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报告

金相报告
金相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

目录

一、实验步骤及原理 1 (一)磨样1方式 1

工序 1

磨制方法 2 (二)抛光2机械抛光2

1. 原理 2

2.分类 3

3.操作 3 (三)腐蚀 4

1.概述 4

2.目的 4

3.化学侵蚀法的原理 4

4.进一步腐蚀的方法 5

5.操作步骤 5 (四)拍照5

二、金相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及使用 5

1、原理 5

2、构造 6

3、使用 6 (五)硬度测试 7

1.硬度 7

2.洛氏硬度 7

3.布氏硬度 8

4.显微硬度 8 三.实验结果 9 (一)金相照片 9 (二)硬度值 9 四.参考资料来源 10

一、实验步骤及原理

磨样---抛光---腐蚀---拍照---分

观察宏观硬度HB,HRC

观察显微硬度

(一)磨样

●方式:

手工磨和机械磨

●工序:

粗磨和细磨

粗磨—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

细磨—消除磨痕

A:粗磨

粗磨的目的是为了整平试样,并磨成合适的外形。粗磨一般在砂轮机上进图1. 试样磨痕示意图(1)

行。对很软的材料,可用锉刀锉平。使用砂轮机粗磨时,必须注意接触压力不可过大,若压力过大,可能使砂轮碎裂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同时极易使磨面温度升高引起组织变化,并且使磨痕加深,金属扰乱层增厚,给细磨抛光带来困难。粗磨时需冷却试样,防止受热而引起组织变化。粗磨后需将试样和双手清洗干净,以防将粗砂粒带到细磨用的砂纸上,造成难以消除的深磨痕。

B:常规细磨方法

细磨的目的是消除粗磨时留下的较深的磨痕,为下一个工序——抛光做准备。常规的细磨有手工磨光和机械磨光两种方法。手工磨光是用手握持试样,在金相砂纸上单方向推移磨制,拉回时提起试样,使之脱离砂纸。细磨时可以用水作为润滑剂。我国金相砂纸按粗细分为01号、02号、03号、04号、05号等几种(表2-2)。细磨时,依次从粗到细研磨,即从01号磨至05号;每次换下一道砂纸之前,必须先用水洗去样品和手上的砂粒,以免把粗砂粒带到下一级的细砂纸上去。同时要将试样的磨制方向调转90°,即本道磨制方向与上一道磨痕方向垂直,以便观察上一道磨痕是否全部消除。

图2. 磨样操作图(1)为加快磨制速度,减轻劳动强度,可在转盘上贴有水砂纸的预磨机上进行机械磨光。水砂纸按粗细有200号、300号、400号—900号等。磨制时由200号开始,逐次磨到900号砂纸,磨制时要不断加水冷却。每换一道砂纸,必须用水将试样冲洗干净,并将磨制方向调

换90°。

●磨制方法

●砂纸平铺在玻璃板上,一手按住砂纸,另一手握住试样,使试样磨面朝下并与砂纸

接触,在轻微压力作用下向前推行磨制。

●磨制以“单程单向”方式重复进行。

●在调换下一号更细的砂纸时,应将试样上的磨屑和砂粒清除干净,并使试样的磨制

方向调转90°。

●砂纸—粗砂纸—1号-01-02-03-04

图3. 抛光试样表面

(二)抛光

抛光的目的是除去细磨后留下的细微磨痕,使试样表面成为光滑无痕的镜面。常用的抛光方法有: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化学抛光。

●机械抛光

1. 原理

机械抛光的原理是利用抛光微粉的磨削、滚压作用,

把金相试样表面抛成光滑的磨面。机械抛光在抛光机上进

行。常用的抛光机上装有一个或多个电动盘(直径约为200

—250mm),盘上铺以抛光布,由电动机带动的水平抛光盘

的转速一般为300—500转/分,这次试验我们所用的机器

是300转/分。目前国产金相抛光机有单盘P—1型、双盘

P—2型两种,均由电动机(0.18kW)带动抛光盘旋转,转

速为350r/min。抛光盘用铜或铝制成,直径为200~250mm。

图4. 抛光机

2. 分类

机械抛光可分为粗抛与精抛两个步骤。粗抛的目的是尽快除去磨光时的变形层。常用的磨料为10—20 m的Al2O3、Cr2O3或Fe2O3微粉,加水配成悬浮液后使用。而精抛的目的是除去粗抛产生的变形层。常用抛光微粉的性能和用途见表2-3。

表1 常用抛光微粉的种类、性能及用途

抛光时应将试样的磨面均匀、平正地压在旋转的抛光盘上,并将试样从中心至边缘往返移动。压力不宜过大,抛光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情况下抛光3—5分钟即可。抛光时需向抛光盘上不断滴注抛光液,以产生磨削和润滑作用。当磨痕全部消除而呈现镜面时,停止抛光。用净水把试样冲洗干净,再用软布或棉花拭干,或用风筒吹干,然后进行浸蚀。

3. 操作

1. 将试样磨面均匀地、平整地压在旋转的抛光盘上,压力不宜过大,

并沿盘的边缘到中心不断作径向往复移动。

2.抛光时间不宜过长,磨面上磨痕全部消除而呈光亮的镜面后,即

可停止抛光。

3.抛光后的试样用水冲洗干净,然后进行侵蚀。

图5. 磨制和抛光表面对比

(三)腐蚀

1.概述

金相样品制备中的一道工序,有2种方法:化学腐蚀法和电解腐蚀法。常用的方法是化学侵蚀法,其优点是显示全面,操作便捷,经济便宜,重现性好,因此在生产及科研中广泛应用。

2.目的

腐蚀前:试样表面是平整光亮、无痕的镜面,至于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时,除能见到非金属夹杂物、孔洞、裂纹、石墨和铅青铜中的铅质点以及极硬相在抛光时形成的浮凸外,仅能看到光亮一片,看不到显微组织。

腐蚀后:各组织间、晶界和晶内产生一定的衬度,金属组织得以显示。

3.化学侵蚀法的原理

纯金属及单相合金的腐蚀是一个化学溶解的过程。由于晶界上原子排列不规则,具有较高自由能,所以晶界易受腐蚀而呈凹沟,使组织显示出来,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多边形的晶粒。若腐蚀较深,则由于各晶粒位向不同,不同的晶面溶解速率不同,腐蚀后的显微平面与原磨面的角度不同,在垂直光线照射下,反射进入物镜的光线不同,可看到明暗不同的晶粒。

两相合金的腐蚀主要是一个电化学腐蚀过程。两个组成相具有不同的电极电位,在腐蚀剂中,形成极多微小的局部电池。具有较高负电位的一相成为阳极,被溶入电解液中而逐渐凹下去;具有较高正电位的另一相为阴极,保持原来的平面高度。因而在显微镜下可清楚地显示出合金的两相。

图6. 纯铁组织显示原理图。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光线在晶界处被散射,不能进入物镜而显示出黑色晶界;

在晶粒平面上的光线则散射较少,大部分反射进入物镜呈现亮白色的晶粒。

纯铁的显微组织,黑色为晶界,明亮色为晶粒。

4.进一步腐蚀的方法

选择腐蚀法:在腐蚀过程中腐蚀剂对各个相有不同程度的溶解。必须适用合适的腐蚀剂,如果一种腐蚀剂不能将全部组织显示出来,就应采取两种或更多的腐蚀剂依次腐蚀,使之逐渐显示出各相组织。

