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评和欣赏盆栽

合集下载

花卉品质评价与鉴定方法

花卉品质评价与鉴定方法

花卉品质评价与鉴定方法花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装饰植物,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使用和欣赏的效果。

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价和鉴定花卉的品质,我们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花卉品质评价与鉴定的方法,以供参考。

首先,评价花卉品质的主要指标包括花朵的形状、颜色、大小、开放程度和花瓣的纹理等。

花朵形状要求整齐,无明显变形或损伤;颜色要鲜艳明亮,无色差或杂色;大小要均匀一致,无过大或过小的花朵;开放程度要适中,不过早或过晚;花瓣的纹理要清晰,无破损或褶皱。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花卉的品质优劣。

其次,评价花卉的香气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花卉香气的好坏与物种、品种以及生长环境有关。

我们可以通过闻花的方式来感受花卉的香气,香气浓郁、持久且不刺鼻的花卉品质相对较高。

此外,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气味分析仪器对花卉的香气进行定量分析,以更加准确地评价花卉的品质。

另外,花卉的新鲜度也是评价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花卉的枝条是否挺拔、花朵是否鲜艳以及叶片是否绿泽来判断花卉的新鲜度。

同时,我们还可以轻轻抚摸花瓣,判断其是否柔软而有弹性。

这些都是判断花卉新鲜度的常用方法。

此外,花卉的耐久性也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花卉在瓶插、束花或盆栽状态下的寿命来评价其耐久性。

耐久性好的花卉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鲜艳和生机,不易凋谢或枯萎。

这可以通过对花卉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受性测试来评估。

最后,花卉的健康状况也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花卉的叶片是否完整、无病虫害和斑点等来判断其健康状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花卉进行病虫害的检测,以及测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来评估其健康程度。

综上所述,花卉品质评价与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形状、颜色、大小、开放程度、花瓣纹理、香气、新鲜度、耐久性和健康状况等指标的评价。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考虑和判断,我们可以准确地评价和鉴定花卉的品质优劣,为人们提供优质的花卉选择。

盆景赏析800字

盆景赏析800字

盆景赏析800字
盆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也是一种园艺文化,盆景是通过
种植和修剪树木,使其呈现出优美迷人的景象,以达到艺术装饰、观
赏的目的。

盆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因此被广泛
收藏和赏析。

首先,盆景的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如花卉盆景、果树
盆景、石景盆景、画景盆景、水景盆景等等。

每一种盆景都具有独特
的造型和特点,且每种盆景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寓意。

其次,盆景的鉴赏需要观察其形态、造型、色彩、结构和意境等
方面的因素。

观赏盆景需要靠观察和想象力,需要从不同角度观察,
用心感受和体验。

从盆景的色彩、树形等方面来看,要看是否贴近自
己的审美观,并考虑其材质、制作水平等因素。

此外,盆景的赏析还需要了解其文化内涵。

不同的盆景代表着不
同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内涵,例如四季盆景,让人们体会到四季更替的
自然美和生命的变迁,石景盆景则包含了石文化、自然美的精神内涵。

通过盆景的鉴赏可以了解到各种文化内涵,增强文化素质和修养。

最后,盆景的赏析也需要尊重制作者的劳动成果和原始意图。


景是贴近自然美的艺术形式,需要园艺大师按照自身的审美、文化素
养和体验经验等等因素进行设计、制作和修剪,构建出一个完美的艺
术作品。

总之,盆景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
价值,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们应当积极参与盆景的鉴赏和制作,加深对盆景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在欣赏盆景之余,感受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交融。

中国盆景艺术鉴赏论文

中国盆景艺术鉴赏论文

中国盆景艺术鉴赏论文盆景是活的艺术品,具有现实的时空与艺术的时空的审美二重性。

其审美价值会随着日积月累的再加工而发生变化。

中国盆景艺术的美可以从“美在物理,美在创造,美在奇丑,美在意境”这四个方面着手探讨;欣赏中国盆景的具体过程,可以概括为“观”、“品”、“悟”三个阶段,其中包含了在感受盆景艺术作品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观赏者所产生的联想、想象、移情、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于盆景的艺术审美欣赏活动。

而要求得这种理想的欣赏效果,在鉴赏中国盆景艺术作品时,观赏者(审美主体)理应做到“穷形尽相”、“澄怀味象”、“好句频读”。

由于中国盆景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深受中国古代诗话、画论及造园艺术的影响,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因此,欣赏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中国文化素养。

1.在艺术与审美范畴内盆景的概念盆景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

它主要运用咫尺千里、缩龙成寸等“以小见大”的手法,把小型树木花草、山石水土等物质衬料进行艺术加工后布局在盆盎里,以优美的造型和深远的意境再现出名山大川及诗情画意的生活图景。

