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精香料知识

合集下载

第一节香料和香精基本知识-修改

第一节香料和香精基本知识-修改
第一节第一节香料和香精基本知识香料和香精基本知识第二节第二节食用香料食用香料第三节第三节食用香精食用香精第一节第一节香料和香精基本知识香料和香精基本知识香味剂的化学结构香味剂的化学结构香味剂的物理特性香味剂的物理特性香味剂的作用香味剂的作用添加香精应注意的问题添加香精应注意的问题香味剂的化学结构香味剂的化学结构从从1919世纪有机化学的发展特别是分析仪世纪有机化学的发展特别是分析仪器的发展及各种精密分析仪器的应用使对器的发展及各种精密分析仪器的应用使对香料香味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人们已可香料香味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人们已可以将许多香料的单体分离鉴定出来并可以以将许多香料的单体分离鉴定出来并可以将安全的合成香料单体加以配制模仿出天将安全的合成香料单体加以配制模仿出天然的香味甚至创造出自然界未曾发现的香然的香味甚至创造出自然界未曾发现的香味物质配制出更诱人的风味
OH
1.1.5 杂环化合物中的杂原子对香气的影响
有机的硫化物多有臭味,含氮的化合物也多
有臭味,吲哚也叫粪臭素,但将它极度稀释后 呈茉莉香味。 杂环化合物对其它有机物的香气都有特殊的 影响: 如甲硫醚与挥发性脂肪酸、酮类形成乳香, 某些含氧与含硫、含硫与氮的杂环化合物有 肉类味香。
“香气与分子结构”有关问题?
1.1.2 碳链结构:
②碳链之间价键的影响: 不饱和化合物常比饱和化合物的香气强,双 键增加气味强度,三键的增强能力更强,甚至 产生刺激性。 例如:CH3-CH2-CH2OH丙醇香味平淡, 而丙烯醇CH2=CH-CH2OH香气就强烈得多。
1.1.2 碳链结构:
分子中碳链的支链,特别是叔、仲碳原子的 存在对香气有显著的影响; 例如乙基麦芽酚比麦芽酚的香气强4-6倍。
毛),与外界接触;另一端变细,伸向嗅神经纤维,

添加剂之香精、香料那些你不可不知道的事

添加剂之香精、香料那些你不可不知道的事

添加剂之香精、香料那些你不可不知道的事食品伙伴网旗下工业化餐饮联盟是餐饮及餐饮供给侧的管理者、研发生产技术人员的学习交流社区,提供系统有价值的餐饮食品技术知识,定期推出会议培训活动,并提供技术难题解决和供需对接服务。

前言香料——赋予食品以香气或同时赋予特殊滋味的物质。

香精——由多种香料混合配成的物质作用:1.使食品产生香味,增进食欲,有利消化吸收,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提高食品质量。

2.恢复食品香味,强化特征味道。

3.消杀食品中的不良味道。

4.杀菌、防腐。

食用香料011、定义:能够用于调配食用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

2、作用:不但能够增进食欲,有利消化吸收,而且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提高食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3、特点:是一类特殊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多、用量少、大多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4、分类:按来源和制造方法等不同分为三类:天然香料天然等同香料人造香料天然等同香料和人造香料都属于合成香料范畴。

天然香料天然香料:用纯粹物理方法从天然芳香植物或动物原料中分离得到的物质,通常认为安全性高。

动物(麝香、海狸香、麝鼠香)植物(白兰花油,玫瑰花油等)a.香辛料(Spice)b.精油(Essential Oil)c.酊剂(Tincture)d.浸膏(Concrete)e.香树脂(Resinoid)f.净油(Absolute)g.油树脂(Oleoresin)1、香辛料:各种具有特殊香气、香味和滋味的植物全草、叶、根、茎、树皮、果实或种子,如桂皮、茴香和胡椒等,用以提高食品风味。

