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禅宗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合集下载

禅文化的当代意义

禅文化的当代意义

禅文化的当代意义引言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源于佛教禅宗的传入和发展,融合了儒家、道家等多种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和价值观。

虽然禅文化起源于古代,但其内核和智慧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禅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1. 禅文化对心灵的疗愈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焦虑。

禅文化以其独特的教导和实践方式,能够帮助人们修身养性,缓解内心的不安和负面情绪。

禅宗注重内省和静思,通过冥想和禅修的方式,人们可以舒缓压力、平衡心灵,提升自我意识和全面性的发展。

禅文化中的“觉悟”概念,指的是通过观照自己的内心和外在世界,达到超脱和自我反省的境地。

这种觉悟的状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与自己的情绪和思维相处,从而减少烦恼和痛苦。

当代社会中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竞争环境,使得禅文化具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通过禅修来实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2. 禅文化对提高专注力和创造力的影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分散注意力,缺乏专注力和创造力。

而禅文化通过其独特的冥想和禅修技巧,能够帮助人们提高专注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禅修的过程要求人们静坐闭目,集中注意力在呼吸和身体感受上,屏蔽外界的干扰和杂念。

通过持续的禅修实践,人们可以逐渐培养出专注力和思维深度的习惯,提升工作和学习中的效率与质量。

禅文化中的“无我”和“即时”观念,也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当人们能够抛开自我意识和评判,专注于当下的感受和体验,就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当代社会对创意和创新的需求越来越高,禅文化中的这种“无我”和“即时”的思维方式,对提升创造力具有积极意义。

3. 禅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在当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非常重要。

禅文化中的“慈悲”和“无私”观念,对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禅宗倡导的“众生平等”和“悲悯众生”的思想,使得人们在面对他人时更加宽容和善良,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差异。

禅悟生活感悟心得体会(3篇)

禅悟生活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禅宗”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禅宗讲究“禅悟”,即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禅宗文化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人们追求心灵宁静、感悟生活的途径。

在此,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对禅悟生活的感悟心得。

一、禅悟生活的内涵禅悟生活,即以禅宗的思想为指导,将禅宗的修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实现心灵的升华。

禅悟生活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崇尚自然:禅宗强调“自然”二字,认为万物皆有禅意,人应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

2. 顿悟人生:禅宗讲究“顿悟”,即瞬间领悟人生的真谛。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在平凡中发现美好,领悟人生的真谛。

3. 修心养性:禅宗认为,修行不仅仅是修身体,更是修心灵。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重修心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4. 知足常乐:禅宗讲究“知足”,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度,人应学会知足,珍惜眼前人、事、物。

5. 勇于担当:禅宗强调“担当”,认为人生在世,应勇于承担责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二、禅悟生活的实践1. 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放下内心的烦恼,顺应自然。

比如,面对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们可以放下手机,静心欣赏,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练习禅坐、冥想等方式,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达到内心的宁静。

2. 顿悟人生,领悟人生的真谛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在平凡中发现美好,领悟人生的真谛。

比如,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倾听、理解他人,从中领悟人生的智慧。

同时,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情、友情、爱情,让生活充满阳光。

3. 修心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在禅悟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修心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饮食有节等。

(2)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宽容待人,理解他人的不足。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4. 知足常乐,珍惜眼前人、事、物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知足,珍惜眼前人、事、物。

中国古代的禅宗文化与禅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禅宗文化与禅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禅宗文化与禅学思想中国禅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又称为禅宗佛教,是佛教中的一种宗派,其思想体系强调觉悟,注重禅修和直接体证,因此非常受到人们的追捧。

禅学思想的诞生和发展与中国古代时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禅宗文化与禅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对中国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禅宗文化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中国禅宗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

禅宗佛教最早起源于印度,随着佛教的传播传入中国,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文化。

禅宗文化主要包括禅宗佛教、禅宗艺术、禅宗诗歌等领域。

禅宗佛教的核心是“观心”,即通过禅修达到对自己和宇宙的真实认知。

禅修是通过禅坐、默想、禅打等方式进行的。

禅宗艺术指的是以禅修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如禅画、禅剧、禅曲等。

禅宗诗歌则是借助诗歌形式表达禅学思想的艺术形式,如苏轼的“庐山谣”、杨万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等。