薄膜染色法:利用腐蚀剂与磨面上各相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厚薄不均的膜(或反应沉淀物),在白光的照射下,由于光的干涉使各相呈现不同的色彩,从而达到辨认各相的目的。

5.操作步骤

针对低合金我们使用化学侵蚀剂为硝酸酒精溶液。

1.将以抛光好的试样用水冲洗干净,用酒精擦掉表面残留的脏物

2.将试样磨面滴上腐蚀剂,抛光的磨面逐渐失去光泽

3.待试样腐蚀合适后马上用水冲洗干净,用吹风机吹干试样磨面,即可放在显微镜下

观察

(四)拍照

利用金相显微镜来拍试样表面的金相图,从而观察并分析金相组织。这种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观察材料的组织和缺陷的方法称为金相显微分析法,是研究工程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主要方法。金相显微镜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下面将详细介绍它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二.金相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及使用

1、原理

(2)

图7. 金相显微镜光学原理图

物体AB位于物镜的前焦点外但很靠近焦点的位置上,经过物镜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实像A`B`,这个像位于目镜的物方焦距内但很靠近焦点的位置上,作为目镜的物体。目镜将物镜放大的实像再放大成虚像A``B``,其位于观察者的明视距离处(距人眼250mm),供人眼观察。

经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那么人眼观察到的像的放大倍数M即为物镜的放大倍数M1与目镜的放大倍数M2的乘积。由于在成像的过程中,物镜处在前一级放大,那么物镜不能鉴别的组织中的细微部分,目镜也是鉴别不到的。

2、构造

金相显微镜的类型很多,有台式的、卧式的等,但无论是哪种类型,它们都是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机械系统和附件等部分构成。下面一一介绍:光学系统:由光源、反光镜、物镜组、目镜及多组聚光镜组组成。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由物体来的光线通过物镜和目镜进行放大成像。物镜是显微镜最主要的光学部件。物镜的好坏直接影响显微镜放大后的影像质量。位于物镜最前端的是平面透镜。称为前透镜,起放大作用,在它以后的其他

透镜都是校正透镜,用以校正前透镜所引起的各种像差。物镜有三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下面一一介绍:

放大率:它是指物镜独立放大实物倍数的能力,它取决于物镜前透镜的焦距。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高。

数值孔径:它表示物镜的聚光能力。数值孔径大的物镜聚光能力强,从实物射入物镜的光线多,成像就鲜明。常用N·A表示,N·A=η·sinΦ,式中Φ为孔径角的一半,η为介质的折射率。

鉴别率:指物镜分清最细微组织的能力,它是物镜最重要的特征。最小距离d,

可由下式求得(λ代表入射光源的波长;N*A代表数值孔径)。

目镜的主要作用是将物镜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当显微观察时,人眼能在明视距离处看到经目镜再次放大的虚像。

目镜的构造比物镜简单的多,仅由为数不多的几片透镜组成,由于通过目镜的光束近于平行,目镜的像差并不严重,孔径角也小,所以目镜的鉴别能力低,放大倍数也不高。目镜的类型、规格等也常以文字符号标注在目镜的外壳上,实验中常用的目镜为10、12.5、15、10(带有刻度尺的)等几种,其所示的数字即为目镜的放大倍数。

照明系统:由安装在底座上的低压灯泡(光源)、滤色片、孔径光栏、视场光栏、照明器和聚光镜组成。

金相显微镜与生物显微镜不同,它是利用反射光将不透明的物体进行放大成像的。金属试样不透明,需要有照明装置。将光线投射在试样表面,借金属表面本身的反射能力,使部分光线被反射而进入物镜,从而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随后在目镜中形成一个虚像。

机械系统:由载物台、物镜转换器、目镜筒、粗调和微调手轮、视场光栏和孔径光栏组成。

附件:主要包括显微摄影装置,偏光、暗场装置等

3、使用

(1)一手握住灯座,一手转动压有直纹的偏心圈,使二者红色标点相对应,此时即可抽出灯座,更换灯泡或检查灯泡外表是否清洁,安装是否妥当,然后将灯座再插入底座内,4型金相显微镜用6V15W低压钨丝灯泡。

(2)灯泡电线与电源变压器次级相联,将变压器与电源相接,开亮灯泡。

(3)选用适当的载物台,将试样放在载物台上。

(4)按检验需要,选择物镜和目镜,并把它们分别装在物镜转换器上和目镜筒内。

(5)缩小视场光栏,利用调节螺钉,使视场光栏中心与目镜视场中心大致重合,然后再打开视场光栏,使其恰好消失于目镜视场之外。

(6)调节孔径光栏使其直径在10mm左右,在其玻璃面放置一磨沙滤色片或一绘图纸,移动或转动灯座以调节灯泡位置,使孔径光栏获得最明亮均匀的照明,此时转动偏心圈将灯座固定。

(7)根据观察要求和物镜特性,调节孔径光栏大小。

(8)调节粗动调焦手轮,先使物镜与试样距离约1~2mm。然后从目镜中观察,当镜筒中调节的亮度最大或出现模糊像时,再用微动调焦手轮仔细调焦,直到物像清晰位置。

(五)硬度测试

1.硬度

金属材料抵抗比它硬的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硬度越高,表明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大。

2.洛氏硬度

(1)原理

用一个圆锥角为120度的金刚石圆锥体或

一定直径的硬质合金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

测材料表面,由压痕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图8. 洛氏硬度原理图

(2)实验器材:洛氏硬度计

图9. 洛氏硬度计

(3)应用举例

HRA:硬质合金,硬化薄钢板,表面薄层硬化钢

HRB:低碳钢,铜合金,铁素体可锻铸铁

HRC:淬火钢,高硬度铸件,珠光体可锻铸铁

(4)优缺点

优点:操作迅速简便,压痕较小,适宜成品检验。可以各种金属材料的硬度,也可以测量较薄工件或表面薄层的硬度。

缺点:压痕面积较小,所测硬度值的代

表性差,重复性差,分散度较大。

3.布氏硬度

(1)原理

用一定大小的试验力F,把直径为D(mm)

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的

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压痕平均直径d (mm),根据d 从已备好的布氏硬度表中查出HB值。

图10. 布氏硬度原理图(2)实验器材:布氏硬度计

图11. 布氏硬度计

(3)适用范围

布氏硬度试验特别适用于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晶粒或组成相的金属材料的硬度。

(4)优缺点

优点:硬度值代表性全面,压痕面积较大,能反映较大范围内材料的平均性能。试验数据稳定,数据重复性强。

缺点:压痕面积较小,所测硬度值的代表性差,重复性差,分散度较大。

4.显微硬度

(1)原理

显微硬度试验原理和布氏硬度相同,所不同的是显微硬度试验的压头不是球体,而是两相对面间夹角为136°金刚石四棱锥体。我们可以根据压痕的对角线的距离直接读出硬度值(2)试验器材:显微硬度计