中国盆景虽有树木和水石之分,但无论什么盆景都离不开有生命的植物,否则就会缺乏生机,而失去盆景的本意,因此,盆景是一种活的艺术品,其中的植物日新月异。

它在初步完成立意构图后,其审美价值还会随日积月累的再加工而发生变化。

盆景是一种特殊的园林艺术,有比园林更多的观赏角度和高度,可以随观赏者移动而连续出现各种观赏画面。

因此,创作者必须使盆景从各个观赏角度看去都连贯统一(彩图15)。

中国盆景可供创作者经营的空间虽然十分有限,但它常用象征的手段,“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在方寸盆中再现出无垠的自然和浩渺的宇宙,具备现实的空间与艺术的空间的审美二重性;同时,盆景的景色、画面较少受自然变化规律约束,可通过技术和艺术手段表现出与节令相反的景色,因而又具有现实的时间与艺术的时间的二重性。

中国盆景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审美二重性,极大地丰富了盆景美感,是鉴赏者透过小小盆景获取无穷情趣的不尽源泉。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三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三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三第二章盆景的品评和欣赏学习要点:盆景品评的标准及欣赏内容。

重点是掌握各流派是艺术特色和设计、制造盆景的特殊手法;理解盆景欣赏的审美标准和了解欣赏盆景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盆景的艺术流派盆景在我国有着悠长的历史,不同地方的盆景各有特色和制作技巧;人们对盆景的审美也各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盆景美没有具体的品评标准,所以在讲盆景的品评和欣赏前,我们先了解我国盆景的流派。

盆景是融园艺学、美学、文学于一炉的我国盆景艺术,可说是我国自然风貌的浓缩与升华,是独树一帜的东方艺术珍品。

作为造型艺术的盆景,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区辽阔,各地的气候条件、植物资源、山石种类、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熏陶的不同,再经各地的历代民间艺人和盆景爱好者的精心培育和不断创新,形成了各自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因而产生了流派。

有人把我国盆景概括为两大派,即南派与北派。

以广东、广西等地作为南派;以苏州、扬州、四川和长江、黄河以北的地方统称为北派。

过去研究和制作盆景的人有这样说法,但这种分类方法过于笼统,因此在在分派上远远不止这两种。

有人认为形成盆景流派,应有一定的标准:1.作为盆景的树种,应具有地方特色:如扬派的黄杨、雀舌罗汉松;苏派的三角枫、石榴;川派的金弹子、黄桷树;岭南派的九里香、榕树等。

2.要具有反映流派个性的特殊艺术造型:如扬派的云片型,苏派的六台三托一顶,川派的悬根露爪,岭南派的大树型,海派的微型等。

3.有独创的造型技巧手法:如扬派的以扎为主,岭南派的蓄枝截干,苏派的粗扎细剪,川派的蟠扎,海派的金属丝缚扎等。

4.融合树种、造型和技法等特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扬派的层次分明,苏派的清秀古雅,川派的雄伟奇突,岭南派的飘逸豪放,海派的自然流畅等等。

目前国内不少人根据上述四项标准,把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和海派,称之为中国盆景的五大流派。

有人认为这五大流派,虽是主要流派,但并不能概括全国流派,还应有浙派、徽派、广西派、福建派等等。

第五章 盆景的欣赏

第五章  盆景的欣赏
自然美+艺术美=盆景美
(一)盆景自然美的欣赏:盆景是以大自然中的树木、 山石、水景、盆钵、几架、人物、动物等为材料的,其中 植物又具有生命的特征,其根、干、枝、叶、花、果,都 有其姿势、形态、颜色、韵味,花、果还有其香味,这些 树木的天然属性构成了自然美的物质基础。
(二)盆景艺术美的欣赏 :包括造型美和意境美。 1、造型美 (1)优美:也叫秀美(朱光潜)或柔性美,它给欣赏者以
花木盆景欣赏
❖ 常见花木:菊花、紫薇、紫藤、 金雀、牡丹、梅花、杜鹃、山 茶、六月雪、月季、金银花、 迎春花、檵木、海棠花、桂花、 石榴等。
2、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人们从盆
景作品中受熏陶、受启迪,不是采用讲课、 听报告那种直接形式。盆景作品是群众喜 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趣味性很强,它的造 型优美、千姿百态、玲珑可爱之处会使人 带着愉悦感并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这些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3、欣赏效果,差异显著:欣赏盆景作品, 有的人联想丰富,有的人则由于文化基础所 限很少或根本没有丰富的想象。因此,对同 一作品常常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于较抽 象的作品、则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深领其意 的。欣赏盆景,要从中得到收获或受到教益, 需要不断培养和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经常 参观或欣赏这类艺术,并通过学习积累美学 知织,丰富和增强艺术素质,那么,对于艺 术包括盆景的欣赏情趣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第一节 欣赏概述
一、盆景欣赏的含义
所谓盆景欣赏,就是人们(欣赏主体)带着 喜爱的心情、审美的眼光领略盆景(欣赏对象、 客体)趣味的过程。盆景欣赏活动应具备三个要 素,缺一不可。
1、欣赏主体,即具有视觉能力的欣赏者,包括 他们的生活经验、想象力、思想情感、审美观、 欣赏能力、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

