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战争汇编
1世界历史上册基础知识汇编1-4单元

世界历史上册基础知识汇编1-4单元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一、人类的起源1、时间: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2、地点及名称:非洲南方的古猿3、过程:“正在形成中的人”如南方古猿,“完全形成的人”如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的“能人”、印尼的爪哇人、中国的山顶洞人4、世界三大人种及形成原因:黄种、白种、黑种人。
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人类最初的社会----原始社会两个阶段:1、母系氏族:形成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点:群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如女神该亚所处的时代。
2、父系氏族:形成原因: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生产的出现特点:婚姻关系相当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如厄瑞斯忒所处的时代。
三、人类文明的摇篮----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国(奴隶社会)1、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国度地理位置:尼罗河流域时间:公元前3500年文明成果:金字塔2、古代巴比伦—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时间:公元前3500年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目的: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古代印度地理位置:印度河流域时间:公元前2500年文明成果:种姓制度等级名称及阶层: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4、古代中国地理位置:黄河流域时间:公元前2070年文明成果:甲骨文四、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奴隶社会)1、古希腊文明开始的时间: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的最重要城邦之一:雅典雅典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地位: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表现:扩大公民的权力,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世界文明简史

1.埃赫那吞改革古埃及第18王朝国王阿蒙霍特普实行的改革。
其主要内容是废除阿蒙神崇拜,尊阿吞神为唯一神;废除国内有关“阿蒙”的字样,将新首都改称埃赫那吞,自己也改称埃赫那吞。
埃赫那吞改革提出的一神信仰是历史上第一次,但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一次宗教改革。
当时阿蒙神庙的僧侣集团势力逐渐增大,埃赫塔吞实行改革是为了打击宗教集团势力,这是一场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政治斗争。
但由于其继承者过于软弱,放弃改革,恢复对阿吞神的信仰,迁都旧址,埃赫那吞改革彻底失败。
2.巴比伦之囚新巴比伦王国时期,耶路撒冷犹太民族被掠至巴比伦关押的事件。
新巴比伦王国两次攻陷耶路撒冷,将犹太王国大批民众、工匠和皇室成员掠至巴比伦作为奴隶。
后巴比伦王国被灭,犹太人得以回归耶路撒冷并重建圣殿。
经受巨大磨难的犹太人期望上帝能将他们从痛苦中解救出来,于是建立犹太教,认为救世主一定会降临。
巴比伦之囚对犹太教的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长篇史诗,在西方文学史上享誉极高。
荷马史诗内容丰富,包含艺术、地理、历史等,主要题材是特洛伊战争,讲述了希腊攻打特洛伊的过程中英雄阿喀琉斯的骁勇善战和英雄奥德修斯战后归国漂泊十年的艰险旅程,体现了希腊人民的机智勇敢。
荷马史诗是研究希腊历史的重要资料,为西方文明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4.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是古代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全文由楔形文字书写,刻在石柱上,故也被称为“石柱法”。
全文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对刑事、民事、贸易、继承等都有较为详细的规定,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对后世的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5.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其思想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认为国家权利属于生来平等的公民,主张国家至上,为政治学和法学成为独立学科开辟了道路,其思想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著有著作《君主论》,主要论述为君之道,君主应当具有哪些本领和条件,怎样夺取和巩固政权,为近代政治的思想奠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归纳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归纳
1.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重要的战争之一。
它爆发于1914年,由多个国家和联盟之间的冲突引发。
这场战争的原因包括国家的殖民欲望、贸易争端、民族主义和防御盟友等。
主要的战斗地区包括欧洲、非洲和中东。
2.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毁灭性和有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由纳粹德国的侵略和日本的对外扩张引发,全球各个大国和势力参与其中。
