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战争历史上的悲催的意大利
意大利战役的历史事件介绍

意大利战役的经过
意大利这个地方经历过很多次战争,在二战期间的意大利战役更是对这个国家造成了分裂的伤害。这场战役持续的时间也是挺漫长的,而且这并不是意大利内部的斗争,其中涉入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和德国,那么意大利战役过程是怎样的呢?
眼见自己的国家要被美英吞没了,意大利方代表和美英代表签订了一份停战协定,随后意大利宣布对美英无条件投降。一开始意大利方还是不承认的,后来随着美英盟军的攻击日益强烈了,意大利方不得不承认自己投降的决定,原因是美国的第5集团军的提前到来。德国的军队在这个方面早就感知到了,随后就将80万之多的意大利军队给解除了武装,还开始抓捕这些意大利军官。后来德国军队对于意大利的占领越发的强烈起来,直逼意大利那不勒斯到南部的本土位置,后来意大利国王墨索里尼被希特勒解救出来,成立了“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和巴多格里奥政府抵抗。
美英盟军共同攻打下了西西里岛之后就向意大利本土继续攻击,但是没过多久由巴多格里奥就承认意大利无条件投降,并且与盟军秘密的签订了停战协定。虽然是这样还是拦不住德国军队的强大,希特勒将大批的意大利军队军官抓起来,甚至占领了罗马。其中贝尼托·墨索里尼也想从意大利这场混战中抽身出来,后来他被希特勒给救了出来,在希特勒的支持之下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北部成立起了一个“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接下来的斗争就是这个“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和巴多格利奥政府之间的了,美英宣布支持巴多格利奥政府,成为了同盟,而墨索里尼只有德国在支撑着,后来德军失败了这场战争才是真正的结束了。
外国战争故事:意大利战争

外国战争故事:意大利战争意大利战争是中世纪欧洲强国法国和西班牙为争夺对亚平宁半岛的霸权而在意大利领土上进行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争。
1494年1 月,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去世,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宣称:自己作为安茹王朝(属法兰西王朝的旁系)的继承人有权占有斐迪南一世的领地。
8月,查理八世率兵3.7万人(其中包括瑞土雇佣兵),野炮136门,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向那不勒斯开进,标志着意大利战争的开始。
从1494年到1559年,意大利战争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494~1504年。
这一时期的核心是法国争夺那不勒斯王国。
在意大利亲法贵族的配合下,查理八世的军队穿越罗马全境,经过米兰公国和教皇国直逼那不勒斯。
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罗马教皇任命他为那不勒斯国王的授职书后,便于2月23日开进那不勒斯城,阿拉冈王朝国王弗兰第诺惊慌出逃。
查理八世自称是“法兰西、那不勒斯和君土坦丁堡的国王”。
意大利各国首脑害怕法国势力的加强和发生全民起义,于是在1495年3月建立“神圣同盟”(也称“威尼斯同盟”)以图驱逐法军。
参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兰公爵和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
“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同盟。
查理八世急忙从那不勒斯北上,1495年7月6日在福尔诺沃遭“神圣同盟”军队包围。
法军战败。
1496年12月,法国撤出那不勒斯,但军队主力得以保存。
查理八世的.继承者路易十二不甘心法国退出意大利,于1499年远征米兰公国。
在1499~1500年几次交战中,法国先后获胜,相继占领米兰和伦巴第。
1500年,法、西两国勾结占领了那不勒斯,推翻了阿拉冈王朝,法、西两国军队共同占领那不勒斯。
但1503年春,法、西两国因分赃不均爆发战争。
1503年12月29日的加里利亚诺河畔一战,西军获胜,法军被迫放弃那不勒斯王国,使其沦为西班牙领地。
第二时期:1509~1515年。
这一时期从“康布雷同盟”对威尼斯共和国发动战争开始。
意大利俄罗斯远征军(CSIR)

意⼤利俄罗斯远征军(CSIR)意⼤利俄罗斯远征军开赴俄罗斯⼀九四⼀年六⽉⼆⼗⼆⽇德国发起“巴巴罗萨”⾏动,全⾯进攻苏联。
