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与经络
中国传统康复--经络

经
络
奇经八脉:冲、任、带、督、阴阳维脉、阴阳跷脉 十二经别:加强十二正经中相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
系
十二经筋:有联缀四肢百骸、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统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十五络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与调节
络脉
浮 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孙 络:细小的络脉
手小指端
目内眦
足小指端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
手无名指端
目外眦
足大趾
肺中
注: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部,脾经在中部,至内踝上8寸处交 叉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经络的分布
4.奇经八脉分布
任脉 →行胸腹正中, 诸阴经之会,称“阴脉之海”。 督脉 →行腰背正中,诸阳经之会,称“阳脉之海”。 冲脉→并足少阴肾经挟脐而上,环饶口唇,十二经脉均 来汇聚,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因冲脉与妇女月经有 关,故又称“血海” 。 督、任、冲三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经络学说概论
3.十二经脉的命名
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 主要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 。
前、 中、 后 阴经(太阴、厥阴、少阴)→脏发出 阳经(阳明、少阳、太阳)→腑发出
• 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经络的作用
(一)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作用包 括:
少林二十四式易筋经上下部功法(十二大劲)详解

少林二十四式易筋经上下部功法〔十二大劲〕详解一、易筋前功练法:易筋经前功,共有十二式,每式动作不同,而各有其妙处。
宜于清晨时,在空旷清洁之地,依法练习,待十二式练毕后,再从第一式复练,周而复始,晨夕各三次,半年之后,则精神萎顿者,立可振作;而精神健旺者,则实力倍增,神充气足,诚是易筋换骨之妙。
尤其青年人修练,收效更见神速,但须按日行功,切不可稍有间断,假设荒怠不勤,决无法预期收效。
易筋前功第一段.混元一气功:面向东而立。
两足分开,中间相距约一尺,足之位置,须趾与附同一方向,成并行线,切忌踏成八字形。
凝神调息,精神集中,不可散漫,心平气和,不可轻浮,摒除一切杂念,不可胡思乱想,聚气于腹,毋使走泄,在行功用力的时侯,应停止呼吸几秒钟。
头部向上微昂,口宜紧闭,牙齿相接,舌尖抵住牙开,两目向前睁视,有精神的向前凝视,有稍稍怒目之意,睛珠须定,不可稍有闪闭,眼睛不可一开一闭。
然后,将两手拆腕昂起,使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再缓缓略屈其肘节,将手提起少许,至腰部稍下处为度。
惟两手虽上提,而两臂之气力,必须下注。
所谓两臂之气力必须下注是说以意运气,心里想着这时候是两臂的气力往下注,此时有如按桌踊身之状,如同手掌按在桌上要把身子跳起来的样子。
略加停顿之后,乃将十指运力向上翘起,而掌根则运力捺下,手掌根要用力往下捺,手指尖则用力往上翘,行功时动作要慢如打太极拳一样的慢,等到手掌及手指用力,到达最高度时,再停顿片刻〔手掌捺下手指翘起的这种姿势要保持几秒钟的时间〕,乃放下手指,提起掌根〔手指放下手掌根自然就会提起来〕,回复原状。
此时手臂放松均不着力。
如此一翘一按,是为一度,徐行四十九度。
要点:混元一气之势,乃先天之象也。
一翘一捺,得手动机,停顿贯气,得手静定,动静相因,而阴阳判,万物主矣。
故以下各段,皆由此式而化生。
行时宜全神贯注手指掌之间,不可相离,日久之后,则气随神到,而运于内,力由气生,而行于外,内外相合,而超乎一切矣。
何为“内家拳”?三大内家拳简介

何为“内家拳”?三大内家拳简介在中国传统武术的分类上一直存在着“内、外”两家的说法。
拳谚有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就几乎诠释了两者最大的区别。
尽管这样的概述或者不尽全面,但“练气或练内功”与所谓的“练筋骨”却实实在在的说出了两者在习练之中不同的路径。
而这里的“内”也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中国传统内家拳法。
相较于外家拳本身的刚猛,内家拳的拳风更注重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以气驭劲的宗旨。
当然内家拳与外家拳也有联系,两者皆有刚有柔,也都有仿生象形,只是两者立意出发点不同。
在《笑傲江湖》中,金庸先生将华山派内的内、外家之争说到了极致。
清代以后,尤其到民国时期,民间大多把太极、形意、八卦这三家武术流派称为内家拳,此外的拳种统称为外家拳。
当时恰逢乱世,以这三大拳为代表的内家拳宗师辈出、群星璀璨、痛击外敌,更是带动了其他武术拳种的发展。
正是这种大发展成为了我中华武术古往今来的巅峰黄金时期。
其影响之深远,一直到今天还是国人习武的主流正宗。
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地位是由李小龙奠定的,少林武术在中国的地位是由电影《少林寺》奠定的,而内家拳在中国的地位是由一位位内家拳宗师奠定的。
太极拳据阴阳、引经络,倚道家吐纳之机,练气劲于内。