此战争的结果包括大规模杀戮、种族灭绝、以及全球秩序的重塑。
3. 冷战 (1947-1991)
冷战是两个主要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军备竞赛。
虽然没有发生直接的大规模冲突,但冷战期间却发生了一
系列的代理战争,例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阿富汗战争 (2001-至今)
阿富汗战争是一场由美国和北约盟友对塔利班和恐怖主义组织作战的冲突。
这场战争始于2001年,是为了打击塔利班(支持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统治。
战争至今仍在进行中,对阿富汗和国际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 中国抗日战争 (1937-1945)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对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这场战争在抵抗和抗争中,定义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决心。
中国的胜利对于世界历史和东亚地区的格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世界历史重要历史认识、启示及世界近代史标志性事件汇编

世界近代史标志性事件汇编、世界历史重要历史认识及启示一、世界近代史标志性事件汇编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性事件——新航路的开辟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暴政的大树被砍掉”的标志是——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
5.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的标志是——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6.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的事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7.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8.美国诞生的标志是(美国的国庆日)——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9.美国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的事件——美国独立战争10.法国大革命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国庆日)11.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是——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
1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3.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14.工业革命结束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15.世界开始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的事件是——工业革命1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7.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事件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标志着巴黎公社失败的事件——“五月流血周”19.标志着美国南北战争开始的事件——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20.标志着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事件是——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21.使日本成为“亚洲骄子”的标志性事件是——明治维新2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2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24.一战结束的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25.标志着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的事件——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26.“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27.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28.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933年,德国建立法西斯专制独裁统治29.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1936年,日本军部内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30.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936年,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31.标志着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的事件是——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3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波兰33.标志着二战扩大的事件是——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34.标志着二战进一步扩大,二战的规模空前扩大的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35.