因其中大部分用于烹调,故又称“调味香料”。

不少香辛料已有上千年的食用史。

在正常使用范围内无毒性问题。

按美国香辛料协会(American Spices Association)的定义为:“凡主要用来供食品调味用的植物,均可称之为香辛料。

”2、精油:以芳香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如花蕾、果实、种子、根、茎、叶、皮等)或分泌物为原料,采用压榨、冷磨、萃取、水蒸汽蒸馏、吸附等方法,提取得到的由萜烯、脂环族、脂肪族等组成的混合物称之为精油。

香精知识

香精知识

香精香料是以改善、增加和模仿食品的香气和香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也称增香剂。

一、1.1基本概念1.香料(perfume):也称香原料,可用来调制香精的原料:2.香精(perfume compound):亦称调合香料,由人工调配出来的各种香料的混合体,香精具一种香型。

如玫瑰香精、茉莉香精等:3.天然香料(Natural perfume):天然香料分动物性天然香料和植物性天然香料。

它们来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

4.合成香料(Synthetic perfume):采用天然原料或化工原料,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取的香料化合物。

按官能团分类,合成香料可分为酮类香料、醛类香料、酸类香料、酯类香料、内酯香料、醚类香料、酚类香料、睛类香料、烃类香料、缩醛缩酮类香料。

按碳原子骨架分类:萜类香料、芳香族香料、脂肪族类香料、含硫含氮和稠环类香料、合成麝香类香料等。

5.单离香料(perfume isolates):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从天然香料中分离出来的单体香料化合物称单离香料。

如从薄荷油中分离出来的薄荷醇:6.辛香料(Spice):专门作为调味用的香料植物及其香料制品,如花椒、胡椒等.7.席馥基(Schiff base):含氨基的化合物与醛类化合物缩合产物为曳馥基。

该香料香气持久,化学稳定性好。

1.2天然香料常用术语1.精油(Essential oil):亦称香精油,是植物性天然香料的主要品种,对多数植物性原料,主要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制取精油。

2.浸膏(Concrete):是一种含精油和植物蜡等呈膏状的浓缩的非水溶剂萃取物,先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再蒸馏回收,残留物即为浸膏。

3.酉丁剂(Tincture):乙醇溶液,是以乙醇为溶剂,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浸提植物原料所得。

4.净油(Absolute):用乙醇萃取浸膏、香脂或树脂所得到的萃取液,经过冷冻处理,滤去不溶的蜡质等杂质,再减压蒸馏去乙醇,所得到净油。

是调配化妆品和香水的佳品。

香精香料基础知识

香精香料基础知识
§4 香精
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它们的香气比较单调,在食品加工中除少 数几种如橙油、香兰素、柠檬油等外,多数较少直接使用
香精:按使用目的选取数种或数十种香料经调配后加于 食品中,这种调配而成的混合香料为香精
二、食用香精的组成 主香体、辅助剂、定香剂和稀薄剂
主香体:显示香型特征的主体,是构成香精特征香 气和香味的基本香料。(虽然主香体决定着香
型,但在香精中所占比例不一定最多,有时甚至 很少。如菠萝占7%,在苹果香精中占10%)
辅助剂:起着调节香气和香味,使之变得清新幽雅的 作用,
分为合香剂(调和香味)和修饰剂(特定风韵)
定香剂:起着调节调和香料中各组分的挥发度,使之挥 发尽量成比例,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香精固有 的香气和香味。
稀薄剂:起稀释作用。 经稀释的香气较未稀释前更为幽雅
3 咖啡酊 性状:棕褐色的液体,具有咖啡香气味和口味 毒性:美国将本品列为安全物质 制法:由咖啡树的成熟种子,经干燥,除去果皮、 果肉和内果皮后,在180~250℃下焙烤,冷 却后麿成细粒状,然后用有机溶剂提取。 应用:在中国用于酒类、软饮类和糕点
二、合成香料
一般不单独使用于食品的加香,多用以配成食用香精后使用, 食品中直接使用的合成香料仅有香兰素、苯甲醛等少数品种
第三章 香料、香精 Perfumery
§1 概述 一、食品的香气
食品的香气是由多种挥发性的气味物质表现出来的, 种类很多,含量极微,配合得当,能发出诱人的香味。
1 果实的香气 a 柑桔类 代表性:橙、葡萄柚、柠檬、红桔
它们的香气因种类而异,即使同样的柑桔,也会由于气候、风土、 施肥等方面的差别而有所不同
§2 物质的呈香机理 和呈色的原理很相似。
呈香物质都 带有一定的原子团,这些原子团称为

