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分析 戴俊峰
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

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摘要:随着新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信息科技水平快速提高并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科学技术愈发完善发展的今天,进一步推动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电力企业也实现技术创新与发展的转变,电力系统的有效性、工作效率不断提升,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融合发展。
因此,本文围绕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方法展开以下分析,以期为促进电力企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电力信息;电力通信技术;融合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工程项目日渐增多,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传输和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通过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不断融合,改变了电力体系传统的管理理念与应用方式,新型信息化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特征优势,能够增强电力传输的稳定性,提高对系统数据传输处理的效率,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
1电力信息技术和电力通信技术概述电力通信技术是对各种电力信息和数据资源进行传输,并将电力信息和数据组成一个网络。
电力信息技术是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利用,使这个网络成为管理业务的信息集成平台,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二者有效融合、共同发展。
电力通信技术是指传统的电力工程与信息技术结合而产生的新兴学科,以电气工程理论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电力行业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及应用,并确保信息安全。
通过电力通信技术能够安全、稳定地传递电力信息,采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电力通信的质量与效率,确保电网系统稳定运行。
电力通信技术是一种具有专业性的通信技术方式,通过采用有线电、无线电等多种电磁系统,对运行中的声音、数据和信号等相关信息进行传输与交换,满足电力系统的相关需求。
电力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通信网络,电力通信技术是通过多种技术相互融合所形成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在构建智能电网时,其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并且会严重影响着实时与非实时业务。
关于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探究

关于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探究发布时间:2021-09-17T06:12:39.259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14期作者:黄小青1 张向科2[导读] 我国由于地域较广、人口众多,因此电网系统具有较为明显的复杂性黄小青1 张向科2重庆广汇供电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久隆分公司重庆 400000【摘要】我国由于地域较广、人口众多,因此电网系统具有较为明显的复杂性,每时每刻电网系统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这就为电力系统信息的运输,以及电力通信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因此,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逐渐成为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技术。
两项技术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信息数据的处理与传输效率,促进电力系统管控思路与管控模式的改变,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围绕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进行探究,分析了其意义以及环境因素,总结了相应的融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信息;电力通信技术;融合;探究引言电力信息技术是将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进行结合的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在电力工程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理论发展。
其以电气工程领域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对电力行业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与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
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能够促进电力系统信息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保障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的意义1.1促进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核心网技术、接入网技术和软交换技术是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结合时,使得电力系统可以更加稳定和可靠运行的核心技术。
其中,核心网技术可以通过电力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给电力系统提供可靠的保障,以促进电力系统更加稳定运行。
其次,接入网技术精准性与电力信息的速度成正相关,其精准性会随着电力通信速度的提升儿提高,从而为增强电力运行效果奠定基础。
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分析 袁涛

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分析袁涛发表时间:2017-12-12T09:46:07.9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作者:袁涛[导读] 摘要:目前,在电网运行中的配电、变电、输电以及用电等环节均已广泛应用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与此同时,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成为了电力企业和系统运行的核心,其为电力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起到的作用已是无可替代。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目前,在电网运行中的配电、变电、输电以及用电等环节均已广泛应用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与此同时,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成为了电力企业和系统运行的核心,其为电力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起到的作用已是无可替代。
相信在未来的电力企业建设中,电力信息与电力通讯的融合将会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基于此,文章就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力信息;电力通信;技术融合1.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分析1.1电力信息电力信息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是指优化整合发电站、变电站中的所有设备功能,从而使统一的信息模型逐步形成,使电力信息技术得到有效利用,建立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信息系统。
变电站、发电站的设备利用电力信息技术进行自动化管理,不但能够使管理和工作的复杂度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能够使变电站和发电站的整体安全性得到综合提升。
在变电站中,电力信息化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分别为分层式、分布式和集中式。
1.2电力通信从本质上来讲,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电力通信,它贯穿于电网运行的整个过程中。
例如:在电力系统发电与送电中,需要通信信号的支持才能够完成。
它起到一个“领路人”的作用,可以帮助系统集合数据,并感应信号的变化程度,在电力传输下实现全面性调度。
另外,电力通信是以“配电网”为依托,在数据存储的情况下分析具体的传送距离,并构建完整的网格结构、实现电力的自动化调节的主要方式。
试论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

