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和测量1.基本物理量: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等2.运动状态的描述与表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3.运动图象: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加速度-时间图等4.运动的描述与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5.运动的测量:测长度、测时间等二、力与压力1.力的作用特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等2.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天平等3.力和运动:平衡力、不平衡力、转动力4.重力:重力的概念、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测量等5.压力:力的作用面积与压力、设备的应用等三、机械能与机械功1.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转化与守恒2.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劲度系数、高度与机械能、损失与利用等3.机械功:功的概念、功率与机械效率、能量转化等4.机械能与机械功的计算:力与位移的关系等四、电学基础知识1.电荷和电场:电荷的性质、电场的概念、电场强度等2.电路基础知识:电路的概念、导体、绝缘体、开关等3.并联与串联电路:并联与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的分配等4.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概念、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等5.理解电阻:电阻的概念、电阻的特性等五、光学基础知识1.光的传播:光速、光的传播方向等2.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镜子的应用等3.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透镜的应用等4.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原理等5.光的干涉与衍射:干涉、衍射的概念、实验现象与原理等六、声学基础知识1.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方式、声音的传播与强度等2.音的特性:音的高低、音的强弱、音的音色等3.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4.共振与声音利用:共振的概念、共振与声音放大等七、能量与环境保护。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提纲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提纲力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拉力、压力属于弹力。
2.作用在物体上的,物体的形变就越大,根据这个特性制成。
3.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符号。
托两只鸡蛋的力约为N。
物理课本重约N。
4.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的力。
(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3):校正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若不在,应。
(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5.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
6.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
符号“G”,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7.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成正比,两者之间的关系是G= ,其中常数用“g=”表示:质量为。
重力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
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区,g一般不同。
8.重力的方向总是的,利用这个特点可制成重垂线或水平仪。
9.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和度有关。
势能和势能合称为势能。
10.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统称为摩擦力,物体将要运动时,接触面上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和与之相平衡的那个力大小相等,它是变化的........................。
11.物体滑动过程中,接触面上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的大小跟和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与速度无关.........一般是不变的。
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需要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动物体,因为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所以弹簧测力讦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12.生活中的摩擦很多,卷笔刀卷铅笔是滑动摩擦;鞋底制有花纹目的是增大摩擦,采用的方法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脱粒时张紧皮带、刹车时握紧刹把目的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机器相对滑部分加润滑油目的是通过使接触面分开来减小摩擦;安装滚珠轴承目的是把滑动变为滚动来减小摩擦。
新课标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概要

人教版教材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产生的条件是③双耳效应一应用于厂①定义:b、人的听觉范围:r①定义:(2)②大小与有关。
(3) 音色决定5、噪声危害和控制r物理角度: (1)定义'环保角度2、声音的传播'①声音靠真空_②声音以③声速(2)(3)传播,传播声音的介质有能传声形式向外传播。
回声定义:声音在固、液体中比在声速大小跟,听到回声条件:中传播快。
有关,还跟声音在15°C空气中的传声速度有关。
m/s.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①听到声音的过程:②听到声音的两种路线:传导、传导音调②大小与有关。
a、定义: 、单位符号4、声音的特征④人身不能听到超声波:a、定义次声波定义O(1)(2) 来源:(3)等级和危害: 20dB 90dB 150dB 。
