和滴定技术是最基本的分析化学实验技术。
数据记录
测定次数项目
基准 物称 量
m倾样前/g m倾样后/g m( Na2CO3)/g
滴定管初读数/mL
一、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
1
2
滴定管终读数/mL 滴定消耗HCl体积/mL 空白/mL c/mol/L
/ol/L
相对平均偏差/%
3
备用
数据处理计算过程
混合碱中NaOH、Na2C O 含量的测定
数据记录
2.仪器: (1)电子天平:精度0.0001g; (2)滴定管:聚四氟乙烯酸碱通用(50mL); (3)移液管或吸量管:2mL一支; (4)电烘箱:适合105~110℃; (5)锥形瓶:250mL4个; (6)称量瓶; (7)量筒:100mL
混合碱中NaOH、Na2C O 含量的测定
一、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标定
1.能熟练、规范用差减法称量固、液 体试剂;
2.能熟练、准确判定滴定终点; 3.会熟练操作滴定管半滴控制滴 定终点; 4.会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选择使用化 学试剂。
分的含量,这种测定方法常称为“双指示剂法”。在
混合碱的测定中,所用的两种指示剂分别为酚酞和甲
基橙。
讲稿5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

实验五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和方法;2、进一步熟练滴定操作技术和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二、实验原理混合碱系指Na2CO3与NaOH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可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其组成及各组分含量。
若混合碱是Na2CO3与NaOH的混合物,用HCl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时首先发生如下的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HCl + Na2CO3═ NaHCO3 + NaCl当NaOH完全被中和,而Na2CO3被中和至NaHCO3时,即达到第一个化学计量点,此时溶液的pH为8.3,故选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好由红色褪至无色。
设用去标准酸溶液V1ml。
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如下反应:HCl + NaHCO3═ NaCl + H2O + CO2↑当此反应恰好进行完时,即达到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此时溶液的pH为3.89,故选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好由橙黄变为橙红色。
设用去标准溶液V2ml。
由反应式可知:在Na2CO3与NaOH共存情况下,用双指示剂滴定时,V1>V2,且Na2CO3消耗标准酸的体积为2V2,NaOH消耗标准酸的体积为(V1-V2)。
根据标准酸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可算出混合碱中Na2CO3和NaOH的百分含量。
若混合碱是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以上述同样方法进行滴定,则V1<V2,且Na2CO3消耗标准酸的体积为2V1,NaHCO3消耗标准酸的体积为(V2-V1)。
由以上讨论可知,若混合碱是未知组分的试样,则可根据V1与V2的数据,确定试样由何种碱所组成,从而算出试样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酸式滴定管(25ml ),锥形瓶,洗耳球,移液管(25ml 、20ml ),容量瓶(100ml );0.1mol·L -1HCl 标准溶液,待测混合碱溶液,甲基橙指示剂,酚酞指示剂。
混合碱的测定

混合碱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NaOH 和Na2CO3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掌握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略)
三、仪器与试剂
四、实验步骤
1、从公用试剂瓶中准确移取20ml 混合碱溶液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
2、准确移取定容后的溶液20ml 三份于三个锥形瓶中;
3、各加酚酞指示剂1滴,以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无色,记录体积V1;
4、再分别各加甲基橙指示剂1~2 滴,继续以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
黄→橙,记录第二步消耗HCl体积为V2。
附:注意事项
1、试样溶液不应久置于空气中,因此做完一份,再移取另一份,共做三份;
2、移液管移取不同浓度的碱液,注意润洗,润洗前要吸干移液管中残余水
分;
3、滴定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滴定至红色恰好消失,计量点前滴定不应过快,
第一步消耗HCl的体积为V1;
4、第二步滴定很快会到达终点,要慢速,接近计量点时大力振摇,第二步
消耗HCl体积为V2;
5、做完实验,待教老师签字后,到掉HCl,装入配好的Na2S2O4。
五、数据处理及计算结果
1 2 3
C HCl(mol/L)
V1(ml)
V2(ml)
Na2CO3%(w/v)
RSD%(Na2 CO3 )
V1+ V2(ml)
总碱量%(w/v)
RSD% (总碱量)
注:总碱量以NaOH计
计算公式:
六、讨论(略)
七、思考题
P451、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 混合碱的测定
内容: P196-199
一、实验目的(明确)
1. 了解测定混合碱的原理
2. 掌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NaOH 与Na 2CO 3或NaHCO 3与Na 2CO 3的含量
3. 了解强碱弱酸盐滴定过程中pH 值的变化及酸碱滴定法在碱度测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讲清)