1 电力信 息和 电力通 信技 术实现融 合的影响 因素
1 . 1 经济 环境 因素
现 阶 段 . 国 内经 济 的 发 展 已经 越 来越 依 赖 于 网络 社 会 的 发展 和进 步 , 网络技 术 的 发 展 影 响 着 太 多行 业 的 未 来 前 景 , 电
于现 代 化 供 电 企 业 的发 展 有 着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两 者 融合 需
要 网 络技 术 的应 用 . 而 网络 技 术 使 用 的 基 础 是 电 网 系统 数 据
信息. 通 过 构 建 电 网 系统 数 据 网络 架构 , 有 利 于 实现 电 力 系 统
自动 化控 制 . 大 幅 度 的提 高 电 力 通 信 技 术 以及 电 力 系统 的控 制效率, 推 动 新 型 电 网结 构 的 形 成 , 电力 信 息 和 电 力通 信 技 术
业 发展 的 必 然 趋 势 , 社 会 经济 的 发展 使 得人 们 对于 电 力 需 求 日益 提 高 , 传 统 的 电力 系统 发 展 模 式 已经 不 适 应 电力 需 求 的 发展 , 提 高 现 阶 段 电力 系统 的 运 行 效 率和 安 全 稳定 性 成 为 电 力信 息行 业 发展 的 重要 研 究课 题 。 文 章 以 此 为 出发 点 , 在 充 分 的 分 析 电力 信 息 和 电力 通 信 技 术 融 合 可 行 性 的基 础 上 , 提 出 了相 应 的 融 合 措施 。
力 企 业 也 不例 外 , 只 有 通 过 实现 电 力 行 业 电 力信 息和 通 信 技 术 的 有 效 融 合 . 才 能逐 步 的 实现 电 力行 业 计 算 机 网络 实现 快 速高效的信息传输和处理 . 提 高 国 内计 算 机 网络 的 效 率 。 满 足 现 阶段 国 内经 济发 展 需 求 对 于 电 力行 业 的要 求 。 同时, 经 济 发 展 和 人 民 生 活 需 求 的 变化 要 求 电力 企 业 不 断 的 开 发 电 力 建 设
电网中的电力通讯管理研究 戴俊峰

电网中的电力通讯管理研究戴俊峰发表时间:2018-05-11T17:06:42.2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作者:戴俊峰[导读] 摘要:在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是重要组成部分,且属于主要通信通道(国网代县供电公司山西忻州 034200)摘要:在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是重要组成部分,且属于主要通信通道。
电力通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标志着管理机制的信息化,对于优化企业各个部门关系,规范各种业务流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能够使企业实现对重点业务更好地掌控管理,提高办公效率。
关键词:电网;电力通信;管理1 电力通信在电网中的作用智能电网与电力通信之间需开展统一协调规划。
电力通信平台作为一种网络架构具有开放性,需严格遵守通用标准,以确保设备之间可实现信息共享;同时,电力通信网络可在多个层面予以延伸,例如发电、变电、送电以及终端设备等,进而为电网数据的有效保护、获取以及控制等业务提供有力支撑;国家电力通信平台有较高的可靠性与较好的保密性,故而对于非法攻击可有效防范与抵御,保证其安全性。
电网在建设与运动的诸多环节中都需要有电力通信的高效服务,且在开展发电、送电以及变电等关键步骤上也必须要有电力通信的参与。
由此可知,在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技术所起的作用主要为自动化控制、现代管理服务以及商业运作等。
其关键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上文也已经提及过,要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一定要先对电力通信质量予以有效保证。
2 电力通信技术要点在工程实践中为强化智能化电网中电力通信技术的支撑作用,一般而言需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需加大资金的投入,以对相关配套设施予以优化完善,进而构建综合性配套系统且确保其具有完整性。
在此环境下再开展环境管理、电力通信通道构建以及性能升级等工作。
另一方面,要构建通信系统,且需具备高速、实时以及双向特征,以保证可经由通信系统为保护与控制智能电网提供大量精确且详尽的数据。
特别是当前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光纤通信获得大量使用,此外,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电力线通信技术也获得相应发展,故而需充分发挥上述技术的推动作用,以更好建设智能电网。
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