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的事件——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36.标志着欧洲战争结束的事件是——1945年5月,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37.标志着二战结束的事件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38.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39.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事件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40.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事件是——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41.美苏争霸开始的标志——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与战争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与战争战争是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塑造了人类历史的方方面面。
世界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争,它们对世界格局和人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场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和战争。
一、巴登战争巴登战争发生在公元207年至206年之间的古罗马时代。
此前,罗马帝国和迦太基帝国展开了漫长的抗衡。
巴登战争是迦太基和罗马之间最为决定性的战役之一。
罗马将领斯库拉抓住了迦太基元帅汉尼拔的败军之际,发动了一场史上最为伟大的战役之一——巴登战役。
巴登战役的结果是迦太基帝国的覆灭。
这场战役的意义在于,它结束了迦太基与罗马之间近百年的敌对关系,使得罗马帝国成为了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古代地中海地区的政治格局,也标志着罗马帝国成为全球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帝国之一。
二、滑铁卢战役滑铁卢战役发生在1815年,标志着拿破仑时代的终结。
在滑铁卢战役之前,拿破仑在欧洲大陆上掀起了一场战争浪潮,占领了许多国家。
然而,他最终在滑铁卢战役败给了英国及其盟军。
滑铁卢战役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役结束了拿破仑的征服行动,巩固了英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它也导致了维也纳会议的召开,旨在重新调整欧洲的势力平衡。
滑铁卢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欧洲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奠定了英国在19世纪的全球霸主地位。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这场战争从1939年持续到1945年,涉及全球各地的许多国家。
它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破坏,也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极权主义势力的失败和自由民主势力的胜利。
纳粹德国被击败,欧洲大陆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苏联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战后,国际秩序发生了重大调整,联合国成立,国际合作也走上了新的轨道。
总结起来,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役和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登战争结束了迦太基帝国,使得罗马帝国成为古代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写材料经典历史小故事素材汇编(40个)

写材料经典历史小故事素材汇编(40个)材料经典历史小故事素材汇编1. 美狄亚的报复美狄亚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女巫,她曾为了报复丈夫背叛而杀死了他的新娘和两个儿子。
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讲述背叛和报复的主题,以及反思人性的复杂性。
2. 罗马帝国的崛起和衰落罗马帝国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帝国之一,它崛起于公元前753年,持续了近千年。
然而,由于内部腐败、外部入侵和经济衰退等原因,这个帝国最终在公元476年灭亡。
这个故事可以用来探讨国家的兴衰和历史的循环性。
3. 玛雅文明的未解之谜玛雅文明是古代中美洲地区最辉煌的文明之一,但它在公元9至10世纪突然衰落并消失。
至今,玛雅人的语言和历法仍无法完全解读,他们的离奇失踪也形成了许多未解之谜。
这个故事可以用来探讨文明的兴盛和衰退,以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4. 黄金时代的神话黄金时代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人类与神灵和谐相处,没有任何战争和痛苦。
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讲述理想化社会的概念,以及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5. 法老王图坦卡蒙的宝藏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第18王朝的法老王,他在位期间年幼逝世,但他的墓穴却在1922年被考古学家发现,里面有着丰富的黄金和珍宝。
这个故事可以用来探讨古埃及文化和考古学的重要性。
6. 斯巴达300勇士的抵抗公元前480年,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300名勇士在波斯入侵时,与数千波斯军队浴血奋战,保卫家园。