墨索⾥尼对希特勒事先未跟他商量很不满,坚持派兵参与〔德国⼈对此并⽆太⼤兴趣〕。
⼀九四⼀年六⽉⼆⼗六⽇,也就是“巴巴罗萨”⾏动开始后的第四天,意⼤利俄罗斯远征军〔Corpo di Spedizione Italiano In Russia〕就被派往乌克兰,这⽀部队由第九“帕苏⽐奥”〔Pasubio〕半摩托化师,第五⼗⼆“都灵”半摩托化师,第三“Pricipe Amedo Duca D'Aosta” 〔意⼤利萨伏伊王室的著名将军〕快速师及“Val Tagliamento”⿊衫军团组成,总兵⼒六万⼆千⼈,装备六⼗辆L.3轻型坦克。
第三或第六狙击兵团⼠兵穿越⼀⽚乌克兰的麦⽥第五⼗⼆“都灵”半摩托化师的编成:第⼋⼗⼀步兵团;第⼋⼗⼆步兵团;第五⼗⼆炮兵团〔摩托化〕;第五⼗⼆迫击炮营;第五⼗⼆反坦克炮连;第五⼗⼆⼯兵营;第五⼗⼆医疗队;第五⼗六摩托化运输群;第五⼗⼆汽油补给队;第五⼗六、第六⼗六皇家宪兵队〔Royal Carabinieri Section〕以及为俄国远征⾏动加强的:第⼆⼗六迫击炮营;第⼀七⼀反坦克连。
第九“帕苏⽐奥”半摩托化师:第七⼗九步兵团;第⼋⼗步兵团;第⼋炮兵团〔摩托化〕;第⼀⿊衫军团;其他师直属和辅助单位。
第三“P.A.D.A.”快速师:第三“萨伏伊”骑兵团;第五“Lancieri di Novara”骑兵团;第三狙击兵团〔Bersaglieri Regiment〕;第三“articelere”炮兵团;其他师直属和辅助单位。
意⼤利俄罗斯远征军的步兵正在穿越乌克兰⼀九四⼀年夏,CSIR参加了对摩尔多⽡和乌克兰的进攻,七⽉占领了顿涅茨〔Donetz〕⼯业区,并协助德军在Pervomaisk 包围并俘虏⼗万多苏军,⼀九四⼀年九⽉⼗⼆⽇,CSIR强渡第聂伯河。
⼀九四⼀年秋到⼀九四⼆年中,CSIR在东乌克兰的斯⼤林诺〔Stalino〕、⼽尔洛夫卡、⾥科沃〔Rykovo〕附近地区进⾏防御。
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动荡和变革

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动荡和变革在20世纪初期,意大利是一个急需现代化和统一的国家。
经济和社会情况不稳定,尤其是南北之间的差异和政治腐败问题,导致了一系列内部冲突。
意大利政府希望通过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来寻找重新振兴和统一。
一、战前的动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几年里,意大利政府面临许多困难。
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日益壮大,工人们对待遇和劳动条件不满,并开始组织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活动。
此外,许多南部地区仍然贫困,经济相对欠发达,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也在蔓延。
二、参战与变革1915年,意大利政府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奥斯曼帝国展开战争,并希望通过参战实现国内的统一和扩张。
战争爆发后,意大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军队装备不足,供应链不稳定,使得战斗力受到了严重影响。
然而,在战争初期,意大利军队仍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胜利,如卡拉巴里亚海战和罗曼尼亚的阿尔乔玛战役。
随着战争的进行,意大利军队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
由于战线太长和资源不足,意大利军队很难保持压倒性的优势。
士兵们面临着恶劣的战斗条件,不仅要与敌军作战,还要应对饥饿、疾病和恶劣的天气条件。
对于意大利来说,战争是残酷的,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和苦难。
在战争期间,意大利的经济状况也出现了重大变革。
由于资源短缺和战争动荡,许多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
然而,一些工业部门如军火制造和物资供应获得了繁荣。
战争推动了一些创新技术的发展,如军事通讯和无线电技术。
三、战争结束与政治变革1918年,意大利政府与协约国签署了停战协议,结束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
然而,战后意大利社会和政治局势依然不稳定。
意大利选举制度问题长期争议不断,加深了政治分裂和腐败的问题。
在战后的几年里,意大利爆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动荡。