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摘要: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逐渐渗透到电力信息通信中,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网络技术促进了智能电网的发展。
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至关重要,意义重大,其中最重要的是实现对网络建设的控制,不断提高控制能力。
因此,在电网建设过程中,网络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网控制,逐步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同时,还可以在电网建设中创造技术路线,促进信息网络技术与电网的互动。
此外,实现电网管理,强化其管理能力,且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下,有利于发电企业和输电企业沟通,让其保持密切联系,从而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
关键词:电力信息;电力通信技术;技术融合引言电力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综合应用。
它在电力企业的规划、建设、运营、安全、营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使电力企业的管理实现了高度的集约化、系统化和自动化,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了更高的价值。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加快电力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的发展。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是确保电力系统中数据和信息安全、快速、稳定传输的关键,加速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提升电力系统数据信息传输与处理效率,是信息化背景下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1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类型1.1 电力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感器技术的全面应用为智能电网的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它可以创建一个实时、高效、双向的通信网络,实现动态、交互式的信息处理,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
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满足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对通信服务的需求,也缓解了云计算的压力。
通过云计算,可以实现云计算处理。
边缘计算节点可以对采集的部分数据进行预处理,实现实时控制服务,并将5G切片和边缘计算相结合,创建端到端的切片网络。
在为不同的电力服务提供专有网络通道的同时,实现了差异化的数据处理,确保了服务之间的安全隔离,有效降低了服务响应延迟。
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策略研究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112 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11月上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策略研究沈凌峰 肖兰浙江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湖州市分公司 浙江 湖州 313099摘 要 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对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及电网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进行分析,具体地提出了相应的融合发展策略,以期对实际的技术融合和电力系统技术应用有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电力系统;信息技术;通信技术Research on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Power System Shen Ling-feng, Xiao LanZhejiang Communication Industry Service Co., Ltd. Huzhou Branch, Huzhou 313099, Zhejia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power system are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ower grid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power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aiming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effect on the actu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nd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application.Key words power syste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引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应用能够促进企业在行业领域的优质发展。
电力信息技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策略分析

