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活动计划 朗读课文 茁壮成长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晨诵午读计划

三年级语文晨诵午读计划

三年级语文晨诵午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教育提倡的“晨诵—午读”,是以适合孩子当下的儿歌、优美的儿童诗及古典诗词以及古今中外的经典读物为主的新阅读课程。

通过晨诵午读,丰富学生的心灵,让经典成为孩子穿越生命,积淀情感的快车道。

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博爱而丰富的心灵。

二、活动目标:
1、有计划地开展晨诵活动,使学生真正在每天的经典阅读中陶醉、成长,真正增加积累,丰富情感。

2、组织教师发挥集体的智慧,选择适合本年段学生阅读的经典诗文,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班级的读书活动,为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书香班级奠定基础。

3、让晨诵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老师、孩子在每个早晨的阅读中收获、成长,爱上阅读、爱上经典。

三、具体要求:
1、时间:
每周两天晨会课前十分钟是晨诵时间。

2、内容:
晨诵
(1)课标中规定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

(2)《日有所诵》上的诗文。

3、方法:
晨诵组织形式丰富多样,通过自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表演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诵读,真正有积累,有收获。

4、评价多元:以学校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以老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以教师抽背和自我展示相结合,力求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2024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2024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2024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和综合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习惯。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继续学习课文的朗读和默写,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能力。

2. 学习诗歌欣赏和朗诵,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3. 学习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4. 阅读理解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合作、活动研讨等。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诗歌朗诵、写作、阅读讨论和课外拓展等活动中。

四、教学安排1. 第一周:复习上学期学过的课文,进行词语和句子仿写的训练。

2. 第二周:学习课文《读报纸》,讲解课文内容,进行默写训练,开展小组合作阅读讨论。

3. 第三周:学习写作,进行写话训练,关注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4. 第四周:学习诗歌欣赏,选取经典诗歌进行朗诵,进行诗歌创作活动。

5. 第五周:学习课文《落红不是无情物》,进行朗读训练,并进行课文理解和分析讨论。

6. 第六周:学习阅读理解,进行短文阅读和问题回答的训练。

7. 第七周:学习古诗词,进行背诵和理解讲解,开展古诗词创作活动。

8. 第八周:进行期末总复习和学习反思,开展语文成果展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2. 学习笔记:整理的有条理、准确、内容详尽的学习笔记。

3. 作业完成情况:按时、规范完成课堂作业的情况。

4.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学期内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辅助1. 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选取合适的课文和习题进行训练。

2.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辅助材料。

3. 阅读材料:选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书、报纸等阅读材料。

4. 活动设计:组织课外拓展活动和阅读俱乐部等,提供更多的语文学习机会。

《茁壮成长》教学设计案

《茁壮成长》教学设计案

茁壮成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六个组成部分。

2、探究根茎的作用,理解空气、阳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3、认识花的组成部分及雌花和雄花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观察、探究、记录并描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探究根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牡丹花、镊子、红墨水浸泡过的芹菜、刀片、放大镜、玻璃器皿、实验记录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是呀!春天的风是暖的,春天的阳光是明媚的,一颗颗种子发芽了,从土里钻出来,在春风的召唤下,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茁壮成长》(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师:你们喜欢春天里的什么?(生答)生:我喜欢春天里的花,喜欢……师:这里有老师自己拍的春天里开的花,想看一看吗?(课件出示)最后一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花?(牡丹花)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生答)生1:我知道有关洛阳牡丹的传说故事。

生2:我知道“洛阳牡丹甲天下”,还知道每年的四月有洛阳牡丹花会,来看牡丹的人可真多呀。

生3:……师:看来同学们对洛阳牡丹知道的还不少呢!你们知道牡丹花由几部分组成的吗?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吗?(生根据经验回答)是同学们说的这样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一)认识植物的花1、认识牡丹花的组成部分(1)发放牡丹花及解剖材料(2)师按照由外及里的顺序依次讲解。