尽管最终在战斗中牺牲,但他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激励了整个希腊。
7. 罗宾汉的义贼行为罗宾汉是英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位义贼,他与一群忠诚的伙伴一起从贵族手中夺取财富,以帮助穷人。
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讲述正义和社会不平等的主题,以及对勇敢和慷慨的赞美。
8. 曼德拉的反种族隔离斗争纳尔逊·曼德拉是南非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他领导着非暴力运动,反对种族隔离制度,最终导致了南非的民主化。
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讲述战胜压迫和追求平等的重要性。
9. 拉斯科姆石板的解密1814年,一块石板被发现在法国城市拉斯科姆的一家屠房中,上面刻有封建时代秘密的碑文。
有关战争的资料

有关战争的资料概述战争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组织或团体之间的有组织的武装冲突。
它通常涉及使用武器、军队和战术手段,以实现政治、经济或地缘战略上的目标。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和毁灭性的事件之一,不仅对参战双方的人民造成巨大伤害和损失,也给战争周边的地区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古代战争1.特洛伊战争:公元前1250年,发生在希腊特洛伊城(今土耳其)的一场战争。
由于美女海伦的纷争,双方展开了为期十年的冲突。
2.汉朝与匈奴战争:汉朝与匈奴帝国之间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持续了几百年。
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代战争1.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至1918年,涉及了多个国家。
使用了现代化的武器和战术手段,对全球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成为二战的导火索。
2.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39年至1945年,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毁灭性最严重的战争。
涉及了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致使数千万士兵和平民丧生。
当代战争1.越南战争: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美国和越南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反战运动,并对越南及周边国家造成了严重破坏。
2.阿富汗战争:开始于2001年,是美国和北约盟国与恐怖组织塔利班及其他民兵组织的战争。
至今仍在进行中,是当代最为长久的战争之一。
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战争对人类社会和个体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1.人员伤亡与失去亲人: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许多人失去了生命,许多家庭也因此失去了亲人。
2.经济破坏:战争破坏了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和贸易网络,导致许多国家陷入贫困和经济危机。
3.心理创伤:战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创伤,包括疾病、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4.地区冲突与流离失所:战争导致地区冲突和大规模的人口流离失所,给受影响的地区和周边国家带来了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
战争的启示与和平的重要性战争的惨痛经历提醒着人们追求和平的重要性。
2022-2024北京高三一模历史汇编:两次鸦片战争

2022-2024北京高三一模历史汇编两次鸦片战争一、单选题1.(2024北京门头沟高三一模)魏源在修《海国图志》时将各国分册页制图,“每如图国,山水城邑,钩勒位置,开方里差,距极度数,不爽毫发。
于是从古不通中国之地,披其山川,如阅《一统志》(指封建王朝官方的地理总志)之图……自西北而东南,将中外一家欤?”这体现出魏源()A.突破了传统天下观的固有认知B.唤醒了国人革新政治的意识C.旨在顺应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D.开启洋务新政以求御辱强国2.(2024北京房山高三一模)1872年的《南海县志》记载:“1841年5月28日、29日,英军分扰三元里等处,民众愤甚。
30日,英军大至,前来报复,民众十余万人与之战,歼敌数百人。
31日,民众继续战斗,余保纯(广州府知府)前往劝谕,民众才离散。
”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①县志对还原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①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①民众支持清政府抗击英军的斗争①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具有自发性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2024北京石景山高三一模)1861年初,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办理外交事务;1861年后,英、法、俄、美相继派遣公使常驻北京;1866年,清政府派使团往欧洲各国游历;1867年派外交使团出访欧美各国;1875年派郭嵩焘为驻英国公使。