禅宗文化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贡献。

禅宗文化的思想和精神,传达了人们对自然、生命、人类存在等问题的认知和思考,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二、中国古代禅学的思想体系中国古代禅学的思想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生命、宇宙和自我存在的思考。

禅学主张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悟道的本能和潜力,只要经过适当的修行,就能够觉醒,了悟佛性,超越生死,达到无上的境界。

禅学思想的核心是“一念清净”。

禅宗认为,人们应当通过禅修将自己的自我意识转化为“智慧的目盼”,使自己的“心”得到调和,达到真正的安定和平静。

禅宗认为,“无心”即“无念”,是达到涅槃的境界。

禅宗所追求的不止是一种对世界的看法,更是一种对世界、自我、他人的感知。

三、禅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禅宗文化的发展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等领域。

禅宗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禅宗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禅宗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作者:许珊珊旷剑敏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1期摘要:加里斯奈德是美国著名诗人以及环保活动家。

因此他的诗中常常融入了各种生态思想,也被誉为“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

斯奈德的诗歌中充满了禅宗的“空”之智慧,这种智慧还投射到了他的日常生活之中,指导他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文通过分析斯奈德诗歌中的“空”,得到了对于现代生态生活的种种启示。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禅宗;生态诗201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舞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一个一个成为现实。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艰难的挑战,高速发展的经济打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紧绷状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热爱生态环境的精神早就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

加里斯奈德将禅宗思想融于生活之中,并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创作了《山水无尽》,《龟岛》以及《荒野实践》等诗歌集、随笔集。

本文分析斯奈德的生态诗歌,探讨“空”对于斯奈德生活以及写作的影响,从而寻求当代人与生态的平衡之道。

一、空之启示缘起是佛教独特的世界观,是佛教区别其他宗教和哲学的基本特征。

“缘起性空”时常合在一起出现。

意思是宇宙万物,包括宇宙本身都是由各种因素合和而成,任何事物都无法独立于其它条件而存在,正因于此,世间万物都不存在独立的自性,所以叫自性空,简说为性空。

缘起、性空是同一道理的不同两方面,前者说明现象,后者提示本质。

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困境来说,禅宗的“空”无疑为一剂良药。

如何消弭“苦”?只有将人生看做梦幻才能从物质的现实生活中得到解脱。

加里斯奈德正是受到了空的启示,才能听从内心,远离尘嚣,返璞归真。

在他的诗作随处可以感受到“空”之启示。

二、空——摆脱形式的桎梏加里斯奈德曾说:“每当诗歌向我走来,在说写的过程中,詩行本身会建立一种基本规范,甚至自动形成整首诗中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的句子。

浅析禅宗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浅析禅宗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浅析禅宗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摘要: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区别于其他类型的佛教。

禅宗主张“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只要守住我们本来清净的自性,烦恼就不会出现。

表面上看我们平日的生活似乎与禅宗没多大关系,但其实禅宗中包含的思想、精神对我们的生活大有益处,能够帮助我们更容易找到生活中的满足感、幸福感。

关键字:禅宗、自性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意思是“觉者”。

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禅宗又名佛心宗。

教外别传。

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汉族佛教(即禅宗)。

中国的佛教传承是从释迦摩尼到迦叶尊者到第二十八代达摩祖师,在传到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是禅宗的佛经,堪称经典,是由六组慧能所写。

本人原想要读读六祖的《坛经》,想经此了解佛法的要义包括在禅学里,“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艺术。

透过“禅”,我们可以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幸福美满的人生。

如今,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太多的烦恼填补人们的时间空虚,住房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

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身心疲惫,精神焦虑,苦痛倍增,心理压力也与日俱增。

而“禅”,在这时候的被极大关注和研究并不是偶然,它的本身便能使它傲然于今。

禅,受戒、静心、守定、思悟、谦恭、恒志、随缘。

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物质生活奢靡浮华,而内心世界却感到空虚呢?没日没夜的忙着自己的工作,表面上看起来事业有成、生活丰富,可静下心来却发现自己是那么的空虚寂寞。