再谈岭南盆景的鉴赏

再谈岭南盆景的鉴赏

再谈岭南盆景的鉴赏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发展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岭南盆景因地制宜,以南国植物为主体,注重造型美感,为观赏者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享受。

在鉴赏岭南盆景时,我们应当重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要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人文背景。

本文将从景观特色、造型美感、文化内涵等方面再谈岭南盆景的鉴赏。

一、景观特色岭南盆景的景观特色主要来源于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岭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绿,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岭南盆景以南国植物为主体,如南洋杉、木棉、海棠等,树种种类丰富,叶色浓绿,花果争艳,整体给人一种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感觉。

岭南盆景还注重布局的疏密有致。

其景观以层次丰富为特点,既有高大挺拔的主景,又有低矮苍翠的辅景,形成了景深、景高、景宽和景长的组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岭南盆景还注重利用水、石等元素,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创造出自然、宜人的环境。

岭南盆景的景观特色主要表现在植物种类丰富、色彩艳丽、景观层次多样等方面,给人以视觉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二、造型美感岭南盆景的造型美感主要体现在植物造型的处理上。

岭南盆景以南国植物为主体,这些植物往往长势旺盛,树形多姿,让人们可以将它们塑造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如挺拔、优美、卷曲、盘根等,形成独特的造型美感。

岭南盆景还注重植物的修剪和养护。

通过修剪,可以使植物的枝叶更加丰满、整齐,充分展现其生命力和美感。

岭南盆景的养护也十分讲究,为了保持植物的健康和良好的造型,需要及时修剪、浇水、施肥等,增强盆景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岭南盆景的造型美感主要表现在植物的造型多样、美观,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的养护,使盆景能展现出生命力和美感,给人以视觉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

三、文化内涵岭南盆景的鉴赏不仅仅局限于其景观特色和造型美感,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岭南盆景作为中国盆景发展的重要流派之一,其养成和发展受到了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盆景的鉴赏与制作

盆景的鉴赏与制作

盆景的鉴赏与制作盆景鉴赏鉴赏中国盆景的标准,经学术争鸣,并经历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的实践,逐步形成共识,即以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神形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为最佳作品。

鉴赏中国盆景,要通过观、品、悟过程,鉴赏形象美(源于自然),同时鉴赏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诱发欣赏者思想的共鸣,进入作品境界的意境美(高于自然),以达到艺术美的享受。

(一)盆景的形象美树木盆景的植物勃勃生机,四季变化,春日观花,夏日观叶,秋日观果,冬日观骨,而且形态各异,令人遐思;其造型多移情自然,美不胜收。

山水盆景的山石,以石寓山,小中见大。

鉴赏形象美,实质上就是鉴赏盆景载体(树木或山石)通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手段),所达到的高于素材的自然美。

(二)盆景的意境美中国创作盆景都有题名,通过题名,概括盆景特征、神韵,表达主题,使欣赏者顾名思义,对景生情,寻意探胜。

鉴赏中国盆景是一种欣赏、审美活动,通过观、品、悟全过程,达到艺术美的享受。

由于鉴赏者艺术素养有高低之别,见解不同,以及欣赏习惯各异,其鉴赏结论不一。

只有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欣赏自然之神功,领略造化之奥秘,体会情景之交融,鉴赏盆景艺术之真谛。

以鉴赏树木盆景为例。

观———首先观赏盆景形象美,观赏该作品属哪种类型,是观叶类、观花类,还是观果类;用的是什么树种,其树种根、茎、叶、花、果形态和色彩是否美观,是否富于变化;其树种是否易于造型,“缩龙成寸”,“小中见大”;再观赏该作品造型是否立意在先,依题选材,形随意定;该作品经艺术处理是否“不露做手,多有态若天生”,然后再观赏该作品经精心培养,是否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观赏仅是视觉感受,但盆景不是单一的视觉艺术。