6、声的利用(1)b 、平光源:—(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传播介质,光的传播现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错误的 );冷光源:例子: 热光源:例子:太阳、电灯等 萤火虫、水母等2、光的 传 播(1) 规律:(均与介质含义:同一种介质, (2) 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及解释: (3)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例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种介质密度均匀)小孔成像 激光准直等 ①定义: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4)光线彳②两种光线的表示方法:a 、点光源:I ( 5)光速①定义:光每秒传播的速度② 1 光年=9.46 x 1012km(2)3、光的 反 射(3) 实验:(4)①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虚线):②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实线):光的反射规律①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②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5) (6) 可逆性: 两种反射:4、平((1)面 (2)镜《成(3) 光像[(4)r现(1) 5、折J (2)射[(3) 象(4)(实验:特点:正立的虚像;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 镜面垂直,至U 镜面距离相等;像禾 ________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a 、作图: _________ ; b 求距离 ___________ ; c 、求速度; __________平面镜应用:潜望镜;镜子定义: _______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应用:①作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角 ___________ ③解释现象 实验: 可逆性:1、光源b 按冷热分相关概念;实例:;实例:① ② 漫反射 镜面反射(4)颜料的颜色: 光谱:三棱镜色散,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一、运动与力1.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与位置的关系2.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3.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二定律:作用力与结果的关系、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5.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作用二、功、能与机械能守恒1.功的定义与计算:功的简介、计算公式、功率2.动能与机械能: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机械能定义与计算、机械能守恒定律3.弹性势能:胡克定律、弹性势能与变形的关系4.重力势能:重力势能计算、重力势能转化与变化5.功和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滑坡和自由落体的分析三、运动的描述1.速度与加速度: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平均与瞬时、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2.加速度与位移:位移和加速度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3.斜抛运动:斜抛运动的特点、斜抛运动的分析4.自由落体:自由落体的特点、自由落体的运动方程、自由落体的分析5.曲线运动:曲线运动基本要素、离心力、向心力四、静电与电流1.静电:静电现象与电荷的产生、同性电荷和异性电荷的相互作用、电场力2.电流和电阻:电流的定义与计算、电阻的定义与计算、串联和并联电阻3.电压和电功:电压的定义与计算、电功的定义与计算、欧姆定律4.环路定理和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的基本要素、环路定理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5.电功率和电能:电功率的定义与计算、电能的定义和计算、电能的转化与传输五、光学与声学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色散和漫反射2.光的成像:凸透镜的成像、凹透镜的成像、透镜组的成像3.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声速的计算4.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声音的反射、声音的吸收、声音的共振5.声音的利用:声音的保密通信、探测声源、利用声音控制机械以上是中考物理的复习提纲,涵盖了运动与力、功、能与机械能守恒、运动的描述、静电与电流、光学与声学等内容。
希望能帮助你进行高效的物理复习,取得好成绩。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回顾1.物理量和单位-基本物理量:长度、时间、质量、电流、温度、物质的量、光强-衍生物理量:速度、加速度、力、功、能量、功率、压强、电压、电阻、电功率、焦耳定律、热容、线性热膨胀系数-常用物理量单位及换算2.物体的运动-一维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二维运动:速度的合成、加速度的合成、平抛运动、斜抛运动3.力和力的合成-力的概念和分类:重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拉力、推力、浮力、离心力、向心力-力的合成:平行力的合成、不平行力的合成4.能量和机械能守恒-能量的分类:动能、势能、内能、热能、电能、化学能-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转化和损耗5.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光的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第二部分:应用能力培养1.物理实验与观测-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仪器、数据处理-测量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2.物理学常识与应用-物理学与科技: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应用-物理学与环境保护:物理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第三部分:典型习题解析-针对中考物理试题进行解析,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解析典型题目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点、概念和计算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在考试中正确应用物理知识解答问题第四部分:实验指导-配备普通物理实验室条件下的常见实验,如光的反射、折射、成像,力的测量等-提供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第五部分:课外拓展-推荐与物理学相关的科普读物、电视节目和网站-鼓励学生参加物理学竞赛、科技创新项目等学习补充活动-提供科学实践探究的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物理探究活动总结:。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1.力和运动1.1力的定义和单位1.2牛顿三定律1.3力的合成与分解1.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5力的合成图法和分解图法2.力和加速度2.1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公式2.2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3重力和重力公式2.4垂直抛物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2.5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的区别3.力和平衡3.1伽利略的重力实验3.2静力的判定条件3.3平衡条件和平衡状态3.4平衡力的合成图法3.5静止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4.力和功4.1功的定义和单位4.2动能和动能的定义4.3功与能量之间的关系4.4功和功率的计算4.5功和热的关系5.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5.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5.2斜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5.3垂直分解速度和加速度5.4平抛运动的轨迹和最大高度5.5斜抛运动的平均速度和最大射程6.声音和光线的传播6.1声音的传播特点和速度6.2声源、声音的强度和音量6.3声音的消声和回声6.4光的传播特点和速度6.5光源、光的强度和亮度7.光的反射和折射7.1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7.2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特点7.3光的全反射和折射率7.4镜子的成像和焦距7.5透镜的成像和焦距8.