图12. 显微硬度计

(3)应用举例

可测定金属箔,极薄的表面层的硬度以及合金中各种组成相的硬度。

(4)优缺点

优点:试验力可任意选取,而且压痕测量的精度较高,硬度值较为精确。

缺点:硬度值需要通过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后才能进行计算或查表,因此工作效率比较低。

三.实验结果

(一)金相图

1. 45号钢(退火处理)

(一) ?100 (二)?500

2. 铸铁

(一) ?100 (二) ?500

3. 45号钢(淬火处理)

(一) ?100 (二)?500

(二)硬度值

四参考资料来源

(1)https://www.360docs.net/doc/023349090.html,/view/39559716a21614791711286a.html

(2)https://www.360docs.net/doc/023349090.html,/view/4a736137a32d7375a4178051.html?from=rec&pos=

0&weight=10&lastweight=5&count=5

(3)硬度测试原理摘自:《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合肥工业大学束德林主编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模板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年月日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碳钢的热处理 ●金相试样的制备 ●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 ●常用工程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熟悉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了解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2)金相显微镜的构造3)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了解铁碳合金中的相与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3)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2)各种组成相或组织组成物的特征 3)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区别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三碳钢的热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钢的几种基本热处理操作: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2)了解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45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加热温度的选择 2)保温时间的确定 3)冷却方法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四金相试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 2)学会金相试样的制备技术。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取样 2)镶样 3)磨制 4)抛光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五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观察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钢冷却时所得到的各种组织组成物的形态 2)钢淬火回火后的组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六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显微硬度计的原理、构造。 2)学会三种硬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洛氏硬度实验原理 2)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3)显微硬度计的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七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

螺母、金相检验报告、、、金相技术[1]

金相技术 φ10 螺母 金相检验报告 姓名: 班级: KT833 学号: 实验日期: 2011年11月06日

φ10螺母的金相检验报告 一、材料的原始条件: 螺母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金相显微镜、抛光机、预磨机、吹风机、各号金相砂纸、抛光布、抛光剂、脱脂棉、滤纸、3%硝酸酒精腐蚀液、待检测试样 三、实验内容: 试样的制备 1、取样 试样的选取应根据被检验零件的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 对于内径为10mm的球墨铸铁螺母试样,选取其一个光滑的棱面作为实验面。 2、打磨 分为粗磨和细磨。 首先进行手工磨光,在一个平整的桌面上放置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在玻璃板上铺上砂纸,并用左手压住砂纸,右手握住试样,使磨面朝下并水平与砂纸接触,然后轻轻向前推行进行磨制,提起试样进行返回,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打磨掉试样表面的锈迹污渍并使其光整。 再利用预磨机进行打磨,从粗砂纸向细砂纸依次打磨,每换一号砂纸,应将试样转90度再磨制,使磨削方向与之前的磨痕方向垂直,以便观察前一道磨痕是否完全消除,在打磨过程中需要不断用水冷却试样,避免其受热引起组织变化。 3、抛光 本实验采用抛光机进行抛光。 抛光前需要仔细的清洗试样,避免打磨时把砂纸上的沙粒附着试样表面,在

抛光时对试样表面造成影响。 抛光时先将一定量的抛光剂倒在抛光布上,然后拿稳试样使其磨面平稳的压在旋转的抛光布上,压力不宜过大。每隔一段时间需拿起试样进行观察,当试样表面干燥时,应添加抛光剂。待试样表面的磨痕全部消除干净并呈现光亮的镜面时,即停止包抛光。抛光结束后应用水进行清洗,并用脱脂棉擦洗,将试样上的抛光剂彻底洗净。 4、浸蚀 本试样采用3%的硝酸酒精进行腐蚀,浸蚀前需要把试样上所带的水甩掉避免稀释腐蚀剂。 将试样的抛光面浸入腐蚀剂中,浸蚀时间要适当,当抛光面由光亮的镜面变成暗灰色不能成像时即停止腐蚀,并迅速用清水冲洗干净。 最后,用滤纸吸干试样上的水,并用吹风机进行烘干,即可进行金相观察。 四、结果的分析 1、金相组织

金相试样制备试验报告.

金相试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试样制备原理,熟悉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过程。 (2)初步掌握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金相试样制备 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取样、粗磨、细磨、抛光和浸蚀五个步骤。 1.取样 从需要检测的金属材料和零件上截取试样称为"取样"。取样的部位和磨面的选择必须根据分析要求而定。截取方法有多种,对于软材料可以用锯、车、刨等方法;对于硬材料可以用砂轮切片机或线切割机等切割的方法,对于硬而脆的材料可以用锤击的方法。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尽量避免和减轻因塑性变形或受热引起的组织失真现象。试样的尺寸并无统一规定,从便于握持和磨制角度考虑,一般直径或边长为15~20mm,高为12~18mm比较适宜。对那些尺寸过小、形状不规则和需要保护边缘的试样,可以采取镶嵌或机械夹持的办法。 金相试样的镶嵌,是利用热塑性塑料(如聚氯乙烯),热凝性塑料(如胶木粉)以及冷凝性塑料(如环氧树脂+固化剂)作为填料进行的。前两种属于热镶填料,热镶必须在专用设备一镶嵌机上进行。第三种属于冷镶填料,冷镶方法不需要专用设备,只将适宜尺寸(约φl5~20mm)

的钢管、塑料管或纸壳管放在平滑的塑料(或玻璃)板上,试样置于管内待磨面朝下倒入填料,放置一段时间凝固硬化即可。 2.粗磨 粗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修整有些试样,例如用锤击法敲下来的试样,形状很不规则,必须经过粗磨,修整为规则形状的试样; 2)磨平无论用什么方法取样,切口往往不十分平滑,为了将观察面磨平,同时去掉切割时产生的变形层,必须进行粗磨; 3)倒角在不影响观察目的的前提下,需将试样上的棱角磨掉,以免划破砂纸和抛光织物。 黑色金属材料的粗磨在砂轮机上进行,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试样牢牢地捏住,用砂轮的侧面磨制。在试样与砂轮接触的一瞬间,尽量使磨面与砂轮面平行,用力不可过大。由于磨削力的作用往往出现试样磨面的上半部分磨削量偏大,故需人为地进行调整,尽量加大试样下半部分的压力,以求整个磨面均匀受力。另外在磨制过程中,试样必须沿砂轮的径向往复缓慢移动,防止砂轮表面形成凹沟。必须指出的是,磨削过程会使试样表面温度骤然升高,只有不断地将试样浸水冷却,才能防止组织发生变化。 砂轮机转速比较快,一般2850r/min,工作者不应站在砂轮的正前方,以防被飞出物击伤。操作时严禁戴手套,以免手被卷入砂轮机。 3.细磨 粗磨后的试样,磨面上仍有较粗较深的磨痕,为了消除这些磨痕必须进行细磨。细磨,可分为手工磨和机械磨两种。 (1)手工磨 手工磨是将砂纸铺在玻璃板上,左手按住砂纸,右手握住试样在砂纸上作单向推磨。金相砂纸由粗到细分许多种,其规格可参考表2-1。 表2-1 常用金相砂纸的规格