(3)小组合作,利用材料,解剖、观赏牡丹花各部分,并按要求填写观察记录表。

(强调:在解剖过程中,注意保持花朵各组成部分的完整性。

)2、桃花的组成部分师:我们知道了牡丹花各部分的名称,看!这是桃花。

(出示桃花及桃花纵剖图)依次说出桃花各部分的名称。

3、雌花和雄花的区别(出示:雄花图片)这是黄瓜的雄花,请同学们观察,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吗?(生答)你知道黄瓜的雌花是什么样子吗?雄花和雌花有什么不同?(生答)(图片出示并讲解)雄花里面有雄蕊,雌花里面有雌蕊,比如:黄瓜、丝瓜等。

第五单元茁壮成长篇《成长在祖国的怀抱里》教学计划

第五单元茁壮成长篇《成长在祖国的怀抱里》教学计划
2、用中国地图导入新课。
教师:(掀一下布帘,神秘地)同学们,猜一猜这块布后面藏的是什么?请马上回答出来吧!(教师慢慢地把布打开)
学生:地图,中国地图。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对!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
教师板书:祖国
教师:大家请看大屏幕(放10张图片课件,师解说向学生介绍祖国多么辽阔、美丽)
教师:同学们,我们成长在祖国的怀抱里自豪不自豪?幸福不幸福啊?
通过中国地图引入
引起学生的兴趣,揭示课题
先用布帘遮住地图,再慢慢打开。给学生一种神秘感
提问问题。
好。
认识换气记号
根据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并很好的掌握。
播放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先观察,教师再讲解。
好。
创编舞蹈动作
学生的基础不同,需要个别指导。
通过舞蹈动作记歌词,同时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
先让学生根据歌词自主创编舞蹈动作,教师做个别纠正。
1、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激发主动参与的意识。
2、体验与教师、伙伴的友好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借助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换气记号。歌曲结尾“啦”部分的节奏是本课难点,需要分步教学。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内容与形式
学习方式
效果
(5)表演唱(找学生编舞作示范)
教师:同学们唱的很棒,学的真快!我们一起为这首歌曲编舞好不好?
学生:好!
教师:请大家先想想表现花朵已经开放,可以做什么动作?
学生:可以做XX动作。(找学生做示范)
教师:你做的真美!就用你的这个动作表现花开,谁学做一做小鸟飞翔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学生作示范)

《茁壮成长》教学设计

《茁壮成长》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不少学生对植物的生长有感性认识,好奇心强,大胆、好动,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活动,强化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潜能。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逻辑思维欠缺,在教学中应多采取观察思考、材料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指导学生认识花的形态。提问:不同的植物,花的形态有很大的差别。为什么有的花谢之后能结出果实?而有的花则不能结出果实?
3.学生猜想、讨论。
4.出示实验提示,学生动手解剖雄花和雌花,观察花的结构。
5.学生实验,交流汇报。
6.教师总结:美丽的鲜花都有艳丽的花瓣,除此之外,雌雄花还有很大的差别,如黄瓜,雌花内有雌蕊,雄花内有雄蕊。更多的花朵内则是雌雄蕊的统一体,如桃花。
3.学生交流汇报。
三、有趣的传输
1.引导语:想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做实验来观察一下。
2.出示实验提示,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学生实验,交流汇报。
4.教师总结: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及养分的作用。
四、观察、解剖花朵,比较雌雄花的不同
1.引导语:小苗开花了,这是我们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仔细观察它们,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3.有趣的传输:
这是在课堂上开展的活动。按照教材上的三个步骤依次进行。在温度较低时,这个实验可能需要3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等待的过程中,可安排其他教学活动。注意:刀片很锋利,一定要提示学生安全使用。
4.观察、解剖花朵,比较雌雄花的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解剖花朵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要提醒学生非常细心与耐心,把解剖的花朵各部分结构按顺序摆放好,及时记录。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观察日记。
3.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将观察数据整理成不同形式的记录表。

三下语文学习计划

三下语文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1.掌握三下语文课本内容。

2.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意思。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作文和阅读理解。

二、学习内容及安排1.课本内容(1)课文阅读周一至周四,每天安排时间进行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通过阅读理解巩固课文内容,提高语文课文的理解能力。