电和磁8.1电流和电流强度8.2电阻和电阻率8.3阻值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8.4连续电路和开关电路8.5磁铁和电磁铁的特点9.静电和电压9.1静电荷和静电力9.2静电场和电势差9.3静电场和电势的关系9.4电容和电容器的特点9.5电容的计算和充放电过程10.共振和波动10.1共振的充分条件和特点10.2波的传播和波长10.3波的反射和波的折射10.4波谱和波的干涉10.5声音的频率和音高11.压强和浮力11.1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1.2气压和气压计11.3浮力的发现和浮力的定律11.4浮力的大小和浮力的应用11.5浮力的原理和浮力的公式12.功和能量12.1动能和势能12.2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原理12.3动能定理和功率12.4功与能量的换算和利用12.5能量转换和能量的消耗以上是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复习提纲,涵盖了物理学中的力和运动、力和加速度、力和平衡、力和功、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声音和光线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电和磁、静电和电压、共振和波动、压强和浮力、功和能量等方面的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背初中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初中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一、运动与力的知识点1.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与计算方法3.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描述及计算公式4.重力、摩擦力和弹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计算方法6.简单机械原理,如杠杆原理、滑轮原理和斜面原理的应用二、光和光学的知识点1.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原理2.镜面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和计算方法3.透明物体的折射原理和计算方法4.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5.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衍射现象三、电学的知识点1.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及计算方法3.Ω定律和瓦特定律的应用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5.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6.常用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电灯、电风扇和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四、能量与能量转化的知识点1.功和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简单机械和电器的能量转化原理及应用实例五、声音和声学的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2.声音的特性,如音调、响度和音质的概念及对声学实验的应用3.声的反射和声的共振的概念及应用六、物质的状态和变化的知识点1.物质的三态及相变的概念和过程2.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概念及应用4.热膨胀和物质的热变形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热量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及应用实例七、天体与地球的知识点1.天体运动的规律及描述方法2.星座和星系的认识3.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辐射及计算方法4.月亮的运动规律及月相的引起原因5.天体间的相对运动和时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以上是中考物理必背初中知识点的复习提纲,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一、力和压力1.力的概念和力的计量单位2.力的合成和分解3.平衡和不平衡力,力的效果4.重力和弹力的概念5.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6.惯性和质量的概念7.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8.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9.压力的传递和压力的应用二、机械能和能量转化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3.机械能守恒定律4.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原理5.功和功率的概念6.功和功率的计算方法7.能量转化的应用三、波的性质和光的反射1.波的性质和波的分类2.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比较3.波的传播和波的干涉4.波的反射和波的折射5.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6.镜面反射和镜像的性质7.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应用四、电和磁1.电荷和电场的概念2.电场的性质和电场的计算方法3.电流和电路的概念4.电流的性质和电流的计算方法5.电压和电阻的概念6.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7.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8.电磁感应的概念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9.磁场和磁力的概念与计算10.电和磁的应用五、定向运动和力学运动1.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速度和加速度的图像表示3.初速度、末速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4.牛顿第二定律和斜抛运动5.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6.力学运动的应用六、温度和热量1.温度和热量的概念2.温度的计量单位和温度的测量3.热量的传递和热平衡4.相变和热量的计算5.热量和温度的应用七、学科交叉1.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物理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3.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上为初中物理总复习的提纲,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可以全面地回顾和巩固初中物理的知识点,帮助更好地应对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中考物理总复习
提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人教版新教材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声现象
声音产生的条件是
5
和控制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的
传
播
(5)光速
(1)定义:;
(2)相关概念
、光
反 (3)实验: 射
(4)光的反射规律
(5)可逆性:
(6)两种反射:
(7)反射元件 、平 (1)实验: 面 (2)特点:① ;② ;③ ;④ ;
镜 (3)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a 、作图: ;b 、求距离 ;c 、求速度; 成 (4)平面镜应用: ; ; 像
(1)定义: ; 、光 (2的 折
射 (3)光的折射规律应用:①作作、 ②求角 ③解释现象 (4)实验: (5)可逆性:
1)光的色散
光 的 色