产品测试报告模版

XX产品测试报告 1.简介 1.1项目概述 此测试报告主要描述了XX产品的测试的时间,测试环境,测试计划安排以及测试过程进行描述;对测试缺陷数据进行统计,测试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测试结论和测试总结。 1.2编写目的 测试报告是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描述,对测试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全方位的对测试数据进行汇总,最后给出测试结论;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评估测试测试执行和测试计划是否符合,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bug提供建议。 1.3预期读者 此文档适合测试人员、开发人员以及项目经理阅读,适合于任何产品和项。 1.4术语定义 1.5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 a.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批文; b.项目开发计划; c.需求规格说明书; d.概要设计说明书; e.详细设计说明书; f.测试计划; 测试分析报告所引用的其他资料、采用的软件工程标准或软件工作规范。 2.测试实施 2.1测试环境 硬件环境:内存,cpu,主频,硬盘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补丁版本,数据库等软件版本,office版本,被测软件版本,还有诸如打印机、扫描仪等外件信息

网络环境 2.2测试安排 3.测试数据统计分析3.1缺陷结果统计 3.1.2 Bug状态分布

(模块名称&bug状态) (模块名称&类型)

按照缺陷类型和遗留问题统计 3.1.4按功能模块进行统计(测试人员&bug状态):

3.1.5按开发人员修复记录进行统计(开发人员&bug状态): 3.2测试执行情况分析 功能测试执行情况分析

灰铸铁金相检验

灰铸铁金相检验 灰铸铁中的石墨是以两种不同形式形成,一是由渗碳体的分解而形成,Fe3C→3Fe2+C石墨。二是从液体或奥氏体中直接析出,当液体或奥氏体在比较接近于平衡的冷却条件下,则液体(或固溶体)就可比通常结晶温度(或相变点)略高的情况下(如在1130~1135℃和723~738℃)直接形成石墨。 一、金相试样的选取及制备 1. 试样的选取 一般是取自试块或挠曲棒上或取自铸件的本身或在铸件毛胚加工面上端30mm处切取或筒浇制活塞环可在每筒下端不大于铸件壁厚二倍的位置上切取。 2. 试样的制备 将试样观察面在细砂轮上磨平,然后分几道砂纸磨制至抛光,消除试样磨面的划痕。铸铁石墨不使其污染或拖曳。 3. 试样的抛光 选用短毛纤维柔软的平绒、呢或丝绸。抛光粉最好是具有细致尖利性。经过细化加工处理的氧化铝,或常用的氧化铬、氧化铁。在开始抛光时对抛光粉的浓度可以高些,这对防止石墨拖曳有好处。抛光时用力要适中均衡,随时转动变换试样方向,将至完成时把抛光粉减薄,并用力减轻。最后清水冲洗试样,再轻微抛光用干净丝绒擦干就可观察石墨,以观察试样无划痕,石墨呈灰暗为标准。每个试样一般抛光5~6分钟即可。 4. 试样的侵蚀 一般采用2~5%硝酸酒精溶液或4%苦味酸酒精溶液。 二、灰铸铁金相检验及评定方法 石墨的类型,石墨的长度和数量、共晶石墨的控制,基体组织中的珠光体的分散度,铁素体含量,磷共晶的类型及分布特征和面积大小程度,渗碳体数量等。可按GB/T 7216-1987,ASTM A247-06,ISO 945-75等标准检验。 三、灰铸铁的组织和性能 1. 石墨的形态及识别

以两种不同形式形成:由渗碳体的分解而形成,Fe3C→3Fe2+C石墨;由从液体或奥氏体中直接析出。 A型片状石墨无方向性均匀散布;B菊花状石墨中心以小片状与点状石墨向外伸展形呈菊花形分布;D型石墨(共晶石墨)又称树枝状石墨或称过冷石墨以点状与小片状石墨呈方向性枝晶分布;E型石墨以小片状石墨呈方向性枝晶分布;F型石墨呈星射状。 2. 珠光体分散度的评定 珠光体分散度与奥氏体过冷度有关,过冷度越大珠光体愈为细密。基体珠光体的硬度大约为HB180~265,在金相检验评定中主要观察珠光体分散度,即片间距离,分散度情况与硬度的关系大致如下: 索氏体型珠光体片间距在500×下难以区分,它的硬度在HB245左右。 细片状珠光体片间距在0.5μ~0.8μ时HB215左右。 中等片状珠光体片间距在1.2μ~1.5μ时HB200左右。 粗片状珠光体片间距在2.0μ以上时HB<180。 3. 铸铁中的铁素体 由于铸铁中含有较多的碳、硅或其它促进石墨化的元素,促使了Fe3C分解。过冷度大和缓慢冷却也可以导致铁素体的产生,它大多附着于石墨的周围或处于共晶型巢状石墨中间。 4. 磷共晶的形态分类及识别 形成过程二种: 1)以Fe-Fe3C平衡图为基础,由液体结晶的都是三元磷共晶,在冷却过程中的一定条件下三元磷共晶分解为二元磷共晶。 2)以Fe-Fe3C- Fe3P平衡图为基础,二元和三元磷共晶都是由液体直接结晶的,不过其结晶的方式不相同。 金相检验对几种磷共晶形态的鉴别,也是很重要的。

螺栓材质检测 金相报告

金相实验 螺栓材料检测 专业:材料成型级控制工程 班级: k1233-1 姓名: 龙旭岑金星学号:20129330135 20129330103

一实验前准备: 样品名称:六角螺栓零件 2.材质: 强度( 500 N/mm2 以下或 60000 psi 以下 )的螺栓使用一般软钢材,一般使用 SAE 1008 或是 JIS SWRM 8( 或 SWRCH 8 ). 较低强度( 600 N/mm2 或74000 psi )的螺栓使用一般软钢材, 但限定含 碳量等级, 一般使用 SAE 1010 - 1015或是JIS SWRM 10 - 15( 或 SWRCH 10 –15 ). 较高强度( 800 N/mm2 或125000 psi )的螺栓中碳钢, 低碳硼钢加淬火及 回火, 一般使用 SAE 1035 - 1040或是SWRCH 35K – 40K. 高强度( 900 N/mm2以上或150000 psi以上)的螺栓使用中碳合金钢或是低碳硼钢, 在应用上, 公制Class 10.9 级使用低碳硼钢者, 其印记需在级数印 记下加上底线成为 10.9 , 英制8.2级其印记也和一般Grade 8螺栓使用印记不同, 以便于识别, 使用低碳硼钢制作之高强度螺栓不可用于高温状态下使用. 设计强度超过Class 12.9 或是ASTM A574 超高强度螺栓限用中碳合金钢加淬 火及回火. 根据上述,猜测我们所选择的螺栓主材是Q235 3.样品宏观照片:

4.加工工艺流程: 退火--酸洗--成型--辗牙--热处理--表面处理 5.热处理 (一)退火(珠光体型钢) 1、预热处理:正火 高温回火(马氏体型钢) (1)、正火目的是细化晶粒,减少组织中的带状程度,并调整好硬度,便于机械加工,正火后,钢材具有等轴状细晶粒。 2、淬火:将钢体加热到850℃左右进行淬火,淬火介质可根据钢件尺寸大小和该钢的淬透性加以选择,一般可选择水或油甚至空气淬火。处于淬火状态的钢,塑性低,内应力大。 3、回火: (1)、为使钢材具有高塑性、韧性和适当的强度,钢材在400-500℃左右进行高温回火,对回火脆性敏感性较大的钢,回火后必须迅速冷却,抑制回火脆性 的发生。