你可否想过要性定修禅,淡泊做人?禅它能给你给那颗好胜的心一个休憩的港湾,让它空明通透,真实无妄,也能让你看到平时你所看不到的大千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探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探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探析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其中禅宗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思想起源于印度佛教,经过数百年的传播和演变,融入了中国的哲学、文化和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禅文化。

本文将通过探讨禅宗思想的核心理念、实践方式和影响,向读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禅宗思想的重要地位。

禅宗思想的核心理念是觉悟和空性。

在佛教传统中,觉悟指的是超越个体的认知,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本质皆为空性。

禅宗注重通过冥想和内心静默的实践,以体验这个世界的真实本质。

禅宗认为,凡事皆空,离开了表象和言语的烦扰,人们可以接触到自己内心深处最本真的存在。

这种觉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禅宗思想的实践方式以禅修为中心。

禅修是一种静坐冥想的修行方法,通过呼吸、观察和专注,使内心达到平静和清明的状态。

禅修的目的是超越物质世界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禅修被广泛应用于艺术、文学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文人往往通过禅修来寻求艺术的灵感和个人的境界提升。

禅宗文学也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意境而广受欢迎。

禅修的实践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卓越成就。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禅宗强调当下的存在和心流体验,鼓励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和意义。

禅修的实践让人们学会静心思考,并更好地与自己和他人相处。

禅宗思想还注重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关系,提倡“中庸之道”。

这种关注生态和社会的价值观,至今仍对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产生影响。

禅宗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对艺术表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禅宗与中国绘画、书法、园林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禅画、禅诗和禅园。

禅画注重表现自然和内心的美,通过简洁和凝练的笔墨,传达出禅修的境界和主题。

禅诗则以简练的词句表达无尽的境界和感悟,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

禅园以自然、简约和平和的布局,营造了追求内心平静和修行的环境。

禅宗思想,禅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蕴

禅宗思想,禅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蕴

禅宗思想,禅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蕴对于“禅”这个概念,无论是宗教界还是学术界都非常的熟习,禅从释迦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传迦叶尊者,代代相传二十八代以心传心、心心相传,至达摩祖师来传法于二祖慧可,东土师资相传六代到六祖慧能大师,一花开五叶使禅宗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导地位。

自唐宋以来在禅宗祖师大德的精心发扬之下,使禅宗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到今天禅宗的很多典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口头语,对人们现实生活起到了无可非议的影响,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增添不少色彩,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极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文明病”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已经是不可否认的社会事实。

由于精神文明的滞后,在我们当前生活的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伦理道德和社会风气日下的严重倾向,由此导致的“精神危机”和“价值观念颠倒”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良好发展。

在西方国家已经比我们极早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对佛教的“禅文化”得到了重视,有铃木大拙等日本的禅学专家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宣讲禅法,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许多知识分子的喜爱和认可,对西方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气息。

这不仅使“禅”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发展,同时也给西方国家的社会和人们生活环境起到了净化。

在今天西方国家有很多人在闲暇之时去到佛教的寺院进行禅修,也有很多人专门从事于禅修和禅学的事业。

在我们中国文化领域“禅”更加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起到了其它文化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禅”这种宗教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随着国际社会的交往和多元文化的发展,使人们重新认识了“禅”文化对人们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在今天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和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禅”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今天的学术界和文化界海内外学者,谈论中国传统文化时无不是“禅”文化。

禅在当今社会有何价值

禅在当今社会有何价值

禅在当今社会有何价值
禅在当今社会有何价值
禅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超越自我、回归自我的人生境界,禅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依然非常明显。

禅宗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生活的融和越来越多,禅的意趣越来越遍布世间,关于禅也有越来越丰富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阐发开了博大精深的禅文化。

任何一种民族、思想、文化要求得发展,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人类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禅宗思想在创立之初就是对传统佛教的大颠覆,所以禅宗思想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创新精神。