工人和农民发起罢工和示威,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
这些动荡促使了意大利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者党的崛起。
同时,意大利妇女也开始争取更多的权利和平等。
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意大利的社会和政治情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大利独立战争简介

意大利独立战争简介近现代历史上,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起此彼伏,意大利独立战争正是这么一场为反抗奥地利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战争,此战以意大利统一和独立告终。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意大利独立战争简介,希望你喜欢。
意大利独立战争分析中文名称:意大利独立战争参战部队:意大利、奥地利战争结果:意大利独立和统一时间:1848年~1870年地点:意大利人物:加里波第庇护九世意大利独立战争详情第一次战争(1848~1849)第一次独立战争是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1848年1月,西西里首府巴勒莫人民起义,赶走那不勒斯王国军队,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揭开意大利独立战争序幕。
起义迅速发展到伦巴第、威尼斯、托斯卡纳等其他邦国和地区。
3月18日,米兰爆发反奥起义,宣布成立共和国;威尼斯人民起义,宣布建立独立的威尼斯共和国。
在23日,撒丁国王查理·阿尔伯特在全国反奥运动推动下对奥宣战。
4月,其他邦国相继参战。
但是,战至4月底,罗马教皇呼吁停止反奥战争,并从前线撤回军队。
初期,意军在伦巴第取得一些胜利,但人民武装斗争的发展引起各邦君主恐惧,一些邦国从前线撤军。
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二世发动政变,推翻自由派内阁,屠杀爱国者,从而削弱了反奥力量。
5月,西西里起义被镇压,各邦君主的叛变使奥地利获得了喘息之机。
6月,奥军得到增援后转入反攻。
6月底重占米兰并围攻威尼斯。
7月23~25日,奥军约7万人在J.拉德斯基指挥下在库斯托扎与撒丁王国军队4.3万人决战。
撒军大败,损失约9000人。
8月9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撒丁王国将伦巴底、威尼斯、帕尔马和莫德纳等地割让给奥地利。
反奥战争失败激起各阶层人民愤慨,以G.马志尼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派再次起义。
8月11日和23日,威尼斯和托斯卡纳人民相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1月15日,罗马爆发大规模起义,翌年2月宣布成立共和国,建立以马志尼等三人为执政官的共和政府。
意大利战争的简介

意大利战争的简介意大利战争持续六十几年,但是它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
其中不仅影响了意大利,更是影响了参战多国。
不仅促成了政治上的变化,同时也在经济、军事上有所影响。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意大利战争的简介,希望你喜欢。
意大利战争的分析中文名称:意大利战争参战部队:意大利诸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战争结果:意大利被瓜分时间:1494年~1559年地点:意大利人物:查理八世路易十二查理五世意大利战争的详情第一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基本上是法国争夺那不勒斯王国。
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死后(1494年1月),法王查理八世宣布作为安茹王朝(属于法兰西王朝的旁系)的继承人有权占有斐迪南一世的领地。
1494年8月底,查理八世率兵(3.7万人,其中包括瑞士雇佣兵;野炮136门)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向那不勒斯开进。
皮埃蒙特军队(2.3万人)在阿斯蒂地域与查理八世军队汇合。
陆军作战得到法国舰队保障。
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各国对查理八世未作认真抵抗,使其得以穿过罗马全境(1494年12月31日)。