所谓混合碱通常是指NaOH 与Na 2CO 3或NaHCO 3与Na 2CO 3混合物,它们的测定通常采用双指示剂法,即在同一试液中用两种指示剂来指示两个不同的终点。
原理如下:
在混合碱试液中先加入酚酞指示剂,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由红色刚变为无色。
若试液为NaOH 与Na 2CO 3的混合物,这时溶液中NaOH 将被完全滴定,而Na 2CO 3被滴定生成NaHCO 3,即滴定反应到达第一终点,设此时用去HCl 溶液的体积为V 1,反应式为:
NaOH + HCl ═ NaCl + H 2O Na 2CO 3 + HCl ═ NaCl + NaHCO 3
然后,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由黄色变为橙色,设所消耗HCl 溶液的体积为V 2,这时,NaHCO 3全部被滴定,产物为H 2CO 3(CO 2+H 2O ),反应式为:
NaHCO 3 + HCl ═ NaCl + H 2CO 3
2+H 2O 所以甲基橙变色时滴定反应到达第二终点。
可见,滴定Na 2CO 3所需的HCl 溶液是两次滴定加入的,从理论上讲,两次用量相等。
故V 2
是滴定NaHCO 3所消耗HCl 的体积,NaOH 所消耗HCl 溶液的量为(V 1—V 2)。
那么各组分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1000
V 1M
1000
2V 1V C 1××
=
ω-
1000
V
2M
1000
2V C 2××=
ω 式中: ω1 —— 混合碱中NaOH 的含量,g ·L –1
;
ω2 —— 混合碱中NaHCO 3的含量,g ·L –1
;
C —— HCl 溶液的浓度,mol ·L –1
;
V 1 —— 滴定过程中一阶段HCl 溶液的用量,mL ; V 2 —— 滴定过程中二阶段HCl 溶液的用量,mL ; V —— 混合碱的体积,mL ;
M 1 —— NaOH 的摩尔质量, g ·mol –1
、
M 2 —— NaHCO 3的摩尔质量, g ·mol –1
试样若为NaHCO 3与Na 2CO 3的混合物。
此时V 1<V 2,V 1仅为Na 2CO 3转化为NaHCO 3所需HCl 溶液的用量,滴定试样中NaHCO 3所需HCl 溶液的用量为(V 2—V 1)。
那么各组分的含量为:
1000
V 3M
1000
V 2V C ××
1=
3
ω-
1000
V
4M
1000
1V C ××=
4
ω 式中: 3
ω—— 混合碱中NaHCO 3的含量,g ·L
–1
;
4
ω—— 混合碱中Na 2CO 3的含量,g ·L –1
;
C —— HCl 溶液的浓度,mol ·L –1
;
V 1 —— 滴定过程中一阶段HCl 溶液的用量,mL ; V 2 —— 滴定过程中二阶段HCl 溶液的用量,mL ; V —— 混合碱的体积,mL ;
M 3—— NaHCO 3的摩尔质量, g ·mol –1。
M 4 —— Na 2CO 3的摩尔质量, g ·mol –1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叫学生实验前检查)
1. 仪器
酸式滴定管 锥形瓶(250 mL ) 移液管(25 mL ) 洗耳球 2. 试剂
HCl 溶液( mol ·L –1
) 酚酞指示剂( %) 甲基橙指示剂( %) 混合碱水溶液(待测
四、实验内容(介绍)
1. 用移液管移取已配好的混合碱溶液25 mL 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立即[1]用 mol ·L –1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由红色变为近无色[2]
,记下所消耗HCl 的体积V 1 (mL)。
2. 加入甲基橙指示剂1滴,继续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由黄色变为橙色,记下第二次所消耗HCl 的体积V 2 (mL)。
平行测定2~3次。
五、注意事项
1. 移液管的洗涤、润洗、装液和移液操作。
2. 酸式滴定管的检漏、洗涤、润洗、装液、赶气泡和调液面操作。
3. 滴定操作及滴定终点的准确判断。
六、结果与分析
1. 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2. 若V 1>V 2,样品仅含NaOH 和NaHCO 3,则按ω1、ω2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若V 2>V 1,样品仅含NaHCO 3和Na 2CO 3,则按ω3、ω4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表1 混合碱的测定
七、思考题
1. 取等体积的同一烧碱试液2份,一份加酚酞指示剂,另一份加甲基橙指示剂,分别用HCl标准溶液滴定。
设所消耗HCl的体积分别为V1、V2。
怎样确定NaOH和Na2CO3所消耗的HCl 体积?
答:以酚酞为指示剂,其反应式为:NaOH + HCl = NaCl +H2O和Na2CO3+ HCl = NaHCO3+ NaCl,消耗HCl的体积为V1;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其反应式为NaOH + HCl = NaCl +H2O和Na2CO3+ 2HCl = 2 NaCl + H2CO3(H2O + CO2),消耗HCl的体积为V2。
可见,滴定Na2CO3需要消耗HCl的体积为(V2– V1),则滴定NaOH所消耗的HCl的体积为V1– (V2– V1) = (2 V1– V2)。
2. Na2CO3是食碱主要成分,其中常含有少量NaHCO3。
能否用酚酞作指示剂,测定Na2CO3含量?
答:可以。
因为酚酞的变色范围为: ~ ,在碱性范围,用酚酞作指示剂,Na2CO3被滴定成NaHCO3,即为滴定终点。
这时所消耗HCl的体积的2倍即为Na2CO3全部被滴定消耗的HCl的体积,根据HCl标准溶液的浓度及其消耗的体积即可计算Na2CO3的含量。
3. 为什么移液管必须要用所移取溶液润洗,而锥形瓶则不用所装溶液润洗?
答:(1)若不用被移取溶液润洗移液管,则移液管内壁挂的水珠会讲被移取溶液稀释,即由移液管移到锥形瓶中的待测液浓度比原试剂瓶中的浓度小,滴定使讲出现负误差。
(2)滴定根据的原理就是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只要待测液的物质的量n是准确的,在滴定结果就是准确的,所以,由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其n必是准确的,所以,锥形瓶无须用所装溶液润洗。
4. 本实验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所消耗的HCl的体积比甲基橙的少,为什么?
答:这说明本实验所用混合碱试样中仅含NaHCO3和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