品———品赏则是鉴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感情等,运用联想、想象、移情、思维等心理活动,去扩充、丰富作品景象的过程,是一种再创性审美活动。

但鉴赏者必须建立在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基础上才能进行再创性审美活动。

盆景艺术鉴赏的过程

盆景艺术鉴赏的过程

盆景艺术鉴赏的过程一、不会选材1、喜欢贪大。

部分朋友就是喜欢买大的素材,无论品种,无论树形,只要是大的树桩就喜欢。

其实树桩的大小,不能决定盆景或桩材的培养前途和价值。

有些大的树桩,并不适合做盆景,并不适合在家里培养,更不适合在花盆里养桩。

而且越是大的树桩,越难以培养一级、二级枝条,很难使枝条最终和树桩整体比例匹配。

所以,并不是越大的树桩越好!2、喜欢贪怪。

有些朋友喜欢稀少和奇怪的桩材品种。

但是,如果大家仔细研究过日本国风展、雅风展和中国大陆盆景展、台湾盆景展......就会发现,有些树种几乎从来没有出现在这些有规模和档次的盆景展览中。

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些树种并不适合培做盆景,要么这些树种叶子太大,比如桃树、柳树、桂花、葡萄;要么是树种本身就无法形成很好的根脚,比如珍珠黄杨、原生的珍珠罗汉;要么某些树种很难长期人工培养成活,比如映山红、高山柏树、白鳞铁树(越细越有价值,但是越细越难常年养活);要么有些树种生长过快或类似草花,比如六月雪、栀子花等等。

3、喜欢想象。

有些朋友看到毛胚素材,就可以想象出来或画出将来成型的样子。

但是很多想象是不切合实际的。

因为一个已具有先天不足的树桩,并不能靠人工在花盆里培养而改变它的不足。

并且从树桩上新生长出来的芽点,树根的培养,并不一定可以如同想象中可行。

比如,树根不好,主干走势不好,主枝上缺少侧枝或松针等,几乎都是难通过人工在花盆培养能够改善的。

二、如何选材?那么如何选材呢?选什么样的素材比较有前途呢?这里我只肤浅的谈一些个人观点,如果有误,请大家包涵见谅。

1、看根脚。

好的材料,首先是要有好的根脚。

因为根脚是无法通过在花盆里培养出来的。

好的根脚是那种粗壮,并且牢牢的抓住泥土的大根。

有些须根,看上去很多,从上深入泥土,但是丝毫没有力量的感觉,容易给人一种“浮”在土上的感觉。

或者有些树桩的主干直接从土里出来,根本看不到根脚,显得头重脚轻。

所以,要选择有力,粗壮的根脚。

2、看走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品评和欣赏盆栽
人们在业余时间,大都选择一些消遣,以调节精神,而盆栽特别为广大植物爱好者所欣赏。

笔者在这里介绍欣赏和品评盆栽的方法。

木棉
盆栽品评,欣赏的依据
姿势入神巧天工,龙钟老态郁苍苍,
冰肌铁骨瘦飘逸,盈尺大如山谷中,
人人珍惜高难度,盆里谁知韵无穷。

这是盆栽品评和欣赏的歌诀。

就是说,盆栽的美包括“势”,“老”,“瘦”,“大”,“难”,“韵”六个内容。

人们对盆栽的审美往往各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而是世纪五十年代有南派,北派之分后,但都没有具体的品评标准。

究其原委,追溯史料,联系咸湿,发现由于取材不同,塑造方法不同而行程派系。

多数人认为“艺术雕塑,尊重植物的基本形态,合乎自然”就是美。

换句话说,即“观察万亩,夺其神韵,写出性灵”,使其具有优美的形态和鲜明的性格。

通过对自然界中美的树详细观察,分析其外部表现和内在神韵,得出其美的秘密在于上述的六个方面,前五个方面是形的表现,后一个方面是神的表现。

这六个方面可用来作为品评和欣赏的尺码。

这六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虽然有些盆栽某方面比较突出,而另一方面比较不足。

但要注意不宜用一点代替全部,否则将以怪现象视为难度高,重新出现清朝末期的“病梅”作风。

盆栽的“势”
盆栽的“势”有“四德”,“六忌”。

“势”是盆栽全株基本形态的表现,包括从基部到树干,树梢的整个轮廓。

鉴赏时,首先看到的是姿势。

没有姿势,即失去盆栽的意义。

因此,应有巧妙的加工,具体为“四德”,“六忌”。

四德
1.有紧密的结构枝与杆之间能相辅相成,环环扣紧,有主有次,突出重心,上下之间,左右之间能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如做文章要有起承转合一样。

