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带分布图(高清版).pdf
我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情况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河北邢台地震1966年3月8日至29日,连续发生多次6、7级地震。
首次地震发生于邢台地区隆尧县以东,震级为6.8级,此后,又发生5次6级地震,以22日发生于宁晋县东南的7.2级地震为最大。
由于灾区土质松散,地下水位较高,古河道等因素影响,地震造成破坏损失严重,破坏范围大。
6.8级地震波及142个县市,7.2级地震破坏范围包括136个县市。
有感范围北到内蒙多伦,东到烟台,南到南京,西到铜川等广大地区。
地震共造成8182人死亡,51395人受伤,破坏房屋400余万间,损坏桥梁86座。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详解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详解全球地震几种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中国地震带分布在华北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和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
中国地震带分布中国地震带分布图第一、“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
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
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
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
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
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
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
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
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
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
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
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
中考地理中国四大地震带与23条地震带分布图详细介绍

中国四大地震带与23条地震带分布图详细介绍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5月18日21时47分在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北纬27.18度,东经103.16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据云南地震局最新消息,截至19日凌晨6时,本次地震已造成4人死亡(巧家县3人、鲁甸县1人),23人受伤。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5月18日21时47分在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北纬27.18度,东经103.16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据云南地震局最新消息,截至19日凌晨6时,本次地震已造成4人死亡(巧家县3人、鲁甸县1人),23人受伤。
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网友反馈,地震造成云南昭通,四川宜宾、西昌等地震感明显。
据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震中距巧家县38公里、距鲁甸县39公里、距四川宁南县42公里、距四川金阳县58公里,距昭通市58公里,距昆明市242公里。
据当地网友反馈,巧家县小河镇有墙皮开裂、掉落等发生。
中国四大地震带和23条地震带分布图详细介绍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及主要山脉分布图从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中国的地震带和山脉走势密切相关,山脉是地壳板块运动互相挤压形成的,地震是地壳运动释放能量自然现象,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
了解中国地震带分布,可以从我国山脉走势找到关联。
中国地震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区域,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
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中国四大地震带李四光说的中国四大地震带: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中国地震带可划分为:一、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二、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与太行山东麓、山西中部盆地和渭河盆地地震带;三、贺兰山、六盘山,向南横越秦岭,至滇东地区地震带;四、喜马拉雅—滇西地区,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经过中国的部分;五、从西昆仑至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地震带;六、新疆帕米尔至天山南北地震带。
中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图

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历史震中分布图(组图)图为中国主要地震带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第6期)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韩竹君研究员之口,我会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谎言。
“不是日本吗?”我脱口而出。
“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抗震意识的薄弱,是我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
以地质学家的专业眼光来看,这却是毫不意外:地震是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的。
在中国,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
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都说中国发生地震多,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察呢?”我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国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
”我仔细想了想才回答。
“不对,其实在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
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所知了,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
”邓乃恭的手指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
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历史震中分布图(组图)

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历史震中分布图(组图)图为中国主要地震带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第6期)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韩竹君研究员之口,我会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谎言。
“不是日本吗?”我脱口而出。
“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抗震意识的薄弱,是我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
以地质学家的专业眼光来看,这却是毫不意外:地震是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的。
在中国,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
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都说中国发生地震多,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察呢?”我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国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
”我仔细想了想才回答。
“不对,其实在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
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所知了,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
”邓乃恭的手指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
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情况

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情况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情况简介: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
青藏高原地震区中国南北地震带华北地震区鲜水河地震带汾渭地震带三江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青藏高原地震区包含区域中国地震带分布图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阅读全文]中国南北地震带基本情况中国南北地震带南北地震带是以青藏高原地壳为主体和兼并了扬子地块西部而成的新生构造实体,具弥漫性边界。
构成其基本格架的巨型反S形或缓弧形构造带,分布在中部的弧顶朝南的弧形构造以及发育在东界附...[阅读全文]华北地震区简介华北地震区华北地震区是中国东部大陆地区地震活动最强烈的一个地震区,也是中国晚第四纪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8级以上的地震就发生了5个,最大的地震为1668年郯城8.5级大地震。
自西向东断裂活动具有...[阅读全文]鲜水河地震带概述中国地震带分布鲜水河是四川省的一条河流,注入雅砻江。
有两个源头:达曲和泥曲从西北和北方在炉霍县汇合后,称鲜水河。
向东南经道孚县,在雅江县两河口与雅砻江汇合。
支流有纽日河。
流经地区地震频繁,称为...[阅读全文]汾渭地震带概述神奇的地震直线汾渭地震带属于华北地震区,是中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
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汾渭地震带上。
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阅读全文]三江地震带概述另据中国地震局原首席预报员孙士綋分析,青藏高原本身是多地震的地区,这个地区强地震活动多,分布上也比较散,很多专家也将这一地区称为“三江地震带”,这个地区地震分布大致沿着三条江分布,是活动水平比较...[阅读全文]东南沿海地震带基本简介东南沿海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广东两省及江西、广西邻近的一小部分。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流出,快看看你家在不在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流出,快看看你家在不在地震带上?2017-8-10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曾指出我国五个地震的主要分布区域:华北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
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
均居全国之首。
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
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
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
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我国哪些城市不会地震?其实,我们所遇到的大部分城市都不在地震带,反倒是而处于地震带的有: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合肥、太原、福州、台湾、昆明、成都、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
不处于地震带上就说明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只是会感到强大地震的震感而已。
地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时不时就会光顾我们身边,只不过大部分地震都比较轻微,人们难以察觉而已。
地震带分布

地震带分布中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地震带可划分为: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与太行山东麓、山西中部盆地和渭河盆地地震带;贺兰山、六盘山,向南横越秦岭,至滇东地区地震带;喜马拉雅—滇西地区,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经过中国的部分;从西昆仑至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地震带;新疆帕米尔至天山南北地震带。
三大地震带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中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
世界火山和地震带分布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中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
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
活动时间地震带内的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显著活动和相对平静交替存在,一定时期后又重复出现。
各地震带的重复期从几十年到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
发生方式各地震带的大地震发生方式有单发式和连发式之分。
前者以一次8级以上地震和若干中小地震来释放带内积累的能量;后者在一定时期内以多次7级以上地震释放其绝大部分积累的能量。
地震带内显示的各种不同的地震活动性与该地带地壳介质性质、构造形式和构造运动强弱有关。
地震带一般被认为是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带。
在各地震带内还划分出不同的区段,作为独立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区域划分的统计研究单元。
另外还有一种是由于人为活动所引起。
编辑本段世界主要地震带地震的震中集中分布的地区,且呈有规律的带状,叫做地震带。
从世界范围看,地震活动带和火山活动带大体一致,主要集中在下列地壳强烈活动的地带。
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地震分布示意图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西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