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

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

2.1 香料分类
按来源分为天然香料、天然等同香料和人造香料三种, * 天然香料 natural flavoring substances :用纯物理
方法 如蒸馏、压榨、萃取、吸附等 从天然芳香植 物或动物原料中分离得到的物质,如肉桂油、柠檬 油等, 具有以下特点: -形态多样:如精油、浸膏、净油等, -成分复杂,由多种化合物组成,
有的只用一种香料做主香剂,多数是用数种、甚至数 十种香料做主香剂,
辅助剂:
• 调节香气香味,使变得清新幽雅,包括合香剂 和修饰剂, -合香剂:香型与主香剂香型相似,作用是调和 各种成分的香气,使主香剂香气更加突出, -修饰剂:香型与主香剂香型不同,作用是使香 精变化格调,对主香剂起着缓冲圆合作用,能使 香味更为美妙,别具风韵,
3.2.2、油溶性香精
耐热型香精 以精炼植物油、丙二醇、甘油等为稀释剂的香精, 特点是香味浓郁,相对不易挥发,主要用于糖果、 饼干、糕点等需要高温作业的食品加香, 例如:橙香精的组成
柠檬油63g, 橙油24.8g, 肉桂油10.6g, 其他1.6g,
3.2.3、乳化香精
是亲油性香精基加入蒸馏水与乳化剂、稳定剂、色 素调合而成,一般为O/W型,乳化的效果可以抑制香 精的挥发,可使油溶性香味剂溶于水中,降低成本, 特点是加入水溶液中能迅速分散并使之呈浑浊状态, 多用于需要混浊度的果汁和果味饮料等,可使饮料外 观接近天然果汁,
3: 香精 分类、各论
3.1 香精的组成 3.2 香精的分类
• 在食品的加香中,除烹调外,单独使用香料的情况不多, 因食品各种独特风味是由许多成分相辅而成的谐调、 柔和的统一体,如鸡肉的风味成分达220种,花生350 种,可可323种,咖啡450种等,
• 食品香料中使用较多的是单体香料,但单体香料无法 使人在感官上得到满意的效果,所以,人们采用不同香 料模仿天然香味,这就产生了香精,

香料香精专业知识名词解释

香料香精专业知识名词解释

日用香精概念一、香料香精制品名词:1、香料:一种能被嗅感嗅出香气或味感尝出香味的物质,应具有自己的香气或香味特征。

用于配制香精的物质。

2、香精(调和香料):按特定配方由几种或多种香料调配而成的,具有一定香型的香料混合体。

3、调香:将相关香料通过一定的调配技术,调配出具有一定香型和香韵以及有一定应用价值的香精。

4、精油:指从香料植物的根茎叶花枝木皮果籽或泌香动物中加工提取所得到的挥发性含香物质制品的总称。

5、除萜精油:指部分或全部除去精油中所含单萜烯类和倍半萜烯类成分后的精油。

6、精馏精油:是精油经过减压分馏以除去其中某些香气不宜的组分,但不改变该精油原有的主要性质而得到的精油。

7、浓缩精油:为了适应某些香精的调配时香气或香味以及强度的要求,采用真空分馏或萃取或制备性层析等方法,将精油(原油)中某些无香气或香味价值低的成分除去后的精油成品。

8、配制精油:天然精油因多种原因不能保持稳定的供应,用人工调配的方法来代替或部分代替某些精油品种,制成香气和质量要求接近或同种天然精油的产品。

9、重组精油:采用一定的方法除去天然精油中对人体皮肤有害的成分,再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其他必要的组分,从而使其质量符合原使用要求所重新组成的精油。

10、浸膏:指用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器官(有时包括香料植物的渗出物树胶或树枝)然后除去溶剂所得的香料制品。

11、香树脂:指用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渗出的树脂样物质所得的香料制品,成品中不应含有原用的溶剂和水分,香脂多半呈黏稠液态,有时呈半固态或固态。

