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鉴赏

合集下载

小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这是⼀⾸描写西湖六⽉美丽景⾊的诗,这⾸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下⾯是⽆忧考分享的⼩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晓出净慈寺送林⼦⽅》 宋代:杨万⾥ 毕竟西湖六⽉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穷碧,映⽇荷花别样红。

【译⽂】 到底是西湖六⽉天的景⾊,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 晓: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两⼤佛寺。

林⼦⽅: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到底。

六⽉中:六⽉的时候。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指六⽉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穷:⽆边⽆际。

⽆穷碧:因莲叶⾯积很⼴,似与天相接,故呈现⽆穷的碧绿。

映⽇:太阳映照。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

【赏析】 这是⼀⾸描写西湖六⽉美丽景⾊的诗,这⾸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开篇即说毕竟六⽉的西湖景⾊,风光不与其他季节相同,这两句质朴⽆华的诗句,更加说明夏天的西湖景⾊的与众不同。

这两句是写六⽉西湖给诗⼈的总的感受。

“毕竟”⼆字,突出了六⽉西湖风光的独特、⾮同⼀般,给⼈以丰富美好的想象。

⾸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赞叹的语⽓中感受到了。

诗句似脱⼝⽽出,是⼤惊⼤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充满强烈⾊彩对⽐的句⼦,给读者描绘出⼀幅⼤红⼤绿、精彩绝艳的画⾯:“接天莲叶⽆穷碧,映⽇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起,造成了“⽆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边⽆际的碧⾊;在这⼀⽚碧⾊的背景上,⼜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

连天“⽆穷碧”的荷叶和映⽇“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翻译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翻译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注释(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2)净慈寺:杭州西湖畔着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官居直阁秘书(4)毕竟:到底。

(5)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6)别样:格外。

(7)接天:与天空相接。

(8)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9)同:相同。

(10)六月中:六月中旬。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译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品赏析“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注音译文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注音译文赏析

晓xi ǎo 出净j ìn ɡ慈c í寺s ì送林子方【唐】 杨万里毕b ì竟j ìn ɡ西x ī湖h ú六li ù月yu è中zh ōn ɡ,风f ēn ɡ光ɡu ān ɡ不b ù与y ǔ四s ì时sh í同t ón ɡ。

接ji ē天ti ān 莲li án 叶y è无w ú穷qi ón ɡ碧b ì,映y ìn ɡ日r ì荷h é花hu ā别bi é样y àn ɡ红h ón ɡ。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p ū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t ín ɡ亭t ín ɡ玉y ù立l ì的荷花绽zh àn 蕾l ěi 盛开,在阳光辉hu ī映y ìn ɡ下,显得格外的鲜xi ān 艳y àn 娇ji āo 红h ón 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

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ju àn 恋li àn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zh ì朴p ǔ无w ú华hu á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li ú恋li àn的。

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

“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d ú特t è、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

首句看似突t ū兀w ù,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l ǐn ɡ略lu è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z àn 叹t àn 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译及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译及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翻译及赏析关键信息项:诗词原文作者翻译内容诗词赏析要点1、诗词原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1 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111 作者简介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语言清新活泼,富有幽默诙谐的特色。

2、翻译内容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21 重点字词解释“毕竟”: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别样”:特别,不一样。

3、诗词赏析31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色。

首先,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风光不与四时同”,将六月西湖的独特风光与其他季节进行对比,突出了此时西湖景色的绝美和与众不同。

311 色彩描绘其次,在色彩的描绘上极为出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句,以“碧”和“红”两种鲜明的色彩,生动地展现了莲叶的无边无际和荷花的娇艳动人,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312 意境营造再者,诗人营造了宏大而又优美的意境。

莲叶的“接天”和荷花的“映日”,让人感受到西湖景色的壮阔和生机勃勃。

32 情感表达此诗表面上是在描绘西湖的美景,实则蕴含着诗人对友人林子方的深情厚谊。

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力赞美,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祝福。