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罗马教皇任命他为那不勒斯国王的授职书(委任和批准神职人员的职位和教职的诏书)后,于2月23日进占那不勒斯。
法军的掠夺和暴行和征收新的捐税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愤慨。
意大利各国首脑害怕法国势力的加强和发生全面起义,于1495年3月建立了“神圣同盟”(或称“威尼斯同盟”),以驱逐法军。
参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兰和罗马教皇。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了同盟。
1495年7月6日,法军在福尔诺沃(帕尔马附近)与“神圣同盟”军交战,遭到失败。
法军直到1495年10月才得以突向北方。
1496年12月,法国撤出那不勒斯王国。
149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二继续奉行先王政策,远征米兰公国。
路易十二在1499—1500年的几次交战中获胜,相继占领米兰和伦巴第。
1501—1502年,根据条约规定,那不勒斯王国由法西两国军队共同占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血腥惨烈的五大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血腥惨烈的五大战役二战横扫欧洲,将世界上所有主要军事力量卷入其中,只留下一片腥风血雨和破败不堪的景象。
至少5千万人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中丧命,因此二战也被认为是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血腥惨烈的五大战役,一起来看看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血腥惨烈的五大战役介绍五、列宁格勒战役历史学家和学者们有时候会对"战役"一词的定义比较宽泛。
列宁格勒战役就是个典型例证。
列宁格勒战役又叫列宁格勒围城战,这是一场历经数年的战役,时间至少长达900天,从1941年9月一直到1944年1月。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这场围城战伤亡之巨:在列宁格勒牺牲的苏联人,比整个二战中死亡的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总数还多。
在这场战役中,不仅是战士,所有男人、女人,甚至是孩子,只要能出上一份力的,全部被动员起来,保护城市的边境,抵御纳粹坦克的侵袭。
尽管这场战役如此惨烈,苏联军队及其人民最终还是成功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并把他们的城市从彻底毁灭的危险中挽救了出来。
经过旷日持久的战斗,多半可以想见列宁格勒战役中的伤亡人数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最可怕的是至少有100万平民死于战争,这个数字大概相当于当时列宁格勒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些人是战争的直接受害者,有些人则死于疾病、寒冷或是饥饿。
纳粹势力用封城的方式来阻断苏军的物资供应。
苏联军队也因此失去了不止100万的人员的生命,这还不包括200万生病和受伤的人员。
德国的伤亡人数尚有争议,但最少也有数十万之多。
四、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中,纳粹的目光落在了斯大林格勒。
这座城市铺展在伏尔加河沿岸,它不仅是可以生产军用物资的工业城市,更是入侵苏联的重要战略要地。
纳粹对这座城市进行了疯狂的空袭,陆军兵力也超过15万,并配有约500辆坦克。
纳粹指挥本以为可以轻松取胜,但苏联军队却对其进行了百折不挠的反击,战役如火如荼地持续了五个月,大街上到处都是枪声。
到了11月,苏联进行大规模反攻,把侵略者逼退。
【意大利近代史】意大利近代历史大事年表意大利近代历史资料文化介绍

【意大利近代史】意大利近代历史大事年表意大利近代历史资料文化介绍烧炭党19世纪初,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派的秘密革命团体。
1809年建立于意大利南部,因党员避入那不勒斯南部山林时,扮作烧炭工人,故名。
1796年拿破仑一世侵入意大利后,实行残暴统治,引起意大利人民不断反抗,各地建立起许多反对法国侵略者的秘密团体,其中最为活跃的就是烧炭党。
拿破仑帝国崩溃后,意大利仍处于封建割据的局面,遭受奥地利的民族压迫,烧炭党人继续展开活动,反对奥地利的统治,组织得到很大发展。