铸铁件通用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公司对铸铁件的检查验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铸铁件。 ※本标准是铸件的通用标准,铸件有特殊要求时,参见相关铸件分类验收标准。 3 验收标准: 3.1铸铁件材质检验标准: 3.1.1球墨铸铁件材质检验标准: 球墨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1348或EN1563:1997球墨铸铁的标准,以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延伸率)、球化率和渗碳体含量为验收依据,硬度、其它金相组织及化学成份做为参考。 3.1.1.1球墨铸铁牌号及机械性能(单铸试块)见下表: 3.1.1.2 球墨铸铁常规金相组织

3.1.1.3球墨铸铁化学成份 3.1.2灰铸铁件材质检验标准: 灰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9439或EN 1561:1997灰铸铁件的标准,以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和硬度为验收依据,金相组织及化学成份做为参考。 3.1.2.1灰铸铁牌号及机械性能(单铸试块)见下表: HT250 250-350 190-240

3. 1.2.2 灰铸铁常规金相组织 3.1.2.3灰铸铁化学成份 3.1.3 材质检验取样规范 3.1.3.1机械性能检查:机械性能测试的试棒,每班次每种牌号至少浇一组,有新产品时增加一组,每组浇三根,若铸件进行退火处理,必须连同试棒(试块)一同进行热处理(若是渗碳体超标需热处理的件,按热处理后铸件本体的金相组织来验收)。机械性能试验:二根用于生产厂测试性能(第一根合格则该批次合格,余下试棒留存(留有生产日期、包次标识),在工厂存放,存放期三年;若第一根试棒不合格,测试剩余二根,若第二根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全部报废;若第二根合格,应加试第三根,合格则判定该炉产品合格,若第三根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全部报废)。材质检测报告存根(原始记录)保留11年。 常规灰铸铁试棒见下图:

工程材料及材料成型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一金属材料硬度的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的测定方法。 2、掌握布氏、洛氏硬度试验计的基本构造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布氏硬度的测定 布氏硬度的测定在HB-3000型布氏硬度机上进行。 (1)实验原理 布氏硬度数值通过布氏硬度试验测定。布氏硬度试验是指用一定直径的球体(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以相应的试验力压入被测材料或零件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通过测量表面压痕直径来计算硬度的一种压痕硬度试验方法。 布氏硬度值是试验力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所得的商。使用淬火钢球压头时用符号HBS,使用硬质合金球压头时用符号HBW,计算公式如下: HBS(HBW)=0.102 式中:F—试验力(N); D—球体直径(mm); d—压痕平均直径(mm)。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F、D一定时,布氏硬度值仅与压痕直径d的大小有关。所以在测定布氏硬度时,只要先测得压痕直径d,即可根据d值查有关表格得出HB值,并不需要进行上述计算。 国家标准GB231-1984规定,在进行布氏硬度试验时,首先应选择压头材料,布氏硬度值在450以下(如灰铸铁、有色金属及经退火、正火和调质处理的钢材等)时,应选用钢球作压头;当材料的布氏硬度值在450~650时,则应选用硬质合金球作压头。其次是根据被测材料种类和试样厚度,按照表1—1所示的布氏硬度试验规范正确地选择压头直径D、试验力F和保持时间t。 布氏硬度习惯上只写出硬度值而不必注明单位,其标注方法是,符号HBS或HBW之前为硬度值,符号后面按以下顺序用数值表示试验条件:球体直径、试验力,试验力保持时间(10~15s不标注)例如: 120HBS10/1000/30,表示直径10mm钢球在9.80KN(1000kgf)的试验力作用下,保持30s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20。 500HBW5/750,表示用直径5mm的硬质合金球在7.35KN(750kgf)试验力作用下,保持10~15s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500。 布氏硬度值的测量误差小,数据稳定,重复性强,常用于测量退火、正火、调质处理后的零件以及灰铸铁、结构钢、非铁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等毛坯或半成品 (2)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a. 选定压头擦拭干净,装入主轴衬套中; b. 选定载荷,加上相应的砝码; c. 确定持续时间,把圆盘上的时间定位器(红色指示点)转到与持续时间相符的位置上。

软件测试分析报告

八、测试分析报告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项目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3) 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4) 2.1测试项目 (4) 2.2测试机构和人员 (11) 2.3测试结果【按顺序给出每一测试项目的: (11) 3.软件需求测试结论 (14) 4.评价 (16) 4.1软件能力 (16) 4.2缺陷和限制 (17) 4.3建议 (18) 4.4测试结论 (19)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为了发现和报告网上购物系统的错误和缺陷。通过测试,确保本系统的功能、互操作性等符合软件的设计要求,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和错误的分布特征,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发现当前所采用的软件过程的缺陷,以便对系统进行进行升级时进行改进。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网上购物系统 本项目简介:本系统由软件工程课程小组提出、开发。主要用户是网上销售的**公司,和进行购买商品的用户。提供给商家和用户一个交互的平台。本系统通过在网上发布之后,只要输入公司的网址就可以进入该网站进行浏览商品,购买商品等。 本系统特点:针对商家与用户的远距离交互问题,提出此项目,基于B/S架构的网上购物系统,提供网上销售,网上管理的销售系统,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和公司的要求。 1.3定义 测试用例: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B/S: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 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

金相实验报告(成分组织观察分析)

金相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碳钢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综合分析实验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 材料11(1) 指导老师:席生岐高圆 小组组长: 仇程希 小组成员:齐慧媛李敏朱婧王艳姿闫士琪陈长龙黄忠鹤郭晓波丁江蒋经国庞小通林乐 二〇一四年四月三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碳钢热处理工艺操作; 2.学会使用洛氏硬度计测量材料的硬度性能值; 3.利用数码显微镜获取金相组织图像,掌握热处理后钢的金相组织分析方法; 4.探讨淬火温度、淬火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45和T12钢的组织和性能(硬度)的影响; 5.巩固课堂教学所学相关专业知识,体会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之间关系。 二、实验内容 1.进行45和T12钢试样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规范参考相关资料; 2.用洛氏硬度计测定试样热处理试样前后的硬度; 3.制备所给表中样品的金相试样,观察并获取其显微组织图像; 4.对照金相图谱,分析探讨本次实验可能得到的典型组织:片状珠光体、片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氏体等的金相特征。三、实验原理 热处理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方法。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变钢的性能,热处理工艺的特点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经一定时间保温,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从而达到改变钢的性能的目的。研究非平衡热处理组织,主要是根据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来确定。 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钢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生了的一系列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将会使钢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 钢的热处理基本工艺方法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一)碳钢热处理工艺 1.加热温度 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一般为Ac3+30-50℃,过共析钢加热温度一般为Ac 1+30-50℃(淬火)或Acm+50-100℃(正火)。 淬火后回火温度有三种,即:低温回火(150-250℃)、中温回火(350-500℃)、