从正面观之,前后舒展,层次分明。

枝条多的排布得宜,枝条少的疏朗有气。

2.有均衡,有重心盆栽不论立式,斜干,悬崖,卧式等等,均衡都是很重要的。

均衡处理得好,则和谐自然,植株如生,不论其书迷长短怎样变化,都显得重心稳固,泰然自若,否则,植株不像真树,违背植物生长规律,如大厦欲倾。

3.有变化,有动静有疏有密,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通风,这就是变化,不是上下平均,左右一律。

但疏不是疏到空洞无物,密不是密到无立锥之地,有动有静,才可以显出生动活泼,如果有动无静,才可显出生动活泼,如果有动五静,动过头就乱;反之,有静无动,静过头就板。

既有变化,有动静,就生动活泼。

4.有气,有力气是内涵的活力。

气和力来自法度,即来自植物生长规律。

这也和写字一样,按照笔法,该直即直,该转弯即转弯,放胆写去就有力,三心二意,踌躇不前,该直不直,该转不转,自然就无气无力。

六忌
1.忌“逆与倾”违背植物生长规律,脱离实际者为逆;不均衡,重心不稳欲倒者为倾。

2.忌“板与拙”过分平均,毫无变化,如“六台三托”,树冠剪得死平,或如塔形,伞状者为板;盲目地乱弯乱曲者为拙。

3.忌“贫与散”无重点,外形秃陋,无中心,内容贫乏,无艺术价值者为贫;乍视之仿佛一株树,细看之则各个局部互不联系为散。

4.忌“乱与杂”该疏之处不疏,该密之处不密,该静之处乱动,该直之处乱曲者为乱;分枝太多又无条理,放任自流,无秩序如荆棘者为杂。

5.忌“软与媚”无气,无力,无势,直而无骨,曲而无筋者为软;矫揉造作,投机取巧,塑造奇形怪状以欺世盗名者为媚。

6.忌“野气,俗气”粗野蛮干,或野生气味很浓,如野马未驯者为野气;不问是非,盲目追求时尚着为俗气。

盆栽的“老”
许多人称盆栽为“古树”,顾名思义,即克制盆栽古老着为美。

“老”一般都理解为树林高,但由于培育塑造得法,让它在风霜,艳阳之下磨炼,因而显得老态龙钟,亦是艺术的佳作。

“老”毕竟是盆栽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有好的姿态,还要有老的姿态。

盆栽老不老,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去衡量:
1.首先是根蔓隆起露出图面,布满盆面,或高或低或粗或细,如龙如蛇,盘横在树头的周围,又纵横自然不乱,或根条粗大结块成块状。

如榕,枫,松等植株,根窝都可结成块,则弥觉趣味无穷。

如果是榕树的快跟,单个者则要形状好,灵巧不呆板,2个以上者则要仅仅结成一气,不要泛散各自西东。

基部有块根又有气根,则应以块根为主,气根不宜多,不宜粗,同时块根,根蔓都适宜苍老作龟裂,这样就显得老。

2.树干多屈曲多节,树皮厚,龟裂或成皱纹而粗,并随者各种不同树种各具老古色调。

如榕树,白榕老即呈现灰白而枯燥,红榕即成灰褐色;榆树,朴树,七里香等则粗糙枯裂,并且树干常蛀成空腹;紫薇,雀梅老,其树皮如饿虎之皮,而其伤口如火烧痕。

3.侧枝,细枝都多曲折,呈现逐年整剪或枯死重生之处。

4.枝叶不大茂密,若太茂密即成青壮年之态。

5.榕树高处气根下垂或干上也生气根与树干浑化成一体。

盆栽
目录
盆栽的"瘦"
盆栽的“大”
盆栽
盆栽的"瘦"
“瘦”与“老”是分不开的,“铁骨冰肌瘦飘逸”。

老树一般都是瘦的,所以瘦能表现老,而且有飘逸之风。

但要瘦刚强,有不屈不挠之气。

瘦的标志是:叶厚色浓,该绿即绿,该红即红,而不是面黄肌瘦。

树皮坚洁,枝干枯燥,半似生,半似死,却又有神,枝不密,叶不茂,如枯木逢春。

盆栽的“大”
盆栽要“大”,不是高达数丈,而是虽小也像大,即“盈尺大如山谷中”之意。

它要像天然的古老大叔,有山林的气魄。

反过来说。

如果像棵小树就没有意思了。

虽是小灌木六月雪,也同样是要它有山林大树的气魄。

不论高仅一尺,半尺,甚至是蔓生木本。

都要塑造到像数丈大乔木的模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