(2)色光的混合
散
(3
)物体的颜色
(4
)颜料的颜色:
7、
(1)光谱: 看
不 (2)红外线 见
的 (3)紫外线 光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 ;
2、凸透镜
3、凹透镜 (一)
透
4
、相 关 概 镜 念
1、实验
2、
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
凸 透 镜
3、凸透镜成像情况总结:
①两个分界点:a 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b 、成放大、缩小像分界点:
②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实像变大;当物
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不断变大。
③实像与虚像区别:
4、生活中的透镜
眼睛
1、 近视眼 眼
睛
(三)
与 远视眼 应
眼
镜
用 眼镜的度数:
2、显微镜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四章物态变化
1、(
1)温度:①定义:②符号
温(2)温度两种①摄氏温度(C)
度表示方法
②热力学温度(T):单位:符号
③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
(1)制作原理:
2、
温 (2)种类 度 及用法 计
(1)物质的三种状态: ;
①熔化 (2)熔化和 凝固
d 、晶体熔化
②凝固
③熔化时 热,凝固时 热。
应用实例: 。
①汽化 (3) 汽 化 和 液 化
c 、吸热、实例:
②液化
①升华 (4) 升 华 和 ②凝华
凝
华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1
)摩擦起电: ;例子: ;
正电荷: ;
(2)种类: 负电荷: ;
(3)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 ;
① ;
②验电器
(4)检验摩擦过
的物体是否带
电的方法
1、 ③ ;
电
荷 (5)电荷量
(7)原子的结构
(1)定义: ;符号 ;
(2)电流方向的规定:
;
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 ;(二极管)
(3)金属导体靠 导电,酸、咸、盐溶液靠
导电。
(4)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 。
(5)导体与绝缘体
(
6)单位及符号: 、 、 、 、 、 ;
(7)1A= mA 1mA= uA
( 8 )2、 电流表
电
流
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1)定义:
①电源
(2
)四个部分的作用
③用电器作用:
④导线的作用:
(3)三种状态: 3、
电
路
(4)电路图
(4)电路两
3、
电
路
(5)实验:
(6)探究实验的过程: 、
、 、 、 、
、 。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六章电压 电阻 1
、概念
2
、单位:
3、生活中常风的电压
4、测量
5、实验:(探究过程)
6
、电压特点:
1、概念: ;符号: 。
2、单位: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 决定, 而与具 无关。
4、一些导体的电阻:小灯泡 ;白炮灯 铜导线 。
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 、 、 、
6、电阻的种类
7、探究实验:
二、 电 (1)主单位及符号 ; (2)常用单位及符号 ;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a 、种类: 、
b 、读数法: ;
①电阻②滑动a 、电路符号:
b 、结构: ;
c 、原理: ;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七章欧姆定律
1、探究实验:
2、欧姆定律
3、电阻的串
(1)串联
联与并联
(2)关联
测电阻
(6)变形
(1)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5
、安全用电
(3
)短路:
(4)灯泡种类:
(5)雷电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八章 电功率 1
、电能产生的过程,就是把 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
使用电能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的能。
2、计算公式:W= = = = =
3、单位
4、测量电能表
隔 ③种类: 、 、
;
、定义: ;
、意义: ;
、单位和符号: 、 、 ;1KW= W
P= = = = ;
6、测量小灯
泡的电功率
(有几种方法)
7、电与热
、家庭电路的组成: 、 、 、 、
、 、 、
、家庭电路的连接、火线与零线
、电路中电流过在的原因: ; 6、插座
9、触电 10
、安全用电的常识:
11、触电的急救方法:。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1、磁现象
(1)定义: ; (
2)基本性质:
; (3)方向: ;
(4
)强弱: ;
2、磁场 (5)磁感线
(6)磁场与磁感线区别和联系: ;
(7)地磁场
(1)电流的磁效应
3、电生磁
(2)通电螺线管磁场
(
4)应用 电磁铁:
a
3、电生磁 b 、电磁继电器
c 、扬声器
(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4、电动机 (2)电动机
(1)电磁感应 5
、磁生电
(2)发电机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1、电话
2、电磁波
的海洋
(3)传播:
(1
)发射和接收
3、广播电视 和移动通信
(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3)移动电话:
4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知识网络
1、宏观世界:宇宙→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物质
(十亿)(十万光年)(九大行星)
、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知识网络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5)进率:1m2= dm2= cm2 1P a= N/ m2 (6) 50 P a 意义:。
(7
L
3、液
体
压
强
④液体压强与有关;与
无关。
⑤测量工具:
= P a= m n水银柱= m水柱
)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规律:;
(9)应用:;。
(10)大气压与沸点关系: ;应用:
5、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定义: ;方向: 。
2、大小
3、浮力大小与 有关;与 无关。
二、
4
、浮沉条件:浮 力
5、应用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知识网络
(1)功
4、功的计算
5、功的原理:(1)内容: ;(2)公式:
(三) 1、意义: ;
功 2、建义:: ; 率 3、公式:P= = ;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 : 、单位: 单位符号: ; W : 、单位: 单位符号: ; t : 、单位: 单位符号: ; 4、单位: 、进率 。
5、实验:测功率的方法:
、势能: 。
7、动能和势能转化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十六章热和能
、物质由组成;分子是很的;物质的分子数目是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1)扩散
(2
)热运动
1
、定义:;
2、内能的理解
3、内能的大小与、、
、、有关,同一物体的内能只与有关。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内 5、
能 改变 (1)热传递 物体 内能 方法
(2
⑤能的转化: 。
(3)热机的效率①定义 ;提高方法: 3、能量的转化和律恒:(1)内容: (2)例子:
人教版新教材200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
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
分类:
(2
(3)是否可再生分
3、化石能源:
4、生物质能:
、第一次能源革命: 。
、第二次能源革命: 。
、第三次能源革命: 。
21世纪的能源趋势:Array①
②
③
④
4、未来理想的能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