某高炉灰铸铁冷却壁技术协议

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北区1#高炉技术改造工程高炉铸铁冷却壁技术协议需方:唐山钢铁股份 有限公司设计院:唐山钢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供方:年月日 1 方:**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 **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院、供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以下技术协议,并以此作为冷却壁的制造及检验依据。1 、设备名称及型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北区1#高炉技术改造工程,高炉第1-3段灰铸铁(RTCr)冷却壁,多进多**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区1#高炉技术改造工程炉缸耐热铸铁冷却壁技术协议 需有限公司供方: 根据需方高炉体冷却设备制造技术要求,需方、出冷却水管(φ70×6.5),11块光面冷却壁。2、设备供货范围及数量 序号名称材料数量(件)重量(吨)备注1第1、2段冷却壁RTCr 9块17.46 2第3段冷却壁RTCr 2块3.8按图纸3配套附件及U型弯管按图纸要求合计77套含3%余量按图纸3、技术要求 3.1炉体冷却壁按图纸高炉炉体冷却设备(图号:0909LT1-2)、3、4 要求制作。3.2炉体冷却壁本体材质为灰铸铁(RTCrRTCr铸铁的化学成份参),考GB9437-88。3.3水管规格φ70×6.5mm无缝钢管,材质10#钢。采用机械冷弯成型,保证水管弯曲部位光滑,无皱折、裂纹,壁厚减薄率≤15%。3.4冷却水管(包括护套管、吊环)必须先进行喷沙除锈后,再进行2 防渗碳处理,铸造成型后钢管表面金相组织不得出现过共析钢层。从钢管外表面起向内1mm范围内对母体平均增碳量≤0.11%,从渗碳较重部位制成的试样作拉伸试验,要求其延伸率δ大于等于22%,钢管与铸体间无

5熔接,间隙小于等于0.3mm,钢管较容易的从两半试块上敲落。3.5冷却壁的冷却钢管弯制,防渗碳涂层(包括吊环、嵌入螺母)的要求: 3.5.1冷却水管在浇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氧化措施,以避免冷却水管氧化,影响传热。 3.5.2每根冷却钢管应用整根钢管由弯管机械冷弯而成,不允许有中间接头,对于腐蚀严重有坑的钢管不能作为铸入管使用。3.5.3冷却钢管应按有关图纸弯曲成形,弯曲半径与有关图纸中所示名义尺寸的偏差允许为±2mm,弯曲处不允许有皱纹,凹扁,起皮和伤痕,由于弯管引起的管壁变薄量应小于原壁厚的20%,水管进出口中心线偏差允许±2mm。3.5.4冷却钢管弯制成形后进行通球试验,通球不合格的钢管不许铸入冷却壁内,不同直径的钢管应通过的球直径规定如下:φ70×6.5mm钢管,球径φ46mmφ63.5×6.5mm钢管,球径 φ40mmφ50×6.5mm钢管,球径φ30mm3.5.5水管弯制型后,先进行通球试验,通球直径φ46mm,木球正反方向顺利通过为合格。然后以 1.5Mpa的水压试验,并用0.75kg木锤轻轻敲打,保压10min不允许出现冒汗渗漏现象,压降≤3%为合格。3.5.6冷却钢管及套管(包括吊环)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碳措施,钢管外表面的涂层不允许有脱落和空缺,涂层厚度应在0.2至0.3mm之间,喷涂前应仔细清理钢管表面到99%以上显露金属光泽。 3 3.6冷却壁制作完成后,用φ46mm木球正反方向顺利通过,试验压力 1.5Mpa,保压20分钟,并用0.75kg钢锤敲击冷却壁各部位,不允许出现冒汗渗漏现象,压降≤3%为合格。 3.7冷却壁允许偏差范围:3.7.1冷却壁各部分厚度差±5mm。3.7.2冷却壁的总高度偏差:±5mm,内外弦长偏差:±5mm。 3.7.3冷却水管与保护套管同轴度偏差:Φ2.5mm,水管中心线位置偏差 ±8mm。

材料测试分析技术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材料研究方法与分析测试实验 学院名称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方向) 学生姓名闵丹 学生学号201202040327 指导教师邓苗、冯珊、张湘辉、胡子文、孔芹实验地点测试楼、理化楼 实验成绩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二〇一五年一月

实验一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根据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特征-衍射线的位置.强度及数量来鉴定结晶物质之物相的方法,就是X射线物相分析法。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各自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没有任何两种物质,它们的晶胞大小.质点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排列方式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当X射线被晶体衍射时,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花样,它们的特征可以用各个衍射晶面间距d和衍射线的相对强度I/I0来表征。其中晶面间距d与晶胞的形状和大小有关,相对强度则与质点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所以任何一种结晶物质的衍射数据d和I/I0是其晶体结构的必然反映,因而可以根据它们来鉴别结晶物质的物相。 三. 实验仪器 X射线衍射仪,主要由X射线发生器(X射线管).测角仪.X射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等组成。 1. X射线管 X射线管主要分密闭式和可拆卸式两种。广泛使用的是密闭式,由阴极灯丝.阳极.聚焦罩等组成,功率大部分在1~2千瓦。可拆卸式X射线管又称旋转阳极靶,其功率比密闭式大许多倍,一般为12~60千瓦。常用的X射线靶材有W.Ag.Mo.Ni.Co.Fe.Cr.Cu等。X射线管线焦点为1×10平方毫米,取出角为3~6度。选择阳极靶的基本要求:尽可能避免靶材产生的特征X射线激发样品的荧光辐射,以降低衍射花样的背底,使图样清晰。 2 测角仪是粉末X射线衍射仪的核心部件,主要由索拉光阑.发散狭缝.接收狭缝.防散射狭缝.样品座及闪烁探测器等组成。 (1) 衍射仪一般利用线焦点作为X射线源S。如果采用焦斑尺寸为1×10平方毫米的常规X射线管,出射角6°时,实际有效焦宽为0.1毫米,成为0.1×10平方毫米的线状X射线源。 (2) 从S发射的X射线,其水平方向的发散角被第一个狭缝限制之后,照