12、香膏:是香料植物由于生理或病理的原因而渗出带有香气成分的树脂样物质。

13、树脂:天然树脂可分为由植物渗出物所形成的和由渗出物制取的两种。

天然树脂是植物渗出植株外的萜类化合物因受空气氧化而形成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不溶于水,但大多天然树脂是没有香气的。

经过制备的树脂是将天然树脂渗出物经加工得到的树脂。

14、油树脂:有天然油树脂和经过制备的油树脂之分。

第二章 香料香精

第二章 香料香精

②浸膏(Concrete):采用溶剂萃取法制取。具 有特征香气的粘稠膏状液体或半固体物,有时 会有结晶析出。常用的有茉莉花、桂花等浸膏。
③净油(Absolute):以纯净乙醇作溶剂,浸膏 在低温下进行萃取后再经过冷冻除蜡制成的产 品。可直接用于配制各种高档香水。常用的有 晚香玉、茉莉等净油。
④香树脂(Pomade):用乙醇为溶剂,萃取某种芳 香植物器官的干燥物,包括由香膏、树胶、树脂 等渗出物和动物的分泌物,从而获得的有香物质 的浓缩物。香树脂多半呈粘稠液体,有时呈半固 体,如橡苔香树脂等。
浸提法
特点:可以不加热在低温下进行,除了可 以提取挥发性成分还可提取重要的、不挥 发性呈味成分。
主要有四种浸提方式: 固定浸提、搅拌浸提、 转动浸提和逆流浸提。
目前常用的浸提溶剂主要有:石油醚、乙 醇、苯、二氯乙烷
吸附法:
最早应用的吸附法为冷吸附法。将采摘下来仍有 生命力的鲜花,如茉莉和晚香玉等花朵放在涂有 精制油脂的花框上,然后将花框叠起置放在低温 室中。经过一段时间要更换花朵,多次更换后使 油脂吸附鲜花的香成分达到饱和。然后用乙醇进 行萃取,制成的产品称为香脂净油。
最常用的是挥发性溶剂萃取法。
所用溶剂有石油醚、苯、二氯乙烷或混合溶剂 等。如玫瑰、茉莉、白兰、紫罗兰、金合欢、 黄水仙、香石竹金雀花等比较娇嫩的鲜花,都 采用这种方法加工。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原理: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 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萃取 其中某一组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 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 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 纯的目的。
O
H3C
H3C
(CH2)8 CH3
CH 2OH
H3C (CH2)12 COOH

香精香料培训资料

香精香料培训资料

香精香料培训(常见日化香料香气分类)调配日化香精常备原料大致可分为花香、果香、木香、青香、药香、动物香、醛香七大类。

一、花香在日化用品香精中,花香香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几乎所有日化香精里面都有花香的成分,有的含有一种花香,有的含有多种花香。

自然界里面有的香味的花实在太多了,举不胜举,我们“捡”几种较为常用的花香原料为例。

1.1甲位己基桂醛:HEXYL CINNAMCC ALDEHYDE有茉莉似的香气,有甜香、花香、果香、粉香、热带水果、辛香等香韵。

常用来调配茉莉、栀子、晚香玉等花香型香精。

自然界中不存在,只能由人工合成得到。

1.2紫罗兰酮:IONANTHEME无色至苍黄色液体。

有花香、鸢尾草香、甜香、紫罗兰样香、果香、粉香香韵。

广泛用于花香、紫罗兰香型中,也用在果香型中,香气丰厚留香稳定。

1.3苯乙醇:GALLICOL清甜花香,带玫瑰香气的蜜糖韵调。

对各种香料都有良好的互溶性,苯乙醇是玫瑰花油的主要成分之一。

冬夏香气强度差异较大,冬季较为淡弱,夏季温度高时较为透发。

1.4香叶醇:GERANIOL香叶醇存在于香茅油、香叶油、香草油、玫瑰油等中。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甜玫瑰香气。