参加该党的成员成分较为复杂,其中大多数是资产阶级、自由派贵族、军官和先进的知识分子。
他们主张立宪,实行改革,限制专制政治,驱逐外国掠夺者,争取意大利民族独立,在群众中很有影响。
1820—1821年间,曾在两西西里王国和撒丁王国发动起义,1831年2、3月间又在意大利中部的莫德纳、帕尔马和教皇领地罗曼纳等地发动起义,但由于没有明确和统一的政治纲领,没有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只采用密谋活动方式,因此,均遭失败。
从19世纪30年代初叶起,烧炭党逐渐退出政治舞名。
但烧炭党人的活动对于唤起意大利人民的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青年意大利党意大利统一运动中,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的秘密革命组织。
1831年由旅居法国的意大利革命者在马赛所建。
领导人朱泽培·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1872)是意大利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民族解放运动中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领袖之一。
1805年6月22日出生于热那亚的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就受到爱国、民主思想的熏陶。
学生时代参加了烧炭党人的秘密组织,1830年11月因叛徒告密而被捕,获释后,流亡到法国。
第二年领导意大利流亡者建立起青年意大利党,并出版同名机关刊物。
马志尼为该党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政治纲领:“复兴意大利,使它成为自由、平等的国家,成为统一、独立、自由的意大利”,提出了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来实现独立和统一的策略,因此深得中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等贵族及城市贫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组织发展很快,到1833年,党员人数已超过六万,党的支部遍布整个意大利半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战争历史上,如果没有了意大利,那么充满的只会是血腥和杀戮——而意大利的存在,则给近代战争抹上了一些喜剧色彩。
很多历史研究者认为,二战中正是由于意大利拖后腿,才加速了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政权的灭亡。
因此,完全可以说:感谢上帝,二战时让意大利加入了轴心国,否则纳粹铁十字说不定真的会遍布全球。
其实战争一开始意大利也风光过一阵子,因为绥靖政策的缘故,意大利就曾经用现代化的飞机坦克大炮,甚至毒气军队“胜利”占领了埃塞俄比亚这么一个贫困落后的北非国家(囧)。
但是英美法介入战争以后,意大利就真是意大利了。
二战时,意大利是与德、日三国组成的法西斯同盟,号称“轴心国”,德国对意大利的参战是抱著一种矛盾的心态的,这种心态反映的就是德国军事爱好者给予意大利的评语的一个笑话——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的话,就相当于我军增加10个师的力量;如果意大利与法西斯作对的话,就相当于我军增加20个师的力量;但意大利要加入轴心国,我军就必须耗费50个师的力量去保护他!!(意大利,说你什么好……)还有更多的史实来证明。
在历史上的二战时期意大利的呆已经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境地,给后来的历史学家研究留下了不少笑话:第一,关于吃1*有什么办法能在战场上也吃到美味的食物吗?在这一信念之下,当其他国家都在忙着开发新型武器时,意大利因为想要吃好吃的军食而发明了冷冻干燥的保存食物法……让联合国大为震惊。
2*在离补给站10公里的战场上因为肚子饿,全军煮意大利面吃,然后全军被敌人轻松俘虏…3*午餐时间战斗会停止,PASTA吃完了就会失落地躲到战线后方……4*意大利的军服是绅士装,并且从全世界购入了3000万吨红茶。
意大利某著名红酒的包装上有“喝醉了便不会畏惧战斗了”这样的宣传语。
在被敌军缴获的物资中,红酒比弹药的数量还多5*意大利抓到的俘虏每天都能吃豪华套餐……一个英军飞行员被意大利抓获,投入了俘虏集中营。
当天晚上,他在监牢中得到了自己的晚餐。
那是从前菜开始到通心粉和肉食,连最后的水果和红酒都配备齐全,豪华到不自然的料理。
“这就是所谓最后的晚餐吗……”第二天早上,一个看起来阶级很高的将校出现在他面前:“昨天我们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给身为将校的阁下提供的是一般士兵的晚餐。