321 借景抒情诗人以美景喻人,希望友人能在新的环境中如这六月的西湖一般,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322 深层寓意同时,也可能暗含着对友人前途的美好期许和对人生如美景般变幻多彩的感慨。

4、诗词影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文与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文与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文与赏析“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先来看这首诗的题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点明了时间是清晨,地点是净慈寺,事件是送别友人林子方。

诗的开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直接抒发感慨,强调西湖六月的风光独特,与众不同。

“毕竟”二字,凸显出诗人的坚定语气,仿佛在告诉读者,西湖的六月之美,无可比拟。

西湖,本就是闻名遐迩的美景之地,而六月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这里的“风光不与四时同”,并非简单地说季节不同景色不同,而是在强调六月的西湖有着一种独特的、令人陶醉的魅力。

接下来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是具体描绘了西湖六月的美景。

那莲叶田田,仿佛与天相接,一片碧绿,望不到尽头,给人以无尽的视觉冲击和广阔之感。

“无穷碧”三个字,将莲叶的繁茂和碧绿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鲜艳娇红,“别样红”突出了荷花的与众不同,红得那样夺目,那样动人。

这两句诗,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能够亲眼目睹那莲叶的碧和荷花的红。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湖的美景,还蕴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有人说,诗人以西湖的美景挽留友人,希望友人不要离开。

也有人认为,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独特风光,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希望友人在未来的道路上也能如同这六月的西湖一般,拥有绚丽多彩的人生。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对仗工整。

“接天莲叶无穷碧”与“映日荷花别样红”,不仅在词语上对仗,在意境上也相互映衬。

同时,诗人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

“接天莲叶无穷碧”,将莲叶的广阔夸张地表现出来,给人以震撼。

而“风光不与四时同”,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六月西湖的独特。

在语言上,诗人的表达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没有生僻的字词,却能将西湖的美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这种质朴而又生动的语言风格,使得这首诗能够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

杨万里关于夏天的诗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鉴赏

杨万里关于夏天的诗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鉴赏

杨万里关于夏天的诗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鉴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类型:古诗三百首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①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②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佛寺。

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④毕竟:到底。

⑤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⑥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⑦同:相同。

⑧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⑨无穷:无边无际。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表现无穷的碧绿。

⑩映日:太阳映照。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

“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

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个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

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但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

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

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文及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文及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文及分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内容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林子方时所作,通过对西湖六月美景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首句看似突兀,实则是诗人的精心铺垫。

“毕竟”二字,强调了西湖六月风光的独特与非凡。

西湖之美,四季皆有不同,但六月的西湖,却有着别样的魅力。

这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让人不禁想要探究这与众不同的风光究竟是怎样的。

接下来的“风光不与四时同”,则是对首句的进一步解释和拓展。

西湖的六月,为何与其他季节不同?是因为此时的气候、景色、氛围等都有着独特之处。

这一句为下文具体描绘西湖六月的美景埋下了伏笔。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生动地描绘出了西湖六月莲叶荷花的壮观与艳丽。

“接天莲叶无穷碧”,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碧绿,展现出了荷叶的繁茂和生机勃勃。

“无穷碧”三个字,将荷叶的绿色之浓郁、面积之广阔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映日荷花别样红”,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鲜艳娇红。

“映日”一词,点明了荷花所处的环境,使其颜色更加鲜明夺目。

“别样红”则突出了荷花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之美,与平常所见的荷花有所不同。

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荷花的颜色,更展现了其在阳光照耀下的神韵和风采。

从整首诗的意境来看,诗人以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宏大而又细腻的西湖六月美景图。

在这画面中,莲叶的碧绿和荷花的鲜红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充满生机的画面。

同时,这美丽的景色也蕴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他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似乎在告诉友人,这里的美好值得留恋,希望友人不要轻易离去。

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西湖六月的风光与其他四季进行对比,突出了六月西湖的独特魅力。

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林子方与诗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

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

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原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到底。

〔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太阳映照。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印版
译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鉴赏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

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