广泛用于花香型日用香精。

二、果香与花香香气不同的是,果香里面有一些香味能为全人类共同喜爱,因为他们是“可食性”的,尤其是全世界的人经常都可以吃得到的水果如香蕉、梨子、苹果、桃子、草莓、菠萝、柑橘、柠檬、甜橙等,没有人厌恶他们,要想让你的加香产品人人都可以接受的话,给他带上这些香味中的一种就可以了。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果香原料。

2.1乙酸异戊酯:ISOAMYL ACETA TE具有似梨或香蕉的果实香气,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

存在于香蕉、啤酒、朗姆酒、麦芽威士忌中。

有甜、香蕉、果香带成熟的酯香。

2.2苹果酯:FRUCTONE有新鲜苹果香气。

常用于调配果香和花香香精。

无色透明液体。

2.3圆柚油:GRAPEFRUIT OIL有干甜柔和的柑橘样香气,近甜橙和苦橙,但带干甜,又似香柠檬和香橼气息,香气较粗而强烈,不甚留长;遇光空气潮湿不太稳定,香气易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精香料在日化行业的应用香料香精在日化行业中,仅仅起到赋香的作用。

香料香精作为产品的一个成分,她的安全性和对配方的稳定性都是需要考虑的。

同时,作为一般的消费者,产品的香气是他们判断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加入产品中香精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以下,我贴一篇选自由汪氏父子和香料行业一些老前辈们(如黄致喜)共同编写的《日化调香术》中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这篇文章从调香的角度阐述香料、香精的持久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希望对大家在今后的选香过程中有所帮助。

香料、香精的持久性,稳定性的安全性香料、香精的质量,除表现在其香韵和扩散能上外,它们香气的持久和稳定程度,在加香成品中是否会引起变色、变质或影响其使用效果以及对人体是否安全无害等问题,也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所以,调香工作者在香精处方时必须根据加香成品的特点要求,慎重地选择合适的香料品种和恰当的用量,并且要在通过应用试验,取得符合各方面的要求后,才可定方。

不然,有些香精在初配时,香气持久性减退,或是留香时限缩短、或是影响加香成品的色泽和使用效果,甚至导致人体某些器官或肤发的损害等等。

这此问题,对调香工作者来说,都应予以严肃认真的注意。

换句话说,也就是加香成品,不能由于香精的使用而引起不后果。

我们知道,香精是由香料(有时还有辅助原料或溶剂)组成的。

一般地说,如果选用香料的品种与数量都恰当,基本上可以判断该香精的各项质量情况,但是,香精在配制成后,在储存过程中或在加香介质(基质)中,各个香料之间、香料与介质(基质)中的组成份之间,往往会发生物理化学的变化。

其中有些变化会影响该香精的香气持久性、稳定性、甚至安全性,调香工作者不可对此忽略。

持久性、稳定性与安全性,对于香精来说是三个联系起来的要素,应该综合起来加以考察,其中尤以持久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

持久性在调香技艺中,香气的持久性或留香能力是与定香(保香)作用密切有关的。

所谓香气持久性,是指香料或香精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压力、空气流通度、挥发面积等),于一定的介质或基质中的香气存留时间的限度。

换言之,也就是留香能力。

时限长者持久性强(留香久长),短者持久性弱(留香短暂)。

除了特殊的原因或要求外,我们总是希望持久性越强越好,留香越久越好。

消费者对加香成品的香气要求,往往也是这样的。

不过,对调香工作者来说,仅仅是香气持久还不能认为完好,还要使香气尽量长久地保持其原来的香型或香气特征,才为上乘。

一种香料香气持久性的强弱,人们可以用嗅感评辨法,也可以用嗅感评得出结论。

考察香精香气持久性的强,弱或久暂,特别是在加香成品中时,就要比香料复杂得多了。

因此,正如前面已经讲述过,这里不单纯是香气的时限,而且还有它的香型或香气特征的稳定或持久性问题。

如只用仪器测试,是难于得出满意的结论。

目前,用人的嗅感去评辨香精(包括在加香产品中的)持久性(包括稳定性),仍是较简便、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当然我们可辅以顶空分析(Head space analysis)的结果来综合评定。