这绝对不是有意虐待俘虏,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原谅那位出错的看守吗?”6*某俘虏营的意大利越狱了,因为没有PASTA吃,他们跑到了另一个有PASTA的俘虏营,后来,之前的俘虏营向他们保证会提供PASTA,于是他们又回去了……7*德军在沙漠中接收到意大利的救援请求,派出了一个中队的兵力前往救援。
当他们与意大利会合的时候,发现对方正用宝贵的水煮通心粉……第二,关于军备:1*跟同盟国宣战了之后才开始想作战计划……2*意大利有一次找不到适合放置炸药的仓库,便心想教堂不会遭到敌军的空袭而将100吨以上的炸药堆到了城市中间的圣纳扎罗教堂。
结果教会尖塔被雷劈中……城市因大爆炸而瞬间炸飞了五分之一…3*在机场调查燃料不足的原因才发现没有燃料管理部门……4*某种战斗机在设计时曾经采用过密闭机舱的先进设计,然而由于有飞行员抱怨说“感觉不到风的气息”而恢复了开放式的设计。
因此,直到二战最后意大利也没有开发出高速战斗机……5*枪枝设计师为了保持战场清洁,而发明了可以把弹壳塞回弹鼓的机枪……(意大利摇白旗:我爱环保!!)6*手榴弹品质极差,丢出去不知道会不会爆炸也不知道何时会爆炸,但就在放松警惕的时候也许就爆了……7*飞机上不装无线电。
8*意大利海军为了创设潜水部队,委托精密机械开发工厂制作防水手表。
结果,制造出的成品连让指针回转的空间都没有留下,而且笨重到可笑。
这一发明的唯一作用是给其他的厂商提供了防水手表的灵感。
第三,关于战斗力:1*因为国家意识太薄弱,人少的驱逐舰跟潜水艇比战舰还活跃。
2*用大炮机关枪打不过用弓箭的土著人,能用钢铁船打输木船的也只有意大利了。
3*对上意大利军,敌军的士气就会上升;意大利负责的战线就会被突破;连续打赢意大利两次的将军会被人嘲笑。
4*快输给埃塞俄比亚就准备放毒气……偷袭投降前的法国还被打回来的事迹也是家喻户晓…5*美军登陆意大利,与意大利对峙的时候,美军感觉到意大利人毫无战争意志,因此刻意减弱了攻击力度。
一次德军侦察机飞过战场侦查,意大利军指挥官心想面子太挂不住而下令装作正在作战的样子攻击,美军也毫无干劲地反击。
这场战斗被德军侦察机发现,感慨地说:“厉害!意大利人制止了美军的攻势!”(神啊)之后德国的增援部队到达,开始了一场真正的激战。
6*意大利夜间曾经有过“我们睡着了的话对方一定也睡了,因此不会被攻击的”这样的说法,最后遭到了英军的奇袭。
7*连打两场败仗是“打仗多无聊我们回去泡妞吧”的暗号。
8*以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命名的潜水艇在与英国一艘武装渔船的对决中失败,并被对方捕获。
开始时“伽利略”号对对方发起攻击,却被连照明瞄准器都没有配备的渔船(注意:是渔船!)连续命中,最终因舰长受伤而投降。
9*1940年6月30日,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在托卜鲁克上空被意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击落。
意大利人为了掩饰这一杯具,便宣布元帅是在同英国人进行空战中遇难的。
用高射炮误射自家元帅,使他成为被误伤的二战军人中军衔最高的人……10*1943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有一个战场,盟军激战一早晨,无一伤亡。
惟一的损失是自己的飞机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当成了滩头)。
11*二战时意大利进攻希腊,意大利士兵却一致地说我们没法进攻, 因为希腊境内有芬兰部队(芬兰军人在苏芬的冬季战争中把苏联人打的非常惨)。
墨索里尼于是要求芬兰从希腊撤军,芬兰调查后发现只有三名芬兰士兵和三名军官在希腊当志愿兵, 于是回复墨索里尼说, 所谓的部队只有六个志愿者. 墨索里尼十分生气, 发电报给芬兰: 我指的正是这些人!12*萨拉落登陆战中,盟军在滩头没有遇到抵抗,随军记者报道,盟军在滩头遭遇的最强的抵抗来自于当地动物园因为轰炸流落出来的一只美洲豹,咬伤了两名美军士兵。
13*拓扑路克之围时,隆美尔一大早巡视阵地,发现一个精锐的意大利火枪点击营的防区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地鸡毛。
14*意大利被希腊打的时候,法国人在意法边境竖了路牌:希腊人,止步,这里已经是法国。
15*隆美尔访问北非战线意大利战壕的时候,遭到了盟军的炮击。
意大利们马上趴在地上,口中祈祷着“哦哦,玛丽亚大人!”隆美尔对意大利的指挥官说了这样的话:“让他们停止祈祷,开始反击。
我想说的就只有这个。