实验室试验范围说明

实验室实验范围说明 我司实验室的测量仪器有三坐标测量仪,影像仪,SJ-201P型粗糙度仪、TLD-200型弹簧拉压试验机、DTP-2000型高频弹簧试验机、清洁度检测装置、金相分析仪、偏摆检查仪、HB-3000型布氏硬度计、HR-150A洛氏硬度计和HV-1000型显微硬度计。下面介绍我司实验室的试验范围说明。 三坐标测量仪 三坐标测量仪的规格500×600×400mm3。 三坐标测量仪的应用领域:主要用于机械、汽车、工具原型、机器等中小型配件、模具等行业中的箱体、机架、齿轮、凸轮、叶片等机加工产品、压制成型产品及金属膜等的测量,还可以用于电子、五金、塑胶等行业中,可以对工件的尺寸、形状和形位公差进行精密检测,从而完成零件的检测、外形测量、过程控制等任务。可进行基本几何元素的测量,元素的构造、转换、再现、投影、储存/调用与转换,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测量、评定;测量结果文件的保存与导入;测量结果的可视化及图形化报告的输出;智能化的自学习测量;word格式和excel格式的测量结果报告模板。 影像仪 影像仪规格400×300mm2。影像仪用于对形状复杂的冲压件、齿轮、凸轮、螺纹及样板进行轮廓比较测量或坐标测量,适用方便,效率高,是一种常用的计量光学仪器。 影像仪是将被测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在透射或反射光照下,工件影像被摄取并传送到计算机,此时可使用软件的影像、测量等功能,配合对工作台的坐标采集,对工件进行点、线、面全方位测量。 可做多点采样,坐标旋转,点、线、面、圆、距离、角度测量,有数据输出、构建、组合计算、和形位公差处理功能。 硬度试验 HB-3000型布氏硬度计适用于测定未经淬火钢、铸铁、有色金属及质地较软的轴承合金等的布氏硬度值。布氏硬度是对不同材料需更换钢球和试验力,试样表面需光滑才能保证压痕直径测量的精确性,压痕直径的测量也比较费时间,因而用于自动测量受到限制,不宜在成品上进行试验。 HR-150A型洛氏硬度计试验的原理与布氏方法不同,它不是测定压痕的面积,而是测定压痕的深度,以深度的大小来表示材料的硬度值。洛氏硬度试验,在机械性能试验中是最迅速、最简便、最经济的试验方法,它不仅效率高,操作简单而迅速,而且硬度计的压头上方装有百分表,因而硬度值可直接读出,适用于成批生产检验。 洛氏硬度计测定不同软硬金属材料的硬度,可采用不同的压头与总载荷,组合成几种不同的洛氏硬度标尺。每一种标尺用一个字母在洛氏硬度符号HR后注明。常用的是HRA、HRB

测试报告材料(实用模板)

视频会议软终端项目SDV阶段测试报告 文件编号 : QR-RD-0056-00版本 : V3.1 保密等级:普通 发出部门: 测试部 发布日期:2012-4-20发送:测试部 抄送: 总页数: 9 附件: 主题词:测试报告模板 文件类别: 跨部门 部门内 编制人: 责任人 : 审核: 批准 : 文件变更纪录 文件分发清单

测试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目的 (4) 2.测试对象描述 (4) 3.测试范围 (4) 3.1测试范围 (4) 3.2测试环境 (4) 3.2.1硬件测试环境 (4) 3.2.2软件测试环境 (4) 4.测试结果 (5) 4.1测试时间 (5) 4.2测试用例状态表 (5) 4.3遗留缺陷列表 (5) 4.3.1 遗留TOP缺陷分析 (6) 4.4测试范围结论 (6) 4.4.1硬件测试结果分析 (6) 4.4.2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6) 4.4.3热传测试结果分析 (6) 4.4.4软件测试结果分析 (6) 4.4.5自动化测试结论 (6) 4.4.6系统测试结论 (6) 4.4.7光学测试结论 (6) 4.4.8结构测试结论 (7) 5.差异分析 (7) 6.风险问题与分析 (7) 7.测试结论 (7)

1.目的 说明此阶段实施验证测试目的,如产品在SDV阶段,则验证目的为:验证产品满足设计规格要求,基本功能、性能已完全实现. 2.测试对象描述 简要对被测试对象进行描述;包括测试对象的框架结构、主要功能、性能等; 3.测试范围 3.1 测试范围 分别对本阶段重点测试的内容罗列,(重点范围可以从开发要求的测试重点,测试分析确定的测试重点等纬度分别罗列出来) 1、 2、 3、 3.2 测试环境 针对将要实施测试的软件、硬件测试环境进行说明。包括对测试环境的总体图,软、硬件产品的物料配置表进行描述。 3.2.1硬件测试环境 3.2.2软件测试环境 测试设备及配置(包括硬件及软件等,配置需要细列): 测试参考资料

金相检验试用期总结

金相检验试用期总结 金相、力学检验个人工作总结自今年4月份开始进入单位,转眼一年过去了。对于本人来说,又积累了一年的经验。在这短暂的一年中,由于院、部门领导,各位同行同事以及亲友的帮助,较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本人在检测技术能力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此谨感谢各位领导,同事。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现将2016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学而时习之,不断提高在检验工作上,作为一名金相、力学检验的新人,我充分的意识到首先我需要虚心的学习理论、充分的参与实践操作工作,尽快的提高自身检验能力。在领导、同事的关怀和帮助下,使我很快的熟悉了工作环境,明确了工作任务及目标。并于7月份、9月份分别参加物理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全省无损检测培训,均使自己受益匪浅。对待每项检测任务,我都积极的协助有经验的老员工去完成检测工作,并在检测的实践工作过程中边学习理论,边掌握实践。对于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专业人士请教并实践掌握之。截止目前,已基本掌握相关检测技术方法及检测手段。累计完成了力学、金相实验报告89份。二、吃得苦中苦,爱岗敬业在工作中,除了学习理论检测知识及掌握检测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检测能力外,我也意识到要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才能保证对送检试样的检测质量。 金相检验工作总结

在热处理过程中,金相检验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金相检验是一道非常严谨的工作,主要包括取样、镶嵌、磨制、抛光、侵蚀、观察、检测等几个步骤,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仔细认真完成,只要一道工序出现工作失误都可能造成误检、数据偏差较大。在昆山溢阳潮热处理 有限公司实习的过程当中,我有许多的心得体会,我把主要的技术步骤总结如下。取样。根据检验零件的技术要求,在被检零件上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取试样。试样的截取应该便于以后的磨制和观察、检测为准。齿类零件做试样时一般切两个齿并留齿根。其他的零件必须与检测面垂直,切时注意别烧伤。尤其是切荣立减速 轴是必须慢速、冲水到位,否则就切坏了。 镶嵌。我们公司用的镶嵌材料是HM3金相镶嵌粉。镶嵌时,被检测面朝下,镶嵌粉一 般放7小勺就够了,保温10分钟左右即可取出。 磨制。磨制包括粗磨和细磨。粗磨:经取样和镶嵌的试样,首先应在砂轮片上磨平,磨制划痕均匀。在砂轮打磨试样时,用力均匀压力不要太大,并经常用水冷却,避免试样因受热而发生组织变形。细磨:由粗到细的各号水磨砂纸和金相砂纸上依次进行磨制。我们公司主要用240、600、1000号水磨砂纸和金相砂纸进行磨制。磨制时用力要均匀,在每张砂纸的磨制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每一张砂纸磨制试样的个