禅宗这种创新禅学思想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是十分有利于社会文化建设的。

人们经常在思维中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心理习惯,这种习惯反过来就会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人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大障碍,因而也就失去了指导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效用。

禅学中的"自性顿悟"思想,可以起到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张扬个性的作用,可以帮助当今世人破除迷信与偶像崇拜,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

另外,禅清净心思的作用还可以帮助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

为社会和谐做出重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禅宗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摘要: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区别于其他类型的佛教。

禅宗主张“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只要守住我们本来清净的自性,烦恼就不会出现。

表面上看我们平日的生活似乎与禅宗没多大关系,但其实禅宗中包含的思想、精神对我们的生活大有益处,能够帮助我们更容易找到生活中的满足感、幸福感。

关键字:禅宗、自性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意思是“觉者”。

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禅宗又名佛心宗。

教外别传。

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汉族佛教(即禅宗)。

中国的佛教传承是从释迦摩尼到迦叶尊者到第二十八代达摩祖师,在传到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是禅宗的佛经,堪称经典,是由六组慧能所写。

本人原想要读读六祖的《坛经》,想经此了解佛法的要义包括在禅学里,“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艺术。

透过“禅”,我们可以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幸福美满的人生。

如今,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太多的烦恼填补人们的时间空虚,住房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

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身心疲惫,精神焦虑,苦痛倍增,心理压力也与日俱增。

而“禅”,在这时候的被极大关注和研究并不是偶然,它的本身便能使它傲然于今。

禅,受戒、静心、守定、思悟、谦恭、恒志、随缘。

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物质生活奢靡浮华,而内心世界却感到空虚呢?没日没夜的忙着自己的工作,表面上看起来事业有成、生活丰富,可静下心来却发现自己是那么的空虚寂寞。

你可否想过要性定修禅,淡泊做人?禅它能给你给那颗好胜的心一个休憩的港湾,让它空明通透,真实无妄,也能让你看到平时你所看不到的大千世界。

禅,守定,我想这就是你所不可或缺的东西吧。

一个能让你抛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世界,去找到自己生活的必需品。

佛教的本质思想是“当你放下妄执,就是‘佛’”,这也是佛教的真理所在,
也是佛教中领悟的顿悟法。

这是在告诉我们不要把生活中的功名利禄看得太重要,有得必有失。

有的时候我们苦苦执着苦苦追求于一件事、一个念头,但在这过程中你往往感觉不到快乐,因为你太想成功或做成这件事情就会伴随这许多压力,虽说压力会变成动力,但有的时候超负荷的压力会压垮你,会让你的脸上渐渐少了笑容,会让你的心中渐渐没了快乐,会让你的执念越来越强。

初祖达摩说:“不谋期前,不虑其后,不念当今。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无意,看天际云卷云舒。

因为你太看重这些得与失,这些就是你的妄执。

就是因为起了我执、妄想,才轮回在无尽的烦恼中不得出离。

若不自己解脱,谁能为你解脱心中的烦恼呢?不自净其心,谁又能使你的心清净呢?佛说过,“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间。

”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着的意义。

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他是用来愉快地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有一分禅心来解救。

禅宗里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使自己的心灵静下来思考人活一生到底什么才
是最重要的,或许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我们活一生最重要的是要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不得不承认这固然重要,但我不禁要问了,什么是人生价值呢?大部分人心中的人生价值可能是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再者,一部分人心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可能会是为人民服务,为祖国付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因为每个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不一样,也导致了各自的人生目标不一样,这样非常好,这就会使我们的祖国有各式各样的人才活跃于各个行业,推动我们的祖国走向繁荣富强。

但是我在这里要提出一种我认为的人生价值。

我们从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慢慢地长大到成为一个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成年人,在这过程中我们会学会许多技能,这些技能都是在为我们以后独立生活做准备,但是这些技能只能在我们的行为上给我们帮助,并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去思考。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动物没有。