”第四,关于投降:1*北非一场战役中,为数不多的英国军坦克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刚开始时,意大利还开炮还击,但过了两三分钟就突然停止,摇白旗投降……事后英国人问其原因,意大利人理直气壮的回答: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2*美军轰炸撒丁岛前面两个小岛,上面驻扎了一万多意大利人,但是最后盟军轰炸总共炸死了40多意大利人,意大利就接受了美军飞行员的劝降。
3*5000人的意大利军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地缴械。
4*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击队俘虏的德军军官十分惊讶地问:“你们哪来的反坦克炮啊?”当游击队员告诉他是从他们的盟军--意大利人手里缴获的后,他感慨不已:“唉!这些可爱的意大利人。
5*丘吉尔打电话询问英军司令奥金莱克俘虏多少意大利的时候,奥金莱克得意洋洋的说:“数不清,大概五亩地的军官,200亩地的士兵。
”6*北非战场上,英军有在一战率领25人与10000意军作战,并俘虏8000人以上的战绩。
7*西西里战役,美军投放“炮弹传单”,传单说,这些传单可作为“投降证”,带上它门就可以到盟军的后方领取食物并获得安全。
就在第二天清晨,一批意大利人跑了过来,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传单,有的人还忐忑不安地问:“这是投降用的凭证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门全都高兴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
第三天、第四天……开始是数十名一批,后来则是成百人拿着传单跑过来。
有一次,两个意大利士兵带着传单投降后,告诉美军说,他们连队还有60 多人想来投降但是又不敢过来,因为他门手中没有“投降证”,于是,美军马上派人带上“投降证”将这些人全部带来。
还有一次,一名意大利士兵专程过来要求在给他一份传单,以便让他的弟弟也能来投降。
8*北非,英军接受一群持枪的意大利士兵投降。
英军由于忙着收拾战利品而来不及管理意大利俘虏,便向他们怒吼道:“别吵闹!到那边去!”,然后继续到处搜集战利品。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俘虏们为了寻找英军,只好把枪举在头上四处走动起来。
还有,由于战俘太多,英军来不及造战俘营了,只要让军需官发给意大利战俘原材料,让他们自己搭个战俘营把自己关起来。
9*二战末期,奥地利的集中营中关押着德意日三国的俘虏。
德国人组织起来尝试挖洞逃出收容所,日本人组织起来剖腹自尽,而意大利人即使在集中营大门没有关上的时候也非常配合地乖乖呆着,偶尔会出去骚扰可爱的女孩子。
第五,关于同盟国:1*1943年盟军攻到意大利家时,迎战的是德军……2*才加入轴心国,轴心国就哭著向他们道歉。
3*最惨的应该是德国……还是在北非,隆美尔发现了一个关押意大利战俘的英国战俘营,就本着同志友爱来进行救援,结果,枪声一响,意大利人就跟着英国人跑……4*意大利一个整编师被287个美国人包围了,德国出动了3辆坦克进行救援,战胜了冒进的美国人。
但在意大利童鞋完美的步坦配合下,美军跑掉了274个人……5*德国人对理想战争的定义是:用德国的武器, 苏联出冬季装备, 英国出夏季装备, 美国负责伙食, 法国提供娱乐, 由芬兰人掩护侧翼, 而当面的敌人的是意大利人。
6*没发现意大利已经参战的同盟国也不少。
7*意大利对德国最有贡献的一次恐怕是在它投靠同盟国之后——意大利的装备被德国洗劫导致德国当年军工生产达到顶峰。
8*西方谚语:“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二战名言。
二战时意大利是轴心国之一,但总是打败仗,拖后腿,在北非战场上,意大利的部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后来美军刚刚参与北非的战净,也是打了不少败仗,当时英国人就戏称美军为:“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
后来这句谚语就在西方流传开来。
9*《解放》里面,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的一句话:“你不了解意大利人,他们不喜欢打仗。
”希特勒曾经说过:“整个意大利只有领袖是古罗马人。
”也曾有人说过“意大利是由10%认真的国民支撑起来的国家”。
10*为了外贸的资金来源,意大利会将连自己空军都没有配备的先进装置卖给外国甚至敌国……第六:关于战役1*先说跟中国有关的八国联军。
其中意大利也有份,但是意大利童鞋惨到了什么程度呢——他曾打算效仿德国派军队来华抢占势力范围,结果两艘现代化的钢铁军舰没等靠岸就被清朝甲午后重建的弱小海军(木头船)给“震慑”跑了……陆军也仅仅派出了80人——其中大部分还不是作战部队。
比起侵略,我更愿意相信是在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