尽管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从其演变发展,再到其真正扬名来看,太极拳的形成显然并非一人、一时、一地所创。
作为现如今世界上习练人数最多的传统拳种,太极拳本身在技击的基础是上,更融入了哲学与儒道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有着“国粹”之称。
作为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之法的拳术,太极拳的动作徐缓舒畅,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肩,讲究松活弹抖,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有飘然腾云之意境。
清代拳师称“拳势如大海,滔滔而不绝”。
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作为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太极拳既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济,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
2020智慧树,知到《中国功夫与经络》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国功夫与经络》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国功夫与经络》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1.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经络是血液循环通路B:经络是气血运行通路C:经络是淋巴循环通道D:经络只是神经通路答案:经络只是神经通路2、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中国功夫就是武术B:中国功夫就是民族体育C:中国功夫就是体育运动D:中国功夫只是筋骨皮的锻炼答案:中国功夫只是筋骨皮的锻炼第二章1、1.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中国功夫就是武术B:中国功夫就是民族体育C:中国功夫就是体育运动D:中国功夫只是筋骨皮的锻炼答案:中国功夫只是筋骨皮的锻炼2、2.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点是:()A: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B: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C:起于小指的桡侧端(少冲穴)D: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答案: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3、3.以下主要锻炼三焦经的动作是:()A:双手托天B:转腰推掌C:左右摆臂D:双手攀足答案:双手托天4、4.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晚几点睡觉:()A:20:00以后B:21:00以后C:20:00以前D:21:00以前答案:21:00以后5、根据子午流注规律,三焦的气血流注时间是() A:亥时B:巳时C:酉时D:子时答案:亥时第三章1、1.手少阴心经止于:()A:止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B:止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C:止于小指的桡侧端(少冲穴)D:止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答案:C2、2.手少阴心经的主要体现动作是:() A:歇步亮掌B:弓步压掌C:转腰推掌D:以上都是答案:D3、3.午休什么时间比较合适?A:中午11:00以前B:中午11:00C:中午12:00以前D:中午12:00答案:D4、4.心脏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血液流动B:运输养分C:运输代谢物D:运输氧气答案:A5、5.与手少阴心经相表里的经脉是()A:小肠经B:心包经C:三焦经D:膀胱经答案:A第四章1、手太阴肺经起止部位(穴位)分别是:() A:中府;少商B:商阳;迎香C:迎香;头维D:少泽;睛明答案:A2、手太阴肺经的主要体现动作是:()A:开阔胸怀B:左右开弓C:展臂弯腰D:以上都是答案:D3、运动预防感冒,以下哪项不正确:() A:运动后做整理活动B:运动出汗后立即吹冷空调C:经常拍打搓揉手臂肺经D:每天揉按迎香穴100次答案:B4、手太阴肺经五行属()A:金B:木C:火D:土答案:A5、肺经的体表走向是()A:从手走胸B:从胸走手C:从手走头D:从头走手第五章1、足厥阴肝经巡行方向是:()A:从脏走手B:从手走头C:从头走足D:从足走胸腹答案:D2、与人合作过程中应做到:()A:宽容、随和、正直、仁义B:正义、勇敢、不屈、较真C:严肃、固执、认真、不屈D:以上都不是答案:A3、足厥阴肝经的主要体现动作是:() A:二字钳羊马桩B:虚步桩C:弓步桩D:以上都是答案:A4、肝开窍于()B:目C:舌D:鼻答案:B5、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的经脉是()A:胆经B:膀胱经C:大肠经D:小肠经答案:A第六章1、每天8点前吃早餐,主要可以养:() A:肺B:肾C:脾D:肝答案:C2、足太阴脾经的主要体现动作是:() A:独立步B:虚步C:大跃步D:以上都是答案:D3、足太阴脾经起点为:()A:第二趾外侧端(历兑穴)B:足大趾头内侧段(隐白穴)C: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D:足心(涌泉穴)答案:B4、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A:感觉B:肌肉C:淋巴D:神经答案:C5、通常,我们称脾为()A:先天之本B:后天之本C:先天之气D:后天之气答案:B第七章1、足少阴肾经的主要体现动作是:()B:虚步桩C:弓步桩D:以上都是答案:A2、每天晚餐清淡,主要可以养:() A:肺B:肾C:脾D:肝答案:B3、足少阴肾经起点为:()A:足大趾头内侧段(隐白穴)B: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C:胸上部(俞府穴)D:足心(涌泉穴)答案:D4、通常,我们称肾为()A:先天之本B:后天之本C:先天之气D:后天之气5、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A:主血脉B:主运化C:主疏泄D:主藏精答案:D第八章1、人体有哪六腑?