灰铸铁金相检验

灰铸铁金相检验 王元瑞(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200437) 灰铸铁中的石墨是以两种不同形式形成,一是由渗碳体的分解而形成,Fe3C→3Fe2+C石墨。二是从液体或奥氏体中直接析出,当液体或奥氏体在比较接近于平衡的冷却条件下,则液体(或固溶体)就可比通常结晶温度(或相变点)略高的情况下(如在1130~1135℃和723~738℃)直接形成石墨。 一、金相试样的选取及制备 1.试样的选取 一般是取自试块或挠曲棒上或取自铸件的本身或在铸件毛坯加工面上端30mm处切取或筒浇制活塞环可在每筒下端不大于铸件壁厚二倍的位置上切取。 2.试样的制备 将试样观察面在细砂轮上磨平,然后经360#、600#、1000#、03#砂纸磨制至抛光,消除试样磨面的划痕。铸铁石墨不使其污染或拖曳。 3.试样的抛光 选用短毛纤维柔软的平绒、呢或丝绸。抛光粉最好是具有细致尖利性。可用氧化铬、氧化铁。在开始抛光时对抛光粉的浓度可以高些,这对防止石墨拖曳有好处。抛光时用力要适中均衡,随时转动变换试样方向,将至完成时把抛光粉减薄,并用力减轻。最后清水冲洗试样,再轻微抛光用干净丝绒擦干就可观察石墨,以观察试样无划痕,石墨呈灰暗为标准。 粗抛:1)氧化铬(Cr2O3)粉+0.2%铬酐,转速可用1300r/min左右。 2)3.5~5μ金刚石研磨膏或金刚石喷雾剂。 细抛:1)氧化铁(Fe3O3)。 2)0.5~2.5μ金刚石研磨膏或金刚石喷雾剂。 4.试样的侵蚀 一般采用2~5%硝酸酒精溶液或4%苦味酸酒精溶液。 二、灰铸铁金相检验及评定方法 石墨的类型,石墨的长度和数量、共晶石墨的控制,基体组织中的珠光体的分散度,铁素体含量,磷共晶的类型及分布特征和面积大小程度,渗碳体数量等。可按GB/T7216-1987,ASTM A247-06,ISO 945-75等标准检验。 三、灰铸铁的组织和性能 1.石墨的形态及识别 以两种不同形式形成:由渗碳体的分解而形成,Fe3C→3Fe2+C石墨;由从液体或奥氏体中直接析出。 A型(片状)片状石墨无方向性均匀分布;B型(菊花状)菊花状石墨中心以小片状与点状石墨向外伸展形呈菊花形分布;C型(片块状石墨)粗大初生片状石墨,部分带尖角块状及小片状石墨;D型(枝晶点状)又称树枝状石墨或称过冷石墨以点状与小片状石墨呈无方向性枝晶分布;E型(枝晶片状)石墨以小片状石墨呈有方向性枝晶分布;F型(星状)石墨呈星射状。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编号:SM-ZD-54394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结果影响因 素分析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本文分析了影响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如何降低检测过程当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力学性能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是获取力学性能指标最常用、最基本的手段,广泛应用于棒、板、带、管、型和丝材等冶金产品的检验及质量评估。影响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试样制作的影响 在切取样坯时应预防受热、变形以及加工硬化等特点从而影响到力学性能。在机加工试样时,可以通过把受热或者冷加工的硬化部分去除掉,从而避免影响要测定的性能。把样坯机加工为试样,主要是通过车、铣、刨、磨等几个步骤

XQ1型金相试样镶嵌机

4XC金相显微镜 4XC金相显微镜特点及用途: 金相显微镜用于鉴别和分析各种金属、合金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广泛应用于工厂或实验室进行原材料检验;铸件质量鉴定或材料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分析;以及对表面裂纹和喷涂等一些表面现象进行研究工作,是钢铁、有色金属材料、铸件、镀层的金相分析;地质学的岩相分析;以及工业领域对化合物与陶瓷等进行微观研究的有效手段,是金属学和材料学研究材料组织结构的必备仪器,也是科研教学领域得力助手。 越来越多的研究已不满足常规的金相显微及照相方式,将显微成像输入微机,由微处理器对图像作各种后期处理,是同步于当今世界在显微领域的新技术。 4XC-D数码摄影金相显微镜配置了高像素的数码摄影系统,具有多倍光学变焦,可以连续选择各种放大倍率,并由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各种处理、编辑、保存和输出(如打印等) 或进入多媒体系统及电子信箱。 系统可以选配"专业定量金相图像分析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对金相图谱进行进行实时研究分析,如晶粒度测量评级;非金属夹杂物测量评级;珠光体、铁素体含量的测量评级;球墨铸铁石墨球化率测量评级;脱碳层、渗碳层测量,表面涂层厚度测量等的分析、统计及输出图文报告。 技术参数: 1.结构:倒置式三目镜筒倾角30 °瞳距和屈光度可调4物镜转换器 2.总放大倍率:显微镜100 -1000×图像200 - 2000× 3.分划目镜:10×平场可变焦格值0.1 mm 4.测微尺:格值0.01 mm / 1 mm 5.双层机械载物台:200 × 152 mm 移动范围15 × 15 mm 6.调焦机构:同轴粗微动限位保护升降范围30 mm 微调0.002 mm 7.照明系统:亮度可调卤素灯20W / 6V带滤色片 8.放大倍率和视场(可以选配其他倍率) 仪器成套性 ⑴仪器主体 ⑵光源组 ⑶目镜筒 ⑷三目接口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 了解 XRD 设备结构、原理、熟悉设备构造与工作方式。 2. 观察并初步了解测试过程。学习实验过程中设备的测试模式,试验参数的选择
及其原理。 3. 正确分析并计算实验结果。 4. 根据高锰钢的相组成和 XRD 图谱,标出相及其准确峰位。 5. 对衍射峰分别用晶面指数法和晶面间距法进行标定,推导实验中铁素体的布拉
菲点阵类型。 6. 利用 Nilson 函数做为外推函数,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其精确点阵常数(保留六
位有效数字)。
二、 实验原理
根据晶体对 X 射线的衍射特征-衍射线的位置、强度及数量来鉴定结晶物质之物 相的方法,就是 X 射线物相分析法。
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各自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没有任何两种物质,它 们的晶胞大小、质点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排列方式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当 X 射线 被晶体衍射时,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花样,它们的特征可以用各个 衍射晶面间距 d 和衍射线的相对强度 I/I0 来表征。其中晶面间距 d 与晶胞的形状 和大小有关,相对强度则与质点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所以任何一种结 晶物质的衍射数据 d 和 I/I0 是其晶体结构的必然反映,因而可以根据它们来鉴别 结晶物质的物相。
三、 实验仪器
本实验使用的是 D8-AdvanceX 射线衍射仪(德国布鲁克制造)。构造如图一所示。主 要由 X 射线发生器(X 射线管)、测角仪、X 射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等组 成。

图一
四、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
X 射线衍射分析的样品主要有粉末样品、块状样品、薄膜样品、纤维样品等。 样品不同,分析目的不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则样品制备方法也不同。但都要 求样品试片的表面是十分平整的平面且都需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在制成样品试 片直至衍射实验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保证试片上样品的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和原样品相同,必须确保样品的可靠性。 (1)粉末样品
X 射线衍射分析的粉末试样必需满足这样两个条件:晶粒要细小,试样无择优 取向(取向排列混乱)。所以,通常将试样研细后使用,可用玛瑙研钵研细。定性分 析时粒度应小于 44 微米(350 目),定量分析时应将试样研细至 10 微米左右。较方 便地确定 10 微米粒度的方法是,用拇指和中指捏住少量粉末,并碾动,两手指间没 有颗粒感觉的粒度大致为 10 微米。
常用的粉末样品架有金属试样架和玻璃试样架。金属试样架的填充区为 20×18 平方毫米 ,主要用于粉末试样较多时;玻璃试样架是在玻璃板上蚀刻出来的试样填 充区为 20×18 平方毫米,主要用于粉末试样较少时(约少于 500 立方毫米)使用。充 填时,将试样粉末-点一点地放进试样填充区,重复这种操作,使粉末试样在试样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