香料香气的持久性,大体上与它们的分子量(或平均分子量)大小、蒸气压的高低、沸点(或熔点)的高低、化学结构特点或官能团性质、化学活泼性等有关。

一般地认为,持久性强的香料是作为香精中的体香与基香组分,而持久性强的且有一定扩散力的,就适用做头香组成。

由于香精香气的持久性与定香作用关系密切,这里我们再讨论一下关于定香作用与定香剂的选用问题。

香精香气持久性诚然是与其中各个香料的香气持久性与用量有关,但还要与其中有些香料间的香气和合或定香性能有关,当然,也与其中所用的定香剂的性能有关。

定香剂的类别在讲解第四章时已曾做介绍。

现在我们将扼要地讨论有关定香作问题。

在调香述中,所请"定香作用",就是由于物理或化学的因素,使某些罗易于挥发散失的香料的香气能保持较久的作用。

也可以说,定香作用是延缓香料或香精蒸发速率的作用,或者说是降低香料蒸气压的作用。

这种作用的结果,是达到某种程度的定香效果和目的。

关于定香作用的规律性,对应用基础理论感兴趣的调香工作者或物理化学工作者们,曾做过试验或研究。

但由于香精的组成份多而结构性质复杂,组成份之间互相牵联千丝万缕,通过少数几个香料品种或是用同一种定香剂对一种或几种香料的定香效能所测试观察得的结果,还不能概括出令人公认信服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论断。

此外,即使是同一香料或同一的几种相同香料与定香剂的组合,它在不同介质或基质中所表现出的定香效果,也会有差异。

这咱测试研究工作,工作量很大,而且要固定试验人员(特别是评香人员),耗费时间较长,而又不能稍有间断,否则整个试验结果可变为无效,或是重演性差。

近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报导转为鲜见。

我们知道,如果要发生定香作用,至少要有两种或两类物质。

一是"定香剂",二是"被定香的香料"(可简称之为香料)。

有人解释定香作哟内是由于定香集能在被定香的香料分子或颗粒外层表面形成一种有渗透性的薄膜,从而阻碍了该香料迅速地、自由地从香精中挥发散溢出来。

这样该定香剂对该香料就起了一定的定香作用。

也有人解释定香作用是由于定香剂与香料之间,或甲香料与乙香料之间的分子静电吸引、或氢键作用、或是分子缔结而形成,结果是导致某香料的蒸汽压的降低或是某组合的蒸汽压的下降,从而延缓其蒸发速率,达到成就与定香的目的。

也有人认识定香作用,是由于定香剂的加入,使香料中某些香料的槛限浓度降低,或者是改变了它的黏度;因此,同一数量的香料,就相对地使人们易于嗅觉到,或是延长了被人嗅感的时限,这也达到了提高香气持久性与定香的效果。

总的看来,从理论上可以说定香作用是与降低香料或香精的蒸汽压有较密切的关系。

我们在第四章中已经提出过,定得剂本身可以是一种香料,也可以是一种没有香气或香气极弱的的物质。

必须指出,一种定香剂对某些香料的定香效果,会因客观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变化(要主是香气时限上的变化,香气香型上可能没有明显变化)。

所以对定香剂的选择,要根据具体要求与情况而斟酌,并通过实践考察结果来判定,许多实验结果认为,目前还难于明确地说明定香剂的效能与它的化学结构、蒸气压、粘度、分子量、溶解力、分子吸引力,以及它与被定香的香料的化学结构之间的概括性或规律性的关系。

看来真正有效的"万用"定香剂是难找的;既能定香而又能保持香型的万能定香剂,更是难于取得了。

因此,在香精中使用几种定香剂,将会比只用一种为好。

如能通过不同香料的配合达到保持香型而又提高留香效果,将是更高的定香技艺的体现。

综上所述,定香作用的目的,就是要延长香精中某些香料组份的或者是整个香精的挥发时限。

同时使香精的香气特征或香型能保持罗稳定而持久(也要表现在加香成品及消费者使用过程中),这种目的,可能通过加入某些特效的定香剂,或通过香精中香料与香料组分之间适当搭配(品种与数量)来实现。