这些事件表明清政府()A.已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履行了《南京条约》的规定C.逐渐融入近代国际外交体系D.学习西方进行政治体制改革4.(2024北京丰台高三一模)以下是一位同学研究中国近代前期经济变化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C.农村自然经济结构走向瓦解D.国内商品结构发生根本变化5.(2023北京通州高三一模)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白银外流一览表,对下表解释正确的是()单位:银元B.1843年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加剧了白银的外流C.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白银一直在持续的外流D.白银外流说明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6.(2023北京西城高三一模)1848年,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一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战争汇编埃及与赫梯的战争(公元前十四世纪)埃及与赫梯的战争是有和约传世的最古老的战争。
古埃及与赫梯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的统治权,爆发连年战争,其间曾会战与奥伦特河畔的卡迭石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轻敌战败。
此后,战争又延续了十余年,至前1280年,埃及利用赫梯国内发生王位争夺的机会,迫使赫梯新王哈图西尔与法老签订和约,才结束战争。
亚述帝国的征服(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前三千年代末亚述国家形成,先后遭到米坦尼、阿拉美亚等国的侵略和统治,前十世纪后开始强大,随即开始长时期的对外扩张和征服战争。
前858年至前82 4年,那西帕二世和萨玛那萨尔三世征服两河流域北部和叙利亚一带。
从前744年开始大规模扩张,先后征服米底、乌拉尔图、巴勒斯坦、腓尼基等国家和地区。
前688年,攻陷并摧毁巴比伦城。
前671年,亚述王阿萨哈东率军越过西奈半岛侵入埃及,攻克下埃及旧都孟菲斯,前663年再陷底比斯。
此后直至前651年,埃及始摆脱亚述的统治。
前648年,亚述再克巴比伦城,巴比伦王自焚。
前642至前639年,亚述对埃兰发起强大攻势,最后攻入苏萨,将埃兰置为属地。
前七世纪后半叶开始,亚述帝国开始衰弱,遭到米提亚人和迦勒底人的轮番进攻。
前612年,米提亚和迦勒底的联军攻陷帝国首都尼尼微,前605年卡赫美士战役后,亚述彻底灭亡。
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49年)希腊城邦反抗波斯帝国侵略的战争,导火索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生的反波斯统治起义。
波斯军队先后三次大举入侵希腊:第一次在前492年,大流士一世遣摩多牛斯率海陆军远征希腊,因陆军在色雷斯境内受阻,海军行至亚陀斯海角遭受风暴,损失惨重,遂无功而返;第二次在前490年,大流士遣达提斯率约十万军队、六百艘战舰横渡爱琴海,先攻占优卑亚岛西岸的埃勒特里亚,然后在雅典北部的马拉松登陆,在此地爆发了马拉松之战,波斯军大败退回;第三次在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率军五十万、战舰千艘进攻希腊,陆军夺取德摩比利隘口,进占并破坏了雅典城,但海军在绕过苏尼昂海角后,于萨拉米斯湾被雅典打败,仓皇退却,次年,陆军又败于中希腊的布拉。
前478年,提洛同盟建立,希腊开始转守为攻,前449年,在塞浦路斯岛的萨拉米斯城附近打败波斯军,迫使波斯签订《卡里阿斯合约》,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斯巴达和雅典为争夺希腊的霸权而爆发的长年战争,因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而得名。
公元前432年,雅典借口伯罗奔尼撒同盟成员科林斯的殖民地波提狄亚隶属于提洛同盟,要求波提狄亚与科林斯断绝关系。
于是,在科林斯鼓动下,伯罗奔尼撒同盟要求雅典放弃对提洛同盟的领导权,遭到拒绝,战争爆发。
整个战争可分为三个阶段,最终斯巴达获胜,取代雅典而成为希腊诸城邦的霸主。
十年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2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一阶段。
从前431年3月,伯罗奔尼撒同盟成员底比斯袭击雅典盟邦布拉底引发战火;5月,斯巴达国王阿基丹姆二世率军入侵阿提卡,战争全面爆发。
斯巴达陆军占有优势,而雅典则在海上称雄,因此斯巴达力图从陆路攻占阿提卡,离间提洛同盟各成员国,以包围和孤立雅典,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则希图用海军袭击伯罗奔尼撒沿海地区,逼斯巴达求和。
前427年前后,米蒂利尼等城邦发生反雅典起义;前425年,雅典海军攻占皮洛斯及其附近的斯法克蒂里亚岛,并煽动斯巴达奴隶暴动。
两强皆陷入困境。
前422年,双方在安姆菲波利斯最后决战,雅典主战派首领克里昂和斯巴达将军伯拉西达均战死。
次年签订《尼基阿斯和约》,时休战。
西西里战争(公元前415年~公元前413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二阶段。
前415年5月,雅典将军阿尔基比阿德斯、尼基阿斯和拉马科斯率军远征西西里。
途中,阿尔基比阿德斯因涉嫌赫尔墨斯神雕像被毁事件,逃亡投奔斯巴达。
雅典军虽初有小胜,但不久拉马科斯也阵亡,只好由尼基阿斯一人指挥。
在斯巴达和科林斯援军的猛攻下,雅典军于前413年9月全部覆没。
雅典损失战船200艘,被俘7000人,从此失去海上优势。
德凯利亚战争(公元前413年~公元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最终阶段。
前413年,斯巴达军入侵阿提卡,并长期占领德凯利亚,破坏和消耗雅典力量。
雅典经济恶化,农业生产濒临瘫痪边缘,只得罄其财力重组舰队,并于前412年和411年先后在阿拜多斯、基齐库斯打败斯巴达舰队。
但斯巴达在波斯援助下很快恢复了元气,在由莱山德指挥新编舰队,于前405年在赫勒斯滂海峡附近之羊河口重创雅典海军,继而从海陆两面包围雅典,迫其于前404年4月投降,接受解散提洛同盟而加入伯罗奔尼撒同盟、拆毁从雅典城到出海口的长墙工事、撤除所有海军并只允许保留十二艘船只的屈辱和约。
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前334年初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指挥以马其顿人为骨干的希腊联军,共约三万步兵、五千骑兵和一百六十艘舰船,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对亚洲发动远征。
经过伊苏斯和高加米拉两场大战,亚历山大打败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并很快占领了包括腓尼基、埃及、巴勒斯坦、巴比伦在内的波斯全境。