电力信息技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策略分析电力信息技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策略分析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竞争趋势尤为激烈。
电力企业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讯技术得到高效的融合和应用,这是信息时代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将这两项技术充分的掌握,才能是现代化电网实现操作和生产的智能化,使信息资源进一步地转化的经济财富,从而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度。
做好经济、技术、文化的三方面基础工作,才是二者融合的重中之重,相信在未来的电力企业建设中,电力信息与电力通讯的融合将会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电力信息与通讯技术融合的环境因素1.1经济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通讯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和综合化,通讯以其先进的技术和综合的应用融合于各种各样的企业中。
企业的发展需要分享和合作,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企业与通讯密不可分,通讯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力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慢慢地认识了通讯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中,还是在企业的高效管理中,电力企业都需要在通讯技术融入其中国,这些因素如果利用的合理,都可直接提高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通过电力信息与电力通讯的融合,不仅可以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得到充分的地加强,还可以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得到进一步的实现和提高。
当下电力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经济实力急需提高。
通过通讯技术的深入融合,可使企业的信息资源处理和分享成本大大的降低,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方式更加多样化。
1.2文化环境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信息共享的时代,信息随时随地都充斥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我们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进行信息处理。
生活在如此复杂的信息化环境中,就需要对信息进行合理的规范化管理,否则信息将对我们的生活构成负面影响。
从文化方面看,如今的电网系统的进一步提高归功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改善。
文明和纯洁的通讯和信息环境,不仅为员工创造了一个有序和舒适的人文工作环境,还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分析戴俊峰
发表时间:2017-11-20T09:51:54.0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作者:戴俊峰[导读] 摘要:电力信息与通讯技术相融合具有跨时代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系统模式,实现高效并可靠的电力系统。
(国网山西省代县供电公司山西代县 034200)摘要:电力信息与通讯技术相融合具有跨时代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系统模式,实现高效并可靠的电力系统。
通过语音和数据的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电力系统的现代化控制,实现安全、可靠并且高效的电网为目标。
通过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相融合,可以实现更方便的业务应用,对电网系统来说,可以确保服务质量。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
1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意义
信息与通信的融合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相互协同,是一种灵活性较强的、较实用的新型通信技术模式。
两者的融合简化了企业客户间的沟通交流方式,为客户带来去全新的体验模式,同时通过二者之间的融合技术实现了企业内部享用统一的通信平台,提高了沟通效率,提高了企业效益。
电力系统中的信息通信融合技术实现了网络的融合,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了各终端的连通,不仅可以简化网络的管理与维护,还可以重复利用设备,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融合技术涵盖了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优点,很好的将通信的特点融入到电力系统中。
电力通信的机制在于建立统一的通信调度、运行、维护支撑技术平台,实现业务的全面监控调度管理,提高电网运营的安全性。
信息与通信的技术融合实现了电网的资源共享及集约化管理,推动了信息资源的集成与运用。
一般电力企业的信息流包括通信架构层、设备层、数据存储管理层与应用层四个方面的层次模型。
企业信息的正常运作则依靠各层次间组成的信息架构体系,为企业数据传输提供了基础保障。
通过信息架构体系的调控与整合,企业信息在横向和纵向的发展方面均得到了整合与集成,为电力行业的企业经营管理、生产运行均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技术支撑。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智能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平台,真正实现智能化电网的发展要求。
2 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融合方法
2.1 技术融合
从技术的方向考虑进行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科学发展,并且通过行业数据信息的的收集,能够有效完善现阶段的电力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挥。
通过大数据系统的传输功能,能够有效跟随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目前现有的网络会出现系统负荷,造成数据传输的安全隐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需要将数据作为运行基础,通过科学技术的信息和通讯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促进了电力实业发展的未来价值。
2.1.1 网络核心层融合
在IP/MPLS专业技术基础上建立核心网络层融合,能够实现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性能提高,并为在网络核心技术的融合工作中能够扩大到延时管控领域,并且通过快速提升网络带宽使用率,通过电力环境中的配电网络延伸性特点进行有效开发,促进核心网络技术的系统拓展优势。
2.1.2 接入式融合
通过接入式融合能够通过接入网络的推广逐步应用能够促进我国现阶段网络发展全局观,并且通过网络技术的逐步推广有效完善专业接入技术的融合。
通过科学监控中心和分控中新的快速融合促进了网络监控系统的安全融合,在介入网络信息电力通信技术汇总包括公共数据的环境基础中的多元化介入,促进电路网络系统的未来发展。
2.1.3 软交换技术融合
在软交换技术的双相融合过程中通过多个通信系统的了解改变传统软交换网络需要向IMS系统演变的基础构架。
软交换网络主要通过业务平面转换、传输平面转换、管控平面转换和接入平面转换四个方面,通过系统多个平面技术的结合,促使电力网络使用的可靠性,还能不断优化平面数据的出书端口,通过不同融合环节的技术传输数据和信息传输数据的业务量提高,完全改善介质中的传输复杂过程,有效推动电力网络技术一体化发展进程。
2.2 制动管理的融合
2.2.1 调度监管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统一而得调度管理体系,能够有效保障电力企业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融合,并且通过保障机房和企业的调度监管为独立部门,确保信息和通信技术融合后能完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进行,并且统一进行调度体系的云计算技术。
通过系统虚拟化运算融合,有效实行异地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的建立,保障企业固定连接终端和移动连接在电力数据传输和专业技术的有效融合。
2.2.2 建立正规化的双相融合操作机制
移位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必须建立在企业所有基础工作业务之上,通过软交换网罗系统的不断演变有效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并围绕在企业基础电力通信管理过程中制定科学管理机制,能够不断完善电力通信技术指标,并且积极推动电信安全维护技术的正常发展,通过不断强化专业技术的可行性方案能够促进企业正规化通信作业现场管理能力,并且通过严格要求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有效提升通讯企业的服务质量。
3 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融合优势分析
3.1 能够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
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正趋向于网络化发展,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讯有效的融合可以使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通过网络来完成,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同时也改善了传统的经济增长趋势。
3.2 降低投资成本,实现较少的运营和维护的资金。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企业更需要简化的网络结构,从而降低投资成本,使多种不同的业务能够同时承载在同一个网络结构中,推动技术的发展。
3.3 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壮大,电力企业本着为人们服务的原则,应用电力通讯方便服务员工,能够随时随地的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实现快捷的工作方式,使员工的工作更加方便,并且通过电力信息与电力通讯的融合,为员工提供多种多种的服务,以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目的。
3.4 工作方式的多样化和协同性。
网络的融合与企业应用整合可以实现我国现代化电子商务的需求以及移动办公的需要。
利用网络的数据融合可以实现企业信息通讯的应用,使员工的工作更具灵活性,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操作,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等通讯工具进行操作,实现现代信息化操作功能。
4 结语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相互融合对电网企业的发展不仅是机遇,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电力行业发展中,信息与通信的交互融合是一个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目前,虽然信息化的建设为电力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它仍处于刚起步阶段。
在以后的发展中,电力企业仍要全面的、科学的了解信息化,明确信息化在企业建设中的地位,最大化的实现企业信息与通信的融合,从而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信息通信朝着精益化、集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李会改,张立新,张保亮.浅析电力通信综合数据网建设思路[J].河北企业,2012,(6):100.
[2]聂正璞,万莹.信息通信融合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15(3):52-53.
[3]吴可香,席伟韬.浅谈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1862.
[4]冯庆锋,周明明,吕长征等.试论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J].低碳世界,2016(3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