()A:大肠、胃、小肠、膀胱、三焦、胆B:大肠、胃、小肠、膀胱、子宫、胆 C:大肠、胃、小肠、膀胱、心包、胆 D:大肠、胃、小肠、膀胱、阑尾、胆答案:A2、以下经络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肝与胆B:心与心包C:脾与胃D:肾与膀胱答案:B3、古典运动中体现通阳利腑的养生动作有:() A:站桩B:揉按足心C:叩背D:揉按掌心答案:C4、六腑的特点是()A:以通为用B:以降为用C:以上都是D:以上都不是答案:C5、膀胱的生理功能是()A:生成尿液B:储存尿液C:排泄尿液D:生成精子答案:ABC第九章1、任脉的起点是:()A:胞中B:长强D:命门答案:A2、督脉的起点是:()A:胞中B:长强C:百会D:命门答案:A3、周天是指:()A:经络循环B:血液循环C:神经循环D:体液循环答案:A4、任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总督一身之阴经B:总督一身之阳经C: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D:调节十二经气血答案:A5、我们所熟知的急救要穴人中,又称为水沟,位于()上B:督脉C:带脉D:冲脉答案:B第十章1、查拳是哪个族的传统拳术长拳的五大流派之一? A:回族B:汉族C:满族D:藏族答案:A2、通臂拳是哪个族的拳术之一?A:汉族B:满族C:回族D:苗族答案:A。
国家体育总局推荐的四种健身气功介绍

国家体育总局推荐的四种健身气功介绍“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源流易筋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健身养生方法,在我国传统功法和民族体育发展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千百年来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易筋经源自我国古代导引术,历史悠久。
据考证,导引是由原始社会的“巫舞”发展而来的,到春秋战国时期已为养生家所必习。
《庄子•刻意篇》中记载:“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伸),为寿而已矣。
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汉书•艺文志》中也载有《黄帝杂子步引》《黄帝歧伯按摩》等有关导引的内容,说明汉代各类导引术曾兴盛一时。
另外,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中有四十多幅各种姿势的导引动作,分解这些姿势可以发现,现今流传的易筋经基本动作都能从中找到原型。
这些都表明,易筋经源自中国传统文化。
易筋经为何人所创,历来众说纷纭。
从现有文献看,大多认为易筋经、洗髓经和少林武术等为达摩所传。
达摩原为南天竺国(南印度)人,公元526年来我国并最终到达嵩山少林寺,人称是我国禅宗初祖。
据《指月录》记载:“越九年,欲返天竺,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言所得乎﹖’有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持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
’祖曰‘汝得吾皮。
’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闷佛国,一见更不再见。
’祖曰‘汝得吾肉。
’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
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
’祖曰‘汝得吾骨。
’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
祖曰‘汝得吾髓。
’”另外,六朝时流传的《汉武帝内传》等小说中也载有东方朔“三千年一伐毛,三千年一洗髓”等神话,这大概就是“易筋经”“洗髓经”名称的由来。
在易筋经流传中,少林寺僧侣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史料记载,达摩所传禅宗主要以河南嵩山少林寺为主。
由于禅宗的修持大多以静坐为主,坐久则气血阏滞,须以武术、导引术来活动筋骨。
因此,六朝至隋唐年间,在河南嵩山一带盛传武术及导引术。
少林寺僧侣也借此来活动筋骨,习武健身,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修改、完善、补充,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习武健身方式。
认识经络 学好五劳七伤往后瞧

认识经络学好五劳七伤往后瞧作者:崔建来源:《健身气功》2015年第05期什么叫“五劳七伤”?“五劳七伤往后瞧”中为什么要强调往后瞧?《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