前330年夏,他沿里海南岸东进至帕提亚,而大流士三世被巴克特里亚总督拜苏斯所杀,波斯帝国至此灭亡。
前329年,亚历山大侵入巴克特里亚,前327年,侵入印度河上游地区。
次年4月,在希达斯佩斯河畔消灭波鲁斯王国步骑兵两万三千人。
但在远征军抵达希发西斯河时,因为军中疫病流行,官兵厌战情绪高涨,被迫于前3 26年10月停止东征,前324年返回巴比伦。
次年,亚历山大病故,马其顿帝国崩溃。
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古罗马于前273年征服意大利半岛后,开始向外扩张,与称霸西地中海的迦太基爆发战争。
因为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史称布匿战争。
在一个多世纪中,大规模的战争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布匿战争的主战场在西西里岛及其附近海域。
前264年,罗马人渡过梅萨纳海峡,击败迦太基军,战领梅萨纳城,继而占领西西里岛大部地区,两年后,攻占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西南岸的主要据点阿格里真托。
在前260年的米拉海角海战和前256年的埃克诺姆斯角海战中,罗马舰队大败迦太基舰队,乘胜登陆北非。
前255年,迦太基发动反攻,全歼在北非的罗马部队,前往增援的罗马舰队也在返航途中遭遇风暴,几乎全军覆没。
罗马重建舰队,于前241年在西西里岛以西的埃加迪群岛附近再度重创迦太基舰队,夺得制海权。
迦太基被迫求和,放弃西西里及其与意大利相邻的各岛屿。
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罗马人贪得无厌,继续蚕食伽太基领土,伽太基人被迫反抗。
前218年,罗马借口迦太基占领了与罗马结盟的西班牙城市萨贡托,而正式向迦太基宣战。
伽太基将领汉尼拔于前218年4月,率步骑兵六万人翻越天险阿尔卑斯山,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在提楔诺河和特雷比亚河地区连挫罗马军。
前217年,他在特拉西梅诺湖附近的山口设伏,一举歼灭罗马追兵两万余。
前218年8月,在意大利东南部的坎尼之战中,他又以五万兵力消灭罗马军八万余。
罗马乃放弃对汉尼拔的围堵,前209年,派大西庇阿率军渡海攻占新迦太基城,并于前206年将迦太基人逐出西班牙。
汉尼拔孤立无援,退守意大利南端。
前2 04年,大西庇阿进攻迦太基本土,汉尼拔回国救援,于两年后的扎马之战中被击败。
迦太基被迫求和,放弃所有海外领地,仅保留十艘舰船,并承诺不经罗马允许不得与别国交战。
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年~公元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战争是罗马灭亡迦太基之战。
前149年,罗马出兵八万四千,围攻迦太基城,两年不克。
前147年,新任执政官小西庇阿亲自指挥,断绝迦太基与外界的联系,消耗城中粮食。
次年春发动总攻,终于将其攻克。
迦太基五万残存居民沦为奴隶,城市也被付之一炬。
罗马完全吞并了伽太基,将其地设为阿非利加省。
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15年~公元前168年)马其顿战争是罗马征服马其顿王国,吞并希腊的三次战争。
第一次战争发生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与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结盟,准备进攻意大利。
罗马利用各希腊城邦间的矛盾牵制腓力的进兵,于前205年,迫使马其顿缔结和约。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开始于前200年,罗马与希腊诸城邦组成反马其顿同盟,并争取叙利亚保持中立,随后出兵侵入马其顿。
前197年6月,执政官弗拉米尼努斯率军约两万人,与腓力指挥的两万五千马其顿军会战于希腊北部的锡诺斯克法莱山附近,马其顿惨败,腓力被迫求和,承认希腊各邦独立,放弃国外领地,并支付巨额赔款。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开始于前171年。
前168年,在马其顿南部沿海的皮得纳爆发大战,马其顿国王伯尔修战败被俘,马其顿灭亡,罗马将其领土分割为彼此孤立的四个自治区。
斯巴达克斯起义(公元前73年~公元前71年)斯巴达克斯是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色雷斯人,罗马侵入北希腊时,他被俘虏,并被卖为角斗士奴隶,送到卡普亚城一所角斗士学校参训。
他鼓动同伴们夺取武装,逃到维苏威火山上发动起义。
起义队伍由七十余名角斗士很快发展为十余万人,并多次战胜罗马军队。
前72年,斯巴达克斯率军沿亚得利亚海岸穿过整个意大利,在摩提那会战中击溃了卡西乌斯总督的军队,然后又挥师南下。
罗马元老院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命令克拉苏统率大军前往镇压。
当年秋,起义军在布鲁提亚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被迫于前71年春试图突袭意大利南部港口布林底西,渡海前往希腊。
罗马军队四面围剿,终于在阿普里亚决战中将起义镇压下去,斯巴达克斯战死,余部在意大利许多地区坚持战斗达十年之久。
罗马内战(公元前88年~公元前31年)这场战争是古罗马国家体制由共和国转为帝国的连年内战。
前88年,为了争夺对本都国的出征权,以马略为首的平民派与以苏拉为首的贵族派首显还开激战。
前82年,苏拉战胜,成为罗马历史上第一位大权独揽的终身独裁者。
前78年,苏拉病故,内战再度爆发。
前60年,庞培、克拉苏和恺撒结成“前三头同盟”,控制罗马政局。
克拉苏死后,同盟解体,庞培和恺撒间爆发战争。
前48年8月,双方在法萨罗进行决战,庞培兵败,逃亡至埃及被杀。
恺撒遂成为终身独裁官、执政官和保民官。
前44年3月15曰,恺撒遇刺身亡,政局再次动荡。
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于前42年秋在菲利皮之战中击败布鲁图和喀西约军,他与安东尼和李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三分共和国。
其后,屋大维剥夺李必达的权力,并在前31年于亚克兴海战中击败安东尼,结束内战,成为实际上的第一位罗马皇帝。
亚克兴海战(公元前31年)亚克兴海战罗马内战中最后的决定性战役。
公元前32年,屋大维与统治埃及的安东尼公开决裂,宣布安东尼为“公敌”,随即对埃及宣战。
前31年,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率军十万、战船五百艘来到希腊西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