(2)语言表达周五安排语文课文的复习和总结。

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作文每周安排一到两节课进行作文练习。

通过作文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

3.课外读物每周安排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

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增加知识面,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4.综合训练每周安排一次综合训练。

包括语文知识的测试、阅读理解、写作训练等,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成果。

三、学习方法及建议1.每天坚持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3.掌握好每次课文和作文的复习时间,确保复习的效果。

4.每周反思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和积极性。

5.课外多看书,开阔视野,提高语文水平。

1.学生在课文阅读理解方面,能够准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作文写作。

3.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对语文课本内容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五、学习计划在充分了解三下语文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明确了学习目标、内容和安排,提出了学习方法和建议。

希望学生能够自觉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

同时,老师将定期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3年级语文下册学习计划

3年级语文下册学习计划

3年级语文下册学习计划一、教材简介《语文》(三年级下册)是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教材。

本册教材包括《语文》(人教版)、《语文》(鲁教版)和《语文》(北师大版)等多种版本。

这些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既有课文也有课外阅读,适合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学习。

本学习计划将以《语文》(人教版)为主要参考教材,结合其他版本进行学习。

二、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课本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2.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全面发展;4.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三、学习内容及安排1. 课文学习本阶段主要学习《语文》(人教版)上的课文,包括:《神奇的小树苗》、《卖火柴的小女孩》、《春天的雪》等。

每周安排两到三节课的课文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理解等多种方式熟练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每周安排一到两节课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者自己的经历进行作文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也要求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例如朗读课文、讲述故事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听说读写能力提高通过课文朗读、讲解、默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综合语言能力。

同时,也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促进全面发展。

4. 文学课外阅读在课文学习之外,鼓励学生进行文学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每周安排一到两节课的文学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进行故事书、诗歌、童话等文学作品的阅读,提高文学修养。

四、学习方法1. 多种方式学习学生要通过朗读、默写、理解、讨论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内容,提高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同时,也要通过写作训练、口语表达训练、课外阅读等方式提高语言能力。

2. 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要注重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综合语言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3. 多角度拓展知识学生要通过课外阅读和文学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增强对世界的认知。

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0篇

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0篇

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0篇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标准》为学习纲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实验教材的实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

此外,教材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民。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课文的后面。

三、学习目标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5.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6、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

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7.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重点难点1、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创造多种方式,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

2、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3、重视朗读的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高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活动计划朗读课
文茁壮成长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

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行程,是文化传承的通道。

为进一步推进语文规范、传承中华文明、振奋民族精神,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引导师生共同读书,与书为伴,特拟定以“朗读课文茁壮成长”为主题开展本次朗读课文活动。

一、活动目标:
1、以诵读活动为契机,引领和推动我校、班读书活动的开展,形成良好的朗读氛围,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2、通过本活动的开展,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朗读的根基。

3、鼓励全班同学以书为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并具备良好的个性和品质,拥有快乐积极的人生。

二、活动主题:朗读课文茁壮成长
三、活动内容:
朗读三年级下册经典文章,和要求背诵的段落,包括:《古诗三首》《荷花》《赵州桥》《花钟》《我变成了一棵树》《肥皂泡》《我们奇妙的世界》《火烧云》等。

四、活动安排:
活动分三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5月27日)
1、营造氛围,创设环境;
告知学生活动内容和方案,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动学生踊跃参与“朗读课文茁壮成长”活动,让学生提前向班委报名,为朗读比赛提前做好准备。

2、朗读活动准备阶段。

本周定时带着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营造浓厚的朗读氛围。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5月28日—5月29日)
1、因地制宜,朗读的形式丰富多样。

(1)集中指导。

班级的黑板上方留“诗词园地”,由书法比较好的同学书写一首古诗或背诵段落,作为当天的必背篇目,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字音、韵律及抑扬顿挫的背诵指导。

(2)分散训练,每天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课文朗读作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朗读、背诵。

2、“朗读课文茁壮成长”活动展示
评比对象:三年级全班学生(负责人:班主任)
评比内容:根据“朗读课文茁壮成长”主题进行朗读背诵课文。

评比要求:朗读、背诵流利、亲切,普通话标准,服装整齐,态度自然。

评比时间:5月29日阅读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