”为什么上病可以下取,下病可以上取,头病可以取足,腰病可以取?认识、了解这些问题对学好健身气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文拟从中医学角度对经络知识和“五劳七伤往后瞧”的功法动作进行深入研究,阐述其作用原理和功法要领,为健身气功的学习和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一、认识经络经络及其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它也是气功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人体功能的网络。
经是指经脉,络是指络脉,人体通过经络系统有规律而复杂的交会,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和谐有序、正常进行。
经络包括经脉、络脉及其连属组织。
经脉为纵行的主干线,络脉为经脉的分支网络。
经脉部分可分为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部分。
根据阴阳学说的演绎,把十二经脉分为手足三阳经和手足三阴经两大类,即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瞧),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手少阳三瞧经(属三瞧络心包),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
奇经八脉由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组成,其中督脉行于后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各有本经所属穴位;其余冲、带、跷、维六脉的穴位均见于以上各经。
冲脉行于腹部第一侧线,交会足少阴经穴;带脉横行腰部,交会足少阳经穴;阳跷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交会足太阳等经穴;阴跷行于下肢内侧及眼,交会于足少阴经穴;阳维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交会足太阳等经及督脉穴;阴维行于下肢内侧、腹第三侧线和颈部,交会足少阴等经及任脉穴。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武当山道医:祝华英作者简介祝华英,武当山道教协会道医,道号达智子。
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北闸乡的一个农民家庭。
祝道长幼时多病,成人后发奋自学中医。
他在学习和研究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过程中,被十二经脉、经筋、经络、奇经八脉等错综复杂的经脉路线和分支路线引入了茫茫之境。
为了探索和求征“十二经脉”的玄机奥秘,祝道长于六十年代开始修身炼性,参悟人生长寿之法,逐步将祖国医学与仙学相贯通,终于在“胎息”境界中证悟出“十二经脉”玄妙的运动规律,揭示了数千年来所失传的“十二经脉”真谛;并将古圣人所隐秘的部分详尽剖析阐明,以成全璧。
祝华英道长今年六十八岁。
他因家庭出身原因只读过小学。
后因族人多为疾病所苦发心自学中医,四十多年来行医从来分文不取。
祝道长在武当山出家已二十多年,他修炼数十年经脉早已打通,按照他的十二经脉理论诊治效果极好,除了本地山民,很多人从外地、外省甚至国外来找他看病。
我常说您要是想发财早就有上千万了。
这是祝道长的新书。
祝道长前些年出版他的《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密》是买书号出的。
花了上万。
印了五千册书,不知道怎么销售,大半从北京拖到了武当山自己卖。
有外地朋友邮购祝道长还要跑到山下邮寄,邮寄费也经常没有规矩,他寄一本亏一本。
老人家长期居住在深山,社会关系不多,他出书实在困难。
这本新写的小册子是自费印刷的,有的是朋友出资助印的。
祝道长花了一两万还被人坑了。
十二经脉是中医经络学说最丰富、最关键的基础,也是《黄帝内经?灵枢》的核心所在。
由于对其认识须以修真体悟为基础,而经脉之无形部分运行的实相历来被道家视为天机秘而不宣,因而古今医书之论述或悖谬失当,或语焉不详,世谓道人即指有奇方异术之人,也即先秦的神仙家。
湖北省武当山道教协会道医祝通愚,就是一位有奇方异术之人。
在其所作《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应用》修身炼性方语真谛里言道,他于炼午功的咽津服气之时出现了先天呼吸(胎息),经多年修炼终于悟出了十二经脉运行的真相玄机。
奇经八脉(大周天)

奇经八脉(大周天)奇经八脉的概念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这八条经脉纵横交错,穿播循行于十二经脉之间,其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不直接属于五脏六腑。
“奇”即奇特、奇异的意思,由于这八条经脉在循行分布与脏腑的联系上均与十二正经不同,所以称其为“奇经八脉”。
武侠小说里的武林高手修炼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打通经脉,书中并常常提到“大周天”、“小周天”等字眼,小周天是指道家修练内功,气循任、督两脉一周。
这里的任、督两脉就属于奇经八脉中的两条。
余下的六条分别是: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奇经八脉的走向和分布没有特定的规律。
奇经八脉中,除带脉横行围绕腰腹一周,冲脉有一分支向下外,其余六条经脉都是从下肢或腹部向上循行;带脉、督脉、任脉都只有一条单行路线,不是对称的;奇经八脉中,除任督两脉有自己的独立腧穴外,其他六经脉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正经与任督两脉之中。