但是要学会思考并没有会教你如何去思考的理论上的方法,所以思考就得靠自己去体悟才会有所收获。

我认为人生价值还应体现在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以及人生态度上。

我们在很多时候都不能正确的对待我们人生路上的艰难坎坷,往往会产生一些偏执的想法,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那些做出违法乱纪行为的人就是没有正确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那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缺乏面对问题时成熟的思考
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我们太在乎一些东西,比如金钱,比如权利,比如成功,往往没有得到这些东西的人就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所以在这种时刻,一个人的思想很重要,因为它能够阻止你做出不成熟的行为,并且能够帮助你想通许多,变得豁然开朗。

禅告诉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的时候,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佛教提倡心宗,佛教的修行不是依靠外物,而是放下一切执妄,回归自性。

所以我认为判断我们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的一个标准就是自己的心,在做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是否能感到轻松愉悦,总要做到无愧于心才好。

在你心烦意乱的时候多看看禅宗,它能让人心灵安宁祥和平静,让人进入一种随遇而安的超然,它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觉悟,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将人类处于睡眠状态中、潜意识里的的智慧唤醒,帮我们看到内在的自我,听到内在的声音,感受自我。

灵泉宗一禅师有诗云:“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生烦恼出,悟得即菩提。

”凡有奢求,必得烦恼,所以不要去追求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安分,求心安,求解脱,首先该做个明白人,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怎么样获得。

明白人既能努力改变环境,更能努力改变心境,改变环境靠聪明,改变心境靠智慧。

不得不说,思想的力量是强大的,经过禅宗充实的思想力量更是无法预料的。

我知道一个真人真事可以证明禅宗的思想可以挽救一条生命。

我有一位舅公在几年前不幸被查出患有肺癌,已经处于癌症中期了,也就是说可能稍不注意癌细胞就会扩散,病情就会恶化,我舅公的生命就岌岌可危。

当我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距离舅公去医院检查已经过来一两年了,同时也伴随着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舅公的病情不但没有恶化,而且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我当时感到非常惊讶,为什么得了癌症还能够好转?难道舅公服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治愈了自己的癌症?其实世间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我后来才得知,原来是因为舅公在知道自己患癌症后并没有过度悲痛,而是选择去信奉佛教,去参透禅宗,因此卸下了心中的重负,使他忘记自己是一个癌症患者,用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癌症,才能够将自己的生命延续。

作为晚辈我很佩服舅公的这种乐观精神,同时也感受到思想强大的力量。

“禅”也教我们在人与人相处时,要留有“空间”,如此彼此就没有计较、没有对立,友谊自然流露出来。

例如,家庭、社会或国家的每一成员,能够互相尊重,互相宽容和尊敬,彼此就会减少摩擦,这就是“空间”,也就是“禅”的
智慧。

一个冲突、一次车祸、一起战事、一场灾难,都是因为失去“空间”或“禅”的智慧而造成的。

作为新时代年轻人,我们的成熟不仅仅体现在能力上,更要体现在思想上。

可能你会觉得禅宗离我们很遥远,因为我们不想去信奉佛教。

就算这样,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可以接触到禅宗的。

现在是一个崇尚运动、健康的时代,而被大家所熟知的一种运动——瑜伽。

因为在做瑜伽的过程中,可以使你的心静下来,逐渐调适自己的心态,慢慢地就会消减挑拣、计较等妄心,逐渐恢复本具的平常心。

弘一大师说:“人生随缘便会活的自在,能够安分守己,不被环境所转,心中就不会有障碍。

”佛之随者,不是跟随,不是随便,是顺其自然,不怨尤、不强求、不激进,不明此意的人只是在听天由命,他所认为的随缘只是任之弃之,悲观之见溢于言表。

其实一切随缘并不是消极的等待或放弃追求,而是,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刻意要求结果,关键是你自己是否已经做到了你该做的,你的心里是否满意你自己,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就不会过于执着,也就有了一颗平常心,此即随缘。

结语:生活中有禅,禅在生活中。

禅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的智慧。

禅是对真实的追求,它关注人的生命和心灵,世人洒脱、自信和开悟;在动与静的瞬间品位出人生的真谛。

面对生活节奏加快的现实,人们应具备良好的心境坦然面对,从而调整心态,恢复并保持精神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