同时可以看出,香气持久性与定香作用之间的关联是十分密切的。

我们认为:要求无限期地延长持久性和要求稳定性到在整个挥发过程中"一丝不变"都是不合现而且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创拟香精中,对香料与定香剂的选用,应该从香型、香气等级、扩散力、持久性、稳定性、安全性、与介质和基质适应性等一起综合加以考虑,其中安全性这一要素必须严格,不能丝毫疏忽。

关于延长香精的持久性和提高定香作用的技艺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因为这里要涉及不同香型、不同档次或等级、不同的加香介质或基质、以及不同安全性的要求等等的复合因素,同是过些因素的自身往往又是比较复杂的。

我们可从原则上和在选用香料及定香剂的品种和用量上做出一些总的规定,比如说,在不妨碍香型或香气特征的前提下,通过使用蒸气压偏低的、分子量稍大一些的、粘度较高一些的香料或定香剂等等来达到持久性与定香作用较好的目的,不过我们同时还要照顾到香精香气(包括其加香成品)的扩散力与香韵的和合协调,也就是要使香精的头香、体香与基香三者互相密切协调,并能使整个香气缓缓而均衡地自加香成品中散发出来。

这个问题,在香水、古龙水、加香水等等所用的香精调香处方时尤其要加重视,以防顾此失彼。

有些调香家,把做为基香的香料同时看成为定香剂,我们认为是不够完整的。

因为蒸发速率低的香料,虽然它们的持久性较好,但它们中有些品种并不一定同时具有好的定香性能。

它们之中确有不少品种是同时具有好的持久性和定香作用,不过它们适用范围是与香型有关。

稳定性香料、香精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们在香型或香气和稳定性,这就是说它们的香气或香型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是否基本上相同,还是有明显的变化。

二是它们自身以及在介质(或基质)中的物理化学性能是否保持稳定,特别是在储放一定时间内或遇热、遇光照或与空气接触后是否会发生质量变化,还是基本上没有差异。

这两种稳定性谢谢是相互联系或互为因果的。

香料的稳定性,可分别对合成与单离香料和天然香料来考察。

合成与单离香料由于它们是"单一体",在单独存在时,如果不受光、热、潮湿、空气氧化的影响或储放不过久,不受污染,它们的香气,大多数是前后较一致的,所以相对地说是比较稳定的。

而天然香料,由于它们是多成分的混合物,这些成分含量大小不一,物量化学性质也不同,物别是蒸发速率的不同,所以相对地说,它们的香气稳定性要差一些。

有些品种的香气,前后差异是较明显的。

如有些精油类的天然香料,因含有较多的较容易聚全或变化的萜烯类成分,从而会导致香气上的明显变化。

合成与单离香料和天然香料,它们的化学成分结构特点、官能团的活泼性和物理性质等方面,是关系到它们在基加香介质中是否适应或配伍相容的重要因素,比如,某加香介质由于加入了某种香料而发生浑浊,或沉淀、或乳剂破坏、或变色、或着色、或应用效能变异、或包装容器内壁质量变化等现象,这就表明,这个香料在这种加香介质中和这类包装材料问是不稳定的。

香精的稳定性问题,在某些程度上与天然相仿。

我们知道,香精是由用量不等的合成与单离香料、天然香料、定香剂所组成的,有时根据应用上的需要,还含有一定量的溶剂和载体。

这些组分各自都有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当混合后,就会产生复杂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有关联着香精的稳定性。

就香精本身来说,如果它的整个挥发过程的蒸发速率比较均衡,换言之,香精在相当时间的挥发过程中(外界因素要比较稳定),它的香型香气变化较小时,或者可说它的香气比较恒定的,就应认为是稳定的。

但是仅仅达到这个要求还不够,还要考察它在加入到某个介质中后以及使用过程中,它的香型是否仍能比较稳定,与原香精的香型是否基本上一致(即头香、体香的基香的演变是否稳定),它的香气扩散程度是否仍与该香精相仿,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它的香气持久性及定香效果是否变化了,它是否会导致介质在形态上、色泽上、或着色上、或介质的应用性能上、或与容器材料上以及在消费使用过程中有无变化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