奇经八脉的循行特点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上至头面;任脉行于人体前正中线,上达下额部;冲脉与足少阴胃经相并上行,行于腹部、下肢及脊柱前;带脉环行腰腹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行于下肢内侧、腹部、颈部、至咽喉与任脉会合了;阳维脉起于足背外侧,行于肢外侧、肩、头颈至颈后与督脉会合;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行于下肢内侧、腹部、头目;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行于下肢外侧、腹部、肩、头部。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关系奇经八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循行错综于十二经脉之间,而且与正经在人体多处相互交会,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因而奇经八脉有蕴函十二经气血和调节十二经盛衰的作用,并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如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被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通行上下前后,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了纵行躯干部的各条经脉;阴维脉联络诸阴经,故有“阴维维于阴;阳维脉联络诸阳经,故有“阳维维于阳”之称;阴跷脉、阳跷脉左右成对,对分布于下肢内外侧的阴经和阳经协理调作用,故有“分主一身左右阴阳”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经络是血液循环通路
B.经络是气血运行通路
C.经络是淋巴循环通道
D.经络只是神经通路
第二章
1.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中国功夫就是武术
B.中国功夫就是民族体育
C.中国功夫就是体育运动
D.中国功夫只是筋骨皮的锻炼
2.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点是:()
A.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
B.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
C.起于小指的桡侧端(少冲穴)
D.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
3.以下主要锻炼三焦经的动作是:()
A.双手托天
B.转腰推掌
C.左右摆臂
D.双手攀足
4.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晚几点睡觉:()
A.20:00以后
B.21:00以后
C.20:00以前
D.21:00 以前
第三章(老师还没批,给的只是我做的答案)
1.手少阴心经止于:()
A.止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
B.止于小指的桡侧端(少冲穴)
C.止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
D.止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
2.手少阴心经的主要体现动作是:()
A.以上都是
D.歇步亮掌
3.午休什么时间比较合适?
A.中午11:00以前
C.中午12:00以前
D.中午11:00
第四章
1.手太阴肺经起止部位(穴位)分别是:()
A.中府;少商
B.商阳;迎香
C.迎香;头维
D.少泽;睛明
2.手太阴肺经的主要体现动作是:()
A.开阔胸怀
B.左右开弓
C.展臂弯腰
3.运动预防感冒,以下哪项不正确:()
A.运动后做整理活动
B.运动出汗后立即吹冷空调
C.经常拍打搓揉手臂肺经
D.每天揉按迎香穴100次
第五章
1.足厥阴肝经巡行方向是:()
A.从脏走手
B.从手走头
C.从头走足
D.从足走胸腹
2.与人合作过程中应做到:()
A.宽容、随和、正直、仁义
B.正义、勇敢、不屈、较真
C.严肃、固执、认真、不屈
D.以上都不是
3.足厥阴肝经的主要体现动作是:()
A.二字钳羊马桩
B.虚步桩
C.弓步桩
D.以上都是
第六章(老师还没批,给的只是我做的答案)
1.每天8点前吃早餐,主要可以养:()
A.肝
B.肾
C.肺
2.足太阴脾经的主要体现动作是:()
A.以上都是
B.大跃步
C.独立步
3.足太阴脾经起点为:()
A.足心(涌泉穴)
B.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
D.第二趾外侧端(历兑穴)
第七章
1.足少阴肾经止点为:()
A.足大趾头内侧段(隐白穴)
B.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
C.胸上部(俞府穴)
D.足心(涌泉穴)
2.足少阴肾经的主要体现动作是:()
A.马步桩
B.虚步桩
C.弓步桩
D.以上都是
3.每天晚餐清淡,主要可以养:()
A.肺
B.肾
C.脾
D.肝
第八章
1.人体有哪六腑?()
A.大肠、胃、小肠、膀胱、三焦、胆
B.大肠、胃、小肠、膀胱、子宫、胆
C.大肠、胃、小肠、膀胱、心包、胆
D.大肠、胃、小肠、膀胱、阑尾、胆
2.以下经络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肝与胆
B.心与心包
C.脾与胃
D.肾与膀胱
3.古典运动中体现通阳利腑的养生动作有:()
A.站桩
B.揉按足心
C.叩背
D.揉按掌心
第九章
1.任脉的起点是:()
A.胞中
B.长强
C.百会
D.命门
2.督脉的起点是:()
A.胞中
B.长强
C.百会
D.命门
3.周天是指:()
A.经络循环
B.血